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对青少年心理行为的评定分析
1
作者 邢茹 《教育进展》 2023年第12期10171-10176,共6页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有序进行,中小学义务教育中,尤其中学生潜在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大量暴露出来,尽管我们的教师、学校、家庭、社会、国家在潜心研究应对措施,并有了些许成效,但是,对于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青少年来说,其心理和行为随年龄...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有序进行,中小学义务教育中,尤其中学生潜在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大量暴露出来,尽管我们的教师、学校、家庭、社会、国家在潜心研究应对措施,并有了些许成效,但是,对于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青少年来说,其心理和行为随年龄的增长在逐渐发展,并滋生出新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来势汹汹,应接不暇。而且,多数青少年心理咨询意识薄弱,甚至拒绝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同时其经济有限,导致不少青少年心理问题化为抑郁症状,又因为自我不会调节,得不到他人及时的帮助,直至深入严重,酿成极端后果。文中使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对200位校内和校外的青少年进行测量,由此评判出这些青少年是否身患抑郁疾病,并进行抑郁症分级,同时运用SPSS软件和统计法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得知:第一,女性青少年比男性青少年更易患抑郁症,且女性青少年患抑郁程度比男性青少年患抑郁程度深;第二,不同学习情况的青少年,患抑郁程度不同,抑郁症状也不尽相同;第三,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测评得分与青少年性别(r = 0.395,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ung抑郁自评量 研究分析 保护措施 测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ung抑郁自评量表在癌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丽仙 兰晓莲 黄幼珍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168-168,共1页
关键词 癌症 zung抑郁自评量 护理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ung抑郁自评量表测定老年静止性脑梗死96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景东华 张玉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22-1022,共1页
关键词 zung抑郁自评量 测定 老年人 脑梗死静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ung抑郁自评量表在癌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曾惠兰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2682-2683,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Zung抑郁自评量表在癌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癌症患者123例纳入研究(研究组),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估分析患者的抑郁程度,并根据患者的抑郁评分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案。再选取不使用Zung抑郁自评... 目的:研究分析Zung抑郁自评量表在癌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癌症患者123例纳入研究(研究组),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估分析患者的抑郁程度,并根据患者的抑郁评分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案。再选取不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抑郁情况的癌症患者89例为参照对象(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癌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癌症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的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癌症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癌症患者的护理中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能够更为准确的评估患者的抑郁情况,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ung抑郁自评量 癌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心理测试量表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森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5期91-93,共3页
目的 分析采用不同心理测试量表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的效果。方法 300例抑郁症患者,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抑郁症症状快速自评量表进行病情评估。以综合诊断评估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准确率... 目的 分析采用不同心理测试量表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的效果。方法 300例抑郁症患者,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抑郁症症状快速自评量表进行病情评估。以综合诊断评估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准确率。结果 SDS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准确率为75.67%,高于抑郁症症状快速自评量表的6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SDS评估可以为抑郁症患者提供较为精准的诊断结果 ,进而为制定相关治疗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自评量 病情评估 抑郁症症状快速自评量 抑郁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行编制的社区抑郁状态电话筛查问卷与常用抑郁和焦虑评定量表的一致性研究(下) 被引量:15
6
作者 田德财 张新卿 +3 位作者 周景升 姜凤英 刘学娜 方向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18-620,共3页
目的研究自行编制的社区抑郁状态电话筛查问卷(community depression status screeningquestionnaire via telephone,CDSQ-T)与Hamilton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 目的研究自行编制的社区抑郁状态电话筛查问卷(community depression status screeningquestionnaire via telephone,CDSQ-T)与Hamilton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对14~86岁458例门诊患者同时先后进行CDSQ-T与HAMD、HAMA、SDS、SAS量表的评估。比较CDSQ-T与四个量表总分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线性关系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DSQ-T总分与HAMD、HAMA、SDS、SAS的总分均明显相关(r分别为0.79、0.71、0.76、0.72,P均小于0.05);CDSQ-T总分与HAMD、HAMA、SDS、SAS总分的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分别为0.56、0.61、0.91、0.81(P<0.05);CDSQ-T总分与HAMD、HAMA、SDS、SAS总分散点图拟合直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3、0.50、0.57、0.52(P<0.05)。结论 CDSQ-T与HAMD、HAMA、SDS、SAS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尤其是与自评的抑郁量表的一致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抑郁状态电话筛查问卷 HAMILTON抑郁 zung抑郁自评量 相关性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不同量表评价心力衰竭与非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健 刘萍萍 +2 位作者 吕蓉 张道良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自评量表评价心力衰竭(HF)与非心力衰竭(NHF)心脏病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的研究。方法:前瞻性截面研究。入选HF与NHF的住院患者患者256例,分组填写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或医院焦虑抑郁自评量表(HADS),评价:... 目的:比较不同自评量表评价心力衰竭(HF)与非心力衰竭(NHF)心脏病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的研究。方法:前瞻性截面研究。入选HF与NHF的住院患者患者256例,分组填写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或医院焦虑抑郁自评量表(HADS),评价:①HF与NHF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②比较两种量表评价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①两种自评量表的评定结果,HF与NHF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32.5%和20.0%(P=0.022),31.7%和16.9%(P=0.006),而且HF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与NYHA分级正相关,相对危险度=1.929或=2.283;②HADS的敏感性显著高于SAS/SDS(P<0.05),后者的特异性显著高于前者(P<0.05)。结论:①HF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比NHF患者高;②HADS适用于临床筛查,而SAS/SDS则适用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 医院焦虑抑郁自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氏腹针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一茗 张新昕 杨晓月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孙氏腹针、体针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对中风后抑郁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13例中风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针组(38例)、体针组(38例)和药物组(37例)。腹针组治以孙氏腹针结合传统体针;体针组针刺百... 目的:观察并比较孙氏腹针、体针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对中风后抑郁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13例中风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针组(38例)、体针组(38例)和药物组(37例)。腹针组治以孙氏腹针结合传统体针;体针组针刺百会、膻中、内关、三阴交、照海等穴位;药物组口服黛力新。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其减分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估并比较孙氏腹针、体针及黛力新对中风后抑郁患者的影响。结果:治疗8周后三组HAMD、SDS评分均降低(PV0.05),腹针组SDS评分降低更为明显(P<0.01);临床总有效率腹针组94.59%,优于体针组的89.19%(P<0.05),与药物组(97.30%)相当(P>0.05)。结论:孙氏腹针能有效降低中风后抑郁患者HAMD及SDS评分,改善其抑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针 中风后抑郁 汉密尔顿抑郁 抑郁自评量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体针 孙申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或抑郁状态的新机制——调节体内炎症状态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明宇 杨丽娜 +3 位作者 仝雅琪 张淑楠 吴维霞 丁彦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3期391-395,共5页
目的观察养心氏片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9条目病人健康问卷(PHQ-9)评分及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评分的影响,探讨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或抑郁的新机制调节体内炎症状态。方法 入选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 目的观察养心氏片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9条目病人健康问卷(PHQ-9)评分及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评分的影响,探讨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或抑郁的新机制调节体内炎症状态。方法 入选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00例。所有入选者行GAD-7、PHQ-9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并分析其与PHQ-9评分及GAD-7评分的相关性。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及心理疏导的基础上加用养心氏片口服3个月,B组予常规内科治疗及心理疏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IL-10、IL-12和TNF-α的变化及PHQ-9评分、GAD-7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A组PHQ-9评分、GAD-7评分与血清促炎症因子TNF-α、IL-1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血清抗炎症因子IL-10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PHQ-9评分及GAD-7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B组PHQ-9评分及GAD-7评分改善不显著,且治疗后组间比较A组优于B组(P<0.05)。治疗后A组血清IL-10较治疗前升高,IL-12、TNF-α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A组优于B组(P<0.05)。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清炎症状态与焦虑抑郁程度有关,养心氏片能使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体内抗炎症因子表达上调,促炎症因子表达下降,调整体内炎症状态,改善焦虑抑郁状态,这可能是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养心 炎症状态 焦虑抑郁 广泛性焦虑自评量 9条目病人健康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量表评价心房颤动患者焦虑抑郁的比较 被引量:34
10
作者 张丹 高辉 周亚楠 《中国医药》 2014年第4期474-476,共3页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以及医院焦虑抑郁自评量表(HADS)、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评定焦虑抑郁的一致性和非精神心理专科医师判断心房颤...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以及医院焦虑抑郁自评量表(HADS)、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评定焦虑抑郁的一致性和非精神心理专科医师判断心房颤动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时对量表的选择.方法 入选心房颤动患者179例,分别采用HADS、SAS/SDS、HAMA/HAMD评定受试者的情绪情况,对患者焦虑抑郁评分、3种量表一致性及2种自评量表填写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根据HADS的焦虑分量表(HADa)评分,心房颤动患者焦虑情绪阳性68例,占38.0%;根据HADS的抑制分量表(HADd)评分,抑郁情绪阳性86例,占48.0% SAS评分焦虑情绪阳性71例,占39.7%;SDS评分抑有郁情绪阳性77例,占43.0%.HAMA评分焦虑情绪阳性65例,占36.3%;HAMD评分抑郁情绪阳性76例,占42.5%.3种量表评定一致性检验,HADa、SAS与HAMA Kappa值分别为0.438、0.337,HADd、SDS与HAMD Kappa值分别为0.416、0.395.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HADS与HAMA、HAMD具中等一致性,SAS、SDS与HAMA、HAMD具轻度一致性.HADS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更适于非精神专科对心房颤动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医院焦虑抑郁自评量 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 汉密顿焦虑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评估及个性化护理对改善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效果研究
11
作者 秦淑蓉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7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究对产妇进行情绪评估及个性化护理对改善其产后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随机将近年来在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进行分娩的160例产妇分为试验组(n=80)与对比组(n=80)。在两组产妇分娩后,对对比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对试验组产妇进行情... 目的:探究对产妇进行情绪评估及个性化护理对改善其产后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随机将近年来在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进行分娩的160例产妇分为试验组(n=80)与对比组(n=80)。在两组产妇分娩后,对对比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对试验组产妇进行情绪评估及个性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产妇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及产后不同时间段其中SDS评分>50分产妇所占的比例。结果:产后7 d及产后1个月,试验组产妇的SDS评分均低于对比组产妇,P<0.05。产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试验组产妇中SDS评分>50分产妇所占的比例均低于对比组产妇中此类产妇所占的比例,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情绪评估及个性化护理能显著改善其产后的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评估 个性化护理 抑郁情绪 抑郁自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特点 被引量:29
12
作者 谭清澈 张家堂 +3 位作者 崔荣太 徐全刚 邢小微 孙婷婷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5期667-670,共4页
目的分析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焦虑抑郁状态的识别。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神经内科门诊3857名患者,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估心理状态。分析有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特点。... 目的分析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焦虑抑郁状态的识别。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神经内科门诊3857名患者,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估心理状态。分析有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特点。结果有1684(43.66%)名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状态,中年(χ2=107.75,P<0.001)、女性(χ2=188.36,P<0.001)无业及退休者(χ2=215.31,P<0.001)为焦虑抑郁状态的多发人群。1073(63.72%)名焦虑抑郁患者主诉内容超过3项,655(38.90%)名患者主诉内容超过4项。主诉内容以失眠最多,头痛、头晕、肢体无力、发麻次之。1323(78.56%)名患者选择在神经内科药物治疗。结论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发生率高,此类患者有其自身临床特点,门诊医生应注意识别,并予以及时转诊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学 焦虑抑郁状态 zung焦虑自评量 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评估 三级综合医院 神经内科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李娜 江孙芳 +3 位作者 高鑫 季建林 花霞 赵耐青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5-617,636,共4页
目的 探讨心理因素与糖尿病患者的关系。方法 选择上海市 16 4例社区糖尿病病例和 6 2例社区正常人群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并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测量研究对象的心理状况。 结果 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 目的 探讨心理因素与糖尿病患者的关系。方法 选择上海市 16 4例社区糖尿病病例和 6 2例社区正常人群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并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测量研究对象的心理状况。 结果 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 ,焦虑或抑郁为因变量时糖尿病OR分别为 15 .87(95 %CI:2 .0 0~ 12 5 .95 )和 3.18(95 %CI:1.5 9~ 6 .36 )。结论 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与 2型糖尿病有一定关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zung焦虑自评量 抑郁情绪 患者 心理状况 正常人群 抑郁自评量 因果关系 社区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社区女性乳腺癌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状况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黄哲宙 吴春晓 +3 位作者 郑莹 王杰军 邹建军 卢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04-208,共5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目前上海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最易发生抑郁的癌症。为此,本研究旨在了解上海市社区女性乳腺癌患者的抑郁和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上海肿瘤病例数据库中选取社区中1328...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目前上海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最易发生抑郁的癌症。为此,本研究旨在了解上海市社区女性乳腺癌患者的抑郁和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上海肿瘤病例数据库中选取社区中1328名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填写自评量表,共回收合格调查表1172例。统计描述其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水平的流行病学分布,确定患者的抑郁发生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抑郁发生和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上海市社区女性乳腺癌现患者抑郁发生的比例为22.9%(95% CI:20.0%-25.0%),平均的生活质量评分为107.62分(95% CI:106.41-108.83)。乳腺癌患者存活期、诊断时期别、治疗状况、体能评分KPS、疼痛VAS评分等因素是影响患者抑郁发生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抑郁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早期诊断乳腺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社区康复指导服务可降低其抑郁的发生比例,提高社区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痛 存活者 抑郁 生活质量 社区 zung自译量 FACT-G生活质量自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ung氏焦虑抑郁量表测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25
15
作者 张娇 闫城 黄芳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909-912,共4页
目的探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测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的适用性。方法采用问卷对209例住院患者进行一般资料、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的调查,利用项目分析、相关分析、信度分析探讨两量表的适用性。结果调查对象中焦虑和抑郁的发... 目的探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测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的适用性。方法采用问卷对209例住院患者进行一般资料、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的调查,利用项目分析、相关分析、信度分析探讨两量表的适用性。结果调查对象中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27.3%和34.0%。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03和0.814。焦虑自评量表中有4个条目与总标准分相关性低(r<0.4),抑郁自评量表中有8项条目与总标准分相关性低(r<0.4)。两个量表中分别有2项条目删除后Cronbach’sα系数增大。结论虽两个自评量表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并被广泛应用,但本研究结果却证实两个自评量表对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评估的适用性较差,应不用或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ung焦虑 抑郁 心血管病 适用性
原文传递
Zung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86
16
作者 李美娟 徐娟 +4 位作者 刘永忠 杨惠青 肖凤新 朱伟芳 李凤香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1512-1513,共2页
目的探讨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在诊断抑郁症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抑郁症与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就诊的673例咨询者为研究对象,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其进行测验... 目的探讨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在诊断抑郁症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抑郁症与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就诊的673例咨询者为研究对象,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其进行测验,并进行抑郁症分级。结果无抑郁症状146例,轻度抑郁168例,中度抑郁214例,重度抑郁145例;4种症状的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症与患者性别、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相关(P〈0.01或P〈0.05);20—49岁者较其他年龄段抑郁症发病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Zung抑郁自评量表可作为诊断抑郁症的一个有效的检测工具,并可用于评价抑郁症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ung抑郁自评量 抑郁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加味逍遥散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于林 葛鑫宇 +4 位作者 陈宝田 伍远菲 朱志敏 黄俊东 丁国安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加味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口服加味逍遥散汤剂治疗,对照组口服舍曲林治疗,观察2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末,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中医症候量表评定... 目的探讨加味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口服加味逍遥散汤剂治疗,对照组口服舍曲林治疗,观察2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末,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中医症候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同时检查血常规,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结果治疗2个月末两组Zung抑郁自评量表及中医症候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前两组Zung抑郁自评量表及中医症候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89.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10,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各项辅助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结论加味逍遥散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疗效均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但加味逍遥散改善患者郁病症候方面优于舍曲林,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郁病症候 辨证施治 加味逍遥散 舍曲林 zung抑郁自评量 中医症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症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9
18
作者 何玉玲 张治坤 +1 位作者 肖常青 潘海林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2期210-210,共1页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于2003-05/08选择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36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有关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无其他慢性及神经系统疾病。...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于2003-05/08选择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36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有关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无其他慢性及神经系统疾病。男71例,女65例,年龄32~71岁,病程0.5~12年。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让患者进行自我抑郁评分,包含20个项目,每项按照14级评分,评定总分换算成抑郁指数(抑郁指数=各条目累积分/80),抑郁指数≥0.5者为抑郁。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记录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测量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计算人体质量指数,检测糖化血红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等以了解并发症情况。主要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并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与未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两样本均数间的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结果随机发放量表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36份,回收率85%。①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37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患病率为27.2%。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抑郁症状分为合并抑郁症组(n=37)和未合并抑郁症组(n=99),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人体质量指数方面参数接近。②合并抑郁症的糖尿病患者病程长,糖化血红蛋白较高,并发症较多,与未合并抑郁症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651~5.477,P<0.01~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较高,糖尿病患者抑郁的发生与病程的长短、血糖的控制情况及并发症的多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抑郁 心理学 2型糖尿病患者 抑郁症患者 zung抑郁自评量 测糖化血红蛋白 人体质量指数 糖尿病病程 美国糖尿病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部电针透刺对脑卒中抑郁症病人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董建萍 陈晨 李樱 《针灸临床杂志》 2013年第12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头部电针透刺配合体针治疗脑卒中抑郁症(PSD)病人前后脑电图的变化。方法: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抑郁程度,观察治疗前后脑电图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30天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86.25%。H... 目的:观察头部电针透刺配合体针治疗脑卒中抑郁症(PSD)病人前后脑电图的变化。方法: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抑郁程度,观察治疗前后脑电图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30天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86.25%。HAMD总分和SDS指数较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脑电图检查比较,异常率从治疗前40%降低到治疗后15%,且均为轻度异常。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头部电针透刺配合体针治疗PSD有改善患者脑电图中异常脑电波的作用,该研究为头部电针透穴刺法治疗PSD的临床疗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电针 透刺 脑卒中抑郁 脑电图 汉密尔顿抑郁 zung抑郁自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抑郁障碍的晚期癌症住院患者的症状频率及强度调查 被引量:6
20
作者 于洋 刘勇 +2 位作者 李擎 晋鑫 刘菲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讨伴有抑郁障碍的晚期癌症患者的症状频率及强度,并分析抑郁与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表(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96例晚期癌症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使用卡方检验及秩和检验比较伴有抑郁与无抑郁患者的症状发... 目的探讨伴有抑郁障碍的晚期癌症患者的症状频率及强度,并分析抑郁与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表(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96例晚期癌症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使用卡方检验及秩和检验比较伴有抑郁与无抑郁患者的症状发生频率及症状强度;抑郁与症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196例晚期癌症患者中76例(38.8%)伴有抑郁障碍(SDS评分≥53)。与无抑郁患者比较,伴有抑郁障碍的晚期癌症患者发生频率显著增加的症状依次为:自我感觉差(98.7%vs.86.7%,P=0.029)、食欲下降(97.3%vs.74.2%,P=0.002)、疼痛(94.7%vs.63.3%,P<0.001)、焦虑(84.2%vs.49.2%,P<0.001)、气短(84.2%vs.71.7%,P=0.021)、瞌睡(73.7%vs.55.8%;P=0.006)及恶心(61.8%vs.38.3%,P<0.001);而在症状强度(ESAS评分≥1)上则依次为自我感觉差、乏力、食欲下降、焦虑以及气短(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DS与ESAS各症状间呈正相关,其中SDS与抑郁、乏力及焦虑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7、0.52及0.51,P均<0.001)。结论伴有抑郁障碍的晚期癌症住院患者普遍存在严重的症状负荷。对症状频率和强度的认识有助于发现抑郁障碍并采取干预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癌症 症状 抑郁障碍 埃德蒙顿症状评估 抑郁自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