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5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science education in Malaysia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perspectives from new tertiary students
1
作者 Elvaene James Elfphyenny James +3 位作者 Hafzan Eva Mansor Mohammad Muqtada Ali Khan Kevin Fernandez Muhammad Hatta Roselee 《Episodes》 2024年第4期709-721,共13页
Geoscience education is crucial globally,yet its delivery in Malaysian schools remains inadequate despite increasing demand for geological services.This study examines perceptions of 157 newly enrolled students in geo... Geoscience education is crucial globally,yet its delivery in Malaysian schools remains inadequate despite increasing demand for geological services.This study examines perceptions of 157 newly enrolled students in geoscience,geology,and other science-based programs regarding the challenges in bridging the geoscience education gap from primary to pre-university levels in Malaysia.Findings indicate a moderately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students'geoscience knowledge,with moderate perspectives on geoscience education before and after entering univer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ary schools student perceptions tertiary education geoscience education knowledge gap primary schoo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n Low Hemoglobin and Ascaris Infection amo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Hohhot
2
作者 Wentao Liu Bowei Dong +3 位作者 Longxing Fan Jun Liu Bao’an Ning Ying Liu 《Ope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20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Introduction: Anemia and Ascaris infection are important indicators to reflect the health status of students. In this study, by investiga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w hemoglobin and positive rate of Ascaris eggs o... Introduction: Anemia and Ascaris infection are important indicators to reflect the health status of students. In this study, by investiga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w hemoglobin and positive rate of Ascaris egg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Hohhot, the health status of loc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s actually reflected. Objectives: To understand the prevalence of Low Hemoglobin and Ascaris infection amo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Hohhot in 2015 and to give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health statu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Hohhot. Study Design: This project use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disease and health statu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Hohhot at a specific time, and to provide a clue to the cause of the hypothesis test. Methods: A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4 districts, 4 counties and 1 flag in Hohhot, a total of 36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for sample survey. Cyanine HiCN and smear method is to detect hemoglobin and ascaris eggs positive. Results: In 2015, the positive rate of low hemoglobi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was 21.45%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33.17%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43.69% in rural areas, 13.59% in ascaris eggs, 10.69%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7.81% in rural areas. There are geographical differences and gender differences between cities, urban-rural junctions and rural areas (p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of low hemoglobi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Hohhot is high in rural areas. The detection rate of ascaris egg positive rate in the city is high. Monitoring,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should continue to be strengthe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LOW HEMOGLOBIN ASCARIS INFECTION Positive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Bullying Behavior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under Rule Education
3
作者 WANGYanli 《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3期151-155,共5页
A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students to learn and grow,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tudents to strengthen student management and standardize student behavior for students' future talents. At present, bullying i... A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students to learn and grow,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tudents to strengthen student management and standardize student behavior for students' future talents. At present, bully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has been repeatedly prohibited, and it has shown an increasingly fierce trend,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of normal teaching work in schools. In the process of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le education can play a certain normative role in the behavior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so that students can develop correct learning habits, constantly adjust their words and deeds,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fric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students. Taking rule educ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bullying behavior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terpre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bullying and rule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the intervention of school bullying behavi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les educat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school bully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odel of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4
作者 LEIDingduo ZHANGDengfang 《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6期156-160,共5页
Mental health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the society has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in recent years. It represents whether an individual has a complete and sound personality in social life, and whether he has the ability... Mental health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the society has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in recent years. It represents whether an individual has a complete and sound personality in social life, and whether he has the ability to maintain a harmonious and stable communication relationship with the society and the crowd. In 2012, Chinas Ministry of Education again emphasized the important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establishing a perfec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ystem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re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their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and psychology directly affects their development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study and lif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self-cognition.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defect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t this stage, explores the establishment of innovative new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ystem in depth, and explores from multidimensional angles to ensure that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odel of rural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an be continuously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model of instr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海元 单舜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要求。从2小时政策的演变、学校体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新生态创造的条件等分析了2小时提出的背景。从加快解决学生体质健康不...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要求。从2小时政策的演变、学校体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新生态创造的条件等分析了2小时提出的背景。从加快解决学生体质健康不强“顽症”、着重解决培养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习惯的问题、地方改革经验有待上升为国家政策等说明了2小时实施的主要依据。从正确认识2小时改革的深意、系统谋划2小时的结构安排、一体化设计2小时体育活动内容、强化2小时体育活动的条件保障、完善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控和处置机制等方面探讨落实工作的思考,希望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落实好2小时工作,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做出理论引领和实践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中小学生 综合体育活动时间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3~12年级学生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黄梨煜 郭丹丹 +7 位作者 喻颖杰 余晓辉 于博 张炎 马蕊 何海蓉 姚一泓 段佳丽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3~12年级学生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22—2023年北京市学生营养素养调查数据,选取其中部分3~12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睡眠... 目的了解北京市3~12年级学生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22—2023年北京市学生营养素养调查数据,选取其中部分3~12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睡眠不足的相关因素。结果北京市3~12年级学生的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8.4±1.3)h,睡眠不足率为77.2%。其中,轻度不足率为39.8%,严重不足率为3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别以所在区域为郊区、男生、小学3~6年级、住校、单独卧室、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父母知晓充足睡眠时间为参照,所在区域为城区(OR=1.655,95%CI:1.501~1.826)、女生(OR=1.188,95%CI:1.094~1.290)、初中(OR=1.895,95%CI:1.706~2.104)、高中(OR=1.608,95%CI:1.431~1.806)、非住校(OR=1.538,95%CI:1.327~1.783)、父亲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OR=1.254,95%CI:1.067~1.473)、父母不知晓充足睡眠时间(OR=1.892,95%CI:1.732~2.066)的学生出现睡眠不足的风险较高(P<0.05)。结论北京市3~12年级学生的每天平均睡眠时间较少,睡眠不足率较高,且不同特征学生的睡眠状况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睡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释现象学分析的青少年阅读偏食行为研究
7
作者 肖海清 黄璐宁 +1 位作者 王鑫瑶 陈晓菲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文章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方法,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文本资料,探究青少年阅读偏食的行为表征、驱动因素和认知态度。研究发现,青少年阅读偏食行为主要表征为阅读品位偏狭和阅读样态排斥,其受父母、学校、社会和同伴因素驱动,青少年对自... 文章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方法,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文本资料,探究青少年阅读偏食的行为表征、驱动因素和认知态度。研究发现,青少年阅读偏食行为主要表征为阅读品位偏狭和阅读样态排斥,其受父母、学校、社会和同伴因素驱动,青少年对自身阅读偏食行为表现出不同的认知态度。据此,提出青少年阅读偏食行为纠偏策略,即加强家庭阅读指导,提高父母阅读认知;完善学校阅读服务体系,促进青少年均衡阅读;净化和提升阅读环境,保障青少年阅读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偏食 青少年 阅读行为 解释现象学分析 中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状况分析
8
作者 宋宁 王莉 +2 位作者 王君 陈思 柴婧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5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及其获取传染病相关知识的方式。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抽取乌鲁木齐市14所中小学的65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小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为18.1%。其...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及其获取传染病相关知识的方式。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抽取乌鲁木齐市14所中小学的65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小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为18.1%。其中,传染病基本知识素养水平为13.8%;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为22.1%;行为素养水平为88.3%;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43.2%。中小学生获取传染病相关知识的方式主要是手机(90.2%)、电视(87.0%)和学校健康教育课(85.8%),在校内选择获取传染病相关知识最多的方式是健康教育课(90.9%)、校园广播(81.9%)、专题健康教育讲座(75.3%)和手抄报(75.3%)。结论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的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传染病知识及防治素养有待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不同,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也不同。提示健康知识的传播方式应多样化,工作应有所侧重,应针对性地开展干预,需重点关注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健康素养 中小学生 获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班制教学对中小学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基于国内外34项实验及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
9
作者 钟志勇 张申婷 《教学研究》 2025年第2期42-49,共8页
走班制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但不同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和结论。采用元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34篇实验及准实验研究文献进行了细致分析,旨在从更客观的角度评估走班制教学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走班制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但不同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和结论。采用元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34篇实验及准实验研究文献进行了细致分析,旨在从更客观的角度评估走班制教学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走班制对学生的学习成效产生了中等程度的积极影响。此外,走班制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学段、班级规模、能力分层和学科,而实验周期对其影响不显著。建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顺应教育改革的趋势,广泛推广走班制。同时,基于学生所在学段和学科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走班分层教学模式,并重新规划班级规模,以打造更加高效的课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班制 学习成效 元分析 中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学习表现性评价研究
10
作者 李健 《中国教育学刊》 2025年第3期96-101,共6页
表现性评价是过程和结果并重的评价,是纸笔测验等评价方式的有益补充,是基于课程教学评价目标、任务情境和评分规则,对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与技能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表现进行综合判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 表现性评价是过程和结果并重的评价,是纸笔测验等评价方式的有益补充,是基于课程教学评价目标、任务情境和评分规则,对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与技能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表现进行综合判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培养目标引领下,根据体育教学内容特点、学生认知特点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规律,构建体育学习表现性评价结构,进行单元学习表现性评价实践探索。通过表现性评价实践形成了单元连续性“跟进式”、学科资源“整合式”、学校文化“融入式”的表现性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课堂实践培养学生体育精神、民族自信和体育品格、体育道德,促进学生对体育文化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核心素养 中小学生 体育学习 表现性评价 体育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的现状分析与纾解
11
作者 吴冰倩 勾月 +1 位作者 杨硕 于涛 《科教文汇》 2025年第4期171-175,共5页
在当今科技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教育领域的“内卷”现象愈发突出。中小学生作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课外辅导多,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沉重负担。针对这一现象,“双减”政策应运而生,旨在减轻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但... 在当今科技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教育领域的“内卷”现象愈发突出。中小学生作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课外辅导多,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沉重负担。针对这一现象,“双减”政策应运而生,旨在减轻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但由于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学生升学压力较大、家长期待值较高、家长认知和能力不足等方面因素,家长的教育焦虑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并且更加多元化。因此,须从提升教育质量、转变家长竞争观念、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来纾解家长的教育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教育焦虑 家长 中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育视阈下中小学美术课程桌的优化设计
12
作者 马町蕙 唐艺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5,共10页
目的 利用产品设计开发的理论模型对中小学美术课程桌进行设计研究,以满足中小学生群体义务教育阶段对美育课程教学质量的需求,促进中小学生群体美术课程桌设计创新。方法 首先,在用户需求调研阶段运用FKano-FAHP模型对产品的需求属性... 目的 利用产品设计开发的理论模型对中小学美术课程桌进行设计研究,以满足中小学生群体义务教育阶段对美育课程教学质量的需求,促进中小学生群体美术课程桌设计创新。方法 首先,在用户需求调研阶段运用FKano-FAHP模型对产品的需求属性进行划分,归纳明确产品需求;其次,引入公理设计(AD)理论,针对功能需求提出多个解决方案,邀请专家对解决方案展开调研评分;最后,运用TOPSIS法得出最优解。结果 运用FKano-FAHP模型完成用户需求划分与权重排序筛选出12个用户重点需求,结合AD理论实现中小学美术课程桌需求域相关映射,通过矩阵判断其合理性得出具体可行的设计策略。运用TOPSIS法确定最终设计方案的主要导向要素,并对设计方案进行设计开发最后验证其可行性。结论 创造性地运用FKano-FAHP方法的理论模型,为美育教学服务的中小学美术课程桌提供设计策略,并结合AD、TOPSIS法进行设计参数分析与设计方案的评价,为相关中小学生群体美术课程桌的设计研究提供了新的设计路径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中小学生课桌 FKano-FAHP 设计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发展现状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毅飞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5,306,共13页
中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也决定着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和效果。通过文献资料梳理、国际比较研究和焦点小组访谈,构建中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结构框架和指标体系。基于此,对全国82438名中小学生调查发现,中小... 中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也决定着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和效果。通过文献资料梳理、国际比较研究和焦点小组访谈,构建中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结构框架和指标体系。基于此,对全国82438名中小学生调查发现,中小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总体良好,具体呈现出生态知识“广而不精”、生态情感“积极正面”、生态意识“向上向好”、生态行为“知行疏离”的特点。同时,存在“城乡不均”和“学段倒挂”的现象。未来,要聚焦中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薄弱环节,从制度设计、培育方式和资源保障等方面系统发力,着力构建学段贯通的生态文明教育政策体系,重点提升农村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水平,探索知行合一的生态文明素养培育模式,建设多方协同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生态文明素养 生态知识 生态情感 生态意识 生态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中小学生近视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开发与验证
14
作者 顾枭成 陈新丽 +2 位作者 陈暕 孟聪 段海平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2期328-336,共9页
目的:筛选分析中小学生近视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为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措施提供思路。方法:于2023-09以学校为单位,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青岛市城区2所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及1所职高中小学生1759人,开展近视筛查和影响因... 目的:筛选分析中小学生近视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为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措施提供思路。方法:于2023-09以学校为单位,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青岛市城区2所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及1所职高中小学生1759人,开展近视筛查和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筛查和判定依据主要按照《标准对数视力表》(GB/T11533-2011)、《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规范》进行。基于机器学习算法LASSO联合XGBoost对近视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开发,以交互式Nomogram实现可视化。采用R统计软件版本4.3.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青岛市城区中小学生生筛查性近视率为70.61%(1242人)。筛选的最佳预测变量分别为年级、性别、父母是否近视、每天室内静坐时间、读写时眼睛距离书本超过一尺、每天的睡眠时间、看电视/玩电视游戏时眼睛距离电视显示屏的距离超过3 m、课间活动场所、补习班共多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时多长时间休息一次眼睛、每天用电脑的时间、平均每天放学后做作业时间等12项影响因素。预测模型训练集、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770(95%CI:0.751-0.789)、0.732(95%CI:0.714-0.750)。结论:开发和验证了一个基于机器学习筛选近视影响因素的中小学生近视发病风险的预测模型,并实现了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近视 影响因素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校共育理念下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策略研究
15
作者 陈亚松 《当代体育科技》 2025年第6期160-163,共4页
为全面提升体育课后服务水平,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专门部署的文件,为新时代体育课后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该文基于家校共育理念,围绕安全第一、育人为本、适龄适度、协同互动4项基本原... 为全面提升体育课后服务水平,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专门部署的文件,为新时代体育课后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该文基于家校共育理念,围绕安全第一、育人为本、适龄适度、协同互动4项基本原则,深入探讨了体育课后服务的实施策略。研究提出了学校应精心引导、家长需积极参与、双向资源整合的发展路径,旨在构建一个家校共同参与、资源共享、协同育人的体育课后服务体系。该体系旨在为提升体育课后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共育 体育课后服务 协同育人 中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校社协同建设中小学欺凌预防体系研究
16
作者 罗萍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学生欺凌问题是国家、社会、教育者和家长关注的重要安全问题。学生欺凌的产生具有复杂的内在机制,单靠家庭、学校、社会任何一方都不能有效化解。“治”“惩”等急救式处理方法治标不治本,治理学生欺凌问题必须以预防为主。目前,学生... 学生欺凌问题是国家、社会、教育者和家长关注的重要安全问题。学生欺凌的产生具有复杂的内在机制,单靠家庭、学校、社会任何一方都不能有效化解。“治”“惩”等急救式处理方法治标不治本,治理学生欺凌问题必须以预防为主。目前,学生欺凌预防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学校主导机制不健全、家校社协作耦合不充分、反馈改进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家校社协同建设中小学预防欺凌体系需要依据协同的内在机制,遵循平等协作、责任清晰、机制完善的协同理念,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在协同目标统一、路径一致的条件下,建设动态欺凌预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欺凌 家校社协同 交叠影响域 欺凌预防 中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长参与对中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影响研究——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17
作者 陈凯洲 杨靓鸿 马素玲 《丽水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20-128,共9页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具有积极作用,而家庭是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基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公开数据,通过对3 056个有效样本进行统...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具有积极作用,而家庭是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基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公开数据,通过对3 056个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家长参与对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有积极影响,家长参与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程度在不同教育阶段上存在显著差异;并存在家长“形式化”参与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良好作业检查习惯表现不足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帮助中小学生解决良好学习习惯养成难题,本研究提出家校拓宽家长深度参与途径、家长参与关注学生内驱力培养、家长积极参与初中生学业活动、家长情感参与高中生学业活动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参与 良好学习习惯 中小学生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包板电路实验在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中的应用
18
作者 侯晓静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5年第1期77-82,共6页
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人生选择的整个阶段,针对新时代中小学生如何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进行探索,以面包板为载体、以电路基础知识学习为基础,对中小学生进行职业启蒙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达到中小学生职业兴趣爱好... 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人生选择的整个阶段,针对新时代中小学生如何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进行探索,以面包板为载体、以电路基础知识学习为基础,对中小学生进行职业启蒙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达到中小学生职业兴趣爱好培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职业启蒙教育 职业素养 项目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阳市中小学生流行性感冒防控知信行调查情况分析
19
作者 董君洁 林龙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5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海阳市中小学生流行性感冒防控知信行现状,为科学开展疾病防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2023年6—8月随机从海阳市下辖的街道和镇中抽取4个地区,再从中分别抽取高中、初中和小学各1所,每所学校随机抽取... 目的探讨海阳市中小学生流行性感冒防控知信行现状,为科学开展疾病防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2023年6—8月随机从海阳市下辖的街道和镇中抽取4个地区,再从中分别抽取高中、初中和小学各1所,每所学校随机抽取1个年级中的1个班级,将抽取的全部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计12个班级507名学生。利用问卷对学生流行性感冒防控的健康知识、应对态度和预防行为展开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知信行3项中,小学、初中与高中学生预防行为合格率最高,应对态度合格率最低。小学、初中与高中学生健康知识合格率分别为45.66%、68.67%、72.02%,小学、初中与高中学生应对态度合格率分别为42.20%、59.04%、5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预防行为合格率为76.40%,低于女生的8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学生健康知识、应对态度与预防行为合格率分别为69.44%、58.80%、87.96%,均高于乡镇学生的56.36%、47.42%、7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阳市中小学生流行性感冒防控知信行整体水平不高,不同教育层次、性别与地区学生流行性感冒防控的信知行水平存在差异,建议进一步加强流行性感冒防控宣教,尤其要端正学生流感防控的态度,同时持续提高学生流感防控知识水平,以更好地保障学生群体健康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流行性感冒 健康知识 应对态度 预防行为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生需求视角下广西科技馆科普旅游优化研究
20
作者 易虎先 《天津科技》 2025年第1期99-102,共4页
详细梳理科普旅游的发展概况,了解学校、家长和中小学生对科技场馆的科普旅游需求。以广西科技馆为例,指出广西科技馆在科普旅游产品开发、馆校联动、科普旅游人才队伍、科普旅游宣传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亟需开发设计互动性强的科普旅游... 详细梳理科普旅游的发展概况,了解学校、家长和中小学生对科技场馆的科普旅游需求。以广西科技馆为例,指出广西科技馆在科普旅游产品开发、馆校联动、科普旅游人才队伍、科普旅游宣传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亟需开发设计互动性强的科普旅游项目、加强馆校联动合作、强化科普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扩大科普旅游宣传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需求 科普旅游 中小学生需求视角 优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