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6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tic Regression Model for Dam Safety Monitoring 被引量:2
1
作者 马震岳 陈维江 董毓新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02年第3期196-199,共4页
Under-fitting problems usually occur in regression models for dam safety monitoring.To overcome the local convergence of the regression, a genetic algorithm (GA) was proposed using a real parameter coding, a ranking s... Under-fitting problems usually occur in regression models for dam safety monitoring.To overcome the local convergence of the regression, a genetic algorithm (GA) was proposed using a real parameter coding, a ranking selection operator, an arithmetical crossover operator and a uniform mutation operator, and calculated the least-square error of the observed and computed values as its fitness function. The elitist strategy was used to improve the speed of the convergence. After that, the modified genetic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reassess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regression model and a gene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set up. As an example, a slotted gravity dam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 was introduced.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netic regression model can solve the under-fitting problems perfec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 safety monitoring under-fitting genetic regress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dimensional databas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am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被引量:2
2
作者 Zhao Erfeng Wang Yachao +2 位作者 Jiang Yufeng Zhang Lei Yu Hong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2008年第3期112-120,共9页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dam safety monitoring database system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ual data model was analyzed and a logic design wasachieved in multi-dimensional database mo...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dam safety monitoring database system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ual data model was analyzed and a logic design wasachieved in multi-dimensional database mode. The optimal data model was confirmed by identifying data objects, defining relations and reviewing entities. The conversion of relations among entities to external keys and entities and physical attributes to tables and fields was interpreted completely. On this basis, a multi-dimensional database that reflects the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of a dam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on monitoring data informa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which factual tables and dimensional tables have been designed. Finally, based on service design and user interface design, the dam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with Delphi as the development tool. This development project shows that the multi-dimensional database can simplify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minimize hidden dangers in the database structure design. It is superior to other dam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development models and can provide a new research direction for system develop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 safety multi-dimensional database conceptual data model database mode monitoring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fety evaluation of replacement reinforcement quality in abutment contact zones of ultra-high arch dam in first impoundment period based on prototype monitoring 被引量:2
3
作者 Bo HU Zhong-ru WU +2 位作者 Guan-biao LIU Bin ZHAO Bo XU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2012年第2期210-218,共9页
Reinforcement quality evaluation at the abutment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Prototype monitoring and theoretical derivation were integrated to study the replacement reinforcement quality in abutment contact z... Reinforcement quality evaluation at the abutment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Prototype monitoring and theoretical derivation were integrated to study the replacement reinforcement quality in abutment contact zones of the Xiaowan ultra-high arch dam. The principles of monitoring layout and design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Prototype monitoring shows that the increment of the interfacial compressive stress is much larger in the impoundment stage than in the regulating stage. The water pressure and time-effect are two main factors affeeting the interfacial stress. The time-effect is the key factor in the initial impoundment stage, and the water pressure is the key factor after impoundment. The contact properties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grouting.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re are three typical stages in the joint opening hydrographs, namely the compression stage, opening stage, and stable stage. There is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joint opening and temperature, which can be well described by the S-function. In conclusion, the reinforcement effect is satisfying, and the abutment is sa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high arch dam prototype monitoring compressive stress joint opening safety eval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Seepage Safety Monitoring Indexes of the High Core Rockfill Dam 被引量:1
4
作者 Bo Chen Li Zhang +2 位作者 Qiupei Qian Yanhong Dou Zhuohao Ji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7年第3期42-53,共12页
The study on developing the reasonable safety monitoring indexes plays a most importantly role in the health monitoring of high core rockfill dams. However, researches on this topic are relatively scarce both at home ... The study on developing the reasonable safety monitoring indexes plays a most importantly role in the health monitoring of high core rockfill dams. However, researches on this topic are relatively scarc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ailure modes of seepage in high core rockfill dam are analyzed firstly. Then, a safety monitoring index based on seepage quantity, which reflects the overall seepage behavior, is developed, using the real-time monitoring data and its safety monitoring model. Moreover, another safety monitoring index based on seepage gradient, reflecting the local seepage behavior, is proposed, combining the spatial layout of osmo- meters and local failure mechanisms of core wall. Additionally, one more safety monitoring index based on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which considers the overall and local seepage behaviors,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establishing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odel and real-time seepage coefficient inversion analysis model of high core rockfill dam. A case study on these indexes of Nuozhadu high core rockfill dam is developed, which improves the reliability of seepage safety evaluation of the d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Core ROCKFILL dam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afety monitoring Index SEEPAGE Quantity PERMEABILITY Gradi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因子优选算法的面板堆石坝变形预测模型
5
作者 郑好 李登华 丁勇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86,共9页
面板堆石坝变形主要受外部荷载和内部材料蠕变影响,而影响因子过多会造成特征冗余,引起预测精度过拟合问题;因子过少导致信息表达不全,造成预测效果差,模型泛化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构建涵盖面广,可解释性强的因子集并从中优选格外重要.... 面板堆石坝变形主要受外部荷载和内部材料蠕变影响,而影响因子过多会造成特征冗余,引起预测精度过拟合问题;因子过少导致信息表达不全,造成预测效果差,模型泛化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构建涵盖面广,可解释性强的因子集并从中优选格外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基于集成因子优选算法的面板堆石坝变形预测模型,使用ReliefF与沙普利加性解释(SHAP)算法通过权重集成获得因子贡献值排序,再分析因子累计贡献率差量阈值剔除非关键因子,获得关键因子.以新疆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例,以特征缩减率FRR、归一化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nMAPE、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误差MSE以及决定系数R^(2)为评价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面对不同的预测模型都可准确地获得最佳因子,有效地提升了预测精度.相对于传统因子优选算法适应性更强,预测能力提升最显著,解决了影响因子冗余或者欠缺带来的预测能力较低的问题,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为大坝安全监测研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因子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安全监测 因子优选 SHAP理论 贡献度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坝渗流稳定性研究进展
6
作者 梁冰 曾勇 +1 位作者 易富 杜常博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17,共11页
渗流场是诱发尾矿坝渗流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尾矿坝渗流稳定性研究是保障尾矿坝安全的重要基础,有利于降低尾矿坝溃坝风险。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从尾矿坝的渗流失稳破坏类型与影响因素、渗流稳定性分析方法以及安全监测预警... 渗流场是诱发尾矿坝渗流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尾矿坝渗流稳定性研究是保障尾矿坝安全的重要基础,有利于降低尾矿坝溃坝风险。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从尾矿坝的渗流失稳破坏类型与影响因素、渗流稳定性分析方法以及安全监测预警研究三大方向进行综述,指出了尾矿坝渗流稳定性研究中存在渗透破坏判别方法研究不足、缺乏对渗流场影响因素的系统性研究、宏-细观多尺度模型试验测量手段及其概化分区方法的研究不足,以及缺乏综合性稳定分析与评价方法及安全监测预警技术等方面的问题。针对当前尾矿坝渗流稳定性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尾矿坝渗流稳定性研究领域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为今后重点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坝 渗流稳定性 渗流场 安全监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s的土石坝表面人员与渗漏识别方法
7
作者 王勃渊 康飞 +2 位作者 梁学文 吴卫熊 朱思思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18,共6页
针对小型土石坝的异常人员和渗漏安全检测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智能巡检方法。该方法基于无人机图像和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技术,改进了YOLOv8s网络结构,引入细粒度卷积和新型MPDIoU损失函数,细粒度卷积能够捕捉到更丰富... 针对小型土石坝的异常人员和渗漏安全检测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智能巡检方法。该方法基于无人机图像和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技术,改进了YOLOv8s网络结构,引入细粒度卷积和新型MPDIoU损失函数,细粒度卷积能够捕捉到更丰富的图像细节,而新型的MPDIoU损失函数则有助于提高模型的定位精度。在自制的大坝异常人员和渗漏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智能识别算法在人员与渗漏的综合识别能力上具有显著优势,提高了对土石坝工程库区入侵人员和大坝渗漏的检测准确度,并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安全监测 无人机 深度学习 YOLOv8 土石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L驱动的可解释性大坝变形区间预测模型
8
作者 陈斯煜 顾冲时 +2 位作者 盛金保 谷艳昌 林潮宁 《水力发电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9,共12页
变形是反映大坝结构性态的重要效应量。针对现有大坝变形预测中不确定性量化和模型可解释性欠佳的问题,本文综合考虑数据噪声和模型参数不确定性,提出了稀疏贝叶斯学习(SBL)驱动的大坝变形区间预测模型。借助并行Rao-3算法和交叉验证策... 变形是反映大坝结构性态的重要效应量。针对现有大坝变形预测中不确定性量化和模型可解释性欠佳的问题,本文综合考虑数据噪声和模型参数不确定性,提出了稀疏贝叶斯学习(SBL)驱动的大坝变形区间预测模型。借助并行Rao-3算法和交叉验证策略对核函数参数进行自适应优化,建立了经参数优化的稀疏贝叶斯学习模型,能够准确表征库水位、气温和时效变量与大坝变形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进一步,将全局敏感度分析与预测模型相结合,计算了大坝变形影响变量的特征重要度,剖析并解释了特征变量对变形预测的影响。以第16届国际大坝数值分析基准研讨会中的EDF混凝土拱坝为研究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多元线性回归、RBFN模型和GPR模型相比,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点预测和区间预测精度,并兼有良好的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变形预测 区间预测 安全监控 稀疏贝叶斯学习 全局敏感度分析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乏数据条件下土石坝安全监测数据的插补
9
作者 赵瑞桥 李登华 石北啸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2,共9页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应及时整编分析,以便通过监测资料及时了解大坝性状,并为大坝总体安全评价提供基本资料。传统的大坝缺失数据补全方法依赖于完整的前置数据和经验基函数,这对数据缺乏的中小型土石坝效果不佳。利用经验模态分解算...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应及时整编分析,以便通过监测资料及时了解大坝性状,并为大坝总体安全评价提供基本资料。传统的大坝缺失数据补全方法依赖于完整的前置数据和经验基函数,这对数据缺乏的中小型土石坝效果不佳。利用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分析缺失测点和同源测点数据,可从较少的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针对不同复杂度下分解得到的分量不统一问题,利用动态时间调整算法进行聚类整合。最后对聚类数据集分别建立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的预测模型,构建乏数据下历史监测数据EMD-GRU填补算法。基于实际工程监测数据对该算法和传统算法进行对比发现,均方误差降低至0.6以下,在乏数据的背景下该算法比传统模型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安全监测 数据填补 乏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官厅水库安全监测平台研究及应用
10
作者 宗睿 李秀文 张明远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5年第4期80-86,共7页
为提升水库安全监测水平,全面提高监测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实现实时预报预警,为管理者提供高效的决策依据,本文通过构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官厅水库安全监测平台,借助BIM+GIS技术构建物理实体对应虚拟体,实现安全监测数据可视化、预警预... 为提升水库安全监测水平,全面提高监测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实现实时预报预警,为管理者提供高效的决策依据,本文通过构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官厅水库安全监测平台,借助BIM+GIS技术构建物理实体对应虚拟体,实现安全监测数据可视化、预警预报实时化、资料汇编智能化等功能。实时监测信息融合预警评价指标可提升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四预”能力,此研究成果可为水利工程安全监测向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转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安全监测 数字孪生 四预 监测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测斜仪在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王乾 赵磊 武学毅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25年第2期29-35,共7页
采用固定式测斜仪监测建筑物稳定性时,存在测点少、评价准确性低的不足。柔性测斜仪作为弥补上述不足的新型监测设施,正逐步在工程中得到应用。为了解柔性测斜仪在水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效果,以北方严寒地区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 采用固定式测斜仪监测建筑物稳定性时,存在测点少、评价准确性低的不足。柔性测斜仪作为弥补上述不足的新型监测设施,正逐步在工程中得到应用。为了解柔性测斜仪在水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效果,以北方严寒地区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应用案例,从仪器原理、监测布置、自动化集成、数据分析比较四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柔性测斜仪在堆石坝变形监测中,监测方案可行、自动化集成便利、数据可靠准确。柔性测斜仪可用于水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监测 柔性测斜仪 堆石坝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聚类方法的大坝安全监测算法
12
作者 李东明 聂一丹 +2 位作者 晁阳 齐慧君 林潮宁 《水力发电》 2025年第4期97-103,110,共8页
为提升大坝安全预测过程中离群值检验与风险预测的精度与效率,对K-Shape聚类方法进行改进,将空间距离纳入K-Shape聚类评价指标,改进了大坝监测时间序列聚类算法,并将聚类中心线与统计模型方法结合,构建基于聚类结果的离群值判断方法。... 为提升大坝安全预测过程中离群值检验与风险预测的精度与效率,对K-Shape聚类方法进行改进,将空间距离纳入K-Shape聚类评价指标,改进了大坝监测时间序列聚类算法,并将聚类中心线与统计模型方法结合,构建基于聚类结果的离群值判断方法。基于聚类结果,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算法(LSTM)对离群值以及缺失值的填补,实现了对大坝工作性态趋势的预测。将该方法应用于云南某大坝的安全监测中,对大坝的位移与温度监测数据时空序列开展了检验与预测。结果表明,空间距离对于聚类结果影响明显,改进的聚类算法在异常值识别性能上相较于传统算法有一定提升,多测点预测算法精度更高,证明通过空间距离纳入聚类算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安全监测 精度 时空序列聚类 K-Shape聚类方法 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大坝安全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及应用
13
作者 聂一品 《红水河》 2025年第1期13-18,26,共7页
笔者以水电站大坝安全在线监控系统的建设为背景,详细介绍系统的建设及应用情况、建设内容与目标,梳理出系统建设的重难点并制定相应的对策。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并对大坝安全在线监控系统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坝安全在线监控系统 大坝运行安全管理 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板堆石坝安全监测平台研究及应用
14
作者 王翔宇 李招招 +4 位作者 张小宁 辛存 宋璇 岳子·文轩丞稷 张扬 《吉林水利》 2025年第3期43-50,共8页
针对现有大坝监测系统普遍面临的设施老化、智能化程度不高和数据管理滞后等挑战,运用多维数据融合、模型轻量化和智能分析等先进技术,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大坝安全监测平台。以某水电站的面板堆石坝为示范工程,该平台实现了对大坝状态... 针对现有大坝监测系统普遍面临的设施老化、智能化程度不高和数据管理滞后等挑战,运用多维数据融合、模型轻量化和智能分析等先进技术,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大坝安全监测平台。以某水电站的面板堆石坝为示范工程,该平台实现了对大坝状态全面、实时、精确的监测与预警。平台功能涵盖模型管理、数据管理、离线分析、隐患识别和监测预警等多个方面,有效提升了大坝巡检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应用实例表明,该平台显著提高了监测精度,缩短了响应时间,并降低了运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安全监测 多维数据融合 模型轻量化 智能分析 面板堆石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拱坝左岸坝基排水洞渗漏水来源分析
15
作者 李乾德 来记桃 李小伟 《大坝与安全》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某高拱坝地处高山峡谷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蓄水后左岸坝基排水洞多个排水孔出现较大渗流,是工程关注的重点问题。为查明渗水原因,根据大坝蓄水期水文地质条件、渗控布置及处置措施、伪随机流场法探测、监测与检查等结果,结合近10年库... 某高拱坝地处高山峡谷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蓄水后左岸坝基排水洞多个排水孔出现较大渗流,是工程关注的重点问题。为查明渗水原因,根据大坝蓄水期水文地质条件、渗控布置及处置措施、伪随机流场法探测、监测与检查等结果,结合近10年库水80 m循环升降运行下的监测资料,综合分析了该排水洞及幕后渗流渗压特征和渗水来源。结果表明,左岸坝基帷幕效果良好,渗流渗压逐年减小并趋于稳定,渗流量远小于坝基集水井设计抽排能力,渗水主要来源于山体地下水和下游河水,渗流安全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坝基 渗流量 安全监测 伪随机流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宁县小型水库监测能力提升设计
16
作者 杨霞 孙军红 《海河水利》 2025年第2期62-65,共4页
小型水库监测设施的建设能够保障水库安全运行,实现自动化监测,及时掌握水库大坝的各项指标,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减少大坝的安全隐患,从而提高水库的安全性。针对武宁县水库存在的大坝安全监测设施不完备... 小型水库监测设施的建设能够保障水库安全运行,实现自动化监测,及时掌握水库大坝的各项指标,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减少大坝的安全隐患,从而提高水库的安全性。针对武宁县水库存在的大坝安全监测设施不完备、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进一步完善武宁县水库工程视频图像监视、大坝安全监测设施,探索应用新技术、新方法,高质量构建小型水库安全监测站网,实现水库安全多要素监测感知和数据自动采集,提升大坝安全监测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水库 大坝安全监测 能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堤防工程安全评估自动化监测技术实践与思考
17
作者 王昱 《现代工程科技》 2025年第3期177-180,共4页
堤防工程作为重要防洪屏障,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介绍了自动化监测技术,强调其提高监测效率与精度的优势,实现实时监测与预警。以同马大堤望江龙潭险段为例,详细阐述了渗流监测与沉降监测系... 堤防工程作为重要防洪屏障,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介绍了自动化监测技术,强调其提高监测效率与精度的优势,实现实时监测与预警。以同马大堤望江龙潭险段为例,详细阐述了渗流监测与沉降监测系统的构成与应用,并通过监测数据分析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研究结论表明,自动化监测技术能够实现堤防工程安全状态的动态监测预警,为安全评估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持。提出了基于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堤防工程安全评估方法,包括监测项目设计、点位布设、设备选择与数据综合分析利用,为类似工程安全监测提供参考,推动堤防工程自动化安全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技术 监测技术 堤防工程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马水库安全评价中枢纽建筑物安全监测分析
18
作者 马占刚 《云南水力发电》 2025年第2期42-46,共5页
甘肃省玉门市昌马水库运行至今已有20 a,为保障水库后期结构安全及正常运行,需依据勘测设计、施工、竣工验收、运行管理大坝安全监测等资料,对水库工程安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通过对昌马水库大坝建成运行以来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价... 甘肃省玉门市昌马水库运行至今已有20 a,为保障水库后期结构安全及正常运行,需依据勘测设计、施工、竣工验收、运行管理大坝安全监测等资料,对水库工程安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通过对昌马水库大坝建成运行以来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价,观察其变形规律和趋势是满足规范要求,对不满足或者异常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查明原因,以此来判断工程状况是否异常,可以保障昌马水库大坝更加顺利地进行运转,从而最大的发挥工程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马大(2)型水库 安全评价 大坝变形监测 渗流监测 排沙洞安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滩水电站大坝稳定性分析及安全监测技术研究
19
作者 黄港 《科技资讯》 2025年第4期211-213,共3页
龙滩水电站大坝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工程安全与环境保护。基于对大坝结构类型、设计参数及其稳定性进行详细分析,使用现代化的计算模型与方法评估了大坝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在安全监测技术方面,介绍了大坝变形监测、应力应变监测等技... 龙滩水电站大坝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工程安全与环境保护。基于对大坝结构类型、设计参数及其稳定性进行详细分析,使用现代化的计算模型与方法评估了大坝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在安全监测技术方面,介绍了大坝变形监测、应力应变监测等技术的应用,根据大坝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借助对监测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结合数据质量控制与误差分析来评估大坝的整体安全性。分析了当前安全监测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提升监测精度与可靠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滩水电站 大坝稳定性 安全监测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疏勒河流域昌马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改造方案探究
20
作者 马占刚 《云南水力发电》 2025年第2期47-51,共5页
昌马水库主体完已有22 a,在2017安全评价中可知大坝安全监测设施老旧、部分设施建设之初就已损坏,为确保昌马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基于大坝安全监测的需要,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必须对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进行改造提升,主要从变形监测... 昌马水库主体完已有22 a,在2017安全评价中可知大坝安全监测设施老旧、部分设施建设之初就已损坏,为确保昌马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基于大坝安全监测的需要,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必须对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进行改造提升,主要从变形监测(外部变形)、内观系统(渗流监测、应力应变、内部变形监测)、环境量(气象站)3个方面进行改造,力求提高监测精度和频率为大坝安全分析,也是实现水库和大坝运行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勒河流域 昌马水库 大坝安全监测 改造方案 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