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蔗秆表皮层的SEM-EDAX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树滨 邱玉桂 +1 位作者 黄斌 窦正远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共6页
用SEM EDAX法研究蔗秆表皮层的超微结构及元素组成。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蔗秆表皮层的外表面由C、O、Mg、Al、Si、Cl6种元素组成 ,Si的含量为 30 .464% ;颗粒状物的Si含量为 53 .833 %。蔗秆表皮层径切面中含C、O、Mg、Al、Si、K、... 用SEM EDAX法研究蔗秆表皮层的超微结构及元素组成。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蔗秆表皮层的外表面由C、O、Mg、Al、Si、Cl6种元素组成 ,Si的含量为 30 .464% ;颗粒状物的Si含量为 53 .833 %。蔗秆表皮层径切面中含C、O、Mg、Al、Si、K、Ca 7种元素 ,自外向里各种元素的含量呈规律性变化。表皮层是Si等矿质元素高度密集、超微结构非常复杂的多层结构 ;表皮层中的Si绝大部分在碱法制浆的低温蒸煮阶段就被溶解转移到黑液中 ,残留物几乎为纯C组成。蔗秆表皮层的超微结构、Si等元素的存在状态及脱除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秆表皮层 sem-edax法 超微结构 元素组成 造纸原料 硅干扰 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草原料矿质元素在碱法制浆过程中的转移(Ⅰ) 被引量:8
2
作者 云娜 邱玉桂 +3 位作者 陈锋源 窦正远 程志伟 董晖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SEM-EDAX法研究了麦草原料灰分及矿质元素在碱法制浆过程中的脱除规律。结果表明,麦草原料灰分含量高达8.12%。在实验条件下,随温度升高、时间延长,原料相关成分的溶解,浆得率下降,黑液的固形物及其灰分含量均呈逐渐...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SEM-EDAX法研究了麦草原料灰分及矿质元素在碱法制浆过程中的脱除规律。结果表明,麦草原料灰分含量高达8.12%。在实验条件下,随温度升高、时间延长,原料相关成分的溶解,浆得率下降,黑液的固形物及其灰分含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保温后期则基本保持平衡;浆中的灰分含量及Ca、Mg、K、Si、Al、Fe等元素的含量则呈先降低而后稍有增加至基本稳定的趋势;上述元素大量转移至黑液中,将对黑液碱回收产生严重干扰。麦草Si的转移率仅为60%~70%,明显低于芦苇、竹子等原料Si的转移率,预示着麦草中Si的某些特殊性;也说明从预处理去除Si等矿质元素的角度来看,采用较低的用碱量、温度及较短时间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草 矿质元素 制浆 原子吸收光谱 sem-edax法 脱除规律 造纸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秆竹茎秆表皮层的SEM-EDAX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邱玉桂 林鹿 郑志彤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用SEM EDAX法对茶秆竹茎秆表皮层的外表面及表皮层的形态、微细结构、化学元素分布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表皮层中的化学元素分布有较强的规律性 ;表皮层是由多种元素、多种形态结构物组成的复合材料层。
关键词 茶秆 竹茎秆 表皮层 sem-edax法 化学元素分布 微细结构 造纸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苇茎皮层的SEM-EDAX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邱玉桂 蔡联生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用SEMEDAX法研究苇茎皮层的形态、超微结构和Si等矿质元素的分布。结果表明,苇茎皮层外表面由片状物、片状物的连接物及颗粒状物3种结构物呈规律性排列而成;皮层外表面主要由C、O、Si等元素组成,Si含量高达50%~55%;不同结构物的Si含量... 用SEMEDAX法研究苇茎皮层的形态、超微结构和Si等矿质元素的分布。结果表明,苇茎皮层外表面由片状物、片状物的连接物及颗粒状物3种结构物呈规律性排列而成;皮层外表面主要由C、O、Si等元素组成,Si含量高达50%~55%;不同结构物的Si含量均非常高。皮层的纵切面有致密和多孔两种形态,皮层外表面上的片状物实际上是纵向生长、长短不一的管状细胞,细胞壁为绕中心管孔的多层结构,厚度较大,具有明显不同于竹子及麦茎皮层的特点。苇茎皮层不同部位中Si等元素的原子数比不同,预示着这些部位中Si化物的组成及Si等元素化学状态的差异;皮层外表面的Si化物主要是无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 sem-edax法 芦苇 外表面 矿质元素 超微结构 多层结构 不同部位 化学状态 Si 规律性 结构物 粒状物 连接物 无机物 片状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秆表皮层的SEM-EDAX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邱玉桂 林鹿 施明哲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6,共5页
用SEM -EDAX法研究芒秆茎部表皮层的结构及元素组成 ,并对茎部纤维、薄壁细胞及叶部的元素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芒秆茎杆表皮层的外表面仅由C、O、Si、K等元素组成 ,Si含量高达 6 0 % ,Si的粒度小且分布较均匀 ;表皮层是由C、O、Si... 用SEM -EDAX法研究芒秆茎部表皮层的结构及元素组成 ,并对茎部纤维、薄壁细胞及叶部的元素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芒秆茎杆表皮层的外表面仅由C、O、Si、K等元素组成 ,Si含量高达 6 0 % ,Si的粒度小且分布较均匀 ;表皮层是由C、O、Si、Al、Ca、K、Fe、Na等元素构成的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层 ,外层角化程度较高 ,Si含量较低 ;里层的角化程度较低 ,但Si含量最高。表皮层的结构及形成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薄壁细胞及叶部中含矿质元素的种类最多 ,含量也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秆 表皮层 sem-edax法 矿质元素 复合材料 造纸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秆不同形态区域中硅的碱稳定性 被引量:3
6
作者 邱玉桂 云娜 +1 位作者 蔡联生 董晖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用SEM -EDAX法研究麦草原料中的Si在碱法制浆过程中的残留情况。结果表明 ,在碱法制浆过程中 ,麦秆外表面皮层及皮下纤维层中的Si对碱的稳定性较差 ,麦秆内部的维管束及内表皮层中Si的碱稳定性较高 ;原料的Si脱除率仅为 60 %~ 70 % ,... 用SEM -EDAX法研究麦草原料中的Si在碱法制浆过程中的残留情况。结果表明 ,在碱法制浆过程中 ,麦秆外表面皮层及皮下纤维层中的Si对碱的稳定性较差 ,麦秆内部的维管束及内表皮层中Si的碱稳定性较高 ;原料的Si脱除率仅为 60 %~ 70 % ,浆中残留的Si量为30 %~ 40 % ,且主要分布在麦秆内部的细胞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秆 残留 维管束 矿质元素 草原 形态 外表面 制浆 sem-edax法 麦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秆不同形态区域中硅的碱稳定性
7
作者 邱玉桂 云娜 +1 位作者 蔡联生 董晖 《湖北造纸》 2005年第2期14-18,共5页
用SEM—EDAX法研究麦草原料中的Si在碱法制浆过程中的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在碱法制浆过程中,麦秆外表面皮层及皮下纤维居中的Si对碱的稳定性较差,麦秆内部的维管束及内表皮层中Si的碱稳定性较高;原料的Si脱除率仅为(60~70)%,浆中残留... 用SEM—EDAX法研究麦草原料中的Si在碱法制浆过程中的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在碱法制浆过程中,麦秆外表面皮层及皮下纤维居中的Si对碱的稳定性较差,麦秆内部的维管束及内表皮层中Si的碱稳定性较高;原料的Si脱除率仅为(60~70)%,浆中残留的Si量为(30—40)%,且主要分布在麦秆内部的细胞中。不同部位中Si的碱稳定性不同意味着其中的si等矿质元素存在的化学状态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麦秆 sem-edax法 形态 制浆过程 麦草原料 化学状态 矿质元素 不同部位 Si 外表面 脱除率 表皮层 维管束 残留 内部 对碱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