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RC柱-钢梁混合框架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楚留声 刘静 +1 位作者 王伸伟 赵军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0-110,共11页
型钢混凝土(SRC)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在大跨度结构及高层建筑中得以广泛应用,然而对于SRC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较少。根据SRC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特点,将其性能划分为使用良好、暂时使用、修复... 型钢混凝土(SRC)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在大跨度结构及高层建筑中得以广泛应用,然而对于SRC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较少。根据SRC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特点,将其性能划分为使用良好、暂时使用、修复后使用、接近倒塌四个水平,采用层间位移角限值予以量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SRC柱-钢梁混合框架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的PQ-FIBER模型对SRC柱-钢梁混合框架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并采用已有的试验研究成果对PQ-FIBER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采用此方法对某8层SRC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进行了设计,然后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法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为SRC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性能水平 层间位移角 侧移模式 静力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阳 钟沛杰 +3 位作者 门进杰 陈云 刘小娟 黄玉佳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21-135,共15页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结构以其结合了混凝土优异的抗压性能及钢材优异的抗弯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而可恢复功能结构以其震后快速恢复使用功能的能力,也成为地震工程界研究的新热点。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可以在弯矩较大...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结构以其结合了混凝土优异的抗压性能及钢材优异的抗弯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而可恢复功能结构以其震后快速恢复使用功能的能力,也成为地震工程界研究的新热点。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可以在弯矩较大的梁端和柱脚部位设置可更换构件,实现结构的功能可恢复能力。文中简述了近年来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各类型功能可恢复钢梁、功能可恢复摇摆柱脚的构造研究,介绍了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性能分析研究进展。最后,对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仍需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钢梁(RCS)混合框架结构 可恢复功能 防震结构 钢板阻尼器 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3
作者 陈晓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9期131-134,共4页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结构体系,融合了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梁的优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性。钢管混凝土柱通过在钢管内灌注混凝土,充分利用了钢管的抗压能力和混凝土的耐久性,增强了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钢...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结构体系,融合了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梁的优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性。钢管混凝土柱通过在钢管内灌注混凝土,充分利用了钢管的抗压能力和混凝土的耐久性,增强了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性。本论文旨在通过对该结构的设计与分析,深入探讨其优势和性能,并为进一步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钢梁混合框架结构 设计 分析 抗震性能 参数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翔宇 楚留声 《河南科学》 2014年第1期72-74,共3页
近年来,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是在高层建筑中应用较多的一种结构型式.针对汶川地区一个8层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以梁柱线刚度比为计算参数,采用push over分析对该结构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近年来,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是在高层建筑中应用较多的一种结构型式.针对汶川地区一个8层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以梁柱线刚度比为计算参数,采用push over分析对该结构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合框架结构的梁柱线刚度比不大于0.46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可为其抗震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钢梁组合框架结构 PUSH over分析 线刚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钢板墙和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
5
作者 何宇晨 杨溥 +3 位作者 冯力强 李英民 常中仁 牛昌林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1-60,共10页
为满足建筑工业化的迫切需求,进一步拓展钢框架-钢板墙结构和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2种典型结构体系在高烈度区的应用,以某高烈度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为结构方案原型,分别对其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反应谱抗震设计,并补充了弹性动力... 为满足建筑工业化的迫切需求,进一步拓展钢框架-钢板墙结构和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2种典型结构体系在高烈度区的应用,以某高烈度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为结构方案原型,分别对其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反应谱抗震设计,并补充了弹性动力时程分析验算,同时对比分析了罕遇地震下2种结构的弹塑性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钢框架-钢板墙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侧移模式呈弯曲型,塑性铰主要出现在钢板墙附近的梁端和柱端,而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体系侧移模式呈剪切型,塑性铰主要出现在结构中间层的梁端。2种结构体系均能够满足预期的抗震设计要求,适用于高烈度区的多高层民用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钢板墙结构 钢管混凝土-钢梁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动力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混合结构体系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锡治 章少华 +1 位作者 李星乾 马相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07-118,共12页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结构体系由钢和混凝土两种不同的材料组成,综合了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各自优势,充分发挥材料性能,结构形式高效经济且低碳,是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较多的结构体系之一。对国内外有关RCS节点基本受力性能、抗震性...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结构体系由钢和混凝土两种不同的材料组成,综合了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各自优势,充分发挥材料性能,结构形式高效经济且低碳,是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较多的结构体系之一。对国内外有关RCS节点基本受力性能、抗震性能、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整体结构抗震性能和抗连续倒塌性能,以及功能可恢复结构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对今后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做了展望,对提高我国RCS混合结构研究和设计水平,推广RCS混合结构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钢梁(RCS)混合结构 抗震性能 抗倒塌性能 可恢复功能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C柱-钢梁混合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楚留声 崔中敏 +1 位作者 张俊峰 赵军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59,63,共5页
对一榀SRC框架进行静力非线性分析,分析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在此背景下,通过对两跨三层的SRC柱-钢梁混合框架进行静力非线性分析,研究了SRC柱含钢率和梁柱线刚度比对混合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RC柱-钢梁底层框架实现了"强柱弱... 对一榀SRC框架进行静力非线性分析,分析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在此背景下,通过对两跨三层的SRC柱-钢梁混合框架进行静力非线性分析,研究了SRC柱含钢率和梁柱线刚度比对混合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RC柱-钢梁底层框架实现了"强柱弱梁"破坏模式,混合框架荷载-位移曲线经历了较长的塑性变形阶段,结构表现出良好的整体延性.随着梁柱线刚度比增加,框架破坏模式逐渐从整体"强柱弱梁"过渡为"强梁弱柱"破坏模式,结构延性下降明显,设计时可取0.3-0.4作为参考的界限梁柱线刚度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框架 src-钢梁 抗震性能 静力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C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根田 李雨颉 周伟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91-200,共10页
为配合《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T/CECS719-2020)的推广使用,对PEC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进行设计及整体性能分析.介绍了PEC构件的基本概念,并以此为背景设计一个16层PEC柱-型钢梁组合框架结构.利用软件PKPM中的SATWE模块对... 为配合《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T/CECS719-2020)的推广使用,对PEC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进行设计及整体性能分析.介绍了PEC构件的基本概念,并以此为背景设计一个16层PEC柱-型钢梁组合框架结构.利用软件PKPM中的SATWE模块对PEC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并对PEC构件进行验算.结果显示:框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529,出现在第9层,小于1/400的限值;结构验算均满足规程要求.PEC柱在竖向荷载及偏心受压荷载作用下不会发生整体失稳,满足极限承载力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C-钢梁框架结构 性能分析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楼板作用的SRC柱-钢梁混合框架动力时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楚留声 周红照 +1 位作者 田野 赵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8-84,共7页
为了解楼板空间作用对型钢混凝土(SRC)柱-钢梁混合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建立带有楼板和不带楼板的两跨三层SRC柱-钢梁框架,选取2组天然波和1组人工波对其进行弹塑性分析,对比2种框架结构的型钢应力分布、混凝土... 为了解楼板空间作用对型钢混凝土(SRC)柱-钢梁混合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建立带有楼板和不带楼板的两跨三层SRC柱-钢梁框架,选取2组天然波和1组人工波对其进行弹塑性分析,对比2种框架结构的型钢应力分布、混凝土板损伤、层间相对位移角以及框架基底剪力,分析楼板在结构抗震中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楼板可以有效增加框架抗侧刚度,最大可使层间位移角降低38.7%;同时可以减小核心区梁端塑性区域的面积,减缓型钢上翼缘应力发展速度;而且楼板的存在可使最大基底剪力提升60.7%,有利于减小结构损伤和提高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钢梁 带楼板的框架 抗震性能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混合节点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10
作者 何建 潘星月 《新材料·新装饰》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文章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相应的模型,旨在深入探讨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混合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主要关注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对节点性能的影响,特别是对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等级在一定程度... 文章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相应的模型,旨在深入探讨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混合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主要关注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对节点性能的影响,特别是对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等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点的耗能和延性,提高混凝土柱的强度等级有助于增强节点的耗能和延性,但对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影响较为有限。总体而言,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通过调整混凝土柱的强度等级,可实现更为卓越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 钢筋混凝土-钢梁 混合节点 混凝土强度等级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C柱-钢梁组合框架“强柱弱梁”破坏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楚留声 高丹盈 赵更歧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29,34,共5页
结合SRC框架振动台试验和Pushover分析结果,针对实际SRC柱-钢梁组合框架不易出现"强柱弱梁"破坏机制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从抗震规范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强柱弱梁"机制控制的不协调和钢梁与SRC柱在抗震特性本... 结合SRC框架振动台试验和Pushover分析结果,针对实际SRC柱-钢梁组合框架不易出现"强柱弱梁"破坏机制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从抗震规范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强柱弱梁"机制控制的不协调和钢梁与SRC柱在抗震特性本身的差异两方面,论证了组合框架"强柱弱梁"破坏机制的实现在规范方面存在基础上的缺陷以及内力调整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钢梁-SRC柱组合框架"强柱弱梁"的实现宜按照极限承载力进行调整并以钢筋混凝土一级框架相应的内力调整系数进行设计的建议,指出了对SRC构件进行有限元模拟时需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钢梁组合框架 弱梁 破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C柱-钢梁混合框架边节点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12
作者 刘子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6期36-39,共4页
本文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考虑节点位置的影响,建立边节点有限元模型,分析钢梁和组合梁边节点型钢应力分布、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等。分析结果表明:组合梁边节点钢梁下翼缘应力大于节点其他部位,在实际工程中是最容易发生破... 本文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考虑节点位置的影响,建立边节点有限元模型,分析钢梁和组合梁边节点型钢应力分布、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等。分析结果表明:组合梁边节点钢梁下翼缘应力大于节点其他部位,在实际工程中是最容易发生破坏的地方。楼板的组合效应减轻了钢梁上翼缘和核心区的负载,并且提高了边节点的承载力和刚度。对组合梁边节点进行参数分析,探讨型钢强度、混凝土强度、钢梁高度等参数对节点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钢梁混合框架 边节点 抗震性能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混合框架抗震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荫 王昂 +1 位作者 楚留声 王晖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第11期55-60,共6页
随着经济和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在工程中得到大量应用。但国内还未对楼板空间作用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具体影响进行相关深入的研究,整个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体系尚不完善。以圆钢... 随着经济和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在工程中得到大量应用。但国内还未对楼板空间作用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具体影响进行相关深入的研究,整个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体系尚不完善。以圆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混合框架为例,利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考虑楼板空间作用的结构三维模型,对结构模型进行Pushover分析,探讨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柱线刚度比、楼板厚度等因素对圆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管混凝土-钢梁混合框架 静力弹塑性分析 楼板空间作用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混合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志鹏 周冲 李黎明 《施工技术》 CAS 2020年第8期19-22,51,共5页
结合国内某预制装配式公建项目,选取地上1层受力较不利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混合连接节点进行抗震性能分析。结合有限元方法,分别进行节点静力工况分析和拟静力工况分析,从节点应力、应变、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等方... 结合国内某预制装配式公建项目,选取地上1层受力较不利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混合连接节点进行抗震性能分析。结合有限元方法,分别进行节点静力工况分析和拟静力工况分析,从节点应力、应变、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等方面进行全面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混合连接节点在多遇地震下处于弹性受力状态,在罕遇地震状态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钢筋混凝土-钢梁 混合连接节点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C柱—钢梁混合节点受力性能参数分析
15
作者 李光辉 何毅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3年第23期130-132,共3页
作为一种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型钢混凝土结构在强度、承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普通RC结构,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在地震当中,很多建筑物的倒塌是由于节点连接处破坏严重,说明节点正常工作是保证整个结构安全的重要前提。影响节点受力性能的因... 作为一种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型钢混凝土结构在强度、承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普通RC结构,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在地震当中,很多建筑物的倒塌是由于节点连接处破坏严重,说明节点正常工作是保证整个结构安全的重要前提。影响节点受力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多种参数的影响分析费时费力。文章通过对比试验数据和有限元软件模拟结果可知,二者吻合良好,在此技术上进行节点参数分析,综合考虑了型钢强度、混凝土强度和楼板宽度等4组参数对于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板厚度和型钢强度对于节点受力性能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钢梁混合节点 数值模拟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盒式节点抗剪机理及抗剪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立平 肖闲 +4 位作者 郑歆耀 王志军 李英民 李瑞锋 邓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1-18,26,共9页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and steel beam,RCS)盒式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基于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结果,采用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该类节点的内部钢腹板、外部钢侧板和节点区混凝土的抗剪机理及其对节点抗剪承载...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and steel beam,RCS)盒式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基于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结果,采用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该类节点的内部钢腹板、外部钢侧板和节点区混凝土的抗剪机理及其对节点抗剪承载力的贡献,推导了该类节点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盒式节点的剪力由内部钢腹板、外部钢侧板和节点区内、外侧混凝土所形成的斜压杆机构共同承担,其中内部钢腹板和内侧混凝土为主要承力组件,对节点抗剪承载力的贡献分别占比为50%,30%左右;基于盒式节点中外部钢侧板承担剪力较小且与内部钢腹板抗剪承载力之比相对稳定的特点,引入放大系数β反映外部钢侧板对节点抗剪承载力的贡献,推导了盒式节点中钢组件的抗剪承载力计算表达式;基于混凝土斜压杆原理和内、外侧混凝土对节点抗剪承载力的贡献,推导了盒式节点中混凝土组件的抗剪承载力计算表达式;最后将处于承载力极限状态的钢组件、内侧混凝土与尚未屈服的外侧混凝土进行叠加建立了RCS盒式节点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相应试验结果及有限元分析结果均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结构 钢筋混凝土-钢梁(RCS)节点 有限元分析 受剪性能 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形型钢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滞回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斌 霍光 +2 位作者 李藤 曾磊 王家滨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4-123,共10页
为更好地研究T形型钢混凝土(SRC)柱-钢梁构件的抗震性能,基于已有Bouc-Wen模型,结合课题组前期试验结果,对节点试件的滞回特性进行了分析,将试件骨架曲线简化为三折线形模型,通过将Bouc-Wen模型中关键参数的再次定义,建立了适用于T形SRC... 为更好地研究T形型钢混凝土(SRC)柱-钢梁构件的抗震性能,基于已有Bouc-Wen模型,结合课题组前期试验结果,对节点试件的滞回特性进行了分析,将试件骨架曲线简化为三折线形模型,通过将Bouc-Wen模型中关键参数的再次定义,建立了适用于T形SRC柱-钢梁节点的连续曲线形滞回模型。随后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识别和求解,基于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构件设计参数与滞回模型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表达式。最后,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对节点滞回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T形型钢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特性,研究结果可为该类结构抗震计算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钢梁T形节点 滞回特性 骨架曲线 BWBN模型 模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和量化指标 被引量:14
18
作者 门进杰 周婷婷 +1 位作者 张雅融 史庆轩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8-34,共7页
以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组合框架结构体系为研究对象,对结构构件性能进行描述,研究构件出现塑性铰的状态,建立RCS组合框架结构的性能水平和性能目标。通过分析相关试验资料,建立RCS组合框架结构在不同性能水平下的指标量化值。根据RC... 以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组合框架结构体系为研究对象,对结构构件性能进行描述,研究构件出现塑性铰的状态,建立RCS组合框架结构的性能水平和性能目标。通过分析相关试验资料,建立RCS组合框架结构在不同性能水平下的指标量化值。根据RCS组合框架结构的受力特性,提出利用层间位移角验算和塑性铰状态判断相结合的方法,用于结构的性能抗震设计。采用此方法对一8层RCS组合框架结构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按照本文方法进行性能设计,对于"小震不坏"的结构,既可以实现"中小震暂时使用"、"中震可修",同时还能满足"大震不倒"的性能目标;且在层间位移角限值和塑性铰状态两个方面均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所建立的量化指标和性能水平也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钢梁组合框架结构 性能抗震设计 层间位移角 塑性铰
原文传递
柱贯通梁柱节点非对称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唐红元 邓雪智 +1 位作者 熊进刚 黄靖翔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2-102,共11页
建筑结构竖向连续倒塌破坏大多数由侧中柱破坏引起,而侧中柱两侧结构的抗侧刚度不同,易导致结构沿侧中柱发生非对称破坏。已有文献中对非对称连续倒塌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以非对称双半跨单柱子结构为研究对象,设计了1种钢筋混凝土柱-钢... 建筑结构竖向连续倒塌破坏大多数由侧中柱破坏引起,而侧中柱两侧结构的抗侧刚度不同,易导致结构沿侧中柱发生非对称破坏。已有文献中对非对称连续倒塌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以非对称双半跨单柱子结构为研究对象,设计了1种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结构全螺栓连接的柱贯通节点子结构,采用静力加载试验模拟结构在侧中柱失效工况下的非对称倒塌破坏全过程。以不等跨梁模拟两侧结构抗侧刚度差异,结合有限元分析考察子结构连续性倒塌的受力机理及破坏形态,并与传统对称双半跨子结构抗连续性倒塌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柱贯通RCS结构全螺栓连接子结构在侧中柱失效的情况下,侧向刚度较小一侧的梁上翼缘先出现局部屈曲,梁端的转动能力小于中柱失效工况,且不能充分发挥结构的悬链线效应,抗连续倒塌能力也较中柱失效工况的低,但是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梁端极限转角均高于DoD规范中规定的转角允许限值,表明采用DoD规范评估柱贯通全螺栓连接RCS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时偏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钢梁框架结构 贯通节点 全螺栓连接 连续性倒塌 非对称破坏
原文传递
全装配式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生产与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亓立刚 马明磊 +4 位作者 陈越时 张士前 常红城 刘笑天 肖绪文 《上海建设科技》 2023年第5期1-4,共4页
针对中建八局自主研发的全装配式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进行了相关生产和施工技术研究。为提高预制构件精度和现场施工效率,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工艺流程、生产模具、施工工装和智能装备。预制节点和整体式预制柱分别采用立式和横式... 针对中建八局自主研发的全装配式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进行了相关生产和施工技术研究。为提高预制构件精度和现场施工效率,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工艺流程、生产模具、施工工装和智能装备。预制节点和整体式预制柱分别采用立式和横式生产方式,保证了构件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智能调姿技术、高效套筒灌浆技术、精准定位技术和免外架施工技术,实现了高精度、高效施工。临港中建总部基地项目的成功应用,证明了该结构体系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期和现场作业量方面的优势。该体系有望在建筑行业中得到更广泛应用,为实现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框架结构 预制-钢梁混合框架 生产技术 施工技术 精准定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