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Flow Pattern of Air-Oil with Different Viscosities Lubrication
1
作者 Qunfeng Zeng Jinhua Zhang +1 位作者 Jun Hong Wenjun Su 《Engineering(科研)》 2017年第1期1-13,共13页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performance of oil-air two-phase flow under different lubricant oils was investigated. The simulation method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oil viscosity on the flow pattern, veloci...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performance of oil-air two-phase flow under different lubricant oils was investigated. The simulation method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oil viscosity on the flow pattern, velocity distribution and Re number in oil-air lubrication by FLUENT software with VOF model to acquire the working performance of oil-air lubrication for high-speed ball bearing. This method was used to obtain the optimum lubrication conditions of high-speed ball bearing. The optimum operating conditions that produce the optimum flow pattern were provided. The optimum annular flow was obtained by PAO6 oil with the low viscosity. Reynolds number influences the fluid shape and distribution of oil and air in pipe. The annular flow can be formed when Reynolds number is an appropriate value.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of oil-air two-phase flow at outlet was also discussed by different oil viscosities. The simulating results show that due to the effect of the oil viscosity and flow pattern the velocity decreased and expanded gradually close to the pipe wall, and the velocity increased close to the central pip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provide the proposal for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oil-air two-phase flow lubrication experiments in the present work. This work provides a useful method in designing oil-air lubrication with the optimum flow pattern and the optimum operating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Air LUBRICATION flow pattern Two-Phase flow annular 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致密气井环空生产井口流态预测新方法
2
作者 唐勇 刘世界 +2 位作者 邹军华 夏凯旋 孙世坦 《当代化工研究》 2024年第24期143-145,共3页
致密气井通常具有低压、低产、易积液的特点,由于产量低,依靠其产量难以满足稳定连续携液,需小环空辅助排液,在环空形成气液两相管流,流态较为复杂。目前,研究较少,缺少可靠的流态判断方法。为此,研究将室内实验与模拟结合,搭建实验装置... 致密气井通常具有低压、低产、易积液的特点,由于产量低,依靠其产量难以满足稳定连续携液,需小环空辅助排液,在环空形成气液两相管流,流态较为复杂。目前,研究较少,缺少可靠的流态判断方法。为此,研究将室内实验与模拟结合,搭建实验装置,对低压下的环空生产井口流态进行实验观测,在高压情况下进行井口流态模拟。基于室内实验和模拟建立了以井口油压、气液比、产液量为参数的井口流型图版。利用该图版可以及时准确的确定环空生产情况下井口及井筒内流动状态,从而为采取辅助排液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 气液两相环空流动 井口流态 流型图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井多相流环空压力预测及泄放规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万浩东 毛炼 +2 位作者 罗文伟 王林霄 詹广贤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6期54-59,共6页
油气井环空带压对油田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井完整性智能化管理技术对油气井的稳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油气井多相流环空压力监测为重点,根据压力平衡原理,建立泄压和压力恢复过程中油管和环空内温度、压力分布模型以及小孔泄流模型,... 油气井环空带压对油田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井完整性智能化管理技术对油气井的稳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油气井多相流环空压力监测为重点,根据压力平衡原理,建立泄压和压力恢复过程中油管和环空内温度、压力分布模型以及小孔泄流模型,给出模型求解方法,提供了一种考虑多相流体存在的油气井环空压力预测方法,可定量计算泄漏点位置、泄漏率和泄漏量。仿真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多相流条件下的油气井环空带压泄放规律与室内测试一致,累计误差均小于1 m3/d,证实了多相流泄压模型的实用性,为实现油气井环空带压自动化监测、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 环空压力 数学模型 泄放规律 智能化管理 仿真模拟 自动化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管道泡沫流体流型实验研究
4
作者 周昌辉 宋博 +3 位作者 张应建 白坤森 席欢 刘根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201-204,共4页
目前泡沫流体流动规律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且经典的流型图对于泡沫流体流型判别的准确度较低。因此本文基于可视化实验平台,研究了水平管道泡沫流体流型。结果发现,在气体流量27.28~163.68 m^(3)/h、液体流量22.6~1356.4 L/h范... 目前泡沫流体流动规律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且经典的流型图对于泡沫流体流型判别的准确度较低。因此本文基于可视化实验平台,研究了水平管道泡沫流体流型。结果发现,在气体流量27.28~163.68 m^(3)/h、液体流量22.6~1356.4 L/h范围内,随着气体流量或液体流量的增加,泡沫流体流型逐渐由泡沫波浪流过渡到不完全环状波浪流,再到泡沫完全环状流。相同液体流量下气体流量增加时流型的转变趋势与相同气体流量下液体流量增加时的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流体 水平管道 流型判别 环状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摆状态下气液两相流流型转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贾辉 曹夏昕 +1 位作者 阎昌琪 张金红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9-214,198,共7页
通过可视化观察和数码照片对摇摆状态下光滑有机玻璃管内气液两相流流型进行分类和定义,并分析了不同管径、摇摆角度以及摇摆周期对流型之间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相折算流速一样的情况下,管径增加、摇摆周期缩短或摇摆角度减小会... 通过可视化观察和数码照片对摇摆状态下光滑有机玻璃管内气液两相流流型进行分类和定义,并分析了不同管径、摇摆角度以及摇摆周期对流型之间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相折算流速一样的情况下,管径增加、摇摆周期缩短或摇摆角度减小会使得环状流形成需要更高的气体折算流速;弹状流向搅混流转变所需气相流量则随着管径的减小、摇摆周期的增加或摇摆角度的减小而增加。而在气相折算流速一样的条件下,管径增加、摇摆周期缩短或摇摆角度增大会使泡状流产生需要更高的液相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 流型转变 环状流 弹状流 泡状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微肋管内凝结换热流型及环状流关联式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清华 崔文智 +2 位作者 辛明道 周杰 张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27-30,共4页
为了得到不同流型下的换热性能 ,以R134a为工质对两种不同微肋几何结构的三维水平内微肋管进行了实验研究 ,通过可视化措施对流型及其转换进行了观测 .结果表明 :在Soliman流型图上 ,三维内微肋管环状流的分界线较之于光管向左平移了一... 为了得到不同流型下的换热性能 ,以R134a为工质对两种不同微肋几何结构的三维水平内微肋管进行了实验研究 ,通过可视化措施对流型及其转换进行了观测 .结果表明 :在Soliman流型图上 ,三维内微肋管环状流的分界线较之于光管向左平移了一段距离 ,即环状流与波状流的转换判据由Fr等于 7减小到Fr等于 2 .在较低的蒸汽流速和较低的干度下 ,三维内微肋管仍能维持环状流的状态 .环状流区的实验数据回归的换热关联式与实验值的最大偏差在±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肋管 凝结 流型 换热 制冷剂 环状流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流蒸发器内气液两相流分配均匀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夔宁 吴小波 尹亚领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9-765,共7页
平行流蒸发器内气液两相(特别是液相)在各扁管间的分配对其传热性能影响较大,如果各扁管间的气液分配不均匀其传热性能将显著地下降。在不同气-液流量下实验研究了6种不同形式的平行流蒸发器的分支管液体流量分配情况,实验中观察到流型... 平行流蒸发器内气液两相(特别是液相)在各扁管间的分配对其传热性能影响较大,如果各扁管间的气液分配不均匀其传热性能将显著地下降。在不同气-液流量下实验研究了6种不同形式的平行流蒸发器的分支管液体流量分配情况,实验中观察到流型以环状流为主。研究发现,对于竖直向下流动和竖直向上流动,用通过增加管径的方法不能改善液体流量在各分支管的分配,而主管中气液入口的位置对于流量分配均匀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流蒸发器 气-液两相流量 流型 均匀性 环状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共沸混合工质水平管内凝结换热折算因子的实验关联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俊明 吴业正 王补宣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92-595,共4页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wo-phase flow both in annular and wavy stratifled flow patterns on condensation coefficients of refrigerant R22/R152a vapor mixtures inside ...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wo-phase flow both in annular and wavy stratifled flow patterns on condensation coefficients of refrigerant R22/R152a vapor mixtures inside the horizontal tubes. The conversion factor of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 referred a pure medium, for a binary nonazeotropic mixture was correlated from experimental data. The effect of flow patterns and mass fraction on the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were discussed brief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流 波状分层流 折算因子 换热 混合工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流态对气举举升效率的影响与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淼 刘琦 +2 位作者 高纯良 马文海 高飞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08年第2期66-69,共4页
在低压气水同产井中,段塞流转向环雾流的转变通常发生在上升过程中,它通常被认为是利用气举排水采气时产水量不稳定波动的根源。了解并且准确预测段塞流到环雾流的整个转变过程,可对低压产水气井采取高效气举排液起到关键性的帮助。本... 在低压气水同产井中,段塞流转向环雾流的转变通常发生在上升过程中,它通常被认为是利用气举排水采气时产水量不稳定波动的根源。了解并且准确预测段塞流到环雾流的整个转变过程,可对低压产水气井采取高效气举排液起到关键性的帮助。本文通过引用现场和实验室数据,证实从段塞流到环状流的转变过程是极不稳定的流动状态,严重影响气举携液效率,应该采取措施避免其发生。此外,笔者介绍了一种预测过渡流发生的方法,现场实例验证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判断其发生的时间,由此可以及时制定或改变相应的措施予以避免:相对于产气水量大的气井,气举主要是采用段塞流的形式排液;而相对于产液体积小的气井,气举排液方式通常采用环雾流的形式排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积液 段塞流 环雾流 过渡流 气举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井筒气液段塞流识别与压降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丹岫 李相方 +1 位作者 尹克涛 隋胜利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7-121,共5页
建立了斜井中的段塞流模型,绘制了流型图,提出一种计算管流段塞流压降的新方法。根据实验修正了环空半环泡漂流速度和真实含气率,给出了修正的环空段塞流孔隙率计算公式。对某油田8口油井40井次的新模型压力梯度计算值与测量结果比较显... 建立了斜井中的段塞流模型,绘制了流型图,提出一种计算管流段塞流压降的新方法。根据实验修正了环空半环泡漂流速度和真实含气率,给出了修正的环空段塞流孔隙率计算公式。对某油田8口油井40井次的新模型压力梯度计算值与测量结果比较显示,管流和环空段塞流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为5.5%和6.5%,与计算斜井压降的Beggs-Brill和Ansari模型相比,误差更低,不仅能够满足工程计算的需要,且不存在收敛性和区域性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塞流 模型 流型 压降 环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筒气液两相变质量流动流型转变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吴宁 张琪 +2 位作者 蔡中庆 赵景生 陈超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9-83,共5页
井筒中的流动是管壁存在入流或出流的变质量流动。给定井筒气液流动条件 ,在应用机械模型预测我们感兴趣的参数之前 ,我们需要识别井筒中出现的流型。由于水平井筒和常规水平管中气液两相流动的相似和差别 ,可以预知常规水平管流的流型... 井筒中的流动是管壁存在入流或出流的变质量流动。给定井筒气液流动条件 ,在应用机械模型预测我们感兴趣的参数之前 ,我们需要识别井筒中出现的流型。由于水平井筒和常规水平管中气液两相流动的相似和差别 ,可以预知常规水平管流的流型转换标准对于井筒流动来说就需要进行修正或扩展。根据波的迅速成长机理 ,在Taitel和 Dukler的研究基础上 ,得到水平井筒分层流向非分层流流型转变的判别方法 ;通过对分散气泡进行受力分析 ,得到水平井筒分散泡状流向间歇流流型转变的判别方法 ;基于 Barner和 Brauner的研究给出水平井筒环空雾状流向间歇流流型转变的判别方法。从而得到一种判别水平井筒气液两相变质量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两相流动 变质量 流型 分层流动 分散泡状流动 间歇流动 环空雾状流动 油气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筒变质量环空流压降分析模型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宁 宿淑春 +2 位作者 陈超 王晓翠 张琪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6期16-18,共3页
在常规管道环空流流型压降分析的基础上 ,考虑管壁存在入流或出流对于环空流流型压降的影响 ,对气、液两相分别应用质量守恒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 ,得到水平井筒气液两相变质量流动环空流流型的压降计算方法 .计算结果表明 :水平井筒气液... 在常规管道环空流流型压降分析的基础上 ,考虑管壁存在入流或出流对于环空流流型压降的影响 ,对气、液两相分别应用质量守恒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 ,得到水平井筒气液两相变质量流动环空流流型的压降计算方法 .计算结果表明 :水平井筒气液两相变质量流动环空流流型的压降大于常规水平管道的压降 ;入流量越大 ,压降越大 ;管径越大 ,压降越小 ;要计算整个水平段压力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井 水平井筒 气液两相 环空流 变质量 流型质降 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窄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及两相流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斌 赵建福 +2 位作者 周芳德 唐泽眉 胡文瑞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1期59-64,共6页
实验研究了垂直向上窄缝环形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和流型变化 ,窄缝宽度为 1~ 2 .5mm .实验结果表明 ,窄缝内沸腾传热有明显强化 ,并出现了区别于常规尺寸管内的两相流型和局部换热特性 .
关键词 窄缝环形管 沸腾换热 汽液两相流 流型图 传热系数 局部换热特性 沸腾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管中气液两相流的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安众 周云龙 夏国栋 《东北电力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20-27,共8页
本文对水平管中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分类,摩阻压降梯度在自制的实验台上作了系统的测定和研究,对气液两相流中这一经典课题得出的自己的见解和研究结果。
关键词 两相流 水平管 流型 摩阻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轴发动机燃烧室头部流场试验研究
15
作者 赵坚行 胡劲 +1 位作者 丁万山 战学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2-276,共5页
对涡轴发动机短环直流燃烧室进行了突扩区和火焰筒头部间流场试验研究。采用LDV多谱勒激光测速仪测量了燃烧室头部的时均速度场和各测量点的紊流强度,并绘制了流谱。通过对七种不同结构方案扩压器进行试验,研究了几何参数和前置扩... 对涡轴发动机短环直流燃烧室进行了突扩区和火焰筒头部间流场试验研究。采用LDV多谱勒激光测速仪测量了燃烧室头部的时均速度场和各测量点的紊流强度,并绘制了流谱。通过对七种不同结构方案扩压器进行试验,研究了几何参数和前置扩压器出口气动参数变化对突扩区和火焰筒头部间速度场以及各点紊流强度、旋涡位置与大小的影响。通过流场分析找出各参数对燃烧室性能影响的规律。本试验结果可为涡轴燃烧室的优化设计提供可靠的有应用价值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燃烧室 激光测速 涡轴发动机 流谱 航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幂律钻井液管流的f因子 被引量:2
16
作者 展宝真 朱法锒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1999年第5期4-6,共3页
依据幂律流体层流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修正的Blasius紊流阻力公式,利用当量直径和当量雷诺数的概念,推导出两种流态(层流和紊流)、三种过流断面(圆形、同心环空及偏心环空)六种不同形式f因子的数学表达式,为幂律钻井液管流摩阻的实用计算... 依据幂律流体层流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修正的Blasius紊流阻力公式,利用当量直径和当量雷诺数的概念,推导出两种流态(层流和紊流)、三种过流断面(圆形、同心环空及偏心环空)六种不同形式f因子的数学表达式,为幂律钻井液管流摩阻的实用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简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幂律钻井液管流 f因子 石油钻井 幂律流体 管内流动 环形空间流动 层流紊流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管道水润滑减阻及压降预测模型修正
17
作者 郭雨莹 敬加强 +5 位作者 黄婉妮 张平 孙杰 朱宇 冯君炫 陆洪江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98-2907,共10页
基于自主搭建的水润滑稠油减阻环道系统,采用黏度比为1176、密度比为0.9的矿物油和自来水,系统研究了水平管中油表观流速(0.12~0.93 m/s)和水表观流速(0.04~1.54 m/s)对流型分布、摩擦压降以及减阻效果的影响;评价了Rodriguez、Brauner... 基于自主搭建的水润滑稠油减阻环道系统,采用黏度比为1176、密度比为0.9的矿物油和自来水,系统研究了水平管中油表观流速(0.12~0.93 m/s)和水表观流速(0.04~1.54 m/s)对流型分布、摩擦压降以及减阻效果的影响;评价了Rodriguez、Brauner和Colombo压降模型的适用性;考虑油核偏心的影响,围绕混合黏度修正了精度最高的Rodriguez模型。结果表明:环状流是实验工况下的主要流型;含水率在0.04~0.93时,压力梯度总存在一个最小值,超过该值后均以抛物线形式递增;混合流速低于临界值会导致环状流/塞状流向分层流转变、压降骤增;油壁间完整水膜可有效润滑和减阻,最大压力折减系数高达73.1;给出了新的混合黏度计算式,修正后Rodriguez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模型 环状流 流型 减阻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制环状流的长喉颈文丘里管湿气测量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炜标 李其兵 +4 位作者 丁晔 陈涛 上官杨沁 张有 张兴凯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30,36,共7页
为了克服湿气液相含量测量困难和减少湿气流型对测量造成的误差,提出了一种由旋流器和长喉颈文丘里管组成的湿气双参数测量装置,利用旋流器将流型强制转化为环状流,同时引入了长喉颈文丘里管收缩段和扩张段的压差比值W,通过数值模拟结果... 为了克服湿气液相含量测量困难和减少湿气流型对测量造成的误差,提出了一种由旋流器和长喉颈文丘里管组成的湿气双参数测量装置,利用旋流器将流型强制转化为环状流,同时引入了长喉颈文丘里管收缩段和扩张段的压差比值W,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对W值、气体弗劳德数和虚高以及液气质量流量比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新的湿气流量测量模型,经过室内实验验证了测量模型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旋流器的湿气测量装置气相误差为±3%,液相误差为±8%。研究结果为湿气测量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研究方法,对实际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气测量 强制环状流 流型 虚高 旋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井网稠油渗流压力场数值模拟
19
作者 张文锐 代玉杰 刘贵满 《当代化工》 CAS 2022年第1期196-201,205,共7页
建立环形井网物理模型,用ICEM软件对物理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应用多相流混合模型设置油汽的相关参数。边界条件给定后,用Fluent求解器对稠油渗流压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并给出了不同参数时的压力等值线图。通过对图形分析可知,稠油的惯性阻... 建立环形井网物理模型,用ICEM软件对物理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应用多相流混合模型设置油汽的相关参数。边界条件给定后,用Fluent求解器对稠油渗流压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并给出了不同参数时的压力等值线图。通过对图形分析可知,稠油的惯性阻力系数和黏性阻力系数对渗流压力场影响显著。惯性阻力系数较大时,压力递减较快;黏性阻力系数较大时,压力递减较慢。另外,注采井的压力变化对稠油渗流压力场分布的影响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压力 多相流 环形井网 稠油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管环空气液两相流压降变化规律实验研究
20
作者 刘羽珊 白晓弘 +3 位作者 程阳 王晓荣 宋汉华 廖锐全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90-1098,共9页
针对管道倾斜角度、滑脱及负摩阻压降等因素对环空管的流型和压降计算具有一定影响,沿用垂直环空管道压降计算公式误差较大的问题,以水和空气为实验介质,对不同倾斜角度下同心环空管气液两相流动规律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对实验流型... 针对管道倾斜角度、滑脱及负摩阻压降等因素对环空管的流型和压降计算具有一定影响,沿用垂直环空管道压降计算公式误差较大的问题,以水和空气为实验介质,对不同倾斜角度下同心环空管气液两相流动规律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对实验流型变化规律进行了观察,并在环空段塞流水动力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气液滑脱及负摩阻压降的影响,建立了新的环空段塞流压降计算方程。结合实验数据对文献中的压降预测模型进行误差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倾斜环空管气液两相流的压降,模型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空气液两相流 压降 流型 负摩阻压降 气液滑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