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nite-difference calculation of traveltimes based on rectangular grid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振春 刘玉莲 +2 位作者 张建磊 马在田 王华忠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4-650,共7页
To the most of velocity fields, the traveltimes of the first break that seismic waves propagate along rays can be computed on a 2-D or 3-D numerical grid by finite-difference extrapolation. Under ensuring accuracy, to... To the most of velocity fields, the traveltimes of the first break that seismic waves propagate along rays can be computed on a 2-D or 3-D numerical grid by finite-difference extrapolation. Under ensuring accuracy, to improve calculating efficiency and adaptability,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first-arrival traveltime of finite-difference is de- rived based on any rectangular grid and a local plane wavefront approximation. In addition, head waves and scat- tering waves are properly treated and shadow and caustic zones cannot be encountered, which appear in traditional ray-tracing. The testes of two simple models and the complex Marmousi model show that the method has higher accuracy and adaptability to complex structure with strong vertical and lateral velocity variation, and Kirchhoff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based on this method can basically achieve the position imaging effects of wave equation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in major structures and targets. Because of not taking account of the later arrivals energy, the effect of its amplitude preservation is worse than that by wave equation method, but its computing efficiency is higher than that by total Green′s function method and wave equ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差分 程函方程 初至走时 矩形网格 Kirchhoff法叠前深度偏移 MARMOUS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nite-difference calculation of traveltimes based on rectangular grid 被引量:2
2
作者 LI Zhen-chun(李振春) +7 位作者 LIU Yu-lian(刘玉莲) ZHANG Jian-lei(张建磊) MA Zai-tian(马在田) WANG Hua-zhong(王华忠)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4年第6期707-714,共8页
To the most of velocity fields, the traveltimes of the first break that seismic waves propagate along rays can be computed on a 2-D or 3-D numerical grid by finite-difference extrapolation. Under ensuring accuracy, t... To the most of velocity fields, the traveltimes of the first break that seismic waves propagate along rays can be computed on a 2-D or 3-D numerical grid by finite-difference extrapolation. Under ensuring accuracy, to improve calculating efficiency and adaptability,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first-arrival traveltime of finite-difference is de- rived based on any rectangular grid and a local plane wavefront approximation. In addition, head waves and scat- tering waves are properly treated and shadow and caustic zones cannot be encountered, which appear in traditional ray-tracing. The testes of two simple models and the complex Marmousi model show that the method has higher accuracy and adaptability to complex structure with strong vertical and lateral velocity variation, and Kirchhoff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based on this method can basically achieve the position imaging effects of wave equation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in major structures and targets. Because of not taking account of the later arrivals energy, the effect of its amplitude preservation is worse than that by wave equation method, but its computing efficiency is higher than that by total Green′s function method and wave equ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DIFFERENCE eikonal equation first-arrival traveltime rectangular grid Kirchhoff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Marmousi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ercloseness of the Divergence-Free Finite Element Solutions on Rectangular Grids
3
作者 Yunqing Huang Shangyou Zhang 《Communications in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SCIE 2013年第2期143-162,共20页
By the standard theory,the stable Qk+1,k−Qk,k+1/Qdck divergence-free element converges with the optimal order of approximation for the Stokes equations,but only order k for the velocity in H1-norm and the pressure in... By the standard theory,the stable Qk+1,k−Qk,k+1/Qdck divergence-free element converges with the optimal order of approximation for the Stokes equations,but only order k for the velocity in H1-norm and the pressure in L2-norm.This is due to one polynomial degree less in y direction for the first component of velocity,which is a Qk+1,k polynomial of x and y.In this manuscript,we will show by supercloseness of the divergence free element that the order of convergence is truly k+1,for both velocity and pressure.For special solutions(if the interpolation is also divergence-free),a two-order supercloseness is shown to exist.Numerical tests are provided confirming the accuracy of the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xed finite element Stokes equations Divergence-free element Quadrilateral element rectangular grids SUPERCLOSENESS SUPERCONVERGENCE
原文传递
SEISMIC PROPAGATION SIMULATION IN COMPLEX MEDIA WITH NON-RECTANGULAR IRREGULAR-GRID FINITE-DIFFERENCE
4
作者 孙卫涛 杨慧珠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99-306,共8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finite-difference(FD)method with spatially non-rectangular irregular grids to simulate the elastic wave propagation.Staggered irregular grid finite difference oper- ators with a second-order time... This paper presents a finite-difference(FD)method with spatially non-rectangular irregular grids to simulate the elastic wave propagation.Staggered irregular grid finite difference oper- ators with a second-order time and spatial accuracy are used to approximate the velocity-stress elastic wave equations.This method is very simple and the cost of computing time is not much.Complicated geometries like curved thin layers,cased borehole and nonplanar interfaces may be treated with non- rectangular irregular grids in a more flexible way.Unlike the multi-grid scheme,this method requires no interpolation between the fine and coarse grids and all grids are computed at the same spatial iteration.Compared with the rectangular irregular grid FD,the spurious diffractions from'staircase' interfaces can easily be eliminated without using finer grids.Dispersion and stability condition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established in a similar form as for the rectangular irregular grid scheme.The Higdon's 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 is adopted to eliminate boundary reflections.Numerical simu- lations show that this method has satisfactory stability and accuracy in simulating wave propagation near rough solid-fluid interfaces.The computation costs are less than those using a regular grid and rectangular grid F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propagation non-rectangular grid FINITE-DIFFER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MM算法优化的矩形网格隐式有限差分波动方程正演模拟
5
作者 王文化 文晓涛 +2 位作者 吴昊 杨吉鑫 匡胤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0-695,共16页
有限差分(FD)法广泛用于地震勘探领域的波动方程数值模拟.由于存在“饱和效应”,利用Taylor级数展开法(TE)计算高阶FD系数会在高频和粗网格条件下产生明显的数值频散.一般的常系数优化法能在较大波数区间取得更高的数值精度,但缺乏对中... 有限差分(FD)法广泛用于地震勘探领域的波动方程数值模拟.由于存在“饱和效应”,利用Taylor级数展开法(TE)计算高阶FD系数会在高频和粗网格条件下产生明显的数值频散.一般的常系数优化法能在较大波数区间取得更高的数值精度,但缺乏对中、低波数区间的误差约束;此外,它们大多沿单空间方向压制数值频散,因而无法缓解矩形网格模板的数值各向异性.本文基于隐式FD模板发展了一种多空间方向优化的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方法,以同时解决数值频散和数值各向异性问题.针对实用性更强的矩形网格单元,本文基于L_(1)范数建立目标函数并增加波传播角约束以减小数值各向异性,然后运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求解优化问题从而实现提高模拟精度的目的.理论误差曲线分析表明,相比传统TE方法和其他单向L_(1)范数、L_(2)范数、L_(∞)范数优化方法,本文基于L_(1)范数的多向优化方法在中、低波数区间具有最小的绝对误差,同时能更好的均衡各个方位角之间的误差分布.均匀介质、Marmousi-2地质模型的正演模拟算例均证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比其他三种优化方法在减小长时程测试下的误差积累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式有限差分 矩形网格 波动方程正演 常系数优化法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板式扩散焊矩形微通道换热器扰流格栅结构优化研究
6
作者 任燕 王沛东 +4 位作者 李洪 刘婧楠 武卫东 章立新 杨其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850-4858,I0020,共10页
为提升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布雷顿循环系统中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printed circuit heat exchanger,PCHE)的流动传热综合性能,该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基于一种全蚀刻工艺的新型矩形截面PCHE,建立以... 为提升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布雷顿循环系统中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printed circuit heat exchanger,PCHE)的流动传热综合性能,该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基于一种全蚀刻工艺的新型矩形截面PCHE,建立以冷热通道换热单元为研究对象的数学物理模型。研究不同运行工况下,通道内扰流格栅间距对S-CO_(2)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机理和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格栅间距的热通道内S-CO_(2)的流速均沿程逐渐减小,而冷通道内S-CO_(2)的流速反而沿程逐渐增大。冷热通道内的流动摩擦阻力系数(f)和努塞尔数(Nu)均随着格栅间距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但不同格栅间距的冷通道内的f和Nu均大于其对应的热通道内的f和Nu。当格栅间距为5.97 mm时,矩形截面通道具有相对最优的综合性能,可以在阻力损失较小的情况下实现强化换热。研究结果可为全蚀刻工艺矩形截面PCHE的性能提升和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 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 矩形截面 格栅间距 综合传热增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交错网格差分结构的地震波场正演模拟
7
作者 徐世刚 包乾宗 任志明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5-231,共7页
有限差分离散在地震波场数值模拟中广泛使用,相比于传统时间二阶差分,时间高阶差分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隐式差分比显式差分具有更高的精度。本文结合时间高阶方法和隐式差分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交错网格差分结构求解三维一阶声... 有限差分离散在地震波场数值模拟中广泛使用,相比于传统时间二阶差分,时间高阶差分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隐式差分比显式差分具有更高的精度。本文结合时间高阶方法和隐式差分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交错网格差分结构求解三维一阶声波方程。在该方案中,时间高阶离散被用于补偿传统时间二阶差分的近似精度,同时采用隐式交错网格差分求解空间导数;给出了关于时间离散格式的泰勒展开差分系数,求取了空间隐式离散格式中的泰勒展开和最小二乘两种差分系数。与现有的几种交错网格差分方案相比,改进方案能够在空间不同方向上采用不同的网格间距和差分算子长度,因此在保证模拟精度的前提下灵活性更高。数值分析和模型算例表明,改进方案能够采用较短的算子长度获得高精度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波动方程 有限差分 矩形交错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长方体网格单元时间高阶有限差分波场数值模拟
8
作者 徐世刚 黄兴国 +2 位作者 韩丽 包乾宗 任志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6-988,共13页
有限差分法在求解不同类型地震波动方程中广泛应用,提高有限差分在时间域和空间域的地震波场数值模拟精度十分重要。为了提高现有时间—空间域高阶差分方法的精度和灵活性,提出了基于矩形/长方体网格单元的改进时间—空间高阶有限差分方... 有限差分法在求解不同类型地震波动方程中广泛应用,提高有限差分在时间域和空间域的地震波场数值模拟精度十分重要。为了提高现有时间—空间域高阶差分方法的精度和灵活性,提出了基于矩形/长方体网格单元的改进时间—空间高阶有限差分方案,分别求解二维和三维声波方程。改进差分法主要通过联合旁轴网格节点和传统轴向节点来共同完成偏导数近似,进一步结合平面波理论和泰勒级数展开求取改进模板中的高阶差分系数。数值精度分析表明,改进差分方案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数值精度和稳定性。多个模型算例表明,在相同参数条件下,改进差分方法在兼顾空间模拟精度的前提下能够提高时间模拟精度。此外,改进模板沿不同空间方向可以选用不同的网格步长,有效增加了波场模拟的灵活性,能够为后续的地震成像和反演提供有效波场延拓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动方程 正演模拟 高阶有限差分 矩形/长方体网格 差分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道路网格网模式识别方法比较研究
9
作者 黄龙滔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3期170-172,共3页
基于“数据密集型范式”的研究思路,设计了两种格网模式道路识别方法。一种是基于统计实验区域的道路相交角的方法,另外一种是基于统计实验区域道路网眼格网单元矩形度的方法。经过实验验证,两种方法效果均较好,且易于运用于工程实践。
关键词 道路网 模式识别 道路相交角 格网矩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网格在模块化工业园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10
作者 苗严 李泽钦 《建筑技艺(中英文)》 2024年第S2期198-200,共3页
本文通过对高度模块化工业园区案例的分析,总结矩形网格对模块化工业园区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 矩形网格 模块化 工业园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矩形度低损耗梯形SAW滤波器设计
11
作者 张昆 王红亮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8-883,共6页
为了确保5G时代不同物联网设备之间中频波段频谱隔离,设计了一款基于瑞利波模式的高矩形度、低损耗梯形声表面波(SAW)滤波器。该滤波器采用Al电极,压电材料为128°YX-LiNbO_(3)。为实现低损耗的设计要求,通过有限元法仿真分析了电... 为了确保5G时代不同物联网设备之间中频波段频谱隔离,设计了一款基于瑞利波模式的高矩形度、低损耗梯形声表面波(SAW)滤波器。该滤波器采用Al电极,压电材料为128°YX-LiNbO_(3)。为实现低损耗的设计要求,通过有限元法仿真分析了电极厚度、占空比、孔径和反射栅对谐振器性能的影响。同时,为了抑制通带内杂散,采用了一种非标准短路栅结构。为改善普通拓扑结构滤波器通带两侧的波纹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镜像拓扑结构,通过减小滤波器的电容比(C_(0p)/C_(0s))达到实现高矩形度的设计目标。最终设计出一款中心频率315.03 MHz,-3 dB带宽11.62 MHz,最小插入损耗0.758 dB,带外抑制35.931 dB,矩形系数1.30的六阶梯形SAW滤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矩形度 低损耗 有限元法 非标准短路栅 电容比 梯形SAW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平均导数的频率-空间域正演模拟及GPU实现 被引量:8
12
作者 唐祥德 刘洪 张衡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41-1354,共14页
传统基于旋转坐标系的频率-空间域正演模拟方法仅适用于方形网格,而实际生产中矩形网格广泛存在,本文提出一种适用性广的正演差分算子,不仅适用于方形网格而且适用于矩形网格.通过综合运用平均导数法、加速项加权平均、模拟退火法压制... 传统基于旋转坐标系的频率-空间域正演模拟方法仅适用于方形网格,而实际生产中矩形网格广泛存在,本文提出一种适用性广的正演差分算子,不仅适用于方形网格而且适用于矩形网格.通过综合运用平均导数法、加速项加权平均、模拟退火法压制频散和减少单个波长所需网格点数,从而提高算法精度和减少计算量.在该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不完全LU分解作为求解Helmholtz方程的预条件,并利用图形处理器加速计算速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频率域正演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空间域正演 矩形网格 不完全LU分解 GPU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法的等值线绘制方法 被引量:37
13
作者 宋丽娟 龚晓峰 钟猛 《现代电子技术》 2005年第14期65-67,共3页
等值线是一种形和数的统一,在许多领域是成果数据表示的重要图件之一。对工程应用中的等值线图的绘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常规的等值线绘制方法分为矩形网格法和不规则三角形网法2种,矩形网格法具有算法简单的优点。其绘制的步骤一般为:离... 等值线是一种形和数的统一,在许多领域是成果数据表示的重要图件之一。对工程应用中的等值线图的绘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常规的等值线绘制方法分为矩形网格法和不规则三角形网法2种,矩形网格法具有算法简单的优点。其绘制的步骤一般为:离散数据网格化、网格点数值化、等值点的计算、等值线的追踪、光滑和标记等值线。详细阐述了采用矩形网格法绘制的步骤及其计算机实现。采用Delphi开发了运用该法绘制等值线的软件,可应用于不同的操作平台,移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值线 格网法 距离加权插值 等值线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影网格中的坐标确定及在台风数值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小刚 陆汉城 +1 位作者 费建芳 张根生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5-608,共4页
在数值计算中,对于已知经纬度的某点,需确定其在不同投影法得到的矩形网格中的具体位置坐标。导出在极射赤面投影、麦卡托圆柱投影和兰勃脱正形圆锥投影等算法中确定位置坐标的精确公式。通过台风路径预报对比试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 在数值计算中,对于已知经纬度的某点,需确定其在不同投影法得到的矩形网格中的具体位置坐标。导出在极射赤面投影、麦卡托圆柱投影和兰勃脱正形圆锥投影等算法中确定位置坐标的精确公式。通过台风路径预报对比试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减少计算误差的引入,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投影 矩形网格 坐标 台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高阶精度矩形交错网格隐式有限差分声波正演模拟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静 刘洋 周泓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8-382,共15页
有限差分方法因其操作简单、计算消耗低而成为地震勘探领域中最为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之一,然而用离散的显式差分算子数值逼近地震波动方程中的连续导数容易导致数值频散,并且基于正方形网格离散形式的有限差分方法对不同地质模型的适应... 有限差分方法因其操作简单、计算消耗低而成为地震勘探领域中最为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之一,然而用离散的显式差分算子数值逼近地震波动方程中的连续导数容易导致数值频散,并且基于正方形网格离散形式的有限差分方法对不同地质模型的适应性较低.针对一阶变密度声波方程的数值模拟,本文发展了一种适用于矩形网格离散形式的时间高阶空间隐式有限差分格式,可以有效压制时间和空间频散,同时灵活的网格剖分增强了其应用的广泛性.基于本文矩形交错网格时间高阶空间隐式有限差分格式的时空域频散关系和变量替换的思想,首先采用泰勒级数展开方法求解不同方向的非轴上时间差分系数及轴上空间差分系数,使本文差分格式可以获得任意偶数阶时间和空间精度.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文差分格式在更大波数区域的空间模拟精度,我们采用线性优化方法来求取新的轴上空间差分系数用于一阶变密度声波方程的波场迭代求解中.频散、稳定性分析及数值模拟算例表明:相比于传统十字形空间域隐式有限差分格式,本文矩形交错网格时间高阶空间隐式有限差分格式在精度、稳定性和效率方面均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交错网格 隐式有限差分 线性优化算法 时间、空间高阶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压铸件铸造应力集中区域经验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培宁 谭建荣 +1 位作者 赵越 李立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3-456,共4页
 针对薄壁、多孔洞压铸件的空间体数据场信息提取及有限元分析十分困难,很难对其进行凝固过程热应力场数值模拟计算的情况,应用铸造应力的产生机理,提出了基于压铸件凝固过程温度场与铸件结构分析的复杂压铸件铸造过程应力集中区域的...  针对薄壁、多孔洞压铸件的空间体数据场信息提取及有限元分析十分困难,很难对其进行凝固过程热应力场数值模拟计算的情况,应用铸造应力的产生机理,提出了基于压铸件凝固过程温度场与铸件结构分析的复杂压铸件铸造过程应力集中区域的快速经验预测算法;实现了对压铸件铸造应力集中区域(热裂及变形危险区域)的预测。经过实际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应力 压铸 结构化矩形网格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扩流道内单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永国 付金波 +1 位作者 李秀香 李宇峰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5-207,共3页
对突扩通道内流体流动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和理论研究意义。分别采用矩形网格和贴体网格,对不同扩张比(h/H)和不同入口Re数下突扩通道内的单相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将模拟结果与K.C.Karbi等[1]及Vijay K.Garg等[2]的计算结果... 对突扩通道内流体流动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和理论研究意义。分别采用矩形网格和贴体网格,对不同扩张比(h/H)和不同入口Re数下突扩通道内的单相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将模拟结果与K.C.Karbi等[1]及Vijay K.Garg等[2]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当h/H<0.5时,采用两种网格时的计算结果相差很小,且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但当h/H>0.5时,两者的计算结果均偏离实验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扩流道 矩形网格 贴体网格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单元三角形栅格径向线阵列天线馈电系统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睿 刘庆想 +1 位作者 李相强 张健穹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49-2953,共5页
提出了三角形栅格布局的多单元径向线子阵的设计思想,根据该子阵馈电系统耦合量的需求,设计了一种新型耦合探针,并基于此探针,对中心频率为2.856 GHz的66单元三角形栅格径向线子阵的馈电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仿真计算结果证明:该66单... 提出了三角形栅格布局的多单元径向线子阵的设计思想,根据该子阵馈电系统耦合量的需求,设计了一种新型耦合探针,并基于此探针,对中心频率为2.856 GHz的66单元三角形栅格径向线子阵的馈电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仿真计算结果证明:该66单元三角形栅格径向线子阵馈电系统在中心频率处基本实现了66路等幅馈电,在2.78~2.92 GHz的频带范围内,反射系数小于0.1.此外对加载单元大线的66单元阵列辐射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进一步验证了该馈电系统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栅格 矩形径向线 耦合探针 馈电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IB数据中气象要素等值线的绘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党兰学 侯彦娥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3-606,共4页
民航使用的世界区域预报系统中的风温资料都是以GRIB码形式提供,为了将GRIB资料可视化显示,分析了GRIB数据压缩原理和解码方法,并给出GRIB资料中气象要素等值线的绘制方法.
关键词 GRIB 等值线 网格法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地网接触电势的计算 被引量:3
20
作者 鲁志伟 陈慈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6-48,共3页
由计算机回归校正,提出了计算矩形地网最大接触电势的公式,它较为准确,可供修订接地规程时参考。
关键词 矩形地网 接触电热 计算 变电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