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EN引流管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清梅 汪建涛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9期99-101,共3页
青光眼是一种由病理性眼压升高造成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的疾病,是不可逆性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1])。病理性眼压升高是视神经萎缩的主要原因,降眼压是目前唯一被循证医学证明有效的青光眼治疗方案。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青光眼微... 青光眼是一种由病理性眼压升高造成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的疾病,是不可逆性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1])。病理性眼压升高是视神经萎缩的主要原因,降眼压是目前唯一被循证医学证明有效的青光眼治疗方案。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青光眼微创手术(microinvasive glaucoma surgery,MIGS)广泛应用,其中XEN引流管植入术显示出良好的治疗前景。XEN引流管植入术是在眼内植入具有管腔的明胶管,将房水引流至球结膜下,增加房水流出,从而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本文旨在对XEN引流管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的原理和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xen引流管植入术 青光眼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EN引流管植入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开角型青光眼
2
作者 赵茹梦 崔慧玲 +2 位作者 任静 王迪 李海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965-969,共5页
目的:探讨XEN引流管植入联合丝裂霉素C(MMC)治疗开角型青光眼(OAG)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OAG患者37例37眼,按初始接受抗青光眼手术治疗与否分为初次青光眼手术组17例17眼,多次青光眼手术组20例20眼,记录各随访时间点眼压... 目的:探讨XEN引流管植入联合丝裂霉素C(MMC)治疗开角型青光眼(OAG)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OAG患者37例37眼,按初始接受抗青光眼手术治疗与否分为初次青光眼手术组17例17眼,多次青光眼手术组20例20眼,记录各随访时间点眼压、降眼压药物种类及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大于1 a。结果:术后1 a,初次与多次青光眼手术组眼压分别从术前27.56±9.94、28.43±14.18 mmHg降至15.16±3.65、17.18±5.83 mmHg,分别下降55.01%和60.43%(t=4.863,P<0.001;t=3.255,P=0.004)。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眼压均较术前降低,时间有差异(F_(时间)=6.876,P_(时间)<0.001),组间及交互均无差异(F_(组间)=0.242,P_(组间)=0.626;F_(时间×组间)=0.959,P_(时间×组间)=0.458)。两组手术完全成功率分别为47%、45%,条件成功率为76%、75%(Z=-0.115,P=0.909),完全成功与条件成功累积生存率分析均无差异(χ^(2)=0.042,P=0.838;χ^(2)=0.004,P=0.949)。术后1 a随访时两组降眼压药物均由术前的3(2,3)种减少为1(0,2)种(Z=-3.289、-3.796,均P<0.001),组间无差异(Z=-0.581,P=0.561)。术后短期并发症以低眼压为主,前房出血次之,远期并发症以滤过泡包裹为主,除外引流管暴露及脱落各1眼,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XEN引流管植入联合MMC治疗初次与多次青光眼手术OAG患眼均安全有效,但多次青光眼手术组滤过泡包裹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en引流管植入术 开角型青光眼 微创青光眼手术 丝裂霉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EN引流管植入术治疗青光眼
3
作者 秦佳音 刘妍 +1 位作者 贾红艳 王涛 《眼科》 CAS 2023年第1期58-63,共6页
本文总结了XEN引流管植入术的适应证、手术操作过程、术后疗效与安全性,并与传统小梁切除术和其他类型青光眼微创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glaucoma surgery,MIGS)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xen引流管植入术 青光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