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晶ZrO_2:Sm^(3+)的制备与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金霞 吕树臣 李秀明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67-870,共4页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Sm3+掺杂浓度不同、煅烧温度不同的纳米晶ZrO2∶Sm3+系列发光粉体,所制备的粉体均具有Sm3+离子特征强室温荧光发射。通过XRD分析发现:经600℃煅烧2h后制备的纳米晶ZrO2∶Sm3+是四方相结构;经800℃煅烧2h得到的样品...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Sm3+掺杂浓度不同、煅烧温度不同的纳米晶ZrO2∶Sm3+系列发光粉体,所制备的粉体均具有Sm3+离子特征强室温荧光发射。通过XRD分析发现:经600℃煅烧2h后制备的纳米晶ZrO2∶Sm3+是四方相结构;经800℃煅烧2h得到的样品,以四方相为主,有少量单斜相;经950℃煅烧2h后得到的样品,以单斜相为主,四方相的比例较小。不同煅烧温度下样品发光性质研究表明:因经不同温度煅烧制备的样品所处晶体场环境不同,发光中心也不同,经800和950℃煅烧的样品中稀土离子占据两种不同的格位,其一为四方相格位,其二是单斜相格位;ZrO2基质与Sm3+之间有能量传递,单斜相结构更有利于能量传递。荧光强度与掺Sm3+浓度关系研究表明:荧光强度先随Sm3+浓度提高而增强,在浓度达0.7%(摩尔分数)时达到最大,然后又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稀土掺杂 纳米ZrO2:Sm^3+ 能量传递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斜相纳米晶ZrO2_:Sm^(3+)的光谱特性及能量传递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金霞 汪建军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单斜相的纳米晶ZrO2∶Sm3+样品,测量了样品的荧光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观测到了基质对激活离子的能量传递,认为基质向激活离子的能量传递过程为无辐射过程.
关键词 单斜相 荧光发射 纳米ZrO2口Sm^3+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3+)掺杂纳米晶ZrO_2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金霞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74-77,共4页
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晶ZrO2∶Sm3+发光粉体,用X射线衍射谱对材料的粒径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制备条件对样品粒径和晶体结构的影响.用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对材料的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合理地归属了各谱项和跃迁.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纳米ZrO2:Sm^3+ 发射谱 激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离子掺杂Gd_2O_3:Sm^(3+)纳米晶的发光增强 被引量:5
4
作者 余雪 徐海刚 +1 位作者 殷江 张伟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4-759,共6页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Gd_2O_3:Sm^(3+)和Li^+离子掺杂的Gd_2O_3:Sm^(3+)纳米晶,根据X射线衍射图谱确定所得纳米样品为纯立方相。在室温下,用275 nm和980 nm激发光激发各样品时,可分别观测到Sm^(3+)离子的强荧光发射和上转换特征发射,其主发...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Gd_2O_3:Sm^(3+)和Li^+离子掺杂的Gd_2O_3:Sm^(3+)纳米晶,根据X射线衍射图谱确定所得纳米样品为纯立方相。在室温下,用275 nm和980 nm激发光激发各样品时,可分别观测到Sm^(3+)离子的强荧光发射和上转换特征发射,其主发射峰分别位于560,602,650 nm处,分别对应着Sm^(3+)离子的~4G_(5/2)→~6H_(5/2),~4G_(5/2)→~6H_(7/2)和~4G_(5/2)→~6H_(9/2)的电子跃迁,其中以~4G_(5/2)→~6H_(7/2)跃迁的光谱强度最大。实验表明Li^+离子的掺入使得Sm^(3+)离子的荧光发射强度显著增加。通过对样品的XRD、TEM和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的研究,分析了引起样品荧光强度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 Gd2O3:Sm^3+纳米 发光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离子掺杂Gd_2O_3:Sm^(3+)纳米晶的发光增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松海 贺明 +1 位作者 余雪 张伟风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9-352,共4页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Gd2O3∶Sm3+和Ag+离子掺杂的Gd2O3∶Sm3+纳米晶材料,根据X射线衍射图谱确定所得纳米样品为纯立方相.在室温下,用275 nm光激发各样品时,可观察到来自Sm3+离子强的荧光发射线,其主发射峰位置分别位于560、602、650 nm处,...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Gd2O3∶Sm3+和Ag+离子掺杂的Gd2O3∶Sm3+纳米晶材料,根据X射线衍射图谱确定所得纳米样品为纯立方相.在室温下,用275 nm光激发各样品时,可观察到来自Sm3+离子强的荧光发射线,其主发射峰位置分别位于560、602、650 nm处,分别对应着Sm3+离子的4G5/2→6H5/2,4G5/2→6H7/2和4G5/2→6H9/2的电子跃迁,其中以4G5/2→6H7/2跃迁的光谱强度最大.实验表明掺入Ag+离子可使Sm3+离子的荧光发射强度显著增强.通过对样品的XRD、TEM和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的研究,分析了引起样品荧光强度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O32 Sm^3+纳米 荧光增强 Ag^+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纳米晶ZrO_2∶Sm^(3+)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
6
作者 刘金霞 《江西科学》 2005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用共沉淀法在不同的热处理温度下制备了纳米ZrO2:Sm3+发光粉体,所制备的粉体具有Sm3+离子特征强室温荧光发射。通过对不同热处理温度下样品晶体结构和发光研究发现:以此工艺制备的纳米晶ZrO2:Sm3+含有单斜相和四方相两种微观结构,四方... 用共沉淀法在不同的热处理温度下制备了纳米ZrO2:Sm3+发光粉体,所制备的粉体具有Sm3+离子特征强室温荧光发射。通过对不同热处理温度下样品晶体结构和发光研究发现:以此工艺制备的纳米晶ZrO2:Sm3+含有单斜相和四方相两种微观结构,四方相的含量与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有关,Sm3+离子的掺入有稳定ZrO2四方晶相的作用;因不同热处理温度下样品晶体结构不同,因此它们的发光中心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热处理温度 纳米ZrO2:Sm^3+ 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