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r_(2-x-y)Al_2SiO_7∶x%Sm^(3+),y%Li^+荧光粉的合成与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庆玲 迪拉热.哈力木拉提 +2 位作者 沈玉玲 何久洋 艾尔肯.斯地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13-1017,共5页
硅铝酸盐由于其化学性质稳定、原材料易得,是发光材料的一种有效基质,所以受到广泛关注。其中,硅铝酸锶(Sr_2Al_2SiO_7)属于四方晶系,具有稳定的晶体学结构。Sm^(3+)作为一种常用的激活剂,其特征峰在波段300~750 nm内都有分布,有些特... 硅铝酸盐由于其化学性质稳定、原材料易得,是发光材料的一种有效基质,所以受到广泛关注。其中,硅铝酸锶(Sr_2Al_2SiO_7)属于四方晶系,具有稳定的晶体学结构。Sm^(3+)作为一种常用的激活剂,其特征峰在波段300~750 nm内都有分布,有些特征激发峰位于近紫外光区,在近紫外区有强的吸收。因此,以Sr_2Al_2SiO_7为基质、 Sm^(3+)为激活剂可以制备出符合LED要求的红色荧光粉。本工作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一系列Sr_(2-x-y)Al_2SiO_7∶x%Sm^(3+),y%Li^+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光致荧光光谱(PL)、绝对量子效率测量系统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发光特性以及内量子效率进行表征和测量,并且对样品的XRD进行精修,色纯度计算。结果表明:合成样品均为单相Sr_2Al_2SiO_7,掺杂Sm^(3+)和电荷补偿剂Li^+后,没有引起相变。相对于其他阳离子Sm^(3+)(r=1.079&#x00C5;)、 Li^+(r=0.920&#x00C5;)的半径与Sr^(2+)(r=1.260&#x00C5;)半径最为相近,因此更容易替代Sr^(2+)的格位,并且两种离子半径比Sr^(2+)小而使得样品晶体结构参数a,b,c和v逐渐减小。样品的最佳激发峰在403 nm处,相比于Ca_3Y_2(Si_3O_9)_2∶Sm^(3+)的激发峰出现了3 nm蓝移,表明样品在近紫外光下有较强的吸收,这种长紫外波长的光有利于在照明领域的应用。在403 nm近紫外光激发下,可以看出,在500~750 nm范围内, Sm^(3+)的发射峰位于564 nm(~4G_(5/2)→~6H_(5/2)), 601 nm(~4G_(5/2)→~6H_(7/2)), 648 nm(~4G_(5/2)→~6H_(9/2))和713 nm(~4G_(5/2)→~6H_(11/2)),其中601 nm发射峰强度最大,使样品呈现强烈的橙红色光。发射峰在607与618 nm处出现劈裂现象,是因为晶体场的相互作用引起了能级劈裂。单掺Sm^(3+)的发射光谱强度随着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掺杂浓度为2%时发光强度最大。利用Blasse提出的能量传递临界距离公式,计算得出临界距离R_C≈19.734&#x00C5;,从而说明了浓度猝灭原因是Sm^(3+)之间的多级相互作用。根据Dexter理论,计算出多极相互作用函数θ≈6,表明Sr_(2-x)Al_2SiO_7∶x%Sm^(3+)的浓度猝灭机理是电偶极-电偶极(d-d)相互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发光强度,掺杂了电荷补偿剂Li^+,使晶体内部电荷达到平衡。实验结果表明, Li^+最佳掺杂浓度为2%,与未加入电荷补偿剂相比,发光强度提高了2倍并测试其内量子效率为43.6%。荧光粉色坐标均在(0.60, 0.39)附近,位于橙红色区域,具有较高色纯度(约92.2%)。该荧光粉在三基色白光LED中的红色成分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2al 2sio 7∶Sm^3+ LI^+ 电荷补偿剂Li^+ 橙红色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合成白色Sr2Al2SiO7:Ce^3+,Tb^3+磷光体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潘文 宁桂玲 +1 位作者 林源 杨雪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118-120,共3页
研究溶胶-凝胶法合成Sr2Al2SiO7:Ce^3+,Tb^3+白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鉴定Sr2Al2SiO7晶型结构的形成。通过扫描电镜照片可以观察到合成粉体的微观结构,是由0.5-11μm烧结良好的规则颗粒组成。荧光分光光度测定了光谱... 研究溶胶-凝胶法合成Sr2Al2SiO7:Ce^3+,Tb^3+白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鉴定Sr2Al2SiO7晶型结构的形成。通过扫描电镜照片可以观察到合成粉体的微观结构,是由0.5-11μm烧结良好的规则颗粒组成。荧光分光光度测定了光谱特性。Ce^3+,Tb^3+共激活的Sr2Al2SiO7白色长余辉材料有4个发射光谱,其中包括:在414nm Ce^3+的特征光谱和在482,543和588nm Tb^3+的特征光谱。通过改变激活离子的组成可以观察到Tb^3+和Ce^3+之间的能量转移。溶胶-凝胶法合成的磷光体形成晶相更加完全,颗粒直径小、粉体松散,具有更强的发光起始强度和更优异的余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发光性能 磷光体 sr2A12sio7:Ce^3+ TB^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gel processed Ce^(3+), Tb^(3+) codoped white emitting phosphors in Sr_2Al_2SiO_7 被引量:5
3
作者 潘文 宁桂玲 +1 位作者 林源 杨雪峰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07-210,共4页
Sr2Al2SiO7:Ce^3+, Tb^3+ white emitting phosphors were fabricated using the sol-gel method.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XRD) analysis confirmed the formation of Sr2Al2SiO7:Ce^3+, Tb^3+.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 Sr2Al2SiO7:Ce^3+, Tb^3+ white emitting phosphors were fabricated using the sol-gel method.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XRD) analysis confirmed the formation of Sr2Al2SiO7:Ce^3+, Tb^3+.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observ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phosphor consisted of regular fine grains with an average size of about 0.5-1 μm.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were analyzed by measuring the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The Ce^3+, Tb^3+-codoped Sr2Al2SiO7 phosphors showed four main emission peaks: one at 414 nm for Ce^3+ and three at 482, 543, and 588 nm for Tb^3+. The emission spectra of the samples with different doping concentrations showed that the Tb^3+ emission was dominant because of the persistent energy transfer from Ce^3+. The decay characteristic was better than that prepared by the solid-state process in the comparable condition. The codoped phosphor displayed long persistent white phosphoresc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gel method luminescence PHOSPHORS sr2al2sio7:Ce^3+ Tb^3 rare earth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2+离子对Sr2Al2SiO7∶Eu^2+荧光体微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蒙延双 朱福良 王达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78-1080,共3页
采用复合胶体喷雾工艺制备了Ba2+离子掺杂的Sr2-xBaxAl2SiO7∶Eu2+(x=0、0.1、0.2、0.4)荧光体。研究了Ba2+离子在基质Sr2Al2SiO7中的取代位置和机理,分析了Ba2+离子取代Sr2+离子对基质微结构及Sr2Al2SiO7∶Eu2+荧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 采用复合胶体喷雾工艺制备了Ba2+离子掺杂的Sr2-xBaxAl2SiO7∶Eu2+(x=0、0.1、0.2、0.4)荧光体。研究了Ba2+离子在基质Sr2Al2SiO7中的取代位置和机理,分析了Ba2+离子取代Sr2+离子对基质微结构及Sr2Al2SiO7∶Eu2+荧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Ba2+离子取代Sr2+格位进入Sr2Al2SiO7晶格,导致晶胞体积增大。进入Sr2Al2SiO7晶格的Ba2+离子由于电负性较大,处在其周围的Eu2+离子外层电子受Ba2+离子影响,电子云膨胀,使发光波长发生红移。同时,掺入Ba2+离子后Sr2-xBaxAl2SiO7晶场强度增强,晶体场对Eu2+离子5d能级的劈裂程度增大,劈裂重心下降。Ba2+离子掺杂的Sr2-xBaxAl2SiO7∶Eu2+(x=0、0.1、0.2、0.4)荧光体发射主峰位于520nm,与未掺杂Sr2Al2SiO7∶Eu0.022+荧光体的发射峰相比出现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体 sr2al2sio7∶Eu2+ Ba2+离子 微结构与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CaO·7Al_2O_3和γ-2CaO·SiO_2混合物相的合成和溶出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会兰 于海燕 +3 位作者 齐铭 王波 涂赣峰 毕诗文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2,共4页
本文研究了CaO的加入量、合成温度、保温时间和出炉温度对合成产物物相的影响,结果发现:当CaO∶Al2O3∶SiO2为2.38∶1∶0.77,合成温度1500℃,保温时间30min和出炉温度100℃时可获得只含有12CaO.7Al2O3和γ-2CaO.SiO2且氧化铝溶出性能较... 本文研究了CaO的加入量、合成温度、保温时间和出炉温度对合成产物物相的影响,结果发现:当CaO∶Al2O3∶SiO2为2.38∶1∶0.77,合成温度1500℃,保温时间30min和出炉温度100℃时可获得只含有12CaO.7Al2O3和γ-2CaO.SiO2且氧化铝溶出性能较好的物料。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法对该物料进行了溶出性能的研究,详细考察了其受碳钠浓度、氧化铝浓度、溶出温度、溶出时间和液固比的影响规律,得到的回归方程在0.01水平上高度显著,且方程回归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不超过3%,回归方程的数学表达式为:氧化铝溶出率Y=-3.094×10-5NC2-4.049×10-5tT+5.853×10-3NC+3.192×10-3t+4.888×10-3T+5.183×10-2L/S-5.99×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CaO·7al2O3 γ—2CaO·sio2 合成 溶出 性能 二次回归 正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_2Al_2SiO_7:Eu^(2+)(M=Ca,Sr)荧光粉的合成和发光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秋红 倪海勇 +1 位作者 王灵利 黄莉丽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3年第2期91-96,共6页
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M2Al2SiO7︰Eu2+(M=Ca,Sr)荧光粉,并系统地研究了其结构、漫反射光谱、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及浓度猝灭和温度猝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M2Al2SiO7︰Eu2+(M=Ca,Sr)的激发光谱均在250~300nm和350~450nm范... 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M2Al2SiO7︰Eu2+(M=Ca,Sr)荧光粉,并系统地研究了其结构、漫反射光谱、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及浓度猝灭和温度猝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M2Al2SiO7︰Eu2+(M=Ca,Sr)的激发光谱均在250~300nm和350~450nm范围内具有两个宽的吸收带,与近紫外LED芯片发出的紫外光相匹配.Ca2Al2SiO7︰Eu2+和Sr2Al2SiO7︰Eu2+荧光粉的发射峰分别为位于约536nm黄绿光和487nm处的蓝绿光,它们的发射峰归属于Eu2+的5d-4f跃迁发射.Eu2+在M2Al2SiO7(M=Ca,Sr)中的最佳掺杂浓度均为x=0.005.Ca2Al2SiO7︰Eu2+和Sr2Al2SiO7︰Eu2+荧光粉在375K时的发光强度分别为室温时的69%和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2+ Ca2al2sio7 sr2al2sio7 荧光粉 发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3+)掺杂斜长石Ca_2Al_2SiO_7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媛媛 何久洋 +2 位作者 万英 阿孜古丽.热合曼 艾尔肯.斯地克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8-21,共4页
Ca2Al2SiO7属于斜长石类的钙铝硅酸盐矿物,和一般的氧化物发光材料基质相比,该种硅酸盐是一种稳定性更好、性能更优良的基质材料。文章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成功合成了掺杂Ce3+的Ca2Al2SiO7荧光粉,并通过X射线衍射、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对Ca... Ca2Al2SiO7属于斜长石类的钙铝硅酸盐矿物,和一般的氧化物发光材料基质相比,该种硅酸盐是一种稳定性更好、性能更优良的基质材料。文章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成功合成了掺杂Ce3+的Ca2Al2SiO7荧光粉,并通过X射线衍射、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对Ca2Al2SiO7:Ce3+荧光粉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荧光粉的晶体结构稳定;在362 nm紫外光激发下发出波峰位于406 nm处的强烈蓝紫色荧光,其最佳掺杂浓度为2 wt%,并发现量子效率高达95%,符合商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 al2 sio7:Ce3+荧光粉 光致发光 高温固相反应 量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掺杂对12CaO·7Al_2O_3电子化合物电输运及发射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赵伟康 张忻 +6 位作者 冯琦 赵吉平 刘洪亮 李凡 肖怡新 刘燕琴 张久兴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1-528,共8页
12CaO·7Al_2O_3电子化合物(C12A7:e~–)是一种具有低工作温度和低逸出功等优点的新型电子化合物阴极材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Sr掺杂(Ca_(1–x)Sr_x)12A7 (0≤x≤0.05)块体,并在1100℃采用Ti颗粒还原20h成功... 12CaO·7Al_2O_3电子化合物(C12A7:e~–)是一种具有低工作温度和低逸出功等优点的新型电子化合物阴极材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Sr掺杂(Ca_(1–x)Sr_x)12A7 (0≤x≤0.05)块体,并在1100℃采用Ti颗粒还原20h成功制得电子化合物(Ca_(1–x)Sr)x)12A7:e~–。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Ca_(1–x)Sr_x)12A7:e~–与C12A7:e~–相比,框架导带下移,费米能级附近态密度增加,这将有利于电输运和发射性能的优化。室温电输运测试结果表明, Sr掺杂有利于C12A7:e–电输运性能的优化,其中(Ca_(0.96)Sr_(0.04))12A7:e~–样品在室温下具有最高电导率(1136 S/cm)以及最高载流子浓度(2.13×1021 cm^(–3)),与相同条件下制备的C12A7:e–样品相比,载流子浓度提高近2个数量级,表明Sr掺杂可以有效缩短制备C12A7:e~–的制备时间。热电子发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Sr掺杂量的增加,热电子发射性能逐渐提高,其中(Ca_(0.96)Sr_(0.04))12A7:e~–样品具有最佳的热发射性能,在1100℃外加电压3500V时,发射电流密度达到1.45A/cm^2,零场发射电流密度达到0.74 A/cm^2,理查生逸出功降低至1.86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CaO·7al2O3电子化合物 sr掺杂 电输运 发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基质发光材料Sr_2YF_7-3SiO_2:Tb^(3+)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研究
9
作者 潘莉 王喜贵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5年第7期4-6,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Tb3+的复合材料Sr2YF7-3Si O2,通过IR、XRD、激发和发射光谱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结构测试表明,在高于730℃时Sr2YF7-3Si O2:Tb3+三方晶体结构开始转变为硅酸盐,800℃退火处理后,材料以多种晶型结构...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Tb3+的复合材料Sr2YF7-3Si O2,通过IR、XRD、激发和发射光谱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结构测试表明,在高于730℃时Sr2YF7-3Si O2:Tb3+三方晶体结构开始转变为硅酸盐,800℃退火处理后,材料以多种晶型结构存在;发光性能研究表明,基质Sr2YF7与Si O2的最佳配比为1∶3;最佳退火温度为800℃;样品在544nm监测波长下,最佳激发波长为378nm,Tb3+的最佳掺杂摩尔浓度为9.00%(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3+ 复合材料sr2YF7-3sio2 发光性质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ng persistent and photostimulate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Sr_2Al_2SiO_7:Eu^(2+)/Tm(3+) phosphors 被引量:2
10
作者 齐野 张金苏 +4 位作者 于洪全 孙佳石 李香萍 程丽红 陈宝玖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A series of Sr2A12SiO7 phosphors with fixed Eu2+ concentration and various Tm3+ concentrations were synthesized via a high temperature solid state reaction. The structure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the samples w... A series of Sr2A12SiO7 phosphors with fixed Eu2+ concentration and various Tm3+ concentrations were synthesized via a high temperature solid state reaction. The structure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XRD), photoluminescence (PL) spectra, decay curves, thermoluminescence (TL) glow curves as well as the photostimu- lated luminescence (PSL) spectra. Sr2A12SiO7:Eu2+,Tm3+ phosphors exhibited strong green phosphorescence and photostimulated lu- minescence originating from 4f65d1-4f7 transition of Eu2+ after ultraviolet light stimulation. Deep traps were found by analyses on the phosphorescence decays and thermoluminescence spectra. It was also found that with increasing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UV excita- tion turn-off and stimulation turn-on, the photostimulated luminescence became stronger. This phenomenon resulted from the fact that the captured electron was retrapped by the deep traps. Compared with the Tm3+-free sample, it was found that the PSL intensity was strongly enhanced in Tm3+ eodoping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2A12sio7:Eu2+/Tm3+ long persistent photostimulated luminescence rare earths
原文传递
复合胶体喷雾自组装Sr_2Al_2SiO_7∶Eu^(2+)荧光体及其发光特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蒙延双 王达健 +1 位作者 武浚 刘会基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235-2239,共5页
采用AlOOH/Sr(NO3)2/SiO2/Eu复合胶体喷雾工艺制备了D50=3.83μm球形Sr2Al2SiO7∶Eu2+梯次结构荧光粉。复合胶体喷雾过程形成雾滴,雾滴中纳米粒子组分在表面张力及毛细管力作用下自组装形成梯次结构干凝胶粉。干凝胶粉经1300℃灼烧得到... 采用AlOOH/Sr(NO3)2/SiO2/Eu复合胶体喷雾工艺制备了D50=3.83μm球形Sr2Al2SiO7∶Eu2+梯次结构荧光粉。复合胶体喷雾过程形成雾滴,雾滴中纳米粒子组分在表面张力及毛细管力作用下自组装形成梯次结构干凝胶粉。干凝胶粉经1300℃灼烧得到梯次结构Sr2Al2SiO7∶Eu2+荧光粉。X射线衍射(XRD)分析及晶格常量计算结果表明,Eu2+离子部分取代Sr2+格位进入Sr2Al2SiO7晶格。Sr2Al2SiO7∶Eu2+荧光体激发谱由峰值位于326 nm附近的宽带构成,属于Eu2+的4f→5d跃迁吸收带;发射光谱峰值波长位于约500 nm处,属于Eu2+离子4f65d到4f7跃迁导致的宽带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材料 荧光体 sr2al2sio7:Eu^2+ 离子 自组装
原文传递
7A55铝基表面微区等离子烧结复合陶瓷涂层的工艺与机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海涛 吴护林 +3 位作者 李忠盛 丛大龙 何庆兵 易同斌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9-316,共8页
目的通过优化电解液配方和电参数输出模式,得到改性微弧氧化新工艺,制备出综合性能优良的SiO2-Al2O3复合陶瓷涂层。方法采用碱性硅酸盐体系电解液为诱发起弧剂,加入80~150 mL/L的碱性硅溶胶溶液和60~80 g/L蔗糖等成分为辅助添加剂,同时... 目的通过优化电解液配方和电参数输出模式,得到改性微弧氧化新工艺,制备出综合性能优良的SiO2-Al2O3复合陶瓷涂层。方法采用碱性硅酸盐体系电解液为诱发起弧剂,加入80~150 mL/L的碱性硅溶胶溶液和60~80 g/L蔗糖等成分为辅助添加剂,同时在电参数中加入负电参数,在7A55铝合金基体表面完成了SiO2-Al2O3复合陶瓷涂层的制备。采用SEM和EDS等测试方法分析了复合陶瓷的微观形貌和组成元素,并与制备单一Al2O3陶瓷涂层的微弧氧化工艺进行对比,分析新工艺的成膜机理。结果改性新工艺能够在7A55铝合金基体表面制备出SiO2-Al2O3复合陶瓷涂层,厚度达到100μm以上,其制备效率相比微弧氧化制备单一Al2O3陶瓷涂层提高了2~3倍。复合陶瓷涂层由表及里,Al2O3含量增加,SiO2含量减少,表面呈致密的球形颗粒状,没有单一Al2O3陶瓷涂层的微裂纹和大量烧蚀孔洞。新工艺除了微区放电形成微区等离子弧烧结,得到Al2O3陶瓷涂层外,还有SiO2的吸附沉积,为吸附与烧结综合作用过程。结论加入含纳米SiO2的碱性硅溶胶等成分改性电解液,有利于改善陶瓷涂层结构,提高致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55铝合金 微弧氧化al2O3 sio2 组织结构 复合陶瓷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TEOS的YAG透明陶瓷相转变、烧结及微观组织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光哲 孙旭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20-1225,共6页
分别添加0.3%~3.0%(质量分数)的正硅酸乙酯(TEOS)为烧结助剂,利用液相烧结合成钇铝石榴石(Y3Al5O12,YAG)透明陶瓷。结果表明:液相生成是一种动态过程,最低形成温度约为1400℃。烧结体相对密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且烧结助剂... 分别添加0.3%~3.0%(质量分数)的正硅酸乙酯(TEOS)为烧结助剂,利用液相烧结合成钇铝石榴石(Y3Al5O12,YAG)透明陶瓷。结果表明:液相生成是一种动态过程,最低形成温度约为1400℃。烧结体相对密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且烧结助剂对致密化过程的促进作用与其含量有关。当w(TEOS)≤0.5%时,TEOS能够更明显地促进烧结,TEOS含量对真空烧结后烧结体内残留硅酸盐相的数量、分布和显微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当w(TEOS)≤0.5%时,Y2Si2O7与Al2O3·SiO2(MUL)固溶于YAG晶粒内,晶界处没有残留第二相;当w(TEOS)为2%和3%时,过量的Y2Si2O7与MUL在晶界析出而成为散射源,严重损害陶瓷的光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G透明陶瓷 液相烧结 液相含量 Y2Si2O7 3al2O3·2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