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脑损伤后血清S100蛋白质类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与甲基强的松龙的干预作用(英文)
1
作者 廖创新 王海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1期145-147,共3页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S100蛋白质类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血清浓度与脑损害的程度呈正相关,用于评价脑损伤的程度和预后,但血清S100蛋白质类和磷酸丙酮酸水合酶水平是否可作为评价糖皮质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治疗作用的指标。...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S100蛋白质类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血清浓度与脑损害的程度呈正相关,用于评价脑损伤的程度和预后,但血清S100蛋白质类和磷酸丙酮酸水合酶水平是否可作为评价糖皮质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治疗作用的指标。目的:观察血清S100蛋白质类和磷酸丙酮酸水合酶变化,探讨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材料:实验于2003-09在广州医学院神经研究所完成。选择SD大鼠72 只。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8只,对照组和治疗组大鼠各32只,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分为伤后1,6,12,24 h组,每个小组 8只。①造模:采用Feeney法造成鼠脑挫裂伤模型后,正常组只行开颅手术,不作头颅打击。②给药及取材:治疗组大鼠致伤后即刻腹腔内注射30 mg/kg甲基强的松龙,对照组则即刻腹腔内注射30 mg/kg生理盐水。正常组不注射药物,开颅后随即断头取血;对照组和治疗组大鼠分别在伤后1,6,12,24 h时间点断头取血,离心后取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作血清S100蛋白质类和磷酸丙酮酸水合酶水平检测。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血清S100蛋白质类水平。②各组大鼠血清磷酸丙酮酸水合酶水平。结果:72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正常组血清S100蛋白质类 (0.35±0.029)μg/L,除伤后24 h治疗组血清S100蛋白质类与正常组无差异外,对照组和治疗组血清S100蛋白质类水平均比正常组高 (P<0.01或P<0.05);治疗组在伤后6,12 h和24 h比对照组血清 S100蛋白质类低(P<0.01或P<0.05)。②正常组血清磷酸丙酮酸水合酶(8.35+1.01)μg/L,除伤后24 h对照组和治疗组血清磷酸丙酮酸水合酶与正常组无差异外,其余时间点对照组和治疗组血清磷酸丙酮酸水合酶水平均比正常组高(P<0.01);治疗组在伤后1,6,12 h时间点比对照组血清磷酸丙酮酸水合酶低(P<0.01或P<0.05)。结论:大鼠颅脑损伤后血清S100蛋白质类和磷酸丙酮酸水合酶可以作为反映脑损伤程度的标志物,甲基强的松龙对损伤的脑组织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s100蛋白质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甲泼尼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类医用高分子微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黄晶星 李敏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5-97,F0004,共4页
蛋白质类医用高分子是一类重要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合成医用高分子材料已成为可能。微生物合成除了大规模、低成本的特点外,还可对蛋白质高分子进行分... 蛋白质类医用高分子是一类重要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合成医用高分子材料已成为可能。微生物合成除了大规模、低成本的特点外,还可对蛋白质高分子进行分子设计,从而赋予其新的材料性能,以满足不同的需要。该文综述了蛋白质类医用高分子(胶原与明胶、弹性蛋白、丝蛋白)微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指出微生物合成的原理方法及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合成 蛋白质医用高分子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萼甲素在体外对DNA,RNA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淑香 俞惠然 +4 位作者 杨淑云 刘淑琴 杨晶华 邵泽生 隋全正 《药学实践杂志》 CAS 1990年第3期62-64,共3页
本实验采用<sup>3</sup>H—TdR、<sup>2</sup>H—udR、<sup>3</sup>H—Leucine在体外掺入S<sub>180</sub>腹水癌细胞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探讨蓝萼甲素对DNA、RNA和蛋白质合成的抑制... 本实验采用<sup>3</sup>H—TdR、<sup>2</sup>H—udR、<sup>3</sup>H—Leucine在体外掺入S<sub>180</sub>腹水癌细胞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探讨蓝萼甲素对DNA、RNA和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呈剂量相关性。对DNA、RNA的抑制发生较早,恢复较快,对蛋白质作用持久、且均为可逆性抑制。蓝萼甲素(glaucocclyxinA)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蓝萼香茶菜(Isodom glaucocalyx kudo)的一种二萜类成份,经药理实验证明:蓝萼甲素具有细胞毒作用,对艾氏腹水癌有一定抑制作用,体内对S<sub>180</sub>实体瘤实验抑制率达30.4%(10mg/kg×7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甲素 DNA RNA 艾氏腹水癌 香茶菜属 抑制作用 蓝萼香茶菜 剂量相关性 抑制率 蛋白质生物合成 二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分子结合域缺失对钙周期结合蛋白生物学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宁晓暄 孙世仁 +3 位作者 张坤 龚卫琴 张珊红 李源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968-971,共4页
目的:探讨S100结合域的缺失对钙周期素结合蛋白(CacyBP/SIP)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野生型CacyBP/SIP及S100结合域截短突变的真核表达载体(分别为pFLAG-CacyBP和pFLAG-△S100),脂质体法转染至人胃癌细胞系MKN45,四唑盐(MTT)比色法... 目的:探讨S100结合域的缺失对钙周期素结合蛋白(CacyBP/SIP)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野生型CacyBP/SIP及S100结合域截短突变的真核表达载体(分别为pFLAG-CacyBP和pFLAG-△S100),脂质体法转染至人胃癌细胞系MKN45,四唑盐(MTT)比色法观察细胞生长,平板克隆实验及裸鼠成瘤实验检测转染细胞的体外和体内成瘤性。结果:成功构建了野生型CacyBP/SIP及△S100截短突变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MKN45细胞。野生型CacyBP/SIP及△S100截短突变的CacyBP/SIP均能抑制胃癌细胞MKN45的增殖,使MKN45细胞的体外及体内成瘤性降低,但是截短突变CacyBP/SIP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成瘤性的作用更强。结论:CacyBP/SIP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恶性表型,而阻断S100分子与CacyBP/SIP的结合能增强CacyBP/SIP这种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钙结合蛋白质类/遗传学 s100蛋白质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N_3S型类肽配体的合成及其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齐传民 郭雪峰 +3 位作者 张华北 李波 冯淑娟 杨凌春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8-432,共5页
目的 探索新的含多肽心、肾显像剂的合成方法。方法和结果 以巯基乙酸为初始原料 ,通过 5步反应设计合成了 5个新的N3S型类肽配体 ,其结构经谱学鉴定 (IR ,1 HNMR ,MS和元素分析 ) ;并进行了锝 99m放射性标记 ,研究了其在小鼠体内的... 目的 探索新的含多肽心、肾显像剂的合成方法。方法和结果 以巯基乙酸为初始原料 ,通过 5步反应设计合成了 5个新的N3S型类肽配体 ,其结构经谱学鉴定 (IR ,1 HNMR ,MS和元素分析 ) ;并进行了锝 99m放射性标记 ,研究了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特征。巯基的保护方法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提出了较新颖的活泼酯与氨基酸偶联的实验条件。结论 小鼠体内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 ,99Tcm MPNM ,99Tcm MPNE和99Tcm MVNM有较高的心肌初始摄取和较快的血清除速度 ,99Tcm MPG2 有较好的肾初始摄取和肾 血活度比值 (约为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s肽配体 锝-99m放射性标记 小鼠 生物分布 心肾显像剂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CCL5和S100A4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永云 李娟娟 +1 位作者 赵迎春 陈创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CC类趋化因子5(CC chemokine ligand 5,CCL5)和S100钙结合蛋白A4(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A4,S100A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2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和30例癌旁乳腺组织中CCL5和S10... 目的探讨CC类趋化因子5(CC chemokine ligand 5,CCL5)和S100钙结合蛋白A4(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A4,S100A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2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和30例癌旁乳腺组织中CCL5和S100A4的表达情况及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正常乳腺组织中CCL5与S100A4均不表达,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5.9%和59.0%,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乳腺癌组织中CCL5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和病理类型有关(均P<0.05),与年龄、肿瘤最大径、病理分级、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Ki-67表达无关(均P>0.05);乳腺癌组织中S100A4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与年龄、肿瘤最大径、病理分级、病理类型、ER、PR、HER2和Ki-67表达无关(均P>0.05)。CCL5和S100A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99,P<0.05)。CCL5与乳腺癌复发呈正相关(OR=5.980,P<0.01),S100A4与乳腺癌复发无相关性(OR=1.220,P=0.687)。生存分析表明,CCL5阴性组及S100A4阴性组无瘤生存时间均大于其对应阳性组(均P<0.05);联合检测显示,CCL5(+)S100A4(+)组无瘤生存时间小于CCL5(+)/S100A4(+)组与CCL5(-)S100A4(-)组(均P<0.05)。结论 CCL5、S100A4在乳腺癌浸润、转移中起一定促进作用,两者可作为判定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联合检测可鉴别乳腺癌预后较差亚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趋化因子CCL5/生物合成 s100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基因表达 淋巴转移 肿瘤侵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对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S-100B蛋白和血糖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溢华 许民辉 +4 位作者 徐伦山 邱俊 周继红 江涌 陈礼刚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3486-3487,共2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对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S-100B蛋白水平和血糖以及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意义。方法将4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规组。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维持在33~35...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对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S-100B蛋白水平和血糖以及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意义。方法将4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规组。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维持在33~35℃,根据病情维持3~5d。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天动态检测脑脊液中S-100B蛋白及血糖水平。3个月后对患者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结果亚低温治疗后脑脊液S-100B蛋白及血糖水平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OS评分亚低温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早期亚低温治疗能显著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S-100B蛋白水平,改善糖代谢紊乱,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亚低温 s100蛋白质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儿茶酚胺、S-100蛋白及D-乳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美芬 陈韬 +3 位作者 顾涛 罗云娇 杜曾庆 王明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968-197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HFMD)患儿儿茶酚胺(CA)、S-100蛋白和D-乳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4—7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感染科住院并确诊为HFMD的患儿129例。使用GC-2016γ放射免疫计数仪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CA测... 目的探讨不同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HFMD)患儿儿茶酚胺(CA)、S-100蛋白和D-乳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4—7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感染科住院并确诊为HFMD的患儿129例。使用GC-2016γ放射免疫计数仪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CA测定[主要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AD)、多巴胺(DA)];使用美国宝莱特ELx800NB酶标仪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S-100蛋白测定;使用美国宝莱特ELx800NB酶标仪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D-乳酸测定;使用德国ABI公司生产的7500PCR扩增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粪便病原体的检测及分型。结果 129例HFMD患儿中,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57例(44.2%),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阳性26例(20.2%),其他肠道病毒阳性20例(15.5%),肠道病毒阴性26例(20.1%)。不同肠道病毒感染HFMD患儿NE、AD、DA、S-100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肠道病毒感染HFMD患儿D-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V71阳性HFMD患儿D-乳酸水平高于其他肠道病毒阳性、肠道病毒阴性患儿。结论不同肠道病毒感染HFMD患儿CA、S-100蛋白水平间无差异,而EV71感染HFMD患儿D-乳酸水平较高,存在肠屏障通透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感染 儿茶酚胺 s100蛋白质 D-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景红 李娜 +3 位作者 王建华 王天俊 郭振华 高俊淑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23期2033-2035,2038,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S100-β蛋白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及与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连续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n=60)发病后3、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S100-β蛋白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及与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连续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n=60)发病后3、7和14天VEGF和S100-β蛋白血清浓度,头颅CT或MRI测量梗死灶的最大直径,依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结果①VEGF血清含量在脑梗死发病3天、7天和14天分别为(440±54)ng/L、(598±83)ng/L和(506±68)ng/L,均高于对照组(245±29)ng/L(P<0.01),VEGF高峰时间在发病7天(598±83)ng/L,显著高于3天和14天(P<0.05),并持续增高到发病后14天;S100-β蛋白发病3天血清浓度(0.76±0.15)μg/L高于对照组水平(0.10±0.03)μg/L(P<0.01),并在发病后7天、14天恢复正常。②VEGF的血清浓度与梗死灶的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S100-β蛋白与大面积梗死灶及重型脑梗死有关。结论 VEGF和S100-β蛋白血清含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明显增高,表明VEGF和S100-β蛋白在发病早期参与了脑梗死病理生理过程,并可能参与了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s100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英文) 被引量:6
10
作者 崔元孝 张清华 +1 位作者 刘兆孔 杜怡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2期208-211,共4页
背景:CT、MRI和经颅多普勒等现代化的神经影像学技术对于脑梗死的定位和判断梗死体积有重要作用,目前尚缺乏更加简便易行的实验室检测手段。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S100-β含量与发病后脑梗死体积及预后的关系。设计:病例-对照... 背景:CT、MRI和经颅多普勒等现代化的神经影像学技术对于脑梗死的定位和判断梗死体积有重要作用,目前尚缺乏更加简便易行的实验室检测手段。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S100-β含量与发病后脑梗死体积及预后的关系。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山东大学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4-09/2005-08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58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年龄36~86岁,平均(67.7±14.2)岁,男37例,女21例,均于出现症状24h内入组。纳入标准:诊断符合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经头颅CT或磁共振等神经系统扫描检查证实符合脑梗死标准。排除标准:有脑血管病病史和/或遗留残疾。对照组50例为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男32例,女18例,年龄43~89岁,平均(68±9)岁,2组间性别及年龄构成差异无显著性。方法:①病例组患者在入院当时及第1,2,3,4,6,10天各留取血液标本1次,对照组受试者仅在早晨空腹时留取血液标本1次。血清S100-β水平用ELISA方法测定。②病例组于患者脑梗死发作后第7天经CT及SimesSomatom所提供的软件测量梗死体积,神经功能于患者脑梗死发作后3个月评定,评定标准为修正的Rankin等级评分。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受试者血清S100-β浓度。②病例组患者急性脑梗死发作后第7天时脑梗死体积以及脑梗死发作3个月后神经功能的评定。结果:纳入患者58例和正常对照者50例,除病例组中6例患者出现脑干反射完全消失后2月内死亡外,其余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病例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逐渐增高,高峰在患者出现急性脑梗死症状后的第3天出现,为(0.61±0.13)μg/L,至第10天下降。经Post-hoc检验,脑梗死6天以内S100-β水平高于对照组,至第10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②病例组患者血清S100-β水平:从发病开始的第1,2,3,4,6天(第10天除外)均与最终的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在第3天相关性最密切(r=0.937,P<0.01)。③病例组患者急性脑梗死3个月情况:以改良的Rankin等级评分评定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100-β水平与Rankin等级评分有密切的正相关性(r=0.507,P<0.001)。结论:血清中S100-β蛋白含量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梗死体积正相关,可以辅助预测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预后 s100蛋白质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NSE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文超 徐东江 +5 位作者 王佳 郗扬 周雁 杨明辉 王天龙 王庚 《医学综述》 2018年第23期4605-4608,461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10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95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Ⅲ。术后采...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10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95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Ⅲ。术后采用谵妄量表诊断术后谵妄,记录患者术后1~3 d术后谵妄发病情况,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术后谵妄分为谵妄组(26例)和非谵妄组(169例),对术后谵妄组进行1∶1匹配作为谵妄组(26例)和非谵妄组(26例)。测定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24 h、术后72 h血清S100B蛋白和NSE水平变化。结果谵妄组患者术后24 h S100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术前1 d水平,术后72 h的蛋白水平低于术前1 d,而非谵妄组术后24 h和术后72 h的蛋白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谵妄组术后24 h的血清S100B蛋白水平高于非谵妄组(P <0. 05),而术前1 d和术后72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在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在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24 h、术后72 h血清NSE水平的变化趋势相同,时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在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患者血清中S100B蛋白水平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老年 术后谵妄 s100蛋白质 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B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损伤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川 白宏英 娄季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1-333,共3页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急性脑损伤的生化标记物,进行了许多研究报道,其中S100B蛋白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与脑损伤的病理机制密切相关,因而备受关注。随着脑血管病的逐年增多,以及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发率日益增高,S1OOB蛋白在缺血性脑...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急性脑损伤的生化标记物,进行了许多研究报道,其中S100B蛋白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与脑损伤的病理机制密切相关,因而备受关注。随着脑血管病的逐年增多,以及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发率日益增高,S1OOB蛋白在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应用,显得越加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神经胶质 血脑屏障 s100蛋白质 血栓溶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疾患与S-100β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36
13
作者 赵娟 谭延国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41-144,共4页
目的:回顾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时S-100β蛋白在脑组织、血液和脑脊液中的变化情况,并试图找到与疾病的早期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资料来源:利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6-01/2005-01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时S-100β蛋白表达变化情... 目的:回顾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时S-100β蛋白在脑组织、血液和脑脊液中的变化情况,并试图找到与疾病的早期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资料来源:利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6-01/2005-01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时S-100β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的文献,检索词“S-100β”,限定语言类型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996-01/2005-01的文献,检索词为“S-100β”,限定语言类型为中文。资料选择:浏览文题和摘要,选择与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发生、发展及实验评估有关的文献,查找典型文献的原文阅读。资料提炼:检索到的关于脑缺血、创伤性脑损伤、缺血缺氧性脑病、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和癫痫S-100β蛋白的表达与作用的文献共65篇,选择观点相似的文献引用28篇。资料综合:①脑缺血后的早期S-100β在脑脊液和血液中即有显著意义的升高,并且同梗死体积、临床状态和功能预后具有相关性。②血清S-100β可作为判断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程度的客观依据和早期诊断缺氧缺血性脑病以及预后评估的主要指标。③血清S-100β可作为急性全脑缺血(心脏停搏)后24h患者预后可靠的标志物。④创伤性脑损伤后S-100β血清水平的升高同损伤的严重程度和神经放射学发现均有相关性,并为创伤性脑损伤预后不良的指标。⑤S-100β水平在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如炎症、胶质细胞瘤和癫痫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β水平同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的发生、发展和临床状态关系密切,有望成为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疾患临床状态及预后的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创伤性脑损伤 缺氧缺血脑病 癫痫 s100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舍曲林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病人血清S100B蛋白、心肌营养素1及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魏旭明 张寒雪 +3 位作者 王宁 张三强 杜明君 任明芬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2075-2078,共4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病人应用舍曲林治疗对情绪、血清S100B蛋白(神经组织蛋白质S100)与心肌营养素1(CT-1)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病人应用舍曲林治疗对情绪、血清S100B蛋白(神经组织蛋白质S100)与心肌营养素1(CT-1)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退出6例,将剩余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病人均应用替米沙坦口服,观察组加用舍曲林口服,对照组加用相同剂型的安慰剂口服,持续治疗1月。于治疗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病人焦虑及抑郁症状进行评分,用动态血压仪测定两组病人治疗前后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 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及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100B、CT-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分别为(39.7±6.7)分、(38.4±5.3)分,对照组分别为(64.7±5.8)分、(58.1±4.9)分,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19.965,19.369,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24 h SBP、24hDBP、dSBP、nSBP、dDBP、nDBP分别为(118.2±6.7)、(78.3±6.6)、(124.1±7.3)、(112.3±6.1)、(82.5±6.8)、(74.1±6.4)mmHg,对照组分别为(121.7±7.1)、(82.3±7.2)、(127.2±8.1)、(116.2±5.7)、(85.2±6.6)、(79.4±7.8)mmHg,观察组治疗后24 h SBP、24 h DBP、dSBP、nSBP、d DBP、nDBP水平低于对照组(t=2.535,P<0.05;t=2.896,P<0.05;t=2.010,P<0.05;t=3.303,P<0.01;t=2.012,P<0.05;t=3.714,P<0.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100B、CT-1分别为(60.6±13.4)pg/mL、(47.8±12.5)ng/L,对照组分别为(88.4±15.7)pg/mL、(56.7±11.2)ng/L,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100B、CT-1水平低于对照组(t=7.468,3.751,均P<0.001)。结论舍曲林能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并辅助降低血压,从而血清S100B、CT-1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并发症 焦虑 抑郁 舍曲林 s100蛋白质 心肌营养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含量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志 王青 +1 位作者 张婷婷 徐维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4期1569-1570,1572,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在ACI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6例ACI病例为患者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动态监测血清S-100b蛋白和MMP-2的浓度,并用SP...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在ACI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6例ACI病例为患者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动态监测血清S-100b蛋白和MMP-2的浓度,并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组血清S-100b蛋白和MMP-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b蛋白浓度于发病后第3天达高峰,MMP-2浓度于发病后第7天达高峰,之后浓度逐渐降低。S-100b蛋白和MMP-2与脑梗死体积大小和损伤程度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ACI患者脑血清S-100b蛋白和MMP-2浓度能敏感地反映患者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是ACI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观察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s100蛋白质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及NSE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颖蕊 于荣国 +2 位作者 龚书榕 陈开化 张爽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287-28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血清S-100B蛋白及NSE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27例伤后1d内入院的sTBI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乌司他丁治疗剂量的不同随机分成3组:小剂量组(n=8)每日予乌司他丁10万单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血清S-100B蛋白及NSE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27例伤后1d内入院的sTBI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乌司他丁治疗剂量的不同随机分成3组:小剂量组(n=8)每日予乌司他丁10万单位静推,大剂量组(n=7)每日予乌司他丁40万单位静推,2组用法及疗程均为每6h1次,连续5d;对照组(n=12)未予乌司他丁治疗。各组患者于伤后第1~5d抽取伤侧或重伤侧颈静脉球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S-100B蛋白及NSE含量。结果在伤后第3,5d,大剂量乌司他丁组血清S-100B蛋白及NSE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40万单位乌司他丁可以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及NSE水平,在伤后早期对神经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蛋白 s100蛋白质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B蛋白检测对神经系统损伤早期诊断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2
17
作者 李守霞 邓群颖 +2 位作者 赵瑞月 杨建英 赵瑞堂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1156-1158,共3页
关键词 神经系统损伤 早期诊断 临床应用 生物 神经组织蛋白质s100 脑血管病 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b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晓青 吕建军 +3 位作者 曹丽华 李燕 刘瑾 王岩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脑炎 病毒性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s100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B蛋白在脑血管病中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康 丁素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67-668,共2页
S100蛋白由Moore首先在牛脑中发现,是一组低分子量的酸性钙结合蛋白,通过肾脏代谢和清除,生物半寿期为2h。因可溶解在pH-7的饱和硫酸铵溶液里,故命名为S100蛋白。S100蛋白存在于脊椎动物中,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12000,具备细胞... S100蛋白由Moore首先在牛脑中发现,是一组低分子量的酸性钙结合蛋白,通过肾脏代谢和清除,生物半寿期为2h。因可溶解在pH-7的饱和硫酸铵溶液里,故命名为S100蛋白。S100蛋白存在于脊椎动物中,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12000,具备细胞内和细胞外调节活性,参与多种细胞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蛋白质 脑血管障碍 脑出血 卒中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及动态血清S-100B蛋白检测对SAH患者脑损害程度及脑血管痉挛的评价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韦英海 吴振宏 +1 位作者 欧阳强 李松柏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4-326,共3页
目的:分析讨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动态血清S‐100B蛋白检测SAH患者脑损害程度及脑血管痉挛的评价作用。方法对166例SAH患者行CTA检查,抽取患者入院后1、2、3、7d时的肘静脉血检... 目的:分析讨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动态血清S‐100B蛋白检测SAH患者脑损害程度及脑血管痉挛的评价作用。方法对166例SAH患者行CTA检查,抽取患者入院后1、2、3、7d时的肘静脉血检测血清S‐100B蛋白水平。结果166例SAH患者中,CTA共检出119处动脉瘤。Hunt‐HessⅠ~Ⅱ级患者入院后1dS‐100B蛋白水平为(0.71±0.11)μg/L,7d为(0.62±0.09)μg/L,Hunt‐HessⅣ级的患者入院后1dS‐100B蛋白水平为(2.12±0.23)μg/L,7d为(1.97±0.06)μg/L,S‐100B蛋白水平与Hunt‐Hess分级呈正比。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3~8分的患者入院后1dS‐100B蛋白水平为(1.87±0.23)μg/L,7d为(1.87±0.23)μg/L。GCS评分13~15分的患者入院后1dS‐100B蛋白水平为(0.63±0.17)μg/L,7d为(0.44±0.15)μg/L,GCS评分越低,S‐100B蛋白水平越高。结论CTA可显示血管的空间立体结构及周边关系,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难度的评估。检测血清中S‐100B蛋白浓度能评估继发性脑损害的严重情况和脑血管痉挛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s100蛋白质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