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MDI和Tapio脱钩模型的甘肃省碳排放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爱宁 李滋婷 李宗省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55-63,共9页
在定量核算2005—2021年甘肃省碳排放量和强度的基础上,预测分析基准情景、高排放情景和低排放情景3种发展情景下甘肃省碳达峰时间及路径.研究表明,甘肃省整体脱钩状态较为理想,贡献主要来源于煤炭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长期处于弱脱钩;经... 在定量核算2005—2021年甘肃省碳排放量和强度的基础上,预测分析基准情景、高排放情景和低排放情景3种发展情景下甘肃省碳达峰时间及路径.研究表明,甘肃省整体脱钩状态较为理想,贡献主要来源于煤炭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长期处于弱脱钩;经济增长具有增排效应,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和人口规模具有节能减排效应,尤其是能源强度.从情景预测分析看,基准情景下,甘肃省将在2035年碳排放达到峰值,2035年之后经济与碳排放处于强脱钩状态,很难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高排放情景下,将在2045达到峰值,经济与碳排放一直处于弱脱钩状态,后续实现碳达峰的难度较大;低排放情景下,2030年后经济与碳排放一直处于强脱钩状态,碳排放量下降幅度较大,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较为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DI模型 tapio脱钩模型 碳排放 情景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工业“三废”排放的脱钩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Tapio脱钩模型及LMDI分解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苏婷 徐庆娟 姜春然 《环境科学导刊》 2024年第2期24-29,共6页
利用天津市2003—2018年工业“三废”排放的相关数据,采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天津市经济增长与工业“三废”排放之间的弹性脱钩关系,并基于扩展的Kaya恒等式将工业“三废”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为排污强度、产业结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 利用天津市2003—2018年工业“三废”排放的相关数据,采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天津市经济增长与工业“三废”排放之间的弹性脱钩关系,并基于扩展的Kaya恒等式将工业“三废”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为排污强度、产业结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四个指标,结合LMDI分解法的加法模型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天津市近15年来,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排放之间主要表现为强脱钩状态;经济规模是工业“三废”排放的主要贡献因子,其对工业“三废”排放具有正向促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三废” tapio脱钩模型 Kaya恒等式 LMDI分解法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钢铁产业碳排放脱钩弹性及驱动因素——基于Tapio脱钩模型与LMDI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汝晴 《绿色矿冶》 2024年第3期1-8,14,共9页
新发展阶段,明晰钢铁碳排放与产业增长的关联,厘清钢铁碳减排路径,将助力实现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钢铁领域“双碳”进程。基于2000—2019年中国钢铁碳排放测算数据,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中国钢铁产业碳排放与产业增长的关系,采用... 新发展阶段,明晰钢铁碳排放与产业增长的关联,厘清钢铁碳减排路径,将助力实现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钢铁领域“双碳”进程。基于2000—2019年中国钢铁碳排放测算数据,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中国钢铁产业碳排放与产业增长的关系,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对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研究表明,2000—2019年中国钢铁产业碳排放与产业增长的脱钩状态较为稳定,基本上呈现弱脱钩状态。生产规模效应和资源效率效应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能源结构强度效应和能源消耗强度效应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建议从大幅增加钢铁行业科研投入、调整钢铁行业能源结构、创新工艺流程、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模等方面开展钢铁产业碳减排工作,助力低碳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产业 碳排放 tapio脱钩模型 LMDI模型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分析——基于EKC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英 《市场周刊》 2024年第4期58-61,共4页
文章利用河南省2001—202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EKC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01—2020年河南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符合“N”型的库兹涅茨曲线;2001—2020年地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表现为扩张... 文章利用河南省2001—202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EKC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01—2020年河南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符合“N”型的库兹涅茨曲线;2001—2020年地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表现为扩张联结和弱脱钩两种状态。据此提出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向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经济增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tapio脱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烟草产业碳排放脱钩弹性及驱动因素——基于Tapio脱钩模型与LMDI分析
5
作者 李汝晴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2-89,共8页
新发展阶段,明晰烟草产业碳排放与产业增长的关联,厘清烟草碳减排路径,将助力推动烟草领域“双碳”进程。基于2000—2021年中国烟草产业碳排放测算数据,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中国烟草产业碳排放与产业增长的关系,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 新发展阶段,明晰烟草产业碳排放与产业增长的关联,厘清烟草碳减排路径,将助力推动烟草领域“双碳”进程。基于2000—2021年中国烟草产业碳排放测算数据,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中国烟草产业碳排放与产业增长的关系,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对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研究结果显示:2000—2021年中国烟草产业碳排放与产业增长的脱钩状态相对稳定,大多呈现衰退脱钩现象。亩产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而碳排放强度效应和生产规模效应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建议增加烟草行业的科研投入、优化烟草产业结构、提高亩产效益、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模、推进绿色科技革新等方面开展烟草行业碳减排工作,推动低碳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产业碳排放 tapio脱钩模型 LMDI模型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六省经济增长方式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基于Tapio脱钩模型、面板数据的滞后期工具变量法的研究 被引量:109
6
作者 齐绍洲 林屾 王班班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66,共8页
本文综合运用Tapio脱钩模型、面板协整检验、滞后期工具变量法和碳排放峰值预测,使用1995-2012年的18年长面板数据,研究中部六省经济增长方式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研究思路是先用Tapio脱钩模型考察中部各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总量、人均... 本文综合运用Tapio脱钩模型、面板协整检验、滞后期工具变量法和碳排放峰值预测,使用1995-2012年的18年长面板数据,研究中部六省经济增长方式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研究思路是先用Tapio脱钩模型考察中部各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强度之间的关系,找到中部各省的个体差异和共性,接着检验经济增长与碳排放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在确定两者存在长期均衡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和滞后期工具变量具体考察中部六省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城镇化水平、对外贸易和技术进步与碳排放总量和碳强度的关系,归纳经济增长方式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最后根据回归方程和中部六省的基础数据预测碳排放峰值的到来时间。得出中部六省经济增长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经历了由弱到强再到弱的过程,经济增长方式经历了一个由集约到粗放再回到相对集约的过程;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中部六省人均GDP增长对人均碳排放增长的贡献弹性还很大,即人均GDP每升高1%,碳排放总量会上升1.246 7%;中部六省存在碳排放和碳强度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火力发电对中部六省的碳排放和碳强度产生正的影响,前后两年间火力发电比例每提高1%,中部六省内碳排放量和碳强度将分别提高0.505 1%和0.370 3%,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有利于中部六省的碳减排工作,前后两年间的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和研发强度代表的技术进步每提高1%,中部六省碳排放量将会分别降低2.286 1%、3.845 3%和48.167 6%,碳强度将会分别下降1.919 4%、3.163 0%、48.996 4%,城镇化和地区开放程度对中部六省的碳排放影响不显著,中部六省经济增长方式对区域碳排放量和碳强度的影响是一致的;目前各省均已越过碳强度峰值,但还远未越过碳排放峰值。在经济"新常态"下,通过强化中部六省碳减排的协同合作和跨区域治理,打造中部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中心,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积极发展低碳产业,中部六省很有可能提前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六省 区域碳减排 tapio脱钩模型 滞后期工具变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对碳排放非线性脱钩效应的研究--基于Tapio脱钩模型的估计 被引量:6
7
作者 邱强 方鑫 左翔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82,共7页
本文基于Tapio脱钩模型进行估计。首先,从国家层面上,构建城市化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三种类型的脱钩模型,对城市化碳排放脱钩效应进行初步估计。其次,构建了非线性的计量模型,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来验证这种非线性脱钩关系... 本文基于Tapio脱钩模型进行估计。首先,从国家层面上,构建城市化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三种类型的脱钩模型,对城市化碳排放脱钩效应进行初步估计。其次,构建了非线性的计量模型,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来验证这种非线性脱钩关系的存在,并探究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城市化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脱钩效应非常相似,脱钩现象不明显,主要处于扩张性负脱钩状态,城市化碳排放强度脱钩现象显著,主要处于强脱钩状态。城市化与碳排放呈现出倒"N"型的几何特征,在城市化率极小值和极大值拐点的两个拐点之间,碳排放与城市化正相关,其它时期负相关。城市化碳排放脱钩状态受人均收入和二产占比因素正驱动,研发强度、外资占比、公交车辆占比和区域等因素负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碳排放 tapio脱钩模型 倒“N”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量脱钩关系研究——基于Tapio脱钩模型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蓉 邢俊玲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6期48-52,共5页
文章以陕西为研究空间,利用Tapio脱钩模型,测算陕西1995—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敏感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陕西省Tapio脱钩指标体系。研究结论显示:第一,陕西省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脱钩状态受到多种因素... 文章以陕西为研究空间,利用Tapio脱钩模型,测算陕西1995—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敏感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陕西省Tapio脱钩指标体系。研究结论显示:第一,陕西省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脱钩状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陕西省脱钩状态的波动是三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三种要素分别是国际经济形势、市场因素和政府战略;第二,尽管陕西省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体,同时面临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能性仍旧存在;第三,由于产业结构路径依赖效应的存在,政策的路径强化作用的持续,导致陕西省发展低碳经济速度是缓慢的,过程是渐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二氧化碳排放量 tapio脱钩模型 低碳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甘肃段碳排放分析——基于Tapio脱钩模型
9
作者 张瑞宇 翟晓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4期13-17,共5页
“双碳”目标已经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的约束条件,对黄河流域甘肃段碳排放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Tapio脱钩模型,对黄河流域甘肃段按省域、市(州)域、县(区)域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理论上,碳达峰的实质是经济增长... “双碳”目标已经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的约束条件,对黄河流域甘肃段碳排放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Tapio脱钩模型,对黄河流域甘肃段按省域、市(州)域、县(区)域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理论上,碳达峰的实质是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当甘肃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处于强脱钩状态时碳达峰的峰值将会出现。以此为基础,对黄河流域甘肃段碳达峰时间进行了预测分析,发现2030年黄河流域甘肃段实现碳达峰目标难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tapio脱钩模型 碳达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农业碳排放脱钩弹性及驱动因素——基于Tapio脱钩模型与LMDI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顺翊 李松青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52-960,共9页
【目的】新发展阶段,明晰农业碳与农业经济的关联,厘清农业碳减排路径,将助力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领域“双碳”进程。【方法】基于2000—2021年湖南省农业碳排放测算数据,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 【目的】新发展阶段,明晰农业碳与农业经济的关联,厘清农业碳减排路径,将助力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领域“双碳”进程。【方法】基于2000—2021年湖南省农业碳排放测算数据,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对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结果】湖南省农业碳排放量2014年达到峰值,年均增长2.46%,2015年以后平均每年下降1.4%,其中化肥是影响湖南省农业碳排放的主要碳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于2015年由弱脱钩转变为强脱钩;经济规模是研究变量中长期促进碳排放的唯一驱动因素,能源结构、能源强度与人口规模有效影响农业碳排放,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作用不显著。【结论】建议从严管控高碳型生产资料、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完善政府扶持政策和制度及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开展湖南农业碳减排工作,助力湖南低碳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tapio脱钩模型 LMD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IRPAT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的废水排放驱动因素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家僖 管宏友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5-359,共5页
利用重庆市2000—2015年废水年排放量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根据STIRPAT模型,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岭回归分析获得人口数量、城镇化率、财富水平、COD年排放量、非第三产业占比与废水年排放量的关系,并采用Tapio脱钩模型界定人均GDP与废水年... 利用重庆市2000—2015年废水年排放量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根据STIRPAT模型,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岭回归分析获得人口数量、城镇化率、财富水平、COD年排放量、非第三产业占比与废水年排放量的关系,并采用Tapio脱钩模型界定人均GDP与废水年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导致废水年排放量变化的3个主要驱动因素为财富水平、COD年排放量和人口数量;在观测时段内,重庆市存在"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重庆市废水年排放量进行分解,发现重庆市废水年排放量较为稳定,工业废水年排放量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而生活废水年排放量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并逐渐成为重庆市废水排放的主要来源;重庆市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年排放量处于强脱钩与弱脱钩交替状态,而经济增长与生活废水年排放量始终处于弱脱钩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排放 STIRPAT模型 tapio脱钩模型 岭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Tapio脱钩模型的娄底市区域经济可持续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炜 朱玉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54-60,共7页
传统生态足迹理论的缺陷在于固有的静态性和研究对象仅为生态系统的单一性,而深入进行Tapio脱钩分析的优势恰恰在于能动态反应变量的时间序列特征和有效评定双系统之间的耦合程度。因此在传统生态足迹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经济发... 传统生态足迹理论的缺陷在于固有的静态性和研究对象仅为生态系统的单一性,而深入进行Tapio脱钩分析的优势恰恰在于能动态反应变量的时间序列特征和有效评定双系统之间的耦合程度。因此在传统生态足迹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压力之间的脱钩关系,以有效克服其缺陷并对区域可持续性做出综合评判。结果表明:1)娄底市人均生态足迹随时间呈倒"U"型分布,其中能源足迹的贡献率最大。2)长期面临严重的生态赤字,处于相对的不可持续状态。3)脱钩关系由"扩张性负脱钩"到"弱脱钩"到"强脱钩",表明系统间的耦合程度越来越低,但仍面临较大的生态压力。根据上述结论,提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等四点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tapio脱钩模型 生态赤字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DI法和Tapio脱钩模型的天津市碳排放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刘茂辉 邓小文 +2 位作者 刘胜楠 李婧 孙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97-1401,共5页
用LMDI法分析天津市2001—2019年碳排放影响因素,利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天津市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脱钩状态,并分基准情景(天津市“十四五”规划)、低碳情景(基准情景低碳加严40%)和超低碳情景(基准情景低碳加严80%)3种情景预测分析... 用LMDI法分析天津市2001—2019年碳排放影响因素,利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天津市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脱钩状态,并分基准情景(天津市“十四五”规划)、低碳情景(基准情景低碳加严40%)和超低碳情景(基准情景低碳加严80%)3种情景预测分析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情况。从LMDI法分析天津市碳排放影响因素来看,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对天津市碳排放起减缓作用,尤其是能源强度;经济增长和人口规模对天津市碳排放起拉动作用,尤其是经济增长。2001—2019年,天津市经济增长与碳排放总体处于弱脱钩状态,其中2014—2017年出现了强脱钩状态。在低碳情景下,天津市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将一直处于强脱钩状态,碳排放量显著下降,可在2025年之前实现碳达峰,但很难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在超低碳情景下,天津市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处于更强的脱钩状态,碳排放量的下降幅度更大,在碳汇工程的辅助下更易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DI法 tapio脱钩模型 碳达峰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基于LMDI和Tapio脱钩模型的双视角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春园 雷思友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44-52,共9页
对江苏省2005-2020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发现数值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简称LMDI)进行驱动因素分解和数据分析得出:经济发展和人口因素与碳排放之间呈正... 对江苏省2005-2020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发现数值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简称LMDI)进行驱动因素分解和数据分析得出:经济发展和人口因素与碳排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的正向驱动效果最为显著;能源结构和强度、运输方式和运输产出这些驱动因素起到了抑制作用。在Tapio脱钩模型(塔皮奥脱钩模型)的基础上,对江苏省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研究期内除部分年份以外,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主要呈弱脱钩的状态。综合研究分析提出了优化运输体系、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 tapio脱钩模型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pio脱钩和LMDI分解模型的碳排放脱钩及驱动因素分析--以河北省为例
15
作者 李爱玲 刘傲 《中国商论》 2025年第5期142-146,共5页
河北省作为工业大省,经济发展依赖工业且能源结构以高碳化石燃料为主,碳减排至关重要。文章通过构建Tapio碳脱钩模型和LMDI分解模型,以河北省2001—2021年碳排放和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碳排放脱钩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河... 河北省作为工业大省,经济发展依赖工业且能源结构以高碳化石燃料为主,碳减排至关重要。文章通过构建Tapio碳脱钩模型和LMDI分解模型,以河北省2001—2021年碳排放和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碳排放脱钩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河北省碳排放变化量近些年呈现下降趋势。(2)河北省碳排放脱钩状态以弱脱钩为主,强脱钩状态不稳定。(3)影响碳排放的因素中,能源强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最大,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会增加碳排放量,能源强度降低能抑制碳排放。据此,文章对河北省及与之相似省市未来的减碳方向提出了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tapio脱钩模型 LMDI分解模型 脱钩指数 低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典型工业园区碳排放和经济脱钩模型研究
16
作者 庞国栋 曹国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8,共9页
开展碳排放预测,确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是评估碳减排措施和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首先对园区碳排放进行了核算,然后运用模型对园区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进行碳预测,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况.结... 开展碳排放预测,确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是评估碳减排措施和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首先对园区碳排放进行了核算,然后运用模型对园区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进行碳预测,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况.结果表明:(1)化石能源是工业园区碳排放重要影响因素,化石能源使用量1%的变化将导致三个工业园区0.492%、0.381%、0.284%的碳排放量变化;(2)在综合情景是最佳选择,该情景下三个工业园区的碳达峰时间分别为2028年、2030年、2027年,达峰时园区的碳排放量分别为2528万t、7880万t、301万t;(3)从脱钩情况看,三个园区在2016~2019年实现弱脱钩的状态改变,园区内钢铁、水泥、化工企业也实现了向弱脱钩和强脱钩的状态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RPAT模型 tapio脱钩模型 碳排放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造纸工业碳排放的灰色关联度、Tapio脱钩分析及情景预测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红平 刘凯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随着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临近,福建省高能耗、高排放的造纸工业面临严峻的碳减排压力。本研究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总资产、总资产产值率、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与CO_(2)排放之间的关联度,通过Tapio脱钩模型,确定造纸工业产出... 随着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临近,福建省高能耗、高排放的造纸工业面临严峻的碳减排压力。本研究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总资产、总资产产值率、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与CO_(2)排放之间的关联度,通过Tapio脱钩模型,确定造纸工业产出与CO_(2)排放的脱钩状态,利用STIRPAT模型,预测4种情景下CO_(2)排放量,评估福建省造纸工业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的潜力。结果表明:(1)福建省造纸工业的总资产、总资产产值率、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与CO_(2)排放量关联度相近,且关联性较高;(2) 2007—2021年,福建省造纸工业产出与碳排放呈现6种脱钩状态,在研究期内的大多数年份表现为强脱钩与弱脱钩状态;总资产和能源结构对碳排放起到主要的拉动作用,能源强度是碳排放脱钩的主要驱动力;(3)预测期内(2022—2030年)基准情景与快速发展情景下CO_(2)排放量快速上升,低碳发展情景下CO_(2)排放量增长率相对较低,强低碳发展情景下CO_(2)排放量呈现非常缓慢的上升趋势。最后对降低福建省造纸工业碳排放,促进造纸工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工业 碳排放 灰色关联度 tapio脱钩模型 情景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脱钩及耦合关系研究——基于Tapio脱钩模型和协整理论 被引量:36
18
作者 周银香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48,共8页
运用Tapio脱钩模型测度了1990-2013年我国交通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及演变态势,同时构造因果链探析交通碳排放脱钩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进一步运用协整理论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探究交通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的耦合关... 运用Tapio脱钩模型测度了1990-2013年我国交通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及演变态势,同时构造因果链探析交通碳排放脱钩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进一步运用协整理论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探究交通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交通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的脱钩状况不够理想且对政策依赖较强,有超过1/2的年份为增长连结和扩张负脱钩状态;从长期看,二者之间存在稳定的耦合关系,并具有从行业经济增长到CO2排放的单向Granger因果联系;同时,交通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是否脱钩主要决定于交通节能弹性,即交通能源的利用率,而碳减排技术对碳排放脱钩贡献尚未显现。据此,从交通政策法规建设、能源结构调整和技术减排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碳排放 tapio脱钩模型 因果链分解 协整 GRANGER因果检验
原文传递
我国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及脱钩努力效应研究
19
作者 郭文强 于忠萍 +2 位作者 雷明 张雯苹 高雅琪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9,共11页
准确把握我国整体碳排放发展现状,分析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并探究碳排放脱钩的内在机制演变,对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运用GDIM分解模型对我国2000-2022年的整体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并在此基础上,结合Tapio脱钩... 准确把握我国整体碳排放发展现状,分析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并探究碳排放脱钩的内在机制演变,对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运用GDIM分解模型对我国2000-2022年的整体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并在此基础上,结合Tapio脱钩模型构建脱钩努力模型,测度各驱动因素的脱钩努力效应,以评估我国减排政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①2000-2022年,我国整体碳排放总量逐年上升,由30.03×10^(8)t增至105.77×10^(8)t,累计增加了75.74×10^(8)t,碳减排工作面临较大挑战;空间上,碳排放分布不均,呈现出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特征,且东西差距逐渐缩小。②技术规模是碳排放增加的最大驱动力,同时经济规模、能源规模及人均碳排放因素也有明显贡献,而技术碳强度是降碳的关键因素,其次是经济碳强度、能源消费碳强度。③2012年起,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指数始终保持在-0.3~0.8的范围,以弱脱钩状态为主。④经济碳强度、技术碳强度、能源碳强度及能源强度均可促进碳排放脱钩,其中,尤其显著的是技术碳强度,其脱钩努力指数大于1的频率高达63.64%。但是,在大多数年份下总脱钩努力指数仍为负值,表明总体脱钩努力尚不足以抵消经济效应带来的碳排放增长。因此,为加强我国碳排放治理及脱钩努力效应,应重点关注碳排放控制、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以及碳减排政策的完善与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因素分解 GDIM tapio脱钩模型 脱钩努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种植业碳排放的脱钩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索瑞霞 王琪 +1 位作者 张帆 赵曾燕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30,共11页
研究黄河流域种植业碳排放的脱钩效应及影响因素,有助于加强流域内的生态保护,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黄河流域“双碳”目标的实现。本文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对2000-2021年黄河流域各省份种植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分析黄河流域种植业碳排... 研究黄河流域种植业碳排放的脱钩效应及影响因素,有助于加强流域内的生态保护,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黄河流域“双碳”目标的实现。本文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对2000-2021年黄河流域各省份种植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分析黄河流域种植业碳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基于Tapio脱钩模型探讨黄河流域种植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间的脱钩关系,并通过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模型对种植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①2000-2021年黄河流域种植业碳排放量累计增加了2998.89×10^(4)t,且整体呈先增后减的波动趋势,具体表现为快速增长-稳定增长-快速下降的三阶段变化特征。从碳源构成可知,农业物资投入是种植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且在种植业碳源中年均占比为73.28%。②黄河流域种植业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省际和区域性差异,河南省和青海省分别为黄河流域种植业碳排放量最高和最低的省份,两省份研究期内的碳排放峰值分别为4785.86×10^(4)、94.09×10^(4)t;且黄河流域种植业碳排放整体呈下游>上游>中游的分布特征。③黄河流域种植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关系整体上表现为弱脱钩向强脱钩发展,是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各省份的脱钩效应间存在显著性差异。④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均抑制黄河流域种植业碳排放增长,而经济增长和人口规模因素则对种植业碳排放有正向促进作用。研究显示,黄河流域各省份种植业碳排放发展呈现明显不同,亟需制定差异性发展战略,以实现黄河流域种植业整体低碳化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种植业碳排放 tapio脱钩模型 LMD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