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适应FEM-SPH耦合算法的飞机典型部位破片冲击战伤的数值研究
1
作者 叶纪元 杨扬 +2 位作者 徐绯 王逸韬 何宇廷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143,共12页
针对飞机典型部位在遭到高速破片攻击后结构整体的战伤状态及破片的剩余行为开展数值模拟。应用LS-DYNA软件,结合有限单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两者的优势,建立... 针对飞机典型部位在遭到高速破片攻击后结构整体的战伤状态及破片的剩余行为开展数值模拟。应用LS-DYNA软件,结合有限单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两者的优势,建立自适应的FEM-SPH耦合模拟方法,并构建2种飞机典型部位的计算模型,采用六面体网格局部细化方法实现了核心位置的精确模拟,并进行试验来验证数值模型;开展了一系列高速冲击战伤模拟,对比了不同工况下破片高速冲击结构后形成的碎片云和破口形貌,并对破片的剩余速度和质量进行分析,确定了破片在结构蒙皮上的临界跳飞角。结果表明:自适应FEM-SPH耦合算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能够对破片高速冲击战伤进行有效准确模拟;碎片云分布形状随破片速度增加变得狭长,冲击角度会改变碎片云和结构破口形状朝向;碎片云高度和扩散速度随破片速度或角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都呈线性关系;破片的速度减少量不随初始速度变化,质量减少量则与冲击速度正相关,两者与冲击角度都负相关;破片临界跳飞角与冲击速度大小基本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fem-sph耦合算法 高速冲击 碎片云 破片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Control Strategy of Micro Wind-Hydrogen Coupled System Based on Wind Power Prediction and Hydrogen Storage System Charging/Discharging Regulation
2
作者 Yuanjun Dai Haonan Li Baohua Li 《Energy Engineering》 EI 2024年第6期1607-1636,共30页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micro wind-hydrogen coupled system,aiming to improve the power tracking capability of micro wind farms,the regulation capability of hydrogen storage systems,and to mitigate the volatility of w...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micro wind-hydrogen coupled system,aiming to improve the power tracking capability of micro wind farms,the regulation capability of hydrogen storage systems,and to mitigate the volatility of wind power generation.A predictive control strategy for the micro wind-hydrogen coupled system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ultra-short-term wind power prediction,the hydrogen storage state division interval,and the daily scheduled output of wind power generation.The control strategy maximizes the power tracking capability,the regulation capability of the hydrogen storage system,and the fluctuation of the joint output of the wind-hydrogen coupled system as the objective functions,and adaptively optimizes the control coefficients of the hydrogen storage interval and the output parameters of the system by the combined sigmoid function and particle swarm algorithm(sigmoid-PSO).Compared with the real-time control strategy,the proposed predictive control strateg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output tracking capability of the wind-hydrogen coupling system,minimize the gap between the actual output and the predicted output,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regulation capability of the hydrogen storage system,and mitigate the power output fluctuation of the wind-hydrogen integrated system,which has a broad practical application prosp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 wind-hydrogen coupling system ultra-short-term wind power prediction sigmoid-PSO algorithm adaptive roll optimization predictive control strate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O-LMS-RSSD的旋转机械耦合故障分离及特征强化方法
3
作者 许文 施卫华 +3 位作者 李红钢 华如南 刘厚林 董亮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685,共9页
针对旋转机械耦合故障中较弱故障易被较强故障淹没及噪声干扰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WO)的自适应滤波最小均方(LMS)算法,结合共振稀疏分解(RSSD)的耦合故障特征分离及强化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滤波LMS算法对耦合故障信号... 针对旋转机械耦合故障中较弱故障易被较强故障淹没及噪声干扰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WO)的自适应滤波最小均方(LMS)算法,结合共振稀疏分解(RSSD)的耦合故障特征分离及强化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滤波LMS算法对耦合故障信号进行了滤波处理,使故障特征得到了初步强化;然后,根据耦合故障的不同共振属性,利用RSSD算法将故障耦合分解为高共振分量和低共振分量,完成了耦合故障分离;特别地,针对LMS算法中参数依赖人工经验、自适应差等问题,研究了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WO)的参数自适应优化方法,设计了以信噪比和均方误差构成的优化目标;最后,对稀疏分解得到的信号进行了包络解调,完成了耦合故障分离及特征强化,同时,利用模拟信号和实验信号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GWO-LMS-RSSD算法能用于有效降低噪声干扰,分离旋转机械耦合故障及强化故障特征。该研究成果可为强噪声干扰下耦合故障的特征分离及强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故障诊断 旋转机械 共振稀疏分解 自适应滤波最小均方算法 灰狼优化算法 信噪比 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热耦合下的MEMS传感器位置偏移自校准方法
4
作者 汪洋 《长沙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9-13,38,共6页
在解决力-热耦合作用引发的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传感器位置偏移问题时,通常运用传统遗传算法实现位置偏移自校准,受到固定参数的影响,该算法容易得到局部最优解,使得自校准后的MEMS传感器测量误差依旧较... 在解决力-热耦合作用引发的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传感器位置偏移问题时,通常运用传统遗传算法实现位置偏移自校准,受到固定参数的影响,该算法容易得到局部最优解,使得自校准后的MEMS传感器测量误差依旧较大。因此,提出一种力-热耦合下的MEMS传感器位置偏移自校准新方法。采用数据融合思想,将多批次采集的MEMS传感器测量数据汇总起来,对比与真实数据之间的差异,判断传感器是否在力-热耦合作用下偏移出工作区。引入误差相位偏移法进一步处理传感器测量数据,获取等间隔变换误差序列,解算出传感器误差模型,以此来体现传感器位置偏移变化。以传感器位置偏差最小化为目标,设定偏移自校准目标函数,并运用结合自适应调整思想的改进型遗传算法进行寻优求解,获取最优自校准参数取值。实验结果表明:以嵌入式角位移传感器为例,运用该方法完成自校准处理后,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峰值保持在6″以下,有效解决了力-热耦合作用引起的传感器精度损失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传感器 力-热耦合 位置偏移 数据处理 自适应遗传算法 自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适应反步算法的多电机同步控制
5
作者 丁明解 高键 +3 位作者 常红杰 俞朝春 顾加烨 齐亮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4年第4期978-983,1067,共7页
针对多电机系统中,参数摄动和负载转矩变化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跟踪精度和速度同步问题,论文设计一种模糊自适应反步控制方法。三台电机采用平均偏差耦合的结构,将其速度进行均值处理,然后再通过速度误差补偿器进一步地增强系统速度的同步... 针对多电机系统中,参数摄动和负载转矩变化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跟踪精度和速度同步问题,论文设计一种模糊自适应反步控制方法。三台电机采用平均偏差耦合的结构,将其速度进行均值处理,然后再通过速度误差补偿器进一步地增强系统速度的同步效果。将模糊自适应反步算法应用到控制结构中,对系统由于扰动所带来的速度误差进行精准调节。在仿真实验中与传统滑模算法、传统的反步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反步控制策略具有精度高、同步误差低、抗干扰性能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机同步 平均偏差耦合 自适应反步算法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可适应设计的耦合功能集割裂规划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国军 王翠雨 +1 位作者 程强 王忠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共3页
针对复杂产品可适应设计中出现的功能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分解与割裂进行耦合功能规划的新方法.首先基于公理设计对产品的功能和设计参数进行层次划分;然后在割裂中采用基于双向比较的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并用遗传算法进行排序... 针对复杂产品可适应设计中出现的功能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分解与割裂进行耦合功能规划的新方法.首先基于公理设计对产品的功能和设计参数进行层次划分;然后在割裂中采用基于双向比较的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并用遗传算法进行排序;最后结合汽车的自动变速器设计停车档的可适应设计对该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使迭代次数达到最少,从而得到最佳排列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适应设计 耦合功能集 割裂 公理设计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天线间耦合干扰解决方案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谭辉 宋文武 +2 位作者 宋东安 刘义 熊波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79,84,共5页
舰船天线间的耦合干扰是舰船电磁干扰的一种重要形式,影响着舰船作战性能的正常发挥。提出采用自适应干扰对消方案来解决舰船天线间的耦合干扰,并通过一个典型算例对这一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自适应干扰对消方... 舰船天线间的耦合干扰是舰船电磁干扰的一种重要形式,影响着舰船作战性能的正常发挥。提出采用自适应干扰对消方案来解决舰船天线间的耦合干扰,并通过一个典型算例对这一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自适应干扰对消方案在理论上可以比较好的解决舰船天线间的耦合干扰。最后对自适应干扰对消方案的工程实施进行了简单的讨论,指出了一些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干扰 自适应干扰对消 数值仿真 自适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液压缸控制系统的同步设计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桂荣 刘芳璇 +1 位作者 许宏 陈锡爱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6-99,共4页
为研究液压泵控系统中多组参数不同的液压缸在工况中的同步性能,以液压控制机构原理为基础,分别建立了泵控、阀控液压缸的数学模型。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的优点,提出了在偏差耦合控制方式下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的三组... 为研究液压泵控系统中多组参数不同的液压缸在工况中的同步性能,以液压控制机构原理为基础,分别建立了泵控、阀控液压缸的数学模型。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的优点,提出了在偏差耦合控制方式下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的三组液压缸同步控制方案,并分析了系统对不同输入信号的响应特点。仿真结果表明,优化控制后的系统稳定可靠,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较高的同步控制精度,能够较好地实现模型跟踪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控制 偏差耦合控制 自适应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副瓣峰值控制的天线阵方向图综合 被引量:4
9
作者 闫玉波 崔玉国 焦培南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9-253,258,共6页
在干扰入射方向,自适应天线阵方向图会产生零陷,使副瓣电平降低。根据自适应阵列的这一特性,应用一种基于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的改进自适应算法对天线阵进行方向图综合。假定有大量干扰信号施加到方向图副瓣区,通过只对副瓣峰值电平进行... 在干扰入射方向,自适应天线阵方向图会产生零陷,使副瓣电平降低。根据自适应阵列的这一特性,应用一种基于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的改进自适应算法对天线阵进行方向图综合。假定有大量干扰信号施加到方向图副瓣区,通过只对副瓣峰值电平进行控制调整加权值,降低副瓣电平,得到满足副瓣要求的目标方向图,使算法得到简化。可以应用于不等间距直线阵列和矩形平面阵的方向图综合问题。考虑了阵元间的互耦及阵元方向图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证实了该算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算法 方向图综合 互耦 最大信噪比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互耦修正的机会阵雷达波束方向图综合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龚树凤 贲德 +1 位作者 潘明海 龙伟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6-522,共7页
机会阵雷达大量天线单元在空间随机分布,波束方向图综合时考虑阵元间的互耦影响十分必要。该文基于子阵思想,提出交叉划分子阵,利用子阵的互阻抗矩阵构建任意阵的互阻抗矩阵,并结合自适应算法实现了互耦情况下的机会阵雷达的波束综合优... 机会阵雷达大量天线单元在空间随机分布,波束方向图综合时考虑阵元间的互耦影响十分必要。该文基于子阵思想,提出交叉划分子阵,利用子阵的互阻抗矩阵构建任意阵的互阻抗矩阵,并结合自适应算法实现了互耦情况下的机会阵雷达的波束综合优化。该方法利用矩量法计算子阵的广义互阻抗矩阵,应用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在方向图区域施加干扰信号自适应地调整阵因子,综合了非均匀偶极子线阵和面阵,结果与FEKO软件仿真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阵列天线 波束方向图综合 自适应算法 互耦 子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液耦合转向系统的商用车防失稳控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伟强 高恪 +1 位作者 王文彬 宗长富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05-1312,共8页
基于一种电液耦合转向系统进行商用车中、高速转向行驶失稳预防控制研究,采用转向力矩控制方法,通过主动调整助力使车辆时刻行驶在稳定区内,从而达到预防车辆失稳的目的。简述了电液耦合转向系统结构,进而对利用转向系统预防车辆失稳的... 基于一种电液耦合转向系统进行商用车中、高速转向行驶失稳预防控制研究,采用转向力矩控制方法,通过主动调整助力使车辆时刻行驶在稳定区内,从而达到预防车辆失稳的目的。简述了电液耦合转向系统结构,进而对利用转向系统预防车辆失稳的可行性进行了说明,并建立了车辆2-DOF参考模型,采用柔性PID与自适应递增算法对线性和非线性两种行驶状态进行单独控制,得到补偿力矩。利用所搭建的电液耦合转向系统硬件在环试验台对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车辆处于临界失稳状态时电机助力矩与转向轮转角减小,横摆角速度减小,有效保证了车辆时刻行驶在稳定区域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失稳预防控制 柔性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自适应递增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噪声下自适应非线性耦合双稳随机共振弱信号检测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刚 张义俊 张天骐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2-150,共9页
在α噪声条件下,为实现微弱周期信号的检测,提出了以平均信噪比增益(A-SNRI)为衡量指标的自适应非线性耦合双稳随机共振系统。先通过调节α噪声参数,将此α噪声与待测信号输入非线性耦合双稳系统中,再通过自适应算法,得出最优系统参数... 在α噪声条件下,为实现微弱周期信号的检测,提出了以平均信噪比增益(A-SNRI)为衡量指标的自适应非线性耦合双稳随机共振系统。先通过调节α噪声参数,将此α噪声与待测信号输入非线性耦合双稳系统中,再通过自适应算法,得出最优系统参数以及耦合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周期信号通过自适应非线性耦合双稳系统后发生了随机共振现象,其频谱图出现了陡峭的尖峰且信噪比增益效果提升明显,说明自适应非线性耦合双稳随机共振系统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淹没在α噪声中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稳系统 非线性耦合 信噪比增益 自适应算法 随机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BP神经网络的转子系统载荷识别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郑敏 任芳 +1 位作者 杨兆建 加力康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88,92,共5页
为了研究振动信号与系统所受载荷的耦合关系,提出了BP神经网络的识别方法。以拉格朗日方程为基础,建立了机械转子轴承系统的弯扭耦合方程,得到了基于系统位移和扭转角响应的系统运算方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模,使用信号发生器... 为了研究振动信号与系统所受载荷的耦合关系,提出了BP神经网络的识别方法。以拉格朗日方程为基础,建立了机械转子轴承系统的弯扭耦合方程,得到了基于系统位移和扭转角响应的系统运算方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模,使用信号发生器模拟加载并对其进行仿真,构建自适应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振动位移对实验的载荷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在对转子系统进行载荷识别时,自适应BP神经网络方法相对简单且有更高的识别精度,平均相对误差为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轴承系统 弯扭耦合 自适应算法 BP神经网络 载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后掠自适应风力机叶片的气动扭角设计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康传明 张卫民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8-521,共4页
针对大型后掠式自适应叶片(STB)中显著的气动/结构耦合现象,利用优化方法探讨了直叶片转化为后掠式自适应叶片后的气动扭角补偿优化,STB叶片没有不改变原直叶片的输出功率和结构强度。优化算法采用遗传算法,以功率为约束条件,扭角分布... 针对大型后掠式自适应叶片(STB)中显著的气动/结构耦合现象,利用优化方法探讨了直叶片转化为后掠式自适应叶片后的气动扭角补偿优化,STB叶片没有不改变原直叶片的输出功率和结构强度。优化算法采用遗传算法,以功率为约束条件,扭角分布为优化变量,优化目标为叶片根部应力最小。建立了叶片的气动模型和六自由度铁摩辛科悬臂梁结构模型,叶片的气动特性分析采用了基于动量叶素理论的数值算法,结构特性分析采用有限元法,优化算法采用遗传算法。最后在额定风速条件下,完成了2.0MW叶片的气动扭角的补偿设计优化。分析结果表明,STB叶片通过扭角补偿后,可满足功率输出的要求,并大幅降低叶片的轴向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掠式自适应叶片 气动/结构耦合 多学科优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多变量耦合时滞系统的无模型控制改进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牛培峰 李梦宁 +3 位作者 孙丽朋 马云鹏 刘魏岩 李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88-2494,共7页
工业生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而在工业生产中过程控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际的工业过程控制系统难以避免时滞,再者大部分的工业化生产过程都不只有一个被控量且往往互相耦合,种种原因使得整个控制过程难以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因此... 工业生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而在工业生产中过程控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际的工业过程控制系统难以避免时滞,再者大部分的工业化生产过程都不只有一个被控量且往往互相耦合,种种原因使得整个控制过程难以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因此一般控制方法难以实现令人满意的控制。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odel free adaptive control,MFAC)方法无须建立被控对象准确模型,可直接进行控制器的设计,考虑针对被控系统的大时滞特性,将基本MFAC算法中的控制律进行变周期差值分析,增大控制输入差值周期,对原有控制算法进行改进,并对MIMO系统实现直接解耦控制。以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模型为例,MATLAB计算机模拟仿真实验表明该改进算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耦合 大时滞 无模型自适应 过程控制 改进算法 计算机模拟 循环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换域PCNN的近红外与彩色可见光融合 被引量:7
16
作者 沈瑜 苑玉彬 彭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23-2027,共5页
针对近红外与彩色可见光图像融合后对比度低、细节丢失和颜色失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变换和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的红外与彩色可见光图像融合的新算法。首先将彩色可见光图像转换到HS... 针对近红外与彩色可见光图像融合后对比度低、细节丢失和颜色失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变换和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的红外与彩色可见光图像融合的新算法。首先将彩色可见光图像转换到HSI(hue saturation intensity)空间,HSI色彩空间包含亮度、色度和饱和度三个分量,并且这三个分量互不相关,因此利用这个特点可对三个分量分别进行处理。将其亮度分量与近红外图像分别进行多尺度变换,变换方法选择Tetrolet变换。变换后分别得到低频和高频分量,针对图像低频分量,提出一种期望最大的低频分量融合规则;针对图像高频分量,采用高斯差分算子调节PCNN模型的阈值,提出一种自适应的PCNN模型作为融合规则。处理后的高低频分量经过Tetrolet逆变换得到的融合图像作为新的亮度图像。然后将新的亮度图像和原始的色度和饱和度分量反向映射到RGB空间,得到融合后的彩色图像。为了解决融合带来的图像平滑化和原始图像光照不均的问题,引入颜色与锐度校正机制(colour and sharpness correction,CSC)来提高融合图像的质量。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选取了5组分辨率为1024×680近红外与彩色可见光图像进行试验,并与当前高效的四种融合方法以及未进行颜色校正的本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同其他图像融合算法进行对比分析,该方法在有无CSC颜色的情况下均能保留最多的细节和纹理,可见度均大大提高,同时本方法的结果在光照条件较弱的情况下具有更多的细节和纹理,均具有更好的对比度和良好的色彩再现性。在信息保留度、颜色恢复、图像对比度和结构相似性等客观指标上均具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图像融合 Tetrolet变换 期望最大算法 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种群状态评估的差分进化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封全喜 金培源 +2 位作者 岑健铭 艾武 林彬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33-748,共16页
差分进化算法是一种基于群体内个体之间差异的全局随机搜索算法,其中变异算子是差分进化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变异算子适用于不同的种群分布情况.为了有效识别种群的进化状态,文中提出基于耦合协调种群状态评估的差分进化算法,计... 差分进化算法是一种基于群体内个体之间差异的全局随机搜索算法,其中变异算子是差分进化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变异算子适用于不同的种群分布情况.为了有效识别种群的进化状态,文中提出基于耦合协调种群状态评估的差分进化算法,计算四个不同等级目标函数值和个体间距离的耦合协调度,评估种群在迭代过程中所处的进化状态.根据评估结果将种群状态分为搜索、平衡、收敛三种进化状态,并针对不同的进化状态构造相应的变异算子池.此外,通过自适应调节Powell方法,提升算法的收敛速度.最后,在CEC2017测试函数集上的数值实验验证文中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进化算法 耦合协调度 变异算子 进化状态 自适应Powell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菌觅食算法的风力发电机液压变桨距系统的同步控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芳璇 李益民 崔晶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67,73,共5页
为研究独立控制的2.5 MW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在工况中的同步性能,以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原理为基础,提出了在偏差-环形耦合控制方式下采用细菌觅食算法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的同步控制方案。结果表明:相比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时... 为研究独立控制的2.5 MW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在工况中的同步性能,以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原理为基础,提出了在偏差-环形耦合控制方式下采用细菌觅食算法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的同步控制方案。结果表明:相比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时,该方案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同步控制精度,能够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无偏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同步控制 自适应遗传算法 细菌觅食算法 偏差-环形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变压器时域场路耦合计算的自适应算法 被引量:12
19
作者 潘超 何雯婷 +1 位作者 郝文波 徐冰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3-119,共7页
采用时域场路耦合模型研究变压器直流偏磁,推导绝对稳定域分析计算收敛性,研究稳定边界对应时间步长h0与状态矩阵特征值的关系,定义磁场求解频率w衡量计算效率,构造动态电感变化函数评价磁场计算精确性。根据绝对稳定域分析步长和w对计... 采用时域场路耦合模型研究变压器直流偏磁,推导绝对稳定域分析计算收敛性,研究稳定边界对应时间步长h0与状态矩阵特征值的关系,定义磁场求解频率w衡量计算效率,构造动态电感变化函数评价磁场计算精确性。根据绝对稳定域分析步长和w对计算精确性和效率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场路耦合模型的自适应变步长算法,并与定步长算法对比,该方法能够根据变压器非线性励磁的时变性自动修正迭代步长,从而提高效率和精确性。实验结果验证了自适应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变压器等电磁设备在交直流混合模式下的时域计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偏磁 时域场路耦合 稳定边界 自适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里斯鹰算法优化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图像自动分割 被引量:13
20
作者 贾鹤鸣 康立飞 +3 位作者 孙康健 彭晓旭 李瑶 姜子超 《应用科技》 CAS 2019年第4期16-20,25,共6页
为了降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参数设置的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利用哈里斯鹰优化算法(Harris Hawk optimization algorithm,HHO)搜索PCNN参数的图像自动分割方法。一方面,在不影响分割效果的情况下,减少了P... 为了降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参数设置的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利用哈里斯鹰优化算法(Harris Hawk optimization algorithm,HHO)搜索PCNN参数的图像自动分割方法。一方面,在不影响分割效果的情况下,减少了PCNN的参数个数;另一方面,HHO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全局搜索能力强的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搜索到PCNN相应参数。引入图像熵作为适应度函数,选取脑部MRI图像进行实验,通过精度、召回率和dice,比较了HHO结合PCNN与几种不同搜索机制的优化算法结合PCNN的分割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有较高的分割精度和较强的鲁棒性,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哈里斯鹰优化算法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评价标准 参数自适应 智能优化算法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