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spective on the Economic Evolut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 States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Pandemic and Financial-Economic Crisis
1
作者 Constantin Anghelache Mădălina-Gabriela Anghel +1 位作者 Stefan Virgil Iacob Dragos-Alexandru Hasegan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21年第2期41-55,共15页
The European Union,which is at the beginning of its term of office for all Member States in the European Parliament,the European Commission,its governing body and the Member States,is concerned with finalizing directi... The European Union,which is at the beginning of its term of office for all Member States in the European Parliament,the European Commission,its governing body and the Member States,is concerned with finalizing directiv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ies.Of course,the fundamental objective of the European Union would be to establish strategies to ensure economic growth in all the Member States of the European Union and,on the other hand,to establish how each Member State seeks to implement the European directives aimed at this end desideratum.There are a number of areas in which some countries,especially those that have joined European Union in recent waves,still have difficulty responding to the European Union’s desires and concerns to ensure economic growth,with a tendency to level the playing field trains in the next period.It aims at establishing a minimum wage in the European Union,divides a number of other issues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in the fiel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being important challenges for all Member States.Of course,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se Member States have different possibilities to respond to these challenges,through strategies that correlate,on the one hand,the individual interests of each of the Member States,but at the same time,in close coordination(correlation)with the major objectives set by the European Union.All these aspects are important,but must be reconsidered,in the context of the global effect of the pandemic and financial-economic crisis.The European Union is now considering a program to support all states,but especially those most affected by the above-mentioned cri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ber States evolution objectives strategy development economic growth pandemic and financial-economic cri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变分析与发展战略构想
2
作者 陈颖 《开发研究》 2024年第5期23-33,共11页
以经济韧性为核心,建立了基于抵御恢复力、调整适应力和创新转型力3个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对资源型城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估。运用熵值法对选定的63个地级资源型城市进行了经济韧性的量化分析,深入探讨了城市经济韧性随时间和空间变... 以经济韧性为核心,建立了基于抵御恢复力、调整适应力和创新转型力3个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对资源型城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估。运用熵值法对选定的63个地级资源型城市进行了经济韧性的量化分析,深入探讨了城市经济韧性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动态特征。此外,还通过构建回归模型来定量探究影响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强弱程度的多种因素,结果显示,时间维度上,所选取的资源型城市的经济韧性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大多数城市仍须提升经济韧性水平;空间维度上,所选取的资源型城市在抵御恢复力方面呈现出积极上升的趋势,高水平和中等水平的城市数量有所增加,而低水平和较低水平的城市数量则有所下降,调整适应力方面的整体分布保持相对稳定,但在创新转型力方面,较低水平城市的数量有所增加,低水平城市的数量则呈现减少的态势。在经济韧性影响因素方面,城市经济的专业化程度和金融支持能力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韧性呈负相关关系,而产业多样化、产业集聚密度、交通区位以及市场规模与经济韧性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经济韧性 时空演变特征 差异化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战略视角下中国地区差异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春梅 吴启焰 张小林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59,共5页
利用泰尔指数、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等指标,在Eviews和ArcGIS等软件支持下,从时间、空间和空间关联性三方面分析中国在不同区域发展战略时期地区经济差异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平衡发展战略时期,中国地区经济相对差... 利用泰尔指数、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等指标,在Eviews和ArcGIS等软件支持下,从时间、空间和空间关联性三方面分析中国在不同区域发展战略时期地区经济差异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平衡发展战略时期,中国地区经济相对差异较小,主要表现为南北间差异和东西间差异并存的格局,且全局空间分布呈随机状态;在非均衡发展战略时期,相对差异较大,呈现经济发达地区向东部集聚而欠发达地区向中西部集聚的分异状态;在协调发展战略时期,东西间相对差异开始收敛,但集聚和分异的趋势依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经济差异 时空演化 区域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黄河演变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浩 栾清华 刘家宏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4,共6页
深入分析黄河演变特征和流域经济发展历程,诊断未来黄河流域及其相关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从解决未来黄河泥沙、生态问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城市化战略格局、粮食安全等各个角度进行了战略思考,论证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 深入分析黄河演变特征和流域经济发展历程,诊断未来黄河流域及其相关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从解决未来黄河泥沙、生态问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城市化战略格局、粮食安全等各个角度进行了战略思考,论证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描绘了西线工程建成后的健康河湖体系的新蓝图。最后就工程建设的一些争议和建议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演变 水资源 泥沙 生态安全 经济发展 应对战略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经济林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9
5
作者 程晓建 黎章矩 戴文圣 《福建林业科技》 2009年第3期207-210,共4页
通过文献查阅、调查访问等方法,总结了浙江发展经济林的作用与意义,分析了浙江省近年经济林发展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新时期浙江省经济林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经济林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小军 《未来与发展》 CSSCI 2007年第8期7-10,共4页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经过了多次变化和调整,对我国经济布局总体框架的构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面审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轨迹,它依次经历了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经济非均衡协调发...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经过了多次变化和调整,对我国经济布局总体框架的构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面审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轨迹,它依次经历了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考察分析这一历史演进轨迹,对于我们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战略 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演变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60年演变概述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家良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0,共9页
本文概述了1949-1978年浙江省经济发展概况和基本思路,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发展战略思路的根本转变,90年代经济发展战略的讨论和深化,世纪之交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变化,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发展战略转变,并作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 浙江 经济发展战略 演变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化历程与发展趋势——兼与浙江省的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耀森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41,121,共5页
利用1978—2007年的重庆市和浙江省的统计数据,重点选取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指数作为衡量指标,对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和浙江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化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反差并未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消减... 利用1978—2007年的重庆市和浙江省的统计数据,重点选取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指数作为衡量指标,对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和浙江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化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反差并未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消减,而浙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却渐趋改善,并呈现出"弱二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对重庆和浙江二元经济的演化机理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测度 演化历程 演化机理 发展趋势 重庆市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与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孔祥利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3,共7页
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为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四个时期,即:1949—1958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新中国成立初期,1958—1978年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建设探索时期,1978—201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改革开放时期,2... 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为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四个时期,即:1949—1958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新中国成立初期,1958—1978年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建设探索时期,1978—201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改革开放时期,2012年至今习近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时期。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不懈探索和与实践成就,给我们的启示是: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必须坚持党的全面正确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经济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上;必须坚持立足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和科技创新放在首位,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自主创新的能力。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宝贵经验和财富,是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与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发展战略 变迁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经济发展滞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佘明龙 钱方明 《嘉兴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5,共5页
该文首先对浙江省经济发展滞后地区作了初步界定 ,然后分析了经济发展滞后地区存在的差距、成因 。
关键词 浙江 经济发展 滞后地区 差距 成因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与抉择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鸿彬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9-41,共3页
经济发展战略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在最高层次上 ,经济发展战略只能有一个。通过回顾河南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历程 ,探讨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原则 ,可剖析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内涵并阐明河南抉择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原因。
关键词 河南 经济发展战略 跨越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关系演化
12
作者 张永丽 田松美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1年第11期49-52,86,共5页
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是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而存在的,其根本的目标在于实现整体的经济发展。然而,在历史上,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一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如何缩小这一差距,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容回避... 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是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而存在的,其根本的目标在于实现整体的经济发展。然而,在历史上,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一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如何缩小这一差距,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文章描述了建国后各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实践措施及其影响,对如何缩小各地区经济差异,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建议,得到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关系 演变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危机时代浙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3
作者 徐长乐 邹毓喆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24-29,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近两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浙江经济遭受重创,经济发展形势空前严峻。究其原因,主要是由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个体私营经济一股独大以及浙江人内向封闭的某些特征导致的。浙江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近两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浙江经济遭受重创,经济发展形势空前严峻。究其原因,主要是由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个体私营经济一股独大以及浙江人内向封闭的某些特征导致的。浙江经济必须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从产品的价格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从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及产业集群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及产业集群转变、从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型经济社会向着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型经济社会转变,才能走出低谷,摆脱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浙江经济 发展战略 经济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演进及走向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选祥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79-84,共6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经历了平衡工业发展布局、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建立和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沿海地区发展,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解决地区发展差距,统筹区域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四个阶段。全球经济低...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经历了平衡工业发展布局、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建立和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沿海地区发展,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解决地区发展差距,统筹区域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四个阶段。全球经济低迷徘徊、危机四伏,我国区域经济战略将更加着眼于稳定增长,优化结构,维护生态,改善民生,进入绿色发展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思想演进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进的实证研究——以皖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兰传春 洪功翔 《铜陵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53-57,共5页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可是伴随而来的区域发展差距也日渐凸显。文章试图讨论在改革开放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理论,并利用测度地区差异程度的方法对属于中部崛起战略组成部分的皖江经济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皖...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可是伴随而来的区域发展差距也日渐凸显。文章试图讨论在改革开放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理论,并利用测度地区差异程度的方法对属于中部崛起战略组成部分的皖江经济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皖江经济带各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的绝对差异越来越大,但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已经逐渐减小,为此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有效的政府干预;二是各地区要利用比较优势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演进 实证研究 皖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城市发展方式的历史演变
16
作者 邱爽 《城市建筑》 2019年第27期75-76,共2页
城市发展方式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型成为共识,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发展方式的演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当下进行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的历史坐标。基于经济发展战略的视角,笔者认为中国城市发展方式在时间维度上大致经历了&q... 城市发展方式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型成为共识,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发展方式的演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当下进行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的历史坐标。基于经济发展战略的视角,笔者认为中国城市发展方式在时间维度上大致经历了"被动紧缩-外延扩张-内涵提升"的历史过程。其演变的根本动力在于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城市发展方式内生并服从于经济发展战略,是中国政府执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及其空间映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方式 历史演变 经济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发展战略对国土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威 薛领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52-1266,共15页
地区国土空间格局演化不仅受自然资源禀赋等先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集聚经济等后天因素的影响。区域发展战略通过改变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交通通达性、功能布局等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条件,重塑地区经济地理。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开发适... 地区国土空间格局演化不仅受自然资源禀赋等先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集聚经济等后天因素的影响。区域发展战略通过改变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交通通达性、功能布局等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条件,重塑地区经济地理。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双评价”)作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重要基础和参照,过于强调资源本底,仅仅评估现状,也缺乏区域发展战略和重大工程项目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产生的影响和变化的评估。因此,单纯依靠“双评价”对未来国土空间演化趋势和土地供需展开研判不够准确,对集聚经济的重视亦不足。本文首先构建一个空间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探讨和辨识国土空间演化过程的多种影响因素和机制,建立一个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国土空间演化模拟分析平台,并通过人工神经网络(ANN)和元胞自动机(CA)整合实现机器学习和演化模拟。其次,在对比分析与校正的基础上,设置5种未来区域发展战略情景,对云南省全域进行高分辨率模拟分析,并据此对“双评价”结果进行修正。研究表明:(1)包含集聚经济因素的模拟结果更能反映空间经济活动的规律,且有更高的模拟精度。(2)各种区域战略的实施均有利于优化国土空间的开发格局,其中综合统筹和农业优先两种情景更有利于地区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开展国土空间的开发工作。(3)基于综合统筹情景修正的“双评价”结果,进一步识别出了云南省国土空间适宜建设区、储备建设区、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和不适宜建设区,在补充现有“双评价”结果的同时进一步对云南省现有国土空间格局进行优化。本文阐释了国土空间格局演化的空间经济机理,为新时代国土空间格局的优化以及“双评价”的修正,提供科学支撑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演化 空间经济学 ANN-CA模型 区域发展战略 双评价 云南省
原文传递
政策演进、省际操作及其趋势研判--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三周年的总体评价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佳宁 罗重谱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19,共12页
长江经济带战略提出以来,沿江11省市加快推进,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 长江经济带战略提出以来,沿江11省市加快推进,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整体协调性、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人口城镇化水平不高、开放层次和领域有待拓展和区域合作联动社会参与不足等问题。对此,应坚持及时评估并利用好各类试验区的示范引领效应与价值,加强规划与政策间的衔接以切实推进规划与政策落地,优化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机制,破除"以邻为壑",引入"善治"理念,吸引多方主体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发挥新型智库效用推进决策科学化和加强第三方评估等政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区域经济新格局 政策演进 发展态势 战略取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