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pozyme RM IM在人乳替代脂合成中的循环利用及结构变化
1
作者 刘小如 颜佳 +2 位作者 谭登峰 邓泽元 李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0-66,共7页
目的:研究Lipozyme RM IM在人乳替代脂合成中的应用及其在循环利用中结构的变化。方法:以sn-2高棕榈酸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为底物,在Lipozyme RM IM催化下同步合成主要成分为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1,3-dioleoyl-2-palmitoylglyc... 目的:研究Lipozyme RM IM在人乳替代脂合成中的应用及其在循环利用中结构的变化。方法:以sn-2高棕榈酸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为底物,在Lipozyme RM IM催化下同步合成主要成分为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1,3-dioleoyl-2-palmitoylglycerol,OPO)和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1-dioleoyl-2-palmitoyl-3-linoleoylglycerol,OPL)的人乳替代脂,考察合成过程中OPO与OPL含量、油酸与亚油酸含量、总棕榈酸含量、sn-2棕榈酸含量、酶活力、脂肪酶二级结构信息和内源荧光强度等指标,研究LipozymeRMIM在合成人乳替代脂中的应用及其循环利用特性。结果:以中国母乳脂质数据库为依据评判所合成人乳替代脂指标,Lipozyme RM IM循环使用第1次时,人乳替代脂中OPO相对含量为19.41%,OPL相对含量为17.04%,总脂肪酸中油酸相对含量为35.63%,亚油酸相对含量为22.30%,总棕榈酸相对含量为28.80%,sn-2棕榈酸相对含量为52.40%;当Lipozyme RM IM循环使用至第17次时,母乳结构脂中OPO相对含量为8.50%,OPL相对含量为7.62%,总脂肪酸中油酸相对含量为28.62%,亚油酸相对含量为13.38%,总棕榈酸相对含量为38.26%,sn-2棕榈酸相对含量为58.40%,均与中国母乳脂质范围一致。但Lipozyme RM IM循环使用超过17次后,酶法合成产物脂质组成与中国母乳脂质范围相差甚远。结论:Lipozyme RM IM作为一种酯交换能力优异的脂肪酶,在合成人乳替代脂的过程中可以累计使用17次,证明了固定化脂肪酶在合成人乳替代脂中有较好的循环使用特性。该研究为脂肪酶在人乳替代脂合成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为连续性反应器合成人乳替代脂过程中脂肪酶的循环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ozyme RM IM 人乳替代脂 酶的循环利用 酶的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体系酶法催化甘油解制备甘油二酯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任运宏 孙博 +2 位作者 刘晶 江连洲 于殿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37-340,共4页
对在CO2超临界体系酶法催化甘油解反应制备甘油二酯进行研究,考察了底物大豆一级油/甘油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加酶量、加水量、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甘油二酯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为:大豆一级油与甘... 对在CO2超临界体系酶法催化甘油解反应制备甘油二酯进行研究,考察了底物大豆一级油/甘油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加酶量、加水量、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甘油二酯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为:大豆一级油与甘油摩尔比2∶1,反应温度65℃,加酶量2.5%,甘油含水量1%,反应时间7h,搅拌速度120r/min,得到反应产物中甘油二酯含量为70.2%,其中1,3-甘油二酯含量达56.2%。与常规甘油解相比,甘油二酯含量要高出7%左右,其中1,3-甘油二酯含量要高出5%左右,并且,时间减少2h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甘油解 脂肪酶 LIPOZYME RM^IM CO2超临界 甘油二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体系合成1,3-甘油二酯用脂肪酶的筛选及其酯化性质 被引量:17
3
作者 孟祥河 邹冬芽 +1 位作者 段作营 毛忠贵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35,共5页
对不同来源的脂肪酶进行了系统的筛选,并根据位置专一性的差别将脂肪酶分为1,3 特异的、1,3 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的3类.采用LipozymeRMIM在无溶剂系统中催化甘油、脂肪酸合成1,3 sn 甘油二酯.研究表明脂肪酸、底物醇种类、温度、水分活度对... 对不同来源的脂肪酶进行了系统的筛选,并根据位置专一性的差别将脂肪酶分为1,3 特异的、1,3 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的3类.采用LipozymeRMIM在无溶剂系统中催化甘油、脂肪酸合成1,3 sn 甘油二酯.研究表明脂肪酸、底物醇种类、温度、水分活度对LipozymeRMIM的活力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1 3-甘油二酯 筛选 甘油 脂肪酸 催化合成 酯化特性 LIPOZYME RM^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油酸解制备人乳脂替代品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朱启思 唐家毅 +3 位作者 周瑢 高红娟 王永华 杨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42,共4页
猪油Sn-2位富含棕榈酸,是制备人乳脂替代品很好的原料。以猪油和植物油脂肪酸混合物为底物,Lipozyme RM IM酶为催化剂进行酸解反应制备人乳脂替代品。实验确定最佳条件为:猪油与混合脂肪酸质量比为1∶1.5,加酶量为底物质量的5%,反应温... 猪油Sn-2位富含棕榈酸,是制备人乳脂替代品很好的原料。以猪油和植物油脂肪酸混合物为底物,Lipozyme RM IM酶为催化剂进行酸解反应制备人乳脂替代品。实验确定最佳条件为:猪油与混合脂肪酸质量比为1∶1.5,加酶量为底物质量的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5 h,反应后得到总脂肪酸组成及Sn-2位脂肪酸组成类似于人乳的乳脂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脂替代品 猪油 LIPOZYME RM 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体系中酶催化亚油酸、甘油生产1,3-甘油二酯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孟祥河 潘秋月 +2 位作者 邹冬芽 段作营 毛忠贵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7-50,共4页
以亚油酸、甘油为原料,用专一性脂肪酶在无溶剂系统中快速合成了1,3 dilinolein,实验发现真空脱水可有效增加亚油酸的转化率,使反应平衡向合成方向移动。不同反应温度、底物摩尔比条件下的酯化进程曲线对比研究表明,温度、底物摩尔比不... 以亚油酸、甘油为原料,用专一性脂肪酶在无溶剂系统中快速合成了1,3 dilinolein,实验发现真空脱水可有效增加亚油酸的转化率,使反应平衡向合成方向移动。不同反应温度、底物摩尔比条件下的酯化进程曲线对比研究表明,温度、底物摩尔比不仅影响酯化反应的初速度、转化率,还与产物组成密切相关。60℃、亚油酸与甘油摩尔比为2∶1,0.01MPa真空脱水,反应8h亚油酸酯化率可达90.2%。产品经分子蒸馏纯化后1,3 DAG可达84.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油酸 甘油 脂肪酶 3-dilinolein 1 3-甘油二酯 酯化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解巴沙鲶鱼油制备富含OPO的人乳替代脂 被引量:8
6
作者 黄磊 邹孝强 +2 位作者 郑莉 金青哲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6-122,共7页
以巴沙鲶鱼油为原料、高油酸葵花籽油来源的游离脂肪酸为酰基供体,采用Lipozyme RM IM脂肪酶为催化剂催化酸解反应制备富含OPO的人乳替代脂。并采用液质联用对巴沙鲶鱼油、酸解巴沙鲶鱼油、市售Betapol^(TM)的sn-OPO含量进行分析。结果... 以巴沙鲶鱼油为原料、高油酸葵花籽油来源的游离脂肪酸为酰基供体,采用Lipozyme RM IM脂肪酶为催化剂催化酸解反应制备富含OPO的人乳替代脂。并采用液质联用对巴沙鲶鱼油、酸解巴沙鲶鱼油、市售Betapol^(TM)的sn-OPO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底物摩尔比1∶6,酶用量12%,反应温度60℃,水分含量3.5%(基于酶质量),反应时间3 h。在最佳条件下,酸解产物中sn-2棕榈酸分布和sn-1,3油酸含量分别为73.18%和71.11%。酸解产物中sn-OPO含量从23.35%提高到34.28%,高于市售Betapol^(TM)的33.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 巴沙鲶鱼油 酸解 LIPOZYME RM 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床反应器中酶法连续合成甘油二酯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孟祥河 孙培龙 +2 位作者 杨开 何荣军 毛忠贵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5-429,共5页
近年来,1,3_甘油二酯(DAG)由于其广泛用途及健康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报道了一种无溶剂条件下填充床反应器中连续酶促合成1,3_DAG的方法。研究了填充柱的长径比、进料体积流速、温度、底物摩尔比对酯化率和1,3_DAG产量的影响。结果... 近年来,1,3_甘油二酯(DAG)由于其广泛用途及健康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报道了一种无溶剂条件下填充床反应器中连续酶促合成1,3_DAG的方法。研究了填充柱的长径比、进料体积流速、温度、底物摩尔比对酯化率和1,3_DAG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酶填充柱长径比7 8,亚油酸、甘油摩尔比1∶2 ,进料速度1 2mL min ,6 5℃条件下酯化反应可实现脂肪酸酯化率、1,3_DAG纯度及生产效率的统一。填充床反应器中固定化酶连续催化酯化反应的一个主要问题即体系水分清除困难。实验研究了采用过量甘油吸附脱水的可行性,亚油酸、甘油摩尔比为1∶2时,可明显改善固定化酶的稳定性,增加LipozymeRMIM的使用寿命。连续运行10d ,残余酶活仍保持在80 %以上,而对照组则仅为5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甘油二酯 合成 Lipozyme RM IM 填充柱反应器 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pozyme RMIM酶促豆油甘油解制备甘二酯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邱寿宽 毕艳兰 +1 位作者 杨天奎 孙尚德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6,共4页
以大豆油和甘油为底物,在LipozymeRMIM催化下的无溶剂体系中进行甘油解制备甘二酯.详细讨论了反应时间、底物比、加酶量、反应温度和加水量等因素对甘油解反应的甘二酯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65℃,... 以大豆油和甘油为底物,在LipozymeRMIM催化下的无溶剂体系中进行甘油解制备甘二酯.详细讨论了反应时间、底物比、加酶量、反应温度和加水量等因素对甘油解反应的甘二酯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65℃,豆油∶甘油=2 0∶1(mol/mol),甘油加水量1%,加酶量8%,甘二酯得率为51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OZYME RM IM 酶促催化 甘油解 制备 甘二酯 大豆油 脂肪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巴沙鲶鱼油制备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曹江 邹孝强 +1 位作者 金青哲 王兴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16-220,324,共6页
以巴沙鲶鱼油为原料采用酶法酸解制备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首先将巴沙鲶鱼油在30℃下分提,富集鲶鱼油中富含sn-2棕榈酸的部分,再以sn-1,3位选择性脂肪酶Lipozyme RM IM为催化剂,以高油酸葵花籽油脂肪酸为酰基供体,在填充... 以巴沙鲶鱼油为原料采用酶法酸解制备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首先将巴沙鲶鱼油在30℃下分提,富集鲶鱼油中富含sn-2棕榈酸的部分,再以sn-1,3位选择性脂肪酶Lipozyme RM IM为催化剂,以高油酸葵花籽油脂肪酸为酰基供体,在填充床反应器中酸解鲶鱼油分提物,制备得到富含OPO的产品。酸解反应的优化条件为:停留时间1 h,鱼油与脂肪酸的比值1∶6(摩尔比),反应温度50℃,水分含量3.5 wt%。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的sn-2棕榈酸含量为57.8%,sn-1,3油酸含量为7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 巴沙鲶鱼油 填充床反应器 LIPOZYME RM 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体系酶催化酯化反应合成1,3-甘油二酯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鲁珊 黄健花 王兴国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8-361,共4页
在无溶剂体系中以油酸、甘油为原料,用专一性脂肪酶中合成1,3-DAG,实验发现真空脱水可以有效的增加油酸的转化率。在真空脱水的条件下,探讨了反应底物摩尔比、酶量和温度等因素对油酸的转化率和1,3-DAG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油酸与... 在无溶剂体系中以油酸、甘油为原料,用专一性脂肪酶中合成1,3-DAG,实验发现真空脱水可以有效的增加油酸的转化率。在真空脱水的条件下,探讨了反应底物摩尔比、酶量和温度等因素对油酸的转化率和1,3-DAG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油酸与甘油摩尔比为2∶1时,酶量为6%,温度为65℃时1,3-DAG质量分数达到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化反应 1 3-DAG LIPOZYME RM IM 油酸 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酶法酯交换合成结构脂质中酶活力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傅红 裘爱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9-63,共5页
超临界酯交换合成结构脂质的反应中使用脂肪酶LipozymeRMIM,不同的工艺条件对脂肪酶的催化活性会有影响。当反应温度为45℃,底物摩尔比(辛酸乙酯∶鱼油)为15∶1,酶用量为底物总量的10%,添加水量为酶量的30%,反应时间为11h,超临界CO2压力... 超临界酯交换合成结构脂质的反应中使用脂肪酶LipozymeRMIM,不同的工艺条件对脂肪酶的催化活性会有影响。当反应温度为45℃,底物摩尔比(辛酸乙酯∶鱼油)为15∶1,酶用量为底物总量的10%,添加水量为酶量的30%,反应时间为11h,超临界CO2压力为12 5MPa时,脂肪酶LipozymeRMIM的催化效果最好,辛酸结合率在反应产物甘三酯中达最大值。肪脂酶LipozymeRMIM在以上反应体系中重复使用17次,其酯交换活力降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酶法 酯交换 合成 结构脂质 酶活力 脂肪酶 LIPOZYME RM 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催化酯交换制备MLM型结构脂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宏黎 杨天奎 牟英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42,共4页
采用Lipozyme RM IM脂肪酶为催化剂,在无溶剂体系中,催化大豆油和辛酸(C8∶0)、癸酸(C10∶0)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MLM型结构脂。辛酸、癸酸单独与大豆油反应时,癸酸在产品中的含量比辛酸高并且反应速率快;辛酸、癸酸混合与大豆油反应同其... 采用Lipozyme RM IM脂肪酶为催化剂,在无溶剂体系中,催化大豆油和辛酸(C8∶0)、癸酸(C10∶0)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MLM型结构脂。辛酸、癸酸单独与大豆油反应时,癸酸在产品中的含量比辛酸高并且反应速率快;辛酸、癸酸混合与大豆油反应同其分别单独与大豆油反应没有区别,因此选择辛酸、癸酸混合与大豆油进行酯交换反应。在目标产品(27%C8∶0和10%C10∶0)的基础上,探讨了辛酸与癸酸摩尔比、底物摩尔比(酸与大豆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及Lipozyme RM IM添加量(基于底物总质量)对酯交换产品中辛酸、癸酸含量的影响,同时对脂肪酶可重复利用次数进行了考察。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辛酸与癸酸摩尔比4∶1,底物摩尔比6∶1,反应温度55℃,Lipozyme RM IM添加量7%;在此条件下达到目标产品要求的反应时间仅需4 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利用该酶反应了12批次(每批次为24 h)后,结果仍可达到目标产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脂 大豆油 LIPOZYME RM IM脂肪酶 中碳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pozyme RM IM脂肪酶催化酸解制备MLM型结构脂质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蔓蔓 滕英来 +3 位作者 张宁 汪勇 赵倩竹 李爱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9-44,共6页
采用脂肪酶Lipozyme RM IM催化辛酸、癸酸与大豆油进行酸解反应以制备MLM型结构脂质。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底物摩尔比、辛癸酸摩尔比、酶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初始水分含量对酸解反应的影响。得到适合的反应条件为:底物摩尔比3... 采用脂肪酶Lipozyme RM IM催化辛酸、癸酸与大豆油进行酸解反应以制备MLM型结构脂质。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底物摩尔比、辛癸酸摩尔比、酶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初始水分含量对酸解反应的影响。得到适合的反应条件为:底物摩尔比3∶1(总脂肪酸/大豆油),辛酸与癸酸摩尔比(辛酸/癸酸)2.5∶1,酶添加量7.5 wt%(基于底物总重),反应时间5 h,反应温度65℃,加水量1.0 wt%(基于底物总重),得到MLM结构脂脂肪酸组成中辛酸含量为20.0 wt%,癸酸含量为10.5 wt%,两者质量比为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OZYME RM IM 催化酸解 MLM型结构脂质 大豆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pozyme RM IM催化棕榈油与甲醇醇解过程中酰基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鲁珊 黄健花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1,共4页
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下1,3-位专一性酶Lipozyme RM IM催化棕榈油与甲醇醇解过程中酰基转移的情况,包括1,2-甘二酯酰基转移后形成1,3-甘二酯和2-单甘酯酰基转移后形成1(3)-单甘酯,探讨了反应底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加酶量对酰基转移的影响... 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下1,3-位专一性酶Lipozyme RM IM催化棕榈油与甲醇醇解过程中酰基转移的情况,包括1,2-甘二酯酰基转移后形成1,3-甘二酯和2-单甘酯酰基转移后形成1(3)-单甘酯,探讨了反应底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加酶量对酰基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醇油摩尔比小于3∶1时,酰基转移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反应温度在50~60℃之间,酰基转移随着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加酶量从4%增加到8%时,酰基转移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OZYME RM IM 醇解 酰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合成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结构脂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高亮 余旭伟 +5 位作者 邹凤 程昕祎 杨壮壮 王小三 金青哲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6-70,共5页
在Lipozyme RM IM脂肪酶的催化作用下,将分提后的棕榈硬脂与油酸和亚油酸反应,通过酶法酸解合成富含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OPL)的结构脂,通过单因素实验对酶法合成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合成OPL结构脂的最优反应条... 在Lipozyme RM IM脂肪酶的催化作用下,将分提后的棕榈硬脂与油酸和亚油酸反应,通过酶法酸解合成富含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OPL)的结构脂,通过单因素实验对酶法合成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合成OPL结构脂的最优反应条件为:棕榈硬脂、油酸、亚油酸摩尔比1∶7∶7,酶添加量8%,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 h。在最优条件下,进行50倍放大实验,合成产物中OPL和sn-2位棕榈酸的含量分别为48.37%和84.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 结构脂 酶法酸解 Lipozyme RM 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海洋鱼油脂肪酸组成及其位置分布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惠君 王兴国 金青哲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9-63,共5页
采用米黑根毛霉源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 IM)对常见的海洋鱼油甘三脂进行水解,分析了凤尾鱼、金枪鱼、三文鱼甘三酯中脂肪酸的组成及位置分布。采用硅胶色谱柱分离3种海洋鱼油甘三脂,利用Lipozyme RM IM的sn-1,3特异性,将酯化在sn-1,... 采用米黑根毛霉源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 IM)对常见的海洋鱼油甘三脂进行水解,分析了凤尾鱼、金枪鱼、三文鱼甘三酯中脂肪酸的组成及位置分布。采用硅胶色谱柱分离3种海洋鱼油甘三脂,利用Lipozyme RM IM的sn-1,3特异性,将酯化在sn-1,3位上的脂肪酸(EFA)水解成游离脂肪酸(FFA),然后通过薄层层析(TLC)分离得到sn-2-单甘酯,再甲酯化后利用气相色谱(GC)测定sn-2位脂肪酸组成,并按照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和n-3,6-多不饱和脂肪酸归类分析海洋鱼油甘三酯中各类脂肪酸位置分布的特点。结果表明:3种海洋鱼油(凤尾鱼油、金枪鱼油、三文鱼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60%以上,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占24.67%~33.51%,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26.89%~36.15%,而且一半以上PUFA分布在sn-2位,有利于其吸收和提高其耐氧化性;而SFA和MUFA倾向于分布在sn-1,3位上。n-3与n-6PUFAs之间的比例均>10,均符合FAO/WHO推荐摄入的标准(>4),是理想的n-3PUFA天然营养补充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三酯 米黑根毛霉源固定化脂肪酶 sn-2-单甘酯 薄层层析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数字钟设计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占苗 潘鲁宁 《微处理机》 2016年第4期83-86,共4页
在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数字钟电路设计中,运用Keil软件进行C语言编程可以实现时钟显示、调时和整点报警功能。采用Proteus软件仿真方法,将Keil软件里的程序导入Proteus,经仿真验证其具有可行性后焊接硬件电路,制作出以STC89C52为核心,... 在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数字钟电路设计中,运用Keil软件进行C语言编程可以实现时钟显示、调时和整点报警功能。采用Proteus软件仿真方法,将Keil软件里的程序导入Proteus,经仿真验证其具有可行性后焊接硬件电路,制作出以STC89C52为核心,以按键、数码管和蜂鸣器为主要外围元件,走时精准的数字钟实物,该数字钟具有性能稳定、显示灵活、扩展方便、实用性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C89C52单片机 数码管 PROTEUS仿真 拫警 调时 数字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床反应器制备富含甘油二酯米糠油 被引量:4
18
作者 卢雍贇 金青哲 +1 位作者 邹孝强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8-52,共5页
以高酸值米糠油为原料,采用填充床反应器酶法制备富合甘油二酯米糠油。考察了脂肪酶种类、分子筛添加量、底物摩尔比、进料流速、反应温度对甘油二酯含量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得到较优的反应条件为: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 IM为实... 以高酸值米糠油为原料,采用填充床反应器酶法制备富合甘油二酯米糠油。考察了脂肪酶种类、分子筛添加量、底物摩尔比、进料流速、反应温度对甘油二酯含量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得到较优的反应条件为: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 IM为实验用酶,甘油为酯化剂,甘油与高酸值米糠油摩尔比5∶1,进料流速0.2 m L/min,反应温度65℃,固定化脂肪酶添加量10 g,分子筛添加量10 g。在较优条件下,产物中甘油二酯含量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7.67%和3.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酸值米糠油 甘油二酯 填充床反应器 固定化脂肪酶RM 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醇对Lipozyme RM IM催化卵磷脂乙醇解的影响及其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娇娜 杨国龙 +2 位作者 陈素琴 毕艳兰 刘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92-96,共5页
研究脂肪酶Lipozyme RM IM催化大豆卵磷脂(phosphatidylcholine,PC)乙醇解反应制备溶血卵磷脂(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过程中其他几种醇对PC乙醇解的影响,并对乙醇解条件进行了优化。发现正丁醇对PC乙醇解无明显影响,叔丁醇对PC... 研究脂肪酶Lipozyme RM IM催化大豆卵磷脂(phosphatidylcholine,PC)乙醇解反应制备溶血卵磷脂(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过程中其他几种醇对PC乙醇解的影响,并对乙醇解条件进行了优化。发现正丁醇对PC乙醇解无明显影响,叔丁醇对PC乙醇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2-丙二醇和丙三醇呈现较好的促进作用。最后选用丙三醇作为乙醇解的促进剂,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无溶剂体系中Lipozyme RM IM催化PC醇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5%(以PC质量计,m/m)、反应温度28℃、加水量8%(水/乙醇溶液,V/V)、丙三醇10%(丙三醇/乙醇溶液,V/V)、底物质量浓度1.49 g/m L(PC/乙醇溶液,m/V)、反应时间11 h,此条件下 LPC转化率高达98.2%。实验证明,丙三醇对无溶剂体系中Lipozyme RM IM催化条件下的PC乙醇解反应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磷脂 LIPOZYME RM IM 乙醇解 溶血卵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和水分活度对OPO结构脂合成中酰基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乾煌 徐雨茜 +3 位作者 熊华 胡蒋宁 朱雪梅 张钰岩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67,共6页
以三棕榈酸甘油酯(PPP)和油茶籽油游离脂肪酸(FFA)为底物制备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酯(OPO)结构脂为反应模型,以专一性脂酶Lipozyme RM IM为催化剂,研究不同有机溶剂(正己烷、丙酮、叔丁醇)、不同反应时间(0、2、4、6、8 h)、不同水... 以三棕榈酸甘油酯(PPP)和油茶籽油游离脂肪酸(FFA)为底物制备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酯(OPO)结构脂为反应模型,以专一性脂酶Lipozyme RM IM为催化剂,研究不同有机溶剂(正己烷、丙酮、叔丁醇)、不同反应时间(0、2、4、6、8 h)、不同水分活度(aw)(0.11、0.53、0.97)对酰基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溶剂中,丙酮的反应环境下酰基迁移发生率最低且油酸的键入率最高;在不同溶剂、不同水分活度的条件下,均在aw为0.53时sn-2位棕榈酸和sn-1,3位油酸的含量较高,说明aw影响脂肪酶的1,3位置选择性强弱决定于aw的高低。鉴于结构脂制备过程中的绿色环保安全角度,可以采用无溶剂体系但是应较好地控制反应体系的aw以抑制酰基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O结构脂 油茶籽油游离脂肪酸 酰基迁移 LIPOZYME RM IM 水分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