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O微乳液体系稳定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潘庆谊 陆晴 +2 位作者 程知萱 张剑平 董晓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4-286,共3页
The stabilizing conditions of W/O microemulsion of Tx 6~C 4H 9OH/c C 6H 12 /H 2O system were studied by visual observation and electrical conductance.The result shows that when the weight ratio of Tx 6 and C 4H 9OH i... The stabilizing conditions of W/O microemulsion of Tx 6~C 4H 9OH/c C 6H 12 /H 2O system were studied by visual observation and electrical conductance.The result shows that when the weight ratio of Tx 6 and C 4H 9OH is 4∶1,the W/O microemulsion sytem has stabilizing and extensive regions,and the system is insensitive to the values of pH at room temperature.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HLB,the suitable value of HLB for Tx 6 and C 4H 9OH to compose microemulsion is greater than 9,less than or equal to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区域 稳定性 w/o微乳液 丁醇 溶水量 Tx-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镝铁氧体磁流体的W/O微乳液法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丁林 沈骎 +3 位作者 胡先罗 张洁 赵泓 朱传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76,共6页
该文首次报道了用W /O微乳液法制备不同镝 (Dy3 +)含量的水基镝铁氧体磁流体 ,得到制备镝铁氧体磁流体的合适条件 ,所得磁流体的磁性强且稳定性好。根据Langevin函数 ,证实了制备的磁流体在 1 67K以上具有超顺磁性 ,其闭锁温度在 1 0 7... 该文首次报道了用W /O微乳液法制备不同镝 (Dy3 +)含量的水基镝铁氧体磁流体 ,得到制备镝铁氧体磁流体的合适条件 ,所得磁流体的磁性强且稳定性好。根据Langevin函数 ,证实了制备的磁流体在 1 67K以上具有超顺磁性 ,其闭锁温度在 1 0 7~ 1 67K之间。IR谱表明磁粒子是被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 (表面活性剂 )所包裹的稀土镝铁氧体 ;从XRD谱证实其为含有稀土镝的四氧化三铁晶体 ;TEM照片显示其形貌为被表面活性剂包裹的立方体 ,粒子的平均粒径为 1 8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镝铁氧体流体 w/o微乳液 超磁性 水基磁流体 制备 闭锁温度 胶体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微乳液法制备表面修饰纳米氟化镧润滑油添加剂 被引量:9
3
作者 周晓龙 张志刚 +1 位作者 余国贤 金亚清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7-40,共4页
采用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T152/S-80复合表面活性剂(w(Span80):w(Tween20)=2:3(质量比))/异丁醇/500SN基础油/氟化铵水溶液W/O微乳液体系构建微反应器,通过原位表面修饰制备了含纳米LaR粒子的液体润滑油添加剂,同时,采... 采用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T152/S-80复合表面活性剂(w(Span80):w(Tween20)=2:3(质量比))/异丁醇/500SN基础油/氟化铵水溶液W/O微乳液体系构建微反应器,通过原位表面修饰制备了含纳米LaR粒子的液体润滑油添加剂,同时,采用洗涤法制备了干粉纳米LaF3.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镜(TEM)分析了纳米LaF3粒子的结构和形貌。分别将液体添加剂和干粉加入基础油中,采用离心沉降法考察了不同后续分离方法得到的纳米粒子在基础油中的分散稳定性,用四球机考察了它们的摩擦学性能,最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磨斑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微反应器制备的颗粒状纳米LaF3平均粒径在10—15nm之间;纳米粒子在基础油中的分散稳定性对其摩擦学性能影响很大,液体添加剂巾的纳米粒子在基础油中的分散稳定性和摩擦学性能大大高于下粉粒子;液体添加剂中的表面活性剂不仅有利于纳米粒子在基础油中的稳定分散而且有减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微乳液 氟化镧 纳米粒子 分散稳定性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W/O微乳液制备具有规则介孔结构的单分散球形纳米SiO_2 被引量:10
4
作者 薛伟 张敬畅 +1 位作者 王延吉 赵新强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43,共7页
用氨水、环己烷、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和正构醇制备了稳定的W/O微乳液.在该微乳液中,使正硅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备得到了纳米级SiO2.SiO2粒径为60~90 nm,并且为单分散的球形颗粒;其粒径随微乳液中H2O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比的增加而... 用氨水、环己烷、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和正构醇制备了稳定的W/O微乳液.在该微乳液中,使正硅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备得到了纳米级SiO2.SiO2粒径为60~90 nm,并且为单分散的球形颗粒;其粒径随微乳液中H2O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比的增加而增加.考察了影响SiO2孔径分布的因素,当W/O微乳液中H2O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5以及采用正辛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时,可以制得孔分布较窄且主要位于介孔范围的纳米S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微乳液 纳米SIo2 单分散 介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铝钎剂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韵慧 肖莉 +4 位作者 尹淑梅 李之唐 李宁 许建辰 张则甡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5-88,共4页
研究了使用微乳液法制备铝及铝合金共晶钎剂的纳米团簇微粒 .该方法操作方便 ,可人为控制粒径 ,而且体系热力学、动力学的特性稳定 .采用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级的铝及铝合金共晶钎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应用W /O微乳液法研究制备了... 研究了使用微乳液法制备铝及铝合金共晶钎剂的纳米团簇微粒 .该方法操作方便 ,可人为控制粒径 ,而且体系热力学、动力学的特性稳定 .采用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级的铝及铝合金共晶钎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应用W /O微乳液法研究制备了在不同结晶条件下的KF AlF3 共晶产物 .应用差热分析法 (DTA)测定了不同结晶条件下一系列产物的熔点及特性 ,应用X 射线衍射仪 (XRD)确定了在各种条件下的产物组成 .实验结果表明 ,在反应过程中 ,温度控制在特定条件下有利于得到主结构为KAlF4 K3 AlF6的铝钎剂共晶材料 .应用微乳液法制备出的KAlF4 K3 AlF6共晶纳米微粒 ,X 衍射图谱证明其主相为KAlF4,次相为K3 AlF6.差热分析证明纳米晶的熔点为 5 6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微乳液 纳米铝钎剂 共晶结构 纳米 差热分析法 X射线衍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纳米BaSO_4的W/O微乳液体系组成及稳定性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敏 王玉军 朱慎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450-1454,共5页
以TritonX 10 0 正己醇 环己烷 水制成W O微乳反胶团体系 ,通过测定体系的电导率和观察液晶相的出现确定相点绘制了各体系的拟三元相图 ,研究了温度、盐浓度和油相组分对W O微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实验发现助表面活性剂与表面活性... 以TritonX 10 0 正己醇 环己烷 水制成W O微乳反胶团体系 ,通过测定体系的电导率和观察液晶相的出现确定相点绘制了各体系的拟三元相图 ,研究了温度、盐浓度和油相组分对W O微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实验发现助表面活性剂与表面活性剂的配比对微乳液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 ,W O微乳液稳定区域减小 ,可通过升高温度对微乳液进行破乳 ;与以纯环己烷为油相的体系相比 ,油相中含有少量正己烷的体系具有更优异的性质 .所得结果为利用该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微乳液 反胶团 拟三元相图 纳米硫酸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微乳液法制备铂纳米粒子 被引量:10
7
作者 章莉娟 古国榜 邵庆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13,共5页
采用TritonX_10 0 /正戊醇 (质量比 1:1) /环己烷 /水W /O微乳液体系 ,成功制备了粒径为 10nm左右的Pt纳米粒子 .文中详细研究了影响Pt纳米粒子大小的各种因素 ,如表面活性剂种类、水和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x0 、表面活性剂浓度、氯铂酸... 采用TritonX_10 0 /正戊醇 (质量比 1:1) /环己烷 /水W /O微乳液体系 ,成功制备了粒径为 10nm左右的Pt纳米粒子 .文中详细研究了影响Pt纳米粒子大小的各种因素 ,如表面活性剂种类、水和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x0 、表面活性剂浓度、氯铂酸浓度、还原剂浓度以及 pH值等 .实验结果显示 ,Pt纳米粒子粒度随x0 、氯铂酸浓度增大而增大 ,而表面活性剂浓度 (大于临界胶团浓度cmc时 )、还原剂浓度 (过量很多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微乳液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微乳液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浩 王少洪 +5 位作者 侯朝霞 胡小丹 陆浩然 薛召露 牛厂磊 王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5-78,共4页
W/O微乳液制备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具有颗粒细小、团聚度低、分散性好、表面活性高等优点。综述了W/O微乳液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原理;重点论述了影响粉体粒径和形貌的水油比、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类型、前驱物浓度、反应温度等因... W/O微乳液制备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具有颗粒细小、团聚度低、分散性好、表面活性高等优点。综述了W/O微乳液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原理;重点论述了影响粉体粒径和形貌的水油比、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类型、前驱物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并初步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w/o微乳液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束、W/O微乳液的特性及其萃取机理 被引量:3
9
作者 龚福忠 刘力恒 马培华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19-122,共4页
概述了反胶束、W/O微乳液的定义和特性;介绍了反胶束、W/O微乳液萃取金属离子的三种机理.
关键词 反胶束 w/o微乳液 萃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导率法研究W/O微乳液中Pd纳米微粒的化学破乳负载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永华 叶红齐 钟宏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63-1166,共4页
利用水-Tween-80-Span-80-环己烷微乳液合成了粒径为5~10nm、高度分散的Pd纳米微粒.结果表明,随着破乳剂用量的增大,含Pd微乳液与破乳剂的混合体系依次呈现微乳液、分层、胶体或微乳液体系.破乳剂的亲水性与分子结构是影响破乳行为的... 利用水-Tween-80-Span-80-环己烷微乳液合成了粒径为5~10nm、高度分散的Pd纳米微粒.结果表明,随着破乳剂用量的增大,含Pd微乳液与破乳剂的混合体系依次呈现微乳液、分层、胶体或微乳液体系.破乳剂的亲水性与分子结构是影响破乳行为的主要参数.利用混合物体系分层与再均相的临界区域,在微乳液浸渍α-Al2O3载体的同时,使其中的Pd纳米微粒破乳沉积,实现了Pd在载体表面的均匀负载.TEM及XPS分析表明,Pd的微粒粒径为10~20nm,以单质形态结合于载体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微乳液 电导率 化学破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10/n-C_4H_9OH/c-C_6H_(12)/H_2O体系W/O微乳液稳定条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长龙 杨志宏 聂基兰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8-91,共4页
对OP-10 /n-C4H9OH/c-C6H12 /H2O体系W/O微乳液的相组成和性质进行研究,并分析了液晶相出现的原因。结果表明,当OP-10 /n-C4H9OH质量比为 32时,具有较宽范围的W/O微乳相区域,且该微乳液体系对整个pH变化不敏感,在 10℃-32℃范围内,温... 对OP-10 /n-C4H9OH/c-C6H12 /H2O体系W/O微乳液的相组成和性质进行研究,并分析了液晶相出现的原因。结果表明,当OP-10 /n-C4H9OH质量比为 32时,具有较宽范围的W/O微乳相区域,且该微乳液体系对整个pH变化不敏感,在 10℃-32℃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微乳液稳定区无太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微乳液 相区域 oP—10 n—C4H9oH c—C6H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微乳液中纳米Pd微粒的化学破乳沉积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永华 叶红齐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7-491,共5页
利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MarlipalO13/50、水、环己烷组成的W/O微乳液体系合成纳米Pd微粒,考察了化学破乳剂作用下纳米Pd微粒的沉积过程.结果表明,不同化学破乳剂使纳米Pd微粒沉积的速率顺序为1,4-二噁烷>四氢呋喃>... 利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MarlipalO13/50、水、环己烷组成的W/O微乳液体系合成纳米Pd微粒,考察了化学破乳剂作用下纳米Pd微粒的沉积过程.结果表明,不同化学破乳剂使纳米Pd微粒沉积的速率顺序为1,4-二噁烷>四氢呋喃>甲醇>乙醇>正丁醇.研究了化学破乳剂对微乳液界面张力与两亲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微乳液结构的破坏是界面张力增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两亲性降低而向Lifschitz线逐渐靠近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微乳液 纳米 沉积 化学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微乳液在纳米粒子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成海 周立亚 龚福忠 《广西化工》 CAS 2000年第3期16-19,共4页
综述在微乳液中生成纳米粒子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以及在微乳液中 ,催化剂、半导体、超导体、发光材料、磁性材料等纳米粒子及照相微乳剂的合成 ,参考文献 1 5篇。
关键词 纳米粒子 制备 w/o微乳液 催化剂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B~n-C_4H_9OH/c-C_6H_(12)/H_2O体系W/O微乳液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长英 王长龙 聂基兰 《江西科学》 2004年第2期84-86,90,共4页
对CTAB~n_C4H9OH/c_C6H12/H2O体系微乳液的相组成和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CTAB与n_C4H9OH质量比为2∶3时,具有较宽范围的W/O微乳液相区域,且该微乳液体系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当pH≥2时,有较强的pH值稳定性,并探讨了液晶相出现的... 对CTAB~n_C4H9OH/c_C6H12/H2O体系微乳液的相组成和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CTAB与n_C4H9OH质量比为2∶3时,具有较宽范围的W/O微乳液相区域,且该微乳液体系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当pH≥2时,有较强的pH值稳定性,并探讨了液晶相出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微乳液 相区域 CTAB n-C4H9oH c-C6H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10~n-C_6H_(13)OH/c-C_6H_(12)/H_2O体系W/O微乳液稳定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长龙 杨志宏 聂基兰 《江西化工》 2003年第4期98-101,共4页
对OP - 10~n -C6H1 3 0H/c -C6H1 2 /H2 0体系W/O微乳液的相组成和性质进行研究 ,并分析液晶相出现的原因 .结果表明 ,当OP - 10与正己醇质量比为 2 :1时 ,具有较宽范围的W/O微乳液相区域 ,且该微乳液体系对整个PH值变化不敏感 。
关键词 w/o微乳液 相区域 晶相 正己醇 PH值 纳米粒子 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环己烷 硝酸 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10/n—C_5H_(11)OH/c—C_6H_(12)/H_2O体系W/O微乳液稳定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长英 杨志宏 +1 位作者 聂基兰 王长龙 《江西化工》 2004年第3期108-112,共5页
对OP-10/n-C_5H_(11)OH/c-C_6H_(12)/H_2O体系W/0微乳液的相组成和性质进行研究 ,并分析了液晶相出现的原因 ,结果表明 ,当OP-10/n-C_5H_(11)OH质量比为4:1时,具有较宽范围的W/0微乳相区域 ,且该微乳液体系对整个pH变化不敏感 ,在 1 0℃... 对OP-10/n-C_5H_(11)OH/c-C_6H_(12)/H_2O体系W/0微乳液的相组成和性质进行研究 ,并分析了液晶相出现的原因 ,结果表明 ,当OP-10/n-C_5H_(11)OH质量比为4:1时,具有较宽范围的W/0微乳相区域 ,且该微乳液体系对整个pH变化不敏感 ,在 1 0℃ -3 2℃范围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10/n-C5H11oH/c-C6H12/H2o体系 w/o微乳液 相组成 纳米技术 相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对二-(2-乙基己基)膦酸铵皂W/O微乳液极限溶水量和电导率的影响
17
作者 刘敏娜 王桂清 +1 位作者 徐英 陈炳炎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64-68,共5页
测量了五种浓度的九种盐的水溶液在二-(2-乙基己基膦酸)铵皂(P204·NH_4)/正庚烷/水W/O微乳液中的极限增溶量(φ_m).结果表明,同种盐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在该微乳液中的φ_m的差别,可以由内聚能(R—比)理论得到合理的解释.相同浓度的... 测量了五种浓度的九种盐的水溶液在二-(2-乙基己基膦酸)铵皂(P204·NH_4)/正庚烷/水W/O微乳液中的极限增溶量(φ_m).结果表明,同种盐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在该微乳液中的φ_m的差别,可以由内聚能(R—比)理论得到合理的解释.相同浓度的不同种类的盐水溶液的φ_m的差别,用R—比理论无法解释.实验发现了φ_m随盐的阴、阳离子的电荷-半径之比(z/r)、极化率、水合能(Ey)的增大而减小,同时测量了该体系的电导率(k)随盐水的增溶量(φ)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微乳液 二—(2-乙基己基膦酸) 溶水量 内素能理论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W/O微乳液制备超细包覆型金属催化剂Pd/SiO2及其催化苯酚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苯酯
18
作者 薛伟 王延吉 赵新强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992-994,共3页
以W/O微乳液为纳米反应器,制备了SiO2包覆金属Pd超细催化剂,利用XRD、TEM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球形SiO2的粒径在100nm左右,Pd粒径介于10~34nm之间.考察了水合肼加入量、氨水用量以及Pd负载量对Pd粒径的影响.将该催化剂用于苯酚氧... 以W/O微乳液为纳米反应器,制备了SiO2包覆金属Pd超细催化剂,利用XRD、TEM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球形SiO2的粒径在100nm左右,Pd粒径介于10~34nm之间.考察了水合肼加入量、氨水用量以及Pd负载量对Pd粒径的影响.将该催化剂用于苯酚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苯酯的反应,在80℃、3.9 MPa条件下反应4 h,0.6%Pd/SiO2上碳酸二苯酯的产率为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包覆型催化剂 w/o微乳液 碳酸二苯酯 氧化羰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微乳液制备纳米粒子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秦承宽 《河北化工》 2009年第12期2-4,68,共4页
介绍了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微观结构模型和形成理论;介绍了W/O型微乳液在制备纳米粒子方面的应用,并对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粒子的方法、原理、影响因素以及纳米粒子的表征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
关键词 w/o微乳液 纳米粒子 原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微乳液体系中SA和MS清除·O_2^-的研究
20
作者 黄娟 马建华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284-288,共5页
以水溶液体系作为对照,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W/O型微乳液体系中水杨酸(SA)和水杨酸甲酯(MS)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性能.结果发现,在水浴时间为20 min、pH值为8.20和邻苯三酚加入量适宜的情况下,W/O微乳液体系中SA、MS对.O2-的清... 以水溶液体系作为对照,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W/O型微乳液体系中水杨酸(SA)和水杨酸甲酯(MS)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性能.结果发现,在水浴时间为20 min、pH值为8.20和邻苯三酚加入量适宜的情况下,W/O微乳液体系中SA、MS对.O2-的清除率分别可达72.92%、81.47%.微小的pH值变化会引起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的显著变化,电解质溶液对其也有明显的影响,但对SA、MS清除.O2-的能力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SA) 水杨酸甲酯(MS) w/o微乳液 邻苯三酚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