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usal Analysis Between Rice Growth and Cadmium Accumulation and Transfer under Arbuscular Mycorrhizal Inocul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ZHAO Ting WANG Li +1 位作者 YANG Jixian MA Fang 《Rice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226-236,共11页
Cadmium(Cd)contamination in rice has been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health.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on the Cd translocation in rice,a controlled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The r... Cadmium(Cd)contamination in rice has been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health.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on the Cd translocation in rice,a controlled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MF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ice biomass,with an increase of up to 40.0%,particularly in root biomass by up to 68.4%.Notably,the number of prominent rice individuals also increased,and their plasticity was enhanced following AMF inoculation.AMF l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of rice.In the AMF treatment group,the Cd concentration in the rice roo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19.1%‒68.0%)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Conversely,the Cd concentration in the rice seeds was lower in the AMF treatment group,indicating that AMF facilitated the sequestration of Cd in rice roots and reduced Cd accumulation in the seeds.Path coefficients varied across different treatments,suggesting that AMF inoculation reduced the direct impact of soil Cd concentration on the total Cd accumulation in seeds.The translocation of Cd was consistently associated with simultaneous growth dilution and compensatory accumulation as a result of mycorrhizal effects.Our study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his process through path analysis and clarified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ice growth and Cd transf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M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mium transfer dilution effect heavy metal immobilization mycorrhizal effect path analysis phenotypic plasti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nsfer Path Contribution to Floor Vibration of Metro Vehicles Based on 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 Method 被引量:1
2
作者 Laixian Peng Jian Han +2 位作者 Jiaxing Nie Xinbiao Xiao Caiying Mi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228-238,共11页
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OTPA)is an advanced vibration and noise transfer path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ibution evaluation method.However,the application of OTPA to rail transit vehicles considers only the ex... 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OTPA)is an advanced vibration and noise transfer path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ibution evaluation method.However,the application of OTPA to rail transit vehicles considers only the excitation amplitude and ignores the influence of the excitation phase.This study considers the influence of the excitation amplitude and phase,and analyze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secondary suspension path to the floor vibration when the metro vehicle runs at 60 km/h,using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OTPA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anti-rolling torsion bar area provides the maximum contribution to the floor vibration,with a contribution of 22.1%,followed by the longitudinal vibration of the air spring area,with a contribution of 17.1%.Based on the contribution analysis,a transfer path optimization scheme is proposed,which may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transfer path of metro vehicle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pa Secondary suspension Contribution analysis transfer path optimization scheme Metro vehic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fluid vibration transfer path and parameter sensitivity of swash plate axial piston pump 被引量:1
3
作者 ZHAO Jianhua WANG Xinwei +6 位作者 LIU Hang PEI Youzhi YANG Yong WU Zhaohua WANG Jin XING Lanchun DU Guojun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22年第2期217-226,共10页
Taking swash plate axial piston pump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mechanism of fluid vibration and transfer rule are analyzed.The pump shell can be assumed as the ultimate recipient of vibration transmission,the path mo... Taking swash plate axial piston pump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mechanism of fluid vibration and transfer rule are analyzed.The pump shell can be assumed as the ultimate recipient of vibration transmission,the path model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s from the fluid to the shell are established.The parameters of the path model are determined by the simulation software,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s solved by the simulation software.And time/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 of vibration acceleration of shell is presented.Based on the different influence of various parameters in the transfer path model on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and vibrational recipients,the time-varying parameters are studied by using sensitivity analysis theory,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n th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ibration subject i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The research in the paper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vibration analysis and structure parameter optimization of axial piston pu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ial plunger pump fluid vibration transfer path shell vibration fault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TPA结合NSGA-Ⅱ算法的产品包装系统优化设计
4
作者 陆怡宇 张元标 +1 位作者 杨松平 聂楚昕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利用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OTPA)方法分析随机振动不同激励谱型、不同振动等级下产品包装系统的振动传递特性,结合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进行包装系... 利用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OTPA)方法分析随机振动不同激励谱型、不同振动等级下产品包装系统的振动传递特性,结合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进行包装系统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产品关键元件实测振动加速度响应曲线与OTPA方法合成的加速度响应曲线吻合良好,验证了OTPA方法的正确性;通过OTPA方法量化各传递路径的振动贡献量,对比识别出产品包装系统的主要振动传递路径;保持非主要传递路径的缓冲衬垫材料不变,应用NSGA-Ⅱ算法优化产品包装件系统中主要振动传递路径处的缓冲衬垫分配,有效降低了关键元件的加速度响应,减少在振动过程中的能量聚集,促使各传递路径的振动贡献量趋于均衡。实现了以缓冲性能为主导,同时兼顾环保性能与成本的包装系统优化设计,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为产品包装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振动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tpa) 振动贡献量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 减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况传递路径分析的涡轮增压器激励源识别
5
作者 李佳萦 李欣 +3 位作者 郝晓静 吉建波 张浩 甄冬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3,共7页
为实现涡轮增压器向大流量高压比方向发展,需对增压器的主要激励源及其贡献量进行探究,从而保证其运行状态可靠稳定,这对其噪声与振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OTPA),以某型柴油机... 为实现涡轮增压器向大流量高压比方向发展,需对增压器的主要激励源及其贡献量进行探究,从而保证其运行状态可靠稳定,这对其噪声与振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OTPA),以某型柴油机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的加速度信号作为目标响应点,建立振动-噪声传递路径分析模型,详细分析该增压器的主要激励来源以及传递路径贡献量。结果表明:在低频范围内,发动机基础激励的贡献占主导地位。当频率达到气动载荷基频时,压气机端气动载荷激励的贡献增大,甚至高于发动机的激励。随增压器转速的升高,基频不断增大,其贡献量也逐渐增大,而涡端气动载荷激励的贡献一直较小。在相同气动载荷条件下,发动机转速越高,目标点的振动响应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涡轮增压器 激励源识别 贡献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传递路径分析(TPA)方法的准确性验证 被引量:11
6
作者 唐贵基 陈卓群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2期184-187,共4页
分析了混合TPA的计算方法,即将传统TPA方法,与有限元模型仿真计算所得传递函数相结合,以达到减少计算工作量、缩短实验周期。论文针对某车型传动系统扭振引起的车内轰鸣问题,搭建混合传递路径分析模型,在准确识别副车架与车身耦结合处... 分析了混合TPA的计算方法,即将传统TPA方法,与有限元模型仿真计算所得传递函数相结合,以达到减少计算工作量、缩短实验周期。论文针对某车型传动系统扭振引起的车内轰鸣问题,搭建混合传递路径分析模型,在准确识别副车架与车身耦结合处载荷力的基础上,确认贡献量较大的传递路径,并将各传递路径对目标点的声压贡献量进行矢量叠加,拟合出车内目标点声压谱图。分析得到的目标点噪声情况与试验测得结果能够很好的吻合,重现了问题频段的频谱特征,证明了混合TPA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混合tpa 载荷识别 逆矩阵法 声传递向量 贡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PA的船舶机械系统振动传递特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江海 苏明珠 +2 位作者 席亦农 尹志勇 孙玉东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9-143,202,203,共7页
为有效降低船舶机械系统低频线谱振动,采用传递路径分析方法(transfer path analysis,简称TPA)对典型船舶机械设备振动沿管路系统与浮筏基座传递规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辨识各路径振动贡献量合成结果与直... 为有效降低船舶机械系统低频线谱振动,采用传递路径分析方法(transfer path analysis,简称TPA)对典型船舶机械设备振动沿管路系统与浮筏基座传递规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辨识各路径振动贡献量合成结果与直接测量结果一致,证明了本研究方法与测试数据的正确性。通过传递路径与输入船体结构振动功率流贡献量分析,发现设备低频段振动能量主要通过浮筏基座进行传递,整个试验模型的低频线谱成分由管路系统与船体耦合引起。该研究结果可为船舶机械系统低频线谱主动控制作动器的位置优化与频率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系统 传递路径分析 振动贡献量 功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TPA方法的隔振系统传递路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志勇 潘达 +1 位作者 刘鑫 黄彩霞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59-1663,共5页
阐明了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OTPA)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流程;基于单路径隔振系统进行传递函数计算和精度分析;利用OTPA方法对3路径隔振系统的每条路径进行振动传递能力分析,并利用路径的振动传递贡献... 阐明了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OTPA)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流程;基于单路径隔振系统进行传递函数计算和精度分析;利用OTPA方法对3路径隔振系统的每条路径进行振动传递能力分析,并利用路径的振动传递贡献量确定出振动传递的关键路径。分析方法和流程能为机械系统振动或噪声源定位、传递机理分析、振动或噪声控制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传递函数 贡献量分析 隔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总成三点悬置的改进TPA方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成 梁天也 龙岩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37,共4页
针对传统TPA方法存在的测试时间长、传递函数估计精度低等问题,在对传统TPA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新型传递函数估计的改进TPA方法,采用改进TPA方法对动力总成三点悬置进行了实车分析和仿真试验。新型传递函数估计方法消除了实... 针对传统TPA方法存在的测试时间长、传递函数估计精度低等问题,在对传统TPA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新型传递函数估计的改进TPA方法,采用改进TPA方法对动力总成三点悬置进行了实车分析和仿真试验。新型传递函数估计方法消除了实测信号中随机噪声影响,提高了估计精度;改进TPA方法省略了车身阻抗测量环节,缩短了测试时间;仿真试验结果证明了改进TPA方法应用于动力总成三点悬置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传递路径分析 传递函数估计 三点悬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设备成组筏架振动传递路径分析及优化设计
10
作者 贾泽坤 孙孟 +2 位作者 张冠军 李舒成 向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4,共8页
针对泵设备模块化成组筏架系统隔振效果不佳问题,本文通过建立泵设备模块化成组浮筏隔振系统有限元模型,计算成组设备浮筏系统的振动响应,基于结构声强法分析成组筏架筋板的振动能量传递及贡献度,确定了主要传递路径,并选取主要路径上... 针对泵设备模块化成组筏架系统隔振效果不佳问题,本文通过建立泵设备模块化成组浮筏隔振系统有限元模型,计算成组设备浮筏系统的振动响应,基于结构声强法分析成组筏架筋板的振动能量传递及贡献度,确定了主要传递路径,并选取主要路径上的结构参数,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建立代理模型,并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设计。分析了泵组产生的振动激励的主要传递路径,并选取上、下面板、中间筋板及基座厚度为设计变量进行优化,优化后筏架隔振器下支撑点的振动加速度级合成值相比于优化前降低了14 dB。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在算法优化的误差范围内,满足优化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组筏架 浮筏系统 有限元 传递路径分析 结构声强 贡献度分析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TPA方法的纯电动汽车车内噪声源识别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克 徐蒋明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78-83,共6页
为更好地识别电动汽车的噪声源,以某型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应用工况传递路径方法(OTPA)建立传递路径模型。在0~80km/h急加速工况下采集实验数据,采用奇异值分解对输入激励实测信号进行处理,降低信号间的串扰。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后,分... 为更好地识别电动汽车的噪声源,以某型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应用工况传递路径方法(OTPA)建立传递路径模型。在0~80km/h急加速工况下采集实验数据,采用奇异值分解对输入激励实测信号进行处理,降低信号间的串扰。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后,分析车内噪声合成响应图谱,得出在249Hz声压级出现最大峰值。从最大峰值频率点下找出贡献量较大的几条主要路径,进一步对比主要路径的输入激励和传递函数大小。结果表明,影响车内噪声声压级峰值的主要路径为结构路径中左悬置的X方向和Z方向、后悬置Z方向及空气路径中的电机路径,该结论为纯电动汽车车内噪声研究与相关结构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况传递路径方法 识别 奇异值分解 贡献量 输入激励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MD-SVD组合降噪方法在工况传递路径分析中的应用
12
作者 魏佳帅 白镇熇 +1 位作者 陈克 王楷焱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0-27,共8页
针对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OTPA)测得振动信号存在大量高频噪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的组合降噪方法V... 针对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OTPA)测得振动信号存在大量高频噪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的组合降噪方法VMD-SVD。该方法通过VMD算法对原始含噪信号进行分解,得到K个本征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再通过方差贡献率(VCR)滤除含噪信号较大的IMF分量,并保留有效成分较多的IMF分量,经SVD算法对保留的IMF分量进行降噪处理;最后将降噪处理后的信号进行重构,得到本文组合降噪处理后的信号。本文通过模拟仿真实验验证上述方法的降噪效果,并将该方法运用到OTPA采集振动信号中。与其他基本降噪方法进行对比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滤除采集振动信号中的高频噪声,提高了OTPA方法的准确度以及信号后续分析处理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变分模态分解 奇异值分解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PA的管路振动贡献量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侯磊 张继明 《中国舰船研究》 2012年第1期61-64,共4页
针对工程实际中管路振动贡献量难以定量分析的问题,引入传递路径分析法(TPA)。通过测量各路径的频率响应函数、各安装点和评估点的响应以及估算激励力,进行传递路径分析,进而得到设备与管路各自的贡献量。通过用某型海水泵进行实验,验... 针对工程实际中管路振动贡献量难以定量分析的问题,引入传递路径分析法(TPA)。通过测量各路径的频率响应函数、各安装点和评估点的响应以及估算激励力,进行传递路径分析,进而得到设备与管路各自的贡献量。通过用某型海水泵进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在40~200 Hz频段内,采用该方法得到的响应计算值与测量值误差小于3 dB,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路振动 传递路径分析 振动贡献量 振动源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TPA的水电机组厂房振动传导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净净 职保平 杨春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53,80,共7页
机组的稳定运行对水电站厂房上下游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新时期对水电机组厂房的稳定性要求愈发增高,但以原型观测为基础的振动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仍然滞后。为解决水电厂房测点数量不足的问题,该研究以原型观测为基础,考... 机组的稳定运行对水电站厂房上下游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新时期对水电机组厂房的稳定性要求愈发增高,但以原型观测为基础的振动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仍然滞后。为解决水电厂房测点数量不足的问题,该研究以原型观测为基础,考虑大体系非线性结构的耦合振源传播与放大机理,以实测与仿真计算频响函数(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 FRF)为核心,搭建混合振动传递路径分析(transfer path analysis, TPA)模型,开展原型-仿真联立分析的水电机组振动传递研究,识别水电机组未测振源、确定振动成分的贡献量等,明确影响响应目标点振动水平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局部结构减振措施,形成一套基于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水电站厂房振动分析与控制,为我国水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结构设计和优化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传递 水电机组 贡献量 混合振动传递路径分析(t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TPA结合声场分析在路噪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肖忠弟 靳畅 +3 位作者 魏娜 梁新华 赵阳阳 田世亚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2期140-145,151,共7页
针对纯电动汽车低频路噪问题,提出将工况传递路径0TPA(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与声场分析相结合的识别和控制方法。针对某款纯电动汽车25 Hz^32 Hz频带低频路噪问题,通过OTPA分析确定尾门是车内低频声的主要贡献路径;通过... 针对纯电动汽车低频路噪问题,提出将工况传递路径0TPA(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与声场分析相结合的识别和控制方法。针对某款纯电动汽车25 Hz^32 Hz频带低频路噪问题,通过OTPA分析确定尾门是车内低频声的主要贡献路径;通过车内声场分析车内低频声分布的特点,确定尾门和上车体顶棚与车身的相对振动在车内产生低频驻波;对尾门的安装约束状态进行优化以降低尾门振动,降低噪声峰值6.5 dB(A),主观感受改善明显。该方法提供了OTPA与传统的试验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思路,拓展了OTPA在路噪开发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工况传递路径 声场分析 路噪 工作模态 纯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PA的发动机悬置系统开发及其主观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公宇 王功强 +2 位作者 陈清爽 朱瑞 李东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5-130,共6页
针对某前置前驱乘用车发动机悬置系统所产生的怠速抖动问题,基于传递路径分析(transfer path analysis,TPA)模型的悬置系统优化设计结果,对悬置系统进行样件试制.通过弹性体试验机试验得出了样件静刚度曲线.选定怠速开空调和怠速关空调... 针对某前置前驱乘用车发动机悬置系统所产生的怠速抖动问题,基于传递路径分析(transfer path analysis,TPA)模型的悬置系统优化设计结果,对悬置系统进行样件试制.通过弹性体试验机试验得出了样件静刚度曲线.选定怠速开空调和怠速关空调2种测试工况进行了试验,通过布置三向加速度传感器测取悬置主动端、被动端和目标响应点的振动信号,验证悬置的隔振效果和整车的振动性能,并提出了完善的主观评价测试内容以及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新开发的悬置系统的隔振率以及车内各关注点的振动响应量满足优化前所定的目标;新开发的悬置系统对整车所带来的乘坐品质和驾驶特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悬置系统 怠速抖动 传递路径分析 隔振率 主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TPA法的路面结构噪声诊断及控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博伦 孔传旭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12期41-46,共6页
介绍了传递路径分析和工况传递路径分析的基本理论,建立了路面噪声传递模型,并运用传递路径模型找到具体的问题源。在监测振动源主被动端振动加速度及其传递路径的基础上进行了道路试验。运用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表明:在250 Hz... 介绍了传递路径分析和工况传递路径分析的基本理论,建立了路面噪声传递模型,并运用传递路径模型找到具体的问题源。在监测振动源主被动端振动加速度及其传递路径的基础上进行了道路试验。运用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表明:在250 Hz以下拟合得到的声音与实测声压基本吻合,进而验证了传递路径模型的准确性。应用该模型缩小了传递路径的查找范围,并准确得出了人耳噪声在100~250 Hz的各传递路径的贡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噪声 工况传递路径 传递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PA的船舶双层隔振系统计算模型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建龙 许锐 彭利国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75,91,共6页
针对船舶双层机械隔振系统结构复杂,遇到振动噪声异常问题时难以排查的情况,将传递路径分析方法(TPA)引入船舶建造的过程之中,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双层机械隔振系统的缩比模型,并进行了试验测试工作,得到了各路径到目标点处的结... 针对船舶双层机械隔振系统结构复杂,遇到振动噪声异常问题时难以排查的情况,将传递路径分析方法(TPA)引入船舶建造的过程之中,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双层机械隔振系统的缩比模型,并进行了试验测试工作,得到了各路径到目标点处的结构振动合成值,且在200 Hz以下的低频段合成结果与实测结果高度吻合。此外,通过分析各路径贡献量的标量云图及典型频点处的路径贡献矢量图,从传递路径的能量分布出发,找出异常路径,并通过检查分析以明确异常的问题。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分段排查异常问题的成因,满足工程实际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隔振系统 传递路径分析 船舶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TPA结合传函分析在路噪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念斯 张志达 +1 位作者 陈玮 毕锦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20,共7页
对路噪机理进行了研究,同时提供了路噪问题识别及控制方法。在路噪问题识别中,用到了运用工况传递路径OTPA(operational path analysis)与传递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并介绍了OTPA原理。针对某款车路噪问题,通过OTPA测试明确后车轮对路噪影... 对路噪机理进行了研究,同时提供了路噪问题识别及控制方法。在路噪问题识别中,用到了运用工况传递路径OTPA(operational path analysis)与传递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并介绍了OTPA原理。针对某款车路噪问题,通过OTPA测试明确后车轮对路噪影响较大;经过传递函数测试,确定后副车架下摆臂接附点是路噪问题的主要传递路径;针对问题点进行结构优化,解决低频结构路噪问题。该方法不仅提出了解决路噪问题的新思路,同时也提高了路噪问题的解决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传递函数 路噪 接附点 动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TPA声源级估计的被动声呐探测距离评估方法
20
作者 周鑫 徐荣武 +2 位作者 程果 李瑞彪 余文晶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4-120,133,共8页
[目的]基于水下结构体自身振动数据及被动声呐方程,提出对自身被探测状态及最大被探测距离评估的方法,以解决水下结构体难以快速估计声源级和评估被探测状态的问题。[方法]采用传递路径分析(OTPA)方法并结合水下目标自噪声数据对自身声... [目的]基于水下结构体自身振动数据及被动声呐方程,提出对自身被探测状态及最大被探测距离评估的方法,以解决水下结构体难以快速估计声源级和评估被探测状态的问题。[方法]采用传递路径分析(OTPA)方法并结合水下目标自噪声数据对自身声源级进行实时预报,利用奇异值分解(SVD)和主分量分析方法(PCA)消除测量数据串扰导致的误差,以及结合声波水下传播特性和传播环境,在探测模型中对当前环境下水下结构体的被探测状态和最大被探测距离进行评估。[结果]所提探测模型经湖上试验得到了验证。结果表明水下结构体声源级的平均估计误差小于2 dB,被探测状态及最大被探测距离的评估值在绝大部分频段内与实测结果吻合。[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掌握水下结构体自身声隐身态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源级估计 最大被探测距离 声呐方程 声呐探测模型 传递路径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