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武维恒 祁春梅 +2 位作者 刁军 冯建启 甘军民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6年第6期369-371,共3页
目的 探讨国产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欣维宁)在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加用国产替罗非班组34例,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加用普... 目的 探讨国产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欣维宁)在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加用国产替罗非班组34例,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加用普通肝素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对冠状动脉再灌注的影响,并随访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和出血并发症.结果 用国产替罗非班组达到TIMI 2~3级血流的患者为97.1%(33/34),达到3级血流的患者为91.2%(31/34);用普通肝素组达到2~3级血流的患者为76.7%(23/30),达到3级血流的患者为70.0%(21/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国产替罗非班组的患者住院期间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 特异性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国产替罗非班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流再灌注及临床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GPb/ⅲa复合物 替罗非班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irofiban in Thrombolytic Therapyfor Ischemic Stroke
2
作者 Ruixian Wang Lishun Yang +2 位作者 Jianhui Zhang Qingping Yao Zihuan Zhang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0年第1期24-26,共3页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irofiban hydrochlo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with thrombolytic therapy.Method:Two hundred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rombolysis were randomly ...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irofiban hydrochlo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with thrombolytic therapy.Method:Two hundred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romboly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tirofiban with the addition of rtpa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NIHSS improvement rate was 98%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in 14 days.The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and efficac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1).The major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two groups was hemorrhage with an incidence rate of 3%.Conclusion:Tirofiban hydrochloride is a highly effective and selective platelet glycoprotein Ⅱb/Ⅲa receptor inhibitor,which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combination with heparin and aspir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tirofiban HYDROCHLORIDE Receptor platelet glycoproteinb/ⅲ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 Big Data-A Research for Monogenic Hypertension Diagnosis
3
作者 Kuangyi Wei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0年第1期11-12,共2页
This paper designed a detailed procedure for monogenic hypertension diagnosis by 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and provided reliable precise medication guidance.Identification of mutated points provides the clinician val... This paper designed a detailed procedure for monogenic hypertension diagnosis by 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and provided reliable precise medication guidance.Identification of mutated points provides the clinician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effective individualized therapeutic option.Therapeutic options that specifically restore the pathway disturbed by these point mutations can be selected to give a precise medicinal guid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tirofiban HYDROCHLORIDE Receptor platelet glycoproteinb/ⅲ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抽吸联合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中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梁小雪 吴倩怡 +2 位作者 夏勇 吕籽 罗素新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41-847,共7页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联合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GPI)在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等关于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GPI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联合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GPI)在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等关于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GPI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选择试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项研究,共1 223例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OR=0.55,95%CI:0.35~0.88,P=0.01)明显降低;TIMI 3级血流(OR=4.01,95%CI:2.55~6.32,P〈0.01)及ST段回落情况(OR=2.55,95%CI:1.89~3.44,P〈0.01)得到明显改善;试验组左室射血分数(OR=7.22,95%CI:6.03~8.42,P〈0.01)优于对照组。结论:血栓抽吸联合GPI的应用可以明显降低急性STEMI患者MACE发生率,增加TIMI 3级血流,改善术后ST段回落情况及左室射血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抽吸 血小板糖蛋白b/ⅲa受体拮抗剂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半量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57
5
作者 任琳 王文广 +5 位作者 王倩 张晶 汤秀英 冯建双 杨红梅 王庆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 探讨半量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STEMI行急诊PCI老年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标准剂量组56例和半量组58例.标准剂量组给予替罗非班0.10~0.15 μg/(kg·min)静脉滴注48 h... 目的 探讨半量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STEMI行急诊PCI老年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标准剂量组56例和半量组58例.标准剂量组给予替罗非班0.10~0.15 μg/(kg·min)静脉滴注48 h,半量组给予0.05~0.075 μg/(kg·min)静脉滴注24 h.比较2组TIMI及心肌染色分级(MBG)2~3级血流率,术后90 min的ST段回落百分比(sumSTR)、LVEF、左心室舒张末和收缩末内径变化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出血、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标准剂量组TIMI及MBG 2~3级血流率较半量组虽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90 min的sumSTR〉50%比例及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量组出血发生率低于标准剂量组(3.45% vs 16.07%,P〈0.05).结论 半量替罗非班在预防缺血方面的疗效与标准剂量相当,但在出血风险方面的安全性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小板糖蛋白GPb-ⅲa复合物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心肌再灌注 替罗非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诊介入治疗中慢血流现象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4
6
作者 吴焱贤 吴赛珠 +5 位作者 钟建开 陈玉映 霍燕嫦 黎文生 陈盈文 麦林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急诊PCI中出现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99例急诊PCI中出现CSF的患者,根据是否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44例和对照组55例;比...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急诊PCI中出现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99例急诊PCI中出现CSF的患者,根据是否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44例和对照组55例;比较2组PCI术后即刻TIMI血流,术后90min完全ST段回落率、住院期间以及3个月随访LVEF、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出血事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替罗非班组术后ST段回落率明显增加(84.1%vs 65.5%,P=0.036),LVEF改善情况明显提高[(7.74±4.21)%vs(5.17±3.63)%,P=0.002],2组术后3个月MACE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466);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2)。结论急诊PCI中出现CSF情况时,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改善心肌灌注,加快LVEF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小板糖蛋白GPbⅲa复合物 冠状血管造影术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慢血流现象 替罗非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26
7
作者 段小春 高海 +1 位作者 李南 张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2-585,共4页
目的评价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老年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将168例NSTEMI合并糖尿病的高危患者分为替罗非班组(80例)和常规治疗组(88例)。比较2组患者PCI术后TIMI血... 目的评价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老年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将168例NSTEMI合并糖尿病的高危患者分为替罗非班组(80例)和常规治疗组(88例)。比较2组患者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及B型钠尿肽(BNP)水平,观察术后7d及30d的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的变化;术后30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出血发生率。结果 2组TIMI血流分级(计帧法)比较,替罗非班组优于常规治疗组[(34.2±5.9)帧vs(38.9±8.1)帧,P=0.014]。替罗非班组7d及30d的BN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237±192)ng/L vs(282±210)ng/L,P=0.034;(172±85)ng/L vs(218±105)ng/L,P=0.017]。替罗非班组术后7d的LVEF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26)。2组术后30d的LVEF、LVEDD、LVE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P=0.021,P=0.028);替罗非班组24h及30d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2组术后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危N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并未增加出血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糖尿病 血小板膜糖蛋白b 替罗非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少青 张月兰 +1 位作者 郭亮 卜范艳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33-35,共3页
目的评价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10例接受冠状动脉急诊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5例,均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实验组加用盐酸替罗非班... 目的评价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10例接受冠状动脉急诊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5例,均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实验组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后血流情况、ST段回落幅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及出血、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校正TIMI帧数、无复流现象(TIMI 0~1级)降低(P均<0.05),术后90 min ST段回落幅度及术后1周LVEF值较高(P均<0.05)。两组MACE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急诊PCI前静脉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以降低无复流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盐酸替罗非班 血小板糖蛋白GPb/ⅲ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联合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杨新春 徐立 +6 位作者 王乐丰 葛永贵 王红石 李惟铭 倪祝华 刘宇 崔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方法150例AMI患者行急诊PCI时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按年龄≥65岁和<65岁将患者分为老年组(40例)和非老年组(110例),分析两组患者出血并发...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方法150例AMI患者行急诊PCI时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按年龄≥65岁和<65岁将患者分为老年组(40例)和非老年组(110例),分析两组患者出血并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情况。并根据是否达到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出血标准将患者分为TIMI出血组(10例)和非TIMI出血组(140例),分析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组达到TIMI出血标准的发生率有高于非老年组的趋势(12.5%vs4.5%,P=0.132)。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仅有术后即刻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值是发生TIMI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3,OR=1.458)。两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0vs2.7%,P=0.565)。结论在≥65岁的老年AMI患者中,急诊PCI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血小板膜糖蛋白b 血小板减少 替罗非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南 祖晓麟 颜红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4-526,共3页
目的:评价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替罗非班用于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介入治疗中近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9月至2007年1月我科收治的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NSTEMI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 目的:评价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替罗非班用于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介入治疗中近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9月至2007年1月我科收治的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NSTEMI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57例)及对照组(57例),所有患者PCI术前均常规联合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用药后24 h和30 d的复合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以及用药后48 h和30 d的出血和可逆性血小板减少症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CI后24 h内:对照组1例(1.8%)再发心绞痛,2例(3.6%)发生急性血栓;替罗非班组无上述事件发生。术后30 d:对照组2倒(3.6%)、替罗非班组1例(1.8%)再发心绞痛;对照组2例(3.6%)发生亚急性血栓,替罗非班组无亚急性血栓发生。住院期间对照组及替罗非班组均有1例(1.8%)发生了上消化道出血。两组30 d内均无死亡、无皮肤黏膜出血、无颅内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发生。24 h和30 d的复合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出血和可逆性血小板减少症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CI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能降低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出血事件及血小板减少较对照组无显著增加,证明其在早期冠心病介入治疗中使用安全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b/ⅲa受体抑制剂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临床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郭来敬 唐强 胡大一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697-1700,共4页
目的评价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再灌注的影响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4年3月至2006年6月,急诊入院STEMI患者68例,分... 目的评价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再灌注的影响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4年3月至2006年6月,急诊入院STEMI患者68例,分为试验组(盐酸替罗非班+PCI)37例,对照组(直接PCI)31例;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观察PCI术前、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在临床试验中用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再灌注的标准(TIMI)中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死亡、新近心肌梗死和顽固缺血状态)、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药物不良反应(出血、血小板减少)。结果试验组于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使PCI前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分级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PCI术后两组患者TIMI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心律失常低于对照组(5.4%vs 22.6%),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5.4%vs1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LVEF高于对照组[(58.2±6.0)%vs(50.4±10.6)%,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包括大量出血和颅内出血等),出血事件发生率试验组较对照组有增多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vs 3.2%,P>0.05)。结论Ⅱb/Ⅲa受体抑制剂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的TIMI血流,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联合PCI是STEMI患者急诊PCI安全和有效的再灌注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小板糖蛋白b/ⅲa受体拮抗剂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
12
作者 吴小庆 王强 +3 位作者 羊镇宇 张常莹 李坚 郑杰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00-203,共4页
目的观察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近中期疗效。方法98例ACS患者分为2组,A组为常规抗ACS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替罗非班,疗程为48 h,观察2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疗效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 目的观察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近中期疗效。方法98例ACS患者分为2组,A组为常规抗ACS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替罗非班,疗程为48 h,观察2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疗效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在出院后随访6~12 mo。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B组胸痛缓解时间明显快于A组[(41±8.3)min vs(63±11.5)min,P<0.01],7 d心血管事件发生次数少于A组(6次vs 12次,P<0.05)。B组用药后48 h内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明显低于A组,96 h时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临床上治疗ACS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能取得进一步的疗效,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小板膜糖蛋白b/ⅲa受体拮抗剂 替罗非班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与血小板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蕾 田桂玲 李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功能指标与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寻找精确判断血小板功能状态的方法。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51例ACI患者(病例组)和29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全血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GP b/a复合物单克隆抗体(PAC-1)、血小板α-颗... 目的:探讨血小板功能指标与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寻找精确判断血小板功能状态的方法。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51例ACI患者(病例组)和29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全血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GP b/a复合物单克隆抗体(PAC-1)、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抗P-选择素单克隆抗体(CD62P)的阳性率;应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的参数。结果:病例组PAC-1、CD62P的阳性率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而血小板计数(PC)、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大血小板比率(LPR)有增高趋势,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PAC-1与MPV(r=0.322,P=0.004)及PAC-1与LPR(r=0.224,P=0.046)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CD62P与MPV间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240,P=0.032),PC、PDW与膜糖蛋白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ACI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和血小板参数共同参与这一过程;活化GP b-a与MPV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糖蛋白GPb/ⅲa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血小板平均体积 脑梗死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及诊治流程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喜龙 矫立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12期190-191,共2页
本文综合分析28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术后接受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发现时间、治疗过程,总结替罗非班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诊治流程。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血小板糖蛋白b/ⅲa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血流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周东晖 程守联 +4 位作者 金元哲 王琦 柳兢 周霞 姚凤臣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62-1063,共2页
目的研究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流灌注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2月至2008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急诊治疗的147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组(72例)行急诊PC... 目的研究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流灌注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2月至2008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急诊治疗的147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组(72例)行急诊PCI治疗同时静脉推注盐酸替罗非班,对照组(75例)直接行PCI治疗。应用心肌灌注分级(TMP)和心电图ST段变化(sumSTR)法评价急诊PCI时心肌组织的再灌注情况。结果盐酸替罗非班可使PCI前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提高,治疗组有68例(94.44%)心肌灌注良好,4例(5.56%)心肌灌注不良;对照组中64例(85.33%)心肌灌注良好,11例(14.67%)心肌灌注不良,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mSTR评价结果:治疗组有68例心肌灌注良好(94.44%),4例心肌灌注不良(5.56%);而对照组中有62例心肌灌注良好(82.67%),13例心肌灌注不良(17.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相关血管的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盐酸替罗非班 受体 血小板糖蛋白b/ⅲa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超选择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苏少辉 叶健烽 +4 位作者 何小萍 李大强 熊斌 卢炯斌 林爱玲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32-735,共4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超选择中的应用。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在我科进行急诊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240例,数字抽签随机分为静脉给药组(静脉组)77例、常规...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超选择中的应用。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在我科进行急诊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240例,数字抽签随机分为静脉给药组(静脉组)77例、常规冠状动脉内给药组(常规组)81例和超选择冠状动脉内给药组(超选择组)82例,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的即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术后ST段回落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I(CTmI)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出血事件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后即刻TIMI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P=0.529),超选择组术后ST段完全回落为61例(74.4%),高于静脉组48例(62.3%)、常规组50例(61.7%)(X2=8.24,P〈0.05)。超选择组CKMB、CTn-I峰值低于静脉组和常规组(P〈0.05)。3组术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随访,超选择组左心室射血分数(P=0.002)、心绞痛发生率较其他两组改善(P〈0.05)。而在靶病变重建、非致死性心梗、用药后血小板减少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超选择冠状动脉内给药能增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心绞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血小板糖蛋白GPbⅲa复合物
原文传递
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71
17
作者 宋玉娥 王琳 +3 位作者 李芳 龚培力 王朝晖 党瑜华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ACS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在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和肝素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30d内可...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ACS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在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和肝素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30d内可使复合心血管事件1(顽固性心绞痛+新的心肌梗死+死亡)的发生率降低52.6%(分别为13.9%和29.3%,P<0.01);2组在用药后的4.5d和30d内复合心血管事件2和单项终点的发生率均有降低的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能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2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2.7%和7.0%(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作为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与肝素和阿司匹林合用治疗ACS是安全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盐酸替罗非班 受体 血小板糖蛋白b/ⅲ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