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牡蛎多糖对力竭运动小鼠血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华岩 邓武装 +2 位作者 王春亮 卓杰先 潘家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1-573,共3页
中小强度训练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长期大强度训练,特别是过度训练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所以,常有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或者竞技比赛后,身体抵抗力下降,且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甚至停训停赛.因此,寻找大强度... 中小强度训练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长期大强度训练,特别是过度训练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所以,常有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或者竞技比赛后,身体抵抗力下降,且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甚至停训停赛.因此,寻找大强度训练后的运动员身体的恢复方法,成为当今运动免疫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牡蛎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海洋贝壳类动物,其肉中富含多糖、氨基酸、蛋白等多种活性物质,有关牡蛎粗提物研究认为,牡蛎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提高心血管功能等作用,且对人体和动物无任何毒副作用.然而,有关牡蛎多糖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拟通过建立小鼠力竭游泳运动损伤模型,观察牡蛎多糖对力竭训练小鼠血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的影响,为牡蛎多糖应用于运动免疫领域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血免疫球蛋白 力竭游泳运动 运动小鼠 牡蛎 多糖 增强机体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人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周世明 贾杰 杨建国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767-769,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与青壮年人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的特点 ,以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  93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 ,按年龄分为青壮年组和老年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3 3例老年人肺结核、60例青壮年肺结核的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 ,比...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与青壮年人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的特点 ,以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  93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 ,按年龄分为青壮年组和老年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3 3例老年人肺结核、60例青壮年肺结核的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 ,比浊法检测其血清免疫球蛋白 ,并检测 2 0例正常人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作为对照组。 结果 老年人肺结核与青壮年人比 ,CD4 、CD4 CD8比值下降与CD8、CD56 上升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与对照组比 ,CD8与CD56 上升、CD4 CD8比值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血清IgG、IgM、IgA水平改变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结论 老年人肺结核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肺结核 t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免疫球蛋白 检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安汤防治化疗毒副反应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吕素君 刘经选 +2 位作者 孙春霞 范焕芳 张艳景 《河北中医》 2009年第8期1142-1143,共2页
关键词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肿瘤 中医药疗法 t淋巴细胞 杀伤细胞 天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地中海贫血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B淋巴细胞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文丽 刘香萍 +1 位作者 陈信 张倩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3期1721-1723,共3页
目的 探讨β地中海贫血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B淋巴细胞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β地中海贫血患儿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84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路两... 目的 探讨β地中海贫血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B淋巴细胞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β地中海贫血患儿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84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路两组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B淋巴细胞(CD19^(+)细胞)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CD3^(+)细胞、CD4^(+)细胞、CD4^(+)/CD8^(+)比值分别为(56.62±13.23)%、(32.05±7.72)%、0.97±0.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55±17.22)%、(43.44±10.96)%、1.79±0.45,CD8^(+)细胞水平为(33.41±8.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34±6.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NK细胞水平为(13.33±3.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0±5.74)%,CD19^(+)细胞水平为(26.04±6.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46±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B淋巴细胞水平与健康儿童相比有明显差异,临床加强对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B淋巴细胞水平的检测,有利于患儿病情诊断、免疫状况评估及针对性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Β地中海贫血 t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B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潜伏梅毒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5
作者 朱由瑾 周向昭 +3 位作者 吴远慧 温杰 高晓莉 冯冬梅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2140-2144,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潜伏梅毒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21年3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早期潜伏梅毒病人135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3例为对照组,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探讨早期潜伏梅毒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21年3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早期潜伏梅毒病人135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3例为对照组,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并进行对比。另根据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初始滴度将观察组病人分为RPR初始滴度≤1∶8组与>1∶8组,对比RPR初始滴度≤1∶8组与>1∶8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检测结果,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与RPR初始滴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外周血CD3^(+)、CD8^(+)绝对计数及所占比例[(67.79±10.76)%比(64.85±12.95)%、(29.51±5.92)%比(28.09±5.61)%]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CD4^(+)绝对计数及所占比例[(37.36±7.26)%比(29.73±5.84)%]、CD4^(+)/CD8^(+)所占比例(1.27±0.25比1.06±0.21)均高于对照组(P<0.05),NK细胞绝对计数及所占比例[(16.59±3.29)%比(17.46±3.34)%]低于对照组(P<0.05);RPR初始滴度≤1∶8组外周血 CD3^(+)、CD4^(+)、CD8^(+)绝对计数及所占比例均低于 RPR初始 滴度>1∶8组(P<0.05),且 CD4^(+)/CD8^(+)所占比例低于 RPR初始滴度>1∶8组(P<0.05),NK细胞绝对计数及所占比例均高于 RPR初 始滴度>1∶8组(P<0.05);经 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早期潜伏梅毒病人外周血 CD3^(+)、CD4^(+)、CD8^(+)绝对计数与百分比均与 RPR初始滴度呈正相关(P<0.05),CD4^(+)/CD8^(+)比值与 RPR初始滴度呈正相关(P<0.05),NK细胞绝对计数、百分比均所占比例均 与 RPR初始滴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早期潜伏梅毒病人外周血 CD4^(+)、CD4^(+)/CD8^(+)水平较健康人群均呈现一定程度的上 升,NK细胞水平降低,而 CD3^(+)、CD8^(+)细胞水平无明显改变,且外周血 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均与早期潜伏 梅毒病人 RPR初始滴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可能参与了早期潜伏梅毒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潜伏 t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梅毒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6
作者 施方静 罗信国 蒋志勇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5年第3期180-184,共5页
目的分析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2例CL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 目的分析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2例CL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BTK抑制剂+常规治疗)和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T细胞亚群治疗前后的变化、不良反应事件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3.3%,高于对照组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1402±478)个/μl、CD4^(+)(700±241)个/μl、NK细胞(389±168)个/μl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52±272)个/μl、(585±192)个/μl、(302±134)个/μl]。观察组出血(1例)、消化道不适(0例)及不良反应种类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TK抑制剂对CLL患者具有疗效,能够促进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恢复,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同时减少部分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 t淋巴细胞 杀伤细胞 天然 BtK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ALOX12B对高危型HPV感染病情自然转归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刘敏 杨易 +1 位作者 刘兰 夏春兰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4期485-490,495,共7页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12(R)-脂加氧酶(ALOX12B)预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病情自然转归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179例高危型HP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年随访期内病情自然转归情况分为转阴组、持...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12(R)-脂加氧酶(ALOX12B)预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病情自然转归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179例高危型HP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年随访期内病情自然转归情况分为转阴组、持续阳性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以及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比值(简称CD4^(+)/CD8^(+))、ALOX12B mRNA。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危型HPV感染病情自然转归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ALOX12B mRNA预测高危型HPV感染病情自然转归价值。结果179例高危型HPV感染者,随访2年,失访1例,获访患者中,124例(69.66%)自然转阴,54例(30.34%)持续阳性(持续阳性组),持续阳性患者中5例(9.26%)病情发生进展。持续阳性组活检结果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细胞学≥未明确意义的非鳞状上皮细胞患者占比及高危型HPV负荷量高于转阴组(P<0.05)。持续阳性组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以及CD4^(+)/CD8^(+)低于转阴组(P<0.05),ALOX12B mRNA表达水平高于转阴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了活检结果后,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以及CD4^(+)/CD8^(+)、ALOX12B mRNA是高危型HPV感染病情自然转归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D3^(+)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ALOX12B mRNA联合预测高危型HPV感染病情自然转归的曲线下面积为0.928(95%CI:0.879~0.961)。结论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ALOX12B mRNA是高危型HPV感染病情自然转归的影响因素,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ALOX12B检测可作为预测病情自然转归的方案,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12(R)-脂加氧酶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持续感染 病情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湿体质与高尿酸血症及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研究
8
作者 曹凤娇 杜梦梦 +2 位作者 施晓军 康天伦 侯秀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2期177-184,共8页
目的从免疫角度探讨痰湿体质与高尿酸血症(HUA)的关系,揭示“体病相关”理论的生物学基础,为HUA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及科学依据。方法依据HUA及中医体质诊断标准及纳排标准,以2023年1—6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就诊的... 目的从免疫角度探讨痰湿体质与高尿酸血症(HUA)的关系,揭示“体病相关”理论的生物学基础,为HUA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及科学依据。方法依据HUA及中医体质诊断标准及纳排标准,以2023年1—6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就诊的平和体质HUA患者20例为平和体质HUA组,痰湿体质HUA患者20例为痰湿体质HUA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平和体质健康者20例为平和体质健康组。比较3组人群性别、年龄、外周静脉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抗体标记的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和Th17/Treg比值、Th1/Th2比值。结果3组人群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痰湿体质HUA组Th1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Th1/Th2比值均明显高于平和体质健康组(P均<0.05),Th17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平和体质健康组和平和体质HUA组(P均<0.05),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平和体质健康组(P<0.05);平和体质HUA组Th1细胞比例、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Th1/Th2比值与平和体质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Th2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痰湿体质HUA患者存在更明显的免疫失衡现象,以Th1和Th17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增强为主,早期调节痰湿体质或可为HUA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痰湿体质 CD4^(+)t淋巴细胞 免疫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亚群、IL-17、IL-12评估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价值
9
作者 张帅 王帧 许哲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究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2(IL-12)检测在小儿病毒性脑炎(VE)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6例VE患儿(VE组),和同期健康儿童96例,VE患儿于治疗结束... 目的探究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2(IL-12)检测在小儿病毒性脑炎(VE)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6例VE患儿(VE组),和同期健康儿童96例,VE患儿于治疗结束后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级分为预后良好(4~5级)、预后不良(1~3级);所有儿童均采集外周血标本,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IL-17、IL-12水平,对比检测结果,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检测结果对VE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E组患儿CD3^(+)、CD4^(+)及CD4^(+)/CD8^(+)比值水平降低(P<0.05),CD8^(+)、IL-17、IL-12水平升高(P<0.05);VE组患儿IL-17、IL-12均与CD3^(+)(r=-0.517,-0.531,P<0.05)、CD4^(+)(r=-0.572,-0.568,P<0.05)及CD4^(+)/CD8^(+)比值(r=-0.631,-0.608,P<0.05)呈正相关,均与CD8^(+)呈负相关(r=0.508,0.537,P<0.05);VE组中,与预后良好者比较,预后不良者CD3^(+)、CD4^(+)及CD4^(+)/CD8^(+)比值水平降低(P<0.05),IL-17、IL-12水平升高(P<0.05),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D3^(+)、CD4^(+)/CD8^(+)比值、IL-17、IL-12及四者联合评估VE预后不良的AUC为0.660、0.741、0.758、0.797、0.886,四者联合评估效能最高,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0.00%和70.15%。结论VE患儿存在T淋巴细胞水平失衡和IL-17、IL-12水平升高,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与IL-17、IL-12水平存在相关性,CD3^(+)、CD4^(+)/CD8^(+)比值、IL-17、IL-12四者联合可用于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儿童 t淋巴细胞 细胞介素-17 细胞介素-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张小丽 李样 高慧娟 《实用癌症杂志》 2025年第2期337-340,344,共5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90例MM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预后情况将其分为良好组(n=68例)和不良组(n=22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CD3^(+)、CD4^(+)、CD8^... 目的探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90例MM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预后情况将其分为良好组(n=68例)和不良组(n=22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CD3^(+)、CD4^(+)、CD8^(+)、CD4^(+)/CD8^(+)、NK细胞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表达水平对MM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两组患儿年龄、性别、M蛋白、血肌酐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不良组CD3^(+)、CD4^(+)、CD4^(+)/CD8^(+)、NK细胞均显著低于良好组(t=3.276,P=0.002、t=6.635,P=0.000、t=2.242,P=0.028、t=6.271,P=0.000),CD8^(+)高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3,P=0.001)。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CD3^(+)、CD4^(+)、CD8^(+)、CD4^(+)/CD8^(+)、NK细胞的表达水平在MM患儿预后的评估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AUC分别为0.701、0.880、0.711、0.621、0.860、0.959,上述指标联合应用对MM患儿预后的预测效能最高,AUC最大,为0.959,灵敏度为0.935,特异度为0.921。CD3^(+)、CD4^(+)、CD8^(+)、CD4^(+)/CD8^(+)、NK细胞的预测阈值分别为57.252%、34.255%、42.241%、0.847、22.144%。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对MM患儿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作为临床上MM患儿预后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 预后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特点及其与肿瘤相关性死亡的关系
11
作者 蔡忠 李婷 彭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99,共7页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射频消融(RFA)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特点及其与肿瘤相关性死亡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成都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RFA治疗的105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随访...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射频消融(RFA)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特点及其与肿瘤相关性死亡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成都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RFA治疗的105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随访3年内肿瘤相关性死亡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45例)和死亡组(60例)。分析患者RFA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8^(+)T、CD4^(+)T/CD8^(+)T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RFA治疗前、术后1 d、7 d和14 d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肿瘤相关性死亡的因素,分析术后7 d T淋巴细胞亚群的预测价值;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价其稳定性。结果:术后7 d、14 d的CD3^(+)T、CD4^(+)T、CD4^(+)T/CD8^(+)T较RFA治疗前明显降低,CD8^(+)T明显升高(P<0.05);两组术后7 d、14 d的CD3^(+)T、CD4^(+)T、CD4^(+)T/CD8^(+)T较RFA治疗前明显降低,CD8^(+)T明显升高;死亡组术后7 d、14 d的CD3^(+)T、CD4^(+)T、CD4^(+)T/CD8^(+)T明显低于生存组,CD8^(+)T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肿瘤直径≥3 cm、TNM分期为Ⅲ~Ⅳ期、术后7 d CD8^(+)T增加为影响患者肿瘤相关性死亡的危险因素,术后辅助治疗、术后7 d的CD3^(+)T、CD4^(+)T、CD4^(+)T/CD8^(+)T增加为保护因素(P<0.05);调整协变量后,术后7 d的CD3^(+)T、CD4^(+)T、CD8^(+)T、CD4^(+)T/CD8^(+)T仍是独立预测因素(P<0.05);预测模型的稳定性较好。结论:RFA治疗后7 d的T淋巴细胞亚群特点与NSCLC患者肿瘤相关性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射频消融 t淋巴细胞 肿瘤相关性死亡 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L-37联合PNI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武少雄 党惠兵 林晓媛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37(IL-37)联合预后营养指数(PNI)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3年01月入院治疗的103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治疗前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37(IL-37)联合预后营养指数(PNI)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3年01月入院治疗的103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治疗前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L-37、PNI,探讨接受化疗的MM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L-37、PNI对短期疗效、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CD3^(+)、CD4^(+)、CD8^(+)、CD4^(+)/CD8^(+)、IL-37、PNI均为MM患者化疗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D3^(+)、CD4^(+)、CD8^(+)、CD4^(+)/CD8^(+)、IL-37、PNI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9(95%CI:0.619~0.820)、0.764(95%CI:0.670~0.858)、0.732(95%CI:0.625~0.840)、0.700(95%CI:0.598~0.802)、0.779(95%CI:0.689~0.869)、0.750(95%CI:0.654~0.845),联合预测AUC为0.852(95%CI:0.777~0.926)。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L-37、PNI水平为MM患者化疗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并且对MM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t淋巴细胞 IL-37 预后营养指数 多发性骨髓瘤 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内镜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13
作者 陈景霞 廖晓斌 康承湘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6-68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内镜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6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胃管组和肠管组,每组60例。入院后12~24 h,胃管组给... 目的:探讨早期内镜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6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胃管组和肠管组,每组60例。入院后12~24 h,胃管组给予鼻胃管进行早期营养支持,肠管组胃镜辅助下置鼻空肠管进行早期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次日和第14天NIHSS、GCS评分、营养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b)]、IgG、IgA、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入院后第14天,相较于胃管组,肠管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GCS评分、外周血Alb、PAB、Hb、IgG、IgA、IgM、CD3^(+)T、CD4^(+)T、CD4^(+)T/CD8^(+)T水平明显升高(P<0.05)。肠管组治疗后消化道出血、反流性食管炎、胃潴留、呕吐的发生率低于胃管组(P<0.05)。结论:早期内镜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重症脑出血患者营养状态,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出血 肠内营养支持 内镜 免疫球蛋白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线粒体损伤指数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研究
14
作者 曹文红 卜令真 +1 位作者 靳钰 孙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8期931-936,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线粒体损伤指数(MDI)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230例DOR患者纳入DOR组,同期选取230例体检健康的卵巢储备功能正常女性纳入对照组,所有受...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线粒体损伤指数(MDI)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230例DOR患者纳入DOR组,同期选取230例体检健康的卵巢储备功能正常女性纳入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MDI。DOR患者根据临床妊娠情况分为临床妊娠组(n=86)及未临床妊娠组(n=14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OR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MDI对DOR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OR组CD3^(+)、CD4^(+)、CD4^(+)/CD8^(+)降低,CD8^(+)、辅助性T淋巴细胞(Th)-MDI及抑制性T淋巴细胞(Ts)-MDI阳性率升高(P<0.05);230例DOR患者临床妊娠率为37.39%(86/230);与临床妊娠组比较,未临床妊娠组CD4^(+)降低(P<0.05),CD8^(+)、CD4^(+)/CD8^(+)、Th-MDI阳性率及Ts-MDI阳性率升高(P<0.05),两组CD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临床妊娠组抗苗勒管激素(AMH)、雌二醇(E2)水平低于临床妊娠组(P<0.05);Th-MDI阳性、Ts-MDI阳性是DOR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D4^(+)/CD8^(+)、AMH、E2高水平是DOR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P<0.05)。AMH、E2、CD4^(+)/CD8^(+)、Th-MDI、Ts-MDI单独及联合应用预测DOR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5、0.784、0.767、0.691、0.703、0.882,其中联合应用的预测效能明显高于各单独应用(P<0.05)。结论DOR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和氧化激活情况,其中CD4^(+)/CD8^(+)低及Th-MDI、Ts-MDI阳性是DOR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检测三者对DOR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t淋巴细胞 线粒体损伤指数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15
作者 欧阳俊 刘林芳 +4 位作者 石大友 查亚云 唐秋燕 廖立潇 曾灵芝 《天津药学》 2025年第1期48-50,54,共4页
目的探究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4年7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结肠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卡培他滨辅... 目的探究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4年7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结肠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卡培他滨辅助化疗,观察组联合奥沙利铂辅助化疗,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ORR)(74.29%)、疾病控制率(DCR)(94.29%)均较对照组(51.43%、77.14%)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59.62±4.27)%、CD4^(+)(41.39±5.76)%均较对照组高,CD8^(+)(21.05±1.79)%较对照组低,癌胚抗原(CEA)(12.33±1.16)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41.05±3.17)pg/L、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51.25±3.22)U/mL、糖类抗原(CA)125(28.14±1.77)kU/L、CA199(24.22±2.16)kU/L均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肠癌术后患者予以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辅助化疗可有效调节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t淋巴细胞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对认知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16
作者 何慧萍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对认知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5月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采用奇偶数字法分为CLZ+RIS组和RIS组,各45例。RIS组单纯予利培酮片治... 目的观察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对认知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5月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采用奇偶数字法分为CLZ+RIS组和RIS组,各45例。RIS组单纯予利培酮片治疗,CLZ+RIS组在RIS组基础上联合氯氮平片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效果差异。比较2组治疗前后精神症状[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2组PANSS评分中阳性因子、阴性因子及一般精神病理因子评分及SD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CLZ+RIS组下降或提高的程度大于RIS组(P均<0.01);治疗4周后,2组CD3^(+)、CD4^(+)以及CD4^(+)/CD8^(+)均较治疗前上升,CD8^(+)降低,且CLZ+RIS组变化程度大于RIS组(P均<0.01);CLZ+RIS组与RIS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11%vs.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8,P=0.711)。结论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对认知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均有积极影响,不仅能够促进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改善,还能调节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强化机体免疫能力,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老年 氯氮平 利培酮 认知功能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患者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群、单核细胞亚群变化
17
作者 徐玲霞 宋敏 王思宇 《现代实用医学》 2025年第2期158-161,共4页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HUA发病率显著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1])。HUA是痛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0%的HUA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痛风^([2])。同时,HUA也...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HUA发病率显著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1])。HUA是痛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0%的HUA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痛风^([2])。同时,HUA也是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慢性肾脏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预后的影响分析
18
作者 张相梅 潘洪鑫 蒋焰 《医药前沿》 2025年第10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ALL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62例作为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儿在诱导化疗28 d后,... 目的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ALL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62例作为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儿在诱导化疗28 d后,根据病情缓解情况分为缓解组(38例)和未缓解组(22例)2个亚组。比较观察组诱导化疗前与对照组健康体检当天、观察组诱导化疗前和诱导化疗28 d后及缓解组和未缓解组患儿诱导化疗前和诱导化疗28 d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以及随访12个月缓解组与未缓解组患儿病死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诱导化疗前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当天;诱导化疗28 d后,观察组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均高于诱导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化疗28 d后,缓解组CD3^(+)、CD4^(+)、CD8^(+)和CD4^(+)/CD8^(+)水平高于诱导化疗前,未缓解组CD3^(+)、CD4^(+)和CD8^(+)水平低于诱导化疗前;缓解组CD3^(+)、CD4^(+)、CD8^(+)和CD4^(+)/CD8^(+)水平高于未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缓解组复发率低于未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与未缓解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LL患儿,通过监测诱导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助于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t淋巴细胞 预后 诱导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亚群对大肠癌合并HIV患者预后的影响
19
作者 肖雯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5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对大肠癌合并HIV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大肠癌患者80例为大肠癌组,按照是否合并HIV分为大肠癌未合并HIV组60例,大肠癌合并HIV组20例,另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健康对照组...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对大肠癌合并HIV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大肠癌患者80例为大肠癌组,按照是否合并HIV分为大肠癌未合并HIV组60例,大肠癌合并HIV组20例,另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健康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其对大肠癌合并HIV预后的影响。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大肠癌组CD4^(+)T细胞、CD4^(+)/CD8^(+)水平明显降低,CD8^(+)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大肠癌未合并HIV组相比,大肠癌合并HIV组CD4^(+)T细胞、CD4^(+)/CD8^(+)水平明显降低,CD8^(+)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患者死亡12例,生存8例,PFS为(23.85±3.31)个月,OS为(27.97±3.48)个月;与生存患者相比,死亡患者CD4^(+)T细胞、CD4^(+)/CD8^(+)水平明显降低,CD8^(+)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CD4^(+)水平7例,生存5例,死亡2例,3年生存率为71.43%,低CD4^(+)水平13例,生存3例,死亡10例,3年生存率为23.08%,高CD8^(+)水平12例,生存3例,死亡9例,3年生存率为25.00%,低CD8^(+)水平8例,生存5例,死亡3例,3年生存率为62.50%,高CD4^(+)/CD8^(+)水平8例,生存6例,死亡2例,3年生存率为75.00%,低CD4^(+)/CD8^(+)水平12例,生存2例,死亡10例,3年生存率为16.67%;ROC曲线结果显示,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9.78%、35.83%、13.66%,AUC分别为0.783、0.766、0.729,灵敏度分别为79.68%、74.33%、72.51%,特异度分别为73.68%、70.53%、68.56%。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对大肠癌合并HIV预后具有一定影响,可作为大肠癌合并HIV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HIV 大肠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血栓弹力图为导向成分输血对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术中用血量、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20
作者 郝秋丽 刘丹丹 白雪 《贵州医药》 2025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 探讨以血栓弹力图(TEG)为导向的成分输血对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术中用血量、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82例行胃肠肿瘤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输血方案)和研究组(以TEG为导向的成分输血方案)各41例。比较两... 目的 探讨以血栓弹力图(TEG)为导向的成分输血对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术中用血量、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82例行胃肠肿瘤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输血方案)和研究组(以TEG为导向的成分输血方案)各41例。比较两组术中用血量、细胞因子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术中浓缩红细胞、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冷沉淀和单采血小板的输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研究组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研究组CD3^(+)、CD4^(+)、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TEG为导向的成分输血可有效减少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术中用血量,改善患者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成分输血 胃肠肿瘤 用血量 细胞因子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