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Eye Gel Combined with Tobramycin Dexamethasone Eye Drops in the Treatment of Dry Eye Syndrome in Patients after Cataract Surgery
1
作者 Zhishun Mao Xiaoxue Mei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4年第8期296-301,共6页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FGF)eye gel combined with tobramycin-dexamethasone(TOB-Dex)eye drops on dry eye syndrome(DES)after cataract surgery.M...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FGF)eye gel combined with tobramycin-dexamethasone(TOB-Dex)eye drops on dry eye syndrome(DES)after cataract surgery.Methods:86 patients with DES after cataract surgery,admitted from November 2021 to November 2023,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s.The observation group included 43 patients treated with rbFGF eye gel combined with TOB-Dex eye drops.The reference group included 43 patients treated with TOB-Dex eye drops alone.Multiple indicators,including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clinical symptom scores,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in the reference group(P<0.05).Before treatment,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symptom scores,serum factors,or disease severity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ree weeks after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clinical symptom scores,serum factors,and disease severity scores compared to the reference group(P<0.05).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in the reference group(P<0.05).Conclusion:rbFGF eye gel combined with TOB-Dex eye drops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for patients with DES after cataract surgery,alleviate disease symptoms,reduce inflammatory responses,and have fewer adverse re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eye gel Tobramycin-dexamethasone eye drops Cataract surgery Dry eye syndro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ccessful Management of Wound Dehiscence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by Topically Using Recombinant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被引量:1
2
作者 Jing Zhang Zhiguo Lin 《Case Reports in Clinical Medicine》 2020年第6期154-157,共4页
Wound complications are estimated to be affected in about 9% of TKA patients, which may increase the risk of deep periprosthetic infection and results in re-operation, joint fusion, or amputation. Here we have reporte... Wound complications are estimated to be affected in about 9% of TKA patients, which may increase the risk of deep periprosthetic infection and results in re-operation, joint fusion, or amputation. Here we have reported a female patient who suffered wound rupture due to early post-operation mobilization and weight-bearing. The wound dehiscence was successfully managed by applying recombinant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 and anti-infective treatment without removing prosthetic joi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und Dehiscence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recombinant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recombin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on cell proliferation during mandibular fracture healing in rabbits 被引量:4
3
作者 龚振宇 周树夏 +1 位作者 曹建广 顾晓明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1年第2期110-112,共3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ecombin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hbFGF) on the cell proliferation during mandibular fracture healing in rabbits. Methods: The complex of rhbFGF and bovine ty...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ecombin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hbFGF) on the cell proliferation during mandibular fracture healing in rabbits. Methods: The complex of rhbFGF and bovine type I collagen was implanted into the mandibular fracture site under periosteum of the animal. The whole mandible was harvested at 7, 14, 28, 56 and 84 days respectively after operation. The expression of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in callus was examined with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sults: PCNA-positive cells in callus in the rhbFGF-treated group on days 7 and 14 were more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1 ). Conclusions: It indicates that rhbFGF can stimulate cell proliferation during mandibular fracture healing in rabb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mbinant proteins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asic Mandibular fractures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RABBITS
原文传递
止痒外阴膏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中医证候和焦虑抑郁的影响
4
作者 贾超敏 孙红燕 +3 位作者 王莉 董士霞 李一哲 杨慧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5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讨止痒外阴膏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外阴硬化性苔藓(VLS)患者中医证候和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VLS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研究组46例。两组患者均接... 目的:探讨止痒外阴膏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外阴硬化性苔藓(VLS)患者中医证候和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VLS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研究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糠酸莫米松乳膏),同时对照组患者采用bFGF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止痒外阴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48%(43/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9%(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近期复发率分别为4.35%(2/46)、6.52%(3/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9%(8/46)、21.74%(10/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LS患者采用止痒外阴膏联合bFGF干预,可有效舒缓心理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机体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硬化性苔藓 止痒外阴膏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中医证候 焦虑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脉冲光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兔激素依赖性皮炎动物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
5
作者 陈茜 朱睿 +2 位作者 杨文佳 陈洪铎 徐天华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4期6-9,共4页
目的:观察兔激素依赖性皮炎动物模型应用强脉冲光(IPL)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rb-bFGF)治疗前后胶原纤维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变化。方法:应用丙酸氯倍他索建立家兔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动物模型,每只兔背部随机分... 目的:观察兔激素依赖性皮炎动物模型应用强脉冲光(IPL)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rb-bFGF)治疗前后胶原纤维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变化。方法:应用丙酸氯倍他索建立家兔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动物模型,每只兔背部随机分为四组(即四个象限):A组为对照组(无处理);B组外涂rb-bFGF凝胶治疗;C组IPL照射一次;D组两者联合应用。IPL照射一次结束后分别取不同时期各组皮肤组织观察胶原纤维及MMP1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家兔模型与正常家兔胶原纤维量减少及MMP1表达量的增加有差异。治疗后各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rb-bFGF凝胶组胶原纤维及MMP1表达量均无明显差异,IPL照射组及联合治疗组胶原纤维含量增加及MMP1表达量减少有差异。结论:IPL及IPL联合rb-bFGF凝胶治疗方法均可调节MMP1的分泌,促使胶原纤维再生,但以rb-bFGF凝胶联合IPL治疗最为显著,能更有效促进皮肤屏障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依赖性皮炎 强脉冲光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 胶原纤维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在3期压力性损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6
作者 陈友芬 蒋美丽 +1 位作者 胡月 孙翠玲 《全科护理》 2025年第6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贝复新)在3期压力性损伤(PI)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6月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高压氧病区收治的84例3期PI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贝复新)在3期压力性损伤(PI)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6月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高压氧病区收治的84例3期PI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按时翻身、增强营养、局部减压等方法进行常规压力性损伤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联合贝复新对创面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PI面积与PUSH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3、4周试验组病人PI面积小于对照组,PUSH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对3期PI病人采用高压氧联合贝复新治疗能有效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病人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高压氧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疡再生医疗技术对慢性难愈合创面大鼠血清IL-17A表达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刘广星 朱茜颖 +3 位作者 曾宏宇 廖秋姣 苏志学 唐强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5年第2期85-90,共6页
目的 探讨创疡再生医疗技术对慢性难愈合创面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7A (IL-17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急创组、慢创组、再生组及贝复新组,每组20只。对照组大鼠备皮后不建立创面模型;急创组大... 目的 探讨创疡再生医疗技术对慢性难愈合创面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7A (IL-17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急创组、慢创组、再生组及贝复新组,每组20只。对照组大鼠备皮后不建立创面模型;急创组大鼠建立急性创面模型,并应用生理盐水治疗;慢创组、再生组及贝复新组大鼠建立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并分别应用生理盐水、创疡再生医疗技术、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简称贝复新)治疗,对比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组织形态学变化及血清IL-17A表达水平。结果 建模后第3、 5、 7、 14天,急创组、再生组、贝复新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慢创组(第3天:q=16.840、11.141、 23.322,P均<0.001;第5天:q=33.802、 26.763、 33.101,P均<0.001;第7天:q=51.710、 49.384、45.901,P均<0.001;第14天:q=66.672、 63.772、 66.963,P均<0.001);建模后第3、 5天贝复新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再生组(q=12.183、 6.338,P均<0.001),而第7、 14天两组间无明显差异(q=3.486、3.189,P=0.104、 0.151)。建模后第7、 14天,慢创组大鼠创面组织内仍可见炎症细胞浸润,而急创组、再生组、贝复新组大鼠创面组织内均可见新生毛细血管生长。建模后第3、 5、 7、 14天,对照组大鼠血清IL-17A水平无明显变化,且除第3天再生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q=3.478,P=0.140)外,其余时间急创组、慢创组、再生组、贝复新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第3天:q=8.157、 9.462、 8.455,P均<0.001;第5天:q=11.891、16.431、 10.490、 12.451,P均<0.001;第7天:q=28.910、 42.440、 30.230、 29.940,P均<0.001;第14天:q=5.881、 9.295、 7.688、 6.879,P均<0.001);建模后第7天,再生组、贝复新组大鼠血清IL-17A水平均明显低于慢创组(q=12.211、 12.493,P均<0.001);建模后第5、 7、 14天,再生组与贝复新组间大鼠血清IL-17A水平均无明显差异(q=1.955、 0.284、 0.809,P=0.645、 0.999、 0.978)。结论 创疡再生医疗技术可通过下调IL-17A的表达水平促进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难愈合创面 白细胞介素-17A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创疡再生医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陈鑫格 梁蓉 +2 位作者 何秋月 唐平 高虎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HS)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武汉市第三医院2022年2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74例HS患者,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曲安奈德组(n=58)、rb-bf-GF组(n=58)和联合... 目的探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HS)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武汉市第三医院2022年2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74例HS患者,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曲安奈德组(n=58)、rb-bf-GF组(n=58)和联合组(n=58)。曲安奈德组使用曲安奈德注射治疗,rb-bf-GF组使用rb-bf-GF治疗,联合组联合使用曲安奈德和rb-bf-GF进行治疗。比较3组患者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四项目瘙痒量表(FIIQ)评分、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情况;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瘢痕厚度和面积变化;比较3组患者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统计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随访复发情况以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3组HS患者VSS评分、FIIQ评分、NRS评分均较前降低,且联合组VSS评分、FIIQ评分、NRS评分均低于曲安奈德组和rb-bf-G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341、4.364、8.834,P<0.05);治疗后,3组HS患者瘢痕厚度和面积均较前降低,且联合组瘢痕厚度和面积均低于曲安奈德组和rb-bf-G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313、140.187,P<0.05);治疗后,3组HS患者EGF、VEGF、IFN-γ、TNF-α水平均较前降低,且联合组EGF、VEGF、IFN-γ、TNF-α水平均低于曲安奈德组和rb-bf-G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034、3.826、7.900、5.641,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复发率低于曲安奈德组和rb-bf-G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088、6.538,P<0.05);且联合组的疗效评价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400,P<0.05)。结论rb-bfGF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确切,优于曲安奈德单独治疗,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曲安奈德 增生性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9
作者 刘晓波 杨国勋 +2 位作者 武智强 朱彩 阙渟 《感染、炎症、修复》 2025年第1期8-15,共8页
目的:通过对已发表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研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明确其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以下中英文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临... 目的:通过对已发表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研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明确其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以下中英文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临床试验登记数据库(CENTR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检索范围为1995年1月至2024年7月发表的rb-bFGF治疗糖尿病足溃疡、自述为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提取基线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标准评价文献质量。连续性变量的合并以加权均数差(WMD)或标准均数差(SMD)表示,二分类变量的合并以相对危险度(RR)表示,并计算95%置信区间(CI)。采用GRADE指南推荐的方法对结果进行证据等级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6篇文献,共1111例患者。rb-bFGF较对照组能提高糖尿病足溃疡的治愈率(RR=1.41;95%CI:1.31-1.52),缩短溃疡愈合时间(WMD=-10.74 d;95%CI:-13.43--8.05)。GRADE评级均为中等级别证据。结论:中等强度级别的证据支持rb-bFGF单用或联用均能提高糖尿病足溃疡的治愈率,并缩短溃疡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糖尿病足溃疡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序贯黄金微针射频联合rb-bFGF凝胶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临床分析
10
作者 祁莹莹 李超 王红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3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序贯黄金微针射频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凝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3年10月承德市妇幼保健院医疗美容科就诊的150例中重度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 目的:探讨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序贯黄金微针射频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凝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3年10月承德市妇幼保健院医疗美容科就诊的150例中重度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其中对照1组50例(予以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治疗),对照2组50例(采用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rb-bFGF凝胶)和观察组50例(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rb-bFGF凝胶、黄金微针射频);比较三组疗效、痤疮瘢痕的严重程度、面部美观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显著较对照1组(76.00%)和对照2组(80.00%)高(P<0.05);三组治疗后痤疮瘢痕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较对照1组和对照2组低(P<0.05);治疗后三组黑素指数、血红素指数较治疗前降低,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黑素指数、血红素指数降低更明显,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增加更明显(P<0.05);三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采用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序贯黄金微针射频联合rb-bFGF凝胶治疗可使面部美观度显著提升,痤疮瘢痕改善,治疗效果佳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陷性痤疮瘢痕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 黄金微针射频 美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制剂致眼部过敏反应1例
11
作者 刘绪 马一平 《海峡药学》 2025年第1期75-77,共3页
1例31岁女性干眼症、睑板腺囊肿、结膜炎患者,于霰粒肿手术术前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0.02 g ou bid、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0.02 mL ou qid以及普拉洛芬滴眼液。用药期间出现眼痒,流泪,双侧上睑红肿。停... 1例31岁女性干眼症、睑板腺囊肿、结膜炎患者,于霰粒肿手术术前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0.02 g ou bid、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0.02 mL ou qid以及普拉洛芬滴眼液。用药期间出现眼痒,流泪,双侧上睑红肿。停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和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后,患者症状好转。考虑可能由药物中羟苯乙酯和三乙醇胺引起过敏反应,而聚乙烯醇引起局部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眼用制剂 不良反应 药用辅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struction and Expression of Recombinant Plasmid pCD-rbFGF in Osteoblasts
12
作者 杨操 杨述华 +1 位作者 郭晓东 屈伸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2年第2期109-111,共3页
Summary: To construct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and to evaluate the possibility of bFGF gene therapy in orthopedic disease, the pCD-rbFGF recombinant plasmid was constructed by... Summary: To construct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and to evaluate the possibility of bFGF gene therapy in orthopedic disease, the pCD-rbFGF recombinant plasmid was constructed by cloning rat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cDNA into an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cDNA 3. Rat osteoblasts were transfected with pCD-rbFGF plasmid by lopofectin mediated gene transfer, the transient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by streptavidin-biotin-enzyme complex (SABC) method.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rat bFGF gene was detected 72 h after transfected distinctly.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gene therapy is a method of potential for a wide array of orthopedic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ombinant plasmid gene transfer gene exp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蒙脱石散对婴幼儿尿布疹的疗效观察与研究
13
作者 陈晓明 刘华之 +3 位作者 罗艳 黄华春 曾小青 陈高平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0期84-88,共5页
目的探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FGF)凝胶联合蒙脱石散对婴幼儿尿布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婴幼儿尿布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6... 目的探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FGF)凝胶联合蒙脱石散对婴幼儿尿布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婴幼儿尿布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rbFGF凝胶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蒙脱石散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恢复情况、皮肤损伤程度、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皮肤发红、皮肤破裂面积及皮肤侵蚀程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尿布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干扰素-γ(IFN-γ)水平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TNF-α、IL-4、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bFGF凝胶联合蒙脱石散应用于婴幼儿尿布疹的疗效显著,可减轻皮肤损伤程度,改善机体炎症反应,缩短尿布疹消退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 蒙脱石散 婴幼儿尿布疹 皮肤损伤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罂粟碱注射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林冠 王佳坤 +3 位作者 戴立 林淑瑜 欧阳容兰 刘江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0期2223-2227,共5页
目的观察罂粟碱注射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治疗的深度烧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考用药不同分... 目的观察罂粟碱注射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治疗的深度烧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考用药不同分为联合用药组(n=40)与单独用药组(n=40)。联合用药组采用rb-bFGF与罂粟碱注射液联合治疗,于5 cm×5 cm无菌纱布上涂抹300 IU/cm^(2)rb-bFGF之后将其于创面上覆盖,每日换药1次,肌肉注射罂粟碱注射液每日30 mg,每日2次。单独用药组单用rb-bFGF,用法同联合用药组。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的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6、IL-4、IL-1β]水平,治疗后3、7、10、14 d的创面分泌物评分和创缘反应评分,创面愈合时间,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14 d的血清TNF-α、IL-6、L-1β水平分别为(65.27±8.77)、(105.21±9.14)、(20.21±1.18)μg/L,均明显低于单独用药组[(89.26±9.32)、(128.32±8.21)、(29.36±1.28)μg/L],IL-10、IL-4水平分别为(537.75±22.92)、(162.42±17.79)μg/L,均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497.41±22.63)、(137.27±17.41)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3、7、10、14 d创面分泌物评分分别为(1.64±0.25)、(0.97±0.24)、(0.78±0.20)、(0.38±0.11)分,均低于单独用药组[(1.82±0.29)、(1.28±0.26)、(1.04±0.24)、(0.65±0.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3、7、10、14 d创缘反应评分分别为(0.82±0.13)、(0.39±0.09)、(0.20±0.04)、(0.04±0.02)分,均低于单独用药组[(1.19±0.21)、(0.68±0.11)、(0.49±0.10)、(0.21±0.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为(22.84±3.02)d,明显短于单独用药组[(27.94±3.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皮肤刺痛及红痒等不良反应。结论深度烧伤残余创面治疗中,与单用rb-bFGF治疗相比,罂粟碱注射液联合rb-bFGF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可进一步减轻炎症反应,加速创面愈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烧伤残余创面 罂粟碱注射液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调Q激光治疗面部脂溢性角化病
15
作者 姚凤鸣 钱芳芳 胡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rb-bFGF)凝胶联合调Q激光治疗面部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SK)的效果。方法:选笔者医院2020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82例面部SK患者为研究...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rb-bFGF)凝胶联合调Q激光治疗面部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SK)的效果。方法:选笔者医院2020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82例面部SK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两组均进行调Q激光治疗(波长532 nm),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rb-bFGF凝胶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疼痛程度、痂皮完全脱落时间、遗留红斑持续时间、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创面痂皮完全脱落时间、遗留红斑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LQI除治疗维度外其他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93%,对照组为6.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b-bFGF凝胶联合调Q激光治疗面部SK疗效显著,可促进创面恢复,减轻恢复期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脂溢性角化病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调Q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面修复的疗效及瘢痕形成的影响
16
作者 李江怀 梁延军 +1 位作者 范学敏 吴强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4年第5期282-286,共5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对创面修复治疗的疗效及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4年2月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整形外科进行创面修复治疗的104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 目的分析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对创面修复治疗的疗效及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4年2月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整形外科进行创面修复治疗的104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对照组予VSD治疗,观察组予rh-bFGF联合VSD治疗。观察记录2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总换药次数、引流管更换数、住院时间、治疗后14 d创面愈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2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VSS)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15%(50/52),对照组为80·77%(42/52),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总换药次数、引流管更换数、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4 d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观察组V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 d,2组血清TNF-α、CRP水平均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4/5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8/52),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FGF联合VSD技术在创面修复治疗中疗效显著,不仅能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同时能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瘢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修复外科手术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喉癌术后咽漏的疗效研究
17
作者 陈薇 杨勇 张梦颖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1473-1475,1479,共4页
目的研究喉癌术后咽漏患者应用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rh-bFGF)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喉癌切除术后咽漏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 目的研究喉癌术后咽漏患者应用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rh-bFGF)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喉癌切除术后咽漏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使用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rh-bFGF纱条进行局部换药,对照组仅使用rh-bFGF纱条进行局部换药。评估咽漏疗效、治愈时间和费用。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率[46.67%(14/30)]、总有效率[96.67%(29/30)]与对照组[30.00%(9/30)和86.67%(26/3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16.56±4.26)pg/L]均低于治疗前[(53.96±6.28)pg/L]与对照组[(24.35±3.61)pg/L],术后住院费用[(57817.7±2203.7)元]明显少于对照组[(61915.5±1972.9)元],住院时间[(19.27±2.35)d]明显短于对照组[(24.77±2.1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rh-bFGF治疗喉癌术后咽漏效果与常规使用rh-bFGF相当,可促进愈合,减轻炎症反应,且与常规使用rh-bFGF比较,可缩短住院时间和费用,具有较好的临床获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桐叶烧伤油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 喉癌术后咽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皮肤屏障功能及DLQI评分变化探究米诺环素胶囊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玫瑰痤疮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张梦迪 翟悦 +1 位作者 刘勇 任建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4期2673-2677,共5页
目的基于皮肤屏障功能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问卷评分变化探究米诺环素胶囊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在玫瑰痤疮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8例玫瑰... 目的基于皮肤屏障功能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问卷评分变化探究米诺环素胶囊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在玫瑰痤疮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8例玫瑰痤疮患者,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单一组(n=79)与联合组(n=79)。单一组应用米诺环素胶囊治疗,100 mg/次,1次/d,连续治疗6周。联合组在单一组治疗基础上联合rb-bFGF凝胶治疗,rb-bFGF凝胶2次/d,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6周后的症状改善情况(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以及丘疹脓疱等),治疗前、治疗6周后的皮肤屏障功能[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分丢失(TEWL)以及皮肤pH值],治疗前及治疗2、4、6周后的DLQI评分,治疗前、治疗6周后的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7A]水平变化,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41%,明显高于单一组(8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玫瑰痤疮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角质层含水量和皮肤pH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EWL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组角质层含水量和皮肤pH值分别为(48.46±9.07)AU、(5.93±0.37)分,均高于单一组[(42.76±8.85)AU、(5.81±0.33)分],TEWL值为(19.26±3.47)g·h^(-1)·m^(2),低于单一组[(21.52±3.82)g·h^(-1)·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6周后,两组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组的DLQI评分均显著低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的IL-6和IL-17A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组IL-6和IL-17A水平分别为(29.16±5.97)、(23.94±4.49)pg/mL,均低于单一组[(32.56±6.40)、(26.71±5.4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与单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3%vs.5.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b-bFGF与米诺环素联合用于玫瑰痤疮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皮肤状态及炎症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胶囊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玫瑰痤疮 皮肤屏障功能 DLQ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干眼症患者泪膜稳定性、视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洪勤 陈子林 +2 位作者 范惠雅 黄立嘉 刘云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9期2069-2073,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眼用凝胶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CUP)术后干眼症患者的泪膜稳定性和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0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CUP术后并发干眼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研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眼用凝胶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CUP)术后干眼症患者的泪膜稳定性和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0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CUP术后并发干眼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rb-bFGF眼用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泪膜稳定性[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的视觉功能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1β、IL-8]、应激指标[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醇]变化,并比较两组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BUT、SIT分别为(8.64±0.92)s、(10.26±0.47)mm/5 min,均高于对照组[(7.83±0.44)s、(8.63±1.87)mm/5 min],FT评分为(0.84±0.17)分,低于对照组[(1.31±0.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后的视力分别为0.64±0.11、0.81±0.05,均高于对照组(0.54±0.09、0.75±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血清IL-1β、IL-8、丙二醇、LPO水平分别为(38.22±3.59)ng/L、(64.87±8.46)ng/L、(2.75±0.55)U/L、(1.43±0.15)μmol/L,均低于对照组[(77.15±9.25)ng/L、(96.06±10.34)ng/L、(3.29±0.12)U/L、(1.92±0.2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6.67%vs.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UP术后干眼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rb-bFGF眼用凝胶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其泪膜稳定性,促进视觉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 干眼症 泪膜稳定性 视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O联合rh-bFGF凝胶对深Ⅱ度烧伤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东升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1502-1505,1510,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TAO)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11月该院收治的深Ⅱ度烧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TAO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TAO)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11月该院收治的深Ⅱ度烧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TAO治疗,观察组加用rh-bFGF凝胶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换药疼痛、炎症因子、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中、重度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肿胀消失时间、红斑消失时间、渗液消失时间、水疱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炎症因子、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精简烧伤健康量表中的基本生活能力维度、手功能维度、情感维度、人际关系维度、性生活维度、体热维度、热敏感维度、配合治疗维度、工作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O联合rh-bFGF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中疗效显著,能加快症状消失及创面愈合,减轻换药疼痛与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Ⅱ度烧伤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 炎症因子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