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WIM模型模拟气候变化对青海湖布哈河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一飞 陈慧颖 +1 位作者 张淑兰 黄永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8-214,共7页
本文基于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变化的预估结果,利用SWIM模型模拟了该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布哈河流域在未来3个时期(2016—2035年、2046—2065年和2081—2100年)径流深、实际蒸散量和深层渗漏量的变化及其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模型对布哈河流... 本文基于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变化的预估结果,利用SWIM模型模拟了该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布哈河流域在未来3个时期(2016—2035年、2046—2065年和2081—2100年)径流深、实际蒸散量和深层渗漏量的变化及其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模型对布哈河流域径流的模拟结果较为理想,表明SWIM模型在高寒地区有较强的适用性;2)随着降水的增加和气温的持续上升,流域的径流深和实际蒸散量在2100年前会持续增加,而深层渗漏量则先下降后上升;3)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有季节差异性,其对深层渗漏量的影响集中于7、8月,而对径流深和实际蒸散量的影响主要在6—8月期间;4)流域各水文过程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呈现一定的空间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swim模型 青海湖 布哈河流域 水文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IM模型的洱海流域产流模拟研究
2
作者 李岑 杨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1期6905-6906,6920,共3页
利用DEM、土地利用图、气象水文观测数据,使用SWIM模型对洱海流域产流进行了模拟,比较模拟值和观测值得到效率系数为0.49,总流量相对误差为-18%。
关键词 swim模型 产流模拟 洱海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IM水文模型在王家坝地区的适用性评估 被引量:8
3
作者 高超 陆苗 +1 位作者 姚梦婷 孙艳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159,共8页
[目的]评估SWIM水文模型参数值变化对模拟王家坝地区径流精度的影响,为王家坝地区洪涝灾害的预报和减灾提供科学支持,并为SWIM在其他地区应用提供参照。[方法]利用王家坝地区率定期(1959—1978年)和验证期(1979—2008年)的实测数据,得... [目的]评估SWIM水文模型参数值变化对模拟王家坝地区径流精度的影响,为王家坝地区洪涝灾害的预报和减灾提供科学支持,并为SWIM在其他地区应用提供参照。[方法]利用王家坝地区率定期(1959—1978年)和验证期(1979—2008年)的实测数据,得到最优参数组合后定量分析SWIM在王家坝地区对7个可率定参数的敏感性。[结果]率定期和验证期模拟日径流量纳西效率分别达0.79和0.81,相对误差分别为22%和7.8%。随着参数thc(计算潜在蒸腾时对大气散射率的校准因子)值的增大,相对误差显著下降,其对thc值的敏感性强于纳西系数。roc_4(河道汇流系数)比roc_2(河道汇流系数)更能影响日径流,而roc_2对径流影响汛期大于非汛期。随着参数sccor(饱和传导率校正因子)值的增大,模拟精度在汛期提高非汛期降低。[结论]率定后的SWIM模型在王家坝地区适用性良好;SWIM模拟结果在王家坝地区对thc,cnum_1(曲线数法代码为1时,CN条件1),cnum_3(曲线数法代码为1时,CN条件3),roc_2,roc_4,sccor取值变化比较敏感,对参数bff(基流因子),gwq()(初始地下流对径流量的贡献)和abf()(地下水阿尔法因子)取值变化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im模型 纳西效率 模型适用性 参数敏感性 王家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IM模型在东北黑土区流域的适用性评价——以乌裕尔河中上游流域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志远 高超 +1 位作者 臧淑英 杨秀春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7-470,共14页
以典型东北黑土区乌裕尔河中上游流域为研究区,引入SWIM水文模型,利用偏相关系数评价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基于流域出水口依安水文站1961-1997年实测日径流数据和部分气象站小型蒸发皿数据,进行了多站点、多变量的模型率定和验证,并通过模... 以典型东北黑土区乌裕尔河中上游流域为研究区,引入SWIM水文模型,利用偏相关系数评价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基于流域出水口依安水文站1961-1997年实测日径流数据和部分气象站小型蒸发皿数据,进行了多站点、多变量的模型率定和验证,并通过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对比,探讨了SWIM模型在东北黑土区流域的适用性、存在的误差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在率定期和验证期,月径流和日径流的纳希效率系数分别大于0.71和0.55,径流相对误差在6.0%以内,月径流的模拟效果好于对日径流的模拟效果;月潜在蒸散发的纳希效率系数达0.81以上;(2)在月尺度上经过校准的SWIM模型可以应用于东北黑土区与径流相关的各种模拟分析;(3)但模型在模拟融雪和冻土产流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对同时具有春汛和夏汛的年份模拟效果也较差;对年降水量出现骤增的年份年径流量的模拟结果会几倍于实测值,但基本能够重现汛期的流量变化过程。模型不仅可以为管理者对该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提供水文基础支持,对黑土区其他流域也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im模型 乌裕尔河流域 敏感性分析 径流 潜在蒸散发 适用性评价
原文传递
土地利用模式对辽东河流生态水文影响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肖秀春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7年第1期42-44,共3页
保采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IM模型对辽宁东部区域河流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生态水文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将流域内坡度>25°的坡地变成林地或草地的土地利用模式情景(情景1和2)对于改善辽宁东部河流泥沙含量效果最明显,但是水... 保采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IM模型对辽宁东部区域河流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生态水文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将流域内坡度>25°的坡地变成林地或草地的土地利用模式情景(情景1和2)对于改善辽宁东部河流泥沙含量效果最明显,但是水量有所减小;城镇土地利用面积增加情景(情景4和5)下流域水量有所增加,泥沙有所减小,但并未将城镇面积增加导致的生活污水排放增加考虑在内。研究成果对于区域土地利用模式变更和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im模型 土地利用模式方案 生态水文模拟 辽宁东部区域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上游干流径流量对不同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薛颖 高超 +2 位作者 张勋 许莹 李鹏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28,共7页
基于淮河流域上游地区8个气象站点1959~2008年日降水量与温度数据,通过改变降水量和温度建立25种气候情景,利用SWIM水文模型,对不同情景下的径流量进行模拟,分析了淮河上游地区径流量对不同气候要素变化的敏感性,有利于该地区旱涝灾害... 基于淮河流域上游地区8个气象站点1959~2008年日降水量与温度数据,通过改变降水量和温度建立25种气候情景,利用SWIM水文模型,对不同情景下的径流量进行模拟,分析了淮河上游地区径流量对不同气候要素变化的敏感性,有利于该地区旱涝灾害的及时预警。结果表明,淮河流域上游地区,降水量的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较大,在仅考虑降水量和温度的情况下,径流量对降水量变化的敏感性系数处在1.7012~2.1358范围内,而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较弱,三个站点径流量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系数处在-0.0499~0.1547范围内;研究区在研究期内降水量变化对径流量的变化贡献较小,由大坡岭向下游依次为-0.0014,-0.0052,-0.0009,温度变化对径流量的贡献较大,由大坡岭向下游依次为0.0828,0.0152,0.0039,径流量对气候要素的响应不仅由其对气候要素变化的敏感性决定,也受到气候要素变化幅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上游 swim水文模型 敏感性 贡献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升温1.5℃和2.0℃情景下淮河上游干流径流量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查芊郁 高超 +3 位作者 杨茹 刘悦 阮甜 李鹏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3-592,共10页
基于ISI-MIP(The Inter-Sectoral Impact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推荐使用的5个全球气候模式数据(HadGEM2-ES,GFDL-ESM2M,MIROC-ESM-CHEM,Nor-ESM1-M,IPSL-CM5ALR),驱动SWIM(Soil and Water IntegratedModel)水文模型,研究全... 基于ISI-MIP(The Inter-Sectoral Impact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推荐使用的5个全球气候模式数据(HadGEM2-ES,GFDL-ESM2M,MIROC-ESM-CHEM,Nor-ESM1-M,IPSL-CM5ALR),驱动SWIM(Soil and Water IntegratedModel)水文模型,研究全球升温1.5℃和2.0℃情景下淮河上游干流径流量变化,得出结论:(1)淮河上游干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在2种升温情景下均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全球升温1.5℃时年径流量较基准期(1986—2005年)增长9.5%,而升温2.0℃情景下涨幅更明显,高达17%。(2) 4个季节径流量在2种升温情景下较基准期均有增长,其中春季涨幅最明显,达24.4%,夏、秋、冬季涨幅分别为7.1%、16.1%、13.5%。全球升温2.0℃时淮河上游干流径流量在4个季节较基准期增长率均大于全球升温1.5℃时。(3)不同气候模式输出日径流量最大值相差较大而平均值相差较小。未来2种升温情景日径流量超过王家坝闸设计流量的日次较基准期均有增加,尤其升温2.0℃情景较基准期增多22次,较升温1.5℃情景多5.8次,表明未来升温2.0℃情景下淮河上游出现极端径流事件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温15℃ 升温2.0℃ 全球气候模式 swim水文模型 淮河上游 径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P情景下淮河上游气候及径流量变化
8
作者 杨青青 高超 +1 位作者 查芊郁 张平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3期209-214,共6页
基于ISI-MIP(the inter-sectoral impact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推荐的5套"典型浓度路径"情景下的全球气候模式数据,驱动分布式水文模型SWIM模拟淮河上游王家坝水文站以上地区未来(2020-2050年)径流量,分析淮河上... 基于ISI-MIP(the inter-sectoral impact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推荐的5套"典型浓度路径"情景下的全球气候模式数据,驱动分布式水文模型SWIM模拟淮河上游王家坝水文站以上地区未来(2020-2050年)径流量,分析淮河上游气候要素及径流量变化。结果表明,未来RCP情景下,淮河上游王家坝水文站以上地区温度和降水与基准期(1986-2005年)相比均有增长,温度在RCP8.5情景下增长幅度最大,空间分布从西北到东南呈现出增加趋势;降水在RCP4.5情景下涨幅最明显,空间分布自北向南呈递减趋势。5个气候模式模拟淮河上游干流径流量和趋势时各有优劣,其中HadGEM2模式效果最优;到21世纪中期,RCP情景下淮河上游干流径流量与基准期相比呈现出上升趋势,涨幅均超过10%,RCP4.5情景下模拟径流量的年变化率及汛期径流涨幅最大。研究区未来枯水期水资源短缺现象将得到缓解但发生洪水尤其是极端洪水的可能性将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P情景 全球气候模式 气象要素 swim水文模型 径流量 变化特征 淮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河上游流域实际蒸散量及其各组分的估算 被引量:30
9
作者 张淑兰 于澎涛 +5 位作者 王彦辉 张海军 Valentina Krysanova HUANG Shaochun 熊伟 徐丽宏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5-395,共11页
利用分布式生态水文模型SWIM,基于泾河上游(泾川测站以上)植被、土壤、气象和水文数据对研究区进行了水文过程的模拟,从而估算了流域的实际蒸散量及其各组分。结果表明:SWIM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泾河上游流域的水文过程,模拟的流域多年(19... 利用分布式生态水文模型SWIM,基于泾河上游(泾川测站以上)植被、土壤、气象和水文数据对研究区进行了水文过程的模拟,从而估算了流域的实际蒸散量及其各组分。结果表明:SWIM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泾河上游流域的水文过程,模拟的流域多年(1997-2003年)平均实际蒸散量为443mm,其中土壤蒸发量为259mm,植被蒸腾量为157mm,冠层截持量为27mm。石质山区的森林覆盖区和非森林地的年蒸散总量在整个流域分别具有最大值和最小值,为484mm和418mm;黄土区实际蒸散量介于二者之间,平均为447mm。森林覆盖地区土壤蒸发明显小于其它区域,而蒸腾和冠层截留明显大于其它区域。年内蒸散量主要集中在5-8月份,占全年总蒸散量的60%,且冠层蒸散比例较大达63%。整个流域湿润年份较干旱年份蒸散量增加了78mm,其中土壤蒸发增加最多,其次是冠层蒸腾,冠层截留蒸发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im模型 实际蒸散 时空格局 泾河 甘肃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对干旱缺水区中尺度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淑兰 于澎涛 +2 位作者 张海军 高娃 王彦辉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0-74,共5页
基于1997-2003年的气象水文资料,选择了黄土高原泾河流域上游,对半分布式生态水文模型SWIM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并以流域历史气象条件为基准,固定其它气候因素不变,针对单一气候因素变化(降水或温度)进行了情景模拟,分析、评价了降水和温... 基于1997-2003年的气象水文资料,选择了黄土高原泾河流域上游,对半分布式生态水文模型SWIM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并以流域历史气象条件为基准,固定其它气候因素不变,针对单一气候因素变化(降水或温度)进行了情景模拟,分析、评价了降水和温度对流域径流量、蒸散量和土壤蓄水量各水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降水量增加(减少),年径流、蒸散及蒸散分量、土壤蓄水量均增加(减少),且降水转化为各水量平衡分量的比例大小依次为径流量(蓝水)>蒸散量(绿水)>土壤蓄水量;流域温度升高,蒸散及其分量随之增加,但径流和土壤蓄水量则随之相应减少。研究结果对于变化环境下的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文响应 中尺度 swim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