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编码器神经网络与小波变换相结合的高频GNSS地震波降噪方法
1
作者 张成枫 倪四道 +2 位作者 张涵 郭爱智 谷旺旺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80,共15页
高频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技术能够直接获取近场大振幅动态位移,在强震震源反演等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震级不高或者震中距较远,台站位移较小时,高频GNSS动态波形信噪比较低,不利于震源参数的精确确定.如... 高频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技术能够直接获取近场大振幅动态位移,在强震震源反演等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震级不高或者震中距较远,台站位移较小时,高频GNSS动态波形信噪比较低,不利于震源参数的精确确定.如何对信噪比较低的高频GNSS地震波降噪处理,提高波形信噪比,是高频GNSS地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尝试将深度学习应用于高频GNSS地震学,提出了一种自编码器与小波变换相结合的高频GNSS地震波降噪方法.以2019年7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MW7.0地震事件为研究对象,本文对1 Hz的GNSS解算结果进行了模型训练和降噪测试.合成测试集的降噪处理与分析表明,通过此方法降噪后三分量波形的均方根误差和静态位移误差均在毫米量级,数据信噪比提升2到5倍. GNSS实际观测数据的降噪处理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其降噪效果.在此基础上,用此模型对2022年9月中国四川省泸定M6.8地震的GNSS地震波做了降噪处理,初步验证了此模型的时空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GNSS地震波降噪 自编码器 小波变换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解离特征的OCT指纹表征攻击检测
2
作者 刘凤 曾文锋 +3 位作者 张文天 孔哲 王磊 沈琳琳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336,共14页
在自动指纹识别系统中,指纹防伪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传统指纹一般由表面成像得到,而这种表面的纹理特征极容易被盗取.基于这种传统指纹的识别系统,检测指纹表征攻击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现有研究普遍针对具有防伪特征的指纹模态,如具有... 在自动指纹识别系统中,指纹防伪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传统指纹一般由表面成像得到,而这种表面的纹理特征极容易被盗取.基于这种传统指纹的识别系统,检测指纹表征攻击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现有研究普遍针对具有防伪特征的指纹模态,如具有汗腺特征的高精度指纹和具有指静脉特征的指纹开发表征攻击检测算法.在本篇工作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指纹系统的表征攻击检测能力,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频域指纹表征攻击检测方法.与以往方法不同,我们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残差结构设计了一个频域特征解离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分别解离出时域中叠加在原始OCT指纹图像上的信息(如区分性特征、无效特征和冗余特征).然后,我们让它学习不同的频域编码,并结合OCT指纹在时域中的重构编码形成相应的潜层编码.利用潜层编码,我们设计了一种用于区分表征攻击指纹和真实指纹的预测模型,用于表征攻击检测.在目前常用的OCT指纹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方法可以通过在频域中分离出一些叠加在时域中的无用干扰信息,从而有效地消除干扰.在实例方面,该方法的最小误差(Err.)为0.67%,与已有的基于时域的最优方法相比,最小误差降低了3.03%,性能提高了81.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攻击检测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离散小波变换 频域解离 自动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特征增强算法和小波分析在精确聚焦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黄剑琪 冯华君 +3 位作者 徐之海 戴顺林 李奇 边美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932-936,共5页
在数字成象系统中 ,如何快速而且有效地实现精确聚焦一直是成象系统研究中的焦点 .本文提出了利用增强图象边缘特征来提高精确聚焦能力 ,并将常见的边缘增强滤波器与以小波变换为基础构建的滤波器进行了比较 ,实验数据表明 ,虽然常见滤... 在数字成象系统中 ,如何快速而且有效地实现精确聚焦一直是成象系统研究中的焦点 .本文提出了利用增强图象边缘特征来提高精确聚焦能力 ,并将常见的边缘增强滤波器与以小波变换为基础构建的滤波器进行了比较 ,实验数据表明 ,虽然常见滤波器和基于小波变换滤波器都能提高聚焦能力 ,但后者能更有效地分辨出只有微小的离焦量的图象 ,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特征 聚焦 增强算法 小波变换 光学成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子波及其在地震波资料分解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凌 吴如山 +1 位作者 陈颙 王伟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9-378,共10页
声子波是由声波波动方程的解构成的一种物理子波 ,如果不考虑吸收和散射 ,声子波的传播是相当简单的 ;相反地 ,数学子波的传播即使在均匀介质中也是极其复杂的 .作为波动方程的解 ,声子波比一般的数学子波更能有效地应用于复杂声波和地... 声子波是由声波波动方程的解构成的一种物理子波 ,如果不考虑吸收和散射 ,声子波的传播是相当简单的 ;相反地 ,数学子波的传播即使在均匀介质中也是极其复杂的 .作为波动方程的解 ,声子波比一般的数学子波更能有效地应用于复杂声波和地震波的分解和分析 .本文从Kaiser的声子波理论出发 ,给出了通过分别引入点源波形的复时间函数和点源虚时间坐标来构成声子波的两种解释 ,并对点源模型的合成地震图和实际复杂模型的地震波资料进行了时 -空域的声子波变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子波变换 地震波资料 分解 数学子波 点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数字全息用于血吸虫尾蚴检测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凤鹏 李亿保 +2 位作者 谢应茂 范小林 郭金水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6-471,共6页
由于水的表面易出现抖动或波动情况,而传统的显微镜成像需要精确的光学焦聚过程,因此不适于观察漂浮于水表面的血吸虫尾蚴.本文论述了用同轴数字全息检测血吸虫尾蚴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再现像进行小波分析发现,偏离焦点时的小波变换高频... 由于水的表面易出现抖动或波动情况,而传统的显微镜成像需要精确的光学焦聚过程,因此不适于观察漂浮于水表面的血吸虫尾蚴.本文论述了用同轴数字全息检测血吸虫尾蚴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再现像进行小波分析发现,偏离焦点时的小波变换高频系数的幅值比聚焦时要小得多.针对这一特点,本文对小波变换清晰度评价函数进行了改进,将原来利用高频系数之和改为利用聚焦窗口中高频系数的最大幅值为清晰度评价依据.在模拟实验结果中清晰度评价函数极大值出现在再现距离与记录距离相等处,说明了该算法的准确性.建立了用于血吸虫尾蚴检测的实验装置,可方便获取普通显微图像及数字全息图.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实现实际情况下的数字全息自动聚焦,其再现像的分辨率与装有1倍显微镜头的数码显微镜分辨率相当,足以清晰地分辨出血吸虫尾蚴的尾部分叉特征.利用同轴数字全息技术可在水面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不确定的情况下实现对血吸虫尾蚴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数字全息 血吸虫尾蚴 再现像 自动聚焦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LIBS光谱自动寻峰方法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鹏飞 田地 +1 位作者 乔淑君 杨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69-1972,共4页
谱线寻峰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中是必不可少的步骤,然而噪声和背景的存在,干扰了寻峰的准确性。为了提高LIBS寻峰中重叠峰分辨能力和自适应能力,提出一种适用于LIBS谱图的自动寻峰方法。将基于连... 谱线寻峰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中是必不可少的步骤,然而噪声和背景的存在,干扰了寻峰的准确性。为了提高LIBS寻峰中重叠峰分辨能力和自适应能力,提出一种适用于LIBS谱图的自动寻峰方法。将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脊线寻峰法引入到LIBS中,探讨了连续小波变换中的小波母函数的选择并优化了尺度参数和平移参数,提出一套脊线校正方法对脊线寻峰法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直接比较法、导数法和脊线寻峰法相比,在重叠峰分辨能力和寻峰精度等方面优势显著,可应用于LIBS数据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连续小波变换 自动寻峰 重叠峰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和AR-LSSVM的非平稳时间序列预测 被引量:27
7
作者 王晓兰 张万宏 王慧中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7-360,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二进正交小波变换和AR-LSSVM方法的非平稳时间序列预测方案.首先利用Mallat算法对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和重构,分离出非平稳时间序列中的低频信息和高频信息;然后对高频信息构建自回归模型,对低频信息则用最小二乘支持向... 提出一种基于二进正交小波变换和AR-LSSVM方法的非平稳时间序列预测方案.首先利用Mallat算法对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和重构,分离出非平稳时间序列中的低频信息和高频信息;然后对高频信息构建自回归模型,对低频信息则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拟合;最后将各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叠加,从而得到原始序列的预测值.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充分拟合低频信息,而且可避免对高频信息的过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非平稳时间序列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自回归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和多重自相关法的微弱信号检测技术 被引量:8
8
作者 范晓志 王长广 +1 位作者 黄晓红 宋学君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41,44,共3页
离散小波变换具有时频分析特性,可把信号的细微变化反映出来,可明显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在用小波变换进行预处理的前提下,利用正弦信号的特殊性质,在信号未知的情况下,通过多重自相关运算可检测出埋没于噪声中的微弱正弦信号。讨论了多... 离散小波变换具有时频分析特性,可把信号的细微变化反映出来,可明显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在用小波变换进行预处理的前提下,利用正弦信号的特殊性质,在信号未知的情况下,通过多重自相关运算可检测出埋没于噪声中的微弱正弦信号。讨论了多重自相关法在白噪声背景、有色噪声背景等情况下的检测效果,并给出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小波变换 自相关 微弱信号 有色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荷载的几种模拟方法 被引量:130
9
作者 刘锡良 周颖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84,共4页
风荷载是作用在结构上的重要动力荷载之一,尤其对于高层、高耸及大跨结构来说,设计中必须考虑风荷载的作用。主要介绍了几种人工生成随机序列的风荷载模拟方法:自回归法、谐波叠加法以及逆傅立叶变换法和小波分析。并给出了前两者详细... 风荷载是作用在结构上的重要动力荷载之一,尤其对于高层、高耸及大跨结构来说,设计中必须考虑风荷载的作用。主要介绍了几种人工生成随机序列的风荷载模拟方法:自回归法、谐波叠加法以及逆傅立叶变换法和小波分析。并给出了前两者详细的计算公式,为结构的风荷载动力分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荷载 模拟方法 动力荷载 建筑结构 自回归法 谐波叠加法 逆傅立叶变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风电场短期风速组合预测 被引量:63
10
作者 田中大 李树江 +1 位作者 王艳红 高宪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2-120,共9页
针对风电场短期风速的预测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组合预测方法。首先利用Mallat算法对短期风速时间序列进行db3小波三层分解与重构,得到短期风速时间序列的近似分量和细节分量。针对近似分量和细节分量的不同特性,对近似分量利用粒子... 针对风电场短期风速的预测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组合预测方法。首先利用Mallat算法对短期风速时间序列进行db3小波三层分解与重构,得到短期风速时间序列的近似分量和细节分量。针对近似分量和细节分量的不同特性,对近似分量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预测,对细节分量利用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模型进行预测。最后各预测模型预测值组合叠加得到最终的短期风速预测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风速 小波变换 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模型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组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一种自适应图像压缩编码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昊 俞军 +1 位作者 骆晓 庄天戈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2-75,共4页
文章在研究近年来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编码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小波分解方案。即在一定的能量准则下,根据子图像的能量大小决定是否进行小波分解,并由此导出自适应小波分解树和可调压比方案,然后结合自适应小波分解树的... 文章在研究近年来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编码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小波分解方案。即在一定的能量准则下,根据子图像的能量大小决定是否进行小波分解,并由此导出自适应小波分解树和可调压比方案,然后结合自适应小波分解树的特性,给出恰当的小波系数量化、比特分配以及各层子图像的编码方案。实验表明,该文算法广泛适用于不同特征的数字图像,在较高压缩比时仍有较好的重建图像质量,而且压缩比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调节。在相近压缩比的情况下,主观视觉质量和峰值信噪比都明显优于JPEG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压缩编码 小波变换 自适应小波变换 自适应小波分解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析小波变换识别结构的模态阻尼参数 被引量:6
12
作者 申建红 李春祥 李锦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9-93,194,共6页
在结构振动分析中,结构的模态参数尤其模态阻尼参数的准确识别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基于Gabor小波函数的解析小波变换(AWT)通过小波函数与复值信号的匹配机制揭示信号的幅频和相频信息以实现结构模态阻尼参数的识别。基于小波变换(WT... 在结构振动分析中,结构的模态参数尤其模态阻尼参数的准确识别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基于Gabor小波函数的解析小波变换(AWT)通过小波函数与复值信号的匹配机制揭示信号的幅频和相频信息以实现结构模态阻尼参数的识别。基于小波变换(WT)理论,讨论了Gabor小波函数的特性及解析小波变换的时频分辨率和端点效应问题;为实现结构模态阻尼参数的准确识别,提出了Gabor小波函数参数选取和有效信号长度确定的依据。最后,一个频率呈密集分布的三自由度(3DOF)结构的数值模拟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模态阻尼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自由度结构 解析小波变换(awt) 结构阻尼参数识别 GABOR小波 频率密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天背景红外图像小目标自动定位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春华 周晓东 刘松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4-97,共4页
通过对舰载红外警戒系统成像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算法的海天背景红外小目标的自动定位方法。其基本思路是根据红外图像的特点,首先通过Radon变换域极大值点提取海天线,然后沿海天线平行的方向取与海天线平行的直线,进行频率突... 通过对舰载红外警戒系统成像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算法的海天背景红外小目标的自动定位方法。其基本思路是根据红外图像的特点,首先通过Radon变换域极大值点提取海天线,然后沿海天线平行的方向取与海天线平行的直线,进行频率突变点的检测,最后由海天平行线和频率突变点处坐标共同对红外图像小目标进行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快速、准确地对目标自动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目标定位 RADON变换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阵CCD和小波变换的航空相机自动调焦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开端 李英杰 +1 位作者 赵育良 张青臣 《光学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0-151,154,共3页
分析了线阵CCD交汇测量的工作原理和在最优化结构布局条件下系统的工作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面阵CCD和小波变换理论测量航空相机摄影高度并自动完成相机调焦的方法。给出了实测系统的设计方案。结果表明 ,利用面阵CCD图像小波变换后的... 分析了线阵CCD交汇测量的工作原理和在最优化结构布局条件下系统的工作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面阵CCD和小波变换理论测量航空相机摄影高度并自动完成相机调焦的方法。给出了实测系统的设计方案。结果表明 ,利用面阵CCD图像小波变换后的边缘特征 ,可自动确定航空相机的摄影距离 ,并能实现相机的自动调焦 ;通过改变CCD中心区域的大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阵CCD 交汇测量 小波变换 自动调焦 航空相机
原文传递
基于小波变换的快速自动聚焦算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丙华 廖启亮 余志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15,共4页
针对图像采集系统存在噪声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快速聚焦算法。该算法采用5点数据拟合方法以及较大步长来降低聚焦搜索时间。算法中的聚焦测量函数在存在较大的噪声情况下仍然具有较好的性能,与其它的聚焦测量函数如Laplacia... 针对图像采集系统存在噪声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快速聚焦算法。该算法采用5点数据拟合方法以及较大步长来降低聚焦搜索时间。算法中的聚焦测量函数在存在较大的噪声情况下仍然具有较好的性能,与其它的聚焦测量函数如Laplacian能量聚焦测量函数、梯度(Sobel)能量聚焦测量函数和图像灰度方差测量函数等相比较,仿真和实验的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聚焦分辨力、抗噪声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自动聚焦 图像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模型和谱熵的自适应小波包络检测 被引量:5
16
作者 何翔 高宏力 +1 位作者 郭亮 吴远昊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8-352,共5页
针对传统故障诊断的包络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回归(auto regressive,AR)模型和谱熵的自适应复解析小波包络检测方法。通过AR模型从数据内在规律性上剔除机械振动信号中可线性预测的平稳成分,提取共振衰减的非平稳成分,在不同频带下进... 针对传统故障诊断的包络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回归(auto regressive,AR)模型和谱熵的自适应复解析小波包络检测方法。通过AR模型从数据内在规律性上剔除机械振动信号中可线性预测的平稳成分,提取共振衰减的非平稳成分,在不同频带下进行复解析小波包络,结合谱熵在频域内与通带滤波的相关性选定最佳包络。仿真和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取故障特征频率,较传统方法自适应性更强,鲁棒性更高,包络效果更好,在工程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回归预测 小波变换 谱熵 包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小波变换的自适应语音消噪改进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任济生 任鹏 +1 位作者 吉爱国 曹茂永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1-505,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正交小波变换的自适应语音消噪改进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自适应语音消噪过程的收敛速率.正交小波变换在自适应滤波中起到白化的作用,使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入正交化.通过正交小波分解,自适应滤波器中的信号能量降低,输入自相... 提出一种基于正交小波变换的自适应语音消噪改进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自适应语音消噪过程的收敛速率.正交小波变换在自适应滤波中起到白化的作用,使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入正交化.通过正交小波分解,自适应滤波器中的信号能量降低,输入自相关矩阵的动态范围减小,特征值分布更加集中,从而使收敛速率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小波变换 自相关矩阵 自适应滤波 收敛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类视觉的快速自动调焦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德天 刘雪超 +1 位作者 张红胜 赵晶丽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8-776,共9页
为了提高自动调焦算法的性能,对调焦评价函数和调焦搜索算法进行了研究。在分析人类视觉系统(HVS)特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HVS加权的小波调焦评价函数。根据视觉多通道特性和视觉敏感度带通特性,对不同方向、不同空间频带... 为了提高自动调焦算法的性能,对调焦评价函数和调焦搜索算法进行了研究。在分析人类视觉系统(HVS)特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HVS加权的小波调焦评价函数。根据视觉多通道特性和视觉敏感度带通特性,对不同方向、不同空间频带的小波高频系数分别赋予不同的权值。为了克服爬山法搜索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SOM神经网络的搜索算法,采用训练完成的SOM神经网络预测镜头的最佳聚焦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小波调焦评价函数得到了比传统小波调焦评价函数更优的调焦特性曲线;采用本文的搜索算法平均仅需要采集处理7.3幅图像就能找到最佳聚焦位置,与基于全搜索的爬山法相比,节省了大量的搜索时间。说明提出的调焦方法不但可以得到符合人眼视觉的调焦效果,还可以实现快速自动调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调焦 调焦评价函数 调焦搜索算法 人类视觉系统 小波变换 SOM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参数GARCH的时间序列模型在日前电价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邓佳佳 黄元生 宋高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0-196,共7页
电力市场中电价序列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周期性和随机性,以致经常出现价格尖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价预测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非参数GARCH(generalized auto 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模型的时间序... 电力市场中电价序列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周期性和随机性,以致经常出现价格尖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价预测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非参数GARCH(generalized auto 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模型的时间序列模型对日前电价进行预测。利用小波变换将历史电价序列分解重构概貌序列和细节序列,分别建立累积式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进行预测,采用非参数GARCH模型对电价序列预测残差的随机波动率进行建模,从而提高对价格波动性的预测能力和ARIMA模型的预测精度。将该模型应用于美国宾夕法尼亚—新泽西—马里兰(Pennsylvania-New Jersey-Maryland,PJM)电力市场的日前电价预测。算例结果表明,非参数GARCH模型可以更好地拟合电价序列剧烈波动的特性,该模型能够提高电价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价预测 小波变换 累积式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非参数GARC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视觉系统的自动聚焦及控制 被引量:24
20
作者 周丽平 孙志峻 张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07-812,共6页
对自动显微镜的自动聚焦评价函数及聚焦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频域聚焦函数提升小波变换及时域聚焦函数Sobel-Tenengrad算子,通过将提升小波变换和Sobel-Tenengrad算子有机组合提出了一种新型聚焦评价函数。然后,利用离焦、... 对自动显微镜的自动聚焦评价函数及聚焦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频域聚焦函数提升小波变换及时域聚焦函数Sobel-Tenengrad算子,通过将提升小波变换和Sobel-Tenengrad算子有机组合提出了一种新型聚焦评价函数。然后,利用离焦、正焦样本图像对自组织算法进行无监督训练,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加速训练过程,并以经过学习的自组织映射算法作为聚焦控制器。最后,进行了显微视觉自动聚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新型组合算子具有单峰性,峰值处变化陡峭,对不同样本、不同倍数物镜均可在正焦位置达到最大值,鲁棒性强;经过学习控制器后平均仅用7.6步即可完成自动聚焦,与爬山法相比,该聚焦算法不仅大大提高了聚焦速度且性能稳定,对每幅输入图像处理、识别时间约为120ms;满足了显微视觉自动聚焦要求,获得了良好聚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视觉 自动聚焦 聚焦策略 离散小波变换 自组织映射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