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uroform EZ支架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及对神经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吴亮 彭富 +2 位作者 周传凯 牙政锋 廖振南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6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Neuroform EZ支架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_(1)段狭窄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及对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3月在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_(1)段狭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 目的:探讨Neuroform EZ支架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_(1)段狭窄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及对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3月在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_(1)段狭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Neuroform EZ支架治疗。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血管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后的脑血流灌注情况[脑血容量(CBV)及脑血流量(CBF)]、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神经损伤指标[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流灌注情况、NIHSS评分、MRS评分及神经损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观察组的CBV及CB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1周及2周后NIHSS评分、MRS评分及神经损伤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euroform EZ支架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_(1)段狭窄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效果确切,且可有效控制神经损伤,因此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_(1)段狭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form EZ支架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_(1)段狭窄 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T_(1)-SPACE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诊断脑血管病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启利 吴丽鹏 +2 位作者 张杨 张曦 郑艳龙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9期1103-1107,共5页
目的:分析观察三维T_(1)加权可变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3D T_(1)-SPACE)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3D T_(1)-SPACE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根据有无症状分为有症状组(n=61)... 目的:分析观察三维T_(1)加权可变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3D T_(1)-SPACE)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3D T_(1)-SPACE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根据有无症状分为有症状组(n=61)和无症状组(n=39),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和斑块量化指标[病变层面血管面积(VA_(MLN))、病变层面管腔面积(LA_(MLN))、参考层面血管面积(VA_(RL))、参考层面管腔面积(LA_(RL))、狭窄率、斑块负荷、重构指数(RI)、偏心指数(EI)以及正性重构、偏心斑块、斑块表面不规则、斑块位置前壁比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VA_(MLN)、LA_(MLN)、VA_(RL)、LA_(RL)、狭窄率以及斑块负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组RI、EI显著大于无症状组(P<0.05),正性重构、偏心斑块、斑块表面不规则以及斑块位于上壁位置比例显著高于无症状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管腔正性重构、斑块表面不规则以及斑块位于上壁位置是影响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3D T_(1)-SPACE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可有效评估脑血管病患者动脉斑块特征,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大脑中动脉狭窄通常伴有管腔正性重构、斑块表面不规则以及斑块位于上壁位置特征,对预测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风险和分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大脑中动脉狭窄 三维T_(1)加权可变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技术 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与支架植入治疗大脑中动脉M1段症状性狭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扬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6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与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M1段症状性狭窄疗效的对比研究。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3月—2022年3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4例症状性颅内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患者,随机分为支架组与药物涂层球...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与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M1段症状性狭窄疗效的对比研究。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3月—2022年3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4例症状性颅内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患者,随机分为支架组与药物涂层球囊组,各5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NIHSS评分、Barthel评分。结果药物涂层球囊组手术时间短于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药物涂层球囊组NIHSS评分均低于支架组,药物涂层球囊组的Barthel评分高于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药物涂层球囊组狭窄率为(27.92±11.03)%低于支架组(36.12±1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3,P<0.05)。结论大脑中动脉M1段症状性狭窄应用药物涂层球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支架植入 大脑中动脉m1 症状性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