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Static Induction Transistor with Mixed I-V Characteristics
1
作者 王永顺 刘肃 +1 位作者 李思渊 胡冬青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6-271,共6页
The mixed non-saturating I-V characteristics of static induction transistor (SIT) are investigated.The optimum matching relations among the structural,material,and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are also presented.The techn... The mixed non-saturating I-V characteristics of static induction transistor (SIT) are investigated.The optimum matching relations among the structural,material,and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are also presented.The technological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hannel parameter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determining whether it is a mixed,triode-like or pentode-like I-V characteristics.The general control principles,methods,and criterions of fabrication parameters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control factor are analytically discussed.The results are useful for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SIT,especially for SIT with mixed I-V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ic induction transistor PINCH-OFF mixed characteristics SATU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 of Static Induction Transistor Using Mirror Method
2
作者 胡冬青 李思渊 王永顺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8-265,共8页
A cylindrical gates model of the static induction transistor is proposed and mirror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tential.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potential barrier is directly determined... A cylindrical gates model of the static induction transistor is proposed and mirror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tential.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potential barrier is directly determined by channel over pinched-off factor;gate efficiency η decreases as the gate dimension α 2 and shifted gate voltage are minished,and what differs from the first-order theory is that η will tend to zero at the shifted gate voltage tends to zero when V D=0;at low current,the voltage amplification factor μ increases as the drain current rising.When the drain current reaches certain degree,the voltage amplification factor keeps almost constant.In the end,an analytical description of SIT’s characteristic suited to both triode-like and mixed I-V characteristics are obtained.The predicted I-V curves are consistent perfectly with the reported experimental 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ic induction transistor mirror method I-v characteris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ce Charges Effect of Static Induction Transistor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金伙 刘肃 +2 位作者 王永顺 李思渊 张福甲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3-428,共6页
The space charge effect (SCE) of static induction transistor (SIT) that occurs in high current region is systematically studied.The I V equations are deduced and well agree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Two kinds of ... The space charge effect (SCE) of static induction transistor (SIT) that occurs in high current region is systematically studied.The I V equations are deduced and well agree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Two kinds of barriers are presented in SIT,corresponding to channel voltage barrier control (CVBC) mechanism and space charge limited control (SCLC) mechanism respectively.With the increase of drain voltage,the gradual transferring of operational mechanism from CVBC to SCLC is demonstrated.It points out that CVBC mechanism and its contest relationship with space charge barrier makes the SIT distinctly differentiated from JFET and triode devices,etc.The contest relationship of the two potential barriers also results in three different working regions,which are distinctly marked and analyzed.Furthermore,the extreme importance of grid voltage on SCE is illust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ic induction transistor space charge effect space charge potential barrier channel barrier space charge limited control channel voltage barrier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COM/VRB改善笼型风电机组性能的控制策略
4
作者 梁郭江 虎雯雨 +2 位作者 张路 徐乐 司文 《河北电力技术》 2024年第1期84-90,共7页
为了提供笼型机组发电时所需无功功率并平滑笼型机组有功功率的波动,将无功功率补偿装置STATCOM与VRB储能系统合二为一构成STATCOM/VRB装置,用以改善笼型风电机组性能。首先构建了STATCOM/VRB数学模型;然后研究系统各部分的控制策略,通... 为了提供笼型机组发电时所需无功功率并平滑笼型机组有功功率的波动,将无功功率补偿装置STATCOM与VRB储能系统合二为一构成STATCOM/VRB装置,用以改善笼型风电机组性能。首先构建了STATCOM/VRB数学模型;然后研究系统各部分的控制策略,通过在STATCOM/VRB装置的DC/DC变换器处加装模糊控制器,并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的STATCOM/VRB控制策略;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风速骤升和骤降两种情况下该控制策略依然可以有效平抑风电功率波动并维持储能系统工作在合理状态,有效提升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型风电机组 STATCOM vRB储能系统 模糊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感应晶体管I-V特性的控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瑞喜 李思渊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18,共5页
静电感应晶体管(SIT)的I-V特性(包括类三极管、类五极管以及三-五极管的混合特性)与器件的结构及参数密切相关。沟道长度lc、沟道厚度dc、比值lc/dc以及沟道掺杂浓度ND等均为确定SIT工作方式的重要参数。给出... 静电感应晶体管(SIT)的I-V特性(包括类三极管、类五极管以及三-五极管的混合特性)与器件的结构及参数密切相关。沟道长度lc、沟道厚度dc、比值lc/dc以及沟道掺杂浓度ND等均为确定SIT工作方式的重要参数。给出了上述参数控制的一般原则、方法,引入了一个控制因子β,特别是对混合特性的控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感应晶体管 I-v特性 SIT 晶体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梧州SVC在电压控制下无功储备优化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卢志良 张尧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7-139,143,共4页
研究了梧州SVC装置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支撑作用,保证当出现电压跌落时,SVC装置的控制策略使设备对500kV电压起支撑作用。研究了梧州变电站加装SVC装置的实际应用的控制策略,通过设备控制保护系统RTDS仿真试验,测试SVC装置的实际V-I... 研究了梧州SVC装置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支撑作用,保证当出现电压跌落时,SVC装置的控制策略使设备对500kV电压起支撑作用。研究了梧州变电站加装SVC装置的实际应用的控制策略,通过设备控制保护系统RTDS仿真试验,测试SVC装置的实际V-I特性曲线与理论作比较,分析V-I曲线斜率对装置无功储备及对系统电压支撑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慢速导纳控制参数中调差率设定为0.02-0.03时,将大大提高装置正常运行方式下的无功储备,提升SVC装置抑制电压波动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功补偿器 电力系统 电压控制 v-I特性 慢速导纳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T耐压容量的控制和工艺调节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瑞喜 李思渊 何山虎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9-22,共4页
对静电感应晶体管(SIT)栅-漏、栅-源击穿电压的控制和工艺调节方法进行了探讨,对栅-源连通和栅-漏耐压的钳位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SIT 耐压 静电感应晶体管 制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结构的静电感应器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思渊 刘肃 +1 位作者 刘瑞喜 杨建红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43-247,共5页
复合结构的静电感应器件李思渊,刘肃,刘瑞喜,杨建红(兰州大学)关键词静电感应器件,复合结构,I~V特性表面栅结构(S--8)和埋栅结构(HS)作为静电感应器件的基本结构已由若干作者进行过研究”-”.近几年我们采用了一... 复合结构的静电感应器件李思渊,刘肃,刘瑞喜,杨建红(兰州大学)关键词静电感应器件,复合结构,I~V特性表面栅结构(S--8)和埋栅结构(HS)作为静电感应器件的基本结构已由若干作者进行过研究”-”.近几年我们采用了一种介于上述两种结构之间的结构(用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感应器件 复合结构 I^v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型静电感应晶体管的开关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永真 宁武 孟丽囡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3-85,共3页
根据双极型静电感应晶体管的通断特性,提出了开关特性的测试方法。测试和给出了GJI2D双极型静电感应晶体管的开关参数、曲线和反偏参数。将GJI2D与国外的双极型晶体管和功率场效应管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电力半导体器件 开关特性/双极型静电晶体管 安全工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静电感应三极管(OSIT)静态工作特性的解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严冰 王东兴 赵闻蕾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47-51,共5页
在分析SIT器件电流-电压特性的理论基础上,对由有机半导体材料酞氰铜制作的有机SIT进行了静态特性的测试,通过对测试曲线进行数据拟合与解析,得出一系列OSIT在不同偏压条件下,电流-电压的表达式,数据解析结果表明,有机SIT器件的静态特... 在分析SIT器件电流-电压特性的理论基础上,对由有机半导体材料酞氰铜制作的有机SIT进行了静态特性的测试,通过对测试曲线进行数据拟合与解析,得出一系列OSIT在不同偏压条件下,电流-电压的表达式,数据解析结果表明,有机SIT器件的静态特性同无机SIT器件静态特性的理论分析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静电感应三极管 OSIT 静态工作特性 电流-电压特性 有机半导体 酞氰铜 数据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感应晶体管(SIT)电性能的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思渊 刘瑞喜 李海蓉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1期32-39,共8页
静电感应晶体管(SIT)的I-V特性(包括类三极管、类五极管以及三一五极管的混合特性)与器件的结构密切相关.沟道长度lc、沟道宽度dc、比值lc/dc以及沟道掺杂浓度ND等均为确定SIT运用方式的重要参数.如何控制这些参数并达到最佳匹... 静电感应晶体管(SIT)的I-V特性(包括类三极管、类五极管以及三一五极管的混合特性)与器件的结构密切相关.沟道长度lc、沟道宽度dc、比值lc/dc以及沟道掺杂浓度ND等均为确定SIT运用方式的重要参数.如何控制这些参数并达到最佳匹配进而实现优良的I-V特性,是个关键而且困难的问题.本文给出了上述参数控制的一般原则、方法,还给出了控制的判据,引人了一个控制因子β,特别是对混合特性的控制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由于混合特性低的通态电阻和高的AC功率效率,它更为适于低阻负载直接驱动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感应晶体管 电性能 SIT 沟道长度 沟道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铜有机静电感应三极管动作特性研究
12
作者 薛严冰 王东兴 朱敏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53,共4页
介绍了由有机半导体材料酞菁铜制作的具有 Au/CuPc/Al/CuPc/Au 三明治结构的肖特基型栅极有机静电感应三极管。根据对该三极管测试,采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对其参数进行计算。通过 I - V 方程的拟合,对其动作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小信号... 介绍了由有机半导体材料酞菁铜制作的具有 Au/CuPc/Al/CuPc/Au 三明治结构的肖特基型栅极有机静电感应三极管。根据对该三极管测试,采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对其参数进行计算。通过 I - V 方程的拟合,对其动作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的仿真计算,得出其截止频率,并提出了改善其动作特性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静电感应三极管(OSIT) 静态特性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ICE模型的SiC MOSFET静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明明 王佳宁 冯之健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8-30,共3页
基于C2M系列SPICE模型,对碳化硅(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静动态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工作结温较低时,与数据手册提供的静态特性曲线较吻合,但工作结温较高时对SiC MOSFET静态特性模拟效果较差,于是在该模... 基于C2M系列SPICE模型,对碳化硅(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静动态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工作结温较低时,与数据手册提供的静态特性曲线较吻合,但工作结温较高时对SiC MOSFET静态特性模拟效果较差,于是在该模型基础上增加一个温控电压源,以补偿工作结温上升带来的影响。之后,通过双脉冲测试,对比分析该模型对SiC MOSFET动态特性的模拟效果。经过上述静、动特性的分析,发现该模型可较为准确地反映低结温时器件的真实工作特性,增加温控电压源后也适用于高结温工作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管 静动态特性 温控电压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器件的新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志晨 《微电子学》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2-23,共12页
本文概述了基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发展起来的各种新型功率器件的结构、性能水平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重点是场控器件。
关键词 电力电子器件 半导体器件 集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P-MS法分析银杏叶系列品种中25种无机元素 被引量:16
15
作者 赵一懿 郭洪祝 +1 位作者 傅欣彤 陈有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91-1997,共7页
目的建立银杏叶制剂中25种无机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方法,并对不同剂型银杏叶制剂中无机元素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ICP-MS法测定25种无机元素量,绘制无机元素指纹谱图,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 2... 目的建立银杏叶制剂中25种无机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方法,并对不同剂型银杏叶制剂中无机元素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ICP-MS法测定25种无机元素量,绘制无机元素指纹谱图,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 25种无机元素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50 0,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的RSD值均符合定量分析要求;加样回收率为91.35%~108.86%,RSD在0.05%~4.45%。银杏叶制剂中检测了25种无机元素量,并绘制无机元素指纹图谱,发现其谱图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银杏叶片中元素Hg、Al、Cr的量较高,有害无机元素的量超标应引起关注。结论通过无机元素在银杏叶制剂中的组成分布及其量的变化规律研究,为银杏叶制剂的质量控制及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同时为临床使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制剂 无机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指纹图谱 微波 质量控制 安全性评价 舒血宁注射液 银杏叶片 Ag Co Li K Ca Na Mg A1 Fe Zn Mn v Cr Be Ni Cm Ga As Se Rb Sr:Cd Cs Ba TL Pb U:H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