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ISS分期系统在初发412例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海敏 韦苇 +5 位作者 彭嵘 石昊天 陈小玲 吴丽霞 周念 周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索R-ISS分期系统对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5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412例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传统化疗和反应停或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诱导化疗方案。根据ISS分... 目的:探索R-ISS分期系统对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5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412例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传统化疗和反应停或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诱导化疗方案。根据ISS分期、细胞遗传学、LDH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R-ISS-Ⅰ期、R-ISS-Ⅱ期和R-ISS-Ⅲ期,比较3期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412例患者中,R-ISS-Ⅰ期76例,R-ISS-Ⅱ期259例,R-ISS-Ⅲ期77例,3期患者的中位PFS时间分别是44、25和14个月(P=0.000),中位OS时间分别是未达到、54和25个月(P <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传统化疗组(P=0.042)、硼替佐米为基础化疗组(P=0.000)、以反应停为基础的化疗组(P=0.000)、移植组(P=0.034)、不同年龄分层组(≤65岁组P=0.000,66-75岁组P=0.001,≥76岁组P=0.000)、肾功能损害组(P=0.003)、髓外浸润组(P=0.000)中,不同R-ISS分期患者的OS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R-ISS分期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PFS和OS时间不同,R-ISS分期系统对初发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r-iss分期系统 无病进展生存时间 总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R-ISS)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卢静 杜鹃 +6 位作者 傅卫军 何海燕 李璐 李荣 周莉莉 姜华 侯健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5-479,共5页
目的探讨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R-ISS)在真实世界中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5年4月新诊断的202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基于硼替佐米或沙利度胺为主的方案诱导治疗至少4个疗程... 目的探讨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R-ISS)在真实世界中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5年4月新诊断的202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基于硼替佐米或沙利度胺为主的方案诱导治疗至少4个疗程。以国际分期系统(ISS)为对照,分析R-ISS的预后意义。结果202例患者中,男124例,女78例,中位年龄57(28~81)岁。中位随访31个月,采用R-ISS分期,Ⅰ、Ⅱ、Ⅲ期患者分别为56、108、38例,中位总体生存(OS)时间分别为未达到、61个月和38个月,三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ISS分期,Ⅰ、Ⅱ、Ⅲ期患者分别为62、70、70例,中位OS时间分别为58、52和40个月,三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Cox预后风险模式分析发现:R-ISS预后Ⅲ对Ⅰ、Ⅱ对Ⅰ期的HR值分别为9.606和4.038,P值分别为0.008和0.029;ISS预后的HR值分别为4.127和2.877,P值分别为0.070和0.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未行移植(P=0.003)、接受硼替佐米为主的方案治疗(P=0.010)及年龄小于65岁(P=0.001)R-ISS不同分期患者的OS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ISS能更好地区分初诊MM患者的OS时间,尤其对于接受硼替佐米治疗为主、年轻、未行移植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较为突出,对中国MM患者具有重要的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r-iss分期系统 预后
原文传递
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16
3
作者 史青林 顾炎 +5 位作者 沈旭星 郭睿 屈晓燕 许戟 李建勇 陈丽娟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359-364,共6页
目的:探讨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R-ISS)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的预后价值。方法:对189例初诊的MM患者进行FISH或cIg-FISH检测细胞遗传学异常,并统计疾病分期及生存情况。结果:t(4;14)阳性者24例(13.5%,24/178),del(17p)阳性者20例(10.7%,... 目的:探讨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R-ISS)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的预后价值。方法:对189例初诊的MM患者进行FISH或cIg-FISH检测细胞遗传学异常,并统计疾病分期及生存情况。结果:t(4;14)阳性者24例(13.5%,24/178),del(17p)阳性者20例(10.7%,20/187)。对比阴性患者,t(4;14)及del(17p)阳性患者具有较短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位总生存(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4;14)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生存曲线有分离趋势。t(14;16)阳性患者仅5例,未单独分析。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乳酸脱氢酶(LDH)和del(17p)是评估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LDH、del(17p)和t(4;14)是评估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R-ISS分期Ⅰ、Ⅱ和Ⅲ期患者分别为16、142和31例,1年OS率分别为100%、89%和65%(P<0.001),1年PFS率分别为86%、77%和52%(P=0.002);ISS分期Ⅰ、Ⅱ、Ⅲ期患者分别为23、77和89例,1年OS率分别为90%、88%和83%(P=0.239),1年PFS率分别为72%、73%和74%(P=0.672)。结论:t(4;14)、del(17p)核型异常及LDH均是预后不良因素;基于LDH和细胞遗传学异常基础上的R-ISS分期在初诊MM患者的预后评估中优于ISS分期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预后 r-iss分期系统 细胞遗传学异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