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0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eibull混合模型的生物质热解动力学研究
1
作者 王璐 黄历 +1 位作者 刘荣厚 蔡均猛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50-1855,共6页
该研究选取中国产量较高的3种农作物水稻、油菜和棉花的秸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eibull混合模型对稻秆、油菜秆和棉秆进行热解动力学解析。结果表明,稻秆、油菜秆和棉秆的热解动力学子过程可分为3个过程:水分蒸发,热解挥发分析出和热解炭... 该研究选取中国产量较高的3种农作物水稻、油菜和棉花的秸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eibull混合模型对稻秆、油菜秆和棉秆进行热解动力学解析。结果表明,稻秆、油菜秆和棉秆的热解动力学子过程可分为3个过程:水分蒸发,热解挥发分析出和热解炭化;Weibull混合模型可很好的描述3种物料的热解挥发分析出过程;Weibull混合模型可将生物质热解动力学过程分解为其主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热解子过程。研究结果有助于后续生物质热解机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 农作物秸秆 weibull混合模型 动力学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知识驱动和数据驱动的混合决策模型构建:以室性心动过速病因诊断为例
2
作者 王敏 胡兆 +3 位作者 徐晓巍 郑思 李姣 姚焰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4-461,共8页
目的构建一个融合知识驱动和数据驱动的混合决策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室性心动过速的病因诊断。方法检索2018—2023年心律失常疾病领域的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和医学文献作为知识源,并回顾性收集2013—2023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室性... 目的构建一个融合知识驱动和数据驱动的混合决策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室性心动过速的病因诊断。方法检索2018—2023年心律失常疾病领域的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和医学文献作为知识源,并回顾性收集2013—2023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患者的电子病历信息作为数据集。采用基于知识规则的方法构建临床路径作为知识驱动模型;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构建VT病因诊断三分类机器学习模型,并选取其中的最佳模型作为数据驱动模型代表;以临床路径为基本框架,将机器学习模型以自定义运算符的形式嵌入临床路径的决策节点中,作为混合模型。评价上述3种模型的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结果共纳入3部临床实践指南作为知识驱动模型的知识源;收集了1305条患者数据作为数据集,构建了5种机器学习模型,其中XGBoost模型最佳。混合模型采用知识驱动的决策思维,分别将XGBoost模型嵌入2层分类的决策节点中。3种模型的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如下:知识驱动模型为80.4%、79.1%和79.7%;数据驱动模型分别为88.4%、88.5%和88.4%;混合模型分别为90.4%、90.2%和90.3%。结论融合知识与数据驱动的混合模型展现出更高的准确性,且混合模型的所有决策结果均基于循证证据,这更接近临床医生的实际诊断思维。未来需更严格地验证混合模型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动过速 知识驱动 数据驱动 混合模型 决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温度场更新的钢框架结构抗火混合模拟研究
3
作者 蔡新江 刘超 +1 位作者 施涵远 毛小勇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3,共6页
为提高抗火混合模拟中数值子结构的精度,结合模型更新技术,进行基于温度场更新的抗火混合模拟研究,建立火灾下两层两跨钢框架模型,识别试验子结构中实测的温度参数,更新数值子结构中与试验子结构受火情况相同部分的单元节点温度,以此提... 为提高抗火混合模拟中数值子结构的精度,结合模型更新技术,进行基于温度场更新的抗火混合模拟研究,建立火灾下两层两跨钢框架模型,识别试验子结构中实测的温度参数,更新数值子结构中与试验子结构受火情况相同部分的单元节点温度,以此提高混合模拟中数值子结构的计算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根据试验子结构的数据更新模型温度场并且进行结构抗火分析,计算得到的耐火极限、极限应力状态与整体结构模拟较为吻合,耐火极限时间误差为7%,极限状态应力误差为1%。因此,文中所提方法较为可靠,能够为进一步提高结构抗火混合试验方法的适用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结构抗火 混合模拟 模型更新 耐火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惩罚矩阵T混合模型及其在省域经济分类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泽安 汪钱荣 赵为华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6,共6页
为充分考虑矩阵数据的特性和数据内部的关联性,文章基于矩阵T分布建立矩阵T混合模型及其惩罚模型来研究聚类问题。在矩阵T混合模型的似然函数上对均值矩阵分量施加自适应核范数低秩惩罚,应用ECM算法提出惩罚似然估计算法,同时提出了一... 为充分考虑矩阵数据的特性和数据内部的关联性,文章基于矩阵T分布建立矩阵T混合模型及其惩罚模型来研究聚类问题。在矩阵T混合模型的似然函数上对均值矩阵分量施加自适应核范数低秩惩罚,应用ECM算法提出惩罚似然估计算法,同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IC模型选择准则来选择最优的混合模型数量和调节参数,进而通过自适应核范数阈值自动实现低秩估计,实现准确聚类。最后,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及与已有方法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用性,且将所建立的惩罚混合模型应用于中国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研究,得到了比较准确的聚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T分布 混合模型 自适应核范数 ECM算法 奇异值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干缩开裂和卷曲分析的数值模型与若干进展Ⅱ:无网格粒子类方法与混合数值模型
5
作者 章青 刘攀勇 +1 位作者 顾鑫 乔延赫 《水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8,共14页
土壤干缩开裂和卷曲容易引发各种潜在的自然灾害,是学术界和工程界长期关注的问题。土壤干缩开裂和卷曲的物理力学机制极为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很难再现实际环境下土壤干缩开裂和卷曲过程。虽然基于网格类的数值方法... 土壤干缩开裂和卷曲容易引发各种潜在的自然灾害,是学术界和工程界长期关注的问题。土壤干缩开裂和卷曲的物理力学机制极为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很难再现实际环境下土壤干缩开裂和卷曲过程。虽然基于网格类的数值方法在该问题的研究中已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但由于网格类数值方法在求解开裂问题的固有缺陷,该问题的求解仍然存在诸多困难。无网格粒子类方法在解决开裂、大变形等问题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也在土壤干缩开裂和卷曲问题得到了应用。本文综述了无网格粒子类方法与各种混合数值模型在该领域的主要进展,重点介绍了本文作者构建的用于土体干缩开裂和卷曲分析的近场动力学数值模型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近场动力学方法是分析土体干缩开裂和卷曲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土体干缩开裂和卷曲问题的数值建模和计算分析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可在热-水-化-力等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的数值模型、土体弹塑性本构关系、土体干缩开裂和卷曲的多尺度模拟、考虑土体性能参数的演化和复杂边界条件,以及发展高精度高效率的数值算法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干缩开裂 土层卷曲 无网格粒子类方法 混合数值模型 近场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ibull混合分布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寿命建模 被引量:1
6
作者 袁忠大 程秀全 王大伟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0,共6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在维修工作中存在重要零部件使用寿命及失效率难以估算的问题,搜集了发动机重要零部件燃油计量活门、整体驱动发电机、液压机械组件的使用寿命数据,并运用Weibull混合分布及单Weibull分布分别建立了上述重要零部件的寿命... 针对航空发动机在维修工作中存在重要零部件使用寿命及失效率难以估算的问题,搜集了发动机重要零部件燃油计量活门、整体驱动发电机、液压机械组件的使用寿命数据,并运用Weibull混合分布及单Weibull分布分别建立了上述重要零部件的寿命模型。在模型求解过程中采用了经典的三参数相关系数优化法,求出发动机重要零部件的可靠度、失效率及故障概率密度函数。通过计算得出Weibull混合分布模型的线性相关系数r_(g)比单Weibull分布模型的大;同时K-S假设检验结果显示,Weibull混合分布的统计量观测值D_(n)均小于临界值D_(30,0.1)。结果表明:相对于单Weibull分布,Weibull混合分布模型更精确地表征了发动机重要零部件的寿命数据,从而有效地提高寿命参数的估算精度;Weibull混合分布模型的可靠性有助于发动机管理工程师制定视情维修方案;并对航材备件的数量有指导意义,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部件寿命 威布尔混合分布 可靠性模型 寿命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物理数据驱动的油藏地质体CO_(2)利用与封存代理模型研究
7
作者 芮振华 邓海洋 胡婷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198,共9页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已成为极具前景的研究方向。CO_(2)利用与封存协同优化通常依赖大量的组分正演模拟,但三维高分辨率模型计算成本高昂,限制其广泛应用。基于混合物理数据驱动的GPSNe...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已成为极具前景的研究方向。CO_(2)利用与封存协同优化通常依赖大量的组分正演模拟,但三维高分辨率模型计算成本高昂,限制其广泛应用。基于混合物理数据驱动的GPSNet模型以其高效的计算效率已成为一种理想的代理模型,然而现有的GPSNet模型难以准确捕获复杂的相行为和组分间的相互作用,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专用于组分模拟的comp-GPSNet模型,通过标准失配最小化方法和基于伴随的梯度优化算法对comp-GPSNet模型进行训练,以拟合从高分辨率模拟中获取的井响应数据。将训练后的模型应用到PUNQ-S3油藏中,全面评估复杂条件下comp-GPSNet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comp-GPSNet模型在单井和区块范围内均表现出良好的预测精度,CO_(2)利用率和封存率的预测误差分别为0.16%和3.13%。该模型为CO_(2)利用与封存协同优化提供了一个稳健的代理框架,以推动油田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 comp-GPSNet 混合物理数据驱动 代理模型 组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模型及混合现实全息影像技术在住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郭景阳 崔振宇 +3 位作者 王文涛 李松 宋士超 古德强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5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3 D模型及混合现实全息影像系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手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将2021年7月13日到2023年3月30日60名于泌尿外科接受住培的住院医... 目的探讨3 D模型及混合现实全息影像系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手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将2021年7月13日到2023年3月30日60名于泌尿外科接受住培的住院医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选取60例女性SUI患者,术前行骨盆CT成像,利用软件生成3 D虚拟模型,打印3 D骨盆模型。观察组利用3 D模型进行骨盆结构的教学,熟悉骨盆解剖,并将其应用于手术前计划、术中解剖定位以及手术入路观察。住院医师佩戴Hololens眼镜,可实现虚拟对象与真实世界交互。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教学,即指导医师讲解幻灯片、解剖图片、手术中操作注意事项等。对比分析两组住院医师的理论水平掌握情况、手术操作熟练程度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盆底解剖、SUI手术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项目平均成绩、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个项目的答题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3 D模型及混合现实全息影像系统可增强住院医师对复杂的盆底解剖结构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女性SUI手术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D模型 混合现实全息影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压力性尿失禁 手术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FS混合反射模型的侧扫声呐图像三维重建
9
作者 袁明新 张亮 +1 位作者 王以龙 刘维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5,共9页
基于明暗恢复形状(shape from shading,简称SFS)方法进行海底侧扫声呐图像三维重建时,会因为方法中反射模型与海底表面不相符而降低重建精度。为此文章在分析大陆架海底表面特点及侧扫声呐工作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FS混合反射模型... 基于明暗恢复形状(shape from shading,简称SFS)方法进行海底侧扫声呐图像三维重建时,会因为方法中反射模型与海底表面不相符而降低重建精度。为此文章在分析大陆架海底表面特点及侧扫声呐工作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FS混合反射模型的侧扫声呐图像海底地形重建方法。首先在保留Lambert漫反射模型的基础上引入Blinn-Phong镜面反射模型,并基于侧扫声呐图像粗糙度进行漫反射系数、镜面反射系数和镜面反射指数的自适应设计,从而形成适合复杂海底表面的混合反射模型;然后线性化处理辐射照度方程,并采用牛顿-拉夫逊方法来获得海底表面高程;最后根据海底点设计反演高程约束系数来约束表面高程,进而完成侧扫声呐图像的三维重建。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三维重建方法,文中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值VMAE平均降低了32.18%、相关系数值VCC平均提高了29.62%、信噪比值VSNR平均提升了27.23%,有效实现了侧扫声呐图像三维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扫声呐图像 明暗恢复形状方法 混合反射模型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理论和高斯混合模型在复合电能质量分类中的应用
10
作者 于燕平 方林 《红水河》 2025年第1期89-94,共6页
针对复合电能质量扰动信号识别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特征和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的分类方法。首先,对8种复合电能质量扰动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计算原始信号和前3阶本征... 针对复合电能质量扰动信号识别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特征和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的分类方法。首先,对8种复合电能质量扰动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计算原始信号和前3阶本征模态函数的分形特征,并分析其分布;然后,运用GMM进行训练和预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3种分形特征能区分大多数复合电能质量扰动信号,但对与暂降复合的扰动信号区分能力较差;GMM能较好地对复合电能扰动进行分类,分类结果与特征分布一致,甚至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能质量扰动 分形特征 经验模态分解 高斯混合模型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ibull分布的石砌体单轴受压损伤本构模型
11
作者 张益多 朱明星 周道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972-5978,共7页
石砌体的本构模型是石砌体力学计算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为了深入研究石砌体单轴受压下的本构关系,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应用双参数Weibull分布函数反映损伤变量,根据石砌体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的特征条件确定... 石砌体的本构模型是石砌体力学计算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为了深入研究石砌体单轴受压下的本构关系,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应用双参数Weibull分布函数反映损伤变量,根据石砌体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的特征条件确定其参数,推导并建立了石砌体单轴受压损伤本构模型,将已有试验数据验证本构模型的正确性,并将本构模型与典型的砌体本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应用本构模型对已有石砌体拱桥试验进行有限元分析以验证本构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所建模型与已有石砌体单轴受压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所建模型验证了石砌体损伤演化的一般规律,符合典型的砌体本构模型的一般趋势;所建模型可应用于石砌体结构有限元分析计算,适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砌体 weibull损伤分布函数 本构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12
作者 于承敏 娄东 +1 位作者 于承菊 赵海勇 《计算机教育》 2025年第1期193-197,共5页
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计算机网络课程案例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探讨如何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高... 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计算机网络课程案例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探讨如何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目标,最后通过教学模式应用效果说明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教学模型 计算机网络 混合式教学 OBE理念 思维导图 建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DIE模型构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生物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13
作者 汤颖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5年第2期144-147,共4页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有效的生物化学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兴趣和效果。将混合式教学与任务导向教学相结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使学生获得更丰富多样的学习经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生物化学理...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有效的生物化学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兴趣和效果。将混合式教学与任务导向教学相结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使学生获得更丰富多样的学习经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生物化学理论与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同时,也希望能对该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有益的探索,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DIE 模型 工作任务导向 生物化学 混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模型的多类型机场航班过站时间预测
14
作者 李国 王伟倩 曹卫东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3-640,F0003,共9页
为更精确地预测航班过站时间,将全国机场按照规模差异及不同地理位置所导致的客流量差异和天气差异对航班过站时间造成的不同影响进行分类,基于各类机场航班数据,构建混合轻量级梯度提升机算法(LightGBM)模型对航班过站时间分类预测。... 为更精确地预测航班过站时间,将全国机场按照规模差异及不同地理位置所导致的客流量差异和天气差异对航班过站时间造成的不同影响进行分类,基于各类机场航班数据,构建混合轻量级梯度提升机算法(LightGBM)模型对航班过站时间分类预测。引入自适应鲁棒损失函数(adaptive robust loss function,ARLF)改进LightGBM模型损失函数,降低航班数据中存在离群值的影响;通过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对改进后的LightGBM模型进行参数寻优,形成混合LightGBM模型。采用全国2019年全年航班数据进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类型机场 航班过站时间预测 客流量差异 天气差异 混合轻量级梯度提升机算法模型 自适应鲁棒损失函数 离群值 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痔术后患者早期疼痛灾难化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15
作者 徐美娟 程莉 +1 位作者 蒋玲芳 杨勤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10期19-24,共6页
目的探讨混合痔手术患者并发术后疼痛灾难化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17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疼痛灾难化分成疼痛灾难化组和无疼痛灾难化组,采... 目的探讨混合痔手术患者并发术后疼痛灾难化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17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疼痛灾难化分成疼痛灾难化组和无疼痛灾难化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并选取2023年2月至7月的70例患者作为验证组。结果本研究疼痛灾难化组45例(26.47%),无疼痛灾难化组125例(73.5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27,95%CI:1.032~1.321,P=0.008)、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R=2.263,95%CI:1.730~4.101,P<0.001)、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焦虑量表(HADS-A)评分(OR=1.495,95%CI:1.211~1.846,P<0.001)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抑郁量表(HADS-D)评分(OR=1.340,95%CI:1.126~1.594,P=0.001)均为混合痔患者发生术后疼痛灾难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ogit(P)=0.120×年龄+0.980×VAS+0.402×HADS-A+0.293×HADS-D-25.731。ROC曲线下面积为0.967,95%CI为0.935~0.999,灵敏度为0.933,特异度为0.952,约登指数为0.855,最佳截断值为0.365,Hosemer-Lemeshow检验显示χ^(2)=7.412,P=0.493。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可对混合痔手术患者产生术后疼痛灾难化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识别,并提供临床护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 术后 疼痛灾难化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混合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模型构建
16
作者 张鸰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5年第1期168-170,174,共4页
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质量保障是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但相关研究仍相对不足。文章尝试构建基于PDCA循环的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模型,提出了将PDCA循环理论引入高职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当中,建立全要素... 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质量保障是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但相关研究仍相对不足。文章尝试构建基于PDCA循环的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模型,提出了将PDCA循环理论引入高职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当中,建立全要素保障、全过程跟踪评价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模式,为“双线”混合教学的质量保障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理论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线”混合教学 教学质量评价 PDCA循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八叉树模型的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仿真
17
作者 秦金祥 杨萌 《计算机仿真》 2025年第2期271-274,441,共5页
针对因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动态特性难捕捉,导致的数控加工仿真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八叉树模型的数控加工仿真方法。根据五轴联动中直角轴和旋转轴的同步协调特性,采用线性插补方式,分析五轴联动的旋转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对偶变... 针对因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动态特性难捕捉,导致的数控加工仿真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八叉树模型的数控加工仿真方法。根据五轴联动中直角轴和旋转轴的同步协调特性,采用线性插补方式,分析五轴联动的旋转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对偶变化,建立一阶和二阶比例函数计算变化矢量,通过矢量同步关系得到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同比例变化数值。建立混合八叉树模型,将五轴联动矢量的作为叶结点的初始输入值,其中每个分支和叶结点均代表不同五轴联动的动态参数,通过层次规划和节点分割模拟整个数控加工过程,结合实际应用情况不断迭代更新,实现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够高效仿真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对刀尖和刀轴的轨迹模拟效果较好、清晰直观,将其应用在实际的设备维护中可提供重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八叉树模型 五轴联动 数控加工 二阶变化矢量 层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晋宇 周荔丹 +3 位作者 于天佑 王子强 赵轩辉 姚钢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24,共11页
储能系统具备平抑新能源波动、储存多余电能等作用,但单一类型的储能单元因响应速度、容量等限制难以满足需求。为提升孤岛直流微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方案,可充分发挥锂... 储能系统具备平抑新能源波动、储存多余电能等作用,但单一类型的储能单元因响应速度、容量等限制难以满足需求。为提升孤岛直流微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方案,可充分发挥锂电池高功率密度和一体化可再生燃料电池高能量密度的优势。首先,针对电、氢储能子系统分别设计DMPC控制器,可实现正常工况下电、氢储能分别支撑高、低频负荷,降低电储能充放电次数,延长寿命;而在氢储能停机工况下,可实现电储能单独支撑负荷,维持系统稳定。其次,考虑电、氢储能响应速度差异,基于DMPC代价函数的荷电状态恢复项,引入了权重自适应算子,避免了负责快速响应的电储能平均电压恢复能力突降,提高了直流电压暂态稳定性。最后,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直流微电网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电-氢混合储能 燃料电池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双参数Weibull分布的冬夏两季香港地区某地的行人风环境舒适度分析
19
作者 赵健 《四川建筑》 2024年第4期71-73,76,共4页
城市的密集建筑会影响周边区域风环境,甚至产生行人风环境问题。研究了香港地区气象条件,对比了双参数Weibull分布和混合双参数Weibull分布,结果表明混合双参数Weibull分布更加适合香港地区的气象数据;根据夏季以及冬季不同的情况,分析... 城市的密集建筑会影响周边区域风环境,甚至产生行人风环境问题。研究了香港地区气象条件,对比了双参数Weibull分布和混合双参数Weibull分布,结果表明混合双参数Weibull分布更加适合香港地区的气象数据;根据夏季以及冬季不同的情况,分析了夏季与冬季的行人风环境。在夏季,一号和二号建筑之间的空地有不舒适的区域,在冬季,行人风环境舒适度整体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双参数weibull分布 CFD数值模拟 行人风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东北红松树高-胸径关系
20
作者 李欣宇 叶尔江·拜克吐尔汉 +3 位作者 王娟 张新娜 张春雨 赵秀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8,共11页
【目的】构建红松非线性混合效应树高-胸径模型,并对比分析不同抽样方法和不同抽样数量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为研究红松的生长发育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吉林省蛟河地区与黑龙江省凉水地区两块样地合计4 441组红松数据,将数... 【目的】构建红松非线性混合效应树高-胸径模型,并对比分析不同抽样方法和不同抽样数量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为研究红松的生长发育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吉林省蛟河地区与黑龙江省凉水地区两块样地合计4 441组红松数据,将数据随机分为建模数据(80%)和检验数据(20%)。对常见的15个树高-胸径模型进行拟合,筛选效果最佳的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并将胸高断面积、优势木平均高和林分平均胸径加入基础模型,构建最优广义模型。同时,引入样方水平的随机效应,分别构建基础混合效应模型和广义混合效应模型,并评价两个固定效应模型与两个混合效应模型的拟合能力和预测精度。使用检验数据验证模型预测精度,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的平均水平预测(FPA)、混合模型的总体平均响应预测(MPA)和主体响应预测(MPS)3种预测类型进行比较。此外,对混合模型在随机抽取、抽胸径最大、抽胸径最小和抽取平均木(胸径接近平均值的样本)4种抽样方案下的预测精度和样本数量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Prodan模型为最优基础模型(R2、RMSE、MAE分别为0.841、3.335 m、2.492 m),加入林分平均胸径、优势木平均高和胸高断面积的广义模型预测精度更高(R2、RMSE、MAE分别为0.914、2.449 m、1.816 m)。引入样方随机效应后,模型的精度显著提升(基础混合效应模型R2、RMSE、MAE分别为0.961、1.652 m、1.231 m,广义混合效应模型R2、RMSE、MAE分别为0.958、1.719 m、1.288 m)。(2)通过检验数据验证模型精度,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精度均表现为MPA>FPA>MPS,广义模型预测精度总体优于基础模型。(3)4种抽样方案中,抽取平均木的抽样方法表现最佳,当抽取8株时,预测能力最优;在实际应用中,考虑人工成本与经济成本,抽取5株平均木测量树高以估计随机参数的方法亦合理可行。【结论】将林分因子和样方效应引入基础模型能够显著提高红松树高-胸径模型的精度,采用抽取平均木的抽样方法预测精度更高。本研究探讨了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下红松树高与胸径的关系,为精准预测东北主要建群种红松树高值以及后续实地调查与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树高-胸径模型 广义模型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抽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