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ULSE的江淮生态经济区水土流失量分析
1
作者 柴燕妮 张浩 钱梦茹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1年第11期66-69,72,共5页
江淮生态经济区拥有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是江苏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新时期,江苏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作为省级生态重点建设区,了解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状况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修正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LSE,结合地理... 江淮生态经济区拥有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是江苏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新时期,江苏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作为省级生态重点建设区,了解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状况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修正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LSE,结合地理国情数据,从时空视角对2015—2018年江淮生态经济区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近几年来,江淮生态经济区西部地区水土流失强度高于东部地区,但整体上处于微度和轻度侵蚀状态;2)2015—2018年,江淮生态经济区微度侵蚀水土流失面积增加,轻度侵蚀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除宿豫区外,其他区县中度侵蚀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均呈减少状态,总体上呈现好转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rulse模型 生态环境 江淮生态经济区 地理国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USLE模型的辽宁省近20年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2
作者 张思帆 于悦 +1 位作者 纪昕雨 刘媛媛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27-34,共8页
为定量评价辽宁省土壤侵蚀状况,探究土壤侵蚀模数与坡度和土地利用的关系,服务于辽宁省土壤侵蚀防治及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利用RUSLE模型估算辽宁省2000-2020年5期土壤侵蚀模数,结合地理探测器分析坡度、土地利用类型、高程、植被覆... 为定量评价辽宁省土壤侵蚀状况,探究土壤侵蚀模数与坡度和土地利用的关系,服务于辽宁省土壤侵蚀防治及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利用RUSLE模型估算辽宁省2000-2020年5期土壤侵蚀模数,结合地理探测器分析坡度、土地利用类型、高程、植被覆盖度和降水量对土壤侵蚀模数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辽宁省土壤以微度侵蚀为主,呈东西两侧丘陵高、中部平原低的分布特征;土壤侵蚀强度时空变异主要由高等级侵蚀向低等级侵蚀转移,侵蚀增强区域多分布于辽东山地丘陵。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2825.78 t·km^(-2)·a^(-1)、5564.13 t·km^(-2)·a^(-1)、10868.90 t·km^(-2)·a^(-1)、1648.33 t·km^(-2)·a^(-1)和2064.09 t·km^(-2)·a^(-1),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降水的极端变化是2005年和2010年土壤侵蚀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利用因子探测器发现,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侵蚀的解释力最强,交互探测器表明因子间交互作用表现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交互作用促进土壤侵蚀的变化,其中坡度和植被覆盖度的交互作用最大。辽宁省土壤侵蚀面积随侵蚀等级增加而减小,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随坡度增加而增大,主要集中在5°~25°,因此坡耕地区域应该重点关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平均侵蚀模数依次为草地>林地>耕地。由此看出,辽宁省土壤侵蚀具有东西高、中部低的分布特征,在今后的水土保持治理中应重点关注坡耕地,继续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减少土壤侵蚀,实现区域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rulse模型 土壤侵蚀模数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USLE模型的六盘水市土壤侵蚀评价 被引量:16
3
作者 尹璐 闫庆武 卞正富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9-396,共8页
矿产资源的开采容易导致矿区土地资源破坏及生态环境恶化,为探索煤矿开采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矿区土地侵蚀状况。以贵州省西南部煤矿城市六盘水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质地、地形、气候、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等数据,运用RUSLE模型,结合... 矿产资源的开采容易导致矿区土地资源破坏及生态环境恶化,为探索煤矿开采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矿区土地侵蚀状况。以贵州省西南部煤矿城市六盘水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质地、地形、气候、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等数据,运用RUSLE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六盘水市土壤侵蚀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着重分析煤矿区土壤侵蚀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六盘水市土壤侵蚀以微度、中度侵蚀为主,侵蚀严重区域主要集中在水城县东部和南部,六枝特区东部以及盘县中部。(2)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人类负向干扰活动强烈的林地、草地、旱地、煤矿区和裸地。(3)六盘水市南部煤矿区侵蚀较严重,以中度侵蚀为主,主要原因是采煤造成的地质灾害使土壤侵蚀抑制因素作用减弱。(4)私营煤矿区土壤侵蚀程度比国有煤矿区严重。私营煤矿区应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加强保护与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水土流失 rulse模型 煤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USLE模型的南京市2006—2014年水土侵蚀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邵方泽 张慧 缪旭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64-269,共6页
以江苏省南京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地形、土壤、降水、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等数据,结合RUSLE模型,分析南京市2006—2014年水土侵蚀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市水土流失量逐渐减小,2006、2010、2014年分别为1 410万、1 130万、1 110万t,... 以江苏省南京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地形、土壤、降水、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等数据,结合RUSLE模型,分析南京市2006—2014年水土侵蚀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市水土流失量逐渐减小,2006、2010、2014年分别为1 410万、1 130万、1 110万t,城市及山丘边缘植被覆盖差的地区侵蚀强度较大;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人类活动仍能增加部分地区土壤侵蚀强度,2006—2010年侵蚀强度降低面积为632.16 km^2,增大面积为348.95 km^2;2010—2014年,侵蚀强度降低面积为493.40 km^2,增大面积为253.39 km^2;南京市建设用地、水域、林地、水田受侵蚀强度小,旱地、园地、乔木绿地、草地、裸地受侵蚀强度大,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南京市生态环境逐渐变好,2006—2010年旱地、园地、乔木绿地、草地受侵蚀强度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水土流失 rulse模型 水土侵蚀 时空分布特征 侵蚀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皖西大别山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响应 被引量:7
5
作者 田昌园 张红丽 +3 位作者 汪军红 李嘉宁 张艺 查同刚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4,共8页
[目的]为明确安徽省内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重要的生态过渡区皖西大别山区的景观格局与土壤侵蚀及其关系,为该区域的景观格局调控和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方法]借助RULSE模型计算皖西大别山区近30年土壤侵蚀模数,借助景观指数对其景观... [目的]为明确安徽省内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重要的生态过渡区皖西大别山区的景观格局与土壤侵蚀及其关系,为该区域的景观格局调控和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方法]借助RULSE模型计算皖西大别山区近30年土壤侵蚀模数,借助景观指数对其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描述,并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探究该区域景观指数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关系。[结果]近30年,土壤侵蚀模数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土壤侵蚀较严重地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南部山区;大部分地区土壤侵蚀强度主要为微度和轻度,且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侵蚀强度有明显差别,表现为草地>耕地>林地;土地利用类型及景观格局总体较稳定,景观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景观破碎化的降低、景观异质性和连接性的提高;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边界密度指数(ED)、相似邻近百分比(PLADJ)、景观形状指数(LSI)对皖西大别山区具有显著解释意义,且表现为SHDI、ED、LSI对土壤侵蚀起显著正向作用,PLADJ对土壤侵蚀起显著负向作用。[结论]在皖西大别山区,景观破碎化的提高和景观连通度的降低显著促进土壤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景观格局 rulse模型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家沟小流域综合水土流失特征分析与效益研究
6
作者 李清水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第11期151-154,共4页
小流域土地过度开发利用、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凸显,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征分析十分重要。以王家沟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为例,通过RULSE模型分析影响水土流失特征的耦合因素,并结合治理效果评估。研究表明:王家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 小流域土地过度开发利用、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凸显,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征分析十分重要。以王家沟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为例,通过RULSE模型分析影响水土流失特征的耦合因素,并结合治理效果评估。研究表明:王家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果园和水源涵养林在减轻土壤侵蚀方面表现出色。土壤侵蚀程度与坡度呈正相关,坡度越大侵蚀越严重,应重点关注坡度较大的区域,研究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湾小流域 综合治理 水土流失 rulse模型 治理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剧烈人类活动下深圳市非点源污染空间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骆俊炜 赵俊 李健华 《人民珠江》 2018年第12期59-67,共9页
当前,关于非点源污染物在剧烈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空间迁移规律研究较少。以深圳市为研究区域,通过选定PLOAD模型与RULSE模型,估算深圳市2000、2010年由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造成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总量,并进行空间模拟和变化趋势分析。研究结果... 当前,关于非点源污染物在剧烈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空间迁移规律研究较少。以深圳市为研究区域,通过选定PLOAD模型与RULSE模型,估算深圳市2000、2010年由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造成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总量,并进行空间模拟和变化趋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快速城市化进程、剧烈人类活动的城市,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和GDP的增长带动土地类型转化为建设用地,非点源污染负荷在人口集中区域相对集中,仍需引起重视,但是能够通过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控制,城市污染总量随之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OAD模型 rulse模型 非点源污染 GIS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干流生态健康评价研究
8
作者 张向徐 韩美 +3 位作者 徐婷 孔祥伦 孙金欣 朱纹君 《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1-677,共17页
黄河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科学评价其干流生态健康状况,指出今后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探究大型河流环境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生态系统类型确定干流分段断面,将其对应流域作为评价区,构建了包括水质、水文、生物和生境4个... 黄河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科学评价其干流生态健康状况,指出今后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探究大型河流环境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生态系统类型确定干流分段断面,将其对应流域作为评价区,构建了包括水质、水文、生物和生境4个准则层的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探索解决了部分传统评价难点,包括:使用可变下渗容量模型(VIC)还原天然月径流量;采用体现区域特色的多标准水沙搭配评价;通过基于主坐标分析(PCoA)与模糊C聚类(FCM)的综合评价模型,将健康评级转化为样本分类问题,降低了主观影响。最终得到2021年黄河各评价区整体生态健康状况,结果表明:①各评价区健康度空间异质性明显,自高到低依次为河源区、宁蒙区、小北干流区、下游区、兰州区和北干流区;从健康分类来看,河源区分类为良,宁蒙区、小北干流区、下游区、兰州区和北干流区分类为中。②水质状况基本满足生态环境需要。③生态流量匮乏的时期集中在8月,较20世纪中叶,年内流量分配变化巨大。④人类活动造成了河岸带破碎度增加、纵向连通性降低和地表植被覆盖度提升等多方面影响。⑤鱼类多样性大幅降低,鱼类结构正在向耐受性演变。建议重点关注支流水污染、夏季生态流量保障两方面,并做好生物栖息地保护与修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干流 生态健康 VIC模型 rulse模型 FCM模型 评价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