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余”字本义的“帝自称说”汉字字源学考辩——基于“炎黄崇拜”假说
1
作者
朱夏俊
谢京华
+1 位作者
杨阳
葛洪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5期37-42,共6页
“余”字本义释义存在多种解说。但究竟哪种解说合乎逻辑思辨和推理的科学性标准,需要进行汉字字源学层面的考证辨析。该文提出“余”字本义的“帝自称说”,借助“炎黄崇拜”假说的理论工具,从“余”字字族、“亼”字字族、专有名称、...
“余”字本义释义存在多种解说。但究竟哪种解说合乎逻辑思辨和推理的科学性标准,需要进行汉字字源学层面的考证辨析。该文提出“余”字本义的“帝自称说”,借助“炎黄崇拜”假说的理论工具,从“余”字字族、“亼”字字族、专有名称、专有地名、专有自称5个维度进行了系统的考辩,得出“余”应为上古华夏文明中帝对自己的专有称谓,“余”字造字构型应当从亼从木。其中“亼”字字根代表了“△”形帝陵、神庙或神坛,是“炎黄崇拜”的标志性建筑形制;“木”字字根为“炎黄”二帝来自神授之权杖的简体造型。该文的探索性研究旨在为“余”字本义的“帝自称说”提供有力论证的同时,亦能够验证“炎黄崇拜”假说在建构汉字字源学理论体系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字本义
造字构型
从亼从木
汉字字源学
“帝自称说”
“炎黄崇拜”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独立自我和互依自我:从文化历史演化看中式自我的诞生、转型与定格
被引量:
12
2
作者
汪凤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77,共17页
中式自我在诞生之初本也是独立自我,它主要是伴随武器与私有财产的出现,在与他族、他人抗争过程中诞生的,而非是在种小麦的过程中诞生的.互依自我是公元前521年后伴随儒学的创立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由此在中国历史上开启了独立自我与互...
中式自我在诞生之初本也是独立自我,它主要是伴随武器与私有财产的出现,在与他族、他人抗争过程中诞生的,而非是在种小麦的过程中诞生的.互依自我是公元前521年后伴随儒学的创立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由此在中国历史上开启了独立自我与互依自我并存但独立自我占优期.自公元前304年前后到最迟不晚于公元前233年之前是中式自我的重要转型期,转型的结果是具独立人格的互依自我最终彻底战胜了独立自我,中式自我进入独立自我与互依自我并存但互依自我占绝对优势期,这个转型过程并非是种水稻引起的,而是儒学经过艰辛传播最终取得胜利的结果.秦汉至清代是中式自我定格的阶段,定格的结果是中式自我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的外显式多元文化主义时代进入内隐式双元文化主义时代.从生态理性角度看,中式自我的形成与演变是适应环境的结果.中式自我的演化过程证明并非长期的水稻种植史才让中国人形成了互依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理论
独立自我
互依自我
道德自我
柔我
皇帝制度
三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朝君臣博弈与张良自保智慧
3
作者
刘凌
《泰山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54-58,共5页
中国古代高度集权的专制政体,决定了君臣间的主奴关系和互相猜忌,以及君王以诈术和暴力治臣,臣子或以暴力篡弑,或以韬晦之计自保。在刘邦抑功臣的政治恐怖中,谋臣张良,凭借其自保智慧,终得全身留名,幸免于难。其中的惨痛教训,值得建设...
中国古代高度集权的专制政体,决定了君臣间的主奴关系和互相猜忌,以及君王以诈术和暴力治臣,臣子或以暴力篡弑,或以韬晦之计自保。在刘邦抑功臣的政治恐怖中,谋臣张良,凭借其自保智慧,终得全身留名,幸免于难。其中的惨痛教训,值得建设民主政治关注、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制政体
主奴关系
君臣博弈
自保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余”字本义的“帝自称说”汉字字源学考辩——基于“炎黄崇拜”假说
1
作者
朱夏俊
谢京华
杨阳
葛洪磊
机构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出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5期37-42,共6页
文摘
“余”字本义释义存在多种解说。但究竟哪种解说合乎逻辑思辨和推理的科学性标准,需要进行汉字字源学层面的考证辨析。该文提出“余”字本义的“帝自称说”,借助“炎黄崇拜”假说的理论工具,从“余”字字族、“亼”字字族、专有名称、专有地名、专有自称5个维度进行了系统的考辩,得出“余”应为上古华夏文明中帝对自己的专有称谓,“余”字造字构型应当从亼从木。其中“亼”字字根代表了“△”形帝陵、神庙或神坛,是“炎黄崇拜”的标志性建筑形制;“木”字字根为“炎黄”二帝来自神授之权杖的简体造型。该文的探索性研究旨在为“余”字本义的“帝自称说”提供有力论证的同时,亦能够验证“炎黄崇拜”假说在建构汉字字源学理论体系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
“余”字本义
造字构型
从亼从木
汉字字源学
“帝自称说”
“炎黄崇拜”假说
Keywords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word"Yu(余)"
Character structure
"亼"and"木"
Chinese character etymology
the
theory
of
"
the
self
proclaim
of
emperor
"
the
Hypo
the
sis
of
"
the
worship
of
Yan and Huang
emperor
"
分类号
H12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独立自我和互依自我:从文化历史演化看中式自我的诞生、转型与定格
被引量:
12
2
作者
汪凤炎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心理学院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77,共1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6年度重大项目(16JJD880026)研究成果
文摘
中式自我在诞生之初本也是独立自我,它主要是伴随武器与私有财产的出现,在与他族、他人抗争过程中诞生的,而非是在种小麦的过程中诞生的.互依自我是公元前521年后伴随儒学的创立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由此在中国历史上开启了独立自我与互依自我并存但独立自我占优期.自公元前304年前后到最迟不晚于公元前233年之前是中式自我的重要转型期,转型的结果是具独立人格的互依自我最终彻底战胜了独立自我,中式自我进入独立自我与互依自我并存但互依自我占绝对优势期,这个转型过程并非是种水稻引起的,而是儒学经过艰辛传播最终取得胜利的结果.秦汉至清代是中式自我定格的阶段,定格的结果是中式自我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的外显式多元文化主义时代进入内隐式双元文化主义时代.从生态理性角度看,中式自我的形成与演变是适应环境的结果.中式自我的演化过程证明并非长期的水稻种植史才让中国人形成了互依自我.
关键词
水稻理论
独立自我
互依自我
道德自我
柔我
皇帝制度
三纲思想
Keywords
rice
theory
independent
self
interdependent
self
moral
self
s
of
t
self
emperor
system
thought
of
three bonds
分类号
C912.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朝君臣博弈与张良自保智慧
3
作者
刘凌
机构
泰山学院中文系
出处
《泰山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54-58,共5页
文摘
中国古代高度集权的专制政体,决定了君臣间的主奴关系和互相猜忌,以及君王以诈术和暴力治臣,臣子或以暴力篡弑,或以韬晦之计自保。在刘邦抑功臣的政治恐怖中,谋臣张良,凭借其自保智慧,终得全身留名,幸免于难。其中的惨痛教训,值得建设民主政治关注、反思。
关键词
专制政体
主奴关系
君臣博弈
自保智慧
Keywords
Authoritarian monarchy
Master- servant relation
Game
theory
between
the
emperor
and
the
of
ricers
self
- protection Wisdom
分类号
K23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余”字本义的“帝自称说”汉字字源学考辩——基于“炎黄崇拜”假说
朱夏俊
谢京华
杨阳
葛洪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独立自我和互依自我:从文化历史演化看中式自我的诞生、转型与定格
汪凤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王朝君臣博弈与张良自保智慧
刘凌
《泰山学院学报》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