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se of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Supporting Cross-Organizational Emergency Management: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dentified from a Tabletop Exercise
1
作者 Kristine Steen-Tveit Bjørn Erik Munkvold Kjetil Rustenber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 CSCD 2024年第5期673-687,共15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rucial role of formulating and applying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SOPs)in the context of emergency planning and response.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SOPs during operations is essentia...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rucial role of formulating and applying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SOPs)in the context of emergency planning and response.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SOPs during operations is essential in order to address challenges that surpass individual organizational capacities.A specific focus on fostering efficient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executing specified actions maximizes the prospect of success.To explore the collective functionality of SOPs across organizations,we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tabletop exercise involving 10 organizations spanning tactical,operational,and strategic levels.Our analysis identified six key challenges,primarily related to the structures for information sharing,communication pathways,and the complex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mmon SOPs within these diverse organizational contexts.This research contributes insights into the use of SOPs in large-scale,cross-organizational scenar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ss-organizational emergency management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Tabletop exercise Team situational awareness
原文传递
ITRP体系下煤矿应急救援标准作业模式研究
2
作者 张斌 左帅龙 胡旌珑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0期194-197,共4页
检索国内煤矿应急救援战备相关文献资料,并以潞安集团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为背景,提出了信息管理、日常训练、应急救援以确保安全生产的煤矿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在应急救援ITRP体系框架内,通过管理流程定义了日常训练的界限,并基于此提出了... 检索国内煤矿应急救援战备相关文献资料,并以潞安集团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为背景,提出了信息管理、日常训练、应急救援以确保安全生产的煤矿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在应急救援ITRP体系框架内,通过管理流程定义了日常训练的界限,并基于此提出了训练质量保证的基础,进一步对以应急救援日常培训为管理中心,阐述了应急救援标准作业流程指导下的仿真培训与应用的逻辑关系。ITRP体系的逻辑架构对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安全救援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救援 ITRP体系 管理流程 标准作业流程 仿真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应急故障操作程序复杂度度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宜静 吴斌 +3 位作者 李志忠 王一 许嵩 吴甦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25-1230,共6页
通过对航天应急故障操作程序进行复杂度定量,可避免操作程序设计不当导致的工作负荷增加,为航天员训练时间分配、以及协同工作负荷分配提供量化依据。通过进行航天应急故障操作程序复杂度分析,提出四个复杂度度量子指标,这些指标分别为... 通过对航天应急故障操作程序进行复杂度定量,可避免操作程序设计不当导致的工作负荷增加,为航天员训练时间分配、以及协同工作负荷分配提供量化依据。通过进行航天应急故障操作程序复杂度分析,提出四个复杂度度量子指标,这些指标分别为操作步骤规模复杂度、操作逻辑复杂度、操作仪器信息复杂度和任务信息复杂度,可以从不同角度为操作复杂度定量。然后采用软件领域用以评估软件程序复杂度的熵值法,分别对四个子指标进行度量,并汇总得到操作复杂度度量值。最后通过航天员训练数据对比,对所提出的复杂度度量方法进行验证。回归结果表明,航天应急故障操作复杂度度量方法是有效的,其度量值可以预测航天应急故障操作的操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故障操作程序 复杂度度量 操作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1000应急运行规程接口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叶成 郑明光 +2 位作者 王勇 薛山虎 徐永华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4-167,174,共5页
AP1000的应急运行规程是基于功能恢复、面向征兆的运行规程。及时执行应急运行规程可以尽可能地避免严重事故发生。但是,应急运行规程的进入接口复杂,且不局限于保护系统内的整定值。通过对AP1000整个运行规程的全面分析,系统总结应急... AP1000的应急运行规程是基于功能恢复、面向征兆的运行规程。及时执行应急运行规程可以尽可能地避免严重事故发生。但是,应急运行规程的进入接口复杂,且不局限于保护系统内的整定值。通过对AP1000整个运行规程的全面分析,系统总结应急运行规程的所有接口,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AP1000停堆和专设安全设施的动作条件,掌握及优化AP1000应急运行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运行规程 AP1000 规程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重症救护标准操作流程在急诊护士团队救护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媛媛 杨蜀元 陈斐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急重症救护标准操作流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在急诊护士团队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参考相关资料制订10种常见急重症救护SOP,经过培训应用于急诊护士团队救护中,通过护士的评价以及对急救效能作用来评价效果。... 目的探讨急重症救护标准操作流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在急诊护士团队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参考相关资料制订10种常见急重症救护SOP,经过培训应用于急诊护士团队救护中,通过护士的评价以及对急救效能作用来评价效果。结果团队救护SOP应用后,90%以上的护士认为在抢救意识、临床实践能力、团队协作、抢救有序性、有效性、时效性等9个方面得到提高;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等抢救措施落实时间缩短,抢救成功率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医护配合满意度合格率均提高,与团队救护SOP应用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制订并应用急重症救护SOP,提高了急诊护士团队救护能力和急救效能,提升了急救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重症救护 标准操作流程 急诊护士 团队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后急诊处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景新 张志天 +2 位作者 马亚昌 于涛 王瑜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81-385,共5页
目的探讨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后8 h内急诊简单复位骨折对于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间由本院收治的120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临床资料,均为伸直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组(A... 目的探讨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后8 h内急诊简单复位骨折对于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间由本院收治的120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临床资料,均为伸直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组(A组),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组(B组)。分析两组患儿是否在骨折后8 h内进行简单骨折复位处理的骨折闭合率和手术时间。结果骨折后8 h内急诊简单复位骨折的患者共70例,其中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者66例,平均手术耗时(30.83±3.16)min,因闭合复位失败而选择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者4例,平均手术耗时(45.00±1.83)min;8 h内未简单复位骨折的患者共50例,其中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者24例,平均手术时耗时(39.92±2.70)min,因闭合复位失败而选择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者26例,平均手术时耗时(60.12±3.14)min;骨折8 h内早期简单复位者的闭合复位手术成功率较骨折后未早期简单复位者显著提高(P<0.05),无论采取何种术式,骨折8 h内早期简单复位均可显著缩短手术耗时(P<0.05)。即骨折8 h内早期简单复位可显著提高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的成功率,且缩短手术所耗时间;无论术式采用切开复位或者闭合复位,患者预后肘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0,P=0.483),肘关节功能恢复均较满意。结论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后8 h内给予骨折简单复位,闭合复位手术成功率显著提高,是降低切开复位术式的有效措施之一;无论采取何种术式,8 h内早期进行简单骨折复位均可显著缩短手术耗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急诊处理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事件批量伤员手术救治程序的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殷理嘉 黄健成 《护理管理杂志》 2004年第8期59-60,共2页
目的 制定应急突发事件伤员手术救治程序。方法 自行设计“批量伤员手术救治程序”,并应用于两批因突发事件而受伤的36位复 合伤危重患者。结果 通过“批量伤员手术救治程序”的应用,使得重度创伤伤员在手术室能快速、有条不紊地展... 目的 制定应急突发事件伤员手术救治程序。方法 自行设计“批量伤员手术救治程序”,并应用于两批因突发事件而受伤的36位复 合伤危重患者。结果 通过“批量伤员手术救治程序”的应用,使得重度创伤伤员在手术室能快速、有条不紊地展开工作,赢得了抢救的“黄金 时间”。结论 应用此程序提高了救治成功率,使手术室应急管理更加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批量伤员 手术护理 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化品突发泄漏事故应急检测标准化作业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丁德武 邹兵 +2 位作者 高少华 姜素霞 朱胜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64,共4页
介绍了危化品突发泄漏事故应急检测方法,包括试纸法、气体速测管法和便携式分析仪器测定法。对硫化氢、氨、苯、可燃气4种典型有害物质的应急检测方法与标准检测方法进行了实验比对,结果表明其应急检测方法能够满足应急检测工作的要求... 介绍了危化品突发泄漏事故应急检测方法,包括试纸法、气体速测管法和便携式分析仪器测定法。对硫化氢、氨、苯、可燃气4种典型有害物质的应急检测方法与标准检测方法进行了实验比对,结果表明其应急检测方法能够满足应急检测工作的要求。编写了危化品突发泄漏事故应急检测标准化作业文件集和《危化品突发泄漏事故应急检测作业指南》。文件集的建立能够规范应急检测工作流程、保证应急检测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危化品突发泄漏事件应急检测作业指南》,能够保证事故现场应急检测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为应急救援人员提供必要安全保障,为事故原因调查和分析提供充分可靠的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化品 泄漏 应急检测 标准化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作战体系能力动态演化涌现建模 被引量:6
9
作者 杨迎辉 李建华 +2 位作者 南明莉 陈强 温己方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97-1505,共9页
针对战场环境的动态性、作战体系的层次性、作战单元的异质性及交互作用的非线性,提出一种分布式作战体系能力演化涌现建模方法。基于超网络理论,构建由单元层、网系层组成的分布式作战体系超网络模型,分析了层级网络间的关系;定义单元... 针对战场环境的动态性、作战体系的层次性、作战单元的异质性及交互作用的非线性,提出一种分布式作战体系能力演化涌现建模方法。基于超网络理论,构建由单元层、网系层组成的分布式作战体系超网络模型,分析了层级网络间的关系;定义单元能力、网系能力、体系能力、交战程序链等概念,研究了单元—能力映射关系和能力—能力关联关系、作战单元自作用、作战单元相互作用、作战网系促进作用、战场环境等因素对单元能力的影响,建立单元能力演化模型和体系能力涌现模型。以空中突击作战为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方法与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体系 能力 演化 涌现 超网络 交战程序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部门协同SOP护理在危重症患儿抢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蕾 申国立 +1 位作者 沙影丽 曹红十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探讨多部门协同SOP护理在危重症患儿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参考相关资料,制定一系列符合儿童危重症抢救的SOP,通过护士自身抢救能力评价、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来评价效果。结果多部门协同SOP护理应用后,92%的护士认为抢救能... 目的探讨多部门协同SOP护理在危重症患儿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参考相关资料,制定一系列符合儿童危重症抢救的SOP,通过护士自身抢救能力评价、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来评价效果。结果多部门协同SOP护理应用后,92%的护士认为抢救能力得到提高(P<0.05);医护配合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均有明显提升(P<0.05);抢救成功率提高(P<0.05)。结论制定并应用多部门协同的护理SOP,提高了儿科急诊护理团队的救护能力及抢救成功率,提升了儿童急危重症的急救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救 标准操作流程 急诊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医三护急救标准操作流程的制定与培训 被引量:13
11
作者 夏莹 陈斐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提高急重症救护培训效果和急诊急救护理质量。方法参考相关资料制定10种常见急重症一医三护急救标准操作流程,并对急诊医护人员进行培训。结果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医护配合度提高、抢救急重症时急救措施落实时间缩短、总抢救成功率... 目的提高急重症救护培训效果和急诊急救护理质量。方法参考相关资料制定10种常见急重症一医三护急救标准操作流程,并对急诊医护人员进行培训。结果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医护配合度提高、抢救急重症时急救措施落实时间缩短、总抢救成功率提高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均P<0.01),急诊护士对培训效果评价高。结论一医三护急救标准操作流程有助于培养急诊护士,提高团队救护能力和配合度,提高急救效果和急救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急诊护理 标准操作流程 医护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救医学模拟教学基地标准操作规程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4
12
作者 岳颖 王卫 周桂桐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6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急救医学模拟教学基地标准操作规程模式的意义。方法:引入SOP教学理念,建立急救医学模拟教学基地标准操作规程模式,指导教学实践。结果:通过SOP模式在急救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有利于拓展实训教学体系的内涵;丰富了实训... 目的:探讨建立急救医学模拟教学基地标准操作规程模式的意义。方法:引入SOP教学理念,建立急救医学模拟教学基地标准操作规程模式,指导教学实践。结果:通过SOP模式在急救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有利于拓展实训教学体系的内涵;丰富了实训教学内容;促进了实训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增强了急救医学模拟基地的辐射能力,加快了实践教学和管理的标准化进程。结论:急救医学模拟教学基地标准操作规程模式对探索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培养特色模式、培养高素质中西医急救人才具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学 教学基地 标准操作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氧流量对上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连英 类维富 吴小鹏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1期42-44,4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氧流量机械通气对外科手术全麻病人苏醒期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病人48例,ASAⅠ~Ⅱ级,年龄33~68岁,平均50.5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16例。Ⅰ组,于手术结束前30分钟开始降低安氟醚用量,每10~15min降低0.3~0.5... 目的:探讨不同氧流量机械通气对外科手术全麻病人苏醒期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病人48例,ASAⅠ~Ⅱ级,年龄33~68岁,平均50.5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16例。Ⅰ组,于手术结束前30分钟开始降低安氟醚用量,每10~15min降低0.3~0.5vol%,术毕维持基准氧流量(2L/min)不变,Ⅱ组,术毕氧流量4L/min,Ⅲ组,术毕氧流量10L/min,其余各呼吸参数保持不变。术中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及脉搏血氧饱和度,连续监测吸入安氟醚浓度(F)i和呼气末安氟醚浓度(Fa),记录停吸前即刻安氟醚浓度(Fao)及每隔1min的Fa,直至苏醒,并计算各时点的Fa/Fao;记录苏醒时间,并对所有病人术前和术后进行简易精神评分。结果:Ⅰ组患者Fa/Fao与Ⅱ、Ⅲ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简易精神评分Ⅰ组与Ⅱ组、Ⅲ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苏醒时间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全麻苏醒期维持基准氧流量不变,有可能降低苏醒期谵妄发生率,但不影响外科手术全麻病人苏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麻醉药 吸入 苏醒 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伴梗阻的治疗效果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应力阳 刘喜旺 +3 位作者 俞建根 李建华 张泽伟 舒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25-430,共6页
目的评估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伴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89例TAPVC且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其中TAPVC合并... 目的评估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伴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89例TAPVC且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其中TAPVC合并梗阻(梗阻组)36例,TAPVC未合并梗阻(非梗阻组)153例;梗阻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1~140(29.1±28.7)d;手术时体质量2.4~6.5(3.6±0.9)kg。根据术后是否死亡,将梗阻组36例进一步分为梗阻死亡组(5例)和梗阻生存组(31例);比较两组术前血液乳酸水平、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术后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延迟关胸、多功能脏器衰竭、腹膜透析、心律失常、术后肺高压危象以及肺静脉梗阻的人数比例。结果梗阻组与非梗阻组年龄分别为(29.1±28.7)d和(98.3±121.6)d;体重分别为(3.6±0.9)kg和(5.1±3.4)kg;新生儿占比分别为58.3%(21/36)和20.9%(32/153);术后肺静脉入左房流速分别为(1.4±0.5)m/s和(1.1±0.4)m/s;延迟关胸例数分别为15例(15/36,41.6%)和10例(10/153,6.5%);死亡例数分别为5例(5/36,13.9%)和10例(10/153,6.5%);两组年龄、体重、新生儿占比、术后肺静脉入左房流速、延迟关胸占比和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阻死亡组与梗阻生存组的术前血液乳酸分别为(6.7±3.8)mmol/L和(2.5±1.2)mmol/L;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分别为(27.1±19.5)mL/m^(2)和(29.2±16.8)mL/m^(2);体外循环时间分别为(216.3±64.3)min和(159.3±73.4)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7.5±13.5)d和(4.8±5.2)d;行ECMO支持例数分别为3例和1例;延迟关胸例数分别为4例和1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例数分别为3例和0例;腹膜透析例数分别为4例和16例;心律失常例数分别为2例和3例;术后肺高压危象例数分别为3例和1例;肺静脉梗阻例数分别为2例和4例;两组术前血液乳酸水平、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ECMO支持、多功能脏器衰竭及术后肺高压危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患儿随访6个月无一例出现肺静脉梗阻。结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伴梗阻患儿手术死亡率高,术中可应用各种技术扩大吻合口,早期死亡与多脏器功能衰竭有关,围手术期应用ECMO、延迟关胸及腹膜透析能降低病死率,中远期死亡与肺静脉梗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 急诊处理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亚急诊手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静 曹清 +1 位作者 李奋 王文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亚急诊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我们收治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行亚急诊手术患儿20例,分析患儿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早中期心超随访等临... 目的探讨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亚急诊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我们收治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行亚急诊手术患儿20例,分析患儿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早中期心超随访等临床资料特点,总结此类疾病患儿手术经验及中短期疗效。结果行亚急诊手术患儿年龄28~133 d,平均年龄(50.55±28.64)d,体重2.9~6.3 kg,平均体重(3.66±0.81)kg,患儿于确诊后2~5 d 内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切断垂直静脉,行汇总静脉与双心房或右心房侧侧吻合及心内畸形矫正手术,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平均为(89.70±19.40)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51.20±11.39)min,其中9例行延迟关胸术,术后监护时间为(6.95±2.70) d,总住院时间约(19.70±5.20)d,术后无死亡病例,仅1例出现肺静脉狭窄,1例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余患儿随访4个月至3年,术后汇总静脉与心房吻合口流速小于2.0 m/s,远期无肺静脉梗阻出现。结论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行亚急诊手术可获得良好的早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 急诊处理 外科手术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应急操作规程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芳芝 郑福裕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1-226,共6页
本文介绍了作者多年在核电厂模拟机事故培训中所积累的一些亲身体会,其中包括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应急规程,以及应急规程使用中对核电厂操纵人员的要求等.
关键词 核电厂 应急操作 规程 模拟机 压水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大震现场救援分析制定标准工作程序的必要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祯 王建军 陈虹 《华南地震》 2011年第4期108-115,共8页
一个高效、实用和可操作的地震应急救援管理体系,需要在灾害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及灾后恢复四个阶段有足够的建设指导和标准规范,而我国地震应急预案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通过分析大震现场救援暴露的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讨... 一个高效、实用和可操作的地震应急救援管理体系,需要在灾害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及灾后恢复四个阶段有足够的建设指导和标准规范,而我国地震应急预案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通过分析大震现场救援暴露的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讨论了制定地震紧急救援标准工作程序的必要性,并提出9条标准工作程序的制定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应急预案 救援 标准工作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综合性医院重症监护超负荷扩容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璞 易文婷 +4 位作者 郝敏 曾正航 梁昱 廖家智 陈安民 《中国医院管理》 2010年第12期24-27,共4页
医院是社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机构。在超出正常负荷的情况下,合理有序地进行基础卫生设施扩容是保证医院成功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医院必须能够通过增加重症监护单元(Intensive Care Unit,ICU)容量或通过改造其他区域增加实际... 医院是社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机构。在超出正常负荷的情况下,合理有序地进行基础卫生设施扩容是保证医院成功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医院必须能够通过增加重症监护单元(Intensive Care Unit,ICU)容量或通过改造其他区域增加实际ICU收治能力;有次序地将相关区域改造为临时重症监护单元;储备充足的病床和相关监护设施,在应对偶发事件时必须能得到政府协助以获取额外的呼吸机;制定ICU阶段性扩容人员工作计划,保证在应对偶发事件或危机时重症监护的仍可有效执行;抽调临床专业人员参与应急管理组,共同制定和执行扩容计划;为重症监护活动提供充足的基础设施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操作程序 重症监护单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操作员认知模型知识库的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朝贵 吉川荣和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36-540,550,共6页
人机系统(MMS)设计评价系统正从人因角度出发进行开发.本文针对该系统中人机相互作用的操作员规则行为提出了一个Petri网模型.利用该模型,能够容易地建立分析评价系统的操作员认知模型中使用的知识库.另外,为了建立知识... 人机系统(MMS)设计评价系统正从人因角度出发进行开发.本文针对该系统中人机相互作用的操作员规则行为提出了一个Petri网模型.利用该模型,能够容易地建立分析评价系统的操作员认知模型中使用的知识库.另外,为了建立知识库还提供了一套用Petri网模型对核电厂应急操作规程(EOP)进行模型化的方法和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操作员规则行为 认知模型 知识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羰基化合成甲酸钙实验安全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航 冯霄 +1 位作者 杨亚斌 曾波 《云南化工》 CAS 2015年第3期34-38,共5页
使用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羰基化合成甲酸钙工艺是国内较为关注的研究热点。由于羰基化合成甲酸钙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而反应原料一氧化碳又是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化学品,因此,开展合成试验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必须要认真进行系... 使用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羰基化合成甲酸钙工艺是国内较为关注的研究热点。由于羰基化合成甲酸钙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而反应原料一氧化碳又是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化学品,因此,开展合成试验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必须要认真进行系统安全分析并制定相应安全对策及规程。对使用釜式反应试验装置合成甲酸钙实验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对策及相应的安全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安全分析 安全操作规程 危险化学品 一氧化碳 应急预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