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管群周围土壤温度数值模拟 被引量:52
1
作者 李新国 赵军 周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03-707,共5页
在所建立的内热源型埋地换热器模型基础上,采用专业多孔介质计算软件Autough2对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在对单根换热器不同土壤物性对土壤温度影响模拟结果基础上,着重对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管群模拟只有取热或只有排热单季运行工况下的土壤... 在所建立的内热源型埋地换热器模型基础上,采用专业多孔介质计算软件Autough2对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在对单根换热器不同土壤物性对土壤温度影响模拟结果基础上,着重对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管群模拟只有取热或只有排热单季运行工况下的土壤温度变化,和既有取热又有排热的双季运行工况下的土壤温度变化,分析各自对地源热泵应用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热源 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 Autough2计算软件 取热 排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NSYS的双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龚光彩 曾令文 +2 位作者 王汉青 苏欢 陈帆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0-115,共6页
以长沙市某一实际工程的双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利用TRNSYS建立了地埋管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模型及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夏季影响埋管周围土壤平均温度的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钻井深度、钻井间距、钻井... 以长沙市某一实际工程的双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利用TRNSYS建立了地埋管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模型及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夏季影响埋管周围土壤平均温度的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钻井深度、钻井间距、钻井数量及回填材料导热系数对土壤平均温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钻井间距的影响尤为明显.最佳钻井间距应为4~5m,回填材料最佳导热系数为1.7~2.1 W/(m·K),钻井最佳深度为60~1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深度 钻井间距 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 TRNSYS 钻井数量 回填材料导热系数 土壤平均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垂直U型埋管换热器全年试验分析及模拟
3
作者 胡宁 李雪飞 +1 位作者 吴军 刘凯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73-76,95,共5页
通过分析,建立了120m深垂直U型埋管换热器及土壤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并就典型气候条件下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及周围土壤温度场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实测分析及数值模拟,为夏热冬冷地区地埋管换热器系统的设计、施工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地源热泵系统 垂直u管换热 模拟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U型埋管换热器全年试验分析及模拟
4
作者 胡宁 王晏平 李雪飞 《山西建筑》 2014年第33期112-114,共3页
通过分析,建立了120 m深垂直U型埋管换热器及土壤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并就典型气候条件下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及周围土壤温度场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实测分析及数值模拟,为夏热冬冷地区地埋管换热器系统的设计、施工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地源热泵系统 垂直u管换热 模拟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性能的动态仿真 被引量:2
5
作者 代兰花 肖瑶瑶 《河南科技》 2021年第22期104-109,共6页
本文基于圆柱内热源理论建立了垂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数学模型。在MATLAB软件中建立了垂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动态仿真平台。利用该仿真平台研究进口温度、进口流速、钻井深度、回填材料、土壤以及间歇运行时间比等因素对垂直U型地埋管... 本文基于圆柱内热源理论建立了垂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数学模型。在MATLAB软件中建立了垂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动态仿真平台。利用该仿真平台研究进口温度、进口流速、钻井深度、回填材料、土壤以及间歇运行时间比等因素对垂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进口温度可以提升垂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当进口流速为0.4~0.6 m/s时,增大进口流速可以有效提升垂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量;钻井深度越深,钻孔总换热量增加明显,单位钻孔深度换热量略微减小;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回填材料导热系数对换热的影响逐渐降低;土壤的导热系数越大,垂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量越大;采用间歇运行的方式可以提升垂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u管换热 动态仿真 影响因素 换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型埋管换热器三维数值模拟和供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任晓红 孙纯武 胡彦辉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90-95,共6页
系统地介绍了以有限控制容积的瞬态热平衡原理为基础,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的单根垂直U型埋管换热器三维瞬态传热模型,并且与整个冬季供热实验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此外,根据原始地温的测试数据,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出重庆地区湿重型土壤的... 系统地介绍了以有限控制容积的瞬态热平衡原理为基础,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的单根垂直U型埋管换热器三维瞬态传热模型,并且与整个冬季供热实验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此外,根据原始地温的测试数据,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出重庆地区湿重型土壤的原始地温计算式,为求解传热模型,提供了必要的定解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u管换热 地源热泵 供热测试 传热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U型埋管换热器换热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凯生 杨楝 《长沙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27-28,56,共3页
对地源热泵垂直单孔双U型埋管换热器的单孔回填材料、管内流量、进口温度等因素对换热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对搭建实验台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在该测试工况下最佳流量约为1.01m3/h,并对比中粗砂与原土的热导率,得出在导热率增大45%... 对地源热泵垂直单孔双U型埋管换热器的单孔回填材料、管内流量、进口温度等因素对换热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对搭建实验台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在该测试工况下最佳流量约为1.01m3/h,并对比中粗砂与原土的热导率,得出在导热率增大45%时,其单位井深换热量增大了25%,同时经过数据和设备综合考虑分析得出了机组循环液的出口温度不宜太高,在约35.6℃达到实验最佳值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 单位井深热流 传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地区垂直U型埋管换热器实验分析及模拟
8
作者 刘亮 《安徽建筑》 2010年第5期129-130,共2页
文章选取80m深垂直U型埋管换热器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埋管换热器以及周围土壤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实验分析了合肥地区夏季典型气候条件不同运行模式下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及其周围土壤温度场的变化情况;最后对地埋管换热器长期运行... 文章选取80m深垂直U型埋管换热器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埋管换热器以及周围土壤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实验分析了合肥地区夏季典型气候条件不同运行模式下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及其周围土壤温度场的变化情况;最后对地埋管换热器长期运行工况进行了模拟,给地源热泵系统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系统 垂直u管换热 模拟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地区垂直U型埋管换热器试验分析及数值模拟
9
作者 胡正玲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3-16,共4页
以合肥市某地源热泵工程为例,选取100 m深垂直U型埋管进行分析,试验研究了合肥地区夏季典型气候条件下不同运行模式时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机组能效及土壤温度场的变化情况,模拟分析了换热器长期运行时周围土壤温度场的变化。
关键词 地源热泵系统 垂直u管换热 模拟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源热泵U型埋管土壤温度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0
作者 闫晓娜 谈莹莹 王雨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9年第2期37-41,71,共6页
结合相关文献给出原始地温计算式,针对垂直U型埋管换热器建立瞬态传热模型,采用控制容积法对方程进行离散,对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获得地下埋管换热器的传热特性与土壤温度变化规律,并通过实验数据验... 结合相关文献给出原始地温计算式,针对垂直U型埋管换热器建立瞬态传热模型,采用控制容积法对方程进行离散,对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获得地下埋管换热器的传热特性与土壤温度变化规律,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 传热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系统热堆积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胡平放 朱娜 +1 位作者 袁东立 江章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24-27,共4页
针对一高层住宅负荷进行计算分析,应用Fluent软件模拟该住宅小区地源热泵系统整个地下的埋管温度场情况,分析排热量与取热量比值不同的情况下,地下温度逐年变化趋势,模拟若干年后地下土壤的温度变化,与初始值比较,发现温度有不同程度的... 针对一高层住宅负荷进行计算分析,应用Fluent软件模拟该住宅小区地源热泵系统整个地下的埋管温度场情况,分析排热量与取热量比值不同的情况下,地下温度逐年变化趋势,模拟若干年后地下土壤的温度变化,与初始值比较,发现温度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将这些堆积的热耗散掉所需要的时间较长,提出地源热泵系统地下热堆积问题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垂直u管换热 热堆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