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融循环作用下灰岩和石英岩力学特性及损伤本构模型试验研究
1
作者 刘先峰 王通 +3 位作者 李建国 袁胜洋 侯召旭 张俊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针对季冻区岩体工程中岩石的冻融劣化问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灰岩和石英岩为试验对象,通过冻融循环试验、单轴压缩试验以及SEM扫描电镜试验对岩石的孔隙率、宏-细观破坏特征、力学特性以及能量演化规律进行研究。根据典型岩石的应力-应... 针对季冻区岩体工程中岩石的冻融劣化问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灰岩和石英岩为试验对象,通过冻融循环试验、单轴压缩试验以及SEM扫描电镜试验对岩石的孔隙率、宏-细观破坏特征、力学特性以及能量演化规律进行研究。根据典型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基于Lemaitre平面应变理论和统计理论,将冻融循环作用产生的损伤效应耦合到损伤本构模型中,考虑压密段的影响,根据岩石的损伤本构方程和试验曲线特点分2段拟合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更易加剧高孔隙率灰岩的风化;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灰岩和石英岩的抗压强度均服从指数衰减;模型曲线的峰值点与试验曲线的峰值点较为接近,分段损伤本构模型与试验得到的曲线吻合较好,该损伤本构模型以及参数选取是正确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工程 冻融循环 力学特性 能量演化 损伤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简单的循环加载CSUH模型
2
作者 姚仰平 王方宇 魏然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676,共10页
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会表现出滞回特性。在黏土砂土统一硬化(CSUH)模型基本框架下,通过构建弹性滞回圈和提高低应力塑性刚度,建立了一个简单的考虑循环加载的H-CSUH模型。①通过引入反映初始卸载模量的参数κ0和反映模量变化速率的参数w,... 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会表现出滞回特性。在黏土砂土统一硬化(CSUH)模型基本框架下,通过构建弹性滞回圈和提高低应力塑性刚度,建立了一个简单的考虑循环加载的H-CSUH模型。①通过引入反映初始卸载模量的参数κ0和反映模量变化速率的参数w,将e-ln(p+ps)空间中卸载线的弹性响应修改为非线性,并满足完全弹性滞回。②通过构建乘数ζ,建立了新的硬化方程Hh,进一步提高了模型在低应力下的塑性刚度。与已有模型相比,H-CSUH模型形式简洁,参数较少,且实现了对黏土和砂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滞回特性的统一描述。应用模型对不同黏土和砂土的排水和不排水试验结果进行了预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回特性 循环加载 黏土 砂土 统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后贯通型锯齿状红砂岩节理面剪切本构模型
3
作者 王桂林 王力 +1 位作者 王润秋 任甲山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6-720,共15页
库岸岩质边坡因受库水位波动影响,节理面受到干湿循环的作用,干湿循环后的节理面剪切强度成为控制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针对干湿循环后岩体节理面剪切损伤本构等方面研究不充分。以三峡库区红砂岩为例,通过开展不同干湿... 库岸岩质边坡因受库水位波动影响,节理面受到干湿循环的作用,干湿循环后的节理面剪切强度成为控制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针对干湿循环后岩体节理面剪切损伤本构等方面研究不充分。以三峡库区红砂岩为例,通过开展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红砂岩的节理直剪试验,获得干湿循环作用下红砂岩的强度变形特征,建立了考虑干湿循环效应的修正Iwan节理面剪切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节理试样的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形态表现为初始压密、线弹性变形、峰前软化、峰后破坏和残余变形5个阶段;通过引入Logistic模型,节理面剪切损伤本构模型能够反映实际的节理面损伤过程,较好地描述规则锯齿状节理面压密阶段剪切变形行为;干湿循环次数与修正后节理面Iwan剪切损伤本构模型参数存在对数关系;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考虑干湿循环效应的修正Iwan节理面剪切损伤本构模型的准确性,该模型能有效预测干湿循环后节理面剪切应力-剪切位移的关系。研究成果可为三峡库区岩质边坡剪切滑移破坏机制研究和灾害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岩 节理面 干湿循环 剪切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下聚丙烯纤维改良红黏土抗剪强度特性及预测模型
4
作者 马宏岩 翁明胜 +2 位作者 黄仁杰 徐松 郑丽堂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9,共7页
在南方潮湿多雨地区,红黏土路基易出现沉降过大、不均匀沉降等病害,为研究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纤维红黏土的抗剪强度特性,将聚丙烯纤维掺入红黏土中,形成纤维红黏土。通过直接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纤维掺量(0‰、2‰、6‰、10‰)、纤维长度(... 在南方潮湿多雨地区,红黏土路基易出现沉降过大、不均匀沉降等病害,为研究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纤维红黏土的抗剪强度特性,将聚丙烯纤维掺入红黏土中,形成纤维红黏土。通过直接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纤维掺量(0‰、2‰、6‰、10‰)、纤维长度(0、3、6、9 mm)和干湿循环次数(0、2、4、6次)对红黏土抗剪强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纤维可显著提升红黏土的抗剪强度,在研究的掺量与长度范围内,抗剪强度随纤维掺量和长度的增加而增大;纤维在提高红黏土的黏聚力效果显著,而对于内摩擦角的提升有限;纤维长度为6 mm时,红黏土抗剪强度最大;干湿循环会显著降低红黏土强度,且对黏聚力劣化作用超过了内摩擦角,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纤维和法向压力可降低干湿循环对红黏土的劣化作用。笔者基于试验结果,利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红黏土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强度预测模型,其预测相对误差值在1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红黏土 干湿循环试验 抗剪强度 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沼气发电与新型热力循环的农村“化学-热-电”耦合系统低碳调度模型
5
作者 唐爱红 王庆铭 +2 位作者 周淼 王文浩 刘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47-1859,I0020,共14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新能源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沼气发电参与的热-电系统在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中所占比重逐渐加大,开展沼气发电系统参与热电调度的研究极其迫切。该文首先基于沼气发电特性,建立农村“化学-热-电”耦合系统,并论证... 随着“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新能源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沼气发电参与的热-电系统在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中所占比重逐渐加大,开展沼气发电系统参与热电调度的研究极其迫切。该文首先基于沼气发电特性,建立农村“化学-热-电”耦合系统,并论证该系统的可行性与重要性;其次,在所建立的系统中采用新型热力循环系统,通过建立考虑虚拟储能的热网动态模型,实现热能的跨时段转移;然后,基于沼气从产生到发电的全过程,提出一种“沼气-热-电”联储联供单元,实现系统中化学能、热能和电能的有效整合,最大化全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最后,该模型以51节点系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化学-热-电”耦合系统不仅能够弥补风光出力不确定的弊端,还通过整合多种能源形式,显著降低了系统的碳排放,展示了其在现代农村能源结构中的环保和经济双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发电 调度模型 “化学-热-电”耦合系统 热力循环系统 联储联供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投喂策略的循环水养殖系统氨氮预测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孙雪倩 李丽 +2 位作者 董双林 田相利 张盛坤 《水产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6,共12页
【目的】实现对循环水养殖系统水体中总氨氮(TAN)浓度的预测,并研究投喂策略对TAN预测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测定了斑石鲷养殖池内7个水质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前处理并形成三种数据集... 【目的】实现对循环水养殖系统水体中总氨氮(TAN)浓度的预测,并研究投喂策略对TAN预测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测定了斑石鲷养殖池内7个水质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前处理并形成三种数据集:原始数据集(OD)、Pearson数据集(Pearson D)和PCA数据集(PCAD),结合随机森林(RF)、BP神经网络(BP)、门控循环单元(GRU)、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这4种模型,对两种投喂策略下养殖水体中的TAN浓度进行预测,并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R方值(R2-score)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RF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差,随着投喂策略的改变,GRU与LSTM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且稳定,而BP模型预测精度波动较大。不同投喂阶段筛选出的最优预测模型不同,人工和自动化投喂阶段的最优模型分别为Pearson D-BP和Pearson D-GRU模型,在整个实验周期中,PCAD-LSTM模型、Pearson D-LSTM模型和Pearson D-GRU模型预测性能较好。人工投喂阶段与自动化投喂阶段相比,Pearson DLSTM模型的RMSE、MSE和MAE分别降低了0.0072、0.0019和0.0036,R2-score升高了0.1075;Pearson D-GRU模型的RMSE、MSE和MAE分别降低了0.0030、0.0008和0.0030,R2-score升高了0.0826。【结论】投喂策略会影响TAN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结合Pearson分析的GRU或LSTM模型可很好地实现该系统养殖水体中TAN的预测,该结果可为RAS氨氮预测技术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石鲷 循环水养殖系统 投喂策略 总氨氮 水质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域系统水文水环境耦合模型的氮循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弓耀奇 岳甫均 +3 位作者 刘鑫 郭田丽 王浩阳 李思亮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195,共13页
在气候变化和强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的耦合影响下,活性氮输入过量,加剧了陆地生态系统氮素向水生生态系统的流失,影响了流域水环境质量。识别流域内氮素来源及其转化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已成为防控流失及改善环境质量的首要任务。由于氮... 在气候变化和强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的耦合影响下,活性氮输入过量,加剧了陆地生态系统氮素向水生生态系统的流失,影响了流域水环境质量。识别流域内氮素来源及其转化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已成为防控流失及改善环境质量的首要任务。由于氮的来源多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复杂,且受到诸多因素的耦合影响,限制了对流域系统氮循环的科学认知。在众多的研究方法中,模型模拟因具有灵活性高、系统性强、可多场景模拟分析等诸多优点,已成为揭示流域系统氮迁移转化及动态变化过程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流域水文模型及流域土壤、地表水与地下水氮素迁移模型的特征,对比了模型的原理、特点与研究范例。结果表明,在影响氮循环的诸多因素中,无序的强人为干扰、极端气候变化已成为扰动流域氮循环的重要因素。水文过程驱动下的水-氮耦合多过程、多机制研究尤为重要,基于此构建的水文生物地球化学模型(如CNMM-DNDC、PIHM等),已成为获取流域系统氮素时空分布规律及其预测分析的重要手段。此外,大数据与过程机理模型相结合已成为揭示氮循环过程中复杂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综合诸多模型对空间格局、人为影响强度的适用性,梳理出针对受强人类干扰的滨海平原河网区氮循环适用模型,以加深对海陆交错带滨海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及海水相互作用下的氮循环科学认知,更全面、科学地评估滨海平原河网系统水环境质量与环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流域 模型 滨海流域 过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锈蚀Q345B钢力学特性试验及循环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松 郑山锁 +3 位作者 田忠祥 明铭 徐玉海 王天坤 《工程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6-215,252,共11页
钢材锈蚀后的力学性能会发生劣化,已有研究主要关注低碳钢锈蚀后的静力拉伸性能。为研究Q345B低合金钢锈蚀后的力学特性,对22组Q345B钢材试件开展了人工加速腐蚀、单调拉伸与循环加载试验,分析了锈蚀对其单调拉伸和滞回性能的影响,并根... 钢材锈蚀后的力学性能会发生劣化,已有研究主要关注低碳钢锈蚀后的静力拉伸性能。为研究Q345B低合金钢锈蚀后的力学特性,对22组Q345B钢材试件开展了人工加速腐蚀、单调拉伸与循环加载试验,分析了锈蚀对其单调拉伸和滞回性能的影响,并根据试验数据标定与验证了基于Chaboche模型的混合强化参数。结果表明:钢材单拉应力-应变曲线受锈蚀影响明显,各力学指标均随锈蚀率增加呈线性或非线性退化;循环累积损伤与锈蚀耦合作用会进一步加剧钢材变形能力劣化,同时钢材的耗能能力与循环强化作用亦会受到锈蚀影响;基于循环加载试验数据标定的材料混合强化参数,可较好地模拟锈蚀Q345B钢在循环荷载下的滞回性能,为后续在役钢构件及结构的剩余抗震能力分析评估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蚀钢材 锈蚀损伤 力学性能 滞回性能 循环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7075高强铝合金本构模型研究
9
作者 常召群 彭平泽 +3 位作者 邢国华 李锦源 韩萌 刘伯权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72,共9页
为了描述7075高强铝合金的力学性能,设计制作了3个高强铝合金单调拉伸试件及5个循环加载试件,基于Ramberg-Osgood模型分别对单调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及循环加载骨架曲线进行数值拟合,对比分析了铝合金的受拉力学性能与滞回力学性能,标定... 为了描述7075高强铝合金的力学性能,设计制作了3个高强铝合金单调拉伸试件及5个循环加载试件,基于Ramberg-Osgood模型分别对单调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及循环加载骨架曲线进行数值拟合,对比分析了铝合金的受拉力学性能与滞回力学性能,标定了高强铝合金的混合强化参数,建立了铝合金的混合强化滞回本构模型,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高强铝合金的数值模型,模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表明:7075高强铝合金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Ramberg-Osgood模型对高强铝合金单调力学性能表现出了良好的适用性;基于混合强化模型的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混合强化模型及标定参数值可用于铝合金加固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高强铝合金 循环荷载 混合强化模型 本构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阶段Gao-Binge模型中游离脂肪酸、三羧酸循环及酮体代谢谱研究
10
作者 黎安沁 庞陆鑫 +3 位作者 柴媛媛 俞沁玮 江振洲 张陆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6,共11页
肝细胞内脂质蓄积是酒精性脂肪肝(AFLD)的重要病理学特征,其形成与游离脂肪酸(FFAs)、三羧酸(TCA)循环、酮体代谢密切相关。为揭示AFLD中肝脏脂质蓄积与FFAs、TCA循环、酮体代谢的相关性。采用C57BL/6N小鼠构建慢性酒精喂养加急性酒精灌... 肝细胞内脂质蓄积是酒精性脂肪肝(AFLD)的重要病理学特征,其形成与游离脂肪酸(FFAs)、三羧酸(TCA)循环、酮体代谢密切相关。为揭示AFLD中肝脏脂质蓄积与FFAs、TCA循环、酮体代谢的相关性。采用C57BL/6N小鼠构建慢性酒精喂养加急性酒精灌胃(Gao-Binge模型)来模拟不同阶段的AFLD,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检测小鼠肝组织和血浆中的FFAs、TCA循环中间产物和酮体水平,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长短期AFLD小鼠模型中,血浆和肝脏中的总FFAs、饱和FFAs、短链FFAs以及酮体β-羟丁酸(HDBT)水平均显著增加,提示FFAs代谢谱在Gao-Binge模型下出现紊乱。此外,长短期模型中均发现乙酸(AA)、2-甲基丁酸(2-meBA)、HDBT与肝脏损伤指标在血浆和肝脏样本中呈现出显著正相关性(以短期模型中血浆数据为例,r=0.834、0.699、0.818,P<0.05),而丙酮酸(PRA)表现出显著负相关性(r=-0.66,P<0.05)。结果表明,长短期AFLD小鼠模型中出现FFAs、TCA循环、酮体代谢紊乱,AA、2-meBA、HDBT、PRA等代谢物可作为AFLD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有助于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肪酸 三羧酸循环 动物模型 Gao-Binge模型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循环神经网络的联合深度推荐模型
11
作者 郭东坡 何彬 +1 位作者 张明焱 段超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4,共5页
为了向用户推荐符合兴趣偏好的项目,设计一种基于注意力循环神经网络的联合深度推荐模型。将双层注意力机制设置于网络中,该模型由五个部分构成,在输入层中生成联合深度推荐模型的输入矩阵,通过序列编码层对项目评论文本语义展开正向和... 为了向用户推荐符合兴趣偏好的项目,设计一种基于注意力循环神经网络的联合深度推荐模型。将双层注意力机制设置于网络中,该模型由五个部分构成,在输入层中生成联合深度推荐模型的输入矩阵,通过序列编码层对项目评论文本语义展开正向和反向编码,获得隐藏状态输出,并将其输入双层注意力机制中,提取项目特征,利用全连接层提取用户偏好特征。在预测层中建立项目与用户的交互模型,获得项目评分,为用户推荐高评分的项目。为了提高模型精度,加权融合MSE损失函数、CE损失函数和RK损失函数建立组合损失函数,对深度联合训练模型展开训练,提高模型的推荐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推荐效果,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用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注意力机制 循环神经网络 用户偏好 组合损失函数 交互模型 联合深度推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列线图构建儿童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体外循环衰竭预测模型
12
作者 全梓林 尹燕 +8 位作者 崔冬梅 赵立艳 王方圆 王娟 何文静 胡宇航 陈诚 梁绮祯 宋利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过程中发生体外循环衰竭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21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CRRT的370例儿童患者数据,根据CRRT 24小...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过程中发生体外循环衰竭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21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CRRT的370例儿童患者数据,根据CRRT 24小时内是否发生体外循环衰竭分为衰竭组和非衰竭组。通过Lasso回归和临床判断筛选出与体外循环衰竭相关的主要变量,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结果最终基于体质量(OR=0.932,95%CI:0.910~0.954,P<0.001)、平均超滤速度(OR=1.012,95%CI:1.007~1.017,P<0.001)、血流量不足(OR=26.535,95%CI:12.507~56.297,P<0.001)和乳酸(OR=1.095,95%CI:1.014~1.183,P=0.021)构建的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91。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临床获益。结论体质量低、平均超滤速度快、血流量不足和乳酸高是儿童CRRT 24小时体外循环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体外循环衰竭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门控循环单元与深度进化策略的股票指数量化模型
13
作者 任晓萍 陈志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5,共10页
为了提高股票价指数预测的准确性、增强统计建模性能优化与股票指数特征相依的交易策略效果,提出一种将指数预测与量化交易策略有效结合的门控循环单元深度进化量化模型(GRU-DES)。首先,建立循环神经网络(RNN)、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 为了提高股票价指数预测的准确性、增强统计建模性能优化与股票指数特征相依的交易策略效果,提出一种将指数预测与量化交易策略有效结合的门控循环单元深度进化量化模型(GRU-DES)。首先,建立循环神经网络(RNN)、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网络(GRU)预测模型,分别对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超大盘股票指数、上证中盘股票指数和上证小盘股票指数进行预测;接着采用所提出的深度进化量化模型(DES)对三大股票指数的预测值与真实值进行回测研究,通过比较预测结果与真实结果在同一策略下的各项回测指标和交易细节等特性确定最优网络结构和策略参数,进而优化深度进化策略;最后根据优化后的策略提出了GRU-DES模型,并再次对三大股票指数进行样本外数据回测来验证模型有效性。实证回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GRU-DES模型在各量化回测指标上较LSTM-DES模型与RNN-DES模型的预测精度均高出14%以上,有效解决了统计预测指标的随机性和过拟合的问题;根据2016年至2024年7年间数据回测,所提出的GRU-DES模型比强化学习模型在各回测指标中均展现了稳定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指数 量化模型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收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急演练循环优化模型的检验性应急演练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4
作者 李黎 王琛弘 +1 位作者 陈妍坤 姚远 《中国减灾》 2025年第7期62-63,共2页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是提升应急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准备不充分、执行不严格、评估不准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改进。本文在总结以往应急演练经验的基础上,以国家电网系统为例,介绍了其创新构建的...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是提升应急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准备不充分、执行不严格、评估不准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改进。本文在总结以往应急演练经验的基础上,以国家电网系统为例,介绍了其创新构建的基于应急演练循环优化模型的检验性应急演练模式,包括“计划—实施—评估—改进提升”的模型搭建过程,并阐述了基于模型开展的检验性应急演练模式实践及研究成效,以期进一步强化应急演练效果,提升应急响应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响应 循环优化模型 检验性应急演练 国家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海洋软黏土应变软化模型研究
15
作者 李光耀 《中国水运》 2025年第2期38-39,58,共3页
海洋软黏土受扰动后弹性模量会发生衰减,产生应变软化现象,从而影响海洋工程的安全运营。针对中国渤海地区某井场的饱和软黏土进行动三轴试验,系统研究其应变软化现象。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动应力比的增加,软黏土的应变软化曲线表现为三... 海洋软黏土受扰动后弹性模量会发生衰减,产生应变软化现象,从而影响海洋工程的安全运营。针对中国渤海地区某井场的饱和软黏土进行动三轴试验,系统研究其应变软化现象。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动应力比的增加,软黏土的应变软化曲线表现为三种类型:微变型、稳定型和破坏型。微变型和稳定型软化指数随着振次的增加最终趋于稳定,且存在界限值,此界限值随着动应力比的增大而减小;当振动过程中产生的动孔压完全消散后,黏土动弹性模量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甚至大于原状土初始动弹性模量,其软化曲线由稳定型向微变型转变。针对稳定型发展提出了双曲线应变软化模型,软化参数a、b与软化速率和软化指数界限值有关,分别由动应力比和振动频率确定,软化模型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该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动荷载作用后海洋黏土的动力响应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动力特性 应变软化 双曲线模型 循环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赤泥基泡沫混凝土强度劣化机理与模型研究
16
作者 李扬波 刘爱峰 +4 位作者 李滨田 陈怿旸 陈旭 李勇飞 成浩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63,69,共6页
利用铝工业副产品赤泥制备了新型赤泥基泡沫混凝土(RMFC)并结合室内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其抗冻性能,分析赤泥掺量、冻融循环次数对RMFC表面破坏形态、质量损失及抗压强度衰减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下RMFC试块表面主要发生... 利用铝工业副产品赤泥制备了新型赤泥基泡沫混凝土(RMFC)并结合室内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其抗冻性能,分析赤泥掺量、冻融循环次数对RMFC表面破坏形态、质量损失及抗压强度衰减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下RMFC试块表面主要发生脱落、蜂窝状孔洞等破坏;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RMFC质量损失率先增加后减小,抗压强度逐渐降低.相同冻融循环次数时,RMFC质量损失率和抗压强度损失率均随赤泥掺量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二者在赤泥掺量为45%时达到最小值;同时满足质量损失率和抗压强度损失率抗冻性指标要求的赤泥掺量临界值为55%。以抗压强度损失率作为冻融损伤变量,发现冻融过程中不同赤泥掺量RMFC损伤演化规律均符合S型增长曲线;基于Weibull分布建立了描述RMFC冻融劣化过程的损伤模型,将模型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二者吻合度较高,该模型能较为准确的描述RMFC在冻融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劣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赤泥 泡沫混凝土 冻融循环 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非计划性术中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17
作者 冯敏 马文涓 +4 位作者 加依娜尔·木哈台勒 胡媛 李茹 徐月曙 李丽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5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非计划性术中低体温(IIH)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OPCAB 157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发生低体温分为低...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非计划性术中低体温(IIH)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OPCAB 157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发生低体温分为低体温组(n=82)和非低体温组(n=75),采用单因素、套索回归筛选预测因子,通过逻辑回归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ROC-AUC)、Hosmer-Lemeshow(H-L)拟合优度检验、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临床有用性,内部验证采用Bootstrap法。结果OPCAB患者IIH发生率为52.23%。术前体温≥36.35℃、体重指数≥25.93 kg/m^(2)、术中输液量≥2025 ml、术中出血量>300 ml 4个因素被纳入模型。该模型ROC-AUC为0.821(95%CI:0.756~0.886),H-L拟合优度检验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DCA显示模型临床有用性较好,内部验证ROC-AUC为0.801(95%CI:0.731~0.871),Brier分数分别为0.151,0.212。结论OPCAB患者IIH发生率较高,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效果良好,可为医护人员早期评估及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中低体温 列线图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膨胀循环发动机配气相位偏差对充气模型精度的影响
18
作者 张文韬 冯朋朋 +3 位作者 郝伟 徐宁宁 周天鹏 闫涛 《汽车文摘》 2025年第1期29-35,共7页
为提高过膨胀循环发动机充气模型精度,改善发动机性能及提高整车动态工况混合气控制,需精确控制发动机进气凸轮轴的相位。本文分析了进气凸轮轴的开启时刻与关闭时刻对充气模型的影响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相位偏差对充气模型精度的影响,... 为提高过膨胀循环发动机充气模型精度,改善发动机性能及提高整车动态工况混合气控制,需精确控制发动机进气凸轮轴的相位。本文分析了进气凸轮轴的开启时刻与关闭时刻对充气模型的影响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相位偏差对充气模型精度的影响,并通过试验验证不同相位偏差对充气模型精度的影响情况,为满足充气模型的偏差不超过±5%的精度需求,进气相位偏差需要控制在±1.5℃A范围内。提出了通过控制装配机械相位精度及增加ECU相位偏差自学习模型的方式,修正进气相位偏差对充气模型的影响,经过试验验证了相位偏差控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膨胀循环 相位偏差 模型精度 相位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视域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需求弹性因素测算分析——基于QUAIDS模型
19
作者 原春芬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1,共4页
本文选取2018-2023年我国各省8项生活消费支出、居民整体消费价格分类指数、人口老龄化程度等资料,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立足双循环发展背景,借助QUAIDS模型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弹性进行测算并展开论述,探讨当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需求弹... 本文选取2018-2023年我国各省8项生活消费支出、居民整体消费价格分类指数、人口老龄化程度等资料,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立足双循环发展背景,借助QUAIDS模型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弹性进行测算并展开论述,探讨当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需求弹性情况。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在食品、住房、日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等方面的马歇尔自我价格弹性都超过了1,说明该类消费具有很高弹性;另外随着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农村居民消费在医疗保健、生活用品及服务类支出比重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最后,文章指出应积极从完善农村地区公共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以产业融合推动居民消费升级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QUAIDS模型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需求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环境干湿循环作用下石灰岩的物理力学特性及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20
作者 周文强 张翔 范翔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72-3381,共10页
为探究酸性干湿交替作用对石灰岩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评价石灰岩岩体在此环境中的长期稳定性,以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甑子岩的石灰岩为研究对象,对中性与酸性环境干湿循环处理后的石灰岩岩样进行质量损失试验、吸水性试验、单轴压缩试验... 为探究酸性干湿交替作用对石灰岩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评价石灰岩岩体在此环境中的长期稳定性,以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甑子岩的石灰岩为研究对象,对中性与酸性环境干湿循环处理后的石灰岩岩样进行质量损失试验、吸水性试验、单轴压缩试验和抗拉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pH的浸泡溶液条件下,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岩样的质量损失率和饱水率增加;抗拉强度、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逐渐降低;在相同干湿循环次数条件下,浸泡溶液的pH越低,岩样的物理力学性能损失越严重。基于试验结果,采用损伤理论、Weibull分布、Lemaitre应变等效假说以及M-C(Mohr-Coulomb)强度准则,用二次函数表征石灰岩应力-应变曲线压密阶段的非线性特征,建立并验证了石灰岩的损伤本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 酸性环境 干湿循环 物理力学特性 损伤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