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分析
1
作者 韩玉杰 《实用医技杂志》 2025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传统开胸手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4年1月郑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接诊的9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胸手术,试... 目的对比分析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传统开胸手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4年1月郑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接诊的9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胸手术,试验组予以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对比2组手术总用时等围术期情况、术后不同时点疼痛感[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手术前后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手术总用时、切口长度、留置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更短(t=-2.938、-18.202、-3.610、-8.208,P=0.004、<0.001、0.001、<0.001),术中出血总量更低(t=-3.460,P=0.001);2组淋巴结清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36 h、术后48 h,试验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t=-4.492、-3.497、-3.623、-4.937、-5.689,P<0.001、0.001、0.001、<0.001、<0.001);试验组术后IL-6、IL-2R、CRP均比对照组低(t=-9.198,-8.248,-6.743,P均<0.001);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2.2%)相比,试验组(6.7%)更低(χ^(2)=4.406,P=0.036)。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创面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患者痛感轻等优点,且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对机体炎症指标的影响更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亦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 开胸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严琳 赵倩 +2 位作者 曹彬 章静娴 聂云飞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71-174,共4页
目的观察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VATS)肺癌根治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胸苷激酶1(TK1)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245例NSCLC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n=115)和观察组(单操作孔VAT... 目的观察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VATS)肺癌根治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胸苷激酶1(TK1)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245例NSCLC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n=115)和观察组(单操作孔VATS肺癌根治术,n=130),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视觉模拟(VAS)评分、肺功能、炎性因子、肿瘤标志物、VEGFR2、TK1水平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炎性因子、肿瘤标志物和VEGFR2、TK1水平低于对照组,肺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操作孔VATS肺癌根治术治疗NSCLC出血量少、疼痛轻,可改善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肿瘤标志物和VEGFR2、TK1水平,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单操作孔 电视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胸苷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术后康复方案对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康复的影响
3
作者 张璐 马乐学 +1 位作者 王瀚冰 赵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2期2388-2392,共5页
目的观察加速术后康复(ERAS)方案对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接受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单组40... 目的观察加速术后康复(ERAS)方案对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接受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单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干预,观察组给予ERAS方案干预。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并发症情况及手术前后机体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前列腺素2(PGE2)、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77±1.21)h、(19.85±4.74)h、(3.97±1.21)d、(6.78±2.07)d,均短于对照组[(6.85±1.41)h、(24.42±5.85)h、(4.58±1.44)d、(8.25±2.1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4、5 d的VAS评分分别为(3.01±0.59)、(2.35±0.43)、(2.26±0.41)、(1.87±0.36)、(1.65±0.32)分,均低于对照组[(4.15±0.74)、(3.54±0.55)、(2.98±0.49)、(2.49±0.42)、(2.07±0.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72 h,两组皮质醇、PGE2、CRP、IL-6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术后24 h的皮质醇、PGE2、CRP、IL-6水平分别为(87.25±18.56)ng/mL、(161.25±25.71)pg/mL、(19.78±4.02)mg/L、(40.17±5.23)pg/mL,术后72 h的皮质醇、PGE2、CRP、IL-6水平分别为(66.52±10.49)ng/mL、(121.28±18.53)pg/mL、(9.08±2.04)mg/L、(18.23±3.76)pg/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5.00%vs.15.00%)、非肺部并发症发生率(2.5%vs.10.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累计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方案用于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减轻机体应激反应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术后康复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康复 并发症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切口手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呼吸功能训练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张法旺 李森 +1 位作者 于新辉 舒健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778-78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切口手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指导下的呼吸功能训练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4组,每... 目的探讨不同切口手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指导下的呼吸功能训练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A组接受单孔胸腔镜手术,术前ERAS宣教,呼吸训练器和常规呼吸功能训练;B组接受腋下肌肉非损伤性小切口手术,术前ERAS宣教,呼吸训练器和常规呼吸功能训练;C组接受腋下肌肉非损伤性小切口手术,术前常规宣教和常规呼吸功能训练;D组接受单孔胸腔镜手术,术前常规宣教和常规呼吸功能训练。比较4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与其他3组相比,A组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下床时间更早,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P<0.05);与B组、C组相比,A组患者术后疼痛显著减轻(P<0.05)。与C组相比,B组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下床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缩短(P<0.05)。手术切口相同组间的术后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孔胸腔镜肺癌手术联合ERAS理念指导下的呼吸功能训练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加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加速康复外科 单孔胸腔镜 非损伤性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与传统开胸二尖瓣置换术的效果比较
5
作者 张辉 赵寅生 张学栋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47-250,255,共5页
目的:比较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与传统开胸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二尖瓣病变患者97例,按手术方式分为胸腔镜组51例与开胸组46例,比较2组术中创伤及术后恢复情况、围术期甲状旁腺素(PTH)、心肌肌钙蛋白T... 目的:比较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与传统开胸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二尖瓣病变患者97例,按手术方式分为胸腔镜组51例与开胸组46例,比较2组术中创伤及术后恢复情况、围术期甲状旁腺素(PTH)、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长、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于开胸组,使用悬浮红细胞及血浆、切口范围小于开胸组(P<0.05);腔镜组使用呼吸机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胸组,引流量、术后第1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开胸组(P<0.05),2组术后心脏结构与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腔镜组体外循环停机即刻PTH、cTnT高于开胸组,2组术后24、48 h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80%低于开胸组28.26%,(P<0.05)。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安全性与实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操作孔 胸腔镜手术 开胸手术 二尖瓣置换术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操作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在急性阑尾炎伴胆囊结石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张玉河 杨列清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2期108-111,共4页
目的 分析急性阑尾炎伴胆囊结石疾病中应用单孔微创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非随机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滕州市中医医院(滕州市工人医院)外一科收治的50例急性阑尾炎伴胆囊结石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单孔操作组... 目的 分析急性阑尾炎伴胆囊结石疾病中应用单孔微创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非随机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滕州市中医医院(滕州市工人医院)外一科收治的50例急性阑尾炎伴胆囊结石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单孔操作组(25例)与三孔操作组(25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住院情况、疼痛评分、实验室指标、手术安全性。结果 单孔操作组的手术时间较三孔操作组更长,住院情况和疼痛评分均优于三孔操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和各实验室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孔操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三孔操作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5,P<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伴胆囊结石疾病诊断中应用不同微创手术方法效果差异较大,其中单孔方式操作更加复杂,但患者预后效果好,疼痛感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胆囊结石 微创手术 单孔操作 三孔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技术在胸腔镜下单孔肺联合亚段精准切除术中的应用
7
作者 胡绍武 刘俊 +2 位作者 熊薇 龚军 曾庆武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8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究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技术在胸腔镜下单孔肺联合亚段精准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肺小结节患... 目的探究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技术在胸腔镜下单孔肺联合亚段精准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肺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3D-CTBA技术结合胸腔镜下单孔肺联合亚段精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胸管拔除时间、术中出血量、肺叶切除率、中转开胸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胸管拔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叶切除率、中转开胸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TBA技术应用于胸腔镜下单孔肺联合亚段精准切除术中可有效缩短肺小结节患者手术、术后住院、胸管拔除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肺叶切除率及中转开胸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技术 胸腔镜下单孔肺联合亚段精准切除术 肺小结节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术后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节护理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患者中的效果
8
作者 马林林 宁文霞 于平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0期121-123,共3页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拟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拟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恢复指标、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拔管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护理前,两组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物质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物质生活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可促进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患者尽快恢复,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 细节护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疼痛程度、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9
作者 朱宁举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2期81-84,共4页
目的分析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疼痛程度、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法,选取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 目的分析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疼痛程度、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法,选取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孔组和单孔组,各40例。三孔组采用三孔VATS治疗,单孔组采用单操作孔VATS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氧化应激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孔组手术时间长于三孔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三孔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住院天数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术后3 d及术后7 d,单孔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5.12±1.13)分、(3.75±0.52)分、(2.64±0.20)分,均低于三孔组的(7.60±1.47)分、(5.82±0.65)分、(4.05±0.3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单孔组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均低于三孔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单孔组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均低于三孔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高于三孔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操作孔VATS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疼痛疼度,改善创伤性应激反应,且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 疼痛程度 氧化应激反应
原文传递
单孔胸腔镜与三孔胸腔镜进行肺叶切除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宇 郑红葵 +4 位作者 钱琳 叶中瑞 陈保富 林江 张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5期40-43,共4页
目的 探讨单孔全胸腔镜及三孔胸腔镜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意义,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单孔胸腔镜及三孔胸腔镜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80例,所有手术操作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比... 目的 探讨单孔全胸腔镜及三孔胸腔镜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意义,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单孔胸腔镜及三孔胸腔镜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80例,所有手术操作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费用、淋巴结清扫、切口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单孔组中2例中转小切口辅助下完成手术,其余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单孔组的手术时间较三孔组有延长,但其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淋巴结清扫及住院费用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单孔组术后疼痛、对切口的满意度优于三孔组(P〈0.05)。结论单孔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肿瘤临床恢复和手术安全性等同于三孔法手术,但在微创性、患者的疼痛、康复优于三孔法手术,患者对单孔胸腔手术的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 肺叶切除 肺癌 三孔胸腔镜 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手术联合ERAS理念指导下的呼吸功能锻炼在肺癌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79
11
作者 施庆彤 刁亚利 钱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67-672,共6页
背景和目的肺癌是当前国内和国外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前列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为肺癌治疗的主要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的呼吸功能锻炼联合单孔胸腔镜手术对肺癌患者术后肺... 背景和目的肺癌是当前国内和国外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前列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为肺癌治疗的主要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的呼吸功能锻炼联合单孔胸腔镜手术对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术后疼痛、下床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和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胸腔镜肺癌手术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0例。A组患者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术前进行ERAS理念宣教和呼吸功能锻炼;B组采用常规3孔胸腔镜手术,术前进行ERAS理念宣教和呼吸功能锻炼;C组采用常规3孔胸腔镜手术,进行常规入院宣教和护理指导,常规的呼吸功能锻炼,无术前ER AS理念宣教;D组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进行常规入院宣教和护理指导以及常规的呼吸功能锻炼,无术前ER AS理念宣教。记录四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数量、术后疼痛、下次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A组分别与B组、C组、D组三组比较,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下床时间、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B组、C组两组比较,术后疼痛明显减轻;B组与C组比较,B组肺部并发症显著降低,下床时间、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在A组和D组比较以及B组和C组比较中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单孔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ERAS理念指导可有效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后疼痛,缩短下床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快速康复外科 单孔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和三孔胸腔镜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7
12
作者 靳智勇 郭占林 康世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9期120-123,128,共5页
目的分析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行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相关事件指标及对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 目的分析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行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相关事件指标及对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观察组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疼痛、血清检测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血量、引流量明显减少,切口长度、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 <0.01);观察组术后第1、3、5天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含量均少于对照组(P <0.05),术后IgA、IgG、IgM水平及CD3+、CD4+、CD4+/CD8+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比较,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具有微创、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并能彻底清除淋巴结,对患者术后机体的应激、免疫状态的刺激均较轻,是治疗肺癌的有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 三孔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VAS评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陆小河 章焱周 +2 位作者 吕剑剑 陈业庭 葛孝忠 《安徽医学》 2016年第8期976-978,共3页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89例施行VATS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取"单操作孔法"49例,采取"三孔法"40例,对...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89例施行VATS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取"单操作孔法"49例,采取"三孔法"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程度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24.4±5.9)m L vs(40.62±8.7)m L]和术后疼痛评分[(3.4±1.1)分vs(6.7±0.9)分]上,单操作孔组均低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操作孔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操作简单、效果确切的手术方式,较"三孔法"可进一步减少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操作孔 电视胸腔镜 自发性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与三孔腔镜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治疗肺癌的比较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盛超 张国俊 +3 位作者 贾明选 褚佳巍 刘书文 程瑞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1245-1249,共5页
目的:探讨半俯卧位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序贯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0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入路方式分为两组,各53例。单孔组:半俯卧位;三孔组:平... 目的:探讨半俯卧位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序贯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0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入路方式分为两组,各53例。单孔组:半俯卧位;三孔组:平卧位;两组均采用腔镜下肺叶切除序贯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手术。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站数、清扫淋巴结数目、带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第1天、第3天和术后3个月的疼痛指数。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站数和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孔组切口长度[(3.91±0.35)cm]显著短于三孔组[(6.50±0.84)cm](P<0.05);单孔组术后卧床时间[(5.88±1.55)天]、术后带管时间[(3.68±1.27)天]均显著短于三孔组[(7.27±3.11)天、(5.17±2.27)天](P<0.05);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单孔组(5.32±1.01)显著低于三孔组(6.08±1.07)(P<0.05)。结论:半俯卧位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序贯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治疗肺癌中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非小细胞肺癌 纵隔淋巴结清扫 单孔 三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气管插管自主呼吸全身麻醉行肺大泡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小青 周一凡 +3 位作者 黄爱兰 马利 于美钢 唐学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597-1601,共5页
目的:比较非气管插管与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保留自主呼吸... 目的:比较非气管插管与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保留自主呼吸面罩吸氧下行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麻。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毕清醒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VAS评分和总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术中全麻药(丙泊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用量及住院费用明显减少,手术开始后30 min及手术结束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非气管插管自主呼吸全麻辅助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行肺大泡切除术可提高患者舒适度,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减少全麻药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气管插管全麻 自主呼吸 肺大泡切除 单孔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方式对纵隔肿瘤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聪 徐志峰 +1 位作者 蔡绍环 林建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4期503-505,共3页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方式对纵隔肿瘤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该院40例纵隔肿瘤患者采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22例患者作为试验组,使用常规三孔式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方式对纵隔肿瘤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该院40例纵隔肿瘤患者采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22例患者作为试验组,使用常规三孔式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进行比较,并分析术后并发症、恢复效果、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前者医疗费用稍高于后者(P>0.05);2组患者肺炎、液气胸、肺不张、上肢运动障碍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远远低于对照组的27.78%(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0.00%,稍低于对照组的5.56%(P>0.05)。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方式治疗纵隔肿瘤患者可减少手术创伤、促进快速恢复,还可减少并发症和复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 三孔式手术 纵隔肿瘤 近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自主呼吸喉罩麻醉用于单孔电视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17
作者 赵伟军 周成伟 +2 位作者 朱勇刚 朱斌斌 赵晓东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20期2208-2210,2214,共4页
目的 探讨保留自主呼吸喉罩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将60例因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气胸患者保留自主呼吸喉罩麻醉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NIVATS)28例和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单孔电视胸腔镜(OVL)手术32例,比较两组... 目的 探讨保留自主呼吸喉罩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将60例因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气胸患者保留自主呼吸喉罩麻醉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NIVATS)28例和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单孔电视胸腔镜(OVL)手术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准备时间、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中平均血氧饱和度(SpO2)、复苏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咽喉不适情况.结果 NIVATS组麻醉准备时间(16.3±5.2)min、复苏时间(12.3±4.5)min、住院时间(2.5±1.0)d、住院费用(2.13±0.21)万元、咽喉不适(3.6%)低于OVL组[(33.2±6.3)min、(31.2±8.6)min、(3.5±1.2)d、(2.56±0.32)万元、2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IVATS单孔肺大泡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自主呼吸麻醉 自发性气胸 肺大泡 单孔胸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志远 窦学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年第10期1159-1160,共2页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29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自发性气胸患者围术期的相关指标,并评估预后。结果 29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顺利完成肺大疱切除术,...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29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自发性气胸患者围术期的相关指标,并评估预后。结果 29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顺利完成肺大疱切除术,术中均未出现中转开胸或者增加操作孔。手术时间为30~105分钟,平均52.5分钟;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总引流量为120~300ml,平均202.8ml;术后3~7天拔管,平均4.5天;术后住院4~9天,平均6天。29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疼痛耐受性好,均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访5~40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疼痛耐受性好,疗效良好,可减少手术创伤,更符合微创的理念,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操作孔 胸腔镜 自发性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胸腔镜在肺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超 魏益平 +3 位作者 喻东亮 张文雄 徐建军 彭金华 《江西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849-851,共3页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VATS)在肺部手术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6月共56例肺局部切除行胸腔镜手术患者,其中31例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治疗,同期25例行双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治疗。比较2组手术术中出血量、操作...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VATS)在肺部手术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6月共56例肺局部切除行胸腔镜手术患者,其中31例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治疗,同期25例行双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治疗。比较2组手术术中出血量、操作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胸腔引流量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单操作孔组和双操作孔组之间手术术中出血量、操作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疼痛程度评分单操作孔组(0.8±0.5)较双操作孔组(1.2±0.6)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肺局部切除术可行,可靠,与传统的双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相比,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操作孔 电视胸腔镜 肺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联合Hook-wire针定位技术在外周型肺GGO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忠信 张丁乾 +3 位作者 董彦军 张国瑜 郑先杰 张双林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6期419-423,共5页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行单孔胸腔镜手术联合Hook-wire针术前定位技术治疗外周型肺磨玻璃样结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外周型肺磨玻璃样结节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行单孔胸腔镜手术联合Hook-wire针术前定位技术治疗外周型肺磨玻璃样结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外周型肺磨玻璃样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完成Hook-wire术前穿刺定位,转至手术室后在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行单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依据术中冰冻切片病理结果进一步决定手术方案。[结果]所有患者Hook-wire术前穿刺定位成功、手术顺利,无中转气管插管全麻或开胸。其中35例行肺楔形切除术,25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肺癌根治术)。平均麻醉时间(19.27±2.20)min,平均麻醉苏醒时间(11.2±4.08)min,平均手术时间为(63.67±36.44)min,平均术中血气分析PaCO2(44.3±3.65)mmHg,平均术后12 h血气分析PaCO2(41.83±4.54)mmHg,平均术中出血量为(82.5±55.70)mL,平均术后胸管留置时间为(6.5±3.23)d,平均胸管引流总量为(940±674.64)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8.65±3.28)d;围术期未见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常规病理结果与术中冰冻结果完全相符。[结论]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行单孔胸腔镜手术联合Hook-wire针术前定位技术治疗外周型肺磨玻璃样结节,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康复时间,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同时也实现了对病灶的精准定位,在临床上符合“整体微创”的理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气管插管 单孔胸腔镜 肺部GGO 整体微创 快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