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脂酸钠对凹凸棒土有机表面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姚超 张国庆 +3 位作者 吴凤芹 李为民 李效棠 刘建平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共3页
本研究以硫酸锌为原料,在凹凸棒土表面包覆氧化锌,然后用硬脂酸钠对凹凸棒土(AT)进行有机表面改性。采用了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TG-DTA)、活化指数实验、分散性实验等对所得的凹凸棒土样品进行了表征... 本研究以硫酸锌为原料,在凹凸棒土表面包覆氧化锌,然后用硬脂酸钠对凹凸棒土(AT)进行有机表面改性。采用了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TG-DTA)、活化指数实验、分散性实验等对所得的凹凸棒土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氧化锌和硬脂酸钠的合适用量分别为:m(ZnO)∶m(AT)=3∶10,m(C17H35COONa)∶m(AT)=3∶20。当m(C17H35COONa)∶m(AT)<3∶20时,随着硬脂酸钠用量的增加,凹凸棒土表面吸附硬脂酸根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所得凹凸棒土的活化指数随着升高;当m(C17H35COONa)∶m(AT)≥3∶20时,硬脂酸根已将凹凸棒土表面完全包覆。XRD显示,凹凸棒土表面包覆的氧化锌水合物以无定形结构存在。FTIR表明,硬脂酸根以物理吸附的方式附着于凹凸棒土的表面。分散性实验表明,经硬脂酸钠表面改性的凹凸棒土由亲水性变成了疏水性,凹凸棒土在有机体系的相容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硬脂酸钠 有机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滑石的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文虎 刘斌 +1 位作者 马占峰 席保锋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4年第5期331-333,F004,共4页
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硬脂酸钠对水滑石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温度、时间和改性剂用量等各种因素对水滑石改性效果的影响。并用红外和X衍射等仪器对改性前后的水滑石进行了表征。用活化指数表征的水滑石的表面处理效果非常理想,为新型阻... 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硬脂酸钠对水滑石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温度、时间和改性剂用量等各种因素对水滑石改性效果的影响。并用红外和X衍射等仪器对改性前后的水滑石进行了表征。用活化指数表征的水滑石的表面处理效果非常理想,为新型阻燃剂水滑石在工业方面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硬脂酸钠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表面改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韩跃新 李丽匣 +1 位作者 印万忠 陈旭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3-136,共4页
采用硬脂酸钠对碱式硫酸镁晶须进行了表面改性,应用改性前后碱式硫酸镁晶须的活化指数、吸油值、安息角来评价改性效果,并对改性前后的晶须进行了SEM,TG-DSC和FTIR表征.结果表明,硬脂酸钠对碱式硫酸镁晶须的改性效果显著,改性后的晶须... 采用硬脂酸钠对碱式硫酸镁晶须进行了表面改性,应用改性前后碱式硫酸镁晶须的活化指数、吸油值、安息角来评价改性效果,并对改性前后的晶须进行了SEM,TG-DSC和FTIR表征.结果表明,硬脂酸钠对碱式硫酸镁晶须的改性效果显著,改性后的晶须活化指数由0.87%上升到99.21%,吸油值由488 mL/(100 g)下降到349 mL/(100 g),晶须表面由亲水变为疏水,晶须的流动性和分散性得到明显改善.表面改性过程对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热分解没有明显影响,硬脂酸钠与碱式硫酸镁晶须表面既有物理吸附又有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式硫酸镁晶须 硬脂酸钠 表面改性 分散性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铝阻燃剂的表面改性及其在软质聚氯乙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立华 李炳焕 +1 位作者 刘会媛 贾静娴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31,共3页
采用不同的表面改性剂对氢氧化铝进行湿法表面改性处理,研究了氢氧化铝阻燃剂对软质聚氯乙烯(PVC)体系的阻燃性能和机械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阻燃协效剂对软质PVC体系的阻燃性能和机械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表面改性剂... 采用不同的表面改性剂对氢氧化铝进行湿法表面改性处理,研究了氢氧化铝阻燃剂对软质聚氯乙烯(PVC)体系的阻燃性能和机械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阻燃协效剂对软质PVC体系的阻燃性能和机械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表面改性剂为硬脂酸钠,氢氧化铝阻燃剂的添加量为60g/g时体系的综合性能较好。加入阻燃协效剂后,体系的阻燃性能有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铝 阻燃剂 聚氯乙烯 表面改性 硬酯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酸钙的湿法表面改性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星辰 常永芳 +1 位作者 次立杰 杨晓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89-92,共4页
向纳米碳酸钙悬浮液中直接加入硬脂酸钠,制得改性纳米碳酸钙粉体,确定了改性剂硬脂酸钠的最佳用量为3 g/100 g CaCO3、最佳改性时间(20-30 min)、最佳改性温度(70-80℃)。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每100 g... 向纳米碳酸钙悬浮液中直接加入硬脂酸钠,制得改性纳米碳酸钙粉体,确定了改性剂硬脂酸钠的最佳用量为3 g/100 g CaCO3、最佳改性时间(20-30 min)、最佳改性温度(70-80℃)。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每100 g改性纳米碳酸钙的吸油值降至35.2 g,而活化度增至90.2%,大大提高了碳酸钙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表面改性 硬脂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和硼酸铝晶须的表面处理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孙明赫 孙秋菊 +2 位作者 代丽 赵贵林 赵芳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417-420,共4页
采用硬脂酸钠为处理剂对碳酸钙晶须和硼酸铝晶须进行了表面处理,通过测定活化指数、红外谱图及偏光显微观察对晶须的处理效果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处理剂的用量、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等工艺因素对表面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硬脂酸钠对两种... 采用硬脂酸钠为处理剂对碳酸钙晶须和硼酸铝晶须进行了表面处理,通过测定活化指数、红外谱图及偏光显微观察对晶须的处理效果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处理剂的用量、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等工艺因素对表面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硬脂酸钠对两种晶须的处理效果均较好,活化指数分别可达到96.5%和97.3%。其中,碳酸钙晶须的最佳处理条件:处理剂用量为45%,处理时间为50 min,处理温度为40℃;硼酸铝晶须的最佳处理条件:处理剂用量为30%,处理时间为40 min,处理温度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晶须 硼酸铝晶须 表面处理 硬脂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钠对包铝纳米二氧化钛的有机改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成庆堂 聂天琛 +1 位作者 姚超 徐斌海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6,共3页
利用硬脂酸钠对表面包覆氧化铝的纳米TiO2进行了有机表面改性。采用了红外光谱(IR)、热分析(TG-DTA)、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润湿性及分散性实验等对表面改性前后的纳米TiO2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热分析表明氧化铝和硬脂酸钠都是以... 利用硬脂酸钠对表面包覆氧化铝的纳米TiO2进行了有机表面改性。采用了红外光谱(IR)、热分析(TG-DTA)、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润湿性及分散性实验等对表面改性前后的纳米TiO2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热分析表明氧化铝和硬脂酸钠都是以化学键合的方式结合在纳米TiO2表面,并形成了有机包覆层。经测量,纳米TiO2表面的硬脂酸钠质量分数约为9.1%。润湿性及分散性实验表明,经氧化铝和硬脂酸钠表面改性的纳米TiO2粉体由亲水性变成了亲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酸钠 氧化铝 纳米二氧化钛 无机包覆 有机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土有机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良 姚超 +2 位作者 丁永红 李效棠 李连惠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41-43,共3页
采用饱和氯化钠对凹凸棒土进行离子交换,利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凹凸棒土进行有机改性,并且通过XRD、FT-IR、TG-DTA、EDS等分析手段对改性前后凹凸棒土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有机改性后大约有9.0%的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以物理吸附... 采用饱和氯化钠对凹凸棒土进行离子交换,利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凹凸棒土进行有机改性,并且通过XRD、FT-IR、TG-DTA、EDS等分析手段对改性前后凹凸棒土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有机改性后大约有9.0%的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以物理吸附的形式存在于凹凸棒土的表面。离子交换对凹凸棒土的晶体结构、成分和有机表面改性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 凹凸棒土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有机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对纳米Al_2O_3的有机表面修饰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聂天琛 姚超 +3 位作者 李锦春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5-658,共4页
为提高纳米α-Al2O3粒子在有机体系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对纳米α-Al2O3进行了有机表面改性。首先制备了纳米α-Al2O3水分散液,然后把纳米Al2O3水分散液转移到溶有硬脂酸的正丁醇溶液中,升温到一定温度,将纳米Al2O3浆体中的水分蒸馏出去... 为提高纳米α-Al2O3粒子在有机体系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对纳米α-Al2O3进行了有机表面改性。首先制备了纳米α-Al2O3水分散液,然后把纳米Al2O3水分散液转移到溶有硬脂酸的正丁醇溶液中,升温到一定温度,将纳米Al2O3浆体中的水分蒸馏出去,使纳米Al2O3在有机相中进行表面改性,使得纳米Al2O3有机表面改性和防团聚处理一步完成,得到了团聚程度较小的纳米Al2O3粉体。采用红外光谱(IR)、热分析(TG-DTA)、透射电镜(TEM)、润湿性实验、分散性实验等手段对表面改性前后的纳米Al2O3进行表征。红外光谱和TEM表明,在纳米Al2O3表面包覆有硬脂酸的有机层,并且可能有硬脂酸铝的生成。热分析显示,包覆量约为16.7%。润湿性实验及分散性实验表明,经硬脂酸改性的纳米Al2O3的表面性质由亲水变为疏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硬脂酸 硬脂酸铝:共沸蒸馏 有机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凹凸棒土对二氯苯酚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玉凤 刘总堂 +2 位作者 费正皓 王京平 施卫忠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4-859,共6页
本研究采用超声法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凹凸棒土制得了有机凹凸棒土(HDTMA-凹凸棒土),并采用XRD和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吸附实验研究了HDTMA-凹凸棒土对水溶液中二氯苯酚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经有机改性后,HD... 本研究采用超声法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凹凸棒土制得了有机凹凸棒土(HDTMA-凹凸棒土),并采用XRD和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吸附实验研究了HDTMA-凹凸棒土对水溶液中二氯苯酚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经有机改性后,HDTMA+成功进入到凹凸棒土的层间,HDTMA-凹凸棒土对二氯苯酚的吸附量比未改性凹凸棒土增大了近20倍。Freundlich方程能够较好的描述吸附等温线。二氯苯酚在HDTMA-凹凸棒土上主要是焓推动为主的物理吸附过程,且吸附过程放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有机改性 二氯苯酚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硅烷偶联剂协同改性纳米凹凸棒土的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国庆 姚超 +2 位作者 李为民 李效棠 刘建平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23,共5页
研究了纳米凹凸棒土的有机表面改性方法。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和硅烷偶联剂(KH570)协同对纳米凹凸棒土进行改性,讨论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OTAC和KH570的添加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 研究了纳米凹凸棒土的有机表面改性方法。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和硅烷偶联剂(KH570)协同对纳米凹凸棒土进行改性,讨论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OTAC和KH570的添加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热失重(TG)和热差(DTA)等分析方法对改性前后的纳米凹凸棒土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凹凸棒土适宜的改性条件为:OTAC的添加量为2%、前期反应时间为3h、KH570的添加量为20%、后期改性时间为2h、改性温度为80℃。由此方法所得的纳米凹凸棒土粉体已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硅烷偶联剂 纳米凹凸棒土 有机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纳米凹凸棒土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福兴 刘山 +2 位作者 杨小燕 刘孝恒 关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1-103,共3页
为改善纳米凹凸棒土(ATP)表面的疏水亲油性,采用六偏磷酸钠分散、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纳米凹凸棒土进行表面改性,制备出有机改性粘土。在超声波震荡和机械搅拌协同作用下,把纳米凹凸棒土均匀预分散在六偏磷酸钠溶液中,然后将分散物... 为改善纳米凹凸棒土(ATP)表面的疏水亲油性,采用六偏磷酸钠分散、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纳米凹凸棒土进行表面改性,制备出有机改性粘土。在超声波震荡和机械搅拌协同作用下,把纳米凹凸棒土均匀预分散在六偏磷酸钠溶液中,然后将分散物加入到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中反应,得到了六偏磷酸钠/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凹凸棒土。实验结果表明,有机改性后约有4.1%的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以物理吸附的形式存在于凹凸棒土的表面;有机改性粘土的棒晶束较ATP的分散,且低温时的热稳定性和有机溶剂中的相容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凹凸棒土 表面改性 六偏磷酸钠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性方式下纳米凹凸棒石改性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凤芹 张国庆 +2 位作者 姚超 李效棠 刘建平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93,共4页
分别利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OTAC)、硅烷偶联剂(KH570)以及两者协同对凹凸棒石进行有机改性。采用红外光谱、热分析、分散性实验等对表面改性前后的纳米凹凸棒石进行分析表征。研究了几种改性方式对凹凸棒石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先... 分别利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OTAC)、硅烷偶联剂(KH570)以及两者协同对凹凸棒石进行有机改性。采用红外光谱、热分析、分散性实验等对表面改性前后的纳米凹凸棒石进行分析表征。研究了几种改性方式对凹凸棒石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先用OTAC再用KH570改性的凹凸棒石改性效果较佳。分散性实验表明,改性后的凹凸棒石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用于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中可以提高其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硅烷偶联剂 凹凸棒石 有机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氢氧化镁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建海 刘连生 赵连梅 《盐湖研究》 CSCD 2009年第4期41-45,共5页
采用硬脂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油酸钠和硅酸钠4种改性剂对纳米氢氧化镁进行表面改性,讨论了改性剂加入量、改性温度、改性时间对活化指数的影响;应用沉降速率、吸油率、粉末接触角等指标对改性前后的纳米氢氧化镁进行分析,并应用TEM、... 采用硬脂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油酸钠和硅酸钠4种改性剂对纳米氢氧化镁进行表面改性,讨论了改性剂加入量、改性温度、改性时间对活化指数的影响;应用沉降速率、吸油率、粉末接触角等指标对改性前后的纳米氢氧化镁进行分析,并应用TEM、XRD对改性前后的氢氧化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硬脂酸钠在80℃、改性时间4 h、添加量5%时,改性效果最好;改性后氢氧化镁粒径变小,沉降速率减慢,吸油率下降,粉末接触角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酸钠 纳米氢氧化镁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S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及其Cd^(2+)吸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平 石月荣 +4 位作者 张桂芳 吕超 秦颖玺 赵义平 陈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085-9090,共6页
为提高凹凸棒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以及改善其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能,本研究以硅烷偶联剂KH-570为改性剂,对凹凸棒土进行初步有机改性后再与阴离子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进行双键加成反应,制备了1种新型有机改性凹... 为提高凹凸棒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以及改善其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能,本研究以硅烷偶联剂KH-570为改性剂,对凹凸棒土进行初步有机改性后再与阴离子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进行双键加成反应,制备了1种新型有机改性凹凸棒土。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等手段对改性凹凸棒土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其Cd^(2+)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有机改性凹凸棒土在结构上未因改性而发生破坏,但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却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其中Cd^(2+)的吸附率可达66%,且在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甲醇等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有机改性 重金属离子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酸钠有机表面改性凹凸棒石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凤芹 姚超 +2 位作者 张国庆 李效棠 刘建平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10,26,共5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以偏铝酸钠为原料在凹凸棒石(AT)表面包覆氧化铝,然后用月桂酸钠对凹凸棒石进行有机表面改性。采用XRD、FTIR、TG-DTA、活化指数、接触角和分散性实验等对改性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氧化铝和月桂酸钠的适宜用量分别为... 采用化学沉淀法以偏铝酸钠为原料在凹凸棒石(AT)表面包覆氧化铝,然后用月桂酸钠对凹凸棒石进行有机表面改性。采用XRD、FTIR、TG-DTA、活化指数、接触角和分散性实验等对改性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氧化铝和月桂酸钠的适宜用量分别为:m(Al2O3):m(AT)=1.5∶10,m(C11H23COONa)∶m(AT)=1.5∶10。XRD表明氧化铝水合物以无定形结构包覆在凹凸棒石表面。FTIR表明月桂酸根以物理吸附的方式附着于凹凸棒石的表面。当m(C11H23COONa)∶m(AT)≤1.5∶10时,随着月桂酸钠用量的增加,凹凸棒石表面吸附月桂酸根的量逐渐增大,所得样品的活化指数和与水的接触角逐渐升高;当m(C17H35COONa)∶m(AT)≥1.5∶10时,月桂酸根已将凹凸棒石表面完全包覆。分散性实验表明,经月桂酸钠表面改性的凹凸棒石由亲水性变成了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月桂酸钠 有机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白云石凹凸棒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良 姚超 +2 位作者 丁永红 李效棠 李连惠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07年第6期34-36,共3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SG-Si900)对白云石凹土进行有机表面改性,通过IR和TG-DTG对改性前后的凹土进行了表征。将经过表面处理的凹凸棒土与PP复合制备聚丙烯/凹凸棒土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表明,在凹凸棒土填充量达到2%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和拉... 采用硅烷偶联剂(SG-Si900)对白云石凹土进行有机表面改性,通过IR和TG-DTG对改性前后的凹土进行了表征。将经过表面处理的凹凸棒土与PP复合制备聚丙烯/凹凸棒土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表明,在凹凸棒土填充量达到2%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和拉伸强度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凹凸棒土 有机表面改性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石粉体的机械力化学法表面有机化改性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杜亚利 丁浩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06年第5期33-35,共3页
研究了机械力化学法对天然环境矿物电气石粉体进行的表面有机化改性。以硬脂酸钠为改性剂,优化了改性各工艺条件,并对其改性效果进行了检测和表征。
关键词 电气石 机械力化学 表面改性 硬脂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钠对电气石的表面改性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10
19
作者 胡应模 于梦兰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13年第1期27-29,共3页
本文以硬脂酸钠为改性剂,对电气石粉体表面改性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作溶剂、硬脂酸钠用量为电气石质量的7%、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0min时,所得改性电气石显示了优良的疏水性能,通过对改性电气石的结构表征... 本文以硬脂酸钠为改性剂,对电气石粉体表面改性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作溶剂、硬脂酸钠用量为电气石质量的7%、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0min时,所得改性电气石显示了优良的疏水性能,通过对改性电气石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硬脂酸钠对电气石的表面改性只改善了电气石的表面疏水性,而没有影响其原有的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石 表面改性 硬脂酸钠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钠/Al复合粒子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楠 何力军 +3 位作者 王立惠 钟景明 孙本双 许德美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9-143,共5页
为了防止超细Al粉在空气中腐蚀变质,通过电动搅拌机的机械作用,在球形Al粉表面进行了硬脂酸钠包覆改性.通过正交实验获得了改性工艺的最佳条件:反应16 h,m(C17H35COONa)/m(Al)为3%,Al粉与硬脂酸钠需分别溶于无水乙醇,然后将Al粉溶液加... 为了防止超细Al粉在空气中腐蚀变质,通过电动搅拌机的机械作用,在球形Al粉表面进行了硬脂酸钠包覆改性.通过正交实验获得了改性工艺的最佳条件:反应16 h,m(C17H35COONa)/m(Al)为3%,Al粉与硬脂酸钠需分别溶于无水乙醇,然后将Al粉溶液加入硬脂酸钠溶液中.采用SEM,IR和XPS对包覆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铝粉形成了稳定的胶囊结构,复合粉体的耐腐蚀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Al粉 硬脂酸钠 表面改性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