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cussion on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ransperineal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in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1
作者 GAOShan 《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108-111,共4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sease (PFD).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PFD 2021 from April to April 2022 were in...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sease (PFD).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PFD 2021 from April to April 2022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mode of production: spontaneous delivery group (N 30) and cesarean section group (N 30). Two-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5 weeks after delivery.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anteroposterior diameter (5.34±0.79) , left and right diameter (4.28 ± 0.91) , and area of Levator Ani Muscle Hiatus (15.78 ± 1.68) in the vaginal deliver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esarean delivery group (5.04±0.94,4.00±0.097,15.32 ± 1.56)(P >0. 05) . The anteroposterior diameter (5.80±0.094) , the left and right diameter (4.52 ± 0.72) , and the area of Levator Ani Hiatus (18.06 ± 1.95) in the vaginal deliver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esarean delivery group (5.62 ± 0.85,4.45 ± 0.68,17.68 ± 1.80)(p > 0.05) . Th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diameters of Levator Ani foramen, the left and right diameters of Levator Ani foramen, and the area of Levator Ani foramen were 4.65 ± 0.88,3.99 ± 0.74,11.95 ± 1.20, respectively (P>0. 05) in the spontaneous labor group, and 4.00±0.84, 3.45 ± 0.70,11.10 ± 1.40, respectively (P<0.05) in the Cesarean section group.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spontaneous Labor group was similar to that of Cesarean section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is helpful to reflect the thickness and area of Levator Ani Muscle in different states of the patients, and it is convenient for doctors to diagnose accurately so as to give targeted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agnostic resul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盆底超声联合血清sMFAP4、LTBP-2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2
作者 刘英 于水昌 杨红芳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6期773-777,共5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超声联合血清可溶性微纤维相关蛋白4(sMFAP4)、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沧州市第四医院确诊的107例PFD患者作为PFD组,包...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超声联合血清可溶性微纤维相关蛋白4(sMFAP4)、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沧州市第四医院确诊的107例PFD患者作为PFD组,包括尿失禁48例、盆腔脏器脱垂25例、慢性盆腔疼痛10例、肠功能障碍15例、性功能障碍9例;另选取同期在沧州市第四医院产后检查无PFD的健康女性志愿者10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组进行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测,并测量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分别采用磁分离均相酶联免疫定量测定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sMFAP4、LTBP-2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相关参数及血清sMFAP4、LTBP-2对产后PFD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FD组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均显著增加(P<0.05),血清sMFAP4、LTBP-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慢性盆腔疼痛、肠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患者血清sMFAP4、LTBP-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血清sMFAP4、血清LTBP-2单独及联合诊断产后PFD的曲线面积(AUC)分别为0.764(95%CI:0.701~0.828)、0.802(95%CI:0.743~0.861)、0.764(95%CI:0.699~0.828)、0.830(95%CI:0.776~0.884)、0.799(95%CI:0.738~0.859)、0.773(95%CI:0.707~0.838)、0.978(95%CI:0.962~0.994),6项指标联合诊断产后PFD的AUC大于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sMFAP4、LTBP-2单独诊断的AUC(Z=6.488、5.669、6.302、5.256、5.591、6.037,P均<0.001)。结论血清sMFAP4、LTBP-2水平在产后PFD患者中均下调,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测联合血清sMFAP4、LTBP-2对产后PFD有一定诊断价值,且联合诊断产后PFD的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盆底超声 可溶性微纤维相关蛋白4 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4D超声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盆底肌应变率研究
3
作者 尹晶 景艳 +1 位作者 李一凡 郑艳芬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32-37,共6页
目的:经会阴4D超声对盆底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为诊断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SUI)提供肛提肌伸缩应变率量化参数及客观依据。方法:收集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产后42~100 d有SUI症状患者30例作为病例组(SUI组),同期无SUI症状患者30... 目的:经会阴4D超声对盆底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为诊断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SUI)提供肛提肌伸缩应变率量化参数及客观依据。方法:收集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产后42~100 d有SUI症状患者30例作为病例组(SUI组),同期无SUI症状患者30例为对照组(非SUI组)。测量不同状态下膀胱颈移动度(BNM)、尿道旋转角(URA)、膀胱后角(RVA),计算肛提肌伸缩应变率并进行分析对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获得超声诊断截断值。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I组和非SUI组的面积收缩应变率(εA1)均和周长收缩应变率(εC1)呈正相关(r=0.617,P<0.01;r=0.457,P<0.05);两组的εC1均和前后径收缩应变率(εL1)呈正相关(r=0.569,P<0.01;r=0.563,P<0.01);两组的面积拉伸应变率(εA2)均和周长拉伸应变率(εC2)(r=0.370,P<0.01;r=0.647,P<0.01)、前后径拉伸应变率(εL2)(r=0.663,P<0.01;r=0.427,P<0.01)呈正相关;两组的εC2均和εL2呈正相关(r=0.785,P<0.01;r=0.542,P<0.01)。ROC曲线结果显示,εA1诊断截止最好,曲线下面积最大(0.9936),灵敏度最高(97.4%)。结论:肛提肌伸缩应变率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产后早期 盆底结构和功能 经会阴4D超声 肛提肌应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安晓楠 闫红莲 +1 位作者 王丹 刘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5期86-89,共4页
目的观察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分娩的120例产妇,依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顺产组(60例,经阴道分娩)和手术组(60例,经剖宫产术分娩),同期纳入于我院体检的60... 目的观察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分娩的120例产妇,依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顺产组(60例,经阴道分娩)和手术组(60例,经剖宫产术分娩),同期纳入于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经会阴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仪检测。比较研究对象的三维超声指标、盆底功能异常发生情况、肛提肌裂孔超声指标及膀胱超声指标。结果顺产组的尿道膀胱连接部移动度(UVJ-M)、膀胱尿道后角角度(As、Ar)、膀胱颈距离耻骨联合下缘距离(Ds、Dr)大于手术组,肛直肠连接部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ARJ-VD)小于手术组(P<0.05)。顺产组的膀胱膨出、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脱垂发生率显著高于手术组(P<0.05)。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va状态下,顺产组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左右径、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手术组及对照组,手术组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左右径、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va状态下,顺产组的膀胱旋转角度、膀胱颈位移距离均大于手术组与对照组,手术组的膀胱颈角度、膀胱旋转角度以及膀胱颈位移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最大Valsava状态下,顺产组的膀胱颈角度大于手术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针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可准确评估其盆底结构与功能,可用于早期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情况,且经阴道顺产产妇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风险高于剖宫产产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 阴道分娩 剖宫产 盆底结构 盆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益母草胶囊治疗经阴道分娩后合并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对盆底功能康复的效果
5
作者 张巧玲 封亚萍 何惠萍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690-695,共6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估经阴道分娩后合并盆底功能障碍(PFD)产妇应用鲜益母草胶囊对盆底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经阴道分娩的13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 目的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估经阴道分娩后合并盆底功能障碍(PFD)产妇应用鲜益母草胶囊对盆底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经阴道分娩的13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口服鲜益母草胶囊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对照组(盆底康复训练),分别为70、60例,均进行3个月治疗。比较2组康复3个月后子宫脱垂与漏尿情况,静息状态下、缩肛动作时盆膈裂孔面积、左右径、前后径,生活质量及性功能水平与盆底肌力(Ⅰ、Ⅱ类肌)。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子宫脱垂分度(Ⅱ度10例,Ⅰ度19例,无41例)和漏尿产妇比例[22/70(31.4%)]均低于对照组[(Ⅲ度6例,Ⅱ度12例,Ⅰ度24例,无18例),32/60(53.3%)](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静息状态下及缩肛动作盆膈裂孔面积(13.0±2.0)cm^(2)、左右径(4.3±1.3)cm、前后径(4.3±1.1)cm均大于研究组[(9.2±1.3)cm^(2)、(3.0±0.7)cm、(3.1±1.0)cm](P均<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女性性功能指标(FSFI)得分(19.2±2.1)分高于对照组(14.2±2.1)分,盆底功能障碍评估问卷(PFDI-20)得分(54.9±10.3)分低于对照组(62.6±10.8)分(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Ⅰ、Ⅱ类肌力[(3.59±0.62)、(3.31±0.20)]均大于对照组[(3.02±0.23)、(3.03±0.82)](P<0.05)。结论口服鲜益母草胶囊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可改善经阴道分娩后合并盆底功能障碍产妇的盆底肌肉组织形态和功能,有效降低子宫脱垂严重程度,减少漏尿比例及子宫脱垂分度,改善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提高性功能水平,可作为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三维超声 经会阴 运动疗法 鲜益母草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盆底二维超声、实时三维超声在女性尿失禁及膀胱脱垂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雅娟 范淑玉 卢晓雪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558-562,共5页
目的 评估经会阴盆底二维超声、实时三维超声在女性尿失禁(UI)及膀胱脱垂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UI及膀胱脱垂女性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取同期体检盆底功能正常的60例女性纳入对照组,两组研... 目的 评估经会阴盆底二维超声、实时三维超声在女性尿失禁(UI)及膀胱脱垂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UI及膀胱脱垂女性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取同期体检盆底功能正常的60例女性纳入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经会阴盆底二维、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对比不同状态下盆膈裂孔前后径、横径、面积与肛提肌厚度,分析两种检查的诊断效能,分析对照组、UI及膀胱脱垂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静息、张力、缩肛状态下的盆膈裂孔前后径、横径、面积均大,肛提肌厚度小(P<0.05);与会阴盆底二维超声对比,实时三维超声对UI及膀胱脱垂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更高(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UI及膀胱脱垂的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功能正常女性:Valsalva动作后,膀胱颈距膀胱颈与耻骨联合下缘距离为12.6 mm,膀胱尿道后角为134.25°,尿道倾斜角为28.15°。UI超声图像特征:Valsalva动作之后,膀胱颈距膀胱颈与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为-15.1 mm,膀胱尿道后角为164.19°,尿道倾斜角为59.83°,尿道内口表现为“漏斗状”。膀胱脱垂超声图像特征:膀胱尿道膨出Valsalva后,膀胱颈距膀胱颈与耻骨联合下缘距离为-6.9 mm,膀胱尿道后角为146.71°,尿道倾斜角为54.87°,尿道内口未见明显开放。孤立性膀胱膨出:Valsalva后膀胱颈距膀胱颈与耻骨联合下缘距离为-10.0 mm,膀胱后壁最低点与膀胱颈与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为-24.3 mm,膀胱尿道后角为82.52°,尿道倾斜角为108.55°。结论 与经会阴盆底二维超声相比,实时三维超声对女性UI及膀胱脱垂患者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更高,且UI与膀胱脱垂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明显不同,实时三维超声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盆底二维超声 实时三维超声 女性尿失禁 膀胱脱垂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盆底超声在女性体检中快速筛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及诊断效能分析
7
作者 张小莲 何秀珍 黄丽娜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4期159-161,共3页
目的:评估经会阴二维盆底超声在快速筛查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5月于佛山市中医院进行体检的女性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体检者接受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POP-Q)及经会阴二维盆底超声检查... 目的:评估经会阴二维盆底超声在快速筛查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5月于佛山市中医院进行体检的女性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体检者接受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POP-Q)及经会阴二维盆底超声检查。以四维盆底超声联合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POP-Q、经会阴二维盆底超声检查诊断PFD的效能。结果:200例体检女性中,共有166例患者确诊PFD,占比83.00%。经会阴二维盆底超声诊断PFD的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高于POP-Q评分(P<0.001);经会阴二维盆底超声与POP-Q评分诊断PFD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会阴二维盆底超声在快速筛查PFD中的诊断效能较高,可为医师提供有力诊断依据,建议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经会阴二维盆底超声 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8
作者 熊萍 熊健莉 +4 位作者 张洁 罗玉倩 杨秀琴 罗莉 王辉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9期78-82,共5页
目的分析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价值,以期为临床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于重庆市某医院进行治疗的64例PFD患者为PFD组,选取同时期无PFD病史的健康体检女性65例作为... 目的分析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价值,以期为临床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于重庆市某医院进行治疗的64例PFD患者为PFD组,选取同时期无PFD病史的健康体检女性6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2组研究对象不同状态下盆膈裂孔前后径、横径、面积以及肛提肌厚度,采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PFD组患者治疗前后盆腔结构功能康复情况,比较经会阴二维、三维超声对PFD的诊断效能。结果PFD组患者静息、张力(Valsalva动作)以及缩肛状态的盆膈裂孔前后径、横径及面积均大于对照组,肛提肌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PFD组患者的子宫颈下降距离、膀胱颈下降距离以及尿道旋转角均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会阴二维超声诊断PFD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3.44%、52.31%、62.79%,经会阴三维超声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2.19%、95.38%、93.80%,经会阴三维超声诊断PFD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经会阴二维超声(P<0.05)。结论在PFD的诊断与疗效评估中,经会阴三维超声比二维超声更具优势。三维超声可更准确显示盆底结构,其立体图像避免了二维超声的成像局限,在细节和测量准确性上更优,是临床PFD诊断和疗效评估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三维超声 盆底功能障碍 疾病诊断 治疗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超声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评估价值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吴路凤 张文静 王艳英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6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经会阴超声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无锡怡和妇产医院2021年1月—2023年7月收治的115例产妇进行研究,均实施经会阴超声检查,分析产妇的检查结果,观察不同时间段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以及不同动... 目的:分析经会阴超声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无锡怡和妇产医院2021年1月—2023年7月收治的115例产妇进行研究,均实施经会阴超声检查,分析产妇的检查结果,观察不同时间段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以及不同动作下的提肛肌裂口左右径、前后径、面积等情况。结果:产妇产后6~8周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以及膀胱颈移动度分别为(131.82±15.66)°、(38.92±12.39)°、(23.52±4.16)mm,均大于孕晚期的(114.39±9.88)°、(29.47±8.82)°、(14.55±3.51)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产妇产后6~8周不同动作下的提肛肌裂口左右径、前后径、面积均大于孕晚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会阴超声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评估准确性较高,可以分析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恢复情况,另外,也能及时发现异常现象,为临床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超声 产后 早期盆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盆底超声在产后膀胱膨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崔玉梅 李华林 张全美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0期91-94,共4页
目的分析经会阴盆底超声在产后膀胱膨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进行经会阴盆腔超声检查的87例产妇,其中30例产后膀胱膨出产妇为膀胱膨出组,57例无产后膀胱膨出的产妇为参照组。... 目的分析经会阴盆底超声在产后膀胱膨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进行经会阴盆腔超声检查的87例产妇,其中30例产后膀胱膨出产妇为膀胱膨出组,57例无产后膀胱膨出的产妇为参照组。比较两组膀胱颈移动度与肛提肌裂孔面积,并分析诊断价值。结果膀胱膨出组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膀胱颈移动度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9,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00%、84.20%。肛提肌裂孔面积诊断的AUC为0.811,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6.70%、87.70%。结论经会阴盆腔超声检查可有效、直观地观察盆腔脏器变化,可为产后膀胱膨出提供诊断依据,并辅助明确膨出程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盆底超声 产后膀胱膨出 膀胱颈移动度 肛提肌裂孔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盆底超声联合血清TIMP-1、MMP-1水平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相元翠 张慧 +2 位作者 栗浩然 马金平 李红娟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0期1845-1848,1853,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经会阴盆底超声联合血清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妇科接收的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者共计134例,根... 目的探讨分析经会阴盆底超声联合血清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妇科接收的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者共计134例,根据有无压力性尿失禁分为研究组71例及对照组63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会阴盆底超声参数[膀胱颈移动度(BND)、肛提肌裂孔面积(LHA)、尿道倾斜角(UTA)、尿道旋转角(URA)、膀胱尿道后角(PVUA)],比较两组血清MMP-1、TIMP-1水平。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会阴盆底超声联合血清TIMP-1、MMP-1水平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顺产、分娩次数>1次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ND、LHA、UTA、URA、PVUA及血清MM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IMP-1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顺产、分娩次数>1次、BND、LHA、血清MMP-1、TIMP-1均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经ROC曲线得出,BND、LHA、TIMP-1、MMP-1联合预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AUC为0.963,均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经会阴盆底超声参数及血清MMP-1、TIMP-1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BND、LHA、血清MMP-1、TIMP-1均是疾病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四者联合检测对于评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诊断价值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 经会阴盆底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三维超声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女性盆膈裂孔的影响 被引量:29
12
作者 吴氢凯 张荣 +5 位作者 程慧 冯洁 应涛 李勤 罗来敏 惠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5-619,共5页
目的采用经会阴盆底实时三维超声观察不同分娩方式的女性产后盆膈裂孔解剖结构的重塑状态。方法选取定期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初产妇82例,于产后6~12周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其中阴道分娩组55例,又分为自然分娩组(n=44)和产钳... 目的采用经会阴盆底实时三维超声观察不同分娩方式的女性产后盆膈裂孔解剖结构的重塑状态。方法选取定期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初产妇82例,于产后6~12周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其中阴道分娩组55例,又分为自然分娩组(n=44)和产钳分娩组(n=11);剖宫产分娩组27例。观察各组妇女的盆膈裂孔形态结构及特征,测量其在静息、Valsalva动作和缩肛动作3种状态下的盆膈裂孔参数及膀胱颈最大移动度。结果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图像显示,产后妇女的盆膈裂孔两侧耻骨直肠肌结构较模糊,部分产妇单侧或双侧耻骨直肠肌从耻骨联合处撕脱。盆膈裂孔内的结构模糊,部分可观察到膀胱回声图像。在缩肛动作状态下,阴道分娩组产妇盆膈裂孔各参数明显大于剖宫产组(P<0.05);而静息和Valsalva动作状态下,两组产后盆膈裂孔各参数基本一致(P>0.05);阴道分娩组的膀胱颈最大移动度明显大于剖宫产组[(15.3±3.8)mmvs(11.7±3.6)mm](P<0.01)。自然分娩组和产钳分娩组的产后盆膈裂孔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钳分娩组的膀胱颈最大移动度明显大于阴道自然分娩组[(21.2±2.9)mmvs(16.1±3.0)mm](P<0.01)。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妇女产褥早期静息和Valsalva动作时盆膈裂孔大小无明显差异。阴道分娩妇女缩肛动作时盆膈裂孔明显增大;产钳分娩妇女的膀胱颈最大移动度较其他分娩方式的妇女明显增大,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盆底 妊娠 分娩方式 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超声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所致便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3
作者 徐辰一 丁曙晴 +1 位作者 薛雅红 丁义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2931-2936,共6页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emale pelvic floordysfunction,FPFD)所致便秘与前、中及后盆病变密切相关,后盆病变所致便秘常表现为直肠前突(rectocele,RC)、直肠内套叠(internal rectal intussusception,IRI)、肠疝(enterocele,EC)、会阴下降(de...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emale pelvic floordysfunction,FPFD)所致便秘与前、中及后盆病变密切相关,后盆病变所致便秘常表现为直肠前突(rectocele,RC)、直肠内套叠(internal rectal intussusception,IRI)、肠疝(enterocele,EC)、会阴下降(descending perineum,DP)及盆底失弛缓综合征(pelvic floor dyssynergia,PFD)等,而中、前盆病变所致便秘不仅会出现后盆的特征性改变,还会伴见子宫脱垂(uterine prolapse,UP)、膀胱脱垂(bladder prolapse,BP)等症状.使用盆底超声不仅可以观察FPFD所致便秘的前、中及后盆影像学的改变,分析盆底静动态结构及功能的变化,还能对女性盆底病变作出较为完整的系统评估,有利于指导便秘的后期治疗.故研究盆底超声对FPFD所致便秘有较大应用价值.本文就盆底超声对FPFD所致便秘的诊断价值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超声 经会阴超声 经阴道超声 经肛 管直肠超声 盆底功能障碍 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部动态超声检查盆底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曼维 张华斌 +1 位作者 陈朝文 王金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3期338-340,共3页
目的 探讨经会阴部动态超声检查对评价静息及力排时盆底与肛管和直肠之间关系的可能性。方法 选择 5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10例因大便习惯改变而就诊的患者作为异常组。所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选用 3 .75~ 6MHz线凸阵探头进行检... 目的 探讨经会阴部动态超声检查对评价静息及力排时盆底与肛管和直肠之间关系的可能性。方法 选择 5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10例因大便习惯改变而就诊的患者作为异常组。所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选用 3 .75~ 6MHz线凸阵探头进行检查。通过向肛门内注入超声耦合剂 ,让患者作排便动作 ,观察静息及力排时肛管直肠连接部的变化及耦合剂排出情况 ,并与临床手术及其他影像学检查进行对照。结果 正常组在力排时均能顺利排出造影剂 ;直肠前壁连续性好 ,肛管直肠连接部位置下移、肛直角增大或无变化 ;异常组显示直肠前突 7例 ,耻直肌痉挛 2例 ,直肠前壁黏膜脱垂 1例。结论 经会阴部超声检查可以实时显示提肛肌水平以下的盆腔结构 ,通过观察静息及力排时肛管直肠的变化 ,可以显示排便时的生理过程 ,对于某些特异性的病变可以迅速作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动态超声检查 盆底 直肠膨出 影像学检查 盆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超声评价康复治疗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功能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6
15
作者 阮飞娜 杨俊娟 郭华峰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超声评价康复治疗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将8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康复治疗。采用经会阴四维超声检测两组治疗前后静... 目的:探讨经会阴超声评价康复治疗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将8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康复治疗。采用经会阴四维超声检测两组治疗前后静息状态和Valsalva动作时盆底结构变化。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评估患者治疗前后I类和II类肌纤维肌力变化。结果:在静息状态和Valsalva动作时,治疗后康复组盆隔裂孔面积、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尿道间隙显著降低,膀胱颈至耻骨联合后下缘的垂直距离、肛提肌厚度显著升高,且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I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升高,且康复组髙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康复治疗能改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的功能和结构,经会阴四维超声可有效评估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结构 经会阴四维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评估针灸对阴道分娩产妇压力性尿失禁康复治疗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16
作者 闵洁 彭国平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评估针灸对阴道分娩产妇压力性尿失禁(SUI)康复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接受治疗方式不同将84例经阴道分娩后SUI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给予盆底肌功能锻炼... 目的:探讨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评估针灸对阴道分娩产妇压力性尿失禁(SUI)康复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接受治疗方式不同将84例经阴道分娩后SUI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给予盆底肌功能锻炼+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1 h漏尿量、24 h漏尿次数、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参数及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量表(ICIQ-SF)评分,并分析治疗后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参数与ICIQ-SF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力等级高于对照组(P<0.05),1 h漏尿量、24 h漏尿次数及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评估显示,治疗后观察组静息及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后角及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与均小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与患者ICIQ-SF评分正相关(P<0.05)。结论:针灸联合盆底功能锻炼可提高阴道分娩产妇SUI治疗效果,且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对其康复效果的评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 阴道分娩 针灸 盆底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酸雌二醇联合康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7
作者 阮飞娜 杨俊娟 郭华峰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年第4期469-472,共4页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联合盆底康复技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戊酸雌二醇(1mg/d×56d)。经会阴...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联合盆底康复技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戊酸雌二醇(1mg/d×56d)。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测两组肛提肌裂孔各项指标;比较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采用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评估盆底功能变化;采用性生活质量问卷(PISQ-12)评估两组性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在静息、缩肛、Valsalva动作时的肛提肌裂孔左右径(LHLP)、前后径(LHAP)、面积(LHA)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盆底肌力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ISQ-12评分明显升高(P<0.05),PFIQ-7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且观察组的PISQ-12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FIQ-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能进一步提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康复技术 戊酸雌二醇 经会阴三维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估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与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2
18
作者 李惠兰 胡伟 熊俊 《中国性科学》 2021年第7期69-71,共3页
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经会阴三维超声指标与雌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84例行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FPFD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有盆底功能... 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经会阴三维超声指标与雌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84例行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FPFD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设为观察组(n=147),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设为对照组(n=237)。采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测量并计算两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改变量(△L)、肛提肌裂孔面积改变量(△A)及肛提肌最大Valsalva状态下应变率(ε)。检测两组血清雌二醇(E_(2))、雌三醇(E_(3))及孕酮(P)。比较两组超声指标与雌激素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A、△L及ε均高于对照组,E_(2)、E_(3)及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PFD患者E_(2)、E_(3)及P水平与△A、△L及ε水平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P<0.05)。结论自然分娩产后FPFD患者雌激素水平低于无FPFD患者,且影像学改变较无FPFD患者更大,自然分娩产后FPFD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经会阴三维超声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超声对膀胱膨出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康复效果评估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雪峰 涂伟娴 +2 位作者 吕小霞 黄慧 米骏麟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3期273-274,共2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超声对膀胱膨出的早期诊断价值,并评估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产后约6周经超声诊断为膀胱膨出并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20例患者为A组,选取20例膀胱膨出但未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为B组,选取2...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超声对膀胱膨出的早期诊断价值,并评估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产后约6周经超声诊断为膀胱膨出并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20例患者为A组,选取20例膀胱膨出但未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为B组,选取20例产后1年以上已有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并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为C组,于8周后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测量膀胱颈移动度及膀胱尿道后角。结果经盆底康复治疗后, A组的膀胱颈移动度和膀胱尿道后角明显优于B组(P <0.05)。A组的盆底康复治疗效果明显优于C组(P <0.05)。结论经会阴盆底超声可尽早诊断膀胱膨出,获得指导临床进行系统化盆底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盆底超声 膀胱膨出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盆底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产后膀胱膨出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桃 李金英 +1 位作者 袁曾柳 李昕 《右江医学》 2017年第4期487-491,共5页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评估经阴道分娩和剖宫产患者膀胱膨出及Green分型的可行性,探讨超声评估膀胱膨出的应用价值及不同分娩方式与膀胱膨出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分娩并诊断为膀胱膨出的初产妇86例,以分娩方式分成两...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评估经阴道分娩和剖宫产患者膀胱膨出及Green分型的可行性,探讨超声评估膀胱膨出的应用价值及不同分娩方式与膀胱膨出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分娩并诊断为膀胱膨出的初产妇86例,以分娩方式分成两组,A组剖宫产27例,B组经阴道分娩59例,产后6周均行经会阴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测量Valsalva动作后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颈活动度、膀胱膨出距离、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有无尿道漏斗形成,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体重指数(BMI)、孕周、胎儿娩出时体重等因素无统计学意义,在阴道分娩组Valsalva动作后裂孔面积、膀胱颈活动度、膀胱膨出距离、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均大于剖宫产组(P<0.05),且尿道漏斗出现率也明显升高(P<0.05)。Green分型中阴道分娩组Ⅱ型及Ⅲ型比例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能有效动态地观察膀胱膨出,对其分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经阴道分娩发生膀胱膨出程度较剖宫产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 不同分娩方式 膀胱膨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