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与生化S指数评定兔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晓媛 马苏美 +3 位作者 王蕊 姚亚宁 杨东红 冯菲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4年第7期433-436,共4页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技术与血清生化指标S指数在兔肝纤维化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2只家兔皮下注射5%硫代乙酰胺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实验组),8只家兔于颈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于造模第4、8、12周末行ARFI和血...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技术与血清生化指标S指数在兔肝纤维化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2只家兔皮下注射5%硫代乙酰胺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实验组),8只家兔于颈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于造模第4、8、12周末行ARFI和血清实验室检查,获取肝脏剪切波速度(SWV),计算S指数,取肝脏制作标本行病理肝纤维化分期,比较SWV与S指数在兔肝纤维化分期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中29只家兔造模成功,肝纤维化分期S1、S2、S3、S4期分别为10只、8只、7只、4只;另3只家兔肝脏严重炎症坏死而无纤维化。SWV与S指数均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大,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WV较S指数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具有更显著的相关性(r=0.724、0.472,P﹤0.05);应用SWV和S指数诊断肝纤维化程度≥S1、≥S2、≥S3、S4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87、0.82、0.89和0.76、0.75、0.71、0.74。结论 ARFI较生化S指数能更准确地诊断兔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 s指数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与针刺穴位对中老年大鼠腹部脂肪及体重、腰围、Lee’s指数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房美玉 郑澜 +2 位作者 周建社 陈锐 李善妮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314-314,共1页
探讨有氧运动训练与针刺穴位对中老年大鼠腹部脂肪、体重、体长、腰围及Lee’s指数影响的变化规律。选用32只 16月龄雄性SD健康大鼠 ,随机分成对照组、运动训练组、针刺穴位组和运动针刺结合组 ,均以普通饲料喂养。运动组大鼠在动物跑... 探讨有氧运动训练与针刺穴位对中老年大鼠腹部脂肪、体重、体长、腰围及Lee’s指数影响的变化规律。选用32只 16月龄雄性SD健康大鼠 ,随机分成对照组、运动训练组、针刺穴位组和运动针刺结合组 ,均以普通饲料喂养。运动组大鼠在动物跑台上进行跑步训练 ,每日下午 6点~晚 8点进行。据BedfordTG等的研究采用速度 2 0m/min ,坡度 5°(相当于 6 5 %~ 75 %VO2 max)训练 ,持续时间从 2 0min/次开始 ,逐增加至 6 0min/次 ,每周 3次 (隔日 1次 ) ,共12周 ;针刺组大鼠在动物固定器上仰卧位 ,选穴后三里、天枢、中脘、阴陵泉 (两侧交替轮换取穴 ) ,32号 1寸毫针刺入3~ 5mm ,接通电针治疗仪 ,低强度刺激 (频率 10Hz、1 5V的连续波 ) ,以不引起肌肉颤动为准 ,留针 10min ,每周 3次(隔日 1次 ) ,共 12周 ;运动针刺结合组大鼠采用运动训练与针刺穴位两项交替进行 ,每周各 3次 ,方法同运动训练组和针刺穴位组 ,共 12周。实验过程中记录大鼠进食、水量 ,测体重、体长及腰围 ,计算Lee’s指数 ,并观察大便质量、睡眠等状态 ,实验结束后剖腹称重腹内脂肪量。结果表明 :运动针刺结合的减肥方法对大鼠有良好的降脂、减重、缩腰的作用 (P <0 0 0 1) ;单一的针刺减肥具有减重、降脂、缩腰作用 (P <0 0 1) ;单一的运动减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针刺穴位 中老年大鼠 腹部脂肪 体重 腰围 Lee’s指数 运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与共轭亚油酸对青春期肥胖大鼠能量代谢、体重和Lee’s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皓月 柏友萍 +3 位作者 林潺 吴琳 孙明明 崔嘉琴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82-86,共5页
为探讨运动与共轭亚油酸(CLA)对青春期肥胖大鼠在8周减肥过程中的能量代谢、体重和Lee’s指数的影响,在大鼠建模后,取32只肥胖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肥胖对照组、单纯CLA组、单纯运动组、运动结合CLA组.实验方案设计为:动... 为探讨运动与共轭亚油酸(CLA)对青春期肥胖大鼠在8周减肥过程中的能量代谢、体重和Lee’s指数的影响,在大鼠建模后,取32只肥胖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肥胖对照组、单纯CLA组、单纯运动组、运动结合CLA组.实验方案设计为:动物跑台速度21-25m/min,60min/次,CLA采用1.6g/(kg·d)灌胃,5次/周,连续8周,每周测定体重、体长、计算Lee’s指数,并采用大鼠代谢系统测大鼠运动后即刻状态吸氧量和能量消耗.结果显示:8周过程中,干预各组表现出运动后即刻肌肉吸氧量、总吸氧量、肌肉能耗和总能耗明显高于对照组,运动组高于单纯CLA组,在第8周表现最明显;体重增长幅度表现为运动组和运动结合CLA组均低于单纯CLA组、对照组;Lee’s指数表现为干预各组在第8周均低于对照组.得出青春期肥胖大鼠伴随周龄的增加,体重呈上升趋势,而肌肉吸氧量和总吸氧量、肌肉能耗和总能耗呈下降趋势,8周不同干预方法均能抵抗其下降,并且能抑制体重增加和降低Lee’s指数,运动结合CLA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共轭亚油酸 青春期肥胖 能量代谢 体重 Lee’s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袭性指标S指数与血清HA联合诊断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祥德 郑红波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非侵袭性诊断指标S指数与血清透明质酸(HA)联合应用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CHB患者行肝活检分期,参照有关文献通过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小板(PLT)和白蛋白(Alb)三个常规项目计算S指数[S指...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非侵袭性诊断指标S指数与血清透明质酸(HA)联合应用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CHB患者行肝活检分期,参照有关文献通过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小板(PLT)和白蛋白(Alb)三个常规项目计算S指数[S指数=1000×GGT/(PLT×Alb2)],同时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HA。结果:单用S指数(以0.1为阴性界值,0.5为阳性界值)作为排除和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指标,可避免44.7%(34/76)的肝活检,其准确率为73.5%(25/34);用HA对未被S指数确定的42例患者进行再评价,又可避免57.1%(24/42)的肝活检,其准确率为79.2%(19/24);将S指数与血清HA进行联合应用,则可避免76.3%(58/76)的肝活检,其准确率为75.9%(44/58)。结论:S指数与血清HA的联合应用及动态监测可提高无创评估CHB肝纤维化的诊断效率,减少或避免肝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非侵袭性诊断 s指数 透明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运动结合共轭亚油酸对青春期肥胖大鼠能量代谢、体重及Lee`s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吴琳 柏友萍 +3 位作者 林潺 张皓月 陈晨 崔嘉琴 《四川体育科学》 2016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结合共轭亚油酸(CLA)在8周减肥过程中对青春期肥胖大鼠能量代谢、体重及Lee`s指数的影响。方法:大鼠建模7周后,取40只肥胖倾向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OC、OCC、OLC、OMC、OHC组,低、中、高运动强度分别定...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结合共轭亚油酸(CLA)在8周减肥过程中对青春期肥胖大鼠能量代谢、体重及Lee`s指数的影响。方法:大鼠建模7周后,取40只肥胖倾向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OC、OCC、OLC、OMC、OHC组,低、中、高运动强度分别定为15-18m/min、21-25 m/min、28-32 m/min,时间60min/天,CLA灌喂1.6g/kg,5次/周,持续8周。每周测体重、体长、计算Lee`s指数,采用大鼠代谢系统测大鼠运动后即刻状态耗氧量和能量消耗。结果:8周干预过程中,耗氧量和能量消耗表现为OCC组高于OC组(P<0.01),OLC、OMC、OHC组均高于OCC组(P<0.05,P<0.01);体重表现为OLC、OMC、OHC组体重增长幅度均明显低于OC、OCC组(P<0.05,P<0.01),Lee`s指数均表现第8周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不同强度运动之间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青春期肥胖大鼠伴随周龄的增加体重呈上升趋势,而肌肉吸氧量和总吸氧量、肌肉耗能和总耗能呈下降趋势,8周不同干预方法均能抵抗其下降,并且能抑制体重增长幅度和降低Lee’s指数,运动结合CLA优于单纯补充CLA,受运动强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强度 共轭亚油酸 能量代谢 体重 Lee’s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指数评价轻型慢乙肝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宋诗雅 朱肖鸿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诊断模型S指数用于评价轻型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63例轻型慢乙肝患者血清学指标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血清白蛋白(... [目的]探讨无创诊断模型S指数用于评价轻型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63例轻型慢乙肝患者血清学指标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及活体肝穿刺病理结果。利用无创诊断公式计算S指数,作受试者工组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oncentration,AUC),分析及评估S指数的诊临床断价值。[结果]S指数值与肝纤维化程度成正相关。预测有无肝纤维发生时,最佳诊断阈值0.04、真阳性率87.0%、假阳性率47.5%、AUC 0.690,诊断准确度中等;预测明显肝纤维化的发生时,最佳诊断阈值0.04、真阳性率100%、假阳性率36.8%、AUC0.664,诊断准确度较低。[结论]S指数用于预测轻型慢乙肝患者有无肝纤维化的发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对于区分患者有无明显肝纤维化则诊断准确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无创诊断模型 肝组织病理 s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RI及S指数与乙型肝炎肝硬化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15
7
作者 马丽君 何聪 《肝脏》 2019年第4期448-449,共2页
目的研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单一血清学指标、APRI、S指数判断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评估的准确性。方法选择129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及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证实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入选患者行Child-Pugh分级,其中... 目的研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单一血清学指标、APRI、S指数判断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评估的准确性。方法选择129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及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证实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入选患者行Child-Pugh分级,其中A级58例,B级62例,C级9例。记录患者入院第二日所查血清白蛋白(Al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小板(PLT)数值,采用ROC曲线评价各指标的灵敏度(sensitivity)、特异度(specificity)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并分析诊断公式APRI和S指数的诊断效率。结果血清Alb是诊断效率最优的指标,当界值为34.4时,AUC为0.820(95%CI:0.739~0.884,P<0.01)。其次为PLT、GGT、APRI及S指数,AUC分别是0.607、0.524、0.658、0.648。AST不能作为评价肝功能A级与B级的指标(P>0.05)。AUC正态性Z检验结果提示除Alb外,余各指标之间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诊断公式APRI和S指数在评价乙肝肝硬化患者是否处于失代偿期中并不优于Alb、PLT和GGT等单一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ROC曲线 APRI s指数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度值联合S指数对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许斌 孙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746-750,共5页
目的:研究肝硬度值(LSM)联合S指数预测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的1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集一般资料,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肝纤维化四项、LSM检测,计算S指数... 目的:研究肝硬度值(LSM)联合S指数预测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的1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集一般资料,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肝纤维化四项、LSM检测,计算S指数、APRI和FIB-4指数,并进行肝穿刺活检。绘制各模型诊断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ROC曲线,比较各模型之间的AUROC。结果:根据肝穿刺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无显著纤维化组(n=86)、显著纤维化组(n=71)、肝硬化组(n=30),3组间年龄、PLT、GGT、ALB、S指数、HA、LN、LSM水平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指数与肝纤维化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s=0.738,P<0.001)。S指数和LSM诊断显著纤维化的AUC分别为0.873和0.792,诊断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966和0.879。两者联合诊断显著纤维化和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908和0.988。联合检测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AUROC显著高于LSM、APRI和FIB-4(P<0.001),但与S指数的AUROC无明显差异(P=0.070)。联合检测诊断肝硬化的AUROC均高于LSM、APRI和FIB-4(P<0.05)。结论: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联合S指数在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硬度值 s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硬度检测和S指数变化及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郝岸华 杜忠彩 +1 位作者 周林 马磊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30-63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硬度检测(LSM)和S指数变化及在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CHB患者95例,均接受肝穿刺活检,采用Scheuer System评分系统评估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使用超...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硬度检测(LSM)和S指数变化及在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CHB患者95例,均接受肝穿刺活检,采用Scheuer System评分系统评估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使用超声弹性成像仪行肝脏硬度检测(LSM),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计算S指数。应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断LSM和S指数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效能。结果在95例CHB患者中,经肝组织学检查发现非显著性炎症患者66例,显著性炎症者29例及肝纤维化分期S0~S1者62例,S2者19例和S3~S4者14例;显著性炎症CHB患者LSM和S指数分别为(9.6±1.2)kPa和(0.9±0.2),显著高于非显著性炎症CHB患者【分别为(6.7±0.8)kPa和(0.5±0.1),P<0.05】;肝纤维化S3~S4的CHB患者LSM和S指数分别为(11.2±2.3)kPa和(1.1±0.2),显著高于肝纤维化S2的CHB患者【分别为(8.4±1.5)kPa和(0.9±0.2),P<0.05】或肝纤维化S0~S1的CHB患者【分别为(5.7±1.1)kPa和(0.4±0.1),P<0.05】;LSM和S指数诊断显著性肝纤维化的AUC分别为0.891(95%CI:0.811~0.946,P<0.001)和0.889(95%CI:0.808~0.944,P<0.001),其敏感度分别为0.879和0.727,特异度分别为0.807和0.887;LSM和S指数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的AUC分别为0.872(95%CI:0.787~0.932,P<0.001)和0.807(95%CI:0.713~0.881,P<0.001),其敏感度均为0.786,特异度分别为0.938和0.765。结论CHB患者LSM和S指数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监测LSM和S指数变化有助于评估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脏硬度检测 s指数 肝纤维化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干旱规律的探讨——S指数在干旱分析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敏志 郝文俊 《内蒙古气象》 1993年第1期1-9,共9页
关键词 内蒙古 干旱规律 s指数 气候变暖 分布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成果创新力指标S指数的设计与实证 被引量:20
11
作者 宋歌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86,124,共11页
[目的 /意义]探讨成果创新力指标设计原则、原理,提出相应指数并进行实证研究,为科研评价体系中创新力评价维度的确立提供理论与指标参考。[方法 /过程]首先,结合经典指标的设计经验、科研评价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库恩范式转换理论,明确... [目的 /意义]探讨成果创新力指标设计原则、原理,提出相应指数并进行实证研究,为科研评价体系中创新力评价维度的确立提供理论与指标参考。[方法 /过程]首先,结合经典指标的设计经验、科研评价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库恩范式转换理论,明确成果创新力指标的设计原则。其次,通过对科学发展过程、科研创新产生与扩散机制等的研究,说明成果创新力指标的设计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S指数及累加S指数的计算公式。最后,进行指数计算、与影响力指数的对比分析、不同扩散阶段的精细评价及成果创新力分区等实证分析。[结果/结论]讨论S指数可靠性,总结指数特性、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并对其在创新扩散现象与规律研究、促进学术规范、确立科研评价体系创新维度中能够起到的作用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评价指标科 研成果评价 s指数 创新产生机制 创新扩散机制
原文传递
针刺对不同性别单纯性肥胖大鼠Lee's指数与Leptin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董乃相 张书义 +4 位作者 梁玉磊 许晓康 肖红玲 孙永辉 孙立虹 《中医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846-848,共3页
目的:比较针刺干预对不同性别单纯性肥胖大鼠Lee’s指数和血、脑瘦素(Leptin)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塑形效果与性别的差异性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谷氨酸钠和高脂饮食诱导法制造下丘脑性肥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雌组、雄组,治疗雌... 目的:比较针刺干预对不同性别单纯性肥胖大鼠Lee’s指数和血、脑瘦素(Leptin)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塑形效果与性别的差异性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谷氨酸钠和高脂饮食诱导法制造下丘脑性肥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雌组、雄组,治疗雌组、雄组,另设正常雌组、雄组,每组8只大鼠。治疗组毫针刺曲池、中脘、关元、后三里、丰隆、三阴交穴,每日1次,连续治疗28 d。观察治疗前后雌、雄两组大鼠Lee’s指数和血清、下丘脑Leptin含量的变化,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与模型雌组、雄组比较,治疗雌组、雄组的Lee’s指数和血清、下丘脑Leptin的含量均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雄组优于治疗雌组(P<0.05)。结论:针刺对雌雄两性单纯性肥胖大鼠均可起到减肥作用,但在减肥塑形方面,对雄性的疗效优于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单纯性肥胖 Lee’s指数 瘦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期刊评价的s指数构造及实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雯 陈荣 刘颖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9-196,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被引频次的sc指数和基于下载频次的sd指数在多学科期刊评价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2011—2015年理、工、农、医、社会科学五大学科期刊的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为基础,构造期刊sd指数与sc指数,比较2... 【目的】探讨基于被引频次的sc指数和基于下载频次的sd指数在多学科期刊评价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2011—2015年理、工、农、医、社会科学五大学科期刊的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为基础,构造期刊sd指数与sc指数,比较2011—2015年不同学科样本期刊的sd指数、sc指数的相关性变化情况以及与其他期刊评价指标的关系。【结果】与h指数相比,s指数更适合综合评价期刊的影响力; 2011—2015年理、工、农、医学科样本期刊的sd指数、sc指数相关性高于社会科学,各学科在2013年和2014年相关系数波动较大;除社会科学学科外,2011—2015年其余学科样本期刊的sd指数、sc指数与其他期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相差不大。【结论】s指数作为期刊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期刊评价中需要考虑不同时间、不同学科期刊的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指数 H指数 G指数 r指数 期刊评价
原文传递
新疆阿勒泰地区暖季S干旱指数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庄晓翠 赵正波 +1 位作者 杨森 张林梅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1年第3期444-450,共7页
运用新疆阿勒泰地区1961-2009年7个测站暖季(4-10月)月降水量与无降水日数定义了S干旱指数,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Morlet小波变换对该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指数能较好地反映阿勒泰地区的干旱情况。暖季近49a来极端干旱和... 运用新疆阿勒泰地区1961-2009年7个测站暖季(4-10月)月降水量与无降水日数定义了S干旱指数,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Morlet小波变换对该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指数能较好地反映阿勒泰地区的干旱情况。暖季近49a来极端干旱和极端湿润出现了3a和1a;区域中,东部两站无极端干旱年,其它站有极端干旱年;布尔津和吉木乃站有1a和2a的极端湿润年,其它站无极端湿润年。各季中,春秋季分别出现了2a和1a极端干旱年,无极端湿润年;夏季出现了2a极端干旱年和3a极端湿润年;各区域极端干旱和极端湿润年分布较复杂。暖季20世纪80、90年代以湿润为主,其它时间以干旱为主;春季60年代以干旱为主,其它时间以湿润为主;夏季年代变化基本与暖季一致;秋季608、0年代以湿润为主,其它时间以干旱为主。该地区暖季及各季S指数趋势变化不显著。小波分析表明,S指数存在着明显不同的年代际和年际尺度的周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阿勒泰 暖季 s干旱指数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指数对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癌合并慢性乙肝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刀辰冉 陈义发 +2 位作者 阿力木江·买合木提 徐磊 陈姚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74-278,共5页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指标S指数对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癌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根治性肝切除术后复发和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术的287例符合米兰标...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指标S指数对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癌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根治性肝切除术后复发和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术的287例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癌合并CHB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248例,女39例;年龄22~78岁,中位年龄为51岁。采用ROC曲线确定S指数的最佳界值,根据最佳界值分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行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S指数≤0.16组(低S指数组)患者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0.1%、73.6%、62.4%,S指数>0.16组(高S指数组)相应为80.7%、52.4%和40.8%;低S指数组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7.5%、86.0%、81.1%,高S指数组相应为95.2%、72.9%、60.7%;高S指数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较差(HR=1.994,2.687;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S指数>0.16是患者术后无瘤生存和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1.837,2.309;P<0.05)。结论S指数可作为临床预测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癌合并CHB患者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S指数>0.16提示术后复发率高,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炎 乙型 慢性 s指数 纤维化-4 预后
原文传递
蒙药蓝刺头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密度、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Lee’s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军 李昕 +3 位作者 王雄耀 师建平 董重阳 常虹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1-6,共6页
目的观察蒙药蓝刺头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模型大鼠骨密度(BMD)、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Lee’s指数的影响。方法将56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己烯雌酚组,强骨胶囊组,蓝刺头高、中、低剂量组7组,每组8只。假... 目的观察蒙药蓝刺头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模型大鼠骨密度(BMD)、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Lee’s指数的影响。方法将56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己烯雌酚组,强骨胶囊组,蓝刺头高、中、低剂量组7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不切除卵巢,仅切除卵巢周围少量脂肪;其余各组均切除卵巢建立PMOP大鼠模型,90 d后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90 d。比较各组模型期和治疗期的Lee’s指数,末次给药后的右侧股骨干骺端BMD及骨小梁体积分数(BV/TV);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BMP-2光密度值,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MD、BV/TV及BMP-2光密度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己烯雌酚组、强骨胶囊组及蓝刺头各剂量组BMD、BV/TV均明显升高,己烯雌酚组、强骨胶囊组及蓝刺头中剂量组BMP-2光密度值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模型期及治疗期体质量、Lee’s指数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己烯雌酚组、强骨胶囊组及蓝刺头各剂量组治疗期Lee’s指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药蓝刺头能明显升高PMOP模型大鼠BMD、BV/TV及BMP-2表达,降低Lee’s指数,从而有效抗PM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蒙药蓝刺头 骨密度 骨形态发生蛋白-2 Lee’s指数 雌激素经典通路 大鼠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DNA倍体、S期细胞指数及增殖指数测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夏宗江 赵松 +1 位作者 胡伟 崔广晖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3-164,共2页
关键词 肺肿瘤 DNA倍体 s期细胞指数 增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随机微分方程的a.s.指数稳定性
18
作者 刘翙 徐丽丽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4期63-67,共5页
基于It?随机微积分理论,运用Lyapunov函数的方法,Borel-Cantelli引理及随机分析技巧得到了带脉冲随机微分方程零解a.s.指数稳定的条件.
关键词 随机微分方程 脉冲 a.s指数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信号的电离层S_4指数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凤华 袁洪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8,共6页
电波穿越电离层时,由于受到电离层不均匀结构的影响,电波的幅度、相位、时延等有时会发生快速抖动,这就是所谓的电磁波电离层闪烁现象.电离层闪烁会影响卫星通信系统的质量和导航系统的精度.本文分析了GPS信号研究电离层闪烁的基本原... 电波穿越电离层时,由于受到电离层不均匀结构的影响,电波的幅度、相位、时延等有时会发生快速抖动,这就是所谓的电磁波电离层闪烁现象.电离层闪烁会影响卫星通信系统的质量和导航系统的精度.本文分析了GPS信号研究电离层闪烁的基本原理,讨论了电离层闪烁监测中S_4指数的计算方法及其修正方法.通过数据模拟,评估了原始S_4指数计算方法及其修正方法的性能特点.针对原始S_4指数计算方法及修正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修正方法,并采用实测GPS数据对上述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是有效的和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电离层闪烁 s4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填路堤沉降回归的一种改进计算方法——S曲线指数法
20
作者 曹兴松 郑治 《西南公路》 2006年第1期10-15,共6页
针对目前山区高填软基路堤预估计算方法存在的缺陷,通过西南山区某公路高填路堤和软基路段工后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反分析,首次提出了改进的S曲线指数法分析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填路堤 沉降回归 s曲线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