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苏城镇化发展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1
作者 翁翎燕 范黎丽 潘鑫 《江苏科技信息》 2025年第7期116-119,136,共5页
文章旨在探讨江苏省城镇化发展的空间结构特征,为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参考。采用引力模型和断裂点公式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分析了江苏省13个地级市间的引力值、断裂点距离及空间集聚效应。研究表明:江苏省内城市间引力值差异显著,苏南地... 文章旨在探讨江苏省城镇化发展的空间结构特征,为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参考。采用引力模型和断裂点公式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分析了江苏省13个地级市间的引力值、断裂点距离及空间集聚效应。研究表明:江苏省内城市间引力值差异显著,苏南地区引力较强,形成了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淮海经济区的城镇化发展核心区域;江苏省城市间存在明显的屏蔽效应,导致部分城市发展受到抑制;江苏省城镇化发展在空间上呈现不均衡分布,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而苏北地区则多为低速增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空间结构 引力模型 断裂点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滦河流域区县经济空间网络结构演变研究
2
作者 郭思影 黄梦石 《小城镇建设》 2025年第1期32-40,共9页
研究滦河流域区县经济空间网络特征对于精准提升滦河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滦河流域40个区县为研究范围,引入流空间理论对引力模型进行改进,构建2000年、2010年、2020年滦河流域经济网络模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滦... 研究滦河流域区县经济空间网络特征对于精准提升滦河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滦河流域40个区县为研究范围,引入流空间理论对引力模型进行改进,构建2000年、2010年、2020年滦河流域经济网络模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滦河流域内经济网络特征与时空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滦河流域经济发展重心逐渐由秦皇岛向唐山转移,强经济流主要分布在唐山市内部。经济网络密度呈上升趋势,但是流域整体较低;唐山市路北区、路南区的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均较高,说明其对外影响力与对内吸引力较好,不易受其他区县经济发展的影响。流域经济网络核心区逐渐扩大,呈现“下游强、上游弱”的特点。流域内部网络权力分布由不均衡向均衡发展,但仅有下游路北区、路南区位于核心权力区,对边缘权力区县的带动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空间 网络结构 改进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滦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城际联系网络空间结构演进——基于有向修正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吕鹏 郭杰浩 《城市学刊》 2024年第2期38-49,共12页
构建突出城市中心性的城市发展质量指标体系,运用城际最短通勤时间距离设计有向修正引力模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SNA)与GIS技术,从节点与域面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2005、2010、2015、2019年京津冀城际联系网络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 构建突出城市中心性的城市发展质量指标体系,运用城际最短通勤时间距离设计有向修正引力模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SNA)与GIS技术,从节点与域面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2005、2010、2015、2019年京津冀城际联系网络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京津石是群内三大中心城市,控制力水平较高,唐山、廊坊是重要节点城市;城际联系日趋紧密,联系网络空间基本形成,呈现显著核心-边缘特征,形成了京津、京廊、京张、津沧、津唐、石保等重要发展轴,发育出以京津为核心和以石家庄为核心的两大子群,京津两大都市圈趋向融合;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会对城际联系产生显著影响,劳动工资对城际联系无显著作用。由此提出培育节点、打造发展轴线、完善协同机制、坚持生态文明导向、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等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城际联系网络 有向修正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潜在自驾旅游流及网络结构特征--基于修正引力模型
4
作者 俞艳婷 王佳韡 +1 位作者 徐玲琳 伍世代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2期157-166,共10页
基于旅游修正引力模型,构建自驾游目的地吸引力和客源地出游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长三角地区潜在自驾旅游流进行测度,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自驾旅游流网络结构及节点特征。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呈现客源地出游力“中南强,北弱”... 基于旅游修正引力模型,构建自驾游目的地吸引力和客源地出游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长三角地区潜在自驾旅游流进行测度,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自驾旅游流网络结构及节点特征。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呈现客源地出游力“中南强,北弱”和目的地吸引力“东强西弱”格局。2)潜在自驾旅游流网络密度偏低,城市间联系不紧密,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格局。3)南京、杭州等城市中心性高,成为自驾旅游流网络中的核心枢纽及集散中心;苏州、无锡等城市为次核心;淮北、蚌埠、阜阳等13个城市处于网络中的边缘地位。4)南京、杭州、苏州等8个城市位于网络中的结构洞位置,具有更强的控制性、独立性和更突出的区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驾旅游流 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修正引力模型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与回归分析的城市群地价空间结构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被引量:16
5
作者 金贵 王占岐 +1 位作者 杨俊 姚小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32,共4页
以2012年武汉城市圈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引力模型计算出城市圈内城市质量、城市间引力矩阵和城市发展潜力值;结合基准地价对城市发展潜力值进行空间结构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准地价同城市发展潜力指数具有极强相关性,说... 以2012年武汉城市圈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引力模型计算出城市圈内城市质量、城市间引力矩阵和城市发展潜力值;结合基准地价对城市发展潜力值进行空间结构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准地价同城市发展潜力指数具有极强相关性,说明引力模型在地价空间结构研究中具有适用性;通过对工业地价异常值的修正,说明引力模型不仅可以用来对已有基准地价合理程度进行检验,同时,也能对未知基准地价的城市进行地价水平预测,为城市地价评估方法在理论上作有效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价空间结构 引力模型 回归分析 武汉城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区位潜力测度与区域双核结构刻画——以山东省济—青双核结构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甘霖 曹广忠 冯长春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66,共7页
区域双核结构是由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基于既有的双核结构理论研究,构建刻画这一地理现象的数理模型。研究方法是以空间相互作用引力模型作为区位潜力的测度,构建基于中心联系、门户联系、自身对外联系三部分的... 区域双核结构是由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基于既有的双核结构理论研究,构建刻画这一地理现象的数理模型。研究方法是以空间相互作用引力模型作为区位潜力的测度,构建基于中心联系、门户联系、自身对外联系三部分的综合区位潜力函数,并运用山东省作为案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综合区位潜力函数结合最大引力线设定参数,能够有效刻画两种极限情境下的区位潜力分布,得出山东省城镇体系空间作用格局的真实情形介于双核与多核两种极限情境之间的结论,并且在区域双核结构向多核结构演变的过程中,新的中心最易出现在与中心门户连线的中垂线上,因为这一区域受到中心城市和门户城市相对均衡的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双核结构 区位潜力 引力模型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茶叶出口市场结构变化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道和 刘诗羽 池泽新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4-72,共9页
文章通过对2000~2019年间中国对亚洲、欧洲、非洲、美洲4个区域共涉及50个国家的茶叶出口贸易数据进行横向对比与实证分析,发现20年间中国茶叶出口量增长了60.96%,出口额增长了482%,中国茶叶出口贸易表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从茶叶出口... 文章通过对2000~2019年间中国对亚洲、欧洲、非洲、美洲4个区域共涉及50个国家的茶叶出口贸易数据进行横向对比与实证分析,发现20年间中国茶叶出口量增长了60.96%,出口额增长了482%,中国茶叶出口贸易表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从茶叶出口市场结构来看,非洲仍然是中国茶叶出口的最大市场,其次是欧盟。但近年来欧盟、日本等传统中国茶叶出口市场的贸易量在中国茶叶出口总量中所占比例逐年降低,而中国与东盟等国的茶叶贸易已成为新增长点。因此,探讨影响中国茶叶出口市场结构变化的相关因素对于中国茶叶出口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展开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国和中国的实际GDP、中国茶叶产量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贸易双方地理距离、贸易国人均GDP、是否提高(改变)茶叶农残限量标准对其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提出建议:在生产环节应健全茶叶标准化质量监控体系,提升茶叶品质以应对贸易壁垒;同时应积极研发茶叶新品种,丰富茶叶产品出口结构,以满足国际市场多样化需求;加快建立国家间互惠机制,维持友好睦邻关系,提升跨国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开拓茶叶新兴出口市场,以助力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引力模型 面板数据 茶叶出口 市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旅游引力模型的横店影视城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划分 被引量:12
8
作者 丁镭 张琼 方雪娟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4-132,共9页
客源市场结构划分是旅游管理决策的关键环节之一。在“互联网+旅游”背景下,引入旅游地网络关注度和交通时间两个替代指标,构建修正引力模型下的客源市场结构划分框架,并以浙江金华横店影视城为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基于网民规模的旅... 客源市场结构划分是旅游管理决策的关键环节之一。在“互联网+旅游”背景下,引入旅游地网络关注度和交通时间两个替代指标,构建修正引力模型下的客源市场结构划分框架,并以浙江金华横店影视城为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基于网民规模的旅游地网络关注度表征客源地出游意愿,可以对潜在的旅游客源市场进行精确估计。横店影视城的省域网络关注度呈现一定的层级衰减结构(东部>中部>西部),靠近目的地(金华)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网络关注度普遍较高。2)基于交通时间计算的空间阻尼系数为0.0024,其对客源市场的分布产生一定的“时空压缩”效应,未来应更加重视交通环境改善对目的地吸引力提升的积极影响。3)修正的引力模型所划分的旅游市场空间结构与横店影视城的实际抽样调查结果较为接近,Pearson相关系数为0.986,效果较优。横店影视城的客源市场具有近域指向特点,今后应注重对上海、广东、北京、天津等经济发达区域以及湖南等开通高铁省区的旅游宣传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模型 客源市场 空间结构 网络关注度 横店影视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的厦漳泉大都市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许培源 叶丽云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6-61,共6页
空间相互作用力和空间分布轴线是决定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利用引力模型和断裂点公式分析厦漳泉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结果发现:环泉州湾和厦门市已成为两大增长极,漳州市区和南安市则是重要的增长点,该大都市区核心区呈"... 空间相互作用力和空间分布轴线是决定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利用引力模型和断裂点公式分析厦漳泉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结果发现:环泉州湾和厦门市已成为两大增长极,漳州市区和南安市则是重要的增长点,该大都市区核心区呈"J"字型发展;由于各县市间的锁定效应与屏蔽效应,城市发展偏心化严重。因此,厦漳泉大都市区不仅要注重其"J"字型发展轴,也要强调多中心理念,规避屏蔽效应,降低空间不平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引力模型 断裂点公式 厦漳泉大都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的丝绸之路核心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雯 何剑 纪俊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02-204,共3页
通道建设是丝绸之路核心建设的突破口,明确其城市空间结构是推动通道经济带建设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城市空间理论,采用引力模型,利用ArcGis等软件,以三大通道18个主要交通节点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2014年样本城市经济质量、距离、... 通道建设是丝绸之路核心建设的突破口,明确其城市空间结构是推动通道经济带建设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城市空间理论,采用引力模型,利用ArcGis等软件,以三大通道18个主要交通节点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2014年样本城市经济质量、距离、城市间引力以及城市间断裂点,发现:"乌昌都市圈"是超级增长极,长期呈现明显的"单核"集聚结构,北疆城市间引力明显强于南疆;北轴带的克拉玛依、石河子存在次中心争夺,而南疆三地州城市中心引力较低,缺乏有效的增长中心,同时东疆主要交通枢纽吐鲁番引力不足。最后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明确城市定位、加强道路管网的建设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模型 丝绸之路核心区 城市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的山西城镇空间结构动态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文丽 高宇璇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0-114,共5页
城镇是经济运行的载体,布局合理的空间结构有助于推动城镇化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山西城镇空间结构布局的演进为切入点,引入空间引力模型,选取三个标志性时间点的相关数据作为计算依据,分析研究11个地级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及变化,... 城镇是经济运行的载体,布局合理的空间结构有助于推动城镇化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山西城镇空间结构布局的演进为切入点,引入空间引力模型,选取三个标志性时间点的相关数据作为计算依据,分析研究11个地级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及变化,探讨山西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相关特征。结果表明,山西城镇空间结构总体上呈逐步优化态势,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水平也逐年提高;城镇组群式发展是资源禀赋约束条件下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选择,但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度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空间结构 引力模型 城镇组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的山西省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及优化模式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艳萍 陈宏吉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2年第2期56-64,共9页
本研究依据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运用引力模型理论与方法,选取山西省各地市2002年、2006年、2010年、2015年和2019年五年旅游经济相关数据,对山西省以市域为单位的旅游经济网络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全省旅游经济网络密度在波动中增长,太... 本研究依据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运用引力模型理论与方法,选取山西省各地市2002年、2006年、2010年、2015年和2019年五年旅游经济相关数据,对山西省以市域为单位的旅游经济网络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全省旅游经济网络密度在波动中增长,太原作为绝对核心区在旅游经济联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临汾旅游经济中介通道作用强,大同、朔州等城市相比之下旅游经济发展较落后。整体来看,随着旅游经济发展,省域内各地市之间的交互联系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多,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向均衡化演变。根据以上结果,对山西省旅游经济提出两级核心、三级轴线、四个片区的空间发展结构和点轴带动、组团两种发展模式,为其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和旅游经济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旅游经济空间 网络结构 优化模式 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的合肥经济圈空间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罗宣 吴云 《对外经贸》 2013年第2期75-78,共4页
利用引力模型对合肥经济圈内各市与合肥市经济联系强度进行测算,并运用SPSS 17.0软件对中心城市合肥的经济辐射半径做出了估算,据此分析合肥经济圈中各市的联系强度,并界定出合肥经济圈这一中部地区重点发展城市群的辐射半径,结论表明... 利用引力模型对合肥经济圈内各市与合肥市经济联系强度进行测算,并运用SPSS 17.0软件对中心城市合肥的经济辐射半径做出了估算,据此分析合肥经济圈中各市的联系强度,并界定出合肥经济圈这一中部地区重点发展城市群的辐射半径,结论表明合肥作为区域发展中心的辐射能力和范围还可以扩展到芜湖、蚌埠、滁州、马鞍山、铜陵、池州和安庆等市。为了提升和扩大合肥经济圈未来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安徽省和合肥市政府应进一步考虑扩大合肥经济圈的范围,使其与周边的南京城市圈、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圈形成合作、竞争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模型 合肥经济圈 空间结构 经济联系强度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结构与城镇空间模式协同状况研究——基于区位熵灰色关联度和城镇空间引力模型 被引量:9
14
作者 沈映春 闫佳琪 《产业经济评论》 2015年第6期23-34,共12页
本文着眼于京津冀都市圈协同发展视阈中的产业结构现状,首先通过一系列数据指标勾勒出都市圈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城镇空间模式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两者的协同状况进行深入探究,通过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厘清两者协同过程中存在的一系... 本文着眼于京津冀都市圈协同发展视阈中的产业结构现状,首先通过一系列数据指标勾勒出都市圈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城镇空间模式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两者的协同状况进行深入探究,通过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厘清两者协同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继而引入城镇空间引力模型并进行经济化改进,测算出都市圈内核心城市之间的引力值,探索经济新常态下协同发展的趋势。最后提出了结论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都市圈 协同 产业结构 区位熵灰色关联度 城镇空间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海南省旅游经济联系及其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章锦河 肖梦林 +2 位作者 王昶 胡雯洁 王静玮 《中国名城》 2022年第3期46-52,共7页
旅游空间结构是重要的旅游地理研究话题,但在省域尺度上的研究探索仍有待丰富。以2014年和2019年海南省18个县市的旅游截面数据为基础,借助引力模型测算18个县市旅游经济联系度,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测算其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等,分析... 旅游空间结构是重要的旅游地理研究话题,但在省域尺度上的研究探索仍有待丰富。以2014年和2019年海南省18个县市的旅游截面数据为基础,借助引力模型测算18个县市旅游经济联系度,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测算其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等,分析海南省旅游经济联系空间差异。结果表明:海南省18个县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在不断增加,存在较大空间差异和分层;总体来看,海南省大部分县市接近中心度下降,部分县市中间中心度上升;旅游经济联系网络明显由松散转为紧密。由此对海南岛旅游一体化发展提出建议:(1)整合资源配置,优化区域旅游网络结构;(2)完善交通网络,提升交通通达度水平;(3)充分发挥核心区辐射效应,加强区域间协作和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旅游经济联系 旅游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空间结构的思考——基于引力模型的视角
16
作者 张秀荣 朱道才 赵双琳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89-96,共8页
城市空间结构是空间经济学分析的核心内容,综合揭示城市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引入受教育水平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方式3个影响因素对引力模型进行了扩展,并应用于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经济关系分析中,测算出合肥、蚌埠、芜湖城市间基... 城市空间结构是空间经济学分析的核心内容,综合揭示城市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引入受教育水平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方式3个影响因素对引力模型进行了扩展,并应用于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经济关系分析中,测算出合肥、蚌埠、芜湖城市间基于引力的经济关联性,划分了3个城市的合理辐射范围,证明了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出合肥发展服务业,芜湖东向发展和蚌埠巩固交通、培育品牌优势的发展方向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 空间结构 引力模型 经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的多中心城市地价空间结构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东卉 刘勇 刘秀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0-135,共6页
"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结构被认为是可持续的城市形态,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本文以典型的多中心城市重庆为例,基于引力模型,分析城市组团(主中心、次中心、外围组团)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及其对地价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 "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结构被认为是可持续的城市形态,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本文以典型的多中心城市重庆为例,基于引力模型,分析城市组团(主中心、次中心、外围组团)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及其对地价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重庆组团的地价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多中心、镶嵌式分布特征,与城市形态一致.这说明,在城市地价分布和模拟时,除了繁华度、临近度、可达性因素外,还应充分考虑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此外,引力模型能够较好地分析组团间相互作用对地价的影响,被证明是研究地价空间结构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模型 多中心城市 空间相互作用 地价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的合肥经济圈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严玲 陈晓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27-32,共6页
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测算可以明确城市的主要联系方向,有利于城市和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发展。借助区域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对合肥经济圈中心城市对外经济联系状况进行测度,定量分析2006年至2010年间其经济联系隶属度,总结合肥经济圈经济... 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测算可以明确城市的主要联系方向,有利于城市和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发展。借助区域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对合肥经济圈中心城市对外经济联系状况进行测度,定量分析2006年至2010年间其经济联系隶属度,总结合肥经济圈经济联系存在以合肥为中心距离衰减的规律。综合分析合肥经济圈空间特征、发展阶段、发展模式,从城镇空间结构、产业分工协作、交通网络体系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模型 经济联系强度 空间结构 合肥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商贸流通网络的结构特征及驱动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邱志萍 刘举胜 何建佳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42,共12页
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研究商贸流通网络问题兼具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基于2000—2020年各省(区、市)数据,采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测算省际商贸流通产业的空间联系,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商贸流通网络的结构特征及... 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研究商贸流通网络问题兼具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基于2000—2020年各省(区、市)数据,采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测算省际商贸流通产业的空间联系,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商贸流通网络的结构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样本期内,我国商贸流通网络的节点联系紧密度仍偏低,呈现出典型的“小世界性”特征和自我稳定的演化特征,并由大分散与小聚集并存的四个子群构成;各省(区、市)中心性水平和核心度存在明显差异,呈现自东部向东北及中西部递减的空间特征;双边收入规模、产业结构差异、人口城市化差异和交通设施联通显著强化了商贸流通联系,而地方保护主义、物流发展差异、网络应用差距和地理邻近关系弱化了商贸流通联系。我国应重视省际商贸流通的空间联系,完善省际商贸流通产业的协同合作机制,重点打造不同定位的现代化商贸流通中心;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加快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壁垒,加强地区间产业分工与合作,协调推进不同地区城市化进程;促进交通与数字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强内贸与外贸协同化发展,加快实现流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流通网络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结构特征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影响渠道分析——基于结构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洪愧 郭文涛 朱鑫榕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5-91,共7页
利用引入汇率的结构引力模型,采用PPML估计方法研究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影响及其渠道,特别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和汇率变动对两地区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显示:第一,大部分贸易品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理论模型的假设得... 利用引入汇率的结构引力模型,采用PPML估计方法研究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影响及其渠道,特别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和汇率变动对两地区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显示:第一,大部分贸易品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理论模型的假设得到验证;第二,汇率通过规模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影响进出口贸易,人民币升值显著影响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成本,从而影响双边贸易,但是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第三,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对两地区双边贸易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结构引力模型 规模报酬递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