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罗生门》到“罗生门效应”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海莹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日本问题研究》
2023年第6期72-80,共9页
-
文摘
以芥川龙之介的文学作品《竹林中》和《罗生门》为基础改编的电影《罗生门》在国际上获得大奖后,引发了日本和欧美评论家的争论,吸引了世界学者的目光。从《罗生门》衍生出的“罗生门效应”一词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代名词,延伸至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随着影响的逐渐扩大这个代名词甚至出现在欧美等国家的日常话题中。其演变形成的整个过程体现了不同文化乃至文明之间的碰撞、接受与融合。文章对这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进行阐述,并分析和探讨其蕴含的深层的文化内涵和生成机制。
-
关键词
《罗生门》
“罗生门效应”
黑泽明
芥川龙之介
世界化
-
Keywords
rashomon
“rashomon effect”
Akira Kurosawa
Ryunosuke Akutagawa
globalization
-
分类号
I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I7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G112
[文化科学]
-
-
题名剪不断理还乱:公共组织繁文缛节感知和罗生门困境
- 2
-
-
作者
彭珮文
杨一
-
机构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中心
-
出处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24,共17页
-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18ZGC012)。
-
文摘
繁文缛节即组织中冗余、无效且造成额外负担的规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要求将公职人员从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真正落实简政放权,但这一桎梏却始终难以被破除。为理解这一顽疾难以被削减的原因,本文以R大学为例,从组织内低-中-高全层级的角度(青年教师—学院领导—学校领导)出发,聚焦于“完成教师培训课程”的职称评审要求,通过参与式观察、对103名青年教师问卷调查及与22名教学及管理人员的深度访谈,分析这一被青年教师视为繁文缛节的规则为何难被撼动。我们发现,组织中不同层级成员的繁文缛节感知存在层级间差异,这种差异成为“繁文缛节罗生门现象”出现的基础,即不同层级就产生繁文缛节感知的责任归属上“顾而言他”“互踢皮球”,就削减繁文缛节感知的责任归属上“袖手旁观”“自我辩护”。该罗生门现象有碍组织内的各层级采取有效的行动来化繁为简,是繁文缛节难以被根除的重要原因。
-
关键词
繁文缛节
利益相关者繁文缛节
罗生门
组织全层级
沟通
-
Keywords
Red Tape
Stakeholder Red Tape
rashomon effect
Organization Echelon
Communication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