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3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Toll样受体3触发后树突状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分析
1
作者 施青青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6期126-128,共3页
目的:分析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Toll样受体3(TLR3)触发后树突状细胞(DC)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收治的86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收治的86例慢性乙型... 目的:分析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Toll样受体3(TLR3)触发后树突状细胞(DC)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收治的86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收治的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集血液样本并分离单核细胞,经实验室培养DC,经聚肌胞苷酸刺激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TLR3分泌核因子κB(NF-κB)及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水平,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两组NF-κB信使核糖核酸(mRNA)、IRF3 mRNA,以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NF-κB mRNA高于对照组,IRF3 mRNA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C分泌IL-6、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IL-8、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比,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TLR3触发后DC分泌NF-κB、IL-6、TNF-α升高,IRF3、IL-8、IL-10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慢性乙型肝炎 toll受体3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D样受体3炎性小体通路对利拉鲁肽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陈玲 徐锐 +2 位作者 程新春 张占英 徐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1-606,共6页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原因,炎症是目前研究热点,其中NOD样受体3(NLRP3)是研究最为深入的炎症小体。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利拉鲁肽通过拮抗...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原因,炎症是目前研究热点,其中NOD样受体3(NLRP3)是研究最为深入的炎症小体。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利拉鲁肽通过拮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2022-03-25—05-19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取HUVEC加空白血清作为对照组,100μg/mL的ox-LDL干预HUVEC 48 h作为模型组,100μg/mL的ox-LDL干预HUVEC 24 h后分别加入100、200、400 nmol/L利拉鲁肽处理24 h作为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CCK-8法计算细胞增殖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焦亡细胞形态。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介素(IL)-1β、IL-18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NLRP3、接头蛋白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焦亡执行蛋白(GSDMD)、N端结构域的焦亡执行蛋白(N-GSDMD)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和利拉鲁肽中浓度组细胞增殖率低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细胞增殖率高于模型组(P<0.05)。细胞扫描电镜结果示模型组细胞焦亡明显,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细胞焦亡情况明显改善。模型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LDH活力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IL-1β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IL-1β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IL-18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IL-18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NLRP3、ASC、Caspase-1、GSDMD、N-GSDMD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ASC、Caspase-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NLRP3、ASC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NLRP3、ASC、Caspase-1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NLRP3炎性小体活化,并且能够抑制内皮细胞的焦亡,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硬化 利拉鲁肽 内皮细胞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NOD受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基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通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覃小华 何晓金 +5 位作者 崔锦珠 俞渊 钟焕英 段晓鑫 文亦磊 黄炳臣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2期12-15,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临床过程呈间歇性,以缓解和复发为特征,病因不明,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紊乱方面。目前UC患者内科治疗以西药为主,但总体有效率有待提高,故中药治疗方案备受关注,近来研...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临床过程呈间歇性,以缓解和复发为特征,病因不明,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紊乱方面。目前UC患者内科治疗以西药为主,但总体有效率有待提高,故中药治疗方案备受关注,近来研究证实,UC中药治疗效果明显。有大量研究探讨中药通过调控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通路治疗UC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NLRP3信号通路是中药治疗UC的关键靶通路。本文以NLRP3和UC为切入点,综述近年中药调控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治疗UC相关文献,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中药 溃疡性结肠炎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对痔疮模型大鼠创面病理特征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4
作者 艾山江·乌买尔江 阿迪力江·艾麦提 +2 位作者 吴瑄 姑丽尼格尔·吾布里哈斯木 杨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目的探讨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对痔疮模型大鼠创面病理特征、炎症反应及环磷酸腺苷(cAMP)/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6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LRP3激动剂组和NL... 目的探讨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对痔疮模型大鼠创面病理特征、炎症反应及环磷酸腺苷(cAMP)/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6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LRP3激动剂组和NLRP3抑制剂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其余3组均构建急性痔疮模型。NLRP3激动剂组、NLRP3抑制剂组在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创面局部皮下注射NLRP3激动剂、NLRP3抑制剂,模型组、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观察各组大鼠创面病理特征并评估创面积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创面组织中NLRP3、cAMP和TRPV1蛋白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创面组织中NLRP3、cAMP、TRPV1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创面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增多,水肿明显,组织结构紊乱,结缔组织增生;与模型组相比,LRP3激动剂组炎性细胞浸润增多,而NLRP3抑制剂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创面积分和血清TNF-α、IL-6水平升高,创面组织中NLRP3、cAMP、TRPV1蛋白相对表达量和NLRP3、cAMP、TRPV1基因mRNA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NLRP3激动剂组上述指标均升高,NLRP3抑制剂组上述指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LRP3炎症小体可能通过激活cAMP/TRPV1信号通路,参与调控大鼠急性痔疮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 NOD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环磷酸腺苷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NOD样受体蛋白3和Toll样受体4表达与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张燕 刘健 +1 位作者 黄富琴 王烜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8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究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Toll样受体4(TLR4)表达与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川北医学院附属三台医院收治的197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进... 目的探究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Toll样受体4(TLR4)表达与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川北医学院附属三台医院收治的197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进行驱梅治疗后血清转阴者纳入转阴组(n=88),未进行驱梅治疗者纳入梅毒组(n=45),接受驱梅治疗后血清固定者纳入固定组(n=64)。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n=5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NLRP3、TLR4 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TLR4、NLRP3 mRNA与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各组PBMCs中TLR4、NLRP3 mRNA表达水平比较,梅毒组>转阴组>对照组>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白介素(IL)-2、γ干扰素(IFN-γ)水平比较,对照组>转阴组>梅毒组>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IL-1β、IL-4、IL-10及IL-18水平比较,对照组<转阴组<梅毒组<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血清固定患者TLR4、NLRP3 mRNA表达与IFN-γ、IL-2呈正相关,与IL-1β、IL-4、IL-10、IL-18呈负相关(P<0.05)。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NLRP3、TLR4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与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受体蛋白3 toll受体4 梅毒血清固定 相关性 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相关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腺嘌呤诱导肾纤维化大鼠的铁死亡及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活性的影响
6
作者 韦庆典 金华 王利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2期333-339,共7页
目的:探讨清肾颗粒对腺嘌呤诱导肾纤维化大鼠的铁死亡及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构建腺嘌呤诱导肾纤维化大鼠模型,50只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Normal)、腺嘌呤组(Adenine)、清肾颗粒组(Qingshen Gra... 目的:探讨清肾颗粒对腺嘌呤诱导肾纤维化大鼠的铁死亡及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构建腺嘌呤诱导肾纤维化大鼠模型,50只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Normal)、腺嘌呤组(Adenine)、清肾颗粒组(Qingshen Granules)、Liproxstatin-1组(LIP-1)、Liproxstatin-1空白组(LIP-1-NC),每组10只。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组织中GPX4、NLRP3、IL-1β、IL-18蛋白表达;比色法检测肾组织中Fe^(2+)、Fe^(3+)含量;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ROS荧光值;ELISA法检测细胞内GSH含量。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腺嘌呤组大鼠的GPX4、GSH表达显著减少(P<0.05),NLRP3、IL-1β、IL-18表达及Fe^(2+)、Fe^(3+)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肾脏病理可见纤维化改变和炎症细胞浸润。与腺嘌呤组比较,LIP-1组和清肾颗粒组大鼠的GPX4、GSH表达显著增加(P<0.05),NLRP3、IL-1β、IL-18表达和Fe^(2+)、Fe^(3+)含量减低(P<0.05),肾脏病理损害得到改善。结论:清肾颗粒可能通过上调GSH/GPX4的表达,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并下调炎症因子IL-1β、IL-18表达,减轻肾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纤维化 清肾颗粒 铁死亡 寡聚化结构域受体蛋白3小体 liproxstati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维生素D、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NOD样受体蛋白3表达对继发癫痫风险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张亚敬 谢蒙 石晶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43-348,共6页
目的:研究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维生素D、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表达对继发癫痫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例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2年内是否继发癫痫分为癫痫组(51例)和非癫痫组(149例)... 目的:研究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维生素D、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表达对继发癫痫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例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2年内是否继发癫痫分为癫痫组(51例)和非癫痫组(149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维生素D、GFAP、NLRP3 mRNA表达。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复杂性热性惊厥继发癫痫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传统方案和新型方案预测复杂性热性惊厥继发癫痫的价值;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预测方案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癫痫组高热惊厥/癫痫家族史占比高于非癫痫组,平均热性惊厥发作时间长于非癫痫组(均P<0.05)。癫痫组维生素D水平低于非癫痫组,GFAP、NLRP3 mRNA高于非癫痫组(均P<0.05)。高热惊厥/癫痫家族史、平均热性惊厥发作时间、维生素D、GFAP、NLRP3 mRNA是复杂性热性惊厥继发癫痫的影响因素(均P<0.05)。传统方案中,高热惊厥/癫痫家族史、平均热性惊厥发作时间单项及两项联合预测复杂性热性惊厥继发癫痫的AUC分别为0.631、0.734、0.878(均P<0.001)。新型方案中,维生素D、GFAP、NLRP3 mRNA单项及三项联合预测复杂性热性惊厥继发癫痫的AUC分别为0.790、0.774、0.784、0.909(均P<0.001)。传统方案+新型方案预测复杂性热性惊厥继发癫痫的AUC为0.914(P<0.001)。无论传统方案还是新型方案,联合预测的AUC大于单独因子(均P<0.05),且新型方案联合预测的AUC高于传统方案(P<0.05),但新型方案联合预测的AUC与传统方案+新型方案预测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维生素D、GFAP、NLRP3表达与继发癫痫风险有关,三项联合检测时预测继发癫痫价值优于传统方案,可作为患儿病情进展的预警手段,为临床实施个性化的分层预防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热性惊厥 维生素D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NOD受体蛋白3 癫痫风险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3表达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张冬梅 刁艳博 +1 位作者 王增宝 李玮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TLR3)表达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在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并治疗的112例帕金森患者为帕金森组,纳入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0例老年... 目的研究帕金森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TLR3)表达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在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并治疗的112例帕金森患者为帕金森组,纳入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0例老年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TLR3的表达水平。对帕金森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判断是否存在周围神经病变。采用修订的Hoehn-Yahr(H-Y)分级评估帕金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帕金森组外周血TLR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1,P<0.001)。112例帕金森患者中,发生周围神经病变50例,未发生周围神经病变62例。与无周围神经病变组比较,周围神经病变组外周血TLR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2,P<0.001)。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较高的H-Y分级、左旋多巴日剂量、同型半胱氨酸和外周血TLR3水平及较低的维生素B 12水平是帕金森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帕金森患者外周血TLR3表达水平与感觉神经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ve velocity,NCV)、运动神经NCV呈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398和-0.442,P均<0.001)。ROC曲线分析表明,外周血TLR3表达水平评估帕金森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曲线下面积为0.879(0.817~0.942),灵敏度为92.0%,特异度为71.0%。结论外周血TLR3表达水平在帕金森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中显著升高,与神经NCV显著负相关,对帕金森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周围神经病变 toll受体3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衔接蛋白失能同源物2通过抑制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对结核性胸膜炎大鼠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晓光 党萍 +1 位作者 霍琳 刘会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68-474,共7页
目的:探讨衔接蛋白失能同源物2(DAB2)抑制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对结核性胸膜炎大鼠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四组,每组4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结核性胸膜炎组、DAB2组和pcDN... 目的:探讨衔接蛋白失能同源物2(DAB2)抑制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对结核性胸膜炎大鼠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四组,每组4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结核性胸膜炎组、DAB2组和pcDNA-NLRP3组进行建模处理,以第2天是否抽出胸腔积液为模型建立成功。正常对照组不注射结核分枝杆菌H37RV悬液,DAB2组建模后第2天静脉注射AAV9-DAB2质粒,每天1次,连续注射7 d,DAB2+pcDNA-NLRP3组在注射AAV9-DAB2质粒500μg/L的同时注射pcDNA-NLRP380μl,正常对照组和结核性胸膜炎组的大鼠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进行各组呼吸功能指标测定,收集胸腔积液,记录积液量,观察3、5、7 d的胸腔积液粘连性情况,HE染色观察胸膜组织病理学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胸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MMP-9蛋白表达,荧光探针DCFH-DA分析检测活性氧(ROS)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结核性胸膜炎组的大鼠的胸腔积液和胸膜厚度明显增加,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呼气容积(FEV)0.3和FEV0.3/FVC显著降低,TNF-α、IL-8、MMP-1和MMP-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降低,ROS累积量明显升高(均P<0.001);与结核性胸膜炎组相比,DAB2组大鼠胸腔积液和胸膜厚度显著降低,FVC、PEF、FEV0.3和FEV0.3/FVC明显升高,DAB2组大鼠胸膜组织中的TNF-α、IL-8、MMP-1和MMP-9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IMP-1水平明显升高,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ROS累积量明显降低(均P<0.001);与DAB2组相比,DAB2+pcDNA-NLRP3组大鼠胸腔积液和胸膜厚度明显升高,FVC、PEF、FEV0.3和FEV0.3/FVC明显降低,DAB2+pcDNA-NLRP3组的TNF-α、IL-8、MMP-1和MMP-9蛋白表达明显升高,TIMP-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MDA水平明显升高,SOD水平显著降低,ROS累积量显著升高(均P<0.001),各组大鼠在3、5、7 d的胸腔积液粘连性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的胸腔积液粘连性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各组胸腔积液粘连性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各组胸腔积液粘连性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模型组相比,DAB2组大鼠的胸膜内和肺间质内血管充血症状减轻,有少量的纤维组织增生,上皮样细胞团以及凝固型坏死也明显减少,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也明显减少;与DAB2组相比,DAB2+pcDNA-NLRP3组大鼠的胸膜内和肺间质内血管充血症状加重,出现的纤维组织增生,上皮样细胞团以及凝固型坏死也明显增多,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也明显增加。结论:DAB2通过抑制NLRP3的活性促进胸腔积液的吸收,降低胸膜厚度和粘连发生率,降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缓解结核性胸膜炎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肺外结核病 衔接蛋白失能同源物2 NOD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炎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水平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艳 梁玉美 +1 位作者 冯燕妮 杨松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外周血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92例NEC患儿纳入NEC组,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一步分为轻度NEC组(Ⅰ级)60... 目的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外周血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92例NEC患儿纳入NEC组,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一步分为轻度NEC组(Ⅰ级)60例和重度NEC组(Ⅱ~Ⅲ级)32例,另选取同期诊治的6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纳入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RIPK3 mRNA、MLKL mRNA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明确NEC组外周血RIPK3 mRNA与MLKL mRNA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NEC回肠组织和正常回肠组织中RIPK3、MLKL蛋白表达;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重度NE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外周血RIPK3 mRNA、MLKL mRNA单独及联合预测重度NEC的价值。结果NEC组外周血RIPK3 mRNA、MLKL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41±0.52)、(3.03±0.64),高于对照组的(1.02±0.21)、(0.93±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EC回肠组织中RIPK3、MLKL蛋白相对灰度值分别为(1.20±0.21)、(1.13±0.24),高于正常回肠组织的(0.34±0.12)、(0.32±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C组患儿外周血RIPK3 mRNA与MLKL 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623,P<0.001)。重度NEC组合并气腹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败血症者占比和RIPK3 mRNA、MLKL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轻度NE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PK3 mRNA、MLKL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是重度NE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外周血RIPK3 mRNA、MLKL mRNA联合预测重度NEC的曲线下面积大于RIPK3 mRNA、MLKL mRNA单独预测(Z=4.127、4.261,P<0.05)。结论RIPK3 mRNA、MLKL mRNA在NEC患儿外周血中表达升高,两者均与NEC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且两者联合检测对重度NEC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Toll样受体3和人类白细胞DR抗原水平对手足口病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
11
作者 栗庆苗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5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究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Toll样受体3(TLR3)水平和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水平对手足口病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旬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3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外周血ACT... 目的:探究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Toll样受体3(TLR3)水平和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水平对手足口病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旬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3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外周血ACTH、TLR3及HLA-DR水平。按出院后1个月随访结果将患儿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ACTH、TLR3及HLA-DR水平,分析血清ACTH、TLR3、HLA-DR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手足口病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出院1个月后,预后不良患儿14例,预后良好患儿69例。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血清ACTH、TLR3水平较高,HLA-DR水平较低(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血清ACTH、TLR3及HLA-DR水平单独预测手足口病患儿预后的AUC分别为0.888、0.843和0.801,联合预测的AUC为0.893(P<0.001)。结论:ACTH、TLR3、HLA-DR水平对手足口病患儿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toll受体3 人类白细胞DR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和卵泡抑素样蛋白1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无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丽 蒋芙蓉 +1 位作者 赵丽英 方先英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254-1258,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TRAF3)和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水平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无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45... 目的: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TRAF3)和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水平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无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45例)和无效组(13例)。检测血清TRAF3、FSTL1水平,分析TRAF3、FSTL1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效果的关系,以及血清TRAF3、FSTL1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无效的预测价值。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经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后,血清TRAF3、FSTL1水平降低(均P<0.05)。与无效组比较,有效组血清TRAF3、FSTL1水平降低(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RAF3、FSTL1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RAF3、FSTL1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无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更高(均P<0.05)。结论:血清TRAF3、FSTL1高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无效相关,两者联合检测能提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无效风险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 卵泡抑素蛋白1 吗替麦考酚酯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通过糖原合成酶激酶-3β/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蛋白3通路改善新生鼠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研究
13
作者 刘新燕 董丽蕴 +3 位作者 周佩佩 陈永学 王新波 孙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19-25,共7页
目的基于糖原合成酶激酶-3β/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蛋白3(GSK-3β/NLRP3)通路探讨艾司氯胺酮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作用。方法将30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艾司氯胺酮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新生鼠行颈部正中切口,... 目的基于糖原合成酶激酶-3β/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蛋白3(GSK-3β/NLRP3)通路探讨艾司氯胺酮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作用。方法将30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艾司氯胺酮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新生鼠行颈部正中切口,暴露双侧颈总动脉;模型组和艾司氯胺酮组新生鼠采用结扎颈总动脉联合低氧环境建立缺血缺氧模型;艾司氯胺酮组新生鼠给予艾司氯胺酮干预(50 mg/kg)。检测各组新生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心肌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1/3/9(caspase 1/3/9)水平,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以及心肌组织中GSK-3β、NLRP3蛋白水平变化。结果相比于假手术组,模型组新生鼠LVEF、LVFS降低,LVEDD、LVESD增高,且艾司氯胺酮组新生鼠LVEF、LVFS高于模型组,LVEDD、LVESD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CK-MB、cTnI、LDH、TNF-α、IL-6、IL-1β水平,心肌损伤及凋亡,心肌组织切割的caspase 1/3/9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数量、GSK-3β、NLRP3蛋白水平增加,且艾司氯胺酮组上述指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新生鼠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其作用机制与GSK-3β/NLRP3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心肌损伤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NOD受体热蛋白结构域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诱导NOD样受体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炎性体轴致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宗工 王翃 +1 位作者 周学伟 朱长举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52-58,共7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对NOD样受体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 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炎性体轴的调节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对NOD样受体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 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炎性体轴的调节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白藜芦醇低、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大鼠外,其余组大鼠通过牛黄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制备SAP模型。手术结束5 min后,白藜芦醇低、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白藜芦醇30、60 mg·kg^(-1),地塞米松组大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2 mg·kg^(-1),每日1次,连续给药3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大鼠血清中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白细胞介素(IL)-1β、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检测胰腺组织病理损伤并进行病理评分,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以及NLRP3、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的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胰腺组织结构正常,无水肿、充血或坏死;模型组胰腺间质水肿,肺泡间隔变宽,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实质出现点状或片状出血或坏死;白藜芦醇低、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胰腺组织病变程度均减轻。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IL-1β、IL-18和TNF-α含量,组织病理评分,细胞凋亡指数及NLRP3、caspase-1和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升高,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低、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IL-1β、IL-18和TNF-α含量,组织病理评分,细胞凋亡指数及NLRP3、caspase-1和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降低,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白藜芦醇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IL-1β、IL-18和TNF-α含量,组织病理评分,细胞凋亡指数及NLRP3、caspase-1和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降低,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白藜芦醇高剂量组比较,地塞米松组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IL-1β、IL-18和TNF-α含量,组织病理评分,细胞凋亡指数及NLRP3、caspase-1和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降低,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减轻SAP大鼠胰腺损伤,抑制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其可能是通过阻碍NLRP3炎性体轴激活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重症急性胰腺炎 凋亡 NOD受体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D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在多柔比星诱导心脏毒性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亚晓 何新雨 +3 位作者 曾小娟 胡世娇 乔文伟 张锦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860-864,共5页
晚期肿瘤病人的生命周期因新药的出现不断延长,同时,抗肿瘤药物所致的毒副作用也受到重视。多柔比星(DOX)作为强大的广谱抗肿瘤药物虽极大地延长了肿瘤病人的生存周期,但其诱导的剂量相关性的心脏毒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NOD样受体蛋白3(... 晚期肿瘤病人的生命周期因新药的出现不断延长,同时,抗肿瘤药物所致的毒副作用也受到重视。多柔比星(DOX)作为强大的广谱抗肿瘤药物虽极大地延长了肿瘤病人的生存周期,但其诱导的剂量相关性的心脏毒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在DOX诱导的心脏毒性(DIC)的炎症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且一些炎症小体抑制剂还可减轻DIC。该文根据近5年的最新进展,围绕NLRP3炎症小体参与DIC的作用及机制等做一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NOD受体蛋白3 心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Toll样受体34、型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1
16
作者 赵保胜 刘洪斌 +6 位作者 马悦颖 隋峰 李兰芳 郭淑英 何希荣 霍海如 姜廷良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5-20,共6页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细菌脂多糖和双链RNA病毒核酸类似物聚肌胞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 Toll样受体(TLR)及其下游主要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用脂多糖、聚肌胞分别刺激RAW264.7细胞,同时给予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进行...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细菌脂多糖和双链RNA病毒核酸类似物聚肌胞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 Toll样受体(TLR)及其下游主要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用脂多糖、聚肌胞分别刺激RAW264.7细胞,同时给予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进行干预,24 h后,取细胞培养上清液,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TNF-α和IFN-β的含量,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TLR3、TLR4和下游信号转导通路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TOLL样受体相关分子(TRAM)和TOLL样受体相关的干扰素活化子(TRIF)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TLR3、TLR4蛋白的表达,同时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分析MyD88,TRAF-6蛋白表达的强弱,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探讨黄连解毒汤对Toll样受体的作用机理。结果: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显著降低LPS诱导的TLR4、MyD88、TRAF-6、TRAM和TRlF的高表达(与单纯LPS刺激组比较,P<0.05或P<0.01);Poly(I:C)刺激后,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仅对TRAM利TRIF的表达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能阻断TLR4高表达,阻断TLR4胞内信号转导的MyD88依赖和非依赖两条途径(以阻断非依赖途径为主),抑制相关基因表达产物TNF-α、IFN-β过度分泌,具有TLR4拮抗剂样作用。黄连解毒汤也可直接作用于接头蛋白TRAM和TRIF,影响TLR3信号转录的MyD88非依赖性途径,抑制IFN-β的过度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含药血清 肺巨噬细胞 toll受体3 toll受体4型 TLR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眼鳟Toll样受体3基因cDNA全长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肖调义 李伟 +3 位作者 王荣华 刘巧林 彭慧珍 苏建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94-901,共8页
为探究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Sc TLR3)基因是否参与抗病毒免疫反应,实验运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Sc TLR3基因c DNA全长序列,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RealTime q PCR技术,检测了Sc TLR3 m... 为探究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Sc TLR3)基因是否参与抗病毒免疫反应,实验运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Sc TLR3基因c DNA全长序列,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RealTime q PCR技术,检测了Sc TLR3 m RNA在健康赤眼鳟10个组织中的分布以及感染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后肝脏、脾脏、体肾和头肾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Sc TLR3基因c DNA序列全长4043 bp,包括5?-非编码区(UTR)216 bp,开放阅读框(ORF)2715 bp和3?-UTR 1112 bp;Sc TLR3共编码904个氨基酸残基,推导的蛋白分子量102.67 k D,理论等电点8.76;SMART结构域预测显示,Sc TLR3由N端的信号肽(SP)、富亮氨酸结构域(LRRs)、跨膜结构域(TM)和C端的Toll/白介素-1受体结构域(TIR)组成。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Sc TLR3m RNA在检测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肝脏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感染GCRV后,肝脏、脾脏、体肾和头肾组织中Sc TLR3 m RNA均上调表达,肝脏、脾脏和体肾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在24h达到峰值,分别为对照组的5倍、7倍和6倍。研究表明,Sc TLR3具有TLRs家族基因的典型结构特征,并能被GCRV诱导表达,推测其在赤眼鳟抗GCRV入侵免疫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鳟 toll受体3 分子克隆 表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通路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关系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葛宾 崔慧贤 +3 位作者 梁坤 赵静维 邸翔 李淑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658-1662,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通路与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预后的关系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SMPP患儿113例,根据30 d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81例... 目的:探讨外周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通路与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预后的关系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SMPP患儿113例,根据30 d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81例)与预后不良组(32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外周血NLRP3、IL-1β、IL-18水平。Pearson法分析外周血NLRP3、IL-1β、IL-18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SMMP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外周血NLRP3、IL-1β、IL-18对SMMP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儿发病至入院时间>3 d比例、胸腔积液比例、APACHEⅡ评分以及外周血NLRP3、IL-1β、IL-18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外周血NLRP3、IL-1β、IL-18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外周血NLRP3、IL-1β、IL-18预测SMPP患儿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38.62、68.44、269.27 pg/ml,此时三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0.806、0.817,敏感度分别为87.50%、84.37%、71.87%,特异度分别为64.20%、71.60%、77.78%。在校正其他因素前后,外周血NLRP3、IL-1β、IL-18高表达是SMPP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外周血NLRP3、IL-1β、IL-18联合预测SMPP患儿预后不良的AUC为0.923,敏感度为84.37%,特异度为90.12%,三项联合预测价值较单项指标更高(均P<0.05)。结论:外周血NLRP3/IL-1β、IL-18通路与SMPP患儿预后关系密切,NLRP3、IL-1β、IL-18高表达是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三项联合预测SMMP患儿预后不良的效能较高,可为临床降低预后不良风险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受体蛋白3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8 预后 预测价值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椎管内麻醉的效果及对术后认知功能、NOD样受体蛋白3炎性小体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肖肖 任万陆 +1 位作者 马晓贝 张爽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全身麻醉,观察组实行椎管内麻醉;评估、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术后1...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全身麻醉,观察组实行椎管内麻醉;评估、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术后12 h内蒙特利尔认识评估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明显下降,之后逐渐回升,同期观察组评分更高,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更低(P<0.05);术后3d观察组NOD样受体蛋白3(NLRP3)mRNA、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更低(P<0.05);术毕拔管(T1)~术后1 d(T3)时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内皮素(ET)水平和两组不同时间点的AD、NE、Cor、E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观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短(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降低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减轻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椎管内麻醉 认知功能 NOD受体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东南方汉族人群哮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袁欣 张倩 +3 位作者 韦国桢 钱粉红 周林福 殷凯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42-1246,共5页
目的:探讨TLR3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中国东南方汉族人群哮喘发病危险性和哮喘相关表型的关系。方法:挑选位于TLR3第4外显子区的非同义SNPs rs3775291。连续性招募哮喘患者318人,正常对照352人。采用多重PCR结合标签阵列单碱基延伸技... 目的:探讨TLR3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中国东南方汉族人群哮喘发病危险性和哮喘相关表型的关系。方法:挑选位于TLR3第4外显子区的非同义SNPs rs3775291。连续性招募哮喘患者318人,正常对照352人。采用多重PCR结合标签阵列单碱基延伸技术进行基因分型。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该位点与哮喘及哮喘表型的关系。结果:rs3775291在整体上与哮喘发病危险度无相关性,但是与过敏性哮喘独立相关,GA+AA基因型降低过敏性哮喘发病危险性31%(校正OR=0.69,95%CI=0.49-0.97)。携带GA或AA基因型的哮喘患者比GG基因型者发生夜间哮喘的机会少,但与哮喘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血浆总IgE、哮喘严重度分级无相关性。结论:TLR3 SNPs与哮喘密切相关,这对筛选哮喘高危人群和哮喘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特应症 多态性 表型 toll受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