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周涛 徐玉彦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6期108-111,共4页
目的 分析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的效果。方法 选择64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滴注组(32例,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及吸入组(32例,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症状... 目的 分析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的效果。方法 选择64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滴注组(32例,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及吸入组(32例,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结果 吸入组咳嗽、发热、喘息、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分别为(4.78±1.12)、(1.86±0.42)、(3.27±1.22)、(5.63±1.38)d,短于滴注组的(6.16±1.07)、(3.51±0.32)、(5.56±1.57)、(7.75±1.18)d,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吸入组治疗总有效率96.88%高于滴注组的78.13%,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采取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给药方式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 盐酸氨溴索 给药方式 雾化吸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给药对重组人干扰素-α2b生物活性和分子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兵 程婷 +5 位作者 卢晨 周乐春 倪晓燕 李增礼 王荣海 宋礼华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评估雾化吸入给药对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生物活性和分子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病毒抑制法检测rhIFN-α2b的生物活性,通过比较雾化前后rhIFN-α2b生物活性的变化分析空气射流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 目的:评估雾化吸入给药对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生物活性和分子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病毒抑制法检测rhIFN-α2b的生物活性,通过比较雾化前后rhIFN-α2b生物活性的变化分析空气射流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分析干扰素分子结构的改变。结果:雾化给药不会造成rhIFN-α2b蛋白质肽键断裂,但是空气射流会造成二硫键断裂,断裂比例与雾化前rhIFN-α2b浓度有关,600万IU/m L、300万IU/m L和100万IU/m L rhIFN-α2b雾化后纯度分别为82.9%、90.1%和94.9%。600万IU/m L rhIFN-α2b溶液雾化后17.1%的rhIFN-α2b分子出现二硫键的断裂,其中0.5%的rhIFN-α2b分子出现双二硫键断裂,雾化后喷雾壶内未完全汽化的剩余液中rhIFN-α2b的生物活性保留率为98.2%,雾化后收集的凝集液中rhIFN-α2b的生物活性保留率为96.1%。结论:rhIFN-α2b能以雾化状态稳定传输给药,生物活性基本保留。雾化后绝大部分rhIFN-α2b分子结构保持完整,少数分子出现单个或双二硫键断裂,为了尽量减少rhIFN-α2b分子的损耗,临床上雾化吸入rhIFN-α2b的浓度不应超过100万I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b 雾化给药 生物活性 分子结构 二硫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米克令舒加喘乐宁和爱喘乐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及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581-582,共2页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加喘乐宁和爱喘乐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及肺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A组30例哮喘患儿和B组35例肺炎患儿在给予抗生素治疗及对症处理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和喘乐宁、爱喘乐雾化吸入治疗。结果:A组和B组患儿均有明显疗...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加喘乐宁和爱喘乐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及肺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A组30例哮喘患儿和B组35例肺炎患儿在给予抗生素治疗及对症处理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和喘乐宁、爱喘乐雾化吸入治疗。结果:A组和B组患儿均有明显疗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有效率在85%以上。结论:普米克令舒和喘乐宁、爱喘乐联合雾化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及肺炎疗效显著,加速康复。护理上强调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注意操作规范及观察小儿在雾化时的病情变化,以及雾化完后用物的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肺炎 药物 投药 吸入 雾化器和汽化器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与H1受体阻滞剂治疗小儿哮喘相关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翠华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2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与H1受体阻滞剂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哮喘患儿80例,随机编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H1受体阻滞剂(西替利嗪),5 d为1个疗...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与H1受体阻滞剂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哮喘患儿80例,随机编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H1受体阻滞剂(西替利嗪),5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数据处理。所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2检验。结果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肺功能以及炎性因子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与H1受体阻滞剂能够显著改善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投药和剂量 糖皮质激素/治疗应用 H_1受体阻滞剂/治疗应用 支气管哮喘/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在婴幼儿肺炎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25
5
作者 邓泉珍 冯文 +1 位作者 黄如珍 林春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97-399,共3页
目的:对比氧气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对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氧气雾化组(氧气组)和超声雾化组(超声组)各80例,两组雾化药物及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氧气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较超声组缩短(P<0.0... 目的:对比氧气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对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氧气雾化组(氧气组)和超声雾化组(超声组)各80例,两组雾化药物及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氧气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较超声组缩短(P<0.05,P<0.01)。两组雾化吸入中HR、RR较雾化前显著增快(均P<0.05),超声雾化吸入中SPO2较雾化吸入前、吸入后1 h显著降低(均P<0.05);氧气组雾化治疗不良反应如哭闹、治疗中止发生率显著低于超声组(均P<0.05)。结论: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刺激性小,患儿耐受性好,提高了治愈率及护士工作效率,优于超声雾化吸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投药 吸入 雾化器和汽化器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6
作者 符珍珠 莫壮婵 彭颖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807-2809,共3页
目的:探讨氨溴索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最佳给药途径。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120例,按就诊单双号顺序分为静脉滴注组和雾化吸入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组患儿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目的:探讨氨溴索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最佳给药途径。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120例,按就诊单双号顺序分为静脉滴注组和雾化吸入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组患儿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7.5 mg溶入50 m L 5%葡萄糖注射液中,ivgtt,bid;雾化吸入组患儿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7.5 mg,每次吸入15min,bid。两组患儿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吸痰次数、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雾化吸入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静脉滴注组(78.33%),p(O_2)水平显著高于静脉滴注组,吸痰次数显著少于静脉滴注组,发热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氧疗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静脉滴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p(CO_2)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能有效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且雾化吸入的临床疗效优于静脉滴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溴索 儿科 呼吸系统疾病 雾化吸入 静脉滴注 给药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对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动脉血气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3
7
作者 王海君 赵立明 +1 位作者 高健东 王淑艳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联合雾化吸入辅助对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动脉血气、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新生儿肺炎患儿178例随机分为静脉滴注组(n=60)、雾化吸入组(n=44)和联合组(n=74)。静脉滴注组采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联合雾化吸入辅助对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动脉血气、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新生儿肺炎患儿178例随机分为静脉滴注组(n=60)、雾化吸入组(n=44)和联合组(n=74)。静脉滴注组采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雾化吸入组行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联合组采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联合雾化吸入辅助。用药7 d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治疗后1、3、7 d血气指标[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及血清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2(IL-2)、IL-6、IL-10变化情况;比较各临床症状发热、湿啰音、咳嗽、气喘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3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显效率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滴注组与雾化吸入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雾化吸入组发热、湿啰音、咳嗽、气喘消失时间均早于静脉滴注组,而联合组又短于雾化吸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滴注组与雾化吸入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较静脉滴注组雾化吸入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3 d,静脉滴注组、雾化吸入组及联合组PaO_2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其他2组(P<0.05);静脉滴注组、雾化吸入组PaCO_2无明显变化(P>0.05),联合组下降,低于其他2组(P<0.05)。治疗后7 d,静脉滴注组、雾化吸入组及联合组PaO_2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其他2组(P<0.05);静脉滴注组、雾化吸入组及联合组Pa CO2下降(P<0.05),联合组下降低于其他2组(P<0.05)。静脉滴注组、雾化吸入组治疗后3、7 d IL-2、IL-6、IL-10、CR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1、3、7 d IL-2、IL-6、IL-10、CR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同时间静脉滴注组和雾化吸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可明显改善动脉血气,减轻炎性反应,较早的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早日康复,与单用静脉滴注、或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更佳,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不同给药途径 静脉滴注 雾化吸入 炎性因子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昌娇 胡智盛 卢小宁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9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中药雾化吸入治疗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n=60)和常规组(n=60)。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试... 目的:探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中药雾化吸入治疗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n=60)和常规组(n=60)。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观察两组疗效、症状持续时间、治疗依从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皮疹、发热、易惊、口腔黏膜疹、烦躁哭闹、精神不振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患儿中开展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能够显著增强治疗效果,缩短患儿康复时间,提升依从性和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雾化吸入 手足口病 生物-心理-社会 护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加局部给药联合雾化吸入辅治支气管结核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周永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32期26-27,共2页
目的分析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加局部给药联合雾化吸入辅治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抗结核药物联合雾化吸... 目的分析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加局部给药联合雾化吸入辅治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抗结核药物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加局部给药联合雾化吸入辅治,对比两组患者的电子支气管镜下改变情况、痰菌阴转率、胸部CT变化情况及临床表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电子支气管镜下改善总有效率、痰菌阴转率、胸部CT改善总有效率以及临床表现改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加局部给药联合雾化吸入辅治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支气管镜 雾化吸入 支气管结核 局部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经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指标和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利利 余琴琴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1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经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指标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经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指标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的FEV1、FVC、FEV1/FVC、PEF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年,观察组的哮喘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经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个性化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其肺功能,控制哮喘并降低复发率,提升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模式 雾化吸入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护理模式在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小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9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在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10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雾化吸入治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1例,雾化...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在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10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雾化吸入治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1例,雾化吸入治疗+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FEV_(1)、FVC、FEV_(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5%(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5%(P<0.05)。结论全程护理模式在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护理模式 雾化吸入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肺功能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40例
12
作者 王会林 朱爱芝 王凤林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2期61-62,共2页
目的 探讨病毒唑雾化吸入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4 0例 ,应用病毒唑 15mg/kg雾化吸入 ,15min吸完 ;。对照组 4 0例静脉滴注病毒唑。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 95% ,对照组为 6 3.2 % ,两组差异明显 (P <0 .0 5)。结论... 目的 探讨病毒唑雾化吸入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4 0例 ,应用病毒唑 15mg/kg雾化吸入 ,15min吸完 ;。对照组 4 0例静脉滴注病毒唑。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 95% ,对照组为 6 3.2 % ,两组差异明显 (P <0 .0 5)。结论 静脉滴注到达呼吸道剂量较少 ,超声雾化可使吸入 70 %药物直接分布于呼吸道表面 ,且无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治疗 病毒唑/治疗应用 雾化吸入/给药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口服给药和经鼻腔雾化吸入用于慢性鼻窦炎患者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后的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申丽萍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4年第1期63-65,70,共4页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口服给药和经鼻腔雾化吸入用于慢性鼻窦炎患者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苏州平江医院确诊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将患者进行编号(1~60号),1~30号...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口服给药和经鼻腔雾化吸入用于慢性鼻窦炎患者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苏州平江医院确诊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将患者进行编号(1~60号),1~30号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口服组),31~60号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用混悬液经鼻腔雾化吸入(雾化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雾化组治愈率略高于口服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鼻内镜Lnud-Kenndry评分降低,且雾化组低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口服组血清糖皮质激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雾化组血清糖皮质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组血清糖皮质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口服组(P<0.05)。雾化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经鼻腔雾化吸入应用于慢性鼻窦炎行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患者,更有利于术后鼻窦黏膜恢复,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 糖皮质激素 口服给药 经鼻腔雾化吸入治疗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从9例药品不良事件探讨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给药的合理性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莉 金海浩 黄清杰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19-921,共3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雾化吸入的合理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肺病科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使用注射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雾化吸入导致的药品不良事件(ADE)报道,分析患者性别、年龄,ADE... 目的探讨注射用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雾化吸入的合理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肺病科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使用注射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雾化吸入导致的药品不良事件(ADE)报道,分析患者性别、年龄,ADE出现时间、类型、处理及转归等。结果共收集注射用氨溴索和地塞米松注射液雾化吸入导致ADE 9例,8例表现为呼吸困难,1例表现为恶心,与使用的药物、给药途径及配伍有关,不除外雾化以及原患疾病因素。结论注射用氨溴索和地塞米松注射液不宜联合雾化吸入给药,建议临床选择雾化吸入专用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溴索 地塞米松 投药 吸入 药品不良事件 雾化吸入
原文传递
中药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思聪 陶永康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532-537,共6页
中药以呼吸道渠道雾化给药,中药液微细颗粒直接、均匀地分布于局部呼吸道黏膜,减少了挥发油类有效成分的浪费,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弥补了静脉、口服、灌肠等给药途径到达病灶时已是低浓度的不足。近年来中药雾化已广泛用于呼吸、血液... 中药以呼吸道渠道雾化给药,中药液微细颗粒直接、均匀地分布于局部呼吸道黏膜,减少了挥发油类有效成分的浪费,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弥补了静脉、口服、灌肠等给药途径到达病灶时已是低浓度的不足。近年来中药雾化已广泛用于呼吸、血液循环、神经、运动、内分泌等系统的疾病治疗中,也用于放化疗的增效和并发症治疗、晚期肿瘤治疗、术后及颅脑损伤后护理、呼吸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治疗等领域,疗效显著。然而,目前多数报道仅证明中药雾化的有效性,却忽视了雾化方式、时间、温度、雾化液种类对疗效的影响,因此,仍需加强中药雾化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 中药 给药途径 呼吸道 肿瘤 术后护理 挥发油 血脑屏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