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naging Recalcitrant Warts: Facts about Bacillus Calmette-Guerin (BCG), Mycobacterium Indicus Pranii (Mw Vaccine), and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PPD) as Immunotherapy
1
作者 Nabeel K. Al Hamzawi Mais H. Abdallah 《Journal of Cosmetics, Dermatological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8年第4期218-235,共18页
Recalcitrant warts can accurately be defined as warts that persist after six months of conventional therapy. Up to one-third of non-genital warts, especially periungual and plantar warts, become recalcitrant. Traditio... Recalcitrant warts can accurately be defined as warts that persist after six months of conventional therapy. Up to one-third of non-genital warts, especially periungual and plantar warts, become recalcitrant. Traditional treatment options for warts include topical salicylic acid, cryotherapy, and electrocautery;however, patients with recalcitrant warts remain a major therapeutic challenge. There is evidence that immunotherapy can clear recalcitrant warts if traditional treatment fails. Given this, clinical studies published in PubMed and Google Scholar that used Bacillus Calmette-Guerin (BCG), Mycobacterium Indicus Pranii (Mw vaccine), and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PPD) as immunotherapy for wart, were reviewed in this study. Neither of these treatments has been subjected to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hus to date, there are no standardized protocols to use them. Our review highlights the scientific facts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the previous options to treat recalcitrant warts and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m, concerning efficacy, adverse effects, dosage, and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ALCITRANT WARTS bcg VACCINE MYCOBACTERIUM W VACCINE PPD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G—PPD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薛平 王国治 +5 位作者 张雅珍 邵建邦 贾淑珍 寇丽杰 乔莱艳 许纯兰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7-101,共5页
用三氯醋酸(TCA)和硫酸铵(AS)综合法,由卡介菌苗(BCG)培养滤液中提纯制得卡介菌素纯蛋白衍生物(BCG—PPD)。BCG—PPD的纯度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国际标准(PPD-S)及中国标准(PPD—C)相近,高于加拿大标准(PPD—CT68)和丹麦标准(PPD—RT... 用三氯醋酸(TCA)和硫酸铵(AS)综合法,由卡介菌苗(BCG)培养滤液中提纯制得卡介菌素纯蛋白衍生物(BCG—PPD)。BCG—PPD的纯度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国际标准(PPD-S)及中国标准(PPD—C)相近,高于加拿大标准(PPD—CT68)和丹麦标准(PPD—RT23)。在BCG免疫豚鼠中,BCG—PPD的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DTH)大于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的DTH反应。在结核菌感染豚鼠组中,BCG—PPD的DTH反应小于PPD的DTH反应.在检查333名新生儿接种BCG12周后的免疫状况时,BCG—PPD的阳性率和硬结反应均大于PPD。在97名结核病患者身上,BCG—PPD的DTH反应小于PPD。本试验表明PPD制品在同种菌所致敏的机体上DTH的反应高于在异源菌种所致敏的机体上的DTH反应.本试验证明BCG—PPD用于考核BCG接种后的免疫效果优于PPD。并揭示了用BCG—PPD和PPD作双臂试验可初步区分机体是BCG免疫还是结核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 结核菌素 纯蛋白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5例结节性红斑患者复发因素分析
3
作者 赖忆玲 廖明意 +2 位作者 温燕华 郑威 叶小英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44-247,254,共5页
目的:探讨结节性红斑(Erythema nodosum,EN)复发的有关因素。方法:将2016年1月—2022年6月在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EN的患者分为复发组(26例)和未复发组(5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比较2组... 目的:探讨结节性红斑(Erythema nodosum,EN)复发的有关因素。方法:将2016年1月—2022年6月在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EN的患者分为复发组(26例)和未复发组(5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比较2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验指标,并对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EN患者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of tuberculin,PPD)试验与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 cell spot test of tuberculosis infection,T-SPOT.TB)的结果。结果:EN的复发与发病部位(χ^(2)=8.137,P=0.004)、C反应蛋白(χ^(2)=5.412,P=0.020)、中性粒细胞数目(χ^(2)=8.485,P=0.014)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部位(OR=5.394,95%CI=1.744~16.689)、C反应蛋白偏高(OR=3.383,95%CI=1.006~11.375)为EN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SPOT.TB结果阳性时抗结核治疗的复发率(10%)比PPD试验结果阳性的复发率(81.4%)低(P<0.05)。结论:EN的复发与发病部位、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数目有关;影响EN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发病部位、C反应蛋白;T-SPOT.TB与PPD试验联合应用有助于发现EN患者的结核感染,2项结果阳性时抗结核治疗的EN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红斑 结核 复发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苗接种对儿童结核病预防保护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18
4
作者 毛开新 镇春先 +5 位作者 卢红艳 但青 王明星 张翠云 胡星保 詹季红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25-327,共3页
目的 结核病的发病率近年有所回升 ,临床对结核病的治疗研究较多 ,但卡介苗接种后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如何 ,持续时间长短 ,何时复种等研究不多。鉴于此 ,该文研究卡介苗接种对儿童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该市城乡 96 0 8例 0~ 14岁接种卡... 目的 结核病的发病率近年有所回升 ,临床对结核病的治疗研究较多 ,但卡介苗接种后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如何 ,持续时间长短 ,何时复种等研究不多。鉴于此 ,该文研究卡介苗接种对儿童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该市城乡 96 0 8例 0~ 14岁接种卡介苗 (简称种卡 )的儿童进行卡痕、PPD试验 (结核菌纯蛋白衍化物 )普查。结果3个月~组小儿PPD阳性率最高 ,为 91.5 % ;1岁~组次之 ,为 81.6 % ;3岁~组最低 ,为 5 7.1% ;7~ 14岁组PPD阳性率又有回升 ,为 74 .2 % ,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城市儿童PPD阳性率为 78.8% ,高于乡村儿童(6 2 .4 % ) ;卡痕阳性率为 90 .3% ,高于乡村儿童 (5 6 .1% ) ,P <0 .0 1;结核自然感染率低于乡村儿童 (1.7%vs3.4 % ) ,P <0 .0 5。 <3岁儿童结核自然感染率最低 (0 .5 % ) ,低于 3~ 7岁和 7~ 14岁 ,7~ 14岁儿童自感率最高。结论 卡介苗对 0~ 3岁儿童保护作用明显 ,对 4岁以上儿童保护作用渐减弱 ;且城市儿童PPD阳性率和卡痕阳性率明显高于乡村儿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 免疫接种 儿童 结核病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7
5
作者 周乐亮 沈守荣 +2 位作者 何苗 李夏雨 田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6-531,共6页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诊断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TBP)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疑诊结核性腹膜炎患者50例,进行外周血T-SPOT.TB、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protein derivatives of tubercul...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诊断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TBP)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疑诊结核性腹膜炎患者50例,进行外周血T-SPOT.TB、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protein derivatives of tuberculin,PPD)皮试、血清结核抗体、腹水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检测,并比较4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根据诊断及分组标准,最终诊断TBP 24例,非结核性腹膜炎17例,无法确定者9例,外周血T-SPOT.TB、PPD皮试、血清结核抗体、腹水ADA诊断TBP的灵敏度分别是91.7%(22/24),37.5%(9/24),16.7%(4/24),36.4%(8/22);特异度分别是76.5%(13/17),70.0%(7/10),78.6%(11/14),100%(14/14);阳性预测值分别是84.6%(22/26),75.0%(9/12),57.1%(4/7),100.0%(8/8);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6.7%(13/15),31.8%(7/22),35.5%(11/31),50.0%(14/28)。T-SPOT.TB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与后3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与后3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外周血T-SPOT.TB对诊断TBP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对疑诊结核性腹膜炎的患者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结核性腹膜炎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试 结核抗体 腹水 腺苷脱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校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接者感染筛查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6
6
作者 朱宪 侯婕 翟晓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5-798,共4页
目的某高校2007级某女生于2009年10月患肺结核后,对与该学生密接者130例的筛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控制大学生结核病流行的预防措施。方法 130例肺结核患者密接者(其中6例为最密接者)作为筛查对象,密接者行结核菌素试验(purified protein ... 目的某高校2007级某女生于2009年10月患肺结核后,对与该学生密接者130例的筛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控制大学生结核病流行的预防措施。方法 130例肺结核患者密接者(其中6例为最密接者)作为筛查对象,密接者行结核菌素试验(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和拍胸片(chest X-ray,CR),最密接者还行CT和痰涂检验。结果 130名密接者的PPD试验结果显示强阳性33例,强阳性率为25.38%;CR检查结果显示密接者无阳性体征,最密接者的CT结果显示无异常。痰涂检验结果显示没有发现结核杆菌。结论从结核患者密接者各项筛查结果来看,该校结核病目前未构成群体环境肺结核疫情,没有造成传播。大学生是肺结核病传播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对结核病的抵抗力。应定期对在校学生进行体格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肺结核患者,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结核病 结核菌素试验筛查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辅助诊断骨结核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吴青 吕幸 +4 位作者 李艳 徐万洲 龚卫杰 吴泽刚 蔡璇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649-1650,1657,共3页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辅助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疑似骨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结果以及临床抗结核治疗效果进行诊断,确认或临床诊断...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辅助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疑似骨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结果以及临床抗结核治疗效果进行诊断,确认或临床诊断骨结核患者69例,非骨结核患者68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试验及T-SPOT.TB,分析T-SPOT.TB在辅助诊断骨结核中的效能。结果 T-SPOT.TB辅助诊断骨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5%、91.2%、91.9%、98.4%,均高于TB-PPD试验辅助诊断骨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的50.7%、77.9%、70.0%、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TB可辅助诊断骨结核,其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结核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 辅助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入伍新兵结核潜伏感染 被引量:6
8
作者 梁艳 吴雪琼 +4 位作者 王兰 王志耘 张翠英 阳幼荣 张俊仙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 应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入伍新兵结核潜伏感染情况,评价ELISPOT在检测结核潜伏感染中的价值。方法以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肤试验为对照,应用ELISPOT试剂盒检测366例2009年驻京部队入伍新兵外周血中分泌结... 目的 应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入伍新兵结核潜伏感染情况,评价ELISPOT在检测结核潜伏感染中的价值。方法以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肤试验为对照,应用ELISPOT试剂盒检测366例2009年驻京部队入伍新兵外周血中分泌结核菌抗原特异性y干扰素(IFN-y)的T淋巴细胞数。对PPD和ELISPOT均为阴性的入伍新兵接种卡介苗,10个月后再做PPD皮肤试验和ELISPOT,比较结果。结果366例入伍新兵中,PPD皮肤试验和ELISPOT阳性率分别为44.81%和31.69%。202例PPD皮肤试验阴性和164例PPD皮肤试验阳性者中,分别有53例(26.24%)和63例(38.41%)ELISPOT阳性,两者的一致率为57.92%(212/366),两者的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34,P〈0.001)。在接种过卡介苗者中,PPD皮肤试验阳性率为58.53%(127/217),ELISPOT阳性率为29.1)3%(63/217),斑点形成细胞数为32.44±26.52;在未接种卡介苗者中,PPD皮肤试验阳性率为24.83%(37/149),ELISPOT阳性率为35.57%(53/149),斑点形成细胞数为41.81±30.48。110例PPD和ELISPOT均为阴性的人伍新兵接种卡介苗1(1个月后,PPD皮肤试验阳转率为78.18%,而ELISPOT检测均为阴性。结论ELISPOT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真实反映入伍新兵的结核潜伏感染情况,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潜伏感染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重组CFP-10/ESAT-6融合蛋白 结核菌素试验 纯蛋白衍生物 卡介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模型中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量效关系比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苏城 卢锦标 +3 位作者 沈小兵 陈保文 王国治 都伟欣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8年第3期8-12,共5页
目的在不同分枝杆菌致敏豚鼠模型中研究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of tuberculin,TB-PPD)的量效关系。方法将受试豚鼠随机分成6组:结核分枝杆菌H37Rv活菌致敏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株CMCC 94757、94754、94766... 目的在不同分枝杆菌致敏豚鼠模型中研究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of tuberculin,TB-PPD)的量效关系。方法将受试豚鼠随机分成6组:结核分枝杆菌H37Rv活菌致敏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株CMCC 94757、94754、94766致敏组、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vaccine,BCG)致敏组和灭活结核分枝杆菌H37Rv致敏组。各组豚鼠分别于左侧大腿腹股沟皮下注射相应致敏原,5~6周后,所有豚鼠于脊柱两侧皮内注射20 IU/m L TB-PPD和50 IU/m L TB-PPD各0.1 m L;于注射后24 h、48 h观察和记录局部硬结的纵径与横径,计算平均值。结果所有组别豚鼠接受两种规格TB-PPD皮试后,无论是24 h还是48 h,局部硬结反应直径均大于10 mm,全部阳性,阳转率均为100%。5 IU TB-PPD皮试反应强度高于2 IU TB-PPD,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24 h结果显示:2 IU TB-PPD和5 IU TB-PPD在H37Rv活菌致敏组、94766致敏组、灭活H37Rv致敏组皮试反应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91、P=0.071;t=2.722、P=0.053;t=1.76、P=0.153),其余3组5 IU TB-PPD皮试反应强度高于2 IU TB-PP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98、P=0.015;t=4.811、P=0.009;t=3.068、P=0.037)。48 h硬结反应和24 h、48 h平均硬结反应结果均显示:在各致敏组豚鼠模型中5 IU TB-PPD皮试反应强度均高于2 IU TB-PPD,皮试反应大小均有统计学差异(t=3.471、P=0.018;t=3.371、P=0.020;t=6.216、P=0.003;t=5.244、P=0.006;t=3.959、P=0.017;t=4.674、P=0.010;t=4.824、P=0.008;t=3.794、P=0.019;t=3.857、P=0.018;t=2.86、P=0.046;t=3.539、P=0.024;t=3.365、P=0.028)。结论各组豚鼠致敏模型中5 IU TB-PPD的效价均明显高于2 IU TB-PPD,存在较为明显的量效关系。各种感染状态下,虽然高剂量制品可诱导更强的迟发型超敏(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DTH)反应,但低剂量制品也不影响其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皮肤试验 结核分枝杆菌 卡介苗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部2006-2009年新兵结核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6
10
作者 董恩军 张翠英 +3 位作者 张敬娟 李桥 高玉然 赵文娟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786-788,共3页
【目的】掌握驻京部队近年来入伍新兵结核感染状况,了解其动态变化趋势,为部队结核病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择驻京部队2006-2009年入伍新兵20 813人,按城市籍新兵和农村籍新兵分组,进行结核菌素(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 【目的】掌握驻京部队近年来入伍新兵结核感染状况,了解其动态变化趋势,为部队结核病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择驻京部队2006-2009年入伍新兵20 813人,按城市籍新兵和农村籍新兵分组,进行结核菌素(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试验,每人0.1 ml、5 IU,于左前臂掌侧中部内侧皮内注射,72 h查验反应,以双上臂无卡介苗接种疤痕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作为结核感染率。【结果】结核菌素试验结果阳性率与强阳性率分别为53.1%(11 058人)、3.10%(645人),无卡痕人数11 174人(53.7%),结核感染率为30.7%,平均年感染率为1.91%;城市籍新兵结核感染率(32.9%)明显高于农村籍新兵(29.3%,P<0.05)。【结论】在新兵中进行结核菌素试验调查,可以监测新兵结核感染率,筛选卡介苗接种对象,对结核菌素强阳性者可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感染状况 新兵 结核菌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中小学新生接种卡介苗后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冬梅 樊海英 +5 位作者 宋渝丹 成君 赵飞 张灿有 王黎霞 何广学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2016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了解中小学新生结核菌素(PPD)试验阳性率和卡介苗接种情况,为中小学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结核病流行与干预模式研究”课题现场的辖区内的小学和初中新生,于2013年1—3月进行PPD试... 目的了解中小学新生结核菌素(PPD)试验阳性率和卡介苗接种情况,为中小学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结核病流行与干预模式研究”课题现场的辖区内的小学和初中新生,于2013年1—3月进行PPD试验,共纳入3463名小学和初中新生。以PPD硬结平均直径≥5mm为阳性反应,≥15mm或有水疱、坏死、溃疡、双圈、淋巴管炎为强阳性反应,分析比较入学新生的PPD试验结果。结果本研究PPD阳性率为7.4%(257/3463),强阳性率0.8%(26/3463)。初中新生PPD阳性率和强阳性率(11.0%,147/1341和1.9%,25/1341)均高于小学新生(5.2%,110/2122和0.o%,1/2122)(X2=42.001,P〈0.001;X2=38.922,P〈0.001)。2424名农村学生中,PPD阳性率为4.9%(118/2424),强阳性率为0.3%(7/2424);1039名城市学生中,PPD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分别为13.4%(139/1039)和1.8%(19/1039)。城市学生的PPD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均高于农村学生(X2值分别为79.296和26.293,P值均〈O.001)。西部地区学生的PPD阳性率和强阳性率(9.3%,127/1360和1.7%,23/1360)均高于中部地区(5.6%,103/1838和0.2%,3/1838)(X2=17.417,P〈0.001;X2=23.776,P〈0.001)。结论被调查的中小学新生的PPD试验阳性率不高,其中初中生、城市学生和西部地区学生的PPD阳性率和强阳性率较高,因此加强对这些学生进行PPD筛查来发现疑似结核病患者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学生 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服务 结核菌素试验 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加温对PPD试验结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鄢秀英 曾忠仪 郭月瑜 《西部医学》 2009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为保证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评定温度对PPD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同期自身对照方法,用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5U分别同时在病人的左、右前臂内侧行皮内注射,嘱病人每日早晚用温水(40℃~50℃)浸泡右前臂(实验组)... 目的为保证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评定温度对PPD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同期自身对照方法,用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5U分别同时在病人的左、右前臂内侧行皮内注射,嘱病人每日早晚用温水(40℃~50℃)浸泡右前臂(实验组)皮试部位5~10min,72小时同时观察皮试结果并进行两样本率的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局部加温对PPD试验结果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加温 PPD试验 结果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P-10/ESAT-6特异性IFN-g释放反应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颖钰 詹枝华 +8 位作者 郭爱珍 项杰 邓铨涛 曾庆志 杜义祥 周金海 魏武 童庆伟 陈焕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S1期176-180,共5页
前期研究已经建立了基于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CFP-10/ESAT-6融合蛋白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IFN-γ释放反应,本研究旨在证实该方法在活动性肺结核及结核菌潜伏感染诊断中的意义。实验对象包括111例当地医院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病例组)... 前期研究已经建立了基于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CFP-10/ESAT-6融合蛋白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IFN-γ释放反应,本研究旨在证实该方法在活动性肺结核及结核菌潜伏感染诊断中的意义。实验对象包括111例当地医院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病例组)及283例某大学入学新生(健康对照者)。采集肝素抗凝血,分别加入含结核菌抗原CFP-10/ESAT-6、植物血凝素及无刺激物(PBS)的细胞培养孔中,培养过夜,次日收集血清,进行IFN-γ检测。同时,对其中58位病人志愿者及46位健康对照志愿者进行了结核菌素(PPD)皮内变态反应。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的PPD皮内变态反应阳性率分别为79.3%(46/58)和76.1%(35/46),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PPD皮内变态反应不能用于活动性肺结核的检测。病例组IFN-γ体外释放反应的阳性率为95.5%(106/111),而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16.3%(46/283),两组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IFN-γ体外释放反应诊断活动性肺结核具有很高的灵敏度(95.5%)与良好的特异性。在健康组中,IFN-γ体外释放反应与PPD皮内变态反应的总符合率为50.0%,且IFN-g体外释放反应阳性者中,83.3%为PPD皮内变态反应阳性;在病例组中,二者的总符合率为72. 4%,IFN-g体外释放反应阳性者中,77.8%为PPD皮内变态反应阳性。CFP-10/ESAT-6特异性IFN-γ体外释放反应诊断活动性肺结核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PPD皮内变态反应由于受卡介苗免疫等因素影响在我国不能用于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病与结核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γ干扰素 分枝杆菌 CFP-10 ESAT-6 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 P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菌素试验复强反应免疫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德普 伍学强 +9 位作者 彭义莉 胡天勇 葛广秀 王国斌 邱美玲 刘桂兰 黄桂玲 汤金琴 阎国蕊 张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5年第2期136-139,共4页
为探讨结核菌素试验复强反应免疫机理,我们在对河南省禹州市神地区常住人口3897人作了结核菌素(PPD人型)皮试调查。试验分四组,即试验前组、皮试阴性组、皮试阳性组及复强反应组。随机抽样作外周血免疫学检测,结果显示:复... 为探讨结核菌素试验复强反应免疫机理,我们在对河南省禹州市神地区常住人口3897人作了结核菌素(PPD人型)皮试调查。试验分四组,即试验前组、皮试阴性组、皮试阳性组及复强反应组。随机抽样作外周血免疫学检测,结果显示:复强反应组与其他组相比,CD-3、CD-4阳性率均有所升高(P<0.05),但CD-4/CD-8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及C-3测定,复强反应组IgM高于皮试前及阴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IL-2R检测,各组均比皮试前组升高,尤以复强反应组与皮试前组或阴性组比较为甚(P<0.001);结核特异抗体测定复强反应组虽有升高,但与皮试前或阴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特异性结核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复强反应组与皮试前组及阴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揭示复强反应的免疫机理很可能是PPD刺激机体使T细胞免疫反应为主的特异性回忆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强反应 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结核菌素试验以及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对诊断肺结核的价值 被引量:18
15
作者 黄汉鹏 《中外医疗》 2016年第35期41-42,45,共3页
目的比较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cell spot of tuberculosis,T-SPOT.TB)、结核菌素试验(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以及血清结核抗体(Tuberculosis antibody,TB-Ab)检测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1月—2016年8... 目的比较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cell spot of tuberculosis,T-SPOT.TB)、结核菌素试验(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以及血清结核抗体(Tuberculosis antibody,TB-Ab)检测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1月—2016年8月在该院确诊为肺结核患者60例,作为肺结核组;确诊非肺结核就诊者30名作为非肺结核组,两组就诊者均接受了T-SPOT.TB、PPD以及TB-Ab检测。比较两组接受不同检测方法对诊断肺结核灵敏性与特异性的差异。结果 T-SPOT.TB检测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为73.30%,特异性为80.00%;PPD试验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为60.00%,特异性为86.70%;血清TB-Ab检测检测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为53.30%,特异性为66.70%。结论 T-SPOT.TB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高于PPD试验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诊断肺结核的特异性高于血清结核抗体检测,与PPD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PPD试验 血清结核抗体 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寄宿制中学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阎纳新 吴惠萍 梁辰宇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目的:了解某寄宿制中学学生结核菌感染及患病状况,探讨寄宿制中学结核病防治的干预措施。方法:对石家庄市市直某寄宿制中学8 072名学生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比较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PPD试验反应结果。结果:女生一般阳性率为26.92%,... 目的:了解某寄宿制中学学生结核菌感染及患病状况,探讨寄宿制中学结核病防治的干预措施。方法:对石家庄市市直某寄宿制中学8 072名学生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比较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PPD试验反应结果。结果:女生一般阳性率为26.92%,强阳性率为11.83%,男生一般阳性率为26.24%,强阳性率为9.65%,女生强阳性率高于男生(P<0.05)。随着年级的升高、寄宿制时间的延长,初中组和高中组的PPD试验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呈递增趋势(P<0.01)。结论:寄宿制中学人口密度、密切接触、学生宿舍居住环境、集体就餐营养搭配以及自身体质差异与结核菌素阳性率密切相关,对寄宿制中学生应加强结核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是严防结核病在校园流行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宿制中学 结核菌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市婴幼儿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兆芳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6期879-881,共3页
目的了解卡介苗(BCG)预防接种质量,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促进预防接种规范、安全、有效地开展。方法用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BCG-PPD)试验方法,随机调查300名儿童接种卡介苗3个月后的阳转率。结果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 目的了解卡介苗(BCG)预防接种质量,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促进预防接种规范、安全、有效地开展。方法用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BCG-PPD)试验方法,随机调查300名儿童接种卡介苗3个月后的阳转率。结果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总阳性率86.33%,城市儿童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阳性率高于农村儿童。卡痕大小与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阳性率呈正相关;县级及以上医院产科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阳性率高于乡镇级医院产科和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卡介苗的儿童。结论加强对卡介苗接种人员,尤其要加强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接种门诊的接种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接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 阳性率 预防接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菌素抗体对儿童结核病的诊断价值
18
作者 夏嘉陵 朱渝 +1 位作者 邓建军 万朝敏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7期537-539,共3页
目的评价体液结核菌素(PPD)抗体在小儿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行PPD检查的住院患儿,其中确诊结核病22例。利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分别计算体液PPD抗体检测对结核病的特异性、敏感性、似然比、预测值及不同患病率下的验... 目的评价体液结核菌素(PPD)抗体在小儿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行PPD检查的住院患儿,其中确诊结核病22例。利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分别计算体液PPD抗体检测对结核病的特异性、敏感性、似然比、预测值及不同患病率下的验后概率。结果体液PPD抗体检测对小儿结核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5.45%和 91.35%,阳性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5.25和0.597,阳性预测值为52.63%,阴性预测值为88.79%。患病率为15%时,验后概率为48.09%。结论体液PPD检测对小儿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有限,临床医师应谨慎对待体液 PPD检测阳性结果,其诊断价值与所处医院患儿结核病患病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结核病 结核菌素试验 血清学诊断 诊断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胸片结合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筛查大学新生结核病的价值分析
19
作者 张伟 陈澍 魏辉卿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0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X线胸片结合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筛查大学新生结核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北京林业大学5600名入学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胸片检查、PPD试验,分析筛查结果。结果:5600名大学新生均接受X线胸片检查、PPD试验... 目的:分析X线胸片结合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筛查大学新生结核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北京林业大学5600名入学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胸片检查、PPD试验,分析筛查结果。结果:5600名大学新生均接受X线胸片检查、PPD试验筛查,筛查率为100.00%。经PPD试验筛查,强阳性学生共88名,占1.57%。经检查,肺部结核阳性6名,占0.11%。结论:X线胸片检查结合PPD试验为大学新生入学时结核病筛查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X线胸片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pot.TB在艾滋病合并潜伏结核感染的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珍 杨学刚 +3 位作者 孟娟 陈振怀 李福建 范伟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艾滋病(AIDS)人群中诊断潜伏结核感染的应用价值,了解AIDS患者中潜伏结核感染情况。方法应用T-spot.TB试剂盒对120例AIDS患者的外周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并同时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艾滋病(AIDS)人群中诊断潜伏结核感染的应用价值,了解AIDS患者中潜伏结核感染情况。方法应用T-spot.TB试剂盒对120例AIDS患者的外周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并同时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结果在总体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简称CD4细胞)<200个/μL和≥200个/μL组中,T-spot.TB阳性率为30.8%、32.7%和27.3%,PPD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3.3%、9.2%和20.5%。同时,进一步分析发现T-spot.TB检测率与患者免疫状态无关。结论T-spot.TB检测AIDS合并潜伏结核感染阳性率高于PPD试验,T-spot.TB检测对AIDS患者中潜伏结核感染的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潜伏结核感染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 CD4+T淋巴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