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牛大力酒成分分析
1
作者 汪鹏 尹海全 +3 位作者 羊青 王清隆 王祝年 王茂媛 《酿酒》 2025年第1期92-98,共7页
为更好地研究牛大力酒的功能,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联用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技术在正负粒子模式下分析牛大力酒中的成分,采用Masslynx4.1软件及网络数据库TCM Chiese[UNIFI1.7]和Chem Spider检索其一级、二... 为更好地研究牛大力酒的功能,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联用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技术在正负粒子模式下分析牛大力酒中的成分,采用Masslynx4.1软件及网络数据库TCM Chiese[UNIFI1.7]和Chem Spider检索其一级、二级质谱数据,快速鉴定了牛大力酒中主要化学成分,共鉴定出29种化学成分,包括酚酸类3个、黄酮类5个、三萜类21个。其中21个三萜类化合物及3个黄酮类化合物均首次从牛大力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大力酒 uplc/q-tof-ms 酚酸类 黄酮类 三萜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法的化痰合剂体外及入血成分分析
2
作者 孟慧頔 程雪梅 +5 位作者 党蕊 王长虹 时扣荣 刘娟 范伟 罗兰 《中南药学》 2025年第1期84-93,共10页
目的阐明化痰合剂的化学成分和口服吸收入血成分。方法在大鼠灌胃化痰合剂10 min、30 min、1 h、2 h、4 h、6 h、8 h后采集血清。采用UPLC-Q-TOF-MS/MS法测定,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0.1%甲... 目的阐明化痰合剂的化学成分和口服吸收入血成分。方法在大鼠灌胃化痰合剂10 min、30 min、1 h、2 h、4 h、6 h、8 h后采集血清。采用UPLC-Q-TOF-MS/MS法测定,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0.1%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柱温45℃;流速0.3 mL·min^(-1);进样量5μL;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检测。经Analyst TF 1.6采集数据,Peak View 1.2分析数据,根据保留时间、相对分子质量、一级和二级质谱数据,结合对照品和参考文献对化痰合剂及其口服入血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结果从化痰合剂中共鉴定出133种成分,包括黄酮类67种、香豆素类22种、皂苷类15种、有机酸类14种、生物碱类3种、其他类12种;从含药血清中鉴定出15种成分。结论UPLC-Q-TOF-MS/MS法可较全面地鉴定化痰合剂中的化学成分和口服吸收入血成分,为化痰合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合剂 化学成分 uplc-q-tof-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和UPLC-Q-TOF-MS的改良型新药健儿清解颗粒的药效物质组成研究
3
作者 姚利娟 徐云辉 +3 位作者 周靖 石辰风 王日晴 华茉莉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3期498-510,共13页
目的:研究中药改良型新药健儿清解颗粒的药效物质组成。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分析健儿清解颗粒中挥发油组分和水提液组分的化学成分。GC-MS选用HP-5MS UI色谱柱(30... 目的:研究中药改良型新药健儿清解颗粒的药效物质组成。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分析健儿清解颗粒中挥发油组分和水提液组分的化学成分。GC-MS选用HP-5MS UI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采用程序升温法、电子轰击电离(EI)源、质量扫描范围为m/z 40~500;UPLC-Q-TOF-MS选用Waters HSS T3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采用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电离源(ESI)、质量扫描范围m/z 50~1 500。结果:健儿清解颗粒中挥发油组分中,共鉴定出66个化学成分,涉及单萜、单萜醇和倍半萜类等;水提液部分共鉴定出98个化学成分,包括苯乙醇苷类、木脂素类、萜类、有机酸类、黄酮及其苷类等。结论:确认了改良型新药健儿清解颗粒的主要药效物质组成,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儿清解颗粒 化学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法和网络药理学探讨草归除湿活血颗粒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机制
4
作者 古丽达力·赛里克 汪建萍 +1 位作者 林欣悦 赵翡翠 《中南药学》 2025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目的考察草归除湿活血颗粒剂的提取工艺,并探究其通过降尿酸治疗高尿酸症的机制。方法通过HPLC测定草归除湿活血颗粒水提液中各成分的含量,筛选最佳提取条件;利用UPLC-Q-TOF-MS分析其活性成分,再将得到的活性成分结合高尿酸血症的潜在靶... 目的考察草归除湿活血颗粒剂的提取工艺,并探究其通过降尿酸治疗高尿酸症的机制。方法通过HPLC测定草归除湿活血颗粒水提液中各成分的含量,筛选最佳提取条件;利用UPLC-Q-TOF-MS分析其活性成分,再将得到的活性成分结合高尿酸血症的潜在靶点,进行PPI网络构建及GO、KEGG分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水浸泡0.5 h,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UPLC-Q-TOF-MS得221个活性成分,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183个潜在交集靶点,富集分析得到PI3K-Akt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HIF-1等信号通路。结论草归除湿活血颗粒可能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HIF-1等信号通路来发挥降尿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归除湿活血颗粒 高尿酸血症 制备工艺 uplc-q-tof-ms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技术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代谢通路及代谢物质
5
作者 王佳林 马秀兰 +1 位作者 朱西杰 李卫强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3期33-36,I0003-I0007,共9页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的结肠组织代谢物质差异,并探索UC疾病机制其相关代谢通路及代谢物质研究。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技术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根据Pathway公共数据库,对鉴定...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的结肠组织代谢物质差异,并探索UC疾病机制其相关代谢通路及代谢物质研究。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技术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根据Pathway公共数据库,对鉴定出的代谢物通过MetaboAnalyst 5.0进行KEGG代谢通路注释分析。结果 与UC疾病密切相关的8条代谢通路分别是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Galactose metabolism、Alanine, aspartate and glutamate metabolism、Arginine and proline metabolism、beta-Alanine metabolism、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sm、Fatty acid metabolism、Fatty acid biosynthesis;通路中相关联10种物质分别为丙二酸、2-脱氧核糖1-磷酸、(±)5,6-二羟基-8Z,11Z,14Z-二十碳三烯酸、L-天冬酰胺、4-胍基丁酸、5-氨基戊酸、胍基乙酸、N-乙酰基-D-半乳糖胺、delta-12-Prostaglandin J2。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发展过程中肠道长期处于长期的氧化应激状态致使肠道黏膜屏障受损,而损伤的肠道黏膜对氨基酸、糖类等能量物质代谢发生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 代谢组学 疾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eap1-Nrf2通路及UPLC-Q-TOF-MS技术探讨沙棘抗氧化衰老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6
作者 梁丽 赵轶轩 +2 位作者 屈凝伊 黄婧超 王丽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38-43,共6页
目的 探究沙棘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产生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为拓宽沙棘果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构建氧化衰老模型小鼠,实验结束后收集小鼠肺组织样本,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采用UPLC-Q... 目的 探究沙棘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产生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为拓宽沙棘果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构建氧化衰老模型小鼠,实验结束后收集小鼠肺组织样本,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沙棘不同极性部位进行成分分析,结合文献鉴定成分。结果 沙棘醇总提取物和正丁醇层提取物能够激活Keap1-Nrf2通路,上调Nrf2、NQO1以及下调Keap1蛋白表达;成分分析共鉴定出36种化合物,以黄酮类和有机酸类成分为主,且不同极性部位成分有一定差异。结论 沙棘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物质主要是以槲皮素、异鼠李素、山柰酚为主的黄酮类化合物,其醇总提取物和正丁醇层提取物能够激活Keap1-Nrf 2通路,从而起到抗氧化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果提取物 uplc-q-tof-ms 化学成分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法分析大青叶入血成分及其代谢产物
7
作者 韩苏日古嘎 乌日拉嘎 杨立国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7-496,共10页
目的建立UPLC-Q-TOF-MS法分析大青叶入血成分及其代谢产物。方法分析采用Agilent Infinity Lab Poroshell 120 Aq-C_(18)(2.1 mm×100 mm,2.7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电喷雾离子源;... 目的建立UPLC-Q-TOF-MS法分析大青叶入血成分及其代谢产物。方法分析采用Agilent Infinity Lab Poroshell 120 Aq-C_(18)(2.1 mm×100 mm,2.7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结果从中共鉴定得到35种入血成分,其中24种原型成分、11种代谢产物。原型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类、黄酮类、芥子酰葡萄糖二酸类和倍半萜类,主要代谢途径包括羟基化、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和硫酸酯化。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入血的原型成分可能为大青叶的有效成分,可为大青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叶 入血成分 代谢产物 u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分析利胆消痛方的化学成分
8
作者 杨琰 李万红 +2 位作者 程峰 李堃 葛飞 《中南药学》 2025年第2期409-416,共8页
目的利用UPLC-Q-TOF-MS/MS技术对利胆消痛方水煎液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Accucore C18色谱柱(100 mm×2.1 mm,2.6μm),柱温为40℃,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进样量为5μL。采... 目的利用UPLC-Q-TOF-MS/MS技术对利胆消痛方水煎液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Accucore C18色谱柱(100 mm×2.1 mm,2.6μm),柱温为40℃,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进样量为5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精确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裂解规律对检测到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通过与对照品比对,结合文献报道,确定化学成分。结果在利胆消痛方中共鉴定出103个化学成分,包括48个黄酮类化合物,29个萜类化合物,8个有机酸类化合物,5个氨基酸类化合物,4个生物碱类化合物,4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和5个其他类化合物。结论本实验阐明利胆消痛方水煎液中的组成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控制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q-tof-ms/MS 利胆消痛方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联合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五味清浊颗粒治疗腹泻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9
作者 李伟 孙佳 +4 位作者 李思雨 余秋香 王添敏 宋慧鹏 张慧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2期423-432,共10页
目的基于UPLC-Q-TOF-MS/MS技术鉴定五味清浊颗粒中的化学成分,联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其治疗腹泻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Eclipsepius C18色谱柱(50 mm×2.1 mm,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 目的基于UPLC-Q-TOF-MS/MS技术鉴定五味清浊颗粒中的化学成分,联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其治疗腹泻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Eclipsepius C18色谱柱(50 mm×2.1 mm,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0.4 mL·min^(-1)。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扫描范围m/z 50~2000条件下采集多级质谱碎片信息。应用网络药理学构建“核心成分-作用靶点-通路”的网络,对其潜在药效物质基础进行预测。利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鉴定出86个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类25个、黄酮类23个、有机酸类12个、鞣质类16个、苯丙素类2个、其他类化合物8个。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槲皮素、木犀草素、鞣花酸、胡椒碱、山柰酚、荜茇宁主要作用于IL-6、TNF、EGFR、IFNG、IL-10、IL-8等核心靶点,调节PI3K-Akt、HIF-1、JAK-STAT等关键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腹泻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间具有良好的结合性能。结论该研究成功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对五味清浊颗粒化学成分进行全面分析鉴定,初步阐明其治疗腹泻的作用机制,为其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清浊颗粒 uplc-q-tof-ms/MS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技术快速分析红景天叶的化学成分
10
作者 欧珠 白玛玉珍 +2 位作者 杨斌 土旦吉热 卢伟龙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10期10-15,共6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红景天叶中的主要酚类、鞣质和黄酮类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80%甲醇提取物分离采用WatersBEH C_(18)(2.1×100mm,1.7μm),以0.1%甲酸水(A)-乙睛(B)为流动相梯...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红景天叶中的主要酚类、鞣质和黄酮类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80%甲醇提取物分离采用WatersBEH C_(18)(2.1×100mm,1.7μm),以0.1%甲酸水(A)-乙睛(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行色谱分离,流速0.3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依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分子离子峰和二级碎片离子,并与文献或对照品比对,确定化合物可能的结构。结果:从红景天叶中鉴定出54个化学成分,包括11个酚酸类、25个鞣质类、18个黄酮类化合物,这是首次系统研究了红景天叶中的功能成分。结论:该方法可为红景天叶的化学成分质谱裂解规律和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叶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多酚 鞣质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技术建立银花抗病毒口服液的指纹图谱及多指标含量测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谭金桃 周思倩 +5 位作者 方艳 潘吕婷 梁诗瑶 王雅静 吴娟 龙红萍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3期760-766,共7页
目的建立银花抗病毒口服液的UPLC-Q-TOF-MS指纹图谱,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测定6个化学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UPLC-Q-TOF-MS技术,正、负离子模式,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3.0 mm×100 mm,1.8μm)色谱柱,以水相(A,... 目的建立银花抗病毒口服液的UPLC-Q-TOF-MS指纹图谱,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测定6个化学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UPLC-Q-TOF-MS技术,正、负离子模式,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3.0 mm×100 mm,1.8μm)色谱柱,以水相(A,含0.1%甲酸)和有机相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进样量为1μL。建立12批银花抗病毒口服液的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通过一级、二级质谱及对照品比对鉴别共有峰的化学成分。结果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共鉴定了12批银花抗病毒口服液的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32个,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78,通过聚类分析将样品各分为4类、3类,与主成分分析一致,筛选出汉黄芩苷、千层纸素A苷、连翘酯苷I、异绿原酸B等8个成分是导致不同批次样品差异的标志性化合物。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稳定、重复性好、特征性强,可为银花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评价和临床应用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花抗病毒口服液 uplc-q-tof-ms 指纹图谱 成分鉴定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法分析陈皮中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晓媛 李焱鑫 +4 位作者 董浩 赵文红 白卫东 钱敏 毕思远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6-172,共7页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结合数据分析平台在线分析陈皮中71种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生物碱、香豆素和脂类等9类。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发现不同陈化年份陈皮中的化...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结合数据分析平台在线分析陈皮中71种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生物碱、香豆素和脂类等9类。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发现不同陈化年份陈皮中的化学成分具有明显差异,并筛选出17种特征性成分,随着陈化年份的延长,异甘草苷、山奈酚-3-O-β-D-槐糖苷、百蕊草素Ⅰ含量增加,脱水红花黄色素B、补骨脂查尔酮含量减少。此方法可用于区分陈化3,5,10,15,20年的陈皮。该研究了解了陈皮中化学组成并阐明了不同陈化年份陈皮间化学成分存在的差异,对合理开发陈皮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具有指导意义,为不同陈化年份陈皮的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化学成分 uplc-q-tof-ms 黄酮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MS法分析紫辛鼻鼽颗粒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 被引量:1
13
作者 康雨 胡军华 +4 位作者 章晨峰 肖伟 戴翠红 林夏 王振中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3-1102,共10页
目的 建立UPLC-Q-TOF-MS/MS法分析紫辛鼻鼽颗粒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方法 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1.8μm, 2.1 mm×100 mm);流动相0.2%甲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 mL/min;柱温30℃;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 目的 建立UPLC-Q-TOF-MS/MS法分析紫辛鼻鼽颗粒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方法 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1.8μm, 2.1 mm×100 mm);流动相0.2%甲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 mL/min;柱温30℃;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根据准分子离子、保留时间、二级碎片离子结合对照品信息及文献报道进行成分鉴定。结果 共鉴定出88种成分,其中28种经对照品比对确认。从大鼠血清中发现了30种成分,其中20种为原型成分,10种为代谢产物。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紫辛鼻鼽颗粒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控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辛鼻鼽颗粒 化学成分 入血成分 uplc-q-tof-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的龙牡清心合剂成分鉴定及其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雪军 姜之炎 +4 位作者 肖臻 陈秀峰 王淑敏 张奕星 蒲文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0-498,共9页
目的 采用UPLC-Q-TOF-MS技术鉴定龙牡清心合剂化学成分,探究其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Waters CORTECS?UPLC?T3色谱柱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样品进行质谱检测,以Peakview 1.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Natural Products HR-M... 目的 采用UPLC-Q-TOF-MS技术鉴定龙牡清心合剂化学成分,探究其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Waters CORTECS?UPLC?T3色谱柱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样品进行质谱检测,以Peakview 1.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Natural Products HR-MS/MS Spectral Library 1.0数据库匹配,结合文献报道进行成分鉴定,结合鉴定结果分析龙牡清心合剂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物质基础。结果 共鉴定出40种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11种、单萜苷类6种、三萜皂苷类4种、酚酸类3种、生物碱类6种等,主要来源于黄芪、白芍、黄芩、甘草、钩藤等。黄芩苷、黄芩素、芒柄花黄素、黄芪甲苷、钩藤碱可能是龙牡清心合剂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物质基础。结论 UPLC-Q-TOF-MS可快速对龙牡清心合剂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黄酮类、三萜皂苷类、生物碱类成分可能是龙牡清心合剂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物质基础,可为该方的物质基础研究、质量标准建立、拆方药理学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牡清心合剂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uplc-q-tof-ms 指纹图谱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名方泻黄散标准煎液化学成分的UPLC-Q-TOF-MS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婉 王思琦 +5 位作者 李家政 富雪丹 鞠建明 康安 姚卫峰 江海浪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9-581,共13页
目的采用UPLC-Q-TOF-MS技术解析经典名方泻黄散标准煎液的化学成分表征,同时进行化学成分分类,对代表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Acquity HSS T_(3)(2.1 mm×100 mm,1.8μm)色谱柱,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 目的采用UPLC-Q-TOF-MS技术解析经典名方泻黄散标准煎液的化学成分表征,同时进行化学成分分类,对代表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Acquity HSS T_(3)(2.1 mm×100 mm,1.8μm)色谱柱,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柱温40℃。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泻黄散的质谱数据。通过Masslynx 4.1软件与对照品比对、质谱数据分析以及参考相关文献对泻黄散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从泻黄散中共分析和鉴定出107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化合物45个,三萜类27个,单萜类11个,苯丙素类10个,色原酮6个,生物碱类5个以及其他类3个。结论研究结果为泻黄散的进一步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泻黄散标准煎液 uplc-q-tof-ms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技术和网络药理学人参黄精杏麦饮化学成分群的抗疲劳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秋容 许先梅 +5 位作者 许震 刘廷云 钱志刚 谷丽维 沈硕 杜茂波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097-1108,共12页
目的采用超高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与网络药理学探讨人参黄精杏麦饮抗疲劳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UPLC-Q-TOF-MS技术鉴定人参黄精杏麦饮化学成分,并利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 目的采用超高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与网络药理学探讨人参黄精杏麦饮抗疲劳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UPLC-Q-TOF-MS技术鉴定人参黄精杏麦饮化学成分,并利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化学成分相关靶点;利用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检索疲劳靶点,利用韦恩图绘制平台获取共有靶点,并将信息导入Cytoscope3.7.1软件和STRING在线分析平台,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构建药物-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最后,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通过UPLC-Q-TOF-MS分析鉴定出35个药物活性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对药物和疾病靶标集进行拓扑分析,获得14个关键成分和39个核心靶点;通过KEGG富集到癌症、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PI3K-Akt、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等信号通路。结论人参黄精杏麦饮的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靶标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免疫介导的炎症和感染以及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细胞功能发挥抗疲劳作用,初步阐明人参黄精杏麦饮抗疲劳的作用,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黄精杏麦饮 疲劳 uplc-q-tof-ms技术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的江西特产中药茶芎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鹏 黄敏 +5 位作者 张金莲 郑郁清 商杰 郭静英 刘明贵 徐葱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2,共11页
茶芎是江西省九江地区的特产中药材之一,其药效物质基础尚不明确,故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对茶芎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及鉴定。采用Titank C_(18)(100 mm×2.1 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 茶芎是江西省九江地区的特产中药材之一,其药效物质基础尚不明确,故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对茶芎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及鉴定。采用Titank C_(18)(100 mm×2.1 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进样量为3μL;选择电喷雾离子源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扫描分析,通过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对所得成分的主要色谱峰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从茶芎中共鉴定出72个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苯酞类成分33个,有机酸类成分32个,生物碱类成分5个,其他类成分2个。该研究建立的UPLC-Q-TOF-MS/MS方法可以快速准确且较全面地分析鉴定茶芎中的化学成分,可为其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芎 uplc-q-tof-ms/MS 苯酞类 有机酸类 生物碱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的黄芩清热除痹胶囊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娟娟 刘晓闯 +2 位作者 张艳艳 张明媚 刘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4-825,共12页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法,对黄芩清热除痹胶囊(HQC)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采用Water ACQUITY UPLC BEH C_(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法,对黄芩清热除痹胶囊(HQC)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采用Water ACQUITY UPLC BEH C_(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采集HQC的基峰色谱图。建立HQC的化学成分数据库,基于天然产物后处理筛查平台(UNIFI)进行靶向分析,结合化合物的精确分子量、二级碎片离子信息、对照品和文献数据等进行化学结构确认。从HQC中共鉴定出82个化合物,包括37个黄酮类、11个有机酸类、14个萜类、7个苷类、5个氨基酸类、8个其他类化合物;HQC主要以黄酮类成分为主。UPLC-Q-TOF-MS/MS结合UNIFI平台的分析方法可快速鉴定HQC的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清热除痹胶囊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UNIFI分析平台 化学成分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与电子舌分析不同产地多花酒黄精滋味特征
19
作者 陈光宇 王祥斌 +3 位作者 卜宇翀 瞿昊宇 谢梦洲 李亮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8期21-25,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多花酒黄精的滋味特征,为产地判别、分析方法改进提供依据。方法:以11个产地的多花酒黄精细粉为研究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多花酒黄精化学成分,采用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技术...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多花酒黄精的滋味特征,为产地判别、分析方法改进提供依据。方法:以11个产地的多花酒黄精细粉为研究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多花酒黄精化学成分,采用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技术分析多花酒黄精滋味雷达图,采用主成分(PCA)、Loadings方法分析电子舌信号响应结果,构建产地判别模型。结果:UPLC-Q-TOF-MS法结果共鉴别出68个化学成分,其中28个差异性成分可用于10个产地的区分。电子舌结果表明,主成分判别分析能较好地区分不同产地多花酒黄精,多花酒黄精在滋味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苦味、甜味、咸味、鲜味等。结论:不同产地多花酒黄精的滋味特征存在差异,可作为产地判别依据。电子舌技术可为多花酒黄精分析及质量标准提供简单、快速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酒黄精 超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 电子舌 滋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的“略麻1号”茎秆与块茎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炳佳 贺文文 +3 位作者 白吉庆 王小平 李军茂 李晓东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5期788-798,共11页
目的:对“略麻1号”茎秆与块茎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MS),Xbridge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 目的:对“略麻1号”茎秆与块茎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MS),Xbridge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扫描方式采用正、负离子Full-ddMS2模式下采集数据;结合对照品、相关文献及质谱裂解规律对样品中成分的二级质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从“略麻1号”茎秆中共鉴定出153个化合物,包括酚类20个、有机酸类46个、黄酮类11个、氨基酸类12个、生物碱类14个、其他类50个;从“略麻1号”块茎中共鉴定出126个化合物,包括酚类21个、有机酸类36个、氨基酸类13个、生物碱类11个、其他类45个。结论:“略麻1号”茎秆和块茎在物质基础上差异较大,在开发应用中应予以区别,茎秆具有较高的开发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 天麻茎秆 化学成分 质谱裂解规律 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