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成像与X线计算机成像技术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兵权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30期3392-3393,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磁共振成像(MRI)与X线计算机成像技术(CT)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MCI)的诊断价值。方法 63例MCI老年患者均进行颅脑MRI与CT检查,按照老年MCI患者梗死发生时间、部位、大小及是否为血管性痴呆等情况进行分组统计分析,比较上述... 目的对比分析磁共振成像(MRI)与X线计算机成像技术(CT)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MCI)的诊断价值。方法 63例MCI老年患者均进行颅脑MRI与CT检查,按照老年MCI患者梗死发生时间、部位、大小及是否为血管性痴呆等情况进行分组统计分析,比较上述情况下颅脑MRI与CT对老年MCI的诊断结果并分析颅脑MRI与CT用于诊断脑梗死的临床特点。结果颅脑MRI对发作于24 h内的脑梗死诊断阳性率为93%,明显高于颅脑CT的22%(P<0.05);对于非血管性痴呆脑梗死患者,颅脑MRI对脑梗死的检出率96%,明显高于颅脑CT的83%(P<0.05);颅脑MRI对<2 mm梗死灶、小脑及脑干部位梗死灶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颅脑CT(P<0.05)。结论颅脑MRI对早期、小病灶、后颅凹梗死灶及多发脑梗死痴呆的梗死病灶的检出优于颅脑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成像技术 多发性脑梗死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X线成像技术的窗宽窗位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金松 胡毓亮 《实用医技杂志》 2004年第05A期546-547,共2页
目的 :探索计算机 X线成像技术窗宽窗位的基本参数。材料与方法 :本组采集 10 0 0例 ,其中胸部 2 0 0例 ,腰部 2 0 0例 ,颈部 2 0 0例 ,腹部 2 0 0例 ,小腿 2 0 0例。采集 CR机器为 FU JIFIL M FCR XG- 1。应用软件为上海青蓝科技有限... 目的 :探索计算机 X线成像技术窗宽窗位的基本参数。材料与方法 :本组采集 10 0 0例 ,其中胸部 2 0 0例 ,腰部 2 0 0例 ,颈部 2 0 0例 ,腹部 2 0 0例 ,小腿 2 0 0例。采集 CR机器为 FU JIFIL M FCR XG- 1。应用软件为上海青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Surpass Archive,打印机为 FU JIFIL M DRYPIX30 0 0。胶片质量评估标准为 X线甲片标准。结果 :胸片窗宽 36 0 2± 4 2 6 ,窗位 12 91± 14 6。腰部窗宽 2 880± 36 7,窗位 12 0 0± 182。颈部窗宽 2 4 80± 312 ,窗位 1399± 14 5。腹部窗宽 2 2 2 1± 4 5 4 ,窗位 893± 14 2。小腿窗宽 2 4 16± 30 4 ,窗位 15 2 8± 16 2。结论 :适当的窗宽窗位可以显示影像不同层次的感兴趣区 ,获得更多的临床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x线成像技术 计算机放射摄影 x线技术 图像处理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X线成像(CR)技术在乳腺摄影中的应用
3
作者 任大旺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9期366-367,共2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成像(CR)技术在乳腺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先后在我院进行乳腺检查的女性患者40例,分别应用CR技术与传统的屏-片技术各摄乳腺1份,共80份,收集320张双侧乳腺片,两组照片进行图像质量对比...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成像(CR)技术在乳腺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先后在我院进行乳腺检查的女性患者40例,分别应用CR技术与传统的屏-片技术各摄乳腺1份,共80份,收集320张双侧乳腺片,两组照片进行图像质量对比研究。结果 CR乳腺摄影的总有效率为93.75%(150/160),传统屏-片的总有效率为71.88%(115/160),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在病变细节方面CR乳腺摄影对乳腺内部病变,尤其是对结节肿块及微小钙化的边缘细节的显示更为清楚。结论 CR乳腺摄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x线成像技术 传统屏-片技术 乳腺摄影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X线成像在尘肺普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闵钢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7期1047-1047,共1页
尘肺病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对现代人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过去惯用的普通X线检查技术对我国尘肺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普通X线检查条件要求严格,曝光宽容度小。照片上影像灰度固定,不可调节,而且图像不能十分清晰地显示各种密... 尘肺病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对现代人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过去惯用的普通X线检查技术对我国尘肺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普通X线检查条件要求严格,曝光宽容度小。照片上影像灰度固定,不可调节,而且图像不能十分清晰地显示各种密度不同的组织和结构,密度分辨力低。给照片的利用与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为了更精确更高质量地诊断此疾病,使用计算机X线成像技术进行尘肺检查是非常必要的。现将我院2002~2005年共2300例计算机X线成像尘肺普查应用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x线成像技术 尘肺普查 x线检查技术 密度分辨力 身体健康影响 普通x线检查 职业病 尘肺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图像重建技术在外伤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5
作者 霍现英 袁矿生 +2 位作者 苗洁 贺敬峰 何云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43-44,共2页
对58例外伤骨折患者均行螺旋CT横轴位、多层面重建(MPR)、三维图像(3D)重建及X线检查。结果X线平片骨折显示率(55%)明显低于CT横轴位(93%)、MPR(95%)、3D(85%),3D重建对骨折碎片的显示率(100%)高于X线(27%)、CT横轴位(74%)、MPR(82%)。... 对58例外伤骨折患者均行螺旋CT横轴位、多层面重建(MPR)、三维图像(3D)重建及X线检查。结果X线平片骨折显示率(55%)明显低于CT横轴位(93%)、MPR(95%)、3D(85%),3D重建对骨折碎片的显示率(100%)高于X线(27%)、CT横轴位(74%)、MPR(82%)。提示螺旋CT图像重建技术有助于外伤骨折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成像技术 计算机体层扫描 图像重建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6
作者 桑海英 孙俊聪 史朝晖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0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AMI)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例CT平扫诊断5例,10例行64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诊断8例,行血管造影者9例诊断7例。22例行急诊手术(肠系膜上动脉取栓4例,...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AMI)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例CT平扫诊断5例,10例行64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诊断8例,行血管造影者9例诊断7例。22例行急诊手术(肠系膜上动脉取栓4例,肠切除18例);4例采用以溶栓为主的非手术治疗。12例痊愈出院,死亡10例。结论多排螺旋CT肠系膜血管成像和血管造影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 血栓 x线计算机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与CT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宇 时建文 +2 位作者 孙广丹 宋贺楠 陈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1期232-233,共2页
目的: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CT)的价值进行探析。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前来本院治疗的66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列为研究对象,为患者使用CT检查和MRI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下的检查情... 目的: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CT)的价值进行探析。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前来本院治疗的66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列为研究对象,为患者使用CT检查和MRI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下的检查情况(脑梗死检出率、病灶检出情况、检查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MRI检查在脑梗死发病24h内检出率、24~72h内检出率、72h以上检出率分别为53.03%、30.30%、15.15%,总检出率为98.48%,CT检查在脑梗死发病24h内检出率、24~72h内检出率、72h以上检出率分别为34.85%、15.15%、37.88%,总检出率为87.88%,MRI检查总检出率高于CT检查,组间差异明显(χ^(2)=5.8428),有统计学价值,P<0.05。MRI检查在小脑、顶叶、基底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50.00%、53.03%、66.67%,CT检查在小脑、顶叶、基底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30.30%、34.85%、48.48%,MRI检查病灶检出率高于CT检查,两组差异显著(χ^(2)=5.3279、4.4287、4.4662),有统计学价值,P<0.05。MRI检查时间(9.76±1.46)min短于CT检查时间(15.14±1.35)min,病灶检出数量(2.67±0.12)个多于CT检出数量(1.96±0.45)个,病灶检出面积(7.15±1.31)mm 2少于CT检出面积(11.93±1.82)mm 2,组间差异明显(T=21.9801、12.3851、17.3173),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实施MRI检查进行诊断,脑梗死检出率更高,检查用时更短,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MRI) x线计算机成像技术(CT) 老年多发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弦图像处理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曹慧萍 陈赜 +3 位作者 王小琦 张志勇 刘晓东 陈乃琴 《卫生职业教育》 2006年第15期125-126,共2页
目的评价和弦图像处理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2例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乳腺肿块的女性患侧乳腺进行钼靶计算机X线成像技术(CR)检查,并与经和弦图像处理前后影像资料进行对照。结果和弦图像处理在乳腺类型判断和确定肿块存... 目的评价和弦图像处理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2例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乳腺肿块的女性患侧乳腺进行钼靶计算机X线成像技术(CR)检查,并与经和弦图像处理前后影像资料进行对照。结果和弦图像处理在乳腺类型判断和确定肿块存在方面与CR图像相同,在判断肿块周围征象如透亮环、大导管相、异常血管、厚皮征、悬韧带牛角征与处理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钙化显示与处理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和弦图像处理为乳腺肿块细微结构的判定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计算机x线成像技术 和弦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MSCT扫描乳腺良恶性病变征象分析
9
作者 袁西伟 江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9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SCT表现,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的CT征象认识,预判乳腺病变的良恶性,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经PACS系统检索胸部MSCT检查中发现的乳腺病变67例,并以穿刺及手术病理...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SCT表现,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的CT征象认识,预判乳腺病变的良恶性,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经PACS系统检索胸部MSCT检查中发现的乳腺病变67例,并以穿刺及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结果:恶性病变46例(不规则结节或肿块43例,分叶征19例,毛刺征13例,卫星灶5例,脐凹征6例,钙化7例,坏死囊变3例,非结节或肿块3例,皮肤增厚12例,腋窝淋巴结转移25例,其他脏器转移7例,恶性CT平扫值(34±7)Hu);良性病变21例(圆形、类圆形边缘光整的结节或肿块19例,非结节或肿块2例,钙化2例,良性CT平扫值(39±13)Hu)。结论: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某些CT征象,CT扫描技术在乳腺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价值,可为临床术前及分期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x线成像技术 乳腺 良恶性病变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炎的临床放射诊断
10
作者 施忠道 《国外医学情报》 2003年第10期10-13,共4页
肺炎的分类国际疾病分类法规定,必须按照病因学原则对肺炎进行分类,力求最有效地针对病因给予抗微生物疗法可视作分类的论据;肺炎通常可分为免疫缺陷、医院内感染和院外感染性肺炎;亦可分为原发性肺炎和继发性肺炎。
关键词 急性肺炎 放射诊断 分类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与CT影像技术诊断多发性脑梗死的效果
11
作者 宋冰 苏小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51-54,共4页
分析不同影像技术在多发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效果,即磁共振成像(MRI)、X线计算机成像技术(CT)。方法 疑似患者共72例,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行CT、MRI检查,分析不同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 MRI敏感度(95.24%)、特异性(86.67%)及... 分析不同影像技术在多发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效果,即磁共振成像(MRI)、X线计算机成像技术(CT)。方法 疑似患者共72例,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行CT、MRI检查,分析不同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 MRI敏感度(95.24%)、特异性(86.67%)及准确率(91.67%)高于CT检查(73.81%、50.00%、63.89%)(P<0.05);除小脑、颞叶处外,MRI不同部位的病灶检出率高于CT检查(P<0.05);且MRI检查的病灶数量、大小更准确,用时较短,优于CT检查(P<0.05)。结论 经分析,MRI检查的效果更佳,有效缩短检查时间,提高病灶检出率,且诊断效能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成像技术 多发性脑梗死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与屏/胶组合在曝光量和辐射剂量的相关性探讨
12
作者 苗田 马大庆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3-464,共2页
关键词 屏/胶组合 曝光量 辐射剂量 计算机x线成像技术 辐射防护 x线检查
原文传递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的头颈部CT和MRI诊断价值
13
作者 张伟 杨学华 +3 位作者 江波 高剑波 姚莉 王斐斐 《中国实用医刊》 2009年第2期6-8,11,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Ⅰ型(NF-1)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临床确诊和病理证实的神经纤维瘤病Ⅰ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头颈部CT、MRI特征。结果单侧听神经瘤2例;单侧视神经及单发凸面脑膜瘤1例;视...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Ⅰ型(NF-1)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临床确诊和病理证实的神经纤维瘤病Ⅰ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头颈部CT、MRI特征。结果单侧听神经瘤2例;单侧视神经及单发凸面脑膜瘤1例;视神经增粗4例;眼球体积增大伴外凸(青光眼)6例;多发脑膜瘤1例;脉络丛粗大钙化3例;面颊部肿块2例;颌面骨及周围改变6例;蝶翼缺损及颞叶疝21例,其他部位颅骨缺损8例;颈深部肿块2例。结论CT与MRI相结合能全面显示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的头颈部病变,对NF-1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