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耦合融雪模块WAS模型的流域径流模拟与组分解析
1
作者 段天池 桑学锋 +1 位作者 殷峻暹 倪红珍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37,共13页
【目的】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深入解析径流组分对识别降水模式改变、气温升高等气候变化下的径流响应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WAS模型在高寒山区的径流模拟精度,从而支撑径流组分的准确深入解析。【方法】以毛家村水库上游流域为例,采用度日... 【目的】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深入解析径流组分对识别降水模式改变、气温升高等气候变化下的径流响应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WAS模型在高寒山区的径流模拟精度,从而支撑径流组分的准确深入解析。【方法】以毛家村水库上游流域为例,采用度日因子法与双温度阈值法综合构建了融雪模块,将其与WAS模型进行耦合,并将改进后WAS模型应用于2001—2020年毛家村水库流域径流模拟与组分解析。根据水源与演化路径不同,将径流划分为基流、降雨地表径流和融雪地表径流3部分,并根据年内不同时期水文过程的主导因素不同,利用不同时期的实测径流分别对地下水参数、土壤参数和融雪参数进行逐步分级率定。【结果】结果显示:耦合融雪模块WAS模型相较于原WAS模型,在春季融雪期的模拟精度有显著提升,改进后WAS模型在率定期与验证期NSE分别为0.85、0.78,R^(2)分别为0.93、0.91,优于原WAS模型的模拟效果。径流组分解析结果显示,季节尺度上,基流、降雨地表径流、融雪地表径流对春季径流的贡献分别为58.1%、19.1%、22.8%,对夏季径流的贡献分别为30.7%、67%、2.3%,秋、冬季径流中,无融雪地表径流,基流、降雨地表径流对秋季径流的贡献分别为46.4%、53.6%,对冬季径流的贡献分别为78.8%、21.2%;年尺度上,基流、降雨地表径流和融雪地表径流对总径流的贡献分别为41.7%、53.6%和4.8%。【结论】WAS模型无论改进前后均可以从总体上模拟出径流的长期动态变化,耦合融雪模块的WAS模型可以更加精准的模拟出春季融雪期径流过程,提高了模型在高寒山区的适用性。降雨地表径流是该流域径流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次为基流,融雪地表径流最少。但融雪对于抑制春季径流衰减具有重要作用,基流是构成冬、春两季径流的主要部分,对于维持冬季与春季径流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循环 was模型 融雪径流 径流模拟 径流组分 气候变化 降雨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综合模拟与调配一体化模型的北京市水资源模拟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曹永强 李玲慧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31,共7页
在探讨2007—2018年北京市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的基础上,利用WAS模型对1980—2018年北京市水资源进行动态模拟研究,分析区域自然-社会水循环转化模式,探讨社会水循环与自然水循环的转化机理。结果表明:2007—2018年北京市年均需水量(实... 在探讨2007—2018年北京市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的基础上,利用WAS模型对1980—2018年北京市水资源进行动态模拟研究,分析区域自然-社会水循环转化模式,探讨社会水循环与自然水循环的转化机理。结果表明:2007—2018年北京市年均需水量(实部、虚部)呈上升趋势,年均蓝水供水量36.85亿m^(3),绿水供水量16.90亿m^(3);需水缺口呈显著增大趋势,年均水资源缺口为165.20亿m^(3);1982—2010年北京市多年平均及25%、50%和75%径流总量特征频率年模拟与实测误差率分别为7.0%、4.8%、1.2%和0,模型精度较高;各计算单元自然水循环下出流量由东北部向西南部递增,自然-社会水循环下实际出流量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配置 was模型 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AS的城市供水调度模型构建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常家轩 桑学锋 +2 位作者 王浩 李子恒 殷峻暹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2-127,共6页
针对城市供水系统控制节点多、各引调水工程联动性高、水量调度过程复杂等问题,在WAS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水库/闸泵—水库/闸泵、水库—闸泵—水厂用户拓扑矩阵算法,构建城市供水调度模型,并以深圳市为例,从水厂、水库、引水工程各角度进... 针对城市供水系统控制节点多、各引调水工程联动性高、水量调度过程复杂等问题,在WAS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水库/闸泵—水库/闸泵、水库—闸泵—水厂用户拓扑矩阵算法,构建城市供水调度模型,并以深圳市为例,从水厂、水库、引水工程各角度进行日尺度的全市水量调度计算分析,以历史场景开展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进行连续7 d水量调度模拟,各时段水厂总水量计算误差均在0.5%以内;水库时段末存蓄水量误差在4%以内;各工程水量分配偏差在7%以内,满足城市短中期供水水量调度模拟计算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调度 城市供水 was模型 短中期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淠史杭灌区干旱推演及抗旱预案调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燕乔 程贝 +2 位作者 桑学锋 杨鑫 李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2,30,共9页
水资源干旱是限制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提高灌区的干旱防治能力,使其更好的发挥其在节水、减灾方面的作用,以淠史杭灌区为研究区,通过划分水资源配置子单元和设置调蓄节点,采用公平性最优和供水缺水率最小作为目标函数,总量控... 水资源干旱是限制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提高灌区的干旱防治能力,使其更好的发挥其在节水、减灾方面的作用,以淠史杭灌区为研究区,通过划分水资源配置子单元和设置调蓄节点,采用公平性最优和供水缺水率最小作为目标函数,总量控制、供水能力、分质供水等作为约束条件,采用基于精英策略的非支配遗传改进算法求解,构建区域General Water Allocation and Simulation Model(GWAS)模型;以2022年为现状基准年,与2023规划年组合,分为连续干旱与不连续干旱两大类,基于灌区水资源“应急干旱三次平衡”调控思想,分析灌区水资源在不同干旱情景下缺水的基础上,展开水资源抗旱配置研究,推演分析不同抗旱方案下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结果表明:连续干旱年中,灌区2023规划年在情景Ⅰ(P=90%)、情景Ⅱ(P=80%)来水频率下,各乡镇配置单元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情况,区域总缺水率分别为35.1%、20.8%;不连续干旱年中,2023规划年在情景Ⅲ(P=50%)来水频率下,模型基准配置水量基本可以满足区域各乡镇水量需求,区域总缺水率为5.9%。经不同抗旱方案尾部泵站补水、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及外调水的优化配置后,三种情景下区域总缺水率最终都降为0%,优化后各配置单元供水改善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可为淠史杭灌区未来在应对不同干旱类型情景下水资源的合理调整提供技术支撑,并且可为实现该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水量的统一调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淠史杭灌区 水资源配置 干旱推演预案 wa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系统生态服务价值评价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郑阳 于福亮 +2 位作者 桑学锋 张思琦 李子恒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2-235,共14页
为完善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实现对生态关键要素的价值识别与评估。本文通过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评价与改进的水资源综合模拟与调配模型(WAS)耦合,量化识别“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对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支撑作用,提... 为完善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实现对生态关键要素的价值识别与评估。本文通过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评价与改进的水资源综合模拟与调配模型(WAS)耦合,量化识别“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对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支撑作用,提出水系统生态服务价值(ESV-W)评价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2005—2020年长江流域水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价中,研究结果表明:2005—2020年长江流域水系统生态服务价值(ESV)由31.04万亿增长到42.08万亿,高价值区域(>30万元hm 2)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及两湖地区;水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ESV-W)分项来看,单方水的生态效益从19.20元m^(3)提高到24.98元m^(3),其中2020年的农业灌溉、生态补水和自然水循环的效益分别为8.21元m^(3)、194.93元m^(3)、43.13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水循环系统 was模型 生态效益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洺河流域供水量预测与验证
6
作者 刘畅 张红梅 +1 位作者 张昀保 李严慈 《河北水利》 2023年第3期30-32,共3页
采用GWAS软件,构建洺河流域WAS模型,预测供水量并进行验证,为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提供数据,为近似上游中小河流水资源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 was模型 水资源 需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