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PC-based torque control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for electric vehicles via switching optimiz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Bingtao REN Hong CHEN +1 位作者 Haiyan ZHAO Wei XU 《Control Theory and Technology》 EI CSCD 2017年第2期138-149,共12页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chieve torque demand in electric vehicles (EVs), this paper presents a torque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 f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 driv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chieve torque demand in electric vehicles (EVs), this paper presents a torque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 f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 driven by a two-level three-phase inverter. A centralized control strategy is established in the MPC framework to track the torque demand and reduce energy loss, by directly optimizing the switch states of inverter. To fast determine the optimal control sequence in predictive process, a searching tree is built to look for optimal inputs by dynamic programming (DP) algorithm on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 of optimality. Then we design a pruning method to check the candidate inputs that can enter the next predictive loop in order to decrease the computational burden of evaluation of input sequences. Final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n different condition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strategy can achieve a tradeoff between control performance and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electric vehicle torque optimal control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原文传递
Torque-based Optimal Acceleration Control for Electric Vehicle 被引量:1
2
作者 LU Dongbin OUYANG Minggao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2期319-330,共12页
The existing research of the acceleration control mainly focuses on an optimization of the velocity trajectory with respect to a criterion formulation that weights acceleration time and fuel consumption. The minimum-f... The existing research of the acceleration control mainly focuses on an optimization of the velocity trajectory with respect to a criterion formulation that weights acceleration time and fuel consumption. The minimum-fuel acceleration problem in conventional vehicle has been solved by Pontryagin's maximum principle and dynamic programming algorithm, respectively. The acceleration control with minimum energy consumption for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EV) has not been reported. In this paper, th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 is controlled by the field oriented control(FOC) method and the electric drive system for the EV(including the PMSM, the inverter and the battery) is modeled to favor over a detailed consumption map. The analytical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analyze the optimal acceleration control and the optimal torque versus speed curve in the acceleration process is obtained. Considering the acceleration time, a penalty function is introduced to realize a fast vehicle speed tracking. The optimal acceleration control is also addressed with dynamic programming(DP). This method can solve the optimal acceleration problem with precise time constraint, but it consumes a large amount of computation time. The EV used in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is a four-wheel hub motor drive electric vehicle.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quired battery energy ha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cceleration control solved by analytical algorithm and that solved by DP, and is greatly reduced comparing with the constant pedal opening acceleration. The proposed analytical and DP algorithms can minimiz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 EV's acceleration process and the analytical algorithm is easy to be implemented in real-time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 field oriented control(FOC) efficiency model electric vehicle energy optimal accel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粒子群滑模观测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3
作者 张静 李贵远 +1 位作者 刘杰 崔安迪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1-167,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传统滑模观测器存在高频滑模噪声,从而导致精度低、较大抖振以及相位延迟的问题,以及使用固定的滑模参数会使估算精度受到参数干扰而产生误差的情况,造成控制精度比较低,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IPSO)算法超螺旋滑模...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传统滑模观测器存在高频滑模噪声,从而导致精度低、较大抖振以及相位延迟的问题,以及使用固定的滑模参数会使估算精度受到参数干扰而产生误差的情况,造成控制精度比较低,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IPSO)算法超螺旋滑模观测器作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改进方法。该方法首先进行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然后建立超螺旋滑模观测器,最后应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超螺旋算法采用积分形式来消除高频噪声,减小误差抖振以及相位延迟。引入改进粒子群算法对滑模观测器参数进行滑模参数寻优,通过在线调整滑模系数可以获得较高的收敛速度和稳态精度。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能有效抑制系统抖振,减小相位延迟,且估计精度高,进一步说明该策略在电动汽车中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超螺旋滑模观测器 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滑模参数 高频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星鸦优化算法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研究
4
作者 王博 李昕涛 +2 位作者 王珂 石磊 常达 《微特电机》 2025年第1期53-59,共7页
针对无刷直流电机双闭环控制系统存在响应速度慢、控制精度低等问题,标准的星鸦优化算法(NOA)收敛速度较慢,研究一种改进星鸦优化算法(INOA)优化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策略。利用佳点集初始化种群,丰富星鸦种群多样性;加入随机惯性权重,用... 针对无刷直流电机双闭环控制系统存在响应速度慢、控制精度低等问题,标准的星鸦优化算法(NOA)收敛速度较慢,研究一种改进星鸦优化算法(INOA)优化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策略。利用佳点集初始化种群,丰富星鸦种群多样性;加入随机惯性权重,用于平衡INOA的探索与开发;运用透镜成像反向学习策略对最优解进行贪婪学习,扩充最优解区间。选取4组基准测试函数对INOA性能进行评估,进一步证明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空载、突加转速和突加负载3种条件下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PID控制与模糊PID控制,采用改进星鸦优化算法的PID调速系统转速响应更快、控制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星鸦优化算法 佳点集 随机惯性权重 透镜成像反向学习策略 转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微电网变频负载电容电压与电机转速自适应协同调频方法
5
作者 钱彧声 黄文焘 +2 位作者 余墨多 陈建民 王良秀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1-611,I0017,共12页
为解决独立交流微电网受扰动易发生频率波动与突变的问题,该文利用直流电压、电机转速与系统频率存在的耦合特性,提出变频负载电容电压与电机转速自适应协同调频方法。变频负载参与调频时,直流电容与电机释放惯量难以协调配合,易导致电... 为解决独立交流微电网受扰动易发生频率波动与突变的问题,该文利用直流电压、电机转速与系统频率存在的耦合特性,提出变频负载电容电压与电机转速自适应协同调频方法。变频负载参与调频时,直流电容与电机释放惯量难以协调配合,易导致电压或转速越限,严重时引发逆变器闭锁或电机失稳。提出虚拟同步机整流配合异步机矢量控制,逆变侧外环控制附加含有频率微分信号的电压-转速协同调频项,实现电容和电机惯量对外界频率扰动的快速响应。构建变频负载小信号模型,根据直流电压和转速范围自适应调节协同调频系数,动态优化电容和电机释放惯量比例以改善负载侧动态性能。基于变频负载频率响应的时域解析形式,提出自适应系数整定方法。根据自适应系数对可调功率比值的灵敏性提出权重系数最优区间整定方法。在RT-LAB半实物平台搭建独立交流微电网模型,结果表明,所提策略通过电容与电机惯量动态协调响应,改善了扰动下独立微网的频率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负载 惯性控制 频率优化 电容-电机协同控制 独立微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VSG控制策略的光伏混合储能系统研究
6
作者 韩鸿霖 王星璐 林存浩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25年第2期159-170,共12页
【目的】当今能源转型进程中,光伏发电因清洁环保备受瞩目,并且在能源领域渗透率不断攀升,其出力随机性与波动性给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带来挑战,针对光伏发电单元并网容易引发电网的动态响应慢及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光伏混合储能系统... 【目的】当今能源转型进程中,光伏发电因清洁环保备受瞩目,并且在能源领域渗透率不断攀升,其出力随机性与波动性给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带来挑战,针对光伏发电单元并网容易引发电网的动态响应慢及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光伏混合储能系统。【方法】以光伏发电为主题,在光伏逆变器直流侧引入混合储能系统。针对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各自工作特性,把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经过DC/DC变流器采用有源式接法连接至直流母线,对储能单元单独制定分频控制策略,对光伏发电单元的Boost变换器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并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策略来实现光伏逆变器的并网。在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建立VSG数学模型,并分析转动惯量J与阻尼D对系统的影响,指出改进方法,进一步推导出自适应参数表达式,并对系统中一些主要关键参数进行设计。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光伏混合储能并网仿真模型,并分析在外界条件不变工况下本文所提改进自适应VSG控制策略与传统VSG控制策略控制下系统有功功率的输出,以及在光强变化、负载跳跃和有功功率指令跳跃给定值条件下整个系统的稳定性。【结果】通过观察各个模块相应波形,表明所建立的系统可以根据光伏出力和负载的大小关系,实时调整蓄电池的充放电功率,保证功率平衡,维持母线电压稳定。所提改进自适应VSG控制策略不仅考虑转动惯量变化,同时考虑阻尼系数的变化,可以同时抑制频率偏差率和变化量,与传统VSG控制策略对比能够进一步改善频率响应特性和输出有功响应特性。光伏混合储能分频控制可以快速平抑系统中功率波动情况,充分利用储能系统各自工作特性使系统始终处于一个稳定状态运行,有利于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结论】仿真结果有力地证实了所提改进自适应VSG控制策略对优化光伏混合储能系统运行效能、助力分布式光伏可靠并网的可行性与优越性,为新能源电力系统稳定管控开拓新思路、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混合储能 虚拟同步发电机 自适应控制 转动惯量 阻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控制的永磁同步电动机DTC仿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厚升 王傲 +2 位作者 刘龙浩 赵翔宇 邢雪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7,共6页
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直接转矩控制(DTC)中转矩和磁链脉动大的问题,在转矩和磁链控制中引入超螺旋滑模变结构,并采用基于莱维飞行的改进粒子群(PSO)算法对其可调参数优化整定。为加快系统动态响应速度,采用速度滑模控制器代替传... 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直接转矩控制(DTC)中转矩和磁链脉动大的问题,在转矩和磁链控制中引入超螺旋滑模变结构,并采用基于莱维飞行的改进粒子群(PSO)算法对其可调参数优化整定。为加快系统动态响应速度,采用速度滑模控制器代替传统PI调节器。使用Matlab/Simulink对引入滑模变结构的DTC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分别对空载和带载条件下的转速、转矩以及磁链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滑模变结构的引入可有效抑制转矩和磁链脉动,降低转速超调,缩短过渡时间。仿真研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滑模理论,并增强学生理论结合实际与自主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直接转矩控制 滑模控制 粒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改进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希梅 孙文浩 金鸿雁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42,共9页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中存在的电流脉动过大、在线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改进MPCC策略。利用最优电压矢量相角和重新划分后的电压矢量扇区,改进第一电压矢量的选取方式,减小...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中存在的电流脉动过大、在线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改进MPCC策略。利用最优电压矢量相角和重新划分后的电压矢量扇区,改进第一电压矢量的选取方式,减小第二电压矢量选择范围,以实现电压矢量的快速选取,进而降低电流脉动。同时,为了提高PMLSM抗负载扰动能力,通过ESO对扰动进行观测,将观测到的扰动转换为电流进行补偿,提高系统的鲁棒性,且补偿电流可起到进一步减小电流脉动的作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切实可行,与MPCC相比,基于ESO的改进MPCC系统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更小的电流脉动和较强的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改进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最优电压矢量相角 电流脉动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蜣螂优化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文杰 董学育 朱建忠 《微特电机》 2024年第7期67-71,共5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传统控制系统的转速跟踪能力差和抗扰性能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蜣螂优化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转矩控制(DBO-MPTC)策略。建立起基于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离散系统,随后引入蜣螂优化算法参与到控制器参...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传统控制系统的转速跟踪能力差和抗扰性能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蜣螂优化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转矩控制(DBO-MPTC)策略。建立起基于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离散系统,随后引入蜣螂优化算法参与到控制器参数的在线整定。搭建了基于蜣螂优化算法的预测控制仿真模型,验证所提策略的优越性。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模型预测控制,采用DBO-MPTC控制策略,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的速度响应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蜣螂优化算法 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在线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金枪鱼群算法PMSM自抗扰控制
10
作者 阎馨 李文磊 +1 位作者 屠乃威 侯利民 《电力电子技术》 2024年第1期27-31,35,共6页
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机(PMSM)调速系统在受到外部环境干扰、参数易变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下系统鲁棒性变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金枪鱼群优化(ITSO)算法的PMSM自抗扰控制(ADRC)策略。首先,针对ADRC中fal函数在拐点处不平滑的问题,提... 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机(PMSM)调速系统在受到外部环境干扰、参数易变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下系统鲁棒性变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金枪鱼群优化(ITSO)算法的PMSM自抗扰控制(ADRC)策略。首先,针对ADRC中fal函数在拐点处不平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fal函数,减小了系统的高频抖振。其次,由于ADRC中参数多且不易整定,利用ITSO算法对参数进行寻优整定。为了避免电流环在采用比例积分(PI)控制时电流控制存在抗负载能力差、响应速度慢等问题,将降低电感权值后的改进型无差拍预测控制应用到电流环。最后,进行仿真和半实物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系统响应和控制精度,明显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自抗扰控制 金枪鱼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VSG参数自适应控制策略
11
作者 赵南南 乔鹏博 +1 位作者 周鹏飞 徐笑茹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9期33-43,共11页
由于传统的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固定不变,在电网受到扰动时,系统的功率和频率输出会发生振荡,使系统失去了一定的动态调节性能。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灰狼算法VSG参数自适... 由于传统的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固定不变,在电网受到扰动时,系统的功率和频率输出会发生振荡,使系统失去了一定的动态调节性能。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灰狼算法VSG参数自适应控制策略。根据VSG系统受到扰动时角速度变化率对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变化影响,建立了参数自适应控制函数。在系统稳定条件下,利用改进灰狼算法对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选择初始值,使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输出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对比现有的其他控制策略,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自适应控制 灰狼算法 转动惯量 阻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OA优化PID参数的永磁同步电机转速控制
12
作者 王萍 《微特电机》 2024年第8期58-62,67,共6页
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转速控制的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果蝇优化算法(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FOA)优化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control)的方法。其中,以PMSM调速系统为背景,构建调速系统的PID方法,然... 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转速控制的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果蝇优化算法(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FOA)优化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control)的方法。其中,以PMSM调速系统为背景,构建调速系统的PID方法,然后构建FOA优化PID参数的PID控制器,以实现永磁同步电机转速系统的自适应控制。仿真结果表明,FOA-PID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超调小、抗干扰能力和速度调节能力强的特点,在固定负载改变转速条件下,仅需0.02 s即可达到稳定状态,有效改善了永磁同步电机转速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相较于标准PID和RBF-PID方法,FOA-PID方法在正向起动转速情况下的超调量为1.36%,分别低5.73%和1.12%;在负向起动转速情况下,FOA-PID方法的最大超调量为0.56%,分别低15.13%和8.22%。由此得出,本FOA-PID方法可行,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转速控制 PID控制 果蝇优化算法 超调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方波注入的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开路故障下直接转矩控制
13
作者 周华伟 周振伍 朱流川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073-7083,共11页
在传统直接转矩控制(DTC)中,参考磁链往往是一个固定值,这将导致五相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正常及容错情况下运行时效率不高。为解决该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虚拟方波注入的DTC(VSWI-DTC)策略。首先,建立五相PMSM在正常和开路故障情况下... 在传统直接转矩控制(DTC)中,参考磁链往往是一个固定值,这将导致五相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正常及容错情况下运行时效率不高。为解决该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虚拟方波注入的DTC(VSWI-DTC)策略。首先,建立五相PMSM在正常和开路故障情况下的数学模型,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中推导出恒定转矩下电流幅值与定子磁链幅值的关系。其次,设计最优定子磁链探测器。通过向定子磁链幅值中注入虚拟方波信号,根据电流幅值的变化情况补偿定子磁链幅值,在线探寻最优定子磁链幅值。最后,与无差拍DTC相结合,实现电机高效率DTC运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策略不但能保持DTC良好的动态性能,抑制开路故障引起的转矩脉动,而且提高了电机在正常和开路故障情况下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转矩控制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 单相开路故障 最优定子磁链 虚拟方波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BO算法的PMSM弱磁和MTPA控制方法
14
作者 闫宏亮 杨泽心 +1 位作者 王镇涛 武亚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13005-13012,共8页
永磁同步电机因其结构紧凑、噪声较少、功耗较少、运行速度快、操作稳定,已被普遍采用。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过程中,转速环参数选取采用传统PI(proportional-integral)控制方法,依靠经验整定参数,外界抗干扰能力较差、难以保证在... 永磁同步电机因其结构紧凑、噪声较少、功耗较少、运行速度快、操作稳定,已被普遍采用。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过程中,转速环参数选取采用传统PI(proportional-integral)控制方法,依靠经验整定参数,外界抗干扰能力较差、难以保证在各运行区间具有优良性能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减法平均优化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和MTPA(maximum torque per ampere)控制的宽运行范围方法。将智能寻优算法、MTPA控制、弱磁控制三者相结合,利用减法平均优化算法优化PI控制器的参数,提高了系统的响应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工作电压未超过电压极限圆使用MTPA控制策略运行;工作电压超过电压极限圆利用电压闭环反馈,进行弱磁控制。使用MATLAB/Simulink构建的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仿真模拟,通过PI控制器和减法平均优化算法优化后的PI控制器性能对比,从仿真结果得到控制器方法的有效性。实验有效证明了该控制方法能够解决各种运行工况下控制器参数的优化整定问题,提高电机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弱磁控制 最大转矩电流比 电压闭环反馈法 减法平均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阻尼惯量自适应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盛阳 朱钰 +3 位作者 陈涛 王同 王宁 吴蒙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5,共8页
针对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存在暂态调节时间长及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阻尼惯量自适应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分析系统受扰动后功角特性,提出阻尼惯量自适应控制策略;然后,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选择控制策略初始... 针对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存在暂态调节时间长及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阻尼惯量自适应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分析系统受扰动后功角特性,提出阻尼惯量自适应控制策略;然后,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选择控制策略初始值,给出关键参数的选取原则及具体范围;最后,通过与现有控制策略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惯量及阻尼下对系统影响并验证控制策略的优越性。结果表明,该策略可有效提高系统稳定性及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虚拟惯量 阻尼系数 自适应控制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优化的永磁同步电机级联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16
作者 蔡宏越 马家庆 +3 位作者 何志琴 吴钦木 陈昌盛 覃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82,88,共5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使用传统PI控制鲁棒性差和动态响应慢,以及传统有限集电流预测控制方法控制稳定性差和电流脉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优化的级联模型...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使用传统PI控制鲁棒性差和动态响应慢,以及传统有限集电流预测控制方法控制稳定性差和电流脉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优化的级联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首先,将速度外环采用模型预测速度控制器,利用麻雀搜索算法来在线整定控制器参数,该方法可以快速找到最优的控制器参数,使其更加准确地控制电机运转;其次,电流内环采用最优占空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器,使得电流脉动减小;最后,通过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显著地降低了超调量,快速响应性能更好、抗干扰能力更优,同时可以有效抑制电流脉动,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麻雀搜索算法 模型预测控制 最优占空比 级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柔性负载谐振抑制滑模控制
17
作者 贾宁 赵凯辉 +1 位作者 吕玉映 李祥飞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121,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柔性负载造成的机械谐振情况,通过负载转速反馈提出了一种复合滑模控制谐振抑制策略。首先,建立柔性负载系统的双惯量数学模型;其次,根据负载侧速度反馈,结合新型滑模趋近律,设计了一种滑模控制器来抑制谐振;同时,...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柔性负载造成的机械谐振情况,通过负载转速反馈提出了一种复合滑模控制谐振抑制策略。首先,建立柔性负载系统的双惯量数学模型;其次,根据负载侧速度反馈,结合新型滑模趋近律,设计了一种滑模控制器来抑制谐振;同时,设计滑模扰动观测器观测转速误差和系统的负载扰动,并将估计值反馈至滑模控制器进行补偿,提高速度的控制精度,减少了负载扰动对系统抖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PI控制、传统滑模控制对比,通过仿真和半实物实验验证所提出的滑模控制策略具有较强的谐振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滑模控制 柔性负载 双惯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猎豹算法优化的车用PMSM控制策略研究
18
作者 乔月阳 王靖岳 +1 位作者 李浩 王哲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8-54,共7页
为了解决电机响应速度慢、抗干扰能力不足的问题,研究了PI控制器控制技术。根据矢量控制原理搭建了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模型。为提升控制系统面对转速变化的动态性能,根据模糊控制原理设计了模糊PI转速控制器,增加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为了解决电机响应速度慢、抗干扰能力不足的问题,研究了PI控制器控制技术。根据矢量控制原理搭建了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模型。为提升控制系统面对转速变化的动态性能,根据模糊控制原理设计了模糊PI转速控制器,增加了系统的响应速度。针对模糊控制设计过程中存在主观性及不同工况下控制器参数选择较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猎豹算法与模糊PI相结合的智能控制策略,解决系统参数匹配问题。在Matlab/Simulink搭建相关模型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猎豹算法能够迅速得到模糊PI控制器的最佳参数,使电机的转速响应更快,抗干扰性更强,使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模糊控制 猎豹优化算法 MATLAB/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RAS算法的转动惯量辨识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尚诚诚 赵云 +1 位作者 曹颖强 万翔宇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08,113,共4页
为改善传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MRAS)辨识系统无法同时满足收敛速度与稳定性的问题,提出改进的自适应变增益MRAS算法。对于基于MRAS的转动惯量辨识系统而言,辨识增益系数是影响辨识效果的重要参数,但在... 为改善传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MRAS)辨识系统无法同时满足收敛速度与稳定性的问题,提出改进的自适应变增益MRAS算法。对于基于MRAS的转动惯量辨识系统而言,辨识增益系数是影响辨识效果的重要参数,但在传统的MRAS辨识系统中,辨识增益系数是一个根据经验选择的固定值,无法同时满足收敛速度与稳定性两方面的需求。对MRAS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动惯量的辨识原理进行分析,研究了辨识增益系数对电机转动惯量辨识结果的影响,设计出一种辨识增益系数基于辨识结果偏差而实时改变的自适应变增益MRAS法。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同时具有速度收敛快和稳定性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转动惯量辨识 模型参考自适应 变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A-EKF和MPC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鹏龙 徐善永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针对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算法难以获取理想的噪声协方差矩阵和EKF存在的延迟效应使得系统鲁棒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WOA-EKF和MPC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案。采用EKF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 针对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算法难以获取理想的噪声协方差矩阵和EKF存在的延迟效应使得系统鲁棒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WOA-EKF和MPC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案。采用EKF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采用鲸鱼优化算法(WOA)对EKF中的噪声协方差矩阵进行寻优;采用MPC控制器替换传统的PI速度控制器,并引入Luenberger负载观测器作为前馈补偿。仿真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的EKF使得转速响应平稳、快速;MPC配合Luenberger观测器的方案相较于PI控制器,具有动态响应快、超调量小、鲁棒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 鲸鱼优化算法 模型预测控制 Luenberger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