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阶差分麦克风阵列的自适应降噪算法
1
作者 梁杰业 曾庆宁 《计算机仿真》 2025年第1期192-196,214,共6页
传统广义旁瓣抵消算法的不足,其主要体现在固定波束形成模块固定权重值无法适应不同场景下的语音增强需求,自适应噪声消除模块存在语音抵消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一种结合二阶差分麦克风阵列与广义旁瓣抵消的语音增强算法。上述... 传统广义旁瓣抵消算法的不足,其主要体现在固定波束形成模块固定权重值无法适应不同场景下的语音增强需求,自适应噪声消除模块存在语音抵消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一种结合二阶差分麦克风阵列与广义旁瓣抵消的语音增强算法。上述方法以二阶差分麦克风阵列心形波束模式的输出作为广义旁瓣抵消算法上支路的期望信号。下支路利用阻塞矩阵提取参考噪声信号输入改进的自适应噪声相消模块进行自适应滤波处理,最后使用最优修正对数谱幅度算法进一步的消除残留噪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抑制不同噪声类型的影响,降噪效果优于对比算法且能获得较好的语音可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差分麦克风阵列 广义旁瓣抵消 噪声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形阵列的可控波束形成器设计
2
作者 刘扬 赵景玉 +1 位作者 张传营 卜凡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13862-13871,共10页
针对线性阵列波束形成器功能单一、信噪比增益差的问题,通过Kronecker积原理将矩形阵列分解为两个虚拟线性子阵列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矩形阵列的可控波束形成方法。首先将矩形阵列的转向向量分解为两个线性虚拟子阵列的转向向量的Kr... 针对线性阵列波束形成器功能单一、信噪比增益差的问题,通过Kronecker积原理将矩形阵列分解为两个虚拟线性子阵列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矩形阵列的可控波束形成方法。首先将矩形阵列的转向向量分解为两个线性虚拟子阵列的转向向量的Kronecker乘积,然后利用波束形成滤波器和转向向量的正交性从几何角度设计第一个零点可控的差分虚拟子阵列,用常见的延迟求和(delay-sum beamformer,DS)和超指向性(superdirective beamformer,SD)波束形成器设计第二个虚拟子阵列,然后整合设计基于矩形阵列的高增益零点可控波束形成器和基于矩形阵列的高指向性零点可控波束形成器。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矩形阵列和两个虚拟线性子阵列的波束方向图、白噪声增益(white noise gain,WNG)和指向性因子(directivity factor,DF)。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全局波束形成器不仅可以实现零点可控,而且信噪比增益相比于单一虚拟子阵列有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波束形成 麦克风阵列 KRONECKER积 波束方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麦克风阵列的自适应语音增强算法研究及DSP实现 被引量:8
3
作者 宋辉 刘加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40-1244,共5页
自适应滤波是语音增强算法中的常用技术,而算法复杂度与收敛速度是设计各种自适应算法需要首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用于片上的语音增强自适应滤波新算法.该算法分两步实现,首先,利用一阶微分麦克风阵列,获得噪声的实时估计;其次,对... 自适应滤波是语音增强算法中的常用技术,而算法复杂度与收敛速度是设计各种自适应算法需要首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用于片上的语音增强自适应滤波新算法.该算法分两步实现,首先,利用一阶微分麦克风阵列,获得噪声的实时估计;其次,对传统的仿射投影算法(Affine projection algorithm,APA)加以改进,得到计算误差向量的快速算法,并根据估计误差动态调整搜索步长以及仿射投影维数,对带噪语音进行自适应滤波消噪.在TMS320VC5509 DSP芯片上实现该算法.实验表明,算法的自适应滤波过程具有接近递推最小二乘算法(Recursive least squares,RLS)的快速收敛速度,以及类似最小均方误差算法(Least mean squares,LMS)的低算法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微分麦克风阵列 仿射投影算法 自适应滤波 噪声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差分阵列与幅度谱减的双麦语音增强算法 被引量:9
4
作者 徐娜 吴长奇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76-881,共6页
为了抑制小型语音通信设备中的方向性噪声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差分阵列与幅度谱减的双麦语音增强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一阶差分阵列技术,对两麦克风采集到的带噪语音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语音通道信号和噪声通道信号。接着利用差分阵... 为了抑制小型语音通信设备中的方向性噪声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差分阵列与幅度谱减的双麦语音增强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一阶差分阵列技术,对两麦克风采集到的带噪语音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语音通道信号和噪声通道信号。接着利用差分阵列处理后的两通道信号构造方程,求解语音通道信号的信噪比。最后将求得的信噪比用于幅度谱减,来消除语音通道信号中的残留噪声。针对语音通道信号信噪比估计方程的构造,本文给出了两种新的计算方法。客观评价指标表明,该算法有效的抑制了方向噪声,改善了语音的质量,去噪效果及语音质量均优于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一阶差分麦克风阵列 信噪比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整数有向差分进化算法的平面麦克风阵列几何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正文 汪震 廖桂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92-2900,共9页
针对多约束条件下阵列优化过程中运算复杂和波束指向固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整数有向差分进化(mixed integer directed differential evolution, MIDDE)算法的综合方法。首先,通过几何变换减少优化目标数量,缩小寻优空间,降低运算... 针对多约束条件下阵列优化过程中运算复杂和波束指向固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整数有向差分进化(mixed integer directed differential evolution, MIDDE)算法的综合方法。首先,通过几何变换减少优化目标数量,缩小寻优空间,降低运算复杂度;其次,对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 DE)算法的变异过程引入随机选择与排序策略,提高搜索速度与精度,并改进边界约束处理方式,提高边界搜索能力。最后,用MIDDE算法优化基于正则化稳健超指向波束形成器的目标函数。仿真结果表明,在白噪声增益(white noise gain,WNG)受约束的情况下,优化阵列可在宽波束指向角范围内获得较高的方向性因子(directivity factor,DF),且显著高于相同阵元数的规则阵列,该方法可有效提高阵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风阵列 差分进化算法 阵列几何优化 MIN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传声器阵列低频特性优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振岭 陈日林 杨亦春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5-510,共6页
利用传声器阵列差分信号处理可以获得指向性波束,可用于定向声捡拾或环绕声捡拾,但该处理方式产生了高通滤波作用,降低了信号低频段的信噪比,将影响输出音质。本文提出了一种时变补偿滤波器,在补偿差分信号低频能量的同时避免了引入过... 利用传声器阵列差分信号处理可以获得指向性波束,可用于定向声捡拾或环绕声捡拾,但该处理方式产生了高通滤波作用,降低了信号低频段的信噪比,将影响输出音质。本文提出了一种时变补偿滤波器,在补偿差分信号低频能量的同时避免了引入过多噪声。仿真分析中,信号与噪声分别为chirp信号、高斯白噪声,信噪比为50 d B,时变补偿滤波器较常规补偿方式信噪比提高了约6 d B。音质主观评测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进行低频补偿,可以获得更好的低频音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阵列 补偿滤波器 指向性录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语音通信与交互的麦克风阵列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21
7
作者 潘超 黄公平 陈景东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4-815,共12页
临境语音通信与智能语音交互都面临复杂声学环境中的远距离高保真拾音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是使用由多个麦克风传感器组成的麦克风阵列或多通道拾音系统,这种系统的核心是信号处理,通过对空间采样的声场信息进行时、空、频三域... 临境语音通信与智能语音交互都面临复杂声学环境中的远距离高保真拾音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是使用由多个麦克风传感器组成的麦克风阵列或多通道拾音系统,这种系统的核心是信号处理,通过对空间采样的声场信息进行时、空、频三域的联合处理来实现声源定向/定位、信号增强、噪声抑制、混响抑制、声源分离、声场参数估计等功能。麦克风阵列信号处理的方法有很多,其中研究的最多、使用得最广的方法是波束形成。本文对麦克风阵列波束形成的原理、进展以及当前常用的方法进行简要综述,内容涵盖延迟求和、超指向、差分、正交级数展开、Kronecker和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论文侧重于方法原理、机理和架构方面的探讨,具体的算法实现细节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相应的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风阵列 频不变波束形成 超指向波束形成 差分波束形成 Kronecker波束形成 自适应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麦克风阵列和语音稀疏性的多源方位估计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何赛娟 陈华伟 +1 位作者 尹明婕 丁少为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2-381,共10页
差分麦克风阵列为实现小尺寸阵列条件下的声源定位提供了一条重要技术途径。语音信号具有稀疏性,利用该特性可实现基于差分麦克风阵列的多声源方位估计,其中的典型方法为直方图法。针对差分麦克风阵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掩蔽和模... 差分麦克风阵列为实现小尺寸阵列条件下的声源定位提供了一条重要技术途径。语音信号具有稀疏性,利用该特性可实现基于差分麦克风阵列的多声源方位估计,其中的典型方法为直方图法。针对差分麦克风阵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掩蔽和模糊聚类分析的短时平均复声强多声源方位估计方法。分析了不同阵列尺寸条件下时频掩蔽频带范围的选择问题。该方法具有闭式解,在强混响噪声环境下的性能优于直方图法,并且受阵列尺寸变化的影响较小。为了改善直方图法的性能,基于时频掩蔽的思想,文中还给出了一种修正的直方图方法。混响噪声环境下的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麦克风阵列 时频稀疏性 模糊聚类 时频掩蔽 多声源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差分麦克风阵列的二阶波束形成器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郑毅豪 巩朋成 +1 位作者 杜帮华 张正文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42-47,共6页
针对二阶差分阵(DMA)在信号频率较低时白噪增益异常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阶圆形差分阵列进行白噪增益最大化的波束形成器设计方法。该波束形成器主要是由L阶差分阵列的一阶输出的权值函数h′DMA和WNG情况下的二阶输出的权值函数h′MWNG... 针对二阶差分阵(DMA)在信号频率较低时白噪增益异常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阶圆形差分阵列进行白噪增益最大化的波束形成器设计方法。该波束形成器主要是由L阶差分阵列的一阶输出的权值函数h′DMA和WNG情况下的二阶输出的权值函数h′MWNG构成。第一阶段滤波器确定期望波束图的角度,从而在DMA阵列的波束方向上加入空值;第二阶段滤波器解决第一阶段因为白噪异常而导致的系统冗余,从而导致阵列在低频时白噪异常的问题,以解决DMA在低频时WNG异常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该方法不仅解决了白噪增益异常的问题而且得到的波束图具有更低的旁瓣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麦克风阵列 波束形成器 白噪增益 方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边三角形的二阶差分传声器阵列
10
作者 陈卓 梁维谦 董保帅 《电声技术》 2011年第7期38-41,共4页
实现了一种等边三角形结构微型传声器阵列的语音增强方法。不同于以往的线性一阶差分传声器阵列结构和线性二阶差分传声器阵列结构,提出并且验证了一种基于延时相加的二阶三角差分传声器阵列的算法,通过真实环境的检测,证明该算法能够实... 实现了一种等边三角形结构微型传声器阵列的语音增强方法。不同于以往的线性一阶差分传声器阵列结构和线性二阶差分传声器阵列结构,提出并且验证了一种基于延时相加的二阶三角差分传声器阵列的算法,通过真实环境的检测,证明该算法能够实现12个方向的语音增强,同时方向性信噪比比线性一阶差分传声器阵列增强3~4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传声器阵列 语音增强 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麦克风语音增强算法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智恒 焦继业 祝禛天 《电子设计工程》 2022年第10期109-114,119,共7页
为了满足小型化嵌入式设备语音增强对阵列体积和语音增强性能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一阶差分阵列的双麦克风语音增强改进算法,并给出了硬件实现方案。针对现有算法容易因静音段估计不准确造成语音增强性能下降这一问题,引入了语音活动检... 为了满足小型化嵌入式设备语音增强对阵列体积和语音增强性能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一阶差分阵列的双麦克风语音增强改进算法,并给出了硬件实现方案。针对现有算法容易因静音段估计不准确造成语音增强性能下降这一问题,引入了语音活动检测,通过语音活动检测对有无声段进行判别,实现对静音段的准确估计。实验结果表明,引入语音活动检测可以有效提高语音增强的质量,相较于改进前,语音PESQ得分平均提高20.18%;基于该改进方案的FPGA硬件实现,在结果准确性方面,与纯浮点Matlab平台等效,在实时性方面,处理1 s的16 kHz语音仅需要1.92 ms,可实现实时语音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麦克风 一阶差分阵列 嵌入式设备 语音增强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分布的鲁棒性差分波束形成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野锋 叶超 +1 位作者 马登永 沐永生 《网络新媒体技术》 2022年第3期38-44,共7页
差分波束形成算法由于具有小尺寸、高指向性、宽带恒定束宽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传统的基于零点约束的差分波束形成算法在工程上实现简单,但受限于白噪声增益放大特性,在低频处鲁棒性性能较弱。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概率密... 差分波束形成算法由于具有小尺寸、高指向性、宽带恒定束宽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传统的基于零点约束的差分波束形成算法在工程上实现简单,但受限于白噪声增益放大特性,在低频处鲁棒性性能较弱。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概率密度函数零点能量最小化的差分波束形成算法,通过引入导向矢量误差分布的先验信息,对零点能量的期望值进行最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在低频处改进算法的白噪声增益性能明显改善,进一步提升抗干扰性能,并且在波束方向的频响更平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波束 麦克风阵列 鲁棒性 概率密度函数 零点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形差分麦克风阵列和Ambisonic重建的双耳渲染(英文)
13
作者 陈洁茹 窦姗姗 张雯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0-377,共8页
双耳录音一般采用放置在人头或仿真头上的录音设备进行录制.然而,随着移动设备、PDA和便携式可视化设备上增强现实系统的普及,如何通过小型麦克风阵列实现双耳渲染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线形差分麦克风阵列设计了双耳渲染系统... 双耳录音一般采用放置在人头或仿真头上的录音设备进行录制.然而,随着移动设备、PDA和便携式可视化设备上增强现实系统的普及,如何通过小型麦克风阵列实现双耳渲染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线形差分麦克风阵列设计了双耳渲染系统,该系统结构紧凑,阵列尺寸较小.将麦克风阵列采集信号结合差分波束形成和Ambisonic编码进行声场分解,并且使用虚拟扬声器和Ambisonic解码进行渲染,最终实现双耳空间声场重建.系统中采用仿真信号与实际录制信号对所提方法进行了评估与验证.从仿真结果中选择出了最佳虚拟扬声器布放方式.从主观实验可以证实,与标准双耳录音设备相比,所提方法在方位感和头外感方面可以实现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线形差分麦克风阵列 双耳渲染 虚拟扬声器 Ambisonics 头相关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M阵列技术的双通道语音增强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崔玮玮 曹志刚 苏泳涛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35-1139,共5页
为了抑制小型语音通信设备中的方向性噪声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双通道的语音增强算法。该方法基于一阶差分麦克风(first-order differential microphone,FDM)阵列,并结合单通道的谱增强技术,可以同时提取语音和噪声估计,并能够实时地修... 为了抑制小型语音通信设备中的方向性噪声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双通道的语音增强算法。该方法基于一阶差分麦克风(first-order differential microphone,FDM)阵列,并结合单通道的谱增强技术,可以同时提取语音和噪声估计,并能够实时地修正噪声谱。与现有的双通道语音增强技术相比,该算法可以获得2-6dB的输出信噪比增益,且计算量减少了2/3。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改善了算法的噪声消除性能,且更适用于实时的语音增强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一阶差分麦克风阵列 谱减
原文传递
单环螺线差分麦克风阵列结构及性能研究
15
作者 陈卫松 黄志勋 +1 位作者 王学研 牛锋 《计量科学与技术》 2023年第11期10-16,共7页
基于雅可比展开法设计的圆环型差分麦克风阵列,可产生频率不变的空间响应和调向到任意方向的波束图,但受贝塞尔函数在某些特定频率取零值的影响,白噪声增益和指向性因子会出现零陷问题,导致麦克风阵列性能恶化。同心圆环麦克风阵列可以... 基于雅可比展开法设计的圆环型差分麦克风阵列,可产生频率不变的空间响应和调向到任意方向的波束图,但受贝塞尔函数在某些特定频率取零值的影响,白噪声增益和指向性因子会出现零陷问题,导致麦克风阵列性能恶化。同心圆环麦克风阵列可以消除零陷问题,但需要的麦克风单元数量较多,且阵列分布面积也较大。设计一种基于阿基米德螺线结构的单环螺线差分麦克风阵列。对比分析了该阵列与圆环型差分阵列在白噪声增益、指向性因子和波束图方面的差异。讨论了螺线参数选取对其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单环螺线差分阵列克服了圆环型差分阵列的白噪声增益,和指向性因子在某些特定频率点出现的零陷问题,在不增加麦克风数量的情况下,表现出更优越的性能。随着麦克风数量的增加,阵列形成的波束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差分麦克风阵列 阿基米德螺线 白噪声增益 指向性因子 波束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