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F算法在IS-IS路由选择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曲巨宝 《南平师专学报》 2005年第2期20-22,共3页
本文在介绍了SPF算法的基本原理后,提出了将SPF算法应用于IS-IS路由计算的方法,以及在Cisco路由器上实现IS-IS SPF最佳路径计算的途径。
关键词 spf算法 IS—IS路由 最佳路径 图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苗制造中接毒SPF胚蛋成活性无损检测系统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川来 呼进国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11-716,共6页
针对人工照蛋法在流感疫苗接毒胚蛋成活性检测中存在的劳动量大、准确性差、检测效率低等缺陷,设计了一种SPF(specefic pathogen free,无特定病原体)接毒胚蛋成活性无损检测系统。该系统针对以往研究中胚蛋图像固有光斑噪声无法消除的难... 针对人工照蛋法在流感疫苗接毒胚蛋成活性检测中存在的劳动量大、准确性差、检测效率低等缺陷,设计了一种SPF(specefic pathogen free,无特定病原体)接毒胚蛋成活性无损检测系统。该系统针对以往研究中胚蛋图像固有光斑噪声无法消除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USAN(smallest univalue segment assimilating nucleus,最小吸收同值核区)算法的光斑噪声检测方法和USAN(smallest univalue segment assimilating nucleus,同值分割吸收核)局部灰度均值消斑算法。通过对消斑后的胚蛋图像进行图像边缘检测及数学形态学处理,准确构建出成活胚蛋主血脉二值形态,通过计算胚蛋感兴趣区ROI(region of interest)内主血脉二值面积百分比判定胚蛋成活性。对360幅不同品质的鸡胚图像进行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用时0.642s,成活性判别准确率达96.94%,可基本满足疫苗制造业的实际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spf胚蛋 成活性检测 固有光斑噪声 SUSAN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评价在辐照SPF反刍实验动物饲料中的研究
3
作者 蒋继成 姚钢 +2 位作者 王强 闫海霞 赵孝文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8年第10期159-162,共4页
SPF(无特定病原体)反刍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重要的研究对象,要保证实验动物在试验中具有相近的敏感性、重复性、稳定性,饲养生产和灭菌过程必须做到标准化,降低因个体差异带来的实验误差,这就要求SPF反刍实验动物饲料的理化指标... SPF(无特定病原体)反刍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重要的研究对象,要保证实验动物在试验中具有相近的敏感性、重复性、稳定性,饲养生产和灭菌过程必须做到标准化,降低因个体差异带来的实验误差,这就要求SPF反刍实验动物饲料的理化指标、感官指标、微生物指标具有相应的标准,SPF实验饲料的前提是无菌,这就对灭菌方法和灭菌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题组采用^(60)CO灭菌技术,结合AHP(层次分析法)算法优化权重系数[1],利用模糊评价的方法[2],评价不同辐照工艺辐照后饲料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AHP算法 模糊评价 spf反刍实验动物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SPF计算调度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4
作者 平骁卓 葛宝忠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8X期61-63,146,共4页
传统的OSPF路由协议实现满足SPF计算条件,就执行SPF计算;频繁的计算消耗大量宝贵的系统资源,还使计算得出的路由表稳定性较差。设计并实现对SPF计算的调度算法,保证两次SPF计算满足合理的间隔,提高单次SPF计算的效率,减缓了路由表更新... 传统的OSPF路由协议实现满足SPF计算条件,就执行SPF计算;频繁的计算消耗大量宝贵的系统资源,还使计算得出的路由表稳定性较差。设计并实现对SPF计算的调度算法,保证两次SPF计算满足合理的间隔,提高单次SPF计算的效率,减缓了路由表更新的速率,提高了路由稳定性,节约了大量的系统开销。在T比特路由器平台上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达到设计目的。分析指出该算法也很好的满足了SPF计算的可靠性和健壮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f计算 调度算法 路由稳定性 系统开销 可靠性 健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PF路由协议的算法原理与仿真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炳松 洪伟珍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年第4X期2723-2725,共3页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生成树协议)是处于TCP/IP协议族的IP层协议,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IGP协议。该文将详细介绍OSPF路由协议的核心算法原理,并通过虚拟仪器对OSPF路由协议进行仿真实现,最后,文章将简单分析该协...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生成树协议)是处于TCP/IP协议族的IP层协议,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IGP协议。该文将详细介绍OSPF路由协议的核心算法原理,并通过虚拟仪器对OSPF路由协议进行仿真实现,最后,文章将简单分析该协议的安全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协议 spf算法 Ospf路由协议 虚拟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新最短路径树的完全动态算法 被引量:8
6
作者 孙知信 高艳娟 王文鼐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60-864,共5页
在已有的动态更新最短路径树(Shrotest Path Tree,SPT)算法的基础上,提出节点发生变化时更新SPT的方案,与SPT中权值发生变化时更新SPT的方案相结合,提出处理网络拓扑变化的完全动态SPT(Completely Dynamic of Shortest Path Tree,CD_SPT... 在已有的动态更新最短路径树(Shrotest Path Tree,SPT)算法的基础上,提出节点发生变化时更新SPT的方案,与SPT中权值发生变化时更新SPT的方案相结合,提出处理网络拓扑变化的完全动态SPT(Completely Dynamic of Shortest Path Tree,CD_SPT)算法。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该算法对边的权值增加、减少的情况,节点加入、删除的情况进行分别操作,但其基本思想都是利用已有SPT的有用信息,只关注需要变化的边和节点,通过缩小计算规模来减少冗余计算,从而大大减少计算量。仿真试验结果表明,CD_SPT算法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系统结构 路由协议 spf算法 最短路径树 动态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v6源路由的一种QoS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6
7
作者 谢锐 顾一众 汪为农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3-84,133,共3页
网络的服务质量保证变得日趋重要,在高速的下一代互联网上这种要求更为迫切。针对不同需求,网络界已经提出了D iffServ、IntServ等多种QoS模型。IPv6的出现为研究试验新的QoS解决方案提供了条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QoS技术,利用IPv6... 网络的服务质量保证变得日趋重要,在高速的下一代互联网上这种要求更为迫切。针对不同需求,网络界已经提出了D iffServ、IntServ等多种QoS模型。IPv6的出现为研究试验新的QoS解决方案提供了条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QoS技术,利用IPv6扩展报头中路由报头,改变数据报的转发行为,充分利用网络中可用的空闲链路,用另一种方法实现IPv6下的Q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QoS 扩展报头 源路由 IGP DIJKSTRA spf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的最短路径完全动态更新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汪晓洁 郭文强 +1 位作者 王思秀 蔡咏梅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9-453,共5页
在通信网络中,节点间最短路径的计算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计算路由的基础。通过对现有动态最短路径算法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处理网络拓扑变化的完全动态最短路径算法DSPT-ID。该算法利用已有SPT的信息,建立一个最短路径树的更新队列,当... 在通信网络中,节点间最短路径的计算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计算路由的基础。通过对现有动态最短路径算法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处理网络拓扑变化的完全动态最短路径算法DSPT-ID。该算法利用已有SPT的信息,建立一个最短路径树的更新队列,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算法针对边的权值增大和减小,分别进行更新,并将更新节点局限在受拓扑变化影响的节点中,从而达到SPT的增量更新。算法复杂度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DSPT-ID算法具有更少的节点更新次数和更高的时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短路径 spf算法 动态更新 路由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状态概率因子和状态修正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 被引量:15
9
作者 文亚凤 崔亮节 +2 位作者 孙毅 祁兵 马永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178-4184,共7页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对开展节能工作,提供负荷调峰信息以及建设智能电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目前非侵入式负荷监测和分解方法在低频采样条件下识别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状态概率因子和状态修正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首先...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对开展节能工作,提供负荷调峰信息以及建设智能电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目前非侵入式负荷监测和分解方法在低频采样条件下识别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状态概率因子和状态修正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首先,对预先获取的电力数据进行meanshift聚类,构建负荷不同状态下的功率模板;然后,在传统功率特征的基础上,将状态概率因子(state probability factor,SPF)作为新特征引入目标函数,通过改进的多特征遗传优化迭代实现负荷分解;最终对分解结果进行异常状态修正。在AMPds数据集上对算法性能进行了评估,仿真结果显示上述方法可有效提高负荷分解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mean-shift聚类 遗传优化 状态概率因子 状态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权值的动态最短路径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晓洁 汤建国 李娟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2-346,共5页
有向网络中,最短路径的计算在交通、通信等实际问题中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对现有动态最短路径算法的深入研究,提出一种处理网络拓扑变化的全动态最短路径算法(Increase or Decrease of Edge Weight for Shortest Path Tree,IDEWSPT).该... 有向网络中,最短路径的计算在交通、通信等实际问题中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对现有动态最短路径算法的深入研究,提出一种处理网络拓扑变化的全动态最短路径算法(Increase or Decrease of Edge Weight for Shortest Path Tree,IDEWSPT).该算法利用初始最短路径树(Shortest Path Tree SPT)的信息,建立一个SPT的更新队列,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将更新范围局限在受拓扑变化影响的节点中,从而达到控制冗余更新的目的.算法复杂度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IDEWSPT算法具更高的时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短路径 spf算法 动态更新路由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路由缓冲区的客车制造车间排产优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忠华 张权 +1 位作者 史海波 王世尧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22,35,共12页
针对客车制造车间改机操作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总改机代价的路由缓冲区深度搜索移动规则,指导客车在路由缓冲区的移动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最短路径优先(Short Path First,SPF)算法的路由缓冲区局部快速寻优方法,并结合全... 针对客车制造车间改机操作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总改机代价的路由缓冲区深度搜索移动规则,指导客车在路由缓冲区的移动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最短路径优先(Short Path First,SPF)算法的路由缓冲区局部快速寻优方法,并结合全局优化算法,解决这类具有路由缓冲区的排产优化问题。全局优化算法采用改进的鲸鱼算法,该算法在标准的鲸鱼算法基础上加入了Levy飞行和反向学习策略2处改进,分别扩展了种群的多样性和寻优范围,提高了标准的鲸鱼算法跳出局部极值的能力。通过多组实例仿真测试,验证基于SPF算法的路由缓冲区局部寻优方法与基于改进的鲸鱼算法的全局优化算法结合的优化方案对于解决具有路由缓冲区排产优化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由缓冲区 最短路径优先算法 反向学习 改机代价 Levy飞行 改进的鲸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jkstra算法的“迷宫问题”求解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政 李希敏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3期179-181,共3页
文章对"迷宫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利用Dijkstra算法求解"迷宫"的最短路径的方法。
关键词 迷宫问题 DIJKSTRA算法 最短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LS网络中QoS路由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伟科 张晓庆 《微计算机应用》 2008年第8期1-6,共6页
论文着重研究了MPLS网络中QoS路由算法的设计问题。MPLS协议本身提供了QoS路由的机制,但有效的QoS路由算法却是其实现的保证。论文首先推导出代价函数公式,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小代价路由算法(LCR),根据MPLS网络节点获得的信息计算... 论文着重研究了MPLS网络中QoS路由算法的设计问题。MPLS协议本身提供了QoS路由的机制,但有效的QoS路由算法却是其实现的保证。论文首先推导出代价函数公式,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小代价路由算法(LCR),根据MPLS网络节点获得的信息计算满足特定的QoS需求条件的最小代价路径。在模拟环境中,通过与SPF算法对比,此算法在保持路径利用率和平衡网络负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质量 MPLS协议 最小代价路径 spf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IS-IS路由选择协议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康京山 韩春刚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7年第2期4-7,共4页
集成IS-IS是一种既可支持ISO无连接网络协议又可支持IP协议的域内网关路由选择协议。它与OSPF同属于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但更适合大型骨干网络,已经为许多运营商网络所采用。对集成IS-IS路由协议进行了分析,着重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并... 集成IS-IS是一种既可支持ISO无连接网络协议又可支持IP协议的域内网关路由选择协议。它与OSPF同属于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但更适合大型骨干网络,已经为许多运营商网络所采用。对集成IS-IS路由协议进行了分析,着重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并与大家熟知的OSPF进行了对比,指出了集成IS-IS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中间系统(IS) IS-IS Ospf sp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链路权值增大的动态最短路径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肖乾才 李明奇 郭文强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4-117,122,共5页
动态网络最短路径是交通、通信等系统中的重要问题。在处理多链路权值变大时,多链路权值增大的动态最短路径算法可有效地减少单链路权值增大动态最短路径算法的冗余计算。目前,多链路权值增大的动态最短路径算法的研究较少,尚未存在有... 动态网络最短路径是交通、通信等系统中的重要问题。在处理多链路权值变大时,多链路权值增大的动态最短路径算法可有效地减少单链路权值增大动态最短路径算法的冗余计算。目前,多链路权值增大的动态最短路径算法的研究较少,尚未存在有效的多链路变大的动态最短路径算法。通过对现有动态最短路径算法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多链路权值增大的动态最短路径算法(DSPT-MLI)。算法复杂度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DSPT-MLI算法具有更少的节点更新次数和更高的时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最短路径 spf算法 路由协议 最短路径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M的IP子网的地址解析及路由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海萍 陈意云 李津生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8-62,共5页
在ATM网上构筑逻辑IP子网时,按照经典模型,各子网间通过路由器互连,无法充分利用ATM网本身提供的端到端无缝连接的特性.本文讨论了支持IP子网跨越边界直接互连的下一中继段解析模型,并着重对其地址解析和路由决定进行了... 在ATM网上构筑逻辑IP子网时,按照经典模型,各子网间通过路由器互连,无法充分利用ATM网本身提供的端到端无缝连接的特性.本文讨论了支持IP子网跨越边界直接互连的下一中继段解析模型,并着重对其地址解析和路由决定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子网 ATM 地址解析 计算机网络 路由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材超塑成形/扩散连接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科斌 张凯锋 王仲仁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0-25,共6页
本文首先给出了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数值模拟的有限元列式,其中扩散连接接触问题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进行处理,其次应用自己编制的程序对双室盒形件进行了扩散连接有限元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超塑成形 扩散连接 数值模拟 成形 板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复合工艺过程数值模拟中新的接触检测算法
18
作者 陈科斌 张凯锋 王仲仁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0-43,共4页
通常采用的接触检测算法包括整体检测和局部检测两个过程,检测过程较复杂,因而本文提出三维接触检测的一步算法,该算法易于实现,并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计算的可靠性。文中将新的算法应用到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模拟的有限元软件之中,... 通常采用的接触检测算法包括整体检测和局部检测两个过程,检测过程较复杂,因而本文提出三维接触检测的一步算法,该算法易于实现,并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计算的可靠性。文中将新的算法应用到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模拟的有限元软件之中,从模拟结果看出该算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塑成形 扩散连接 接触检测算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SPF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ordered semi-group preference algebra 被引量:2
19
作者 Zhang Yongtang Fan Bo 《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EI CSCD 2017年第6期14-23,共10页
Layer 2 network technology is extending beyond its traditional local area implementation and finding wider acceptance in provider'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and large-scale cloud data center networks. This is mainl... Layer 2 network technology is extending beyond its traditional local area implementation and finding wider acceptance in provider'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and large-scale cloud data center networks. This is mainly due to its plug-and-play capability and native mobility support. Many efforts have been put to increase the bisection bandwidth in layer 2 network, which has been constrained by the spanning tree protocol (STP) that layer 2 network uses for preventing looping. The recent trend is to incorporate layer 3's routing approach into layer 2 network so that multiple paths can be used for forwarding traffic between any source-destination (S-D) node pair. Equal cost multipath (ECMP) is one such example. However, ECMP may still be limited in generating multiple paths due to its shortest path (lowest cost) requirement.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a non-shortest-path routing approach, called equal preference multipath (EPMP) based on ordered semi group theory, which can generate more paths than ECMP. In EPMP routing, all the paths with different traditionally-defined costs, such as hops, bandwidth, etc., can be determined equally now and thus they become equal candidate paths. By the comparative tests with ECMP, EPMP routing not only generates more paths, provides 15% higher bisection bandwidth, but also identifies bottleneck links in a hierarchical network when different traffic patterns are applied EPMP is more flexible in controlling the number and length of multipath gener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t is a good reference for non-blocking running of big datacenter net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spf routing algorithm algebraic routing equal preference multipath datacenter network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