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Detection of Telomerase Activity by Combining DNA Sequence Analysis with TRAP
1
作者 金礼吉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01年第3期8-10,共3页
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 (TRAP) is now a conventional assay for detecting telomerase activity. However, this method presents problems owing to tedious quantitation, radioisotopic handling. In order to a... 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 (TRAP) is now a conventional assay for detecting telomerase activity. However, this method presents problems owing to tedious quantitation, radioisotopic handling.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se inconveniences, a novel telomerase DNA sequencing assay together with TRAP to detect human telomerase activity was developed. It was used to detect telomerase activity in Hela, HLF, MCF, K562, SMMC 7721 cells, Leukocytes and RNase pretreated or heat treated cells as control. Telomerase activity assayed by this method was positive when the number of K562 cells examined was 102,103, and 104. The telomerase activity depended on the number of K562 cells used in the assay. Telomerase activity of Rnase pretreated cells or heat treated cells, and human normal peripheral blood leukocyte(Leu) were negative. The result of this method was available within a few hours and was handled without radioisotope. Further studies should be taken to detect telomerase activity in quant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lomerase activity trap dna sequence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凝集素乳杆菌的筛选及PCR-16S rDNA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徐进 赵声兰 陈朝银 《食品与药品》 CAS 2008年第5期9-11,共3页
目的从泡菜汁中分离产凝集素乳杆菌并鉴定。方法通过凝集实验筛选产凝集素的乳杆菌,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16S rDNA可变区基因鉴定产凝集素乳杆菌。结果此菌株呈革兰阳性,短杆状,产乳酸。通过同源性比较,此菌株与Lactobacillus plan... 目的从泡菜汁中分离产凝集素乳杆菌并鉴定。方法通过凝集实验筛选产凝集素的乳杆菌,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16S rDNA可变区基因鉴定产凝集素乳杆菌。结果此菌株呈革兰阳性,短杆状,产乳酸。通过同源性比较,此菌株与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train p215的同源性为99%。结论分离得到了产凝集素的菌株,鉴定表明此菌株为植物乳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乳杆菌 分离 鉴定 凝集活性 dna 核糖体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癌端粒酶活性与DNA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隋灿烂 张蓓 +1 位作者 王绪 王秀英 《肿瘤防治杂志》 2001年第5期475-477,共3页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宫颈癌的相关性以及与DNA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 TRAP方法对 2 8例宫颈癌组织 ,10例正常宫颈组织 ,6例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DNA含量。结果 :宫颈癌、宫颈不...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宫颈癌的相关性以及与DNA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 TRAP方法对 2 8例宫颈癌组织 ,10例正常宫颈组织 ,6例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DNA含量。结果 :宫颈癌、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端粒酶活性表达组DNA异倍体率、SPF、DI、PI平均值明显高于端粒酶阴性组。结论 :端粒酶的激活在宫颈癌起源过程中可能是较早的事件并且和其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聚合酶链反应 dna含量 子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高产β-葡萄糖苷酶酵母菌株筛选 被引量:26
4
作者 侯晓瑞 王婧 +3 位作者 杨学山 盛文军 祝霞 韩舜愈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39-143,共5页
以甘肃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成熟葡萄浆果自然发酵过程中分离得到的115株酵母菌株为出发菌株,采用对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为底物的平板初筛,摇瓶复筛,对高产β-葡萄糖苷酶酵母菌株进行WL营养培养基和赖氨酸培养基初步分类以及26S r ... 以甘肃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成熟葡萄浆果自然发酵过程中分离得到的115株酵母菌株为出发菌株,采用对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为底物的平板初筛,摇瓶复筛,对高产β-葡萄糖苷酶酵母菌株进行WL营养培养基和赖氨酸培养基初步分类以及26S r DNA D1/D2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6株酵母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商业酵母ICV-D254酶活性相似,酶活力可达(51.40±4.74)m U/m L,其中菌株QLFE、MQFEH-1、MQFSC-3、MQFEH-2和MQFSM-3为酿酒酵母属,菌株QLFE-4为梅奇酵母属,与分子鉴定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筛选 β-葡萄糖苷酶活性 鉴定 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HBV重叠感染者耐药HBV毒株C区和P区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彪 吴南屏 +1 位作者 Armin Bader Norbert Brockmeyer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07-509,共3页
目的 :进一步研究乙肝病毒 (HBV)耐高效抗逆转录疗法 (HAART)的耐药机制。方法 :用 HBV- DNA荧光定量试剂盒 ,定量检测 36例 HAART治疗的 HIV/ HBV重叠感染者中 HBV- DNA,用 HBV- DNA C区和 P区引物常规扩增 HBV- DNA C区和 P区产物 ,PC... 目的 :进一步研究乙肝病毒 (HBV)耐高效抗逆转录疗法 (HAART)的耐药机制。方法 :用 HBV- DNA荧光定量试剂盒 ,定量检测 36例 HAART治疗的 HIV/ HBV重叠感染者中 HBV- DNA,用 HBV- DNA C区和 P区引物常规扩增 HBV- DNA C区和 P区产物 ,PCR产物纯化后测序 ,用 BL AST软件分析序列 ,与国际 HBV基因库对比。结果 :36例 HAART治疗的 HIV/ HBV重叠感染者中 ,HBV- DNA阳性 4例 (11.1% ) ,血清中 HBV- DNA拷贝数 3例在 10 4copies/ ml级 ,1例在 10 7copies/ ml级。对 1例 HBV- DNA在 10 7copies/ ml级标本进行 HBVDNA C区和 P区序列测定 ,用 BL AST软件与国际基因库对比 ,结果 ,C区 nt 2 4 12位 T→ C,nt 2 4 13位 T→ C,P区 nt 74 1位A→ G(YMDD→ YVDD)。结论 :HAART治疗的 HIV/ HBV重叠感染者 ,HBV耐药可能与 HBV- DNA C区和 P区联合变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逆转录病毒科/药物作用 肝炎病毒 乙型 重叠感染 序列分析 dna 高效抗逆转录疗法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enorhabdus nematophila BP杀虫毒素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其杀虫活性
6
作者 李梅 邱礼鸿 +3 位作者 吴国锋 刘常坤 沈志华 庞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40-946,共7页
XnBP83是从Xenorhabdus nematophila BP基因组粘粒文库中筛选出的一个对棉铃虫有较强口服杀虫活性的克隆.采用亚克隆结合primer-walkingDNA测序技术对粘粒XnBP83的插入片段进行序列测定.该插入片段全长38939bp,其中包括5个与杀虫活性相... XnBP83是从Xenorhabdus nematophila BP基因组粘粒文库中筛选出的一个对棉铃虫有较强口服杀虫活性的克隆.采用亚克隆结合primer-walkingDNA测序技术对粘粒XnBP83的插入片段进行序列测定.该插入片段全长38939bp,其中包括5个与杀虫活性相关的tc类基因xptA1、xptB1、xptC1、xptA2、xptD1.序列分析显示:a.插入片段中的xptD1不完整,与X.nematophila PMFI296 XptD1相应氨基酸序列有99%的相似性.b.BPxptA1读码框全长7569bp,编码2520个氨基酸,与PMF1296的XptA1氨基酸序列有98%的相似性,两者在第2200~2223氨基酸区域连续有23个氨基酸不同.c.BPxptB1读码框全长3051bp,编码1016个氨基酸,与PMF1296XptB1氨基酸序列有98%的相似性,在第620~650氨基酸之间有28个氨基酸差异.d.BPxptC1读码框全长4225bp,编码1408个氨基酸,与PMF1296的XptC1氨基酸序列有96%的相似性.在BP的第232氨基酸后插入了一个TAQRYLAK的氨基酸序列,在第627~646氨基酸区域内,有18个氨基酸不同.e.BPxptA2读码框全长7574bp,编码2524个氨基酸,与PMF1296的XptA2氨基酸序列有90%的相似性,在BP品系XptA2的第788~855氨基酸和第1630~1784氨基酸有两个明显变异区.将XnBP83培养物上清和沉淀饲喂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粉纹夜蛾,结果表明XnBP83对所测昆虫有广谱杀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分析 XENORHABDUS 粘粒dna 杀虫毒素基因 杀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