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男性不育患者精浆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在体重指数与精子质量关联中的中介效应
1
作者 乔少彬 于璨 +2 位作者 马琳 洪庆文 董月稳 《中国性科学》 2025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究男性不育患者精浆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在体重指数与精子质量关联中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11月邢台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男性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的体重指数、精子质量(前向运动精子百分... 目的探究男性不育患者精浆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在体重指数与精子质量关联中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11月邢台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男性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的体重指数、精子质量(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存活率、精子正常形态率、精液体积、精子总数)及精浆25(OH)D3水平。根据体重指数将其分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根据25(OH)D3水平将其分为缺乏组、不足组、充足组。比较不同体重组和不同25(OH)D3组精子质量参数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25(OH)D3、体重指数与精子质量参数的关系,采用AMOS 24.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超重组、肥胖组各项精子质量参数水平更低(P<0.05);与超重组比较,肥胖组各项精子质量参数水平更低(P<0.05)。与充足组比较,不足组、缺乏组各项精子质量参数水平更低(P<0.05);与不足组比较,缺乏组各项精子质量参数水平更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精浆25(OH)D3水平与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存活率、精子正常形态率、精液体积、精子总数呈正相关(P<0.05),体重指数与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存活率、精子正常形态率、精液体积、精子总数呈负相关(P<0.05)。Bootstrap法结果显示间接效应95%CI为-0.446~-0.186,不跨0,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5.85%、42.64%、47.17%、41.65%、49.16%。表明25(OH)D3在体重指数与精子质量关联中发挥中介效应。结论精浆25(OH)D3水平在体重指数与精子质量关联中发挥着中介效应,鉴于此,对于伴有超重/肥胖的男性不育患者,应定期监测其的精浆25(OH)D3水平,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25羟基维生素d3 体重指数 精子质量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肱指数联合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换丽 石方方 +2 位作者 甘田 魏滢 孔艳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86-89,共4页
目的 探讨踝肱指数(ABI)联合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7月至2021年1月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下肢血管病变将其分为未病变组(106例)与病变... 目的 探讨踝肱指数(ABI)联合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7月至2021年1月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下肢血管病变将其分为未病变组(106例)与病变组(73例)。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ABI联合血清25(OH)D水平对其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变组年龄、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非病变组,白蛋白、ABI、血清25(OH)D水平低于非病变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843,95%CI:1.250~6.468)、糖化血红蛋白(OR=3.056,95%CI:1.343~6.951)、ABI (OR=2.724,95%CI:1.197~6.196)、血清25(OH)D水平(OR=3.979,95%CI:1.749~9.051)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P<0.05)。ABI、血清25(OH)D水平联合预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曲线下面积高于二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 ABI联合血清25(OH)D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临床中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肱指数 25羟维生素d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糖尿病足溃疡VSD治疗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白顺宁 曹尚鹏 +4 位作者 李康 丁俊杰 张斌杰 周飞 高慧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VSD术的DFU患者106例为DFU组,根据VSD治疗效果分为无效组(27例)和有效组(79例);同期另选取55例单... 目的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VSD术的DFU患者106例为DFU组,根据VSD治疗效果分为无效组(27例)和有效组(79例);同期另选取55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为单纯T2DM组,55名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计算GNRI,检测血清25(OH)D。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FU患者VSD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GNRI联合血清25(OH)D对DFU患者VSD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结果DFU组、单纯T2DM组、对照组GNRI、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GNRI、血清25(OH)D水平依次降低(P均<0.05)。Wagner分级4级、HbA1c升高为DFU患者VSD治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踝肱指数、GNRI、25(OH)D升高为DFU患者VSD治疗有效的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GNRI联合血清25(OH)D水平评估DFU患者VSD治疗效果的曲线下面积为0.879,大于二者单独评估的0.800、0.879(P均<0.05)。结论GNRI、血清25(OH)D水平低的DFU患者VSD治疗效果差,二者联合对DFU患者VSD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25羟维生素d 负压封闭引流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普通维生素D3对肥胖伴黑棘皮、高胰岛素青少年空腹胰岛素、体重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海静 张莹莹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2180-2182,共3页
目的:分析补充普通维生素D3对肥胖伴黑棘皮、高胰岛素青少年空腹胰岛素、体重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肥胖伴黑棘皮、高胰岛素青少年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 目的:分析补充普通维生素D3对肥胖伴黑棘皮、高胰岛素青少年空腹胰岛素、体重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肥胖伴黑棘皮、高胰岛素青少年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维生素D3治疗。两组疗程均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指标、血糖、血脂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体重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黑棘皮程度为轻度的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含量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肥胖伴黑棘皮、高胰岛素青少年补充维生素D3不仅可降低其体重指数、腰围等基本指标,还可提高对糖脂代谢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3 肥胖 黑棘皮 胰岛素 青少年 体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4指数与维生素D_(3)水平对糖尿病肾病进展风险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师帅 田宇 +1 位作者 赵伊婷 李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8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4指数(FIB-4)与维生素D_(3)水平对糖尿病肾病(DN)进展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就诊的262例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FIB-4评估肝纤维化,检测25-羟基维生素D_(3)[25(OH...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4指数(FIB-4)与维生素D_(3)水平对糖尿病肾病(DN)进展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就诊的262例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FIB-4评估肝纤维化,检测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根据DN进展情况,将其分为进展组(84例)和对照组(178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N进展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IB-4和25(OH)D_(3)水平对DN进展风险的预测价值。根据25(OH)D_(3)水平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低25(OH)D_(3)水平组(≤12.96μg/L,132例)和高25(OH)D_(3)水平组(>12.96μg/L,130例),比较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进展组DN患者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FIB-4水平高于对照组,25(OH)D_(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肌酐(OR=1.071)、24 h尿蛋白定量(OR=17.365)、FIB-4(OR=26.982)和25(OH)D_(3)水平(OR=0.648)均是DN进展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FIB-4和25(OH)D_(3)水平预测DN进展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9(截断值为2.055,敏感度为64.3%,特异度为90.4%)和0.815(截断值为13.25μg/L,敏感度为89.3%,特异度为64.0%)。低25(OH)D_(3)水平组IL-1和CRP水平均高于高25(OH)D_(3)水平组(P<0.05)。结论高FIB-4水平和低25(OH)D_(3)水平是DN进展风险的危险因素,二者对DN进展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4指数 维生素d 糖尿病肾病 疾病进展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育患者精子DNA碎片指数、血清25-羟化维生素D与精液常规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翟倩 张颖 +1 位作者 张建芳 田国华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碎片指数(DFI)、血清25-羟化维生素D [25(OH)VD]总量与精液常规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627名男性不育患者的检查数据,采用计算...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碎片指数(DFI)、血清25-羟化维生素D [25(OH)VD]总量与精液常规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627名男性不育患者的检查数据,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分析精液常规参数,手工法检测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精子DFI,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系统检测血清25(OH)VD总量,采用SPSS 25.0数据分析软件分析精子DFI与精子总数、浓度、前向运动率(PR)、总活动率、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的相关性,以及血清25(OH)VD总量与精子总数、浓度、PR、总活动率、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精子DFI的相关性。结果 精子DFI与精子总数、浓度呈负相关,但其相关系数绝对值均<0.1,临床价值较小(r=-0.082、-0.094,P均<0.05),与精子PR、总活动率、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呈负相关(r=-0.519、-0.534、-0.327,P均<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25(OH)VD总量与精子总数、浓度、PR、总活动率无相关性(r=-0.009、-0.020、0.059、0.054,P>0.05),与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呈正相关(r=0.147,P<0.001),与精子DFI呈负相关(r=-0.294,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子DFI与精子PR、总活动率、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呈明显负相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精子质量,精子DFI检测与精液常规参数可以互为补充,为全面、客观评估男性生育力提供有效信息;血清25(OH)VD总量与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呈正相关,与精子DFI呈负相关,可作为评估男性生育力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dNA碎片指数 精子浓度 精子活力 精子形态 25-羟化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多发伤患者rSIG休克指数、初始血乳酸及D-二聚体变化分析
7
作者 陈秀青 张其俊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急诊多发伤患者rSIG休克指数、初始血乳酸及D二聚体(D-D)变化。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6月至2023年7月接诊的68例急诊多发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结局分为死亡组7例、存活组61例。根据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对68例急诊多... 目的探讨并分析急诊多发伤患者rSIG休克指数、初始血乳酸及D二聚体(D-D)变化。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6月至2023年7月接诊的68例急诊多发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结局分为死亡组7例、存活组61例。根据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对68例急诊多发伤患者进行划分,其中轻中度伤组55例(ISS评分≤25分)、重伤组13例(ISS评分>25分)。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轻中度伤组和重伤组急诊多发伤患者rSIG休克指数、初始血乳酸及D-D水平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急诊多发伤rSIG休克指数、初始血乳酸及D-D水平与预后及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患者的rSIG休克指数、初始血乳酸及D-D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重伤组患者的rSIG休克指数、初始血乳酸及D-D水平均明显高于轻中度伤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诊多发伤的rSIG休克指数、初始血乳酸及D二聚体水平与预后及损伤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r SIG休克指数、初始血乳酸及D-D变化均与急性多发伤患者的死亡风险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在急诊救治中,监测这些指标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多发伤 rSIG休克指数 初始血乳酸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0 d再入院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玲玲 曹劝劝 +2 位作者 高文君 程岚 周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30 d再入院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24例AECOPD患者的... 目的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30 d再入院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24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后30 d是否再入院,分为未入院组269例和入院组55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30 d再入院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单独GNRI以及校准混杂因素后对30 d再入院的评估价值,以决策曲线分析法分析单独GNRI以及校准混杂因素后预测30 d再入院的实用价值。结果入院组长期氧疗占比、CAT评分、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显著高于未入院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PaO2、GNRI显著低于未入院组(均P<0.05)。GNRI按四分位数分组,Q4组、Q3组、Q2组、Q1组再入院率分别为4.94%(4/81)、6.17%(5/81)、23.46%(19/81)、33.33%(2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氧疗、FEV1%pred、CAT评分、GNRI为AECOPD患者30 d再入院的影响因素(均P<0.05)。在校正年龄、性别、长期氧疗、CAT评分和FEV1%pred混杂因素前后,GNRI Q3、Q4者再入院风险显著降低(均P<0.05),且OR值呈降低趋势(P<0.05)。GNRI单独预测AECOPD患者30 d再入院的AUC为0.819(95%CI:0.773~0.860),校正混杂因素后AUC为0.858(95%CI:0.815~0.894),校正前后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GNRI预测AECOPD患者30 d再入院风险的净获益率为0.04~0.61,校正混杂因素后为0.05~0.70。结论GNRI为AECOPD患者30 d再入院的独立影响因素,可有效预测AECOPD患者30 d再入院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30 d再入院 营养评估 非计划性再入院 氧疗 呼吸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9
作者 王晓丽 于法常 +2 位作者 马洪伟 王远方 徐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3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D]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112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观察组,61例血糖正常的内分泌科门诊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25(OH)D...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D]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112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观察组,61例血糖正常的内分泌科门诊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25(OH)D、血糖水平、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稳态模型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β-cell function,HOMA-β)、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糖尿病相关抗体[抗胰岛素抗体(insulin autoantibodies,IAA)、抗胰岛细胞抗体(islet cell antibody,ICA)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GAD)]等指标,并对血糖、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糖尿病相关抗体及胰腺功能等指标与25(OH)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糖化血红蛋白、IAA、GAD、ICA、HOMA-IR等均呈负相关(P<0.01),血清25(OH)D水平与性别、HOMA-β均呈正相关(P<0.01);观察组患者的25(OH)D水平与HOMA-IR呈负相关(P<0.01),与HOMA-β呈正相关(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免疫损伤可能与体内血清25(OH)D水平不足有关,建议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高危人群在早期适当补充维生素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胰岛素抵抗 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 稳态模型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江中上游流域洪水特性及面积关系指数分析
10
作者 张侨 汤飞飞 刘颖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9-12,共4页
清水江流域作为典型的山区雨源性河流,其洪水主要源于流域内暴雨。研究系统收集流域内3个具有代表性的水文观测站的长时间序列实测洪水资料,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精准率定该流域洪水面积关系指数。经回归分析,确定年最大洪峰流量、1 d洪量... 清水江流域作为典型的山区雨源性河流,其洪水主要源于流域内暴雨。研究系统收集流域内3个具有代表性的水文观测站的长时间序列实测洪水资料,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精准率定该流域洪水面积关系指数。经回归分析,确定年最大洪峰流量、1 d洪量、3 d洪量的面积比指数分别为0.558、0.727、0.805。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水利工程运用水文比拟法计算设计洪水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 洪峰流量 1 d洪量 3 d洪量 集水面积 面积关系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若干特征的分析及“稀释效应” 被引量:140
11
作者 许晴 张放 +2 位作者 许中旗 贾彦龙 尤建民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7-531,共5页
基于一种假设的群落条件,对目前应用较广的两种α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特征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期能够对其进行更好地理解、应用和解释。通过假设的群落条件及情景设计证明,Simpson指数比Shannon-Wiener指数... 基于一种假设的群落条件,对目前应用较广的两种α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特征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期能够对其进行更好地理解、应用和解释。通过假设的群落条件及情景设计证明,Simpson指数比Shannon-Wiener指数对物种均匀度更为敏感,而Shannon-Wiener指数对物种丰富度更敏感。同时,研究结果表明,物种的相对多度0.72可以近似作为一个物种是否是富集种的衡量标准。两种多样性指数都存在"稀释效应",即当一个群落新增加物种的相对多度超过某一限度时,群落多样性指数不但不增加,反而会有所下降,对于Simpson指数来说,该限度约为0.67,对于Shannon-Wiener指数来说,该限度约为0.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pson指数 SHANNON-WIENER指数 稀释效应 均匀度 丰富度 富集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Y-3 VIRR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在陕西省的应用及其IDL实现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卫东 赵青兰 +1 位作者 李化龙 周辉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3-520,共8页
以FY-3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RR) L1数据为信息源,对FY-3VIRR L1数据在陕西省云检测、地表温度、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等反演方法进行本地化研究,同时使用IDL程序语言研制了FY-3VIRR L1数据预处理、云检测、地表温度反演、TVDI指数... 以FY-3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RR) L1数据为信息源,对FY-3VIRR L1数据在陕西省云检测、地表温度、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等反演方法进行本地化研究,同时使用IDL程序语言研制了FY-3VIRR L1数据预处理、云检测、地表温度反演、TVDI指数法反演土壤干旱程度等应用程序,以实现利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对陕西省土壤干旱程度的监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反演。反演结果表明,利用FY-3VIRR L1数据生成的TVDI与20cm土壤相对湿度具有良好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535左右;TVDI能较好地反映陕西省土壤干旱状况,在延安、关中、陕南的TVDI反演结果与实际旱情一致性较好,但在植被覆盖较差的榆林部分地区,反演结果与实际旱情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归一化植被指数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土壤相对湿度 I d L语言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07年三峡库区极端降水指数R5d的变化规律及其未来情景预估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天宇 范莉 +3 位作者 程炳岩 唐红玉 刘晓冉 许崇海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0年第2期176-182,共7页
利用1961-2007年三峡库区17个气象站的日降水资料,研究了近47a来三峡库区极端降水指数——最大连续5d降水(R5d)的变化规律,通过评估用于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的9个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产品对三峡库区最大连续5d降水的模拟... 利用1961-2007年三峡库区17个气象站的日降水资料,研究了近47a来三峡库区极端降水指数——最大连续5d降水(R5d)的变化规律,通过评估用于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的9个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产品对三峡库区最大连续5d降水的模拟能力,筛选出5个模拟较好的模式(GFDL-CM2.1、INM-CM3.0、IPSL-CM4、MIROC3-H和NCAR-PCM1)进行组合,并考虑模式的偏差,预估3种排放情景(高排放SRESA2、中等排放SRESA1B和低排放SRESB1)下21世纪三峡库区最大连续5d降水的可能变化。结果表明,近47a来,三峡库区最大连续5d降水量的线性变化趋势不显著,但有显著的2a和5a左右的年际变化周期;从逐年代变化来看,20世纪60年代和2001-2007年偏少,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偏多。与目前气候(1980-1999年)相比,21世纪3种不同排放情景下三峡库区最大连续5d降水量均可能增加,尤其是21世纪后期比前、中期增加更显著;21世纪前期,3种情景下将增加0.5~5.4mm,中期将增加9.3~14.8mm,后期将增加12.7~26.4mm,整个21世纪将增加9.5~14.7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系统模式 极端降水指数R5d 预估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与30~60d低频降水的联系及其预报指数 被引量:14
14
作者 魏晓雯 梁萍 +1 位作者 何金海 穆海振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70,共8页
研究低频振荡是目前开展强降水过程延伸期预报的有效途径。利用1981—2010年中国753站逐日的降水观测资料、NCEP/NCAR第二套再分析资料及实况天气图等资料,分析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与30~60 d低频降水的联系,并根据前期低频信号构... 研究低频振荡是目前开展强降水过程延伸期预报的有效途径。利用1981—2010年中国753站逐日的降水观测资料、NCEP/NCAR第二套再分析资料及实况天气图等资料,分析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与30~60 d低频降水的联系,并根据前期低频信号构造强降水过程预报指数。研究表明,(1) 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与低频降水紧密相联,低频降水对强降水过程有显著贡献。在30~60 d低频降水显著年,强降水过程均发生在低频降水峰值阶段;但对于低频降水而言,仅有56%的峰值阶段发生强降水过程。(2) 当低频降水峰值阶段发生强降水过程时,来自东北亚和南海的低频位势高度低值系统在长江中下游汇合,“南北高、中间低”的低频位势高度分布有利于低频气流强烈辐合,并在经向上形成两个完整的反向低频垂直环流圈,促进了上升运动发展,导致强降水过程发生;而对于低频降水峰值未发生强降水过程的情况,北方冷空气南下较弱,高纬度低频影响系统位置偏北,长江中下游附近表现为“南高北低”的低频位势高度分布和单圈垂直环流,不利于低频气流强烈辐合。(3) 综合高、中、低纬的前期低频信号构造了强降水过程预报指数,对延伸期(10~25 d)长江中下游大范围强降水过程预报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过程 30~60d 低频振荡 预报指数 长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地形指数提取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镀光 王克林 +2 位作者 陈洪松 李新 王书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5-719,共5页
在水文模拟中,地形指数ln(α/tanβ)作为反映地形信息的物理指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应用基于DEM的River Tools软件和GRIDATB程序,对红壤丘陵区地形起伏平缓的小流域进行地形指数的提取。River Tools软件和GRIDATB程序分别使用目前常用... 在水文模拟中,地形指数ln(α/tanβ)作为反映地形信息的物理指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应用基于DEM的River Tools软件和GRIDATB程序,对红壤丘陵区地形起伏平缓的小流域进行地形指数的提取。River Tools软件和GRIDATB程序分别使用目前常用的D8方法(单流向法)和多流向法。结果表明:与多流向法相比,D8方法的计算值较为离散,分布曲线较粗糙,平均值略高,方差和偏态系数也较大;但是,两种方法计算的ln(α/tanβ)的分布曲线大致相似。对于仅需要ln(α/tanβ)频率分布的水文模型(如TOPMODEL)来说,可以用单流向法取代多流向法来计算ln(α/tanβ)的频率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指数ln(α/tan β) d8方法 多流向法 红壤丘陵区 地形指数 提取方法 dEM 应用 Tools 分布曲线 频率分布 红壤丘陵区 计算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维生素D水平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莹 贾海英 +3 位作者 司少艳 刘俊丽 孙丽丽 宋淑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5-518,共4页
目的探讨男性维生素D水平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解放军第306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男性934例,留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检测血清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血浆... 目的探讨男性维生素D水平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解放军第306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男性934例,留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检测血清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分析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受试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53.23±21.59 nmol/L,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水平为0.10±0.30,两者呈明显的负相关(r=-0.10,P<0.01)。维生素D缺乏组的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明显高于维生素D正常组(0.13±0.30比0.08±0.29,P<0.05)。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异常组25-羟维生素D水平较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正常组明显降低(51.35±21.06 nmol/L比54.66±21.90 nmol/L,P<0.05)。结论男性维生素D水平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关系密切。因此,维持人体正常维生素D水平可能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疾病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维生素d缺乏 25-羟维生素d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SP-D水平变化与ADO指数关系 被引量:8
17
作者 邵红霞 李莉 +2 位作者 吴琦 华静娜 侯志丽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575-577,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的水平变化及其与ADO指数的相关性,研究血清SP-D水平对于COPD患者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3... 目的观察血清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的水平变化及其与ADO指数的相关性,研究血清SP-D水平对于COPD患者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33名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等基本资料,进行肺功能检查及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问卷(modified version of the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mMRC),分别于入院第2天及经治疗急性加重症状缓解后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SP-D水平,并将血清SP-D水平与年龄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缓解期COPD患者血清SP-D水平较急性加重期有显著下降(P<0.05);急性加重期血清SP-D水平与ADO指数无相关性,缓解期血清SP-D水平与ADO指数具有负相关性。结论血清SP-D水平可以反映COPD疾病的活动性,可以作为检测COPD是否处于急性加重期的标记物;COPD稳定期患者的血清SP-D水平可以作为评估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蛋白d AdO指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罗恩病患者血清总25羟维生素D及细胞因子水平表达与疾病活动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莉丽 江丹玲 +2 位作者 陈文科 关幸求 邹兵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患者血清总25羟基维生素D、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克罗恩病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以及其与疾病活动指数(CDA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就诊...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患者血清总25羟基维生素D、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克罗恩病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以及其与疾病活动指数(CDA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就诊的克罗恩病患者共100例纳入研究。收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检测总25羟基维生素D,IL-6,IL-8和TNF-α水平;采用CDAI评估患者疾病活动情况,并根据CDAI评分将患者分为四组,缓解期21例,轻度活动期32例,中度活动期29例和重度活动期18例。比较CDAI评分不同分期患者的血清总25-羟基维生素D,IL-6,IL-8和TNF-α的表达水平。并进一步分析比较患者CDAI与血清总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细胞因子IL-6,IL-8及TNF-α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四组患者血清总25-羟基维生素D及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F=34.281~128.53,均P<0.05)。缓解期患者血清总25-羟基维生素D(23.49±3.46μg/L),IL-8(86.39±11.23ng/L)和TNF-α(24.05±2.12ng/L)水平高于其他三组(轻度活动期分别为19.47±2.83μg/L,70.48±9.48ng/L,20.59±3.22ng/L;中度活动期14.30±2.64μg/L,65.38±10.91ng/L,17.48±4.12ng/L;重度活动期11.39±3.93μg/L,46.58±12.32ng/L,13.44±3.98ng/L),但IL-6水平(4.37±0.78ng/L)明显低于其他三组(轻度活动期6.48±1.12 ng/L,中度活动期65.38±10.91 ng/L,重度活动期46.58±12.32 n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克罗恩病患者CDAI与血清总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呈负相关(r=-0.691,P<0.05),与细胞因子IL-6水平呈正相关(r=0.889,P<0.05),与IL-8和TNF-α均呈负相关(r=-0.675,-0.658,均P<0.05)。结论不同疾病活动期的克罗恩病患者总25-羟基维生素D和细胞因子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患者血清IL-6水平与疾病活动性呈正相关,而总25-羟基维生素D,IL-8和TNF-α水平与疾病活动性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疾病活动指数 总25-羟基维生素d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螺旋指数与脐动脉血流S/D比值及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铨富 王晨虹 王楚莹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32-934,共3页
目的:探讨脐带螺旋指数(umbilical coiling index,UCI)与脐动脉血流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D)比值(S/D比值)及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分娩妊娠37~40周的孕产妇720例,计算UCI值,分析UCI与... 目的:探讨脐带螺旋指数(umbilical coiling index,UCI)与脐动脉血流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D)比值(S/D比值)及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分娩妊娠37~40周的孕产妇720例,计算UCI值,分析UCI与脐动脉血流S/D比值及胎儿窘迫、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羊水指数、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UCI正常组与UCI不足组之间脐动脉血流S/D比值及羊水指数、产后出血、剖宫产率无显著差异,UCI不足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显著高于UCI正常组。UCI过高组的脐动脉血流S/D比值、羊水过少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UCI不足组,两组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无显著差异。UCI过高组脐动脉血流S/D比值、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羊水过少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UCI正常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UCI异常可能与脐动脉血流S/D比值及妊娠结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螺旋指数 脐动脉血流S/d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地区学龄期儿童体重指数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金荣 崇蕾 留佩宁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3期127-129,133,共4页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学龄期儿童体重指数(BMI)与体内25-OH-vitD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542名学龄期儿童的身高、体重及BMI、血清25-OH-vitD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1542名学龄期儿童的平...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学龄期儿童体重指数(BMI)与体内25-OH-vitD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542名学龄期儿童的身高、体重及BMI、血清25-OH-vitD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1542名学龄期儿童的平均年龄为(9.9±2.6)岁,平均身高(140.0±15.8)cm,平均体重(36.6±14.7)kg,平均BMI为(18.0±3.9)kg/m^2,血清25-OH-vitD水平为3.57~43.9 ng/mL,平均(21.3±6.5)ng/mL。正常体重儿童人数为1079名,超重儿童为234名,肥胖儿童为229名。1542名儿童中,共有577名(37.4%)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处于不足状态(12 ng/mL≤25-OH-vitD<20 ng/m L),有100名(6.5%)儿童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处于缺乏状态(25-OH-vit D<12 ng/mL)。1542名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与BMI呈显著负相关(r=-0.176,P=0.000)。正常体重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显著高于肥胖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t=2.146,P<0.05)。结论学龄期儿童的血清25-OH-vitD水平与BMI呈显著负相关,提示维生素D水平下降与肥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维生素d 体重指数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