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7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波浪对粉砂质岸坡作用的离心模型试验
1
作者 张晨 朱洵 +1 位作者 王羿 顾行文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3,共10页
波浪作用对岸坡稳定性有显著影响。为在模型试验中反映波浪作用下岸坡的真实应力状态,完成了一组关于有限水深条件下波浪对粉砂质岸坡作用的离心模型试验,其中超重力环境下的波浪由冲箱式造波机生成。介绍了超重力场下冲箱式造波机的造... 波浪作用对岸坡稳定性有显著影响。为在模型试验中反映波浪作用下岸坡的真实应力状态,完成了一组关于有限水深条件下波浪对粉砂质岸坡作用的离心模型试验,其中超重力环境下的波浪由冲箱式造波机生成。介绍了超重力场下冲箱式造波机的造波特点,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粉砂质岸坡在波浪作用下的冲刷特征和破坏模式,提出了基于冲刷形态的剥蚀率指标,并探讨了岸坡表面和土体内部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粉砂质岸坡在波浪作用下出现了明显的侵蚀-后退现象,水面线附近侵蚀严重,破坏面的坡率大约在65°,破坏模式表现为浅层滑坡。水面线附近的岸坡受波浪作用影响,出现了类似“液化”现象;同时坡内的渗流过程进一步影响了岸坡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砂质岸坡 离心模型试验 冲箱式造波机 波浪作用 侵蚀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W级波浪能装置浅水系泊系统模型试验研究
2
作者 盛其虎 张紫昊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6,共8页
本文针对MW级波浪能装置浅水系泊系统设计问题,在拖曳水池采用局部假底模拟浅水环境,对比研究纯悬链系泊和弹性系泊系统的力学性能。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纯悬链系泊方式在极端海洋环境条件下,系泊张力存在瞬时的尖峰,峰值载荷随平均风浪... 本文针对MW级波浪能装置浅水系泊系统设计问题,在拖曳水池采用局部假底模拟浅水环境,对比研究纯悬链系泊和弹性系泊系统的力学性能。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纯悬链系泊方式在极端海洋环境条件下,系泊张力存在瞬时的尖峰,峰值载荷随平均风浪流载荷的增加而增大;弹性系泊模式很好地避免了峰值载荷,极限系泊载荷相比纯悬链方式降低了88%。研究结果表明:在浅水条件下,采用弹性系泊可以有效避免平台运动响应对系泊线的冲击载荷,有助于提高波浪能装置在极端海洋环境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和降低系泊系统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波浪能发电 系泊系统 模型试验 鹰式波浪能平台 系泊张力 弹性索 台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向波浪作用下接岸桥梁面板波浪力计算与模型试验
3
作者 孟艳秋 童朝锋 《中国港湾建设》 2025年第2期46-53,61,共9页
跨海大桥与护岸相连接处面板受力复杂,国内外现行的港口或桥梁工程规范只给出了波浪正向入射时离岸结构物面板的波浪力计算公式,没有考虑斜向波浪入射以及护岸对面板波浪力的影响。以厦门某跨海大桥工程为例,通过开展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跨海大桥与护岸相连接处面板受力复杂,国内外现行的港口或桥梁工程规范只给出了波浪正向入射时离岸结构物面板的波浪力计算公式,没有考虑斜向波浪入射以及护岸对面板波浪力的影响。以厦门某跨海大桥工程为例,通过开展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斜向波浪作用下桥梁与直立护岸相接处面板所受波浪力和波浪压强分布。结果表明对于接岸桥梁面板,斜向波作用下面板所受波浪最大上托力大于正向波浪最大上托力,约为3倍。斜向波传播到直立护岸时产生反射,波高增大,桥梁接岸处面板底部波浪压强显著增大,压强由接岸处向离岸端逐渐减小。比较物模实测结果和现行规范计算结果,分析各波浪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性,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 跨海大桥 斜向波 直立护岸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策略的波浪发电无速度传感器滑模控制
4
作者 梁昊晖 杨俊华 +3 位作者 杨梦丽 王超凡 黄逸 罗琦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6-182,共7页
为提高复杂海况下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效率,降低设备维护费用,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策略的无速度传感器滑模控制方案。以电机瞬时功率为成本函数,求解最优电磁力,并将之转换为参考电流。通过矢量控制和模型预测电流控制跟踪电流,实现系... 为提高复杂海况下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效率,降低设备维护费用,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策略的无速度传感器滑模控制方案。以电机瞬时功率为成本函数,求解最优电磁力,并将之转换为参考电流。通过矢量控制和模型预测电流控制跟踪电流,实现系统最大功率捕获;依据参考电流判断速度方向,设计滑模速度观测器,实现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下系统能够运行在安全约束范围内,输出功率提高,滑模观测器观测精度高,可增强系统鲁棒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发电 模型预测控制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滑模速度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堤近岸波浪数学模型分析及加固方案优化研究
5
作者 黄文稻 《水利技术监督》 2025年第4期259-263,284,共6页
六月海堤是东部海堤重建(一期)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针对六月海堤重建加固工程外部环境及其平面布置开展近岸波浪数学模型计算,据其结果分析六月海堤设计代表断面尺度与结构稳定性,提出六月海堤断面优化、消浪设施型式选取以及块体大小... 六月海堤是东部海堤重建(一期)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针对六月海堤重建加固工程外部环境及其平面布置开展近岸波浪数学模型计算,据其结果分析六月海堤设计代表断面尺度与结构稳定性,提出六月海堤断面优化、消浪设施型式选取以及块体大小设计的建议,为指导后续海堤的设计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模型 海堤 数学模型 堤防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sternak海床模型的椭圆余弦波浪荷载作用下埋置管线动力响应解析解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治国 叶铜 +3 位作者 张成平 PAN Yu-tao 沈安鑫 吴钟腾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9,共14页
通过两阶段分析方法,针对椭圆余弦波作用下埋置管线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探究。基于椭圆余弦波理论,采用Biot固结方程推导了非线性波浪作用下浅水区埋置管线所受的周期波浪压力;将管线考虑为动力Pasternak海床模型上的Euler-Bernoulli梁,将... 通过两阶段分析方法,针对椭圆余弦波作用下埋置管线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探究。基于椭圆余弦波理论,采用Biot固结方程推导了非线性波浪作用下浅水区埋置管线所受的周期波浪压力;将管线考虑为动力Pasternak海床模型上的Euler-Bernoulli梁,将波浪动荷载施加到管线上获得无限长管线的动力响应偏微分控制方程;利用Fourier变换和Laplace变换并借助卷积定理得到管线挠度、速度、加速度、转角、弯矩和剪力的动力响应解。通过与三维有限元数值算例及既有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解析解的正确性与适用性。对椭圆余弦波作用下埋置管线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了敏感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波浪高度H显著影响了波面形状与海床内波浪力大小,不同浪高下管线转角、弯矩和剪力的变化更明显,而挠度、速度和加速度响应敏感性则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波浪 埋置管线 渗流力 管土作用 动力Pasternak海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的直驱式波浪发电机机侧最优功率控制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黄磊 魏莱 +1 位作者 杨建龙 胡敏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391-4404,共14页
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该文以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并建立了直驱式波浪发电装置的水动力数学模型和永磁直线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推导了基于模型预测的功率... 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该文以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并建立了直驱式波浪发电装置的水动力数学模型和永磁直线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推导了基于模型预测的功率控制策略用于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在功率控制策略中从功率捕获策略和功率跟踪控制策略展开研究以实现将波浪能转换为电能并汇入直流母线。重点围绕功率捕获策略开展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技术研究,分别从控制策略、预测区间和成本函数三个角度分析了基于模型预测的最优功率捕获策略。建立了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基于模型预测的最优功率捕获策略可有效提高不规则波下发电机从波浪发电系统捕获能量。此外,采用以直流母线功率汇入最大为目标的成本函数可以有效地提高发电机输入直流侧能量,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最后通过实验室模拟平台进行了实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式波浪发电 最优功率捕获 模型预测控制 功率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弱磁效应的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变系数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8
作者 秦川 姜安妮 +3 位作者 孙铱萌 金默涵 丁维 吴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31-3540,I0016,共11页
为提高波浪发电系统(wave energy converter,WEC)能量捕获效率,并保证其在运行过程中满足系统的各种约束条件,该文以平均捕获功率最优为目标,提出计及弱磁效应的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变系数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策... 为提高波浪发电系统(wave energy converter,WEC)能量捕获效率,并保证其在运行过程中满足系统的各种约束条件,该文以平均捕获功率最优为目标,提出计及弱磁效应的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变系数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策略。针对波浪激励力过大导致的变流器输出电压过调制问题,将弱磁控制引入优化算法,在满足发电机弱磁极限的前提下增大发电系统的运行范围,提高WEC的能量捕获效率。此外,基于仿真分析,发现了规则波下MPC目标函数的正则系数与平均捕获功率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FFT)与叠加定理,构建了适用于不规则波输入的直驱式WEC变系数MPC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在不规则波浪下,所提方案能在满足系统约束条件的同时,有效提高能量捕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式波浪发电 最大功率捕获 模型预测控制 弱磁控制 变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浮体直驱波浪发电装置建模分析与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能量提取算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宣睿 林泽川 肖曦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454,共10页
基于振荡浮体结构的直驱波浪发电装置具有损耗低、控制灵活等优点,近年来,逐渐成为波浪发电领域的研究热点。双浮体直驱波浪发电装置不需要海上固定平台,能够通过锚系结构在海水中工作,是一种工程可行的直驱波浪发电方案,但其动力学模... 基于振荡浮体结构的直驱波浪发电装置具有损耗低、控制灵活等优点,近年来,逐渐成为波浪发电领域的研究热点。双浮体直驱波浪发电装置不需要海上固定平台,能够通过锚系结构在海水中工作,是一种工程可行的直驱波浪发电方案,但其动力学模型更为复杂,相关控制算法缺少实际装置测试。该文通过等效电路的方法对双浮体装置进行建模分析,指出采用张力锚结构可将双浮体装置等效为单浮体装置进行分析,简化控制器的分析与设计,从而建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高效波浪能提取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波浪激励力辨识、预测与快速模型预测求解的控制算法,并且设计了双浮体直驱波浪发电装置,在不同波浪条件下进行了相关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算法能够在有效降低运算复杂度的前提下提高装置的波浪能提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浮体直驱波浪发电 能量提取优化算法 装置建模分析 波浪水槽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匹配模型降阶的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功率优化
10
作者 梁惠溉 杨俊华 +3 位作者 林汇金 林炳骏 吴凡曈 邱达磊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1-197,共7页
为改善复杂工况下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功率捕获效果、降低控制器计算负担,基于矩匹配算法改进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通过建立系统水动力模型,选取波浪关键频率,利用Sylvester方程计算该频率下系统期望矩,得到匹配幅相特性的降阶模型。根据... 为改善复杂工况下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功率捕获效果、降低控制器计算负担,基于矩匹配算法改进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通过建立系统水动力模型,选取波浪关键频率,利用Sylvester方程计算该频率下系统期望矩,得到匹配幅相特性的降阶模型。根据系统降阶模型,构造并求解可计及电机铜耗的改进二次型成本函数,计算理想电磁力,得到q轴期望电流跟踪值,提升波能捕获能力同时减少系统主要损耗。仿真结果表明:矩匹配降阶算法拟合程度高、动态行为好,所提控制策略波能转换效率提高,系统输出平均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 波浪能转换 模型预测控制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模型降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式直驱波浪发电系统集中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11
作者 林泽川 黄宣睿 肖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91-198,共8页
将多个波浪能发电装置组成阵列是大规模开发波浪能的发展趋势。对于阵列式直驱波浪发电系统,采取合适的能量优化控制方法能显著提升波浪能捕获效率。然而,由于阵列式系统存在浮子间的相互辐射作用,已有的集中式模型预测控制(MPC)面临在... 将多个波浪能发电装置组成阵列是大规模开发波浪能的发展趋势。对于阵列式直驱波浪发电系统,采取合适的能量优化控制方法能显著提升波浪能捕获效率。然而,由于阵列式系统存在浮子间的相互辐射作用,已有的集中式模型预测控制(MPC)面临在线计算量大、难以工程应用的困难,而将各浮子视作独立系统的分布式MPC则存在能量捕获效率的损失。对此,文中提出一种改进的集中式MPC方法,将优化区间与约束区间进行解耦,可在保障系统整体能量捕获效率的同时,大幅减少计算开销,提升系统的实时控制性能。通过仿真研究分析了约束区间解耦方法的性能,并在多种波浪工况条件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发电装置 阵列式 直驱式 模型预测控制 捕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州湾工程作业区波浪特征数学模型研究
12
作者 李晓飞 《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 2024年第4期7-11,共5页
为确保钦州港整体规划的作业条件合理性,针对不同平面布置方案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开展分析研究,在结合附近测站多年风速和波浪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平面布置方案下钦州湾内码头作业区的波浪特征分布。分析结果表明:波浪自外海向湾内传播... 为确保钦州港整体规划的作业条件合理性,针对不同平面布置方案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开展分析研究,在结合附近测站多年风速和波浪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平面布置方案下钦州湾内码头作业区的波浪特征分布。分析结果表明:波浪自外海向湾内传播过程中,波高整体呈降低趋势,钦州湾西岸最大有效波高3.0m,东岸最大有效波高4.60m;钦州湾西岸作业区的波高主要受SE向波浪控制,规划方案二增加东岸作业区范围可以使得西岸内侧作业区的最大波高小幅降低约4%;钦州湾东岸作业区波浪环境主要受SW向波浪控制,新增企沙东作业区可以使得东岸作业区的最大波高降低约11%;规划方案二扩大三墩作业区范围可以使得大环作业区内的最大波高降低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州湾 港口总体规划 波浪数学模型 设计波浪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波下波浪能发电装置波-电转换比率实验室测试方法研究
13
作者 上官亮 路宽 王花梅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4,共9页
波浪能发电装置物理模型的实验室测试试验是评估装置性能的重要手段,目前针对不规则波下完整规范的性能测试试验较少。该文参考国内外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测试方法及标准,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测试工作经验,采用以有效波高和谱峰波周期为参数... 波浪能发电装置物理模型的实验室测试试验是评估装置性能的重要手段,目前针对不规则波下完整规范的性能测试试验较少。该文参考国内外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测试方法及标准,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测试工作经验,采用以有效波高和谱峰波周期为参数的室内不规则波功率计算公式,提出实验室不规则波下波浪能发电装置物理模型的波-电转换比率测试方法,并应用在喇叭型后弯管波浪能发电装置物理模型的水池测试试验中,测得该模型不规则波下最大波-电转换比率为23.91%。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测试方法及试验过程,在波浪能发电模型的实验室试验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更能反映发电装置在实海况的运行特性。测试结果可为发电装置下一阶段的模型设计以及原型机示范测试、实海况运行的发电功率预测方面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发电装置 实验室测试方法 物理模型试验 不规则波试验 波-电转换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洋捕食者算法的波浪能转换装置模型预测控制
14
作者 方红伟 魏秀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8-1480,I0018,共14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海洋捕食者算法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实现了波浪能转换装置的动态最大能量捕获。提出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利用海洋捕食者算法来获取最优控制力,并采用非线性限制来控制功率的单向流动。通过相应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海洋...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海洋捕食者算法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实现了波浪能转换装置的动态最大能量捕获。提出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利用海洋捕食者算法来获取最优控制力,并采用非线性限制来控制功率的单向流动。通过相应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海洋捕食者算法的优化准确性和快速收敛性。该方法还利用控制域来处理最优控制变量以便在算法的计算负担和优化准确度之间进行平衡。所提出的方法证明在处理多维的波浪能转换系统方面,特别是系统的非凸和非线性限制问题,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仿真与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方法能较好地提高波浪能转换装置的输出功率,并满足典型海域工况下的实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捕食者算法 模型预测控制 单向功率流动限制 波浪能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垂荡和纵摇运动模型对波浪能最大输出功率的设计
15
作者 李勇达 汪恒恺 +1 位作者 李鹏辉 陈昊 《高师理科学刊》 2024年第2期20-26,共7页
研究波浪能装置最大输出功率的设计,以运动平衡方程和能量输出系统研究为基础理论背景,建立浮子和振子的垂荡、纵摇运动模型和最优阻尼系数模型,确定给定时间下的浮子与振子的垂荡位移及速度和纵摇位移及角速度,并借助模拟退火算法和网... 研究波浪能装置最大输出功率的设计,以运动平衡方程和能量输出系统研究为基础理论背景,建立浮子和振子的垂荡、纵摇运动模型和最优阻尼系数模型,确定给定时间下的浮子与振子的垂荡位移及速度和纵摇位移及角速度,并借助模拟退火算法和网格搜索算法分别确定两种情况下给定参数值的最大输出功率及最优阻尼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 最大输出功率 垂荡和纵摇运动模型 模拟退火算法 网格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澳岛海域防波堤工程波浪分布特性数学模型研究
16
作者 陈星 徐雪松 朱峰 《水运工程》 2024年第8期10-16,共7页
为定量论证规划防波堤建设方案对珠海港万山港区东澳岛客货运码头工程的掩护效果,基于SWAN波浪数学模型和中国南海历史台风浪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对近岸波浪的传播变形进行计算。采用Boussinesq方程数学模型分析正常大浪条件下和极端大... 为定量论证规划防波堤建设方案对珠海港万山港区东澳岛客货运码头工程的掩护效果,基于SWAN波浪数学模型和中国南海历史台风浪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对近岸波浪的传播变形进行计算。采用Boussinesq方程数学模型分析正常大浪条件下和极端大浪条件下不同防波堤规划方案所产生的港内特征点处波浪要素。结果表明:1)万山列岛对SE向外海波浪具有掩护效应。因此E向外海波浪是影响整个港域波浪条件的控制工况。2)在2 a一遇波浪作用下,防波堤方案1可使北岸各点H_(4%)减小约40%,南岸各点H_(4%)减小约50%,N_(6)点可作业天数由无掩护条件下的29.9 d减小至2.6 d;防波堤方案2由于加强湾口北侧的掩护,因此北岸波高降低超过50%,南岸波高降低达65%,N_(6)点可作业天数进一步降低至0.7 d。3)在50 a一遇波浪作用下,防波堤方案1可使北岸各点H_(13%)减小30%,南岸各点H_(13%)减小40%;防波堤方案2可使北岸各点H_(13%)减小40%,南岸各点H_(13%)减小60%。因此规划方案2对港域的掩护效果优于方案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澳岛海域 防波堤工程 波浪数学模型 设计波浪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较长周期波浪作用下系泊船舶装卸作业波浪标准的试验研究
17
作者 王炜正 俞武华 +3 位作者 柳淑学 李金宣 赵序 张昊宸 《水运工程》 2025年第1期16-22,50,共8页
针对目前缺乏较长周期波浪作用下系泊船舶装卸作业波浪标准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针对一系列油船、LNG船和散货船船型,考虑较大波浪周期范围,开展水动力特性的模型试验,分析船舶运动量随周期的变化规律,并... 针对目前缺乏较长周期波浪作用下系泊船舶装卸作业波浪标准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针对一系列油船、LNG船和散货船船型,考虑较大波浪周期范围,开展水动力特性的模型试验,分析船舶运动量随周期的变化规律,并结合相应规范规定,提出较长周期波浪作用下船舶作业允许波高随周期变化的折减系数。研究成果可为相关研究和设计提供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较长周期波浪 系泊船 运动量 模型试验 作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AR预测模型的波浪测量系统
18
作者 周佳宇 郑文彬 +2 位作者 信光成 陈铭堃 陈东 《广东造船》 2024年第5期90-92,49,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AR预测模型的波浪测量系统,通过雷达传感器和AR预测模型,可在实时测量波浪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波浪走势,预测出未来15s的波浪数据,预测适合母船收放小艇的时机,帮助船员安全收放小艇操作有效减少海上小艇收放的事故发生率...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AR预测模型的波浪测量系统,通过雷达传感器和AR预测模型,可在实时测量波浪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波浪走势,预测出未来15s的波浪数据,预测适合母船收放小艇的时机,帮助船员安全收放小艇操作有效减少海上小艇收放的事故发生率,提高海上作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模型 波浪测量 波浪预测 小艇收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N模型下的马拉博油罐区深水波浪条件分析
19
作者 李会兴 张杰峰 李子成 《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在深水波浪条件下,油罐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对所在海域的风与波浪耦合作用的波浪分析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型SWAN,依据CCMP和CFSR数值风场资料,建立南大西洋海浪后报数据集。通过与尼日利亚拉格斯... 在深水波浪条件下,油罐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对所在海域的风与波浪耦合作用的波浪分析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型SWAN,依据CCMP和CFSR数值风场资料,建立南大西洋海浪后报数据集。通过与尼日利亚拉格斯外海Bonga站和纳米比亚卡拉斯外海Kudu站的实测数据资料进行对比,验证了数据集的合理性。并对赤道几内亚马拉博外海深水波浪条件进行分析,为后续油罐区项目建设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N模型 数值风场 海浪数据后报 波浪条件 重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变率对潮流波浪作用下局部冲刷深度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窦希萍 董凤舞 +3 位作者 黄晋鹏 高亚军 娄斌 王向明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36,共11页
根据窦国仁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的全沙模型相似理论,设计5个变率分别为2.5、4、6、8 33和12 8的长江口深水航道北槽概化物理模型,进行潮流和潮流波浪共同作用下的丁坝坝头清水和浑水冲刷试验,研究不同动力条件和不同工程布置下变率对冲... 根据窦国仁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的全沙模型相似理论,设计5个变率分别为2.5、4、6、8 33和12 8的长江口深水航道北槽概化物理模型,进行潮流和潮流波浪共同作用下的丁坝坝头清水和浑水冲刷试验,研究不同动力条件和不同工程布置下变率对冲刷坑发展过程及冲刷深度的影响,给出了变态模型与正态模型冲刷坑稳定冲刷深度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 变率 潮流 波浪 局部冲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