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ormation resources reorganization and sharing platform of national scientific&technical document service in China
1
作者 Pan Wei,Yu Hao,LiJing Min Su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Standards(NLS), network technology and program development in the IT center of library of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the NLS of CNIS.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NLS of CNIS. 《China Standardization》 2011年第1期54-57,共4页
Reorganization of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scitech for abbreviation) documents an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have brought a great change in China's scitech documen... Reorganization of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scitech for abbreviation) documents an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have brought a great change in China's scitech documentation information sharing. It integrated not only information resources, but also systems, technologies and funds. High quality services and effective resources sharing are the main goals of the platform construction. The paper describes briefly the principles and aims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citech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networks. The services of the sharing platforms have been also intro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reorganization information servi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documents sharing platf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科技馆体系“十四五”阶段性发展研究报告
2
作者 钱岩 刘玉花 +2 位作者 刘巍 王姝婧 赵洋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5年第2期5-16,共12页
本文对现代科技馆体系在“十四五”期间的建设成效与存在问题进行阶段性总结。研究显示,科技馆体系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共享机制、省级创新实践、融合发展及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同时,体系仍面临架构不明晰、基层服务能力不足... 本文对现代科技馆体系在“十四五”期间的建设成效与存在问题进行阶段性总结。研究显示,科技馆体系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共享机制、省级创新实践、融合发展及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同时,体系仍面临架构不明晰、基层服务能力不足、标准化滞后及国际开放度有限等问题。未来科技馆体系需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协同机制、提升基层覆盖能力,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与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馆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 科普资源共享 科技馆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以中关村国基条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联盟为例
3
作者 张绍丽 张辉 +1 位作者 赫运涛 肖小平 《科技管理研究》 2025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科技资源因共享不足导致利用率低下,而产学研协同创新因缺少平台支撑略显乏力,因此,研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问题不仅必须且实为必要。通过国内外几种主要模式的比较研究,发现平台服务型模式是一种对政府主导模式和企业... 科技资源因共享不足导致利用率低下,而产学研协同创新因缺少平台支撑略显乏力,因此,研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问题不仅必须且实为必要。通过国内外几种主要模式的比较研究,发现平台服务型模式是一种对政府主导模式和企业运作模式有效补充的新型模式;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包含主体层、功能层、资源层以及保障层在内的平台型资源服务创新模式,并以中关村国基条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联盟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平台型资源服务创新模式拥有两个功能链条即资源共享功能链和协同创新功能链,并具备3个突出特点即“公益+服务”中介组织、“合作+共赢”利益共同体、“资源+创新”服务形式。基于此,提出资源共享、利益平衡、创新激励等运行机制,以及重视科技资源标准化规范化问题、开展全面系统的分布式治理、打造自主可控产业生态和正确应对机遇与挑战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资源共享 产学研协同创新 创新联盟 平台型资源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苏区红色资源整理挖掘的实践与思考--以《闽西革命史珍稀史料集》编辑出版为例
4
作者 张芳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25年第1期130-136,共7页
文章通过梳理总结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图书馆与该校中央苏区史研究中心联合整理挖掘中央苏区红色资源、编辑出版《闽西革命史珍稀史料集》的实践经历,提出中央苏区红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三点建议:一是福建、江西、广东三省文化主管部门加强... 文章通过梳理总结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图书馆与该校中央苏区史研究中心联合整理挖掘中央苏区红色资源、编辑出版《闽西革命史珍稀史料集》的实践经历,提出中央苏区红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三点建议:一是福建、江西、广东三省文化主管部门加强统筹协作,做好顶层设计;二是运用数字技术构建开放共享的中央苏区红色资源知识平台,实现跨地区、跨领域、跨主体的中央苏区红色资源共建共享;三是加强图书馆、档案馆和革命博物馆等红色资源管理部门与党校、高校及其他科研机构之间的联动协作,形成合力,创新红色资源传播形式,搭建全媒体传播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红色资源 整理挖掘 编辑出版 中国革命史 资源共享平台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馆体系共建共享现状、需求与对策研究
5
作者 刘玉花 谌璐琳 +2 位作者 莫小丹 宋岳龙 冯晓菁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5年第1期69-78,共10页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结合专家访谈等,研究发现当前已初步形成了“纵向一体、横向协同”的科技馆体系新型网状发展格局,但存在权责模糊、平台分散、激励机制缺失及基层人才短缺等结构性矛盾。需求分析表明,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丰富软...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结合专家访谈等,研究发现当前已初步形成了“纵向一体、横向协同”的科技馆体系新型网状发展格局,但存在权责模糊、平台分散、激励机制缺失及基层人才短缺等结构性矛盾。需求分析表明,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丰富软件资源及简化流程是核心诉求,不同机构对科普资源的差异化需求显著。对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循环机制,以数字科技馆为核心整合资源枢纽,构建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并通过人才交流与社会协作提升科普研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馆体系 共建共享 数字平台 知识产权 人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政策的演变及发展逻辑
6
作者 杨丽 类淑霞 +1 位作者 岳琦 王晋 《科技管理研究》 2025年第2期32-40,共9页
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已成为保障中国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战略支撑,而专门针对中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发展历程以及制度变迁的研究较少。因此,以1978—2022年期间中国颁布实施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根据改革开放以来中... 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已成为保障中国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战略支撑,而专门针对中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发展历程以及制度变迁的研究较少。因此,以1978—2022年期间中国颁布实施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根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与科技体制改革历程以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关键节点,将中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配置的政策演变划分为计划管理为主时期(1978—1992年)、市场导向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配置时期(1993—2003年)、以平台建设推进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优化配置与开放共享时期(2004—2011年)以及新形势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支撑高质量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各个时期的政策文本加以分析,总结中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政策的演变过程及内在发展逻辑。结果表明:经济与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管理演变的根本动力,科技的进步及创新发展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管理提出新需求。新时期下推进完善中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与发展,需要强化其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支撑,加快政府资源管理与服务模式转变,以立法推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高度重视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的有机结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基础条件资源 科技规划 科技资源 政策演变 开放共享 自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区域重症远程协同服务平台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波 张艳 +5 位作者 张梦娇 高原 潘凌 邱德松 石锐 康焰 《中国数字医学》 2024年第3期31-35,共5页
目的:建设跨区域重症远程协同服务平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与均衡分布,探索专科医联体建设新路径。方法:依托5G技术、KVM等技术建设跨区域重症远程协同服务平台。结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学科与信息中心,联合第三方医学信息服... 目的:建设跨区域重症远程协同服务平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与均衡分布,探索专科医联体建设新路径。方法:依托5G技术、KVM等技术建设跨区域重症远程协同服务平台。结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学科与信息中心,联合第三方医学信息服务商共同建设华西医院重症医学学科联盟远程重症协同系统,破解医疗信息跨院安全传输障碍,开发远程监护、远程会诊、远程实操、远程教育、远程质控5大功能模组,服务13省140家成员单位,提供会诊查房约250例/年,教学直播约200场/年。结论:现有通信相关技术可以成功建设跨区域重症远程协同服务平台,保障患者数据安全,提高远程协同效率,实现医疗资源、教学资源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域重症远程协同服务平台 5G技术 KVM技术 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数据开放能否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基于政府数据平台上线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国庆 李俊廷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4年第6期101-114,共14页
公共数据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资源,对地方经济政策的成功实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以中国地方政府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上线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2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公共数据开... 公共数据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资源,对地方经济政策的成功实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以中国地方政府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上线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2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公共数据开放是否有效促进了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研究发现:公共数据的开放显著推动了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并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在PSM-DID和工具变量回归分析中得到验证。机制检验发现:这一影响主要归因于区域信息壁垒的消除和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此外,公共数据开放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在不同地区间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别是在中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高以及公众环境关注度较高的地区,公共数据开放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为量化评估数据要素开放共享在绿色技术创新中的经济效应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激发各地数据要素的开发潜能,并为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开放 数据要素 区域绿色技术创新 政府数据平台 信息壁垒 科技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地区农业绿色高效用水科技攻关方向与对策建议
9
作者 崔宁博 尹飞虎 +6 位作者 龚道枝 贺秀斌 王智慧 谭春萍 靳皓琛 查宇璇 谭明东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9期19-24,共6页
川渝地区农业种植面积大、从业人员多、产业份额大、战略意义强,但该地区长期面临严重的季节性干旱和工程性缺水,且农业绿色高效用水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区域地位并不匹配,需提高农业节水抗旱减灾保产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川渝现... 川渝地区农业种植面积大、从业人员多、产业份额大、战略意义强,但该地区长期面临严重的季节性干旱和工程性缺水,且农业绿色高效用水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区域地位并不匹配,需提高农业节水抗旱减灾保产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川渝现代节水农业高质量发展。总结了川渝地区农业用水现状和高水效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了该地区农业绿色高效用水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展川渝农业绿色高效用水关键科技项目攻关、构建农业绿色高效用水专家智库、构建西南季节性干旱区农业绿色高效用水技术体系、建设特色水果产业节水科技创新中心、建立川渝农业绿色高效用水产业联盟等一系列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效农业 水资源利用 节水灌溉 科技攻关 川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背景下资源环境领域引领型人才育成体系创建与实践——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
10
作者 施耀斌 刘涛 杨丹慧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2期16-20,25,共6页
基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的背景,在分析资源环境领域研究生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新矛盾、新问题的基础上,武汉科技大学面向冶金钢铁行业、湖北加速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资源环境领域学科专业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创新“家国... 基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的背景,在分析资源环境领域研究生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新矛盾、新问题的基础上,武汉科技大学面向冶金钢铁行业、湖北加速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资源环境领域学科专业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创新“家国情怀教育、科学前沿引领”的教育基本内涵,构建“三协同三提升”的资源环境领域研究生培养思路,共建、共治、共享研究生科研、教学、实践的资源,探究“大资源大环境”学科专业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科产教协同的引领型人才培养路径,凝练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背景下资源环境领域引领型人才育成体系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领域 研究生培养 教育成本分担 引领型人才 武汉科技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端交流平台”内涵、构建思路与关键问题——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构建研究项目论证会综述
11
作者 林鑫 杜莹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CSSCI 2024年第1期146-152,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部署了“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这一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息息相关的战略任务。为进一步推动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构建的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部署了“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这一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息息相关的战略任务。为进一步推动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构建的研究与实践,华中师范大学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召开了学术研讨会议。会上,曾建勋教授依托课题研究作了专题报告,阐述了项目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与内容框架,14位来自高校、馆所、科协和企业的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探讨了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的内涵及构建思路,提出了高端交流平台构建中需要突破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学术资源库 科学交流平台 信息交流 科技情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创技术的智慧学习云平台的构架
12
作者 张寒冰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22期13-16,共4页
随着智慧学习云平台的应用和发展,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该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学习个性化和管理智能化,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文章介绍了智慧学习云平台的5个子系统,阐述了其从记录学习者在线行为到预测未来学习表现以及规... 随着智慧学习云平台的应用和发展,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该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学习个性化和管理智能化,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文章介绍了智慧学习云平台的5个子系统,阐述了其从记录学习者在线行为到预测未来学习表现以及规划最优学习路径的整个过程,以促进学习者更加高效的学习。文章提出界面设计、功能完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优化用户体验的策略,指出智慧学习云平台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学习云平台 信息技术 资源共享 个性化学习 管理智能化 用户体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述评及数字时代下的研究展望
13
作者 张晓明 施海柳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2期61-69,共9页
近年来我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更加科学地测度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优化资源配置路径、完善配置机制,助力科技创新,从传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概念内涵和测度对象、方法、指标体系等维度... 近年来我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更加科学地测度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优化资源配置路径、完善配置机制,助力科技创新,从传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概念内涵和测度对象、方法、指标体系等维度对中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厘清领域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分析相关指标体系常见问题以及提出改进建议,并结合数字化技术优势提出展望。基于中国知网和Elsevier/Springer收录的2000年以来58篇相关文献的分析结果显示:测度对象中,以针对地区等中观层面的研究最为丰富,并以面板数据为主,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区域未得到较深入、有针对性的研究;测度方法一般采用经典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计量分析方法等,近10年采用最多的是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也不乏采用多种方法 /模型的组合,但利用大数据技术基于全样本的研究较为缺乏;测度指标体系通常包括科技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指标体系,分别设置有一二级指标甚至更多级别的指标,但指标构建在系统性、科学性和独立性等方面仍有待改进,其中一级指标财力资源投入中未包括R&D经费外部支出、科技信息资源指标下的各二级指标项均已包含在科技财力资源的一级指标中、知识形态产出中包含多项相关性较强的二级指标等。基于此,针对上述存在问题,依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等权威信息文献,改进构建新的区域整体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其中以科技人力资源和科技财力资源作为决定性投入要素,选择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内外部总支出分别纳入相应的二级指标中。最后基于数字时代背景,展望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的领域延伸、方法改进、指标完善和政策支持,强调单列数据要素作为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测度指标,使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更加智能、高效和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效率测度方法 区域科技资源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投入-产出指标 指标改进 资源配置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能否促进城市创新水平提升——来自中国278个地级市层面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14
作者 邓荣荣 何龙兵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28,共14页
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水平有着显著影响,能够有效促进本地及相邻城市提升创新水平。基于2011—2019年中国27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多维度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与作用... 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水平有着显著影响,能够有效促进本地及相邻城市提升创新水平。基于2011—2019年中国27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多维度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在控制宏观环境政策及运用工具变量方式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中介效应表明,产业结构、资源配置及财政科技支出是数字经济促进区域创新水平提升的主要影响机制;(3)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水平存在明显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异质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越大,且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影响更为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完善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利用数字技术,合理配置资源要素;保持财政科技支出的稳步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区域创新水平 产业结构 资源配置 财政科技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科技赋能教育强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陆岷峰 《语言与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5-9,F0002,共6页
文本探讨了数字科技赋能教育强国的路径,分析了数字科技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特定价值与地位。通过文献综述,梳理教育强国的定义、目标及实现途径,介绍数字科技的概念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提出构建智能化教育平台、共享与优化教育... 文本探讨了数字科技赋能教育强国的路径,分析了数字科技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特定价值与地位。通过文献综述,梳理教育强国的定义、目标及实现途径,介绍数字科技的概念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提出构建智能化教育平台、共享与优化教育资源、发展与培训教师专业、培育学生数字素养、教育管理信息化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路径,并总结了数字科技赋能教育强国的重要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科技 教育强国 智能化教育平台 教育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适应度景观的国防科技产业联盟创新资源共享提升路径研究
16
作者 董昌其 彭康珺 +1 位作者 刘纪达 米加宁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77-87,共11页
国防科技产业联盟是助力跨军地多元异质性群体创新资源在军地二元结构间流动的重要组织模式。根据Kauffman的适应度景观理论,构建国防科技产业联盟创新资源共享路径研究框架,将创新资源共享视为生物演化交互系统,分析推进创新资源共享... 国防科技产业联盟是助力跨军地多元异质性群体创新资源在军地二元结构间流动的重要组织模式。根据Kauffman的适应度景观理论,构建国防科技产业联盟创新资源共享路径研究框架,将创新资源共享视为生物演化交互系统,分析推进创新资源共享诸多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首先,以文献知识图谱和核心文献为依据筛选国防科技产业联盟创新资源共享影响因素。其次,借助决策实验室分析方法,阐述基于适应度景观的国防科技产业联盟创新资源共享路径建模过程。最后,以H省国防科技产业联盟为案例,通过Python计算实验仿真生成创新资源共享行为的适应度景观攀爬图,探究国防科技产业联盟创新资源共享提升路径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此外,由于不同区域环境和案例主体资源禀赋与创新特征存在差异,可依据该研究框架对差异化国防科技产业联盟进行再辨识,进而探索符合自身特征的改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度景观理论 国防科技产业联盟 创新资源共享 军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研究——以福建省两大协同发展区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京星 林高原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9-57,65,共10页
基于2012-2021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和DEA-Tobit两步法,综合评价福建省各地级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及效率损失原因,并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福建省各地级市科技创新... 基于2012-2021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和DEA-Tobit两步法,综合评价福建省各地级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及效率损失原因,并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福建省各地级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不同城市和区域的影响存在差异。据此,建议以数字经济发展为抓手,打通科技创新资源要素流动壁垒;充分发挥协同发展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和地区,设计差异化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科技创新资源 配置效率 福建省 闽东北协同发展区 闽西南协同发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光坤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4年第4期55-57,60,共4页
通过分析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创新创业主体的服务需求,结合广州创新创业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广州创新创业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和运营的经验,探讨提出了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进一步创新发展“双创”服务平台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广州创新创业服务资源共享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平台背景下科技服务资源跨区域集成与共享中政府行为策略及协调
19
作者 黄晓琼 徐飞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1-157,共7页
针对云平台背景下地方政府间科技服务资源集成与共享问题,运用微分博弈理论与方法探讨了Nash非合作博弈及协同合作博弈两种情形下的博弈均衡解,提出了基于双向成本分担契约的科技资源共享行为协调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以自身利... 针对云平台背景下地方政府间科技服务资源集成与共享问题,运用微分博弈理论与方法探讨了Nash非合作博弈及协同合作博弈两种情形下的博弈均衡解,提出了基于双向成本分担契约的科技资源共享行为协调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Nash非合作博弈是不可取的,采用双向成本分担契约可以有效协调政府的资源共享行为;与Nash非合作博弈情形相比,双向成本分担契约下地方政府的最优资源共享努力程度及最优收益均有所提升;政府承担的最优成本分担率与本地市场需求规模正相关,与竞争对手市场需求规模、企业加入云平台的成本及企业对加入成本的敏感系数负相关;云平台可通过调整企业加入平台的成本来干预地方政府的策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共享 微分博弈 协调 地方政府 区域科技服务 云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与粤苏科技创新能力的比较及提升对策
20
作者 何晓柯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4期28-36,共9页
近年来浙江与广东、江苏同处于中国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位置,但与粤苏两省相比,浙江科技创新整体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借鉴目前主流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方式,基于投入产出视角,并关注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利用2018至2022年国家和... 近年来浙江与广东、江苏同处于中国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位置,但与粤苏两省相比,浙江科技创新整体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借鉴目前主流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方式,基于投入产出视角,并关注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利用2018至2022年国家和浙粤苏有关统计年鉴,从科技投入强度、科技创新平台实力、科技成果转化3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浙江科技创新的相对弱势和制约因素。结果表明:浙江的科技研发投入水平总体不高,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高层次、领军型科技人才总量少,人才引进培养的效益尚未突显,同时科技创新人才分布结构不均衡,企业和基层创新人才少;科研机构特别是企业研发机构总体实力偏弱,重大创新平台和载体还比较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速度偏慢,总体技术供给能力偏弱;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仍然不高,专利申请和授权数以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偏少,新产品销售收入和外向度偏低,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还不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建议浙江从打造人才集聚地、原创性成果策源地、引领性企业成长地、开放型创新协作地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赋能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 能力评价 投入产出 科技创新平台 省际比较 区域科技创新 浙粤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